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57700000109

第109章 博学多才的曾懿和她的《古欢室全集》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木刻出版了一部由一位才女写成的思想进步、内容丰富、文字朴实、说理透彻的巨著《古欢室全集》。全集除包含了《浣花集》、《鳴鵉集》、《飞鸿集》和《浣月词》等诗词外,还收入了《医学篇》、《女学篇》和《中馈录》,涉及到文学、教育、医药卫生以及饮食烹饪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几乎可以称之为“百科全书”。

《古欢室全集》的作者曾懿,字伯渊,又名朗秋,于清咸丰二年(1852)生于四川华阴县(今属成都市)一个官绅之家。父亲曾泳是道光年间进士,曾任户部主事、江西吉安府知府。母亲左锡嘉也出身于官宦世家,性格刚毅,才学深厚,有诗文和专著广传于世,时有学者称其作品“如行云卷舒,流波跌宕”。此外还擅长书画和中馈,是一位不凡女子。她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在她的专著中就有《曾氏家训》和《女训》。曾懿的父亲曾泳中年病逝,教育子女的责任就全部落在了这位知识母亲的肩上。

曾懿是长女,天资聪颖,读书过目成诵,父亲在世时非常喜欢他,家中所有藏书,允许她随意阅览。这就使得曾懿自幼便有机会“朝夕游泳其(书海)中”。

曾泳是在曾懿十岁时病逝于江西任所,母亲左氏携子女扶柩返回四川故乡。曾泳“家世力农”,为官清廉,无多积蓄。所以,当寡母幼子(女)回到故里时,家中仅有“茅屋数椽而已”,别无所存。虽然如此,母亲左锡嘉在儿女面前并没有长吁短叹、愁眉苦脸,而是挺直了腰杆,独撑门户。没有经济来源,便以售卖自己的书画和巧手翦成的花鸟等艺术品,维持生计,过着“瓶无储粟,灶有余烟”的清贫生活。曾母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女人,深知环境对子女成长有着重要影响,便学古“孟母三迁”的作法,把全家从偏僻的乡野搬到了县城,目的是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增长见识。住了些日子,她又担心儿女们沾染城里的浮侈习气,便又举家迁到了距县城数里之外、杜甫故居——浣花溪附近,这里不仅乡风淳朴,而且尚有大诗人之遗风。她很喜欢这里,也勉励儿女们努力学习先人之德行。曾懿作为长女,不仅每日侍于母亲左右,还细心观察和学习母亲的勤奋之优。她读经史、习丹青、修文辞,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各方面的文化知识。

曾懿二十岁时,与江苏武进的袁学昌(号幼安)结为连理。这袁幼安也是一位饱学之士,才华不群。曾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为官。夫妻两人才学相当、谈论契合、生活美满。在袁氏为官期间,妻子曾懿全程相随。所以,她有机会“涉大江,越重样,遨游东南各行省”。这行万里路配对她的读万卷书,便使得她的眼界大开,收获了不少深居故乡所没有的新知识、新思想,接触不少新事物,大大丰富了她的阅历。

曾懿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女性,不论赋诗为文、传播医术和烹饪都强调一个“真”字。写诗,她力主抒发真情、描摹真景,反对那些“纯粹文人”的“诗到穷愁而后工”、为诗而诗的作法,从而得到了“唐音宋派,卓然名家”的好评。

在曾懿的《古欢室全集》中,她着力最多、用心最重、贡献最大的是《女学篇》。撰写此书的背景鲜明,作者用心明确。她在与丈夫宦游东南诸省期间,目睹了清王朝的腐败无能,西洋列强“夹我属国、踞我港湾、攘我主权、干我内政”等现象后,义愤难抑。经反复思量,她认为:欲意强国,首在教育。而当时占人口半数以上的妇女,很少有受教育的机会,所以她提倡兴办女学,使妇女也学得与男人一样的本领,用以治家强国。

《女学篇》是一部独具特色的论著。赞它独具特色,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自东汉班昭撰著《女戒》之后,凡是教导女人的读物,无不强调“三从四德”封建伦理道德的。而同样是生在封建社会,并且饱读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的曾懿,却能冲破道道藩篱,接受维新变法的进步思想,并把这种思想付诸于笔端,为争取女权大声疾呼,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宏篇大论。她在此书的自序和总论中指出:“女子之心,其专静纯一,且胜于男子,果能教之得法,实可大胜于男子者。”所以强调说:“男子可学者,女子亦无不可学”,“使男子应尽之义务,无不与女子共之;男子应享之权利,亦无不与女子共之。”简言之,就是要求男女平等。同时号召女同胞们“勉力同心,共起竞争之志,以守起天赋之责任。”她之所以将此书名之为《女学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提倡兴办女学,使女子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她认为女人只有学得了知识,才能树立起争取自身解放、实现男女平等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强种保国”、“黄种之强殆将驾环球而上矣”、“一国之中骤增有用之才至两万万之多,夫何贫弱之足患哉”,这种早期的“半边天”(两万万妇女是当时的国人之半)思想,是前无古人的。

