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0700000009

第9章 齐国—五霸之首,七雄东帝(2)

齐威王花钱买骂

正当姜氏后人悲叹命途多舛的时候,田氏后人已开始励精图治,整顿朝纲,试图重振声威。齐国虽一直名列大国之列,但自齐桓公之后却仅是独善其身,在其他诸侯中并无多大发言权,顶多算一富庶之国,却不算是政治强国。这时田齐史上最著名的人物齐威王粉墨登场,才得以发展迅速,实力紧随当时第一大国魏国,列入战国七雄之一。齐威王能称雄于世关键在于他善于纳谏,更懂得求贤用贤。

邹忌讽齐王纳谏

相信大家都学过《邹忌讽齐王纳谏》,对文中敢于听取良相之言的齐王相当敬佩。这里所说的齐王就是指齐威王。一般帝王都喜欢听好话,历来有多少忠臣都是因为直言上谏惹得皇上耳根不爽最终招致杀身之祸,就算是善于用人的君王也无非只许那少有的几个臣子直言,若让市井之人都来挑刺,非得气坏皇帝不可。但是齐威王,却将纳谏之行做到极致,不但允许全国上下都来挑刺,还以金钱鼓励大家,这份勇气和气度堪称不凡。齐威王善于纳谏,不仅对当时齐国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国家的昌盛指明的出路,而且为后世的人们做出了榜样,着实值得所有人学习。不求人们都学齐威王那样找人给自己挑毛病,至少当有人给我们挑出毛病的时候还是应该虚心接受加以改正,“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虚败由奢”这是古往今来的道理。

齐威王的出色不仅仅在于他善于纳谏,更体现在他用人之准。历来贤王必有贤臣辅佐,贤臣何来,若不是前朝留下,就得自己寻觅。齐威王的父亲没给他留下什么贤臣,好在他自己求贤若渴,又极具眼光,挖掘了一大批将相良才,并且因才施用,让他们各自的才能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看看齐威王的手下配置,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师。这些名字哪一个不是名垂千古,为后世所称赞。不过他们能扬名也多亏了齐威王,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若不是齐威王敢于任用平民出身的邹忌,敢于启用罪人出身从魏国逃到齐国的孙膑,又哪里有他们发挥的空间。事物的发展总有其原因,齐威王称雄诸侯不是偶然,确是他自己善于争取所致。

在齐威王的治理下,齐国再次荣登诸侯霸主之位,再现齐桓公时的辉煌。公元前353年,齐军大败魏军于桂陵。公元前341年,齐军又大败魏军于马陵。要知道,魏国可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齐国两败魏军,正是他称雄的佐证。公元前334年,魏惠王与齐威王在徐州相会,正式承认齐国为王,自此,齐国君主不再称公,正式为王。齐威王成为齐国史上第一个称王的主公。

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

“百家争鸣”常被用来形容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其实百家争鸣这个词来自于齐国的“稷下学宫”。齐桓公为聚集人才,在齐国都临淄西门外创建稷下学宫,将学者封为“大夫”。这个学宫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才消失,和田齐政权存在时间基本一致。

稷下学宫最有名的两个人是孟子和荀子。两人都曾在稷下学宫任职。当时稷下学士上千人。稷下学者待遇极高,齐宣王曾赐“上大夫”头衔。给他们修建高大的住所。那个时候孟子出趟门都差不多有十几辆车跟着,学生上百人,十分风光。

战国260年,齐国几乎始终领导文化潮流。中国秦以后的各种文化思潮差不多都能从稷下找到源头。如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儒学,基本上是孟、荀两派理论的交替在使用。再如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一直在中国盛行,并且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还有在汉朝早年流行的黄老思想。

一个国家是否繁荣从他的文化发展最能得到体现,两个盛世时期,齐国产生如此多文化著作,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齐国当时的盛世之景。这些文化财富不仅仅是齐国兴盛的象征,更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

虽然稷下学宫的学术氛围如此浓厚,但是由于学员众多,学派繁杂,难免会有思想上的冲突和人员混杂等弊端,“滥竽充数”的故事便缘于此。相传,齐宣王爱听用竽吹奏的音乐,每次演出的排场都不小,总要集中三百名乐工一起吹。有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南郭先生,知道齐宣王乐队的待遇很优厚,就千方百计地混进这个演奏班子。可是他根本不会吹竽,每当乐队演奏时,他就学著别人东摇西晃,有模有样地演奏。由於他学得维妙维肖,好几年过去了,居然也没露出破绽。直到齐宣王去世后,他的儿子齐泯王继承王位。齐泯王和他的父王一样,也喜欢听竽。但是他却不喜欢合奏,而爱听独奏。他要求乐工们一个个轮流吹奏给他听。这下子,冒牌充数的南郭先生眼看就要露出马脚,只好赶紧收拾行李,慌慌张张地溜走了。

