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67200000008

第8章 电视崛起的年代(2)

白手起家在什么地方呢?一无台址、二无机房、三无电视设备、四无频道、五无经费、六无懂行的电视技术人才。一句话,两手空空,怎么建台呢?既然市委、电台党委信任我们,我们顶着困难,上靠领导,下靠群众,群策群力,发扬敢想、敢干、巧干的精神,利用我们多年在中央广播事业局的工作关系,加上私人友谊关系,还有左邻右舍四面八方的朋友关系,到处求援,决心大干一场。

创业初期,没有地皮,筹备组向市成人教育局借。成人教育局领导将新街口外大街14号一所停建校舍三层楼的一部分借给电视台改装使用,电视台答应建成后,首先开办电视教学节目,他十分高兴,第一炮就这样打响了。

有了房子,立刻动手改装,全体人员自己动手搬砖、刷墙、打洞、立桩、穿孔、布线……不管你是编辑、记者,还是领导,都和工人们一起干,几天下来,个个都像泥猴子。不几天工夫把厕所改建成播音室,教室改成了机房、编辑室和会议室。

有了机房,机器设备还没有着落,后来听说中央电视台有一套淘汰下来的黑白电视中心设备,放在库房中没用。筹备组立即向中央广播事业局求援,经批准,这套黑白电视中心设备送给了市属电视台。

有了机房,有了设备,没有电视频道怎么办?这可把筹备组难住了。当时,华北地区米波频道(1-12频道)都已经有主了。市属电视台申请频道只能在分米波频道(13频道后)中选择,这很不理想,而且要改装所有的电视机。经过调查了解,6频道分给了河北任丘电视台(华北油田电视台),而他们一时还不具备建台条件。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筹备组通过河北省广电厅与任丘电视台联系。任丘电视台的同志听说是支援首都北京,同意将6频道让给北京市属电视台。

1978年5月,在中央广播事业局召开的华北地区八省市电视频道分配会议上,正式将6频道分配给北京市属电视台。

没有发射塔,订货又来不及,广播科研所支援了一座自立式铁塔。工程队好不容易从北京郊区沙河镇将这座铁塔拆卸后运到电视台,一丈量,那个院子根本放不下,只得另找高楼,在上面建立简易发射塔,用微波传送信号。最终找到了条件比较理想的宣武门饭店,经市委批准,把这座饭店的15层一个60多平方米的会议室改装成电视发射机房,在16层楼顶上竖立了一座20多米高的简易发射塔,塔桅杆上安装6组蝙蝠翼电视天线,使发射天线高度达到72米,配上2套功率10千瓦的发射机,信号用微波从位于新街口外大街14号的电视台院内传输,经过该塔发射,可覆盖北京城区及近郊区。

1979年初,经过两年多的筹备工作,市属电视台的建设基本就绪。电视台原拟名“首都电视台”,因原北京电视台已改称中央电视台,所以经中央广播事业局研究,将市属电视台定名为“北京电视台”(英文缩写“BTV”)。

北京电视台1979年5月16日开播。这天下午2时,在电视台仅有的一间40平方米的演播室内举行了隆重的开播典礼。开播典礼通过电视向首都观众进行了直接播出。播出开始时,先播了由中国科学电影制片厂设计制作、音乐家王立平谱曲的台标——屏幕上显示出在星空闪烁的太空中,三颗卫星围绕地球旋转,音乐高潮时,从中心推出“BTV”三个字母和“北京电视台”五个大字。据现场导演回忆,当时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开播典礼最后一个节目是相声大师侯宝林与郭全宝合说的相声《打灯谜》。演出前,导演曾和侯宝林见面,说明演出的房间小、条件差,请侯大师多多谅解。侯宝林说“这怕什么,我刚从福建前线回来,那儿条件多艰苦呀,你们电视台总比那儿要好”。

