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踢猫链条中的一环
典籍原文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
经典导读
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个字的德行,会有六种弊病吗?”子路起身回答:“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却不好学习,其弊病是愚蠢;爱好聪明却不好学习,其弊病是放荡;爱好诚实却不好学习,其弊病是伤害自己和亲人;爱好直率却不好学习,其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爱好勇敢却不好学习,其弊病是容易闹乱子闯祸;爱好刚强却不好学习,其弊病是狂妄。”
这里我们重点讲解下面两句,“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像绳子绞起来一样,太紧了会绷断的。一个人太直了,直到没有涵养,一点不能保留,就是不好学,没有修养,它的弊病是要绷断,要偾事。“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脾气大,动辄打人,干了再说,杀了再说,这是好勇,没有真正的修养,就容易出乱子。
脾气急躁的人会偾事,个性疏懒散漫的人会误事,严格说来误事还比偾事好一点,偾事是一下子就把事弄砸了。所以个性直的人,自己就要反省到另一面,如果不在另一面修养上下工夫,就很容易偾事。
好直与好勇都是个人修养中的个人情绪管理问题。一个人不能太直,不能太急躁,这样有损于个人修养,尤其是在别人眼里会认为你没有修养。如果这些负面情绪在一个团队、群体中散发,它还有传染性,从这一传染源出发,一路下去,影响一个链条。张强就无意中当了一回传染源。
张强是一位经理,一天早晨他起床有些晚,便急急忙忙地开了车往公司急奔。为了赶时间,他连闯了几个红灯,终于在一个路口被警察拦了下来,警察给他开了罚单。到了办公室之后,他看到桌上放着几封昨天下班前便已交代秘书寄出的信件,把秘书叫了进来,劈头就是一阵痛骂。秘书则拿着未寄出的信件,走到总机小姐的面前,又是一阵狠批。总机小姐被骂得也很委屈,便借题对公司内职位最低的清洁工进行了一番指责。清洁工只得憋着一肚子闷气。下班回到家,清洁工见到读小学的儿子趴在地上看电视,衣服、书包、零食丢得满地都是,当下把儿子好好地修理了一顿。儿子愤愤地回到自己的卧房,见到家里那只大懒猫正盘踞在房门口,就狠狠地一脚把猫给踢得远远的。正巧这时张强从猫身边走过,谨慎的猫为防止再被人踢,迅速抓了一下张强就溜了,可怜的张强被猫抓破了腿。
人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着,如果无缘无故被人丢了一个包袱过来,当然要想办法甩掉它。这就是“踢猫效应”,是人们在受到挫折后的典型消极心理反应之一。踢猫效应告诉我们: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
有人受到挫折以后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包括直接攻击对方;也有人攻击自己,这实际上是一种自虐行为;还有人攻击不相关的人。这种攻击性行为常常会影响工作气氛和合作质量。低落的情绪是一个连锁反应,生气犹如毒药一样可以传染到四面八方。处于情绪低潮当中的人们,容易迁怒周遭所有的人、事、物,这是自然而然的,正因为难以克服,所以孔子才会称赞颜回:“不迁怒,不贰过!”
据说,科学家已经通过研究发现,原来心情舒畅、开朗的人,若同一个整天愁眉苦脸、抑郁难解的人相处,不久也会变得情绪沮丧起来。一个人的敏感性和同情心越强,越容易感染上坏情绪,这种传染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如果一个情绪并不低落的学生,和另一个情绪低落的学生同住一间宿舍,这个学生的情绪往往也会低落起来。在家庭中,某人若情绪低落,他们的配偶最容易出现情绪问题。科学家们甚至证明,只需要20分钟,一个人就可以受到他人低落情绪的传染。
在工作中有这么一种人,总想让别人的喜怒哀乐能与自己“同步”。当他们心情愉快时,希望周围的人也跟着自己高兴;当他们心情不好时,别人也不能流露出一点欢乐。否则,轻者耿耿于怀,重者便寻衅以“制服”对方。这种情绪上以自我为中心的做法是极其不好的,因为它会严重破坏和谐的工作氛围。
有的人自己心情不好时,也不允许单位里其他同事说笑或进行正常的娱乐活动。他会不时地干涉别人、扰乱别人,破坏周围欢乐的气氛。时间久了,他会因不受欢迎而成为孤家寡人,陷入孤立的状态之中。
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是个人修养问题。其实,人无法避免同他人交往,尤其是合作氛围相对稳定的办公室,一个人的情绪犹如往一杯水中加入一滴酒,水也就将变得不再单纯。那么合作气氛犹如那杯水,那杯掺了一滴酒的水就是被污染了的工作环境。每个人喝起来都不是那么爽口,心情都遭到污染,工作状态就可想而知了。
员工思索
1 你曾经因为自己的原因无端迁怒他人吗?