《女学篇》全书共九章,即结婚、夫妇、胎产、哺育、襁褓教育、幼稚教育、养老、家庭经济、卫生等。

在《结婚》一章中,她主张仍由父母主婚,但不能包办,“须与儿女商酌、尽善尽美、心悦诚服,方可结婚,不贻后悔”。对于择婿标准,她反对“恒计财产之丰啬,不论品学之高低,辙以轻许之”的重家财、轻人才的作法,主张“以人品纯良,才学优长者为最”。

在婚姻一事上,她最为可贵的主张是夫妻以“相爱相敬为基础”,并做到“爱情互相专注。”这种敢于冲破迂腐婚姻观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就是在当今,也完全符合新中国《婚姻法》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

在“襁褓教育”章节中,她强调了对幼童要教信实、教仁慈、勿拘束,使孩子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女学篇》,不虚其名,对女子教育问题,既有宏大理论,又有精细要求。曾懿主张女孩子六七岁时,可依靠父母或延师在家接受启蒙教育;到了八岁即要入初等女学堂,除了完成“堂中应习之科学外”,还应择“切近世事,文理通畅者读之”,以“博其趣”。同时指出“无论中西各国,各有所长。取其所长,变其所短”,这在当时是一种对传统女子教育,进行改革的崭新理论。

在学习方法上,她主张“循序渐进”,反对“躁进”,只有如此,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要求学生家长“重身教”,以“默化其气质”,使子女“精神焕发,品行端正,养成利国益民之思想”。

曾懿认为妇女学了知识,争取到男女平等,对自身要有严格要求,主动承担“主一家之生计”的责任。这样做不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小家,而是对整个社会有益。她说:“主财政者于无益之费用自当力求节俭,然于学校义赈关乎社会公益之举者,须量力捐输;或遇人急难,解囊相助,全人之美,多金不惜,皆有合于道德之心者也”。如果按此说教去做,即使是在当今,也足以“感动中国”了。

《中馈篇》共二十节,主要从美食角度传授烹饪方法和技巧。其中特别强调要讲求卫生。商业出版社将其收入《中国烹饪古籍丛刊》,广传于世。

曾懿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她的医学成就。她没有真正拜师学医,也没进过医学院校,完全是自学成才,积多年经验,于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她已五十四岁时完成了《医学篇》的撰著。全书共分上下两册,每册各有四卷,包括杂症、妇科、小儿科、外科等。

“久病成医”这句话,在曾懿身上得到了证实。她自幼身体孱弱,曾患过四次温病,深感其痛。是当时的温病名医吴鞠通治愈了她的重病。所以她特别崇敬吴的《温病条辩》。在她的著作中,多处引用他的温病理论和治疗方法,并将《温病条辩》中的各种治疗方法,摘录成帖,简单扼要,一目了然。

曾懿除了尊崇名医,还十分重视来自民间的经验。对于民间行之有效、流传广远的“验方”,她用心采记,谨慎实验,也治愈了不少常见病、多发病。

曾懿,以自己多方面的卓越成就,证实了她的“男子可学者,女子亦无不可学”和女子“果能教之得法,宜可大胜于男子”的豪迈论断。

同类推荐
  •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忧国忧民:范仲淹

    忧国忧民:范仲淹

    本书讲述了范仲淹的一生:范仲淹从小刻苦读书,严于自律。他生活清苦,却倾其所有帮助别人。作为官员,他以天下百姓的幸福为己任,一切以百姓利益为先;作为臣子,他不惧权贵,勇于直谏,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先。
  • 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图说世界名人: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讲述了,亚伯拉罕·林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第16任美国总统,首位美国共和党员总统,也是历史上首名遇刺身亡的总统。其与乔治·华盛顿、富兰克林·罗斯福被公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总统。英国《泰晤士报》组织了一个由8位英国和国际顶尖的政治评论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43位美国总统分别以不同的标准进行了排名,在最伟大的总统排名中,林肯名列第一。
  • 理学双凤·程颢程颐

    理学双凤·程颢程颐

    千百年来,“二程第一故里”黄陂藏在深闺人未识,这部历史小说首次撩开了神秘的面纱。它从地域文化的视角,以演义的手法,对二程从“双凤投怀”、幼年启蒙、习文练武,到从政、执教、治学、传道等方面进行形象性的艺术概括,再现了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还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他们卷入惊心动魄政治漩涡的前前后后。尤其是那脍炙人口的“鲁台望道”、“孔颜乐处”、“如坐春风”、“程门立雪”等千古佳话的生动铺成,更是韵味无穷。
  • 叶卡特琳娜大帝