没想到电视台开播典礼时,小演播室里特别热,又不能开空调,怕有杂音传出去。台内同志事前想了个办法,买了十几个大塑料盆,装满冰块降温。演出头几个节目时,温度还可以,到侯宝林与郭全宝的压轴节目时,室内温度已经很高了,再加上聚光灯的照射,侯宝林边说边大汗淋漓,看见郭全宝还慢慢腾腾地捧哏,他一边擦汗一边催促郭全宝“快猜呀,我可热得受不了了”,他这个“现挂”把全场人都逗笑了。

节目一结束,导演赶快去赔不是:“您辛苦了,我们这条件是有点差。”侯大师诙谐地说:“哎——哪是有点差,是太差了,可热着我了。”接着他一拱手,严肃地说:“我佩服你们北京电视台的导演们,在这么差的条件下,还能想方设法办节目,就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了不起,真了不起。我相信今后北京电视台一定能搞出好节目来。”

五、“看电视难”凸显,政府着力解决

北京电视台开播后,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发贺电的、推销产品的、联系参观的,十分热闹。那时,“电视热”渐起,电视机还比较紧俏。在西四电讯商店门前排队买电视机的队伍中就有人议论:“最近,北京又出来一家电视台,每天晚上播放电影,我们邻居家的电视机每天都能收看电影,我们家孩子也催我买电视机。这不,钱凑齐了,今儿还不知道买得上买不上呢!”

电视台增多,群众欢迎,各机关团体也高兴。不久,北京市第七届三次人代会和第五届二次政协会议召开,北京电视台把唯一的一台老旧转播车开到会场,拍摄了新闻、专题和花絮,播出后反响很强烈,代表们看了电视报道,激动地说:“这是我们有生以来第一次上电视啊!”

然而,开播没多久,问题就暴露出来了。由于北京电视台使用的黑白电视中心设备是1958年生产的仿制产品,已经在中央电视台使用了二十多年,又在地震棚中存放了两年多,饱受酷暑严寒,所以很难正常工作。设备的连接导线,早已失去了弹性,一弯就断;高阻值电阻,经常断裂;电容干枯失效;各种变压器漆包线绝缘层脱落,容易造成短路打火……使用这样的设备播出,自然会出现电视信号不稳定、图像模糊、有声无影或满屏雪花的现象,观众因此对看不好电视意见很大,有人用电影片名《看不见的战线》、《多瑙河之波》、《今天我休息》进行讽刺,甚至还有观众来信说:“看北京电视台的节目,不是享受,而是活受罪。”

当时群众反映“看电视难”还体现在电视机不太好买,电视播出故障多,节目单调、播出时间短,还有就是许多地方收不到信号,看不到节目。

北京市委、市政府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很重视,很快派人到电视台了解情况,想方设法帮助解决设备和资金问题。市经委通过国家计委把河北保定胶片厂闲置的一套晶体管彩色电视中心设备无偿调拨给北京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对这套设备进行了部分修改,以保证播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国家计委还将河南开封磁性材料研究所闲置的一台美国安派克斯公司生产的AVR-Ⅰ型四磁头彩色录像机无偿调拨给北京电视台。此外,北京广播事业局还通过市财政局向国家计委申请了70万美元,1979年购买了7套日本NEC公司生产的MNC-72彩色摄像机;1980年初购买使用1英寸磁带(开盘式)的螺旋扫描C格式录像机、BVH-1100p柜式录像机、BVH-500p便携式录像机,3/4英寸磁带BVU-200p彩色录像机等设备。1981年,北京电视台又利用市教委60万美元专项拨款,购买了自动化播出系统和10台日本日立公司SK-91彩色摄像机等设备。经过3年努力,北京电视台终于完成了从电子管设备过渡到晶体管设备,从黑白电视播出过渡到彩色电视播出,初步解决了电视播出故障多的问题。

