自我观照,反求诸己;自我更新,不断净化;自我实践,不向外求;自我离相,不计内外。
每个人都是一粒佛的种子
【智慧分享】
几百年前,有一位读书人到处拜佛求仙,访到宜兰一座山上,就在崖上题了一首诗:
三十三天天重天,白云里面有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这是怎样的一个道士呢?又是怎样的一颗了悟之心。在智者的眼中,佛本来就是凡人修的,所以他如此平凡。人人皆可成仙、成佛、成鬼、成神;所有的变化都起源于自己的智慧。
只要你这个人是向上的,心生欢喜,心生平等,心生慈悲。你就能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你也可以成佛。
是的,每个人都是佛在尘世洒下的一粒种子。
【人生道场】
佛在哪里?
星云大师引用了一个非常有名的诗偈来回答:
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浪字是古文的说法,就是乱,浪求就是乱求。不必到灵鹫山求佛,因为灵山只在你的心头。每一个人自己的本身,就有一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就行了。这只是说明佛、道都在每一个人自己的心中,个个心中有佛,照后世禅宗所讲: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求佛,不知人人皆是未来佛”,星云大师如此告诫。确实,以佛法来讲,心外求法都属于外道。
德山自幼出家,博览律藏,精通《金刚经》,并呕心沥血写成《青龙疏抄》。
但德山对慧能的“即心即佛”的说法不以为然,他愤愤地说:“不知有多少出家人,花了多少年的工夫,去学佛的威仪和戒行,都未必能成佛。南方这些小厮,居然敢说心就是佛,真是大逆不道。我一定要去捣毁他们的老窝,杀尽他们的子孙,以报佛恩。”
于是,德山就挑起《青龙疏抄》南下。当他走到沣州(今湖南沣县)时,路遇一位老婆婆正在卖烧饼,饥肠辘辘的德山放下担子,向老婆婆买点心。只见老婆婆指着地上的那担《青龙疏抄》问:“这是什么书?”
德山回答道:“是《青龙疏抄》。”
老婆婆又问:“是讲哪一部经的?”
德山道:“《金刚经》。”
老婆婆慢悠悠地说:“我有一个问题,如果答得出,免费给点心;如果回答不出,请到别处买。”
于是老婆婆问道:“《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你的点心是哪个?”
德山竟被问得瞠目结舌,哑口无言。老婆婆问德山要哪个“点心”,而能够点出来的只是有形之心,也就是妄心。妄心不可得,真心不可说。
德山悟道后,把《青龙疏抄》付之一炬,慨然叹曰:“穷尽无数思辨玄论,也不过像放在太空中的一根毫毛;用尽天下计谋巧智,也不过像投入山谷里的一滴水珠。”
德山悟道后才明白佛法其实只在心中,很多人祈求看书看成佛,不是在缘木求鱼吗?佛就是自我,自我就是佛。成佛和做人一样,它需要智慧和积极的行动,重要的是自己的胆量和魄力。
一天,一位青年来拜见六祖慧能大师,慧能一眼就看出他将是佛门龙象。于是问道:“你从哪里来?”
青年恭敬地说:“从不远的地方来。”
慧能心想:“这么小的年纪就有如此造化,真是难得。”
于是又问道:“你的生命在哪里?”
年轻人答道:“生命?我早就忘记了。”
慧能十分欣赏,召唤年轻人向近前来:“好好说,你府上是哪里?”
“渐中。”
“来拜见我是为了什么事?”
少年说:“世间皆是垃圾,无处容身,请师父收我为徒。”
慧能为了考验他出家的决心,笑着说:“不要出家。”
年轻人坚定地说:“不要不出家!”
后来,这位青年继承了六祖的衣钵,他就是著名的南阳慧忠禅师。
慧忠禅师在深山里苦修了40年,与世人隔绝,没有任何烦恼与欲念,终于见到了清明的境界。
一天,有个僧人问他:“怎样可以成佛?”
慧忠微笑说:“放下,忘掉。”
“怎样才能物我两忘?”
“超越一切,无欲无求。”
“佛是什么?”
