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70700000041

第41章 大难临头

见项仲的情绪越来越低落了,殷丞上前安慰道:“承奉兄无需气馁,我观兄所带之兵,各个神勇无匹,假以时日若能聚得数万此等兵卒,即便那黄巾倾巢而来又有何惧,届时天下大可去的。”

项仲看着殷丞先是不语,随后哈哈大笑道:“哈哈哈,山人尚不知兵,此等精兵数千亦是难得,遑论数万。”

“为何?”殷丞不解。

“想练精兵极难,为了练成这些精兵,我几乎是手把手地教,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要领都重复无数次,就这样还花去了十几年的光景,想要练成数万,那来那么多精力啊。”项仲解释道。

“十……十几年?!”殷丞无法相信这个数字,看方明等人的年龄不过二十出头,十几年前还是挂着鼻涕的小孩呢,难道说军训也要从娃娃抓起?

“是啊,十几年。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现在的这些兵已经不是我最早训练的那些了,可如果不是我最初训练的那些老兵带领,新兵就不会这么快成熟,如果不是新兵又变成老兵,接着又带新兵,那现在的这些兵卒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成就,练兵也要靠积累的。”

听了项仲这些话后,殷丞点着头表示理解。是啊,练兵不易,兵和民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从农夫到士兵的转型,没有长时间训练是很难完成的。在练兵这方面,毕隽和项仲各有一套,从生物学角度来看,项仲用的是‘用进废退’,毕隽用的是‘适者生存’,各有所长。

“难怪我总觉得南照的新兵数目太少,原来承奉兄是为了训练精兵故意控制数量啊,兵不在多而在精,此言不虚。”殷丞搞明白了一个问题,又把话题转到了另一个上面。

“非也。练精兵虽然不易,练个数百上千人还是可以做到的。南照兵卒之所以数量短缺了这么多,全是那宋乾之故。项某虽为县尉,按律掌管士卒,但兵甲钱粮还需仰仗县里支出。宋乾视钱财如性命,常常数月不支一钱一粮,现在这一百多人,已是项某能维持的极限,这还要靠县里乡绅暗中支援些许才能如此。”每次说到宋乾,项仲都有些咬牙切齿的感觉。

“承奉兄不必为那宋乾烦闷,宋乾乃封谞门生,自封谞因与张角暗通被诛,其封氏一族已烟消云散,兄为何不上书弹劾宋乾,却让他依然安居于此?”殷丞的观念是,即是苍蝇就该打死。

“我何尝没这么做过,连费侍大人都数次上书弹劾宋乾,可宋乾将历年搜刮所得,全都托人带入京中上下打点,京中朝政依然把阉宦把持,所用之人亦为一丘之貉,这结果嘛,那就可想而知了。”项仲无力地摇着头。

“即如此,承奉兄何不别走他处,想我大汉天下岂能无有忠义之人?”殷丞对项仲死赖着不走确实很奇怪,后世讲究跳槽,殷丞也习惯了这种思维方式。

“不可,在这南照,项某虽是小小县尉,但仍是大汉官吏,如何能投入他人门下,做一门客。”

嗯?这个有区别吗?在殷丞的印象里,这种情况在三国太常见了,项仲的反应太激烈了吧。究竟是他不愿与人结成私党呢,还是他另有更大的野心,看来在三国认别人当‘主公’并不是那么随便的嘛。

说了这么多,殷丞感到以他的观念是无法和项仲继续沟通下去了,只能扯开话题,问:“既然承奉兄决意留在南照,那毕隽此来该如何应对?”

项仲摸着胡子想了片刻,道:“如果没有宋乾这个隐患,南照未必怕那毕隽。南照县兵虽少,可要是聚集衙役、各官员富户家丁,至少可得六、七百人,和毕隽所部相比虽然不多,但黄巾缺少攻城器具,我倚仗城墙之利,守住县城还是有把握的。”

“如果毕隽攻城,宋乾又会怎么做?”

“难说,只能见机行事了。”项仲双手抱胸,轻轻摇头道。

“大哥,集上换来的东西,你一个人能拿会洪谷村吗?”殷丞见毕隽的事已经没什么可讨论的了,转头对董想说道。

“能啊,是比较累,但拿回去应该不成问题。怎么?你……”董想很憨厚地回答。

“我的意思是,如果能拿,你先拿着东西一个人回去,我留在县城看看情况再说,也许还能帮上点忙。”

“这……这……也好,我先回去。这里需要我们帮忙吗?我可以在村里找些人来,我们都是猎人,放放箭帮着守守城还是可以的。”董想也是热心肠,提出这样的建议也在意料之中。

“这位董壮士表字如何称呼?”项仲在一旁插嘴道。

“呵呵,俺没取过字,只有小名。”董想咧嘴笑道。

“哈哈,表字还是要取一个的,这事就让山人代劳吧。董壮士的好意项某心领了,刚才你也听到了,南照守城并不是人多人少的问题,你们来了也帮不上太大的忙,反予宋乾以口舌,多添变数,还是不必了吧。”项仲想的问题和董想不同,所以谢绝了他的提议。