    叶卡特琳娜大帝

    叶卡特琳娜二世(AлekceeBHaEkaTepиHaⅡ,1729—1796)又译喀德邻二世。俄国女皇(1762—1796)。系德意志公爵之女,原名索菲亚·奥古斯特。1745年与彼得三世(ПёTpⅢ,1728—1790)结婚,改用此名。1762年废彼得三世自立。标榜“开明专制”,与伏尔泰及法国百科全书派交往密切。但同时扩大贵族特权,赐以大批农奴和土地。先后颁布地主有权放逐农民,农民必须屈从地主的诏令。残酷镇压普加乔夫起义。对外同土耳其(1768—1774,1787—1791)、瑞典(1788—1790)进行战争。三次参加瓜分波兰(1772、1793、1795)。
热门推荐
  • TFBOYS之最美就是遇见你

    TFBOYS之最美就是遇见你

    绿茵树下,我们的相遇是对是错?我到底该不该回来?大学为何有要让我们相遇?缘分未尽?
  • 婚色迷人:娇妻爱出墙

    婚色迷人:娇妻爱出墙

    一夜迷情,她惹到了一个不得了的男人,原以为能玩完就跑,却不料被人缠上,失身又失心。一场自以为能掌控的交易,他却赔上了真心,只可惜那个女人没有心。她说:“你真恶心。”他说:“我恶心吗?你信不信,很快,你就要求着我这个恶心的男人要你。”
  • 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管理与处置问题研究

    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管理与处置问题研究

    本书借鉴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评价方法,探讨了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评估办法,并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证券的成功运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
  • 唯爱:初心不改

    唯爱:初心不改

    冷飞扬固执的认为,如果我爱你这么多年你还没有感觉到,这是因为我爱的不够深,我会继续在沉默中爱你,直到你看到了我炽热的心事。乐观儿坐在地板上,双手抱膝,整个脑袋都深深埋在了长发里,假装睡着。因为她的心在最好的姐妹向她诉说最甜蜜的心事时却沉入了无边的黑暗,暗无了天日。木随心在忐忑的等待中不安着,她少女的心事在遥远的童年时就定格在那个挺拔的男子身上,从此后再也没有移开。杜子墨心疼的拥抱着这个夜夜入他梦中的人儿,任何安慰的话却说不口。爱,自己知道,痛,也无法代替!在岁月的脚步里,谁也无法阻挡时光的匆匆,直到苍白了所有的等待,最初的心却从未改变!
  • 成功法则全书

    成功法则全书

    希尔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在自己的著述中归纳出最有价值的,带有规律性的17条定律,这17条定律包含了人类取得成功的所有主观因素,使成功学这种看似玄奥的学问变成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法则。这无疑为成功之路上的千百万人建造了到达彼岸的17个坚实的阶梯。在美国政、商两界中,金钱和权势的角逐成功者,没有谁没受到过希尔17项成功法则的恩泽和影响。
  •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岁月让我们一起老

    岁月让我们一起老

    张狂的大笑,轻快的舞蹈田地的小溪倒映着时光的奔跑走走停停,谁是主角流云飞舞,岁月静好再次相逢,彼此微笑岁月让我们一起老……
  • 无敌悍女邪魅男

    无敌悍女邪魅男

    一个叱咤风云的黑道女罗刹,一个俊美绝伦的暗夜妖孽男,一段交锋似的初见,只是一句“你真菜!”结下一段不解之缘,男妖孽腹黑狡诈阴险,女罗刹自恋贪财好色,到底是谁在养谁?到底是谁在主沉浮?
  • 零分贝突破

    零分贝突破

    零分贝是一种宁静、淡泊的生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贪婪、燥热、钻营、喧嚣都无法再困扰你,你的生存质量也被极大提高了。而然,达到了这个境界也还不够,我们希望你能以此为基准再次突破,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零分贝理念适用生存的方方面面,从事业到爱情,从处世到心灵,让你想不明白、琢磨不透的一切,其实零分贝理念中找到解答。零分贝,一种由低到高的伸展,一种对平庸的突破。读过此书,我们希望你能对自己有个全新的认识,对生命有更深层次的领悟,让这本书成为你的人生驿站吧!片刻的休整后,你将获得更精彩的人生!
  • 王俊凯穿越时空来爱你

    王俊凯穿越时空来爱你

    一个来自3016年的女孩,因为妹妹,从自己的年代来到了2016年,遇到了那个可以给她一生幸福的男孩,两人可以说是一见钟情,本以为他们会这样好好的在一起,可是,现实总比想象要残酷……“不要走,好不好?”男孩希望女孩不要走,因为他是真的爱她。可是自己之前对她说了那样的话……“你明明要赶我们走,现在又说不要走,你到底要怎么样!”是的,女孩怒了,但是,这一切都是因为爱他……他们经过了无数次的分分合合,最后,这个两情相悦的爱情能走到最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