慧忠扬眉大笑:“佛就是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想一念,你就是佛。”
真正的佛法,都是从自我的智慧里透露出来的。因此,心中有佛,那么你自身就是佛。佛只在你心中,绝对不在别处,只有向你的内心深处去寻找,你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成为星云大师所说的未来佛。
【星云开示】
佛在哪里?有一首诗偈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只要是慈悲美善的心,柔和无争的人,都是心灵山,常随佛学。念佛人不识本心,佛在面前,不肯相认就像世间痴人,心外求佛,不知人人皆是未来佛。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
【智慧分享】
人生一世,最难的事不是认识世界。我们的眼睛看向世界,世界就在眼前,所以向前看并不难。最难的是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地审视自己的内心,在明澈的自我世界中,找到安顿身心的法门。须知,只有时时用自己心之触角去体会、感受,才能找到起心动念间不断变幻的自己。
寻得到自己,一个人才算找得到正确的人生。
【人生道场】
要学佛的人,就要离一切相,“应生无所住心”,要随时观察自己,观心,要使此心无所住。如果心心念念住在某一种东西上,或住在某一种习气上,始终不能解脱,已经是走入魔道了。因此,一个想要修佛的人,必须学会不要执著,不要将自己的心执著于任何观念和习气上。
马祖道一禅师是南岳怀让禅师的弟子。他出家之前曾随父亲学做簸箕,后来父亲觉得这个行当太没出息,于是把儿子送到怀让禅师那里去学习禅道。在般若寺修行期间,马祖整天盘腿静坐,冥思苦想,希望能够有一天修成正果。
有一次,怀让禅师路过禅房,看见马祖坐在那里面无表情,神情专注,便上前问道:“你在这里做什么?”
马祖答道:“我在参禅打坐,这样才能修炼成佛。”怀让禅师静静地听着,没说什么走开了。
第二天早上,马祖吃完斋饭准备回到禅房继续打坐,忽然看见怀让禅师神情专注地坐在井边的石头上磨些什么,他便走过去问道:“禅师,您在做什么呀?”
怀让禅师答道:“我在磨砖呀。”
马祖又问:“磨砖做什么?”
怀让禅师说:“我想把他磨成一面镜子。”
马祖一愣,道:“这怎么可能呢?砖本身就没有光明,即使你磨得再平,它也不会成为镜子的,你不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了。”
怀让禅师说:“砖不能磨成镜子,那么静坐又怎么能够成佛呢?”
马祖顿时开悟:“弟子愚昧,请师父明示。”
怀让禅师说:“譬如马在拉车,如果车不走了,你使用鞭子打车,还是打马?参禅打坐也一样,天天坐禅,能够坐地成佛吗?”
马祖把心念执著于坐禅,所以始终得不到解脱,只有摆脱这种执著,才能有所进步。
成佛并非执著索求或者静坐念经就可,必须要身体力行才能有所进步。一开始终日冥思苦想着成佛的马祖,在求佛之时,已经渐渐沦入了歪道,离开了参禅学佛的本意。马祖未能明白成佛的道理,就像他没有明白自己的本心一样,他不了解自己的内心如何与佛同在,所以他犯了“执”的错误。
名师百丈和尚每次说法的时候,都有一位老人常跟随大众听法,众人离开,老人亦离开。老人忽然有一天没有离开,百丈禅师于是问:“面前站立的又是什么人?”
老人云:“我不是人啊。在过去迦叶佛时代,我曾住持此山,因有位云游僧人问:‘大修行的人还会落入因果吗?’我回答说:‘不落因果。’就因为回答错了,使我被罚变成为狐狸身而轮回五百世。现在请和尚代转一语,为我脱离野狐身。”于是问:“大修行的人还落因果吗?”百丈禅师:“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说:“我已脱离野狐身了,住在山后,请按和尚礼仪葬我。”
百丈真的在后山洞穴中,找到野狐的尸体,便依礼火葬。
这就是著名的“野狐禅”的故事,那只狐狸为什么被罚轮回五百世呢?就是因为他执著于因果,所以不得解脱。
执著就像一个魔咒,令人心想挂念,不能自拔,最后常令人不得其果,操劳心神,反而迷失了对人生、对自身的真正认识。修佛也好,参禅也好,在认识和理解禅佛之前,修行者必须要先认识自己的本身,然后发乎情地做事,渐渐理解禅佛之意。如果执著于认识禅佛之道,最后连本身都不顾了,这就是本末倒置的做事法。就像一个人做事之前,必须要理解自身所长,才能放手施为地去做事。如果只看到事物的好处而忽略了自身能力,又怎么可能将事情做好呢。
【星云开示】
除了认识心外的世界,更要认识心内的世界。认识心内的世界,首先要认识我们的心。由识心而找心,由找心而明心,由明心而安心。
人生天平上,做个清醒的自知者
【智慧分享】
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使自己充满自信,才能使人生的航船不迷失方向。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正确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只有有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充满自信,为之奋斗终生,才能此生无憾,即使不成功,自己也会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