“算了,大哥。守城必有伤亡,村民未经训练,还是不要来了吧,伤了谁你回去都不好交待。天色已晚,你去杂货店收拾东西趁早上路吧。”殷丞觉得董想的提议有些冒失,正好项仲也不赞成,自然就这么带过不提了。

如此说定之后,董想一个人走了,殷丞留在项仲的兵营里。没多久,方明等人处理完黑死军后事之后,也赶了回来。此时宋乾的人也来了,要求项仲去见宋乾,说是让他回报有关黑死军的情况。

项仲让方明带着殷丞在营中好好转转,也好熟悉一下兵营状况,他自己则去了县衙。至于项仲怎么敷衍宋乾的问题,殷丞一点都不担心,项仲肯定有他的分寸。

上次殷丞在营里也待过几天,但那次几乎没看到什么有用的东西,这次情况不同了。除了项仲的房子,殷丞想去哪儿就可以去哪儿,想看什么都可以看到。

一连三天,殷丞就泡在兵营里看他们怎么训练,看怎么排兵布阵,看怎么通传将令,看怎么分辨棋令。收获确实巨大,但殷丞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东西并不适合他玩,实在太耗费精神,也太枯燥了。

这天,殷丞正在细看五人组合和三人组合之间的变化,拿这个变化和风雷后人总结的合击术相互对比着,方明匆匆前来寻找殷丞,说是项仲有急事找他。看到方明的神色,殷丞已经预感到可能出了什么大麻烦,可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通过哨探得知,毕隽已经开始准备北上了,由于要在汛期过淮,他们那里应该还要准备些日子,这些并没出乎殷丞意料。可当项仲告诉殷丞这次黑死军的目标不是南照而是洪谷村的时候,殷丞彻底傻眼了。

黑死军借口要替郎宿报仇,居然会选择对洪谷村下手,这是殷丞事先万万没想到的。郎宿伤在殷丞和董想手里是没错,可他们怎么知道殷丞和董想不是县兵而是洪谷村村民的呢,殷丞忍不住怀疑是不是项仲在向宋乾回报的时候不小心漏出来的。

项仲也看出了殷丞的疑虑,不得已只能对殷丞说出了实情。项仲一直觉得自己的县兵里好像有宋乾的内应,这是不能断定,同时也不愿随便怀疑自己的手下。宋乾在南照的时间也不短了,只要肯花精力,想要收买一、两个县兵还是有可能的。当初项仲在三十里亭的时候就发现黑死军对自己的行军方位了解的很清楚,现在黑死军连殷丞和董想都知道了,完全可以肯定县兵里出了问题。

不管问题出在那里,现在问题已经有了,如果黑死军到了洪谷,洪谷村想要当初小奉村的结局都不可能了。五千携恨而来的黑死军决不会让洪谷村的村民死得痛快,到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殷丞连想都不敢想了。

这次连项仲都束手无策了,他的县兵才那么几个,派去洪谷村肯定是不可能的,他还要提防毕隽调虎离山呢。毕隽肯定也知道自己的弱点,正面攻城决不是他希望的,如果能把南照的兵卒调出城外,那毕隽就有十分的把握将其一举歼灭。

殷丞也知道项仲的顾虑,但他还是提出希望项仲能保全洪谷村,不出意料,项仲没能答应。死守南照还有一线生机,想要南照、洪谷兼顾,那只能两边一起完蛋。

殷丞是很希望能够保主洪谷村,这不仅因为他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和董想、古坚等人有了感情。在他看来,如果毕隽成功虐杀了洪谷,南照能否守住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项仲之前分析的没错,毕隽攻城肯定受阻,但南照最终能不能守住,关键还要看有没有援兵。毕隽部毕竟是匪,在他们离开老巢的时候,正是朝廷一举清剿他们的最佳时机。在他们和项仲相持于南照城下的时候,庐江、合肥可能已经切断了他们的退路,汝阴、汝南可能出兵来援,甚至连南顿、项城都可能发兵。如果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黑死军也许将成为历史,这是毕隽不愿看到的局面。

洪谷村是因为帮助项仲而被毕隽视作仇雠,当洪谷被毕隽一举抹杀之后,毕隽就等于向所有想要援助南照的势力发出了警告,虽然不清楚这个警告有多少作用,起码会对援兵的士气有很大的打击。还是那句话,真正能做到舍己为人的,这世上没几个。只要援兵稍稍出现迟疑,即便来了,其相互之间的协调也会出现问题。除了汝南,其它数处援兵都不可能太多,能上一千已经算很好了,他们单独面对毕隽都不是他的对手,如果协调再出现问题,很可能被毕隽利用而各个击破。一旦其他援军败退,唯一希望只有汝南了,可汝南本就是黄巾重灾区,能帮上多大的忙,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如果南照没了援军,那就变成了真正的死守孤城。兵法云,孤城不可守,这可是用兵的大忌。

