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57700000107

第107章 三岁为人妇、集贤孝勤俭于一身的黄刘氏

黄刘氏是一位平民庶女,生卒年月无考。本人姓刘,嫁给了黄姓人家,史书便称其为黄刘氏。她大约于清中末叶道光、咸丰年间生在湖北省荆州监利县。母亲生她时,上面已有三个哥哥。父母面对她这唯一的女儿,没有丝毫欣喜,反而相对愁苦。母亲很歉疚地对父亲说:“这下你身上胆子更重了。”父亲长叹一声,说道:“是啊,又多了一张嘴吃饭,日子不好过啊。”日子确实太艰难,年纪不满五十岁的他,已经被生活重担压得驼了背、弯了腰。大户人家添人进口,满堂贺喜,贫苦人家多一口人吃饭,重如千钧。

这刘家穷的连给女儿起个名字,都觉得是奢侈,就按排行叫她“四丫头”。这四丫头倒也争气,不但相貌不同一般,还聪明懂事。她知道自己的出生,给父母增添了压力,便尽力减轻他们的负担。每顿饭都不肯吃饱,却佯装吃多了的样子打嗝。母亲很心疼她过早懂事和自觉委屈自己,便对她说:“闺女,你还太小,不要这样苦自己,以后妈妈少吃些,你要吃饱。”她却执拗地说:“妈妈要做家务,不能饿着,我少吃些不去跑跳,就不觉得饿。”

四丫头三岁那年的夏天,大雨成灾,她家租赁的几亩薄田,庄稼都被淹了,颗粒无收,而地主的租钱却一分不减。她的父亲望着徒空四壁的漏房和四个未成年的孩子,愁眉不展,连连叹息。母亲见了,无奈地说:“人挪活,树挪死,咱们逃荒吧。”父亲沉重地回答:“只有走这条路了。”

父亲佝偻着腰,肩挑一副担子,一头挑着四丫头,一头是破旧衣物;母亲招呼着三个哥哥,一家人上路了,直奔湖南衡州(今湖南衡阳市)。路并不是很遥远,但对于刘家六口人来说,却难于上青天。父亲肩上有重担,腹中饥肠辘辘;母亲一双“三寸金莲”,走长路已经十分吃力,还要照顾三个儿子。特别是小儿子才五岁,身体孱弱,没走上多远,便停下来歇息。这时母亲便背着他继续赶路。途中,一眼望不到的荒凉,没有可以吃的东西。实在饿得不行了,便以野草树叶充饥。刚刚走出湖北,三儿子经不起跋涉折磨,死在了途中,父母含泪掩埋了他。

到了衡州城,父亲说:“城里好找活计,就在这里落脚吧。”母亲抬头望了望这陌生的地方,默默同意了。要在城里落脚,总不能露宿街头,于是父母和大哥便到城郊拾拣木棍柴草,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搭建了一个棚子,五口人住下了。

父亲的想法太天真了,这里同样找不到挣钱的地方。夫妻两人便出去拣破乱,大哥做乞儿,自己养自己,二哥和四丫头守着草棚子,等到天晚了父母带回些吃的,经常是饥一天,饱一天。贫困依然紧紧捆绑着他们。

父亲对母亲说:“这样下去,我们五个人还是难保性命,咱们给四丫头找个人家吧”,母亲想了一会儿,勉强说:“依你了。”他们是想“舍车保帅”,女儿走了,二儿子可以多吃些了。

父亲托一个同乡,把女儿送给当地一个开针铺的黄老板家,做童养媳。这黄老板是江西高安县人,名叫黄开鳌。妻子姓廖,原籍是沔阳(今湖北仙桃市)。两人也是前些年逃荒来到这里,结为夫妇的。他们的独生儿子当时也是三岁,与四丫头同庚。说是针铺老板,其实是黄家夫妇两人自己手工做针。当年,没有缝纫机和大的制衣工厂,人们穿戴一般全靠女人用钢针缝制。所以这针,是家家要用的。黄家自制自卖,有时还出售些土布,生意虽小,但总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四丫头到了这里,如同当代人住进了“星级宾馆”。住的房子不漏雨,吃的饭菜不限量。身上的破烂衣衫也换了,虽然是用土布制作,但合体整洁了。

