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40100000018

第18章 中国式救市和美国式救市(1)

要了解中国经济的未来,必须洞悉过去。因为,趋势是连贯的。如果不能深刻、清晰地认识过去,就很难理解笔者对未来趋势所做判断的逻辑和思路。

中国走的是相对激进的路线——以政府投资为主导,通过倾注信贷激活房地产,以盘活整个棋局。这里面的逻辑关系是:一旦信贷倾盆而下,必然引发公众对货币贬值的担忧,在这种恐慌心理促使下,将有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市场,从而激活整个楼市。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复苏政策,是以房地产为突破口的——这是中国大棋局的开始。

对于中国的股市而言,不仅趋势由政策决定,连哪个板块会走强哪个板块会走弱,也都源自于政策。不懂政策解读的人,在中国,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

由政府花钱、银行放贷支撑起来的强劲复苏恐怕很难持续,因为政府不可能这样持续花钱,银行也不可能永远这样放贷。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分——居民消费长期被忽视,如果不能有效促进居民消费,中国经济中长期复苏也无法实现。

只有向强者学习,才能提高博弈中的胜率,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强者。更进一步,只有懂得欣赏和学习敌人优点的人,才能真正完胜敌人!诚如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所说:“我不在乎敌人的意图,我只在乎他们的实力。”

在放弃金本位制之后,如何保持美元的强势地位?美国找到了另外一个锚,那就是石油,美国将美元与石油价格挂钩,形成“石油美元”的体系,确保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中国式救市(上):投资盘活死棋

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连。很多人都想知道未来,以便未雨绸缪,及早调整思路、策略和规划。

要想预测未来趋势,必须洞悉过去的种种渊源。因为,趋势是连贯的,是承上启下顺延的,一些根本性的因素始于过去的某个重要节点。要研究趋势,必须把这个节点找出来。

凡行事须知趋势

研究经济趋势是一件富有挑战的事情。

在中国尤其如此。一方面,受限于各种虚假数据的困扰,另一方面,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力巨大,而一些政策带着明显的“短线”思维特征,朝令夕改,难以捉摸。加之各个政府部门、各地政府出台的政策常常互相冲突和排斥,导致很多政策尚未开始执行就胎死腹中。另有一些政策,则被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有选择性地执行——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加倍执行;反之,则阳奉阴违,加以抵制。

这些,都为判断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造成了相当的难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趋势规律不可寻。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这些弊端的存在,倘若利用好,反而会成为更清晰地判断趋势的依据。如果捋顺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实现自身利益的能量,即用“利益分析法”把握其中的规律,很多趋势就会变得非常明晰。

从写《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开始,我就开始尝试注入前瞻性的趋势预测的内容,事实上,这本写于2008年的书,里面所预言的重要趋势基本都得到了验证。我希望我的每一本书,都有这种前瞻性的内容,以使其更有价值。尽管本人能力有限,但用心做研究,用心写作,努力做好。

要了解中国经济的未来,必须洞悉过去。因为,趋势是连贯的。如果不能深刻、清晰地认识过去,就很难理解笔者对未来趋势所做判断的逻辑和思路。这一点极其重要,尤其对中国这样的行政力量主导经济发展的国家而言,政策的来龙去脉和经济走向的因果关系更为分明。

中国救市之谜

我们不妨从次贷危机发生后的救市政策说起,然后,慢慢找到通向未来趋势的路标……

时光倒流到2008年那个腥风血雨的时候。

2008年9月,是次贷危机引发的灾难最密集爆发的一个月。

9月7日,美国发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的救市政策。

9月14日,美国银行与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达成协议,将以约440亿美元收购后者。有着94年历史的美林证券成为过眼烟云。

9月15日,深陷经营危机的美国证券巨头雷曼兄弟宣布,由于有关救济方案的谈判宣告破裂,将依据美国联邦《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成立于1850年,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的悲惨命运,震惊了世界。

美国、欧洲、亚洲各国股市,哀鸿遍野,惨不忍睹。

外部的惨状,震惊了中国决策层,中国的政策定位因此做出了重大调整。

2008年9月15日,中国央行决定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次利率调整,是中国央行近4年来首次下调贷款利率、近9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这种雷厉风行的背后,是中国货币当局对次贷危机蔓延的极度担忧。这种担忧带来的紧迫感,直接影响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货币政策。中国尤为突出。

