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40100000024

第24章 美国救市曲(下):转嫁危机和寻找新增长点(1)

转嫁危机

在自保、转嫁危机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三大组成部分中,美国必然要向世界转嫁危机。转嫁危机又包括几项:增发美元、打贸易战、打货币战(汇率战)、发行国债等债券等。

实际上,在次贷危机刚刚发生后,美国政府最大限度地遮掩了真相,导致欧洲国家、日本、中国等,携大量资金前往美国抄底,这些资金基本被套牢,但它有效减缓了美国危机的蔓延和恶化。有关这些细节,我在《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一书中,已经详细介绍过。

美国经济刺激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庞大的减税计划,这对处于危机中的美国而言,如何实现?

增发美元是必然的。

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收购至多3000亿美元长期美国国债,并将另购入至多75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美联储开动了印钞机。2010年11月4日,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到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贸易战:购买美国货

美国还大打贸易战。

我们知道,美国次贷危机源于房地产泡沫和金融衍生品泡沫的破灭,虚拟经济的失业率只要不大幅上升,奥巴马就已经谢天谢地了,不可能再增加新的就业,要增加就业,要完成就业目标,唯一靠得住的就是传统行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来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并强化美国实体经济的基础,提高抗风险能力。只有等实体经济转好,美国的金融业才能真正走向复苏。

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

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对于修复美国因虚拟经济破灭而变得脆弱的经济基础,促使美国经济的良性复苏是极其重要的。在全球经济大范围内受次贷危机影响而呈现出极其分明的衰退特征的时候,谁能率先为自己的复苏争取到足额的资金、时间支持,谁就能得到更多的资源,从而使复苏延续下去。这是美国不惜打贸易战的目的所在,当然,也是中国不惜冒险一定要争取率先实现经济复苏的根源。

二者殊途同归。

而且,美国是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其消费能力的提升决定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换句话说,全世界都需要美国的消费把他们从危机的泥潭中拉出来。而这则是美国打贸易战的底气所在。

2009年2月,美国国会拟定的“购买美国货”条款,一度让加拿大、欧盟等国义愤填膺。在被誉为奥巴马“新政”的“美国复兴和再投资方案”中,与“购买美国货”有关的,是第1640条款。根据该条款,使用“新政”资金的公共工程,在“不违背美国的国际承诺”前提下,必须使用“国产”钢铁和其他制成品。而之前美国已有“购买美国货法案”,该法案明确规定,政府投资主导的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所用钢铁必须为“国产”。

而根据“参议院版”经济刺激计划,有关“购买美国货”的附加条款更加“激进”,规定除钢铁产品以外,水泥等项目所需一切制成品也须由美国生产。方案还规定,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所使用的任何制服和纺织品必须为百分之百“美国制造”。

后来,连美国国内都认为“购买美国货”条款过于严厉。在这方面,不是没有教训,美国国会在1930年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将2万多种进口产品的关税大幅提高,引发各国跟风效应。到1932年,世界贸易比1929年下降了25%,世界工业生产降幅达30%。每个国家都试图将自己与外部危机隔绝开来,结果反而加剧了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

但是,这种豪赌虽然是以世界经济的风险加大为前提,却是以自身经济的复苏为目标的。对于美国而言,这种险值得冒——而这也正是美国为什么那样一意孤行的原因,把美国看成傻子绝对不是一种理性的假设,尽管它有时候也的确做傻事。

美国的做法激起了世界反对。欧盟贸易委员发言人彼得?鲍尔就此表示:“如果一项禁止在美国领土上销售或购买欧洲产品的法案获得通过,我们绝不会袖手旁观。”

最终,美国选择了对欧盟等大经济体妥协,但强化了对中国的贸易壁垒。

贸易战对准中国

为什么要旗帜鲜明地对中国打贸易战?

其实,从美国、欧盟的思路来看,贸易战的主打对象几乎都是发展中国家,尤其中国,总是首当其冲成为贸易战的牺牲品。原因是:由于民穷,中国是一个出口大国而非消费大国,在经济危机发生后,消费的重要性大于生产,但当时面临的问题是产能过剩、产品积压,只有启动消费才能消化产能。而中国贸易的对外依存度过高,但内需不足,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被削弱。

可见,中国民穷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所引发的内需不足,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发展缺少了一个重要的支撑,也成为削弱中国在世界经济体中话语权发挥的重要拖累。这同时也是为什么一打贸易战中国就去国外大采购的原因之一——通过集中采购弥补我们的短板!

因此,美国敢于和中国打贸易战而不敢和欧盟打贸易战。

与欧盟打贸易战是两败俱伤,与中国打贸易战,能够逼迫中国大规模采购美国的产品,或逼中国买美国的国债,并且,美国的确屡屡得手。它能不那样做吗?

