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57700000032

第32章 中国最早的女史学家——班昭

有文章说:“扶风(今陕西扶风县)班氏,无疑是两汉时代多才多艺的一个家族。更重要的是这个家族留下的文化遗产和政治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无以伦比。首先是班彪、班固和班昭父子兄妹历尽艰辛撰写完成的《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却真正开创了“正史”的先河和标准“这段话是对中国古代历史上无以伦比的班氏家族,所做的无以伦比的评价。而在这无以伦比的评价中的班昭,竟是一名巾帼女流。

昭的父亲班彪,于公元3年生于扶风东陵(今陕西咸阳东北)。曾做过望都(在今河北境内)县令。因其幼年熟读经史,深谙为官之道,故成绩极佳,受到上方赏识、百姓拥戴。又擅长文赋,志向高雅,愿继司马迁之后,续修史书。

司马迁《史记》的时间下限是西汉武帝太初年间(前104),至西汉末尚有近一百三十年的空挡史无记述。于是,这位博学有志的班彪,便决心撰写一部可以继承和光大《史记》的完整的西汉史。为了这部史书不逊于《史记》,他殚精竭虑,广泛搜集历史资料,参考民间传说轶闻。多次到皇家图书馆——东观,查看有关文字记载。因为他的初衷是为《史记》撰写续篇,所以定名《后传》。可惜他只写了六十五篇,年仅五十一岁便与世长辞了。

班彪生有两儿一女。长子班固,次子班超,小女班昭。这三兄妹都有着父亲的优秀遗传基因,天赋聪颖,饱读诗书,博学多才,勤奋不懈。特别是班昭“尤擅文采”之誉竟为史书所载。

班彪死时,二十二岁的长子班固正在京城洛阳太学(相当现在大学)读书,他不忍心荒废父亲的未竟事业,在家乡料理完丧事后,便埋头着手整理《后传》遗稿。并很快开始了续写工作。将书名改为《汉书》。八年以后,即到了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年轻、多才而又勤奋的班固竟以“私改国史”(即指续写并更名《后传》)的罪名,被官府逮捕押入京城大牢,并将他的《汉书》手稿查抄,呈送皇帝审查。谁料,汉明帝看了以后,觉得这班固所撰,不仅没有私改国史的嫌疑,反而发现他的文风酷似乃父,叙史清楚、论事深刻,文辞流畅、引人入胜。于是,诏令立即将其开释,并任其为兰台令史(专管皇家图书和校书事宜),继续《汉书》的撰著。从此班固又苦干了大约二十多年,再次无辜入狱,后于公元92年、他已是花甲之人惨死狱中。到这时,《汉书》中的八个表和一个志(天文志)还没有着手,这项事业仍需有人接着完成。

扶风的班氏成员,不只多才多艺,而且有着为国家“前仆后继”的优良传统。班彪过早病故,长子班固又惨遭不幸,而他们共同为之奋斗多年的一桩不得中止的大事——撰写《汉书》,必须有人继续完成。就这样,本文的主人公——班昭走出了闺房,以一个知识女性的成熟、稳健和自信在等候圣命。

女人修史,史无前人。在当时,儒家思想盛行、女人身受多重束缚的条件下,她有机会拿到父亲和长兄传递过来的“接力棒”、最后完成续写《汉书》的任务吗?朝野关心此事的人都在翘首以待。当时的汉和帝刘肇,也知道班固死在了《汉书》成书之前,后期工作需要一个类比班彪父子的人,才可以完成。这时,班昭的“尤擅文采”已广为传颂,连汉和帝的耳朵里也有了。所以,汉和帝便决定把这项艰巨任务交由一位年逾四十的才女来完成。

很快,皇帝命人把班昭从扶风老家接到了洛阳,亲自交代了任务,并特许她经常出入“东观”查阅史书典籍和很少公开的文献档案,为她的续写工作提供了诸多方便条件。

班昭,又名姬,字惠班,不只才华横溢、学问精深,而且志向高远,心胸广阔。她十六七岁(一说十四岁)便出嫁为人妇,丈夫姓曹名寿,字世叔。与她同乡,所以又称她为“曹大家(音姑)”。婚后,夫妻恩爱,相处和谐。很快生了儿子曹成、曹谷和两个女儿。但很不幸,结婚才几年,曹寿便因病早逝。年轻的班昭便一个人抚育子女。到了她受命续写《汉书》的时候,儿女已经长大,没有拖累了。

班昭一经接受了圣命,便把全部精力倾注到续写《汉书》上面。她日以继夜地工作,做得十分认真和刻苦。她的才华、道德和勤奋,很快在宫中广为流传,汉和帝的皇后邓绥,既为名门之后,又有很好的才学和修养,听到了人们对班昭的赞美后,心生爱慕,便决定拜她为师,请她进宫传授经史,还请她为自己治理后宫出谋划策。两人见面时,曾有一段简约而精彩的对话。

邓皇后:“久闻曹大姑盛名,今日相见,果然气度不凡。今后尚请女学士垂爱赐教,为余开启鲁钝之颅,以增长学识。”