稷下学宫的弊端由此可见一斑。从历史上看,稷下学宫并没有为齐国的富强带来多大好处,因为稷下学宫“无官守,无言责”,可以放言高论而不顾实际;他们的思想主张大多与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不合,甚至背道而驰;他们各持己见,使得百姓思想混乱,统治者无所依从,或无法依从。既如此,他们的历史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了。

吃老本,行软弱外交

齐国文化发展得朝气蓬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国家的教育工作做得好,国民素质高,人才多,按理这样的大国是应该统一中国,可为何会遭受灭国的噩梦呢?

齐威王时期齐国再次登上霸主地位,与日渐崛起的秦国并称东西二霸,这本是继齐桓公之后齐国统一中国的又一大好机会,可惜齐威王和齐桓公一样,只有做霸主的想法,没有夺取天下的野心。在最繁盛的时期没有形成新的超越,而此后齐国也没有强王出现,国家的发展开始走下坡路,直到若干年后被秦国所灭。

也许是和齐法家思想里无为思想的影响,齐国君王大多安于现状,不想打天下。安安心心的在国内发展生产,只要让百姓生活过得好就行。对于其他国家的崛起也没有危机意识,只有别人侵犯自己,切切实实危及到自己国家利益之时才会出兵开打。这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安于现状的思想使得齐国没有一个主要目标,主要政策,总是事情来了临时决断,也是造成他日后墙头草两边倒的主要原因。

齐宣王之后,齐国虽还是大国,多少是有些仗着老本丰厚,没有寻求发展。他自己虽想安身立命,但别人却不给他这般机会,尤其是西边日益强大又有着狼子野心的秦国。秦国有统一六国的野心,所以作为大国的齐国成为他最大的威胁,于是屡次骚扰,闹得齐国是束手无策。病急乱投医,秦国打过来了,齐国赶紧与其他五雄联合抗秦。打过之后,秦国来求和,又赶紧与秦修好,软弱的外交,招惹了其余五国的记恨,反被他们联合讨伐。这边战争还未结束,那边秦国早已违背誓约,趁虚而入。作为当时的主要国家,齐国的失败就在于没有明确自己的发展策略,反复与其他几国连横合纵,将自己国家的缺点和不足暴露无余,让盟友失望,让对手了如指掌。而秦国反复无常,那是有目的的战略,和是计,分也是计,将六国的精力消耗殆尽,分而击之。最后等到秦国把五国都收拾了,再来对付穷途末路的齐国,唇亡齿寒,束手无策,最终只好乖乖就擒,接受灭亡的梦魇。

公元前221年,秦国在灭掉韩、魏、楚、赵、燕五国后,最后灭掉了齐国。一代大国就这样做了后起之秀的刀下鬼,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再没有他出演的机会了。

同类推荐
  • 江山狂士

    江山狂士

    无意仕途科举,却一念金榜题名;无心朝野争锋,却多次搅动风云;庙堂之高,有六贼祸国;江湖之远,有四寇殃民;面对群雄逐鹿烽烟起,他只愿幽梦楼里谈风情;圣旨接连宣召,他却淡然一句:天下苍生,不过棋局而已!(群:179648838,本书纯属娱乐虚构,考究者,慎之!)
  • 秦汉情史

    秦汉情史

    他是为人称道的吴中奇士,是项羽崛起的幕后推手,然而却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他就是桓楚!因替秦始皇设计陵墓,楚桓一家厄运连连,然而一卷《神匠谱》让他保留着复兴的希望!神匠技成之日,莫测神机,所向披靡!国仇家恨,儿女情长,最终让桓楚踏上一条疯狂不归路……
  • 历史的足迹

    历史的足迹

    我自己走过的路,我的家庭的变迁,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我回首一生走过的路,坎坎坷坷,曲曲弯弯,却一直向前;我们的国家不也是这样吗?她几度迂回,历尽艰险,曾濒临绝境,又浴火重生,走向光明。
  •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明史三记之马背王朝