2 你认为自己的性格中有哪些缺点影响情绪的管理?
生气不如争气
典籍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
经典导读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真正有本事的人不会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因为别人不赏识自己就生气,怨老天不公,叹生不逢时。
与其抱怨,不如把抱怨的时间和力气用在提高自己能力上,相信总有一天你会赢得你想要的机会和平台。
范雎是战国末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他出生在魏国,原想在魏国求职,由于家境贫寒,没有钱打通关节,连魏王的影子也见不到,只好投在中大夫须贾的门下。
一次,范雎随须贾一道出使齐国。齐王见他能言善辩,才华过人,就派人送给他十斤金子和一些牛肉。范雎坚持谢绝而不敢接受。须贾听说此事,以为范雎把机密泄露给齐国了。回国后,不由分辩就把范雎抓来毒打。范雎肋骨被打断,牙齿被打落,血肉模糊,似乎已经死去。于是,须贾让手下人用芦席把他的尸体包着丢在厕所的坑里,轮流把小便撒在范雎身上。可是世界上的事情很奇妙,也可能尿刺激了范雎,他居然苏醒过来,并轻轻地对看守他的人说:“请你把我运出去,我一定重重地谢你。”看守同情范雎,向须贾等人谎称已经把尸体扔到山里去了。范雎就这样奇迹般地脱险了。
范雎躲进朋友家里,并且改名为张禄。不久,经过几番周折,被秦国使者带到秦国。当时,秦君主昭王在位,大权被亲贵控制。范雎了解到秦王同太后之间的矛盾,看准机会上书自白,果然被昭王诏见。秦王还很恭敬地再三向他求教。看到昭王诚恳的态度,范雎畅所欲言,尽陈己见。在谈到秦国的外交政策时,范雎着重分析连横策略已经过时,远攻齐国尤其大错待错,指出秦国的外交方针应该是远交近攻。他对秦王说:“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到一寸土地则王之寸也,得到一尺地土亦王之尺也。”昭王采纳了他的政策,拜范雎为相。
范雎做了秦的相国,还是叫张禄。魏国人不知道,还以为范雎老早就死了。魏国听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方针,正准备攻打韩、魏两国,急忙商议对策。第一步就是派人去对秦国的决策人张禄行贿,请求停止对魏国采取军事行动。这位使者正是当年迫害范雎的须贾。范雎听说须贾来了,庆幸自己有了报仇的机会。他换上破旧不堪的衣裳,到须贾下榻的地方。须贾看见范雎,吃了一惊。但眼前的范雎寒酸、潦倒,也就没有紧张的必要了。
范雎的穷酸样子一点破绽也没露出来,引起须贾的怜悯和同情,他还替须贾找来四匹马驾的高大车子,亲自为须贾执辔赶车,一直把车赶进相国公馆。当守门人告诉须贾,张禄就是范雎时,须贾吓得魂不附体,膝盖一软跪在地上,边叩头边求饶命。戏弄须贾一番后,范雎决定不杀他,打发他返回魏国。
范雎相秦期间,大举进攻三晋。在攻打赵国时,范雎派间谍带黄金万两到赵国进行离间,放出谣言说:“秦国最担心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做将军,廉颇老了很容易对付。”我们都知道赵括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纸上谈兵”的主角,根本不会领兵打仗。谣言传到赵王耳朵里,赵王正对廉颇坚守不战的策略不满,一气之下就做出决定,派赵括接替廉颇为将与秦国交战,落入范雎的圈套。秦国秘密命令白起为将,开始佯作撤退,出其不意地切断赵军退路和粮食供应线,迫使赵军断粮四十六天。这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军四十万投降。
假如范雎最初因为须贾的陷害而一蹶不振,怨恨上天待自己不公,不懂得奋发图强,那么就没有后来指挥长平之战、计谋出众的谋略家了。
历史上这样的人物还很多,比如淮阴侯韩信,起初在项羽部下得不到重用,后来投靠刘邦得以发挥他的才智。由此可见,生气不如争气,抱怨不如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够改变你的命运。
林立是广东一家知名家电企业的业务经理,他刚进公司的时候,上司非常赏识他。为了不辜负上司的器重与信任,他主动申请去开拓公司在西北地区的市场,义无反顾地离开了总部,独自去了那块陌生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