她临离家时,母亲特地为她洗了脸、梳了头,抻了抻皱巴巴的衣裤,人显得鲜亮多了。黄家夫妇见她很俊美,小小年纪还懂不少礼貌,很喜欢她。当时她见了公婆,跪地便拜,还用稚嫩的童音说:“四丫头叩拜二位老大人了。”她的小丈夫名叫黄长发,已经知道走进他家的小女孩,是他的媳妇,便拉起她的手说:“咱俩拜天地吧。”惹得他的父母都笑了。

四丫头长到六七岁时,为了给婆婆腾出更多时间做钢针,便主动承担起许多家务活儿。她心灵手巧,做事勤快。公婆和丈夫都更加喜欢她。这样的好日子才只过了五年,她的公公黄老板积劳成疾,病倒未起,命归西天。家里剩下一个女人和两个孩子,生活水平一落千丈。黄廖氏是个要强的女人,丈夫走了,她便拿起工具自己制作钢针。因为工艺不熟练,常常把手弄破。这时四丫头便会小心为她包扎,并劝婆婆不要带伤劳作。这时婆婆便会搂过她,夸她是个好孩子。

黄长发和四丫头十三岁时,由母亲廖氏主持为他们举行了婚礼,两人成了真正的夫妻。四丫头从此改称黄刘氏,这时她与丈夫也都学会了做针的手艺,并且在制作流程上,做了一些改进。针的质量提高了,产量倍增。生意兴隆起来,家境更加富足。

这黄刘氏命运多舛。婚后不久,又赶上咸丰年间的兵匪乱世,黄家的针铺和家当被抢劫一空。旦夕之间,他们又成了赤贫。婆婆哭,丈夫愁,黄刘氏劝了婆婆哄丈夫。她对婆婆说:“您不用愁,有长发和我在,就不会让您挨饿受冻。”转过脸来,又鼓舞丈夫说:“我从小吃过不少苦,不怕穷日子。有我帮助你,可以让黄家再富起来。”就这样,一对孩子夫妇又起早贪晚,拼命干起了制针的活计,赚钱买来米面。每顿饭,她都是让婆婆丈夫先吃好,自己又像幼年那样,饿着肚子还谎说“撑得慌”。冬天到了,她先为婆婆买了一件旧羊皮上衣,自己在作坊里冻得瑟瑟发抖。丈夫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常常抚摸着他冰凉的手说:“你真是个好儿媳、好妻子,我娶了你是天赐的福气。”

这对小夫妻不满二十岁生了儿子。这时,黄家的生活又开始好转,“经济复苏”了。婆婆抱着孙子,看着儿子儿媳高兴地劳作,心里甜如蜜。一家三代四口,尽享天伦之乐。

孩子三岁了,已经是母亲走进黄家的年龄。一次,她对他说:“儿子,妈妈也该为你定亲了。媳妇进门,我就是年轻的婆婆。”黄长发在一旁笑着说:“但愿儿子也娶进一个和你一样能干、贤德的媳妇。那样一来,我黄家就有更好的日子过了。”

他们哪里知道,厄运又在逼近了。就在这不久,黄长发和父亲一样,由于过度劳累,病不能治,英年早逝了。当时二十三岁的黄刘氏,紧紧握着丈夫的手,直到那只布满老茧的手,慢慢变冷变硬,她才放声大哭。当时她绝望了,“顶梁柱倒了,谁撑这个家?”她诅咒自己,硬说黄家父子的早逝,都是自己的错。