班昭跪拜说:“承蒙皇后抬爱,给予婢臣临登后宫之机遇。皇后的学识文采、贤德宽厚,备受宫中赞美,婢臣能与皇后切磋学问,乃今生大幸。”说完,大度地朝邓皇后一笑。就是这一笑,大大拉近了两个女人的距离。皇后便款款走向她,亲手拉她起来,以平等的口气亲切说:“希望今后我们免去宫中之礼,亲密相处。”班昭听了这话,心中一阵感动,但没再说什么,仍以微笑回答了她。从此,她既是后宫诸多嫔妃尊敬的老师,更是邓皇后、特别是后来的邓太后主政时期的智囊人物。《后汉书.曹世叔妻》曾有这样一段话,记述了她与邓太后之间的关系:“及邓太后临朝,与闻政事。以出入之勤特封子成(即曹成)关内侯。”

经过班昭几年的努力,一部完整的《汉书》最终完成了。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全书总共一百二十卷,由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名人物列传,四大部分组成。为二十四史中第二部。班氏父子女三人的名字均与《汉书》齐名。特别是班昭又以女人修史的特例彪炳千秋万代。

班昭对《汉书》除了对父兄遗留的全搞,认真校阅修订外,她还亲自撰写了八个表,一个志。其中的第七表——《百官公卿表》和十个志中的第六志——《天文志》,最为难写。光是《百官公卿表》所列历史人物就有几百名。将这几百人又分为上中下九等。尽管这几百个人都是古人,即有人所说的“有古无今”,但她还是对每位古人都做出了东汉时期所能做出的评价,是相当不容易的。这几百名古人中,有同姓诸侯王、异姓诸侯王、王子封侯、百官公卿、功臣、外戚等,对他们在二百多年间的更迭、接替等情况,都以表格形势排列有序,眉目清晰,时间准确到日;人物之间的世系连贯,史实完备,线索分明,表述了文字所不易反映的繁杂内容。对阅读全书,有着很好的辅助、补充作用。

班昭学问之深广,文采之精当,连当时的汉和帝都深为叹服。班昭的二哥班超,于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为了报效国家,曾“投笔从戎”,率领三十名吏士远赴西域,镇守边关三十多年、他已六十多岁了,仍不得回归故里。继父亲之后,长兄又不幸逝世,班昭自己还以曹氏遗孀寡居,难免思念亲人。她很想在晚年见上二哥一面,便给汉和帝写了一封亲笔信,和帝看了此信以后,深受感动,便恩准班超回归洛阳。兄妹久别重逢,自然十分动情。班超开始不知道自己得以回归的原因。待班超生活安定下来以后,妹妹才两眼含泪、动情地说:“吾兄离乡数十年,此间父亲长逝于病榻,长兄又惨死狱中。小妹虽然苟活至今,也早已为未亡人。幼儿寡母,备尝艰辛,唯盼吾兄回归,得以相聚,遂呈皇帝一纸《东征赋》。未料,一纸之力,竟使我兄妹得以皓首相逢,此乃大幸也。”说完,破涕为笑。班超听后,恍然有悟,便紧握着妹妹的手说:“为兄素知吾妹善于以文理服人、以文辞感人、以真情动人。但没料到,吾能以老迈之躯东返京师,乃吾妹之功、吾皇之恩也。”

永初七年(113),班昭已经六十多岁的时候,她的二儿子曹谷被任命为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县令,她随子赴任。路途遥远,且一路跋山涉水,见闻丰富,感触很多,也很深刻,遂作《东征赋》以宣泄自己的情感。老年班昭当时既有“去故就新,即将寄居异地”的伤感,还有路途上行进艰难和风餐露宿的困苦。途径孔子受困的匡地、子路曾经到过的卫国以及蘧伯玉的故乡时,她的胸中都涌起阵阵怀古幽情。她赞美他们的贤德,感叹圣人的困厄,用以勉力自己也勉力他人。

全赋共四个自然段,509个字。是班昭晚年又一成功之作。它的文采魅力完全可以与李密的《陈情表》相匹比。班昭一生写了很多篇赋、颂、诔、书、论等,但大都散失,只有《东征赋》流传了下来。

后来班昭还曾写有《女戒》七篇,是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私用教科书。虽然内容充满了封建礼教,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亦为难能可贵,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唐代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明代朱元璋的马皇后都曾把《女戒》做为治理后宫的优秀教材。

一代女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班昭,七十多岁病殁,许多文人志士都撰文哀悼她。就连当时女人中的国之至尊邓太后也极为伤心,身着素服为之举哀,并派出使臣为她料理隆重的丧仪。她的儿媳丁氏特做《大家赞》,纪念婆婆不朽的一生。

直到现今,她的勤奋和成就依然是广大女同胞学习的榜样。

同类推荐
  • 海盗:海上的峥嵘岁月与财富梦想

    海盗:海上的峥嵘岁月与财富梦想

    本书所要讲的这些人、这些故事很少能够出现在主流的历史书当中,他们基本上被看成是不入流的人或者说是“小人物”。也许没有现代媒体的宣传,这些人是不会进入大众视野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海盗,在人类的历史上他们曾经写下辉煌的篇章,只是我们的聚光灯打不到他们身上。阅读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机会,看看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这些非凡的“小人物”的故事。历史本身就是故事,无论是大人物的故事还是小人物的故事,他们都应该有自己的位置。
  • 邓宝珊将军传奇