同类推荐
  • 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

    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

    本书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暨汉唐史研究中心主办的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的论文结集。全书从中国古代历史演进的角度,全面探讨了汉唐时代历史的魅力、汉唐盛世的历史内涵,以及汉唐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法律、制度、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其的最大特点是,打破朝代断限的研究传统,探索新的研究方式,在回归原典的同时,注重新史料的整理和解读。
  • 明士风流

    明士风流

    明初,靖难之后,永乐皇帝重启锦衣,架设东厂,都说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可他却在风起云涌的朝堂之上活得如鱼得水,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是一段属于他的历史,红袖添香、治国安邦,他用他一生的时间,为大明添砖加瓦,为大明的盛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每天更新
  • 探寻古鄞

    探寻古鄞

    本书是作者十余年来在鄞州及周边地区的考察文集,探寻鄞州山乡水村前世今生。内容分为“古城鄞县”、“鄞东寻踪”、“鄞西觅迹”、“东钱湖畔”、“四明胜迹”四编。
  • 历代权臣智谋故事(下)

    历代权臣智谋故事(下)

    本书内容宠大,史料丰富,情节入胜,叙述传神,引领着读者沿着中华祖先留下的历史足迹畅游浏览,使人在阅读欣赏中,感悟前人的智慧与神奇,引发今天的思考与遐想,从而充分领略中国历史文化的奇妙与伟大。
  • 后三国

    后三国

    赤壁大战、三国鼎立之后蜀汉帝国初现中兴景象然而一场伐吴之战蜀汉精锐为之一空虽有千古名相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矣仍无法挽救大汉的最后一点火种我堂堂中华儿女再称汉人已是元末时分刘畅,一个新生的刘禅于伐吴前夕誓要带领大汉重新恢复万里河山“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热门推荐
  • 夏口送屈突司直使湖

    夏口送屈突司直使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闪婚总裁的口袋小娇妻

    闪婚总裁的口袋小娇妻

    作为娱乐圈的当红小花旦,沈慕青生活也算是滋润。谁知有一天“不小心”睡错了人,人生的篇章从此改变。强势的苏子墨,温柔的霍绍筠。两个美男对她穷追不舍,沈慕青表示,真的很难抉择。直到有一天,才发现原来一切都仅仅是甜蜜的骗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也漂浮上了水面。身世谜团,重生困境,一一向她招手。文笔不好,新人,望谅解。
  • 范湖湖的奇幻夏天

    范湖湖的奇幻夏天

    史学博士范湖湖平静的学术生活被突如其来的凶杀案和爱情打破。怪诞的伙伴、飘忽的恋人、魔幻大都市里的种种遭遇,或可笑或悲凉,构成了范湖湖这个不同寻常的奇幻夏天。终有一日,唐代人范鹄走入他的视野。这位曾远渡阿拉伯的年轻商人的一生,仿佛一面镜子,戏弄了范湖湖的生活。神秘诱惑的异国风情,艳丽妩媚的柘枝舞伎,繁荣的列国都城,金戈铁马的大唐西域……历史如一匹野马,从范湖湖的心里呼啸而过。研究唐史的年轻学者,漫游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不知自己是梦是醒,是唐代商人还是现代学者。今人的一个夏天,唐人的一生一世。
  • 月影佳人

    月影佳人

    眼盲耳聋的楚家六娘子痊愈了,可她似乎又不是楚六娘了,她精医道善丹青,貌美如花,那么她是谁?
  • 黑心总裁别再骗我

    黑心总裁别再骗我

    18岁生日那天,她随父母搬到了岌岌可危的小破楼中18岁生日那天,她发现了男友的秘密18岁生日那天,她遇到了一生纠缠不清的他...........
  • 崔枯拉朽

    崔枯拉朽

    来到这陌生的国度非她所愿,更无力改变。人的命运终究还是由自己掌握,且看孤女阿朽如何在这个未知的国度一步步成长,收获爱情,找到归属。
  • 南山之恋

    南山之恋

    夜黑风高,白领电梯遇鬼,四人决定一探究竟。真相迷雾重重,夜夜被鬼纠缠的巨富、无人继承的万贯家财、大收藏家一生痴绝的爱情、深山里天人供养的得道高僧,酿成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传奇……
  • 爱情的花会谢

    爱情的花会谢

    有时候身边的故事也会动人。那些一点点的小事让我们慢慢心动,直到喜欢上他。
  • 龙泉血帝

    龙泉血帝

    他在战争中以万龙的鲜血孕育诞生,父母相继失踪。龙不是唯一的强大。长大后的他为了所有不公历经了命运的万般折磨,龙族已经成为了他眼中的敌人。可是事情的真相真的就摆眼前吗?
  • 寒月九尾传

    寒月九尾传

    家破人亡的九尾狐,城府似海的妖猎,暗潮涌动的五大家族,虎视眈眈的幽冥谷,按兵不动的寒月宫,淡然神秘的尘风碧城。妖与妖的明争暗斗,妖与人的恩怨纠葛,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这个身不由己的世界,这样充满仇恨的你,我该、如何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