2009年9月9日,美国商务部表示,已经决定对自中国进口的价值达26亿美元用于输送石油的钢管施加初步关税,税率从1090%提高到3069%。2009年9月11日,奥巴马政府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11月5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输美油井管反倾销反补贴案的倾销调查初裁,决定对从我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最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11月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步裁定,对从中国和印度尼西亚进口的铜版纸、从中国进口的焦磷酸钾、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征收“双反”关税。这一切距离中美互相承诺不再出台新的贸易保护措施才一周时间,距离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日期11月15日只有不到10天。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经济事务官员梁国勇分析,美国政府认为,全球经济的不平衡(特别是美中贸易的不平衡)与危机的发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种不平衡必须打破,而美国将不惜采用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来表达实现这种再平衡的政治决心。

举出的这些例子只是冰山一角。

欧洲在与中国打贸易战方面,甚至比美国更强硬,原因跟美国相同,结果也跟美国相同——每次中国都去欧洲大规模采购,比如空客。

2009年2月,欧盟开始对产自中国的钢线材征收24%的临时反倾销税。通常,临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半年。7月27日,欧盟外长会议在没有举行讨论的情况下通过建议,决定对产自中国的钢线材征收高达24%的反倾销税,期限为5年。8月11日,欧盟委员会在布鲁塞尔宣布,欧盟已对从中国进口的葡萄糖酸钠发起了反倾销调查。8月15日前,欧盟委员会拟对中国铝合金轮毂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2010年9月16日,欧盟委员会对中国数据卡发起反补贴调查,涉案金额高达41亿美元,不仅成为迄今为止中国遭遇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救济调查,也是欧盟首次对中国同一产品同时进行3种贸易救济调查。反倾销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蔓延……

列出的这些贸易战同样只是九牛一毛。

不仅美国、欧盟这样的发达经济体把反倾销的重心对准中国,就连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效法欧美的做法,把矛头对准中国。原因同美国、欧盟差不多,结果也差不多,后来,中国又在印度等国大规模采购。比如,2010年12月15日,中国和印度公司签订45个合作协议,价值200亿美元,让印度人欢天喜地。

自1995年世贸组织(WTO)成立到2010年,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根据WTO在2010年12月6日公布的反倾销调查报告,2010年上半年,有19个WTO成员共发起了69起反倾销调查,中国是遭遇反倾销调查的“重灾区”,29次成为反倾销调查的“关照对象”。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是金属、化学品及塑料)也是被调查最多的商品,占反倾销调查总量的1/3。

向全世界举债

除了抬高贸易壁垒,美国还向全世界举债,再以弱势美元政策稀释这些债务。

大规模的减税政策,一定要有埋单者,美国政府连年赤字,根本无力承担。

美国联邦财政赤字在2009年财年达到了惊人的1416万亿美元,2010财年为1294万亿美元。2011年1月26日,美国国会预算局发布预测称,2011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将达到约15万亿美元。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已成为美国经济未来的一大隐患。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唯一的选择就是向世界举债。

2005年1月,小布什连任美国总统时,美国国债总额为76万亿美元。2009年奥巴马上任伊始升至106万亿美元。根据美联储的数据,美国国债规模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别扩大242%和227%。

对于债券投资者而言,现在除了美国国债,看起来市场提供的好选择实际上并不多。这也促使奥巴马政府得以以“史上最低价格”大量举债。这被称为一场低成本“游戏”。

中国是美国国债的大买主。从2008年9月起,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2009年年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8948亿美元,约占同期中国外汇储备存量的37%,以及2009年中国GDP的18%。

2010年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已高达28473万亿美元。其间,中国连续增持美国国债,截至2010年11月,中国持有8960亿美元美国国债,约占中国外汇储备的32%。除此之外,中国还持有美国长期机构债、长期公司债、股票共计6000多亿美元。

庞大的外汇储备管理难度越来越大。2009年12月,一则《外管局选定华尔街专家管理23万亿外储》的报道颇引人瞩目:美国PIMCO(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格罗斯和首席执行官埃利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PIMCO对冲基金经理朱长虹将于2010年2月回到中国,担任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储备管理部门首席投资官。

外管局华尔街招人,从某种程度上也暴露出人才的短缺和紧迫感的增强,我认为,其实中国最缺少的是懂金融的战略性人才,而不是仅仅通晓金融工具的人。对于战略型人才而言,他能清楚地知道应该通过金融工具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至于实现这个目的的工具,即使不是专家的一般金融人才往往也能做到。

同类推荐
  • 动态能力理论的操作化研究

    动态能力理论的操作化研究

    本书旨在揭示动态能力的识别方法、架构及其形成机制,指导企业培养动态能力的实践活动,内容包括:动态能力的识别、动态能力架构、动态能力作用机理、动态能力形成的资源基础等。
  • 酒店经营管理