    邓宝珊将军传奇

    本书是一部传记文学。以优美的文笔展现了著名爱国人士,甘肃省省长,民革中央副主席邓宝珊的一生。
  • 中国十大文豪屈原

    中国十大文豪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他的《离骚》里的主人公自叙生辰道:“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由于对“摄提”等理解不同,对古代历法推算也有差异,这位以屈原为模特的诗人的生年还有争论。一般定为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正月十四(庚寅)日生。
  • 毛泽东传:峥嵘岁月

    毛泽东传:峥嵘岁月

    本书作者是公认研究青年时期毛泽东的权威。他前后历时四十年,数度修订,撰成本书。他以第一手原始材料为依据,以近身的观察分析为凭借,将毛泽东早年的才具、胆略与豪情,以及其困学勉思,参与、领导学生和工农运动的历程,予以历历重现。2012年适逢毛泽东同志诞辰119周年,也即将迎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李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书写的传记将集中体现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建立过程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 一代女帝:武则天

    一代女帝:武则天

    贞观九年(635)五月,太上皇李渊谢世。武士彟在荆州哀悼成疾,吐血而死。当时,武则天仅有十二岁。武士彟的灵柩在长沙大崇福观里放了七个月。唐太宗认为武士彟是忠孝之士,并追赠礼部尚书,令官办丧事。贞观九年十二月,武则天兄妹护送着武士彟的灵车,长途跋涉,返回并州(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故乡,在并州大都督英国公李勣的监护下埋葬了他们的父亲。
热门推荐
  • 虐情千年

    虐情千年

    千夜与千寻本是双胞姐妹花,但是不同的境遇让亲情变质骨肉相残。两个痴怨男子,千年的痴心是否能够化解这
  • 学霸娇妻:少将大人请走开

    学霸娇妻:少将大人请走开

    重生了,没关系。江萧笑无数次的告诉过自己没关系,可为什么原主的记忆她继承不到一点还附赠一个小女娃啊!不过没关系,还是可以虐虐渣女改改人生的,某天,某少将带着一堆东西来提亲,“女人,有了我的孩子就要对我负责。”“。。。。。”
  • 樱桃初绽时

    樱桃初绽时

    [花雨授权]他是个放纵无度的男人,她想要改变他,只是单纯的爱情够筹码吗?这个男人!为了他她毅然与富豪的家庭决裂,只想安心地做他贤淑的妻子,显然她错了!从报纸上她才得知他将要与别的女人结婚的消息……
  • 新玉女神剑

    新玉女神剑

    刀光剑影,儿女情长,说不完的英雄狭义;荣辱兴衰,深宫美人,讲不尽的大明趣史;奇门遁甲,五行数术,道不穷的华夏文明。
  • 中国地理博览2

    中国地理博览2

    《中国地理博览(图文版)(套装全4卷)》全面展示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生动再现华夏大地的迷人风姿。浓缩中国地理之精华,行走中国,步入充满魔力的、震撼人心的地理秘境。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感受中国自然无地理和人文环境的良好氛围。
  • 离幸福一微米

    离幸福一微米

    花季少女如同浩潮的海洋,表面上的起伏不定,是因为内心的汹涌澎湃。每一个激流或暗礁都是她们内心面临的困惑、挣扎、挑战与无助。本书作者通过对几十位花季少女的采访,将她们只差一步就幸福的经历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包括了她们内深处的真实的想法,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的帮助,愿与读者产生共鸣,莫要重蹈覆辙,再次踏上不幸的旅程,更愿每个长辈用温和、恰当的方式带自已的孩子度过那段宝贵的青春岁月。
  • 三国召唤

    三国召唤

    108名三国名将被召唤到华夏世界,和现代人订立契约。最终活下来的那名三国名将可以回到原本的三国世界改变历史,而他的契约主,获得回到这一生任一时间点的机会。为了这个逆天的机会,108名三国名将和他们的契约主展开了一场场生死对决。
  • 公主们的复仇手册

    公主们的复仇手册

    3个背负着血海深仇的女孩,7岁时离开家,当她们回到中国遇到了他们,事情会变成怎么样的呢!
  • 复仇公主的甜蜜之恋

    复仇公主的甜蜜之恋

    小时候亲眼看见全家上上下下十几人被自己最亲的舅舅杀死,原因竟是因为自己家的钱。在自己晕倒之前,看见表姐孙如雪,本想向她求救,却没承想,她竟对舅舅说:“爸爸,以后这就是咱们家了,染上了这些血就脏啦!”孙博文::“对,宝宝真乖,咱们先回去吧!”没想到最亲的舅舅和表姐竟是杀死自己全家人的凶手!黑暗中醒来,一人对她说“我帮你复仇,以后,你有两个身份!”
  • 永爱校园

    永爱校园

    在校园中女主唐月月和男主朱一同之间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