    公元一六五八年,明代最后一个小皇帝,南明小朝廷由广西贵州退入云南,在吴三桂,卓布泰的围追下,逃往滇西边境,晋王李定国在贡山伏兵,不料大理寺卿卢桂生告密,李定国大败,高文贵等四将战死。永历帝退入缅甸,后被缅方执拿,送给吴三桂。公元一六六二年四月被吴三桂杀于昆明。时晋王李定国,巩昌郡王白文选仍率部转战滇西,闻永历死讯,李定国病故,白文选降清。李定国部将杨容将蜀王刘文秀所献的十六万两黄金藏在道人山,欲图东山再起。多年后吴三桂反清,杨容下山投吴三桂......寻朱明后人。南明王朝始建于广东,流转湖南.广西.贵州.云南.一直在马背上流亡,至永历帝死,前后近二十余年,史称“马背王朝。”
  • 大宋帝国三百年5:文功武治宋太宗(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5:文功武治宋太宗(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共计8卷17册,突破了以纯研究为本,或以戏说为表的写作格局,将历史陈述与思想探索融为一体,既是一部大历史,也是一部剖析中国社会由衰及盛的思想专著。全书既忠实于历史,考证渲染相得益彰,又评判缜密,不乏真知灼见,叙事宏大广阔,生动有趣,余味无穷,为解读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范本。
热门推荐
  • 神使的工作日志

    神使的工作日志

    你想一夜暴富吗?你想资产过亿吗?你想一夜成名吗?你想众美环绕吗?你想拯救世界吗?还等什么?!签了这份合同去拯救世界吧!————————————————————“女神姐姐你骗我!!这跟说好的剧本不照啊!会挂掉什么的....我好害怕...”“少年呦,放心去吧!拯救世界的重任就交给你了,圣光忽悠着你!!”
  • 走出自己

    走出自己

    小小说是生活的浓缩,如雨后新荷凝聚的水滴,晶莹剔透,折射着世界的每一缕阳光。林华玉编著的《走出自己》提供一个精美的选本,让你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进而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写作水平、审美水准和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 玩到5岁,学啥都不晚

    玩到5岁,学啥都不晚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年轻的家长们正不惜一切代价地忙碌着。他们把巨大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早期教育中,认为早教越早越好,孩子学的东西越多越好,全然不顾儿童成长规律和身心特点,盲目开发所谓的儿童早期智力,结果却事与愿违。这种违背科学、急功近利的做法,为孩子的成长带来了种种问题,如扼杀幼儿天性,严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与社会要求相脱节,不符合未来社会用人的需要;侵害了孩子玩耍的权益,剥夺了本该属于孩子的快乐……而事实上,孩子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任务却是——玩耍!
  • 神无洁

    神无洁

    神是世界的霸主,但神不是完美的,他们也有欲望,神或许是一个悲剧........
  • 八字合婚:中国传统婚配预测方法

    八字合婚:中国传统婚配预测方法

    本书形成了一个独立而又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具体的婚恋预测方法系统。它对易学文化研究起到拓展和丰富的作用,填补了家庭社会学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它又是一部破除封建迷信思想的启蒙性普及读物,对每个人的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起到“劝人向善”的作用。
  • 千因府

    千因府

    "昼夜日星,本为一体。"——千因江湖浪涛,硝烟盗血,烽火易心,其危急存亡之秋,而消隐之士处心在内,有志之士忘身在外,世局险峻,国恰有内外异法,帮拥前后己众,待此乱世重现,生有何贵?其曰:生命本就廉价。尹国重革,柳国屠暴,璟国处外,此焦虑沉浮之主,而百万布衣皆经水深,天下缟素凭时而起,为平战息,竟引得天罗内战、千颜出谷、青狐现世,而此情此景,自会得现才智之士、有德之人,现又何哉?其曰:繁星皆为才子。“其实,吾众悉为各王的手中繁星,颗颗粒粒,零零的拼凑起其为保江山而星罗的棋布。”——千颜谷谷主
  • 绝世宠溺

    绝世宠溺

    一遭绑架,让平凡的她至此走上离奇的道路。跳下悬崖都没死,是不是会有很大的后福?年幼的初见,埋下日后的情深,精神险些崩溃,却因祸得福获得诡密力量似水长流爱,绵绵无绝期。
  • EXO之非桐误恋

    EXO之非桐误恋

    “笨蛋,我想你了。”-吴亦凡“知道吗?你不在,我活得好累”-鹿晗“以前是我错了,求求你回来好吗”-吴世勋“你不是说只要一直笑就没有人会离开吗,为什么不遵守诺言的是你啊”-朴灿烈“你说我要怎样忘记你呢”-伯贤……
  • 东回纪

    东回纪

    那年西游,今日东回。标签上主角设定是老师,因为主角是玄奘。轻松是因为我写的很随意,诸位看官也随意。
  • 火影之忍者使命

    火影之忍者使命

    忍界大战中,敌人将目标投向了孩子,这其中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敬请观看本文,送你一个不一样的火影番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