针对观众反映“北京电视台节目单调、播出时间短”的问题,北京电视台加强了电视节目的创办。1980年起,先后创办了《体坛巡礼》、《简明新闻》、《北京地区天气预报》、《科普园地》、《万花筒》、《体育欣赏》、《一周综合报道》、《文化生活》、《京华博览》、《北京剧院》、《大观园》、《影视之窗》、《电影欣赏》、《经济信息》、《观众之声》等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

1984年3月,有一项针对北京地区电视覆盖情况的调查显示,当时北京有923万人口,按广电部规定的技术指标,能看到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有728万人,占全市人口的78%;能看到电视,但看不好的有172万人,占18.6%;根本看不到的有34万人,占3.6%。同时,能看到北京电视台6频道节目的有690万人,占74%;能看到6频道节目,但看不好的有近168万人,占18%;根本看不到6频道节目的有90多万人,约占10%。

北京郊区人民看电视的愿望由来已久。1976年,在门头沟区妙峰山脚下有一个村庄,年终分配后,有社员提出为改善村民的文化生活,要求生产队买一台28英寸的黑白电视机。谁知道电视机买回来后,收不到电视节目,这可把全村人急坏了。有的人说:“花这么多钱,想看电视节目,到头来成了看电视机。”大家都很扫兴,村干部心中更不是滋味。他们误认为是电视机坏了,运到门头沟河滩镇去修理,结果发现不是电视机的毛病,问题出在接收电视信号上。过了一年多,村领导到区里开会,听说附近村庄有市委宣传部派来的工作队,其中有广播电台的成员。村干部就找到电台的同志,请他们到村里帮助解决收看电视问题。广播电台的同志拿来电波场强测试仪,等到晚上电视台播出时,对周围的电场强度进行了测试,发现是场强不够。于是在大队打谷场南头地势高、东边山头低平、电磁波较强的地方,把一根5米长的木杆,绑在6米多高的大树上,然后将五单元振子天线,安装在木杆顶端,用偏平馈线把电视信号引到电视机上,这样使电视播出了节目,社员们高兴地鼓起掌来。村干部终于去掉了心病,买了一年多的电视机,终于让乡亲们看上了。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北京郊区先后建立了昌平电视台、房山电视台、平谷电视台、怀柔电视台、密云电视台和丰台有线电视台。在北京郊区、县建立了169座电视差转台和10座广播电视为解决看“电视难”问题架起的皂君庙电视发射塔卫星地面接收站,有各种电视差转机278台,总功率2800瓦,可以收看到北京电视台6、21、27三个频道的电视节目,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和北京电视台6频道节目的覆盖率均达到95%以上,北京郊区、县人民“看电视难”的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缓解。

六、凭借北京电视教育台赢得平稳过渡

1981年5月,北京电视台建台两周年时,人员发展到103人,电视台成立了新闻部、专题部、文艺部、电教部、技术部和办公室等部门,已初具规模。但是,发展仍然跟不上需要,观众有爱看新闻的,有爱看体育的,有要求办青少年节目的,也有要求办老年节目的。他们经常给电视台写信、打电话、提建议,甚至有人大代表多次在市人代会上呈交提案,要求北京电视台尽快解决节目单调、故障多的问题。

当时的新闻播音室是由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卫生间改建成的,每到夏天播音员在里面播音,有灯光照射,隔几分钟就汗流满面,不得不停下来补妆,打开窗式空调降温;办公室内用的都是旧桌椅,数量严重不足,新闻记者跑一天回来,连坐的地方也没有,仅有的一两把椅子要留给值班编辑改稿用;拍摄新闻用的摄像机数量很少,而且多数是从外单位借来的,档次不高,遇有灯光,推拉摇移镜头中就会出现像“彗星”一样的拖尾;台内仅有的一间40平方米的小演播室,既不能布置大型景片,也无法录制大型节目;最令人担心的是安全问题,电视台开播时,用微波从小西天台址向宣武门饭店顶部的发射台传送信号,不久,微波出现故障,每天的晚间新闻全靠司机驾车送录像带,有许多次险些误播。当时,台内没有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谁用机器谁保管,所以,每到夜晚办公室和楼道内到处是显示电池充电的小红灯、小绿灯,一闪一闪的很不安全。有一次,北京无线电技术学校的一位老师,带领学生到北京电视台参观,他非常惊讶地说:“我天天给学生们讲电视台的设备如何先进,机房要求多么高,没想到你们用这样的设备办电视,真让我们敬佩。”