人们说“福不双至,祸不单行”,这在黄家得到了应验。就在黄长发死后不久,婆媳两人还没有从悲痛的阴影中走出来、天地一片昏暗的日子里,因为邻家起火,大火蔓延,又把黄家烧了个精光。婆婆觉得,当年丈夫逝世时,还有儿子媳妇,日子可以继续下去;儿子死了,她觉得天塌了,但还有儿媳和孙子,眼前仍有希望。现下家产又被烧光,她真的不想活了。她哭闹着要死,儿媳虽然也悲痛欲绝,但看了看两眼迷茫的儿子,她强抑悲戚,劝婆婆说:“我能够体会您的痛苦,但您要想得开,天灾人祸谁家都可能遇上,看在您的孙子还小、我还年轻的份上,您挺起身,帮我一把,我会重振黄家的。”婆婆被她的话感动了。是啊,我再走了,他们母子更孤苦无靠了,我得帮她。

黄刘氏学着当年父母的样子,在废墟上搭了一座草棚,祖孙三人有了栖身之地。制作钢针的工具都烧毁了,她和婆婆还有些首饰可以变卖。她用这笔钱做起了小买卖。精打细算,起早贪玩,惨淡经营,勉强维持生活。

婆婆经过多次打击,再加上年迈,脾气变得越来越坏,喜怒无常。发怒了张口就骂。她担心长此下去,顾客不再登门,影响生意,便想方设法讨婆婆欢心。给婆婆买好吃的,婉言安慰。实在不行,她便给婆婆下跪。婆婆大受感动,有时便搂着她痛哭。这情形被上门的顾客看见了,便张扬出去,人们都夸奖她是个贤孝的女人。自然,她的生意也日渐兴隆。

婆婆七十六岁病逝,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算作高寿了。临终,婆婆还拉着她的手,称她为“亲闺女”。

黄刘氏的小买卖,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做大了。在衡州城里已是尽人皆知的店铺了。许多同行既羡慕她,又担心她垄断了市场。她了解了这些以后,便主动向同行介绍自己的经商经验。她总是说:“买卖大家做,钱要大家赚”。有的人想做买卖,没有本钱,她便慷慨解囊,低息或无息借给他们。她的口碑越来越好,名气越来越大,后来竟成了拥有十万银两的大富商。但她不忘当年的冻饿之馁,生活依然简朴。对独生子教育严格,并且不让他经商,谆谆勉励他读书上进,修生养性,做个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的人。

黄刘氏由一个三岁为人妇的童养媳,勤俭贤孝几十年,不仅使黄家成了富户大族,还把儿子教育成人。她年近八十卧病不起,临终前嘱咐儿子:“人无百年好,花无百日红。人生道路多坎坷,遇到艰难困苦不低头,敢于挺起腰杆与厄运抗争。”

黄刘氏,一个地道的平民。在苦难中挣扎了半生,以她的坚毅、贤孝,善与人交,为历史填写了清新的内容。

同类推荐
  •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成长日记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成长日记

    本书讲述了洛克菲勒的成长以及创业故事。洛克菲勒堪称是一个商业奇才,他从来都认为自己的成功完全在于自己。他内心非常强大,很小的时候就懂得理财,具有超强的财商。在成长过程中,一次次准确的判断为他带来的大量的财富。他曾经说过,即使把他放在沙漠身无分文,即使有个驮队经过,他也能东山再起。洛克菲勒一直是一个狠角色,所以他的成长更具有传奇色彩。因为作者研究日久,采访了洛克菲勒家族的后人,并且掌握了第一手很多外界并不知道的秘密,在本书中都是首次披露。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 胡雪岩外传--从伙计到商界巨亨(上)

    胡雪岩外传--从伙计到商界巨亨(上)

    胡雪岩(1823-1885),名光墉,字雪岩,安徽绩溪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传奇式的商界人物,本书介绍他的生平事迹和经营之道等。
  • 何澄(上)

    何澄(上)

    《何澄(上)》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何澄(上)》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才子与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多见诸中国古代小说,寄托着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爱情乌托邦。两千年前的《诗经》,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男女相恋。中国古代最为人称道的爱情故事,莫过于那些才子佳人的相知与相守的感人轶事!其中: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坚守,陆游与唐婉的凄美,无不深深感动着一代代的人!古人读书的最好境遇或许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而茫茫凡尘能有一位红颜知己可谓人生之幸事!
热门推荐
  • 懂礼仪到哪里都受欢迎