2008年10月1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第四季度经济工作,将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由“一保一控”转为“保字当先”;10月21日国务院再开常务会议核准一批建设项目和重大工程,发出“扩大投资、防止经济滑坡”的信号;11月5日,温家宝主持召开第三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将“保增长”改为“促增长”,明确提出刺激经济的10条具体措施,计划投入4万亿元,而且,温家宝特别强调:“出手要狠、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中国的经济刺激力度和决心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撼。据新华社报道,11月10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温家宝针对其早先提出的扩大内需“出手要狠、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16字要求,进一步说,“快”就是要迅速出手,争分夺秒,不可贻误时机;“重”就是要实施坚决有力的措施,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增速过快下滑趋势;“准”就是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实”就是要抓好落实。

发改委、央行等各大部委亦紧急部署各项工作。国务院如此密集地针对全国经济形势进行部署,为多年来罕见。

那么,中国的问题到底在哪儿?根源是什么?中国最高层为何如此急迫?这是我们把握未来趋势必须要了解的最重要的因素。

用中国逻辑研究中国经济趋势

研究中国的经济,既要熟悉西方的重要经济学经典,更要熟知中国特色的思维、逻辑方式——这一点尤其重要。否则,研究中国经济如同盲人摸象,永远看不清楚。

中国的很多经济学逻辑,西方国家的研究者根本看不懂,遑论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比如,有经济学家提出:“为了达到改革的目标,必须牺牲一代人,这一代人就是3000万老工人。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中国应该用就业促进就业,因为有一批人就业了,赚了钱他马上会花掉,另外的人就有了赚钱的机会……中国是否应健全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我建议取消所谓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热情和能力。”①再比如,有经济学家提出:“我把堵车看成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堵车,那它的经济也可能凋零衰败……(1998年特大)水灾刺激了需求,拉动增长,光损毁房屋就几百万间,所以水灾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35%。”②

中国的经济学家,足以雷倒整个世界。

国内的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的时候,习惯用“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做分析和论证,这与西方的研究习惯不同。就好比“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说法,在国内非常流行,耳熟能详。我托付几位在国外知名大学读经济学博士的朋友,向他们的导师求教,皆回答“没听说过这种表述”。所以,很多人听中国的经济学家谈论经济问题,感觉他们像首次光临地球的外星人。

研究中国的经济趋势,必须按照中国的逻辑、思维方式去做分析。因为,这是中国在什么时间出相关政策的思路和逻辑源。

来看看投资、出口、消费这“三驾马车”。

在投资、出口、消费三者当中,美国是以消费为绝对主导,消费占GDP的比例基本上都在70%以上(2009年美国消费占GDP的权重为73%),这与其经济政策中的民富主导思想相关,民众是消费的主力,也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推动力。

而中国,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则比较小。在2007年以前,投资和出口占中国GDP的80%左右,消费仅占20%左右。这与中国国民收入分配中民众所占份额小有关。因此,在中国,政府是“三驾马车”的主导者。

中国这种经济格局的形成,是由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下降而政府收入上升的趋势所决定的。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包括国民收入分配等重要课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工作,参加调研的委员感叹,收入分配问题要比预想的严重。有的委员指出,中国已经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直接参加调研工作的全国人大财经委经济室主任李命志认为,国民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两个比重和一个差距”:“两个比重”是指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收入分配向政府倾斜;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下降,初次分配向资本倾斜。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收入分配的三个要素主体中,居民的收入增长最为缓慢,而政府和企业的增长较快。尽管对于政府收入有着不同计算方法,比如是否纳入预算外收入土地出让金等收入,但参加调研的各方一致认为政府收入在近些年增长较快。③

这种分配格局是中国经济畸形发展的根源之一。不仅过去,今后还会更频繁地遇到这个棘手的问题。

次贷危机发展到2008年的时候,中国的出口形势突然下降,甚至可以用一泻千里来形容。出口占GDP的比重从2007年的375%骤然下降到2008年的475%。从单月来看,2008年11月,我国出口分别同比下滑22%,进口下滑179%;2008年12月,我国出口同比下滑28%,进口同比下滑213%;2009年1月,我国出口下降175%,进口同比下降431%……④虽然这是4万亿救市计划出台后的数据,但在此之前,中央已经强烈地预感到了这种下降,而这种担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了接下来的一系列决策当中。

中国面对一盘死棋

现在我们逐个分析:

在“三驾马车”当中,出口下滑,而且是快速下滑,剩余的两个就是投资和消费。消费屡拉不动的根源,谁都知道,是中国民穷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所致,短期内难以改变。那么,能够指望的,首当其冲理所当然就是政府最钟爱的投资。但是,投资缺钱:

中央财政自1978年以来,除1985年有25亿元的账面结余外,其余年份全部都是赤字。

地方财政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绝大部分处于赤字状态,到2007年年底时,中国地方债务余额约为4万亿元人民币。

决策者突然发现中国经济在面临着一种巨大的威胁:在出口、消费和投资三种元素的布局中,近乎一盘死棋!出口在下滑、投资缺资金、消费长期低迷。三驾马车几乎全部停滞!