观众的意见和电视台的现状促使北京电视台下决心加快发展,从根本上改善首都观众的看电视问题。

1981年5月30日,北京电视台上报的新台建设工程方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报送国务院、国家计委审批,建筑规模按两套节目考虑,总面积25000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但80年代初,国家需要建设的项目很多,正在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停开新建项目,这使北京电视台修改了建设计划,先建一座简易的北京教育电视台,同时继续为新台建设做努力。

1982年1月27日,北京市政府向北京电视台拨款60万美元,用于购买教学播出设备,改善教学播出手段。到1983年2月,北京电视台已开办了12种教育节目。因此,有人称北京电视台是“以教育起家的”。

同年,北京电视台又提出了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低息贷款,建设北京电视教育台的过渡方案。这个方案1985年4月,经北京市政府报请国家教委批准,选址在海淀区皂君庙甲2号,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电教贷款和自筹资金,从1985年4月到1986年8月,历时一年四个月建起了北京电视台的过渡台址——北京电视教育台。

1986年10月15日,北京电视台在新建成的教育台,用新开通的21频道,开始向北京地区试播国家教委安排的教育节目,播出时间为每周一到周日的11:30至20:10。21频道发射功率为30千瓦分米波,覆盖半径70公里。

1987年9月,北京电视台又向广电部申请了27频道。11月17日经广电部批准,中央电视台的2、8、15、33四个频道和北京电视台的6、21、27三个频道都将使用中央电视发射塔发射。

在北京电视教育台竣工的同时,北京电视台购买的一批新设备也相继到货,其中包括一批最新型的摄像机、录像机、5讯道彩色电视转播车、10千瓦全固态电视发射机、30千瓦分米波发射机和当时国内最先进的卫星地面站等设备,电视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得到了显着加强。

同类推荐
  •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本书以华夏历史为脉络,炎黄地域为线索,深入解读站在商界前沿、处于事业高峰的商界达人的成功轨迹,剖析他们在创业守业、企业管理、商务谈判、社交处世、个性修养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从中,你可以了解商业往来各方,降低商业交易潜在成本,知己知彼,游刃有余。
  • 性张力下的中国人

    性张力下的中国人

    与古人相比,我们今天在性问题上所面对的局面、所感到的困惑、甚至所见到的表现等等,实际上没有太大的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性问题,长期存在着看起来是对立的两极:一极是重生殖、重子嗣、多妻和重人欲的;另一极则是礼教,在宋代以后它成为在理论上必须严格遵守的社会规范,而且越来越带上明显的禁欲色彩。在上述两极的同时作用下,就产生了性张力。性张力问题说到底是社会在性方面如何进行制约、平衡的问题。问题是一个所有社会都共同面临的问题。本书不仅仅将关注焦点集中在古代中国人身上;同时也扩展、联系到现世的中国社会的种种性现象,从“性张力”这一角度重新审视中国人的性生活。
  • 2009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2009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本书是村官上岗必备手册,提供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村官的角色,胜任工作。
  • 魔鬼成语

    魔鬼成语

    本书分为人性的张扬、世态的感悟、思维的花朵、文化的传承四辑。从生命的价值、做人的真谛、审美的情趣、合作创新精神等方面理解成语蕴含的文化精华。
  • 发展观的变革与构建和谐社会