    懂礼仪到哪里都受欢迎

    礼仪是生活的需要,是工作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需要。随着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和交往层面的拓宽,社会文明礼仪规范愈加显示出其特有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尤其对年轻人而言,缺乏礼仪修养,必然会影响到人际交往的效果。
  • 齐天6

    齐天6

    在如来的攻伐下,天庭终于覆灭,玉帝、王母身死道消;完全觉醒的阴阳神猿唐三藏强势回归,齐天岭势力大涨;费尽心机,悟空终于闯出了这片天地,揭开了西游世界最大的秘密……
  • 学生要懂心理学

    学生要懂心理学

    优秀的同学为什么总是知而不言?为什么学习越努力成绩越差?怎样避免学习中的眉毛胡子一把抓?怎样解决学习中的“高原现象”?怎样才能跳出书中的框框?怎样才能克服“马虎”的毛病?如何克服考试怯场心理?如何在考试中超水平发挥?如果落榜应该如何对待?女孩子真的就比男孩子笨吗?……在学生的心里,可能存在着很多这样的问题,因为没有得到合理的解答,他们备感迷茫。不是孩子不努力,而是心灵被上了锁。本书列举了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各种典型问题,并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深刻分析,相信可以拉直莘莘学子心中的诸多问号。
  • 锦绣东方:黄泉书

    锦绣东方:黄泉书

    次次出任务都失败的不及格特工,不出意料的作死在了一次任务之中,醒来发现成为了另一个世界一等一的五行高手,可是这高手中看不中用啊!压根不知道怎么打怪!最后,领着圣旨要去打大魔王,最后差点被大魔王的小手下给ko,幸好有路过的乞丐兄相助,逃过一劫,本以为这乞丐兄是默默无闻行侠仗义的好人,没想到啊没想到,居然是个无赖!给赖上了!“苏小帅!你敢偷吃老子的包子!”“我可是你的救命恩人,只是两个包子罢了。”某帅负手一脸“风流倜傥”地笑道,“没让你以身相许,已经很好了。”“啊!”某帅被一个怒气冲冲的女子给拳打脚踢了一通。
  • 我的绝色董事长老婆
  • 愚恋

    愚恋

    喜欢一个人,曾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粉嫩桃花泛玉脂,芙蓉出水润如诗。沉鱼虽美羡君色,一笑倾城百媚时。
  • 刀塔界之最强王者

    刀塔界之最强王者

    这是一个异界求生的故事,主人公并没有什么一步登天的奇遇,也没有什么与生俱来的超绝天赋,更没有毁天灭地的绝世神器,有的只是那么颗坚韧不拔、百败百战、始终坚信自己能够活下去的求生之心!刀塔界,一个诸族并立的大千世界。叶殇一个热爱国术与喜欢研究道家修真的三流大学的毕业生,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这个光陆离奇的世界。诸天位面,芸芸众生,超凡入圣的传奇法师,镇压一世的史诗英雄,不朽不灭的君王神话,谁才是最强王者!
  • 闹诡

    闹诡

    危机四伏的鬼打墙,离奇的死而复生,身手恐怖的灵猫,神秘的老赵头,凶猛的巨蛇,深藏乡村的怪闻奇谈,这一切是天灾?还是人祸?一切尽在《闹诡》……
  • 灾难之末世曙光

    灾难之末世曙光

    这些年,人们嚷着末日来了,幻想的一幕幕。。。某一天,它真的来了
  • 科仙战记

    科仙战记

    炼丹很难?“智脑,分析药物成分,确定合成方式。”炼器很难?“智脑,建立物品模型,提交纳米机器人开始生产。”修炼很难?“纳米机器人,按照演算结果,修正基因缺陷,注入完美基因。”道术?制符?阵法?培育妖兽?果然,不管在哪里,科技都是第一生产力,伟人诚不欺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