那么,如何将这盘棋盘活?

必须筹到资金,用于投资,把投资盘活——这是中国解决经济问题的基本思路。

按照西方国家的做法,首先就是大规模的减税:给企业减税,可以帮助企业在危机中渡过难关,提高生存能力,保持就业岗位不丧失,为经济复苏打下基础。而给居民个人减税,则可以增加民众的抗风险能力,减轻其后顾之忧,使民众的消费能力能够尽快保持稳定状态,静待经济的复苏。

而中国走的是相对激进的路线——以政府投资为主导,通过倾注信贷激活房地产,以盘活整个棋局。这里面的逻辑关系是:一旦信贷倾盆而下,必然引发公众对货币贬值的担忧,在这种恐慌心理促使下,将有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市场,从而,激活整个楼市。

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复苏政策,是以房地产为突破口的——这是中国大棋局的开始。

楼市开启拯救之路

在所有的能够增加收入的方式当中,有两种最直接:其一,卖地;其二,增加企业税、费。

要卖地,就必须抬高地价,要抬高地价,就必须托起房价。天量倾注的信贷,最终完成了这一使命——当信贷汹涌地投放到市场,几乎所有的人都开始确信,货币的贬值几乎是必然的,房价的上涨当然也是必然的。在这种强烈、明确甚至带有恐惧感的预期之下,无论是实际需要住房的,还是炒房的,都疯狂地涌入了房地产市场当中。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当年房贷的数据:

2008年11月份,新增贷款4769亿元。

2008年12月份,新增贷款7718亿元。

2009年1月份,新增贷款162万亿元。

2009年2月份,新增贷款107万亿元。

2009年3月份,新增贷款189万亿元。

2009年4月份,新增贷款5918亿元。

2009年5月份,新增贷款6645亿元。

同类推荐
  • 商贸:繁荣贸易举措

    商贸:繁荣贸易举措

    本书包括儒商之鼻祖的自贡、秦汉时期商业的活动、五代十国的商贸特点、明清时期的五大商帮等内容。
  • 应该读点经济学

    应该读点经济学

    即使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经济学,你也大可以放心,只要你有一颗好奇心就能够读懂本书,因为这本书正是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讲述经济学的故事。为什么商家不仅向穷人发打折券,还向富人发涨价券?为什么荷兰有一种拍卖是从高往低报价,而且这样看似更为有效?奥林匹克公园边的居民凭什么不交“景观税”?罗纳尔多是曼联的员工还是奴隶?如果你也对这样的问题感兴趣的话,不妨看看这本书。作者通过大量阅读和深入思考,把自身领悟的极其重要又晦涩难懂的经济学概念掰开揉碎,并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编织起来,没有公式和图表。读完你就能够理解每个面包从烤箱出来的原因,每笔商品交易背后的真相;走进超市,你会发现各种促销手段其实都是商家诱使你多花钱的花招;拿起报纸,你会发现经济新闻原来比娱乐新闻更加有趣;无论是投资股票、基金还是不动产,你都会更加游刃有余。
  • 幽默图解经济学

    幽默图解经济学

    GDP、CPI、通货膨胀、失业率、附加价值、边际效应……这些耳熟能详的经济名词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经济学究竟学什么?你是否真的了解它?本书把经济学还原为生活,让你以更经济、有效率的阅读方式读懂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本质,并轻松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经济学知识。你会发现,原来经济学可以这么有趣、好玩、幽默;经济学可以这样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笑着学,躺着学,玩着学……从现在开始,向板着面孔的经济学说再见!
  • 高盛阴谋

    高盛阴谋

    迪拜泡沫、希腊混乱、欧元危机……谁是这一连串事件的真正操控者?高盛!谁又能想到,这场连环局的终极目标,居然是中国!从北高加索到北非,从南北战争到2010年的希腊危机,作者用大量的事实、生动的中国黑话诠释了高盛这个金融危机中的最大赢家!高盛“欺诈门”事件震惊全球,一夜之间,股市、期货纷纷暴跌。高盛的能量到底有多大?美国证监会能否一查到底?这是否只美国政府和高盛合演的“双簧戏”?干掉贝尔斯登、雷曼、AIG、迪拜、希腊之后,谁将是高盛的下一个猎物?
  • 中国经济安全的国家战略选择

    中国经济安全的国家战略选择

    一个国家的安全问题,在传统上,主要是指军事安全,国防安全。比如是不是遭遇到外部的军事威胁或外敌入侵等。一国的军事安全如果得不到保障,那么,其领土的完整、边境的安宁、民族的生存、国家主权的独立以至政府对本国统治的权力等,都将受到威胁。因此,传统安全观是以军事安全为核心、为基本内容的。
热门推荐
  • 旅游与健康