    发展观的变革与构建和谐社会

    本书就如何从发展观变革的角度来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问题做了系统的探索与研究,具体内容包括: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构成、和谐世界构建等。
热门推荐
  • 红楼之禛心锁玉

    红楼之禛心锁玉

    他是康熙朝最尊贵的四皇子,却偏偏冷漠寡情。她是大观园中寄人篱下的孤女,却空有一颗痴心。他们在多事之秋相遇,在纷争朝野中,他们能否遵循自己的心,守护得来不易的爱情?
  • 专注的力量:资本市场的虚虚实实

    专注的力量:资本市场的虚虚实实

    本书是作者用近300天的碎片时间,多个媒体专栏文章重新整理结集的精华。全书通过虚构的资本市场故事、生动的投行场景、犀利的企业人点评,以及对多个知名投行、企业风云人物的专访,再现投行人的职场动态和生活场景等。8个财经专栏近1.3亿人次的阅读量,作者的勤奋和专业也获得了计兮、界面、新浪等多个专业平台的认可,被称为最勤奋的投行美女作家。本书即是投行人士的消遣佳品,也是圈外人观察投行人的工作、生活状态的最佳读物,更是想进入投行工作的毕业生的首选。
  • 终极圣装

    终极圣装

    曾有人说拥有了圣衣,便拥有着难以想象的潜力和不可预测的前途。也有人说当你穿上圣衣的那刻,你将背上命运的使命,有着推卸不掉的责任。划破九天,动荡天地。倾泻无尽的怒火,与命相争,一往无前。
  • 纯然夫人

    纯然夫人

    【正在大修中】云纯然的一生中有三个男子,叶赫那拉·庆西,夏港,程诺,他们的纠缠,他们的情仇,到底最后,谁才是这个女子的归宿?
  • 霸道至高神

    霸道至高神

    神界,一个独立于仙,人,魔三界之外的神秘所在,传闻乃是盘古开天之后身体最精华部分所化,只要进入神界,就能成为掌控三界的至高神!但仙魔两界无数至高存在经过无数的努力都无法企及。凌天,一个孤儿,在即将饿死之际被碰巧外出办事的流云剑宗长老所救成为人界三流门派的一名弟子,整日嬉闹惹祸。因为无意中得到了一个神秘的紫色水晶,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且看他如何一路嬉笑怒骂,最终超越三界众生,成就那至高神位。
  • 年谱与家谱

    年谱与家谱

    《年谱与家谱》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茧子里的公主

    茧子里的公主

    她因小时候的一段痛苦记忆,从此心门紧闭,用笑掩饰着心中的伤;他是一个孤傲冷峻的王子,对别人的事漠不关心,却在看到她第一眼时,就被她完美笑容下冷冷的眼眸所吸引。他决定要开启她心中的茧,却没想到,藏在她心中的伤的那么的深,害了他用了好多心力,才和她走到了一起。
  • 77次原谅你

    77次原谅你

    他是得罪了哪路神仙?居然会喜欢上这样一个冰美人?!即使是冰块,这么久也该让他捂热捂化了!可可可这个小女子!她简直就没心没肺!他都三十六计用遍了!死缠烂打没有用,装可爱卖萌也没有用,他都快黔驴技穷了!她还想他做到哪般啊?难道说这就是传说中的有缘无分?!哼!他才不信这个邪!就算你第七十七次推开我……我也会第七十七次原谅你,再七十八次扑上去!
  • 萌动星空

    萌动星空

    本文包含网游、科技、修真、斗气等元素,但总的来说,是一本冒险向的小说
  • 無明烬

    無明烬

    嘻嘻戏戏,栾栾乱乱,小民无他,沧海何缘。贪怨嗔痴皆有情,无无明尽是法门,三人问道沧桑路,亘古难销须臾仇。天下四极的恩仇,波诡云谲的气象,孤鹜少年寻仙路,漠醉沙弥求佛时,一承百世的怨尤,在今朝破空而来,羽化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