    酒店经营管理

    酒店经营管理策略。酒店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开放以来发展最迅速、国际化程度最高并将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本书内容涉及:酒店概念、酒店管理基础、前厅服务管理方法、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践、餐饮服务与实践、康乐中心及其服务管理、酒店营销管理、酒店理财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
  • 地产大博弈

    地产大博弈

    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资本市场惨淡、银根紧缩、原材料涨跌难定……在内忧外患的双重重担之下,中国经济转型的困难辐射到各个角落,从资本市场到实体经济,无不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大潮起起落落。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业的调整自然也在所难免。
  • 看清经济新常态

    看清经济新常态

    聚焦两会,看清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是否会进入一个持续衰退期?全面深化改革路在何方?
  • 快刀砍成本

    快刀砍成本

    本书共分上下篇,上篇是知名企业成本改进范例;下篇是日常工作中的成本节约方法。介绍68种成本改进方法、展示68个成本控制案例。
热门推荐
  • 青草漫

    青草漫

    黄家聿和冉飞云他们九个人从小一起在小镇里长大,少年时代的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让黄家聿和冉飞云时常魂牵梦萦,彼此都在心灵深处种下了爱的情根,于是,一场是非恩怨,缠绵悱恻,凄婉动人的风花雪月漫天飘洒开来。在“黄冉之恋”中,一起长大的老乡也是亲密无间的朋友,更是为黄冉二人鞍前马后,被他俩的喜怒哀乐所左右。整个故事融爱情,亲情,友情于一体,情节曲折而生动,气氛温馨而感人。
  • 陈大局闯异界

    陈大局闯异界

    信仰上拉即可得救,即使你是一个卑微的爬虫!
  • 最强神葫

    最强神葫

    还在为软弱无力发愁吗?来一颗蓝色小药丸吧!还在为帅气的身材发愁吗?来一颗红色小药丸吧!还在为体弱多病发愁吗?来一个绿色小药丸吧!你想成为人上人吗?你想一步登天吗?你想长生不老吗?,只要你能够想到一切,我们都能够为您实现。你还在等什么,最强葫芦就是你最好的选择,不要998,只要点击收藏就能立刻带回家!
  • 薄荷少年凉

    薄荷少年凉

    “我们在十六七岁喜欢上的人,不一定能走到最后,但永生无法忘记。”HE,一对一专宠
  • 魔导风暴

    魔导风暴

    这是个科技与魔法共存的世界,但同样是个动荡的年代。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却是暗流涌动的阴谋,正在一点点展露出来。就在这种混乱不堪的时间里,克利徳只想用手中之剑保护所爱之人,游历世间,一场奇幻的冒险旅程就此开始,用我们的双眼去见证他的传奇吧!
  • 牛奶河豚煲

    牛奶河豚煲

    时隔六年,她带着复仇的熊熊火焰低调归来,秀丽清绝的外表下,藏着一颗骄傲的女王心。谁说女子不如男,曾经失败退场的父亲只有她这一个女儿,那她就靠自己,将父亲曾经失去的一切夺回来。她潜伏在敌人公司里,踏踏实实地帮助易寰一步一步壮大,却又小心翼翼地布下自己的网,只等有朝一日撑开自己的天下。商场上酷爱扮猪吃虎装小白莲的毒蛇景少爷每天认真扮着一朵小白花,哪怕代价是他要从此退居幕后,把所有的光环和荣耀都留给骄傲的她,他不过是盼着有一天能够打动她,让自己能够光明正大地站在她身边。而为了这一天,他已等待了十三年。
  • 无法捕捉你在我心里

    无法捕捉你在我心里

    你是此生最美景,我愿长醉不复醒,我愿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诉说自己的内心,事实上当你在阅读这篇故事的时候,是在阅读的我一种心情,为我们这些美好的记忆去留下一些美好的文字,或许是我的本能反应。
  • 君心于我意何如

    君心于我意何如

    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女人,能成为一个王朝最高贵的女人?宫墙之内,人心淡漠,究竟要做怎样的一个女人,才能在其中呼风唤雨?一朝的君上,可算得那世间最好的男儿?这是一段女人的悲剧,也是一段关于女人的传奇。他人道我入宫为妃,与一朝之君修得几世之缘我只所求,不过合欢一花傍树,一世的长乐安宁。他人道他帝王之命三生之幸又怎知他不过求那万里风沙,花前月下?
  • 林间拾韵

    林间拾韵

    本书收录作者2006年以来所创作的古典诗词近400首。从内容看,题材丰富,感情真挚,思想深刻。从形式上看,体裁多样,手法得当,语言精美,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看,意境深远,风格自然。
  • 暗夜江湖

    暗夜江湖

    一场二十五年前江湖旧事的余波,由四个年青人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