    旅游与健康

    老人相伴旅游仿佛又回到青春时光,从而感受人生幸福;中年人外出旅游,可以洗尽疲劳,再增能源;青年人旅游,接受大自然的熏陶,会感到祖国的壮丽美好,使自己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恋人旅游,一起去登山涉河,陶醉于灵山秀水之间,会使两人的心贴得更紧,感到生命的美好、爱情的甜蜜,拍一张照片,也许会成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纪念。旅游可以一扫心中的怨气、疲惫,旅游使人的心理年龄永远处在青春的阶段。
  • 假公子重生记

    假公子重生记

    九天仙女下凡,天上星君挡路,且看一介凡人秦玥如何玩转于各色美男美女中,将“扮猪吃虎”大业进展到底!注:感情估计会很纠结
  • 左菲儿想要飞

    左菲儿想要飞

    一次转学改变了她的人生,一群朋友总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左菲儿的宠物多多,达达,又会引发哪些事情?在一次旅行中,左菲儿难道真的飞起来了?
  • 比尔·盖茨对话录

    比尔·盖茨对话录

    关于比尔·盖茨要说的和已说的,实在是有太多太多的话题,世人对这么一个当今世界传奇式的人物,关于他的一切,都充满着兴趣。人们在仰慕他的成功,也在探寻他是如何走向成功的。此时的比尔·盖茨就成了一个专门研究的课题。众多的经济学家以及成功爱好者,都在乐此不疲地探讨比尔·盖茨和比尔·盖茨所打造的商业帝国——微软公司。
  • 培养阳刚男孩

    培养阳刚男孩

    现在社会的发展有“中性化”的趋势,即男女之间的性格差别逐渐缩小。孩子上的幼儿园基本是女教师、爷爷奶奶对孙子溺爱等等诸多原因,使得男孩教育中的父教缺失,导致孩子“娘娘腔”。所以注重男孩的个性化教育尤为重要,要让孩子从小知道,男人、男子汉今后的责任。
  • 气色中的生死经

    气色中的生死经

    气色中的生死经是一部全面解读汪宏《望诊遵经》的图书。本书根据原文进行译解,通俗易懂,并根据文中内容增加了相关图解,增强了可读性。
  • 挨毬的奋斗

    挨毬的奋斗

    身为报社广告部副主任的马喻,陪吃陪喝陪客户虽是常态,但总归与广告部主任方晓各是各。农村走出来的他,想追求梦想,但现实总是懵懵懂懂。一心当个好人,但总是被人误会。一心干好工作,却总是被人左右。一心当好丈夫,但命运却不在自己手中。憋屈,颓废,失败,无语,挨球的人生,挨球的奋斗。马喻想,灰溜溜地走,正如他灰溜溜地来。辞职,出走,赤裸重生,好不容易走出人生低谷,但一天晚上,马喻打开电视,突然,画面里出现了他日思夜想的那个老婆,还有给他戴上绿帽子的那个老板……
  • 网游之精分女神

    网游之精分女神

    她是众望所归的女神素手纤纤也是众人唾弃的女神经浅云笙。搞笑,如果不是师父,她才不会装纯装淑女装冷艳!可是遇上的这个貌似很风流倜傥的少年……喜欢的究竟是真实的自己还是装出来的女神?哎!小女子可以给你暖床哦!年轻人知道错了就行了,形式什么的不重要的,你过来,我告诉你我卧室怎么走!她挥手又是一刀,他再次扑街,她甩甩头,我让你调戏我了吗?调戏都不让调戏了,那我刚才被打飞到树上的账怎么算?什么怎么算,你从电脑里爬出来咬我呀!下楼!什么?下楼!我就在楼下!
  • 法师凶横

    法师凶横

    嘎嘎,本书有点阴暗呦,心理比较阳光的要忍耐了。当苏明海纯纯洁洁地笑着,对这个世界伸出白森森的利爪时,突然发现:战士巅峰不过是起步,法师,才是通向终点的必经道路!一个穿越者在异界抢别人的钱、抢别人的领地、乃至抢别人的国家、别人的老婆、别人的信徒,最后抢掉了别人的宇宙。。。抢到大家都叫他为——善良法师
  • 不丹第一王妃

    不丹第一王妃

    徒步旅行,却意外穿越,成了另一个身份。她非美色倾城,却风华入骨;她非国手丹医,却救人无数;她非蛇蝎毒妃,却毒计凌人。她一手救民于水火,一手毁人于旦夕,只为让他成为不丹第一王。可她不知,他开辟江山国土,浴血奋战,只为让她成为不丹第一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