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傅光宇的《云南民族文学与东南亚》一书。这也是近百年来我国出版的以中国某一地区(省份)的文学与东南亚各国的交流关系为课题的唯一的专门著作。我国云南省与东南亚各国山水相连,同一民族跨境而居的现象很普遍,相互交往的历史也相当悠久,而且也是华夏文化与印度文化的重要交会地带,在民族文化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这个课题的研究作为中国文化与东南亚各国文化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该书主要研究云南与东南亚地区在文学上的相互传播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全书分八章从纵的历史的角度梳理了云南与东南亚的历史文化的交往,又从横向的静态的角度分析了有关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如郑和的传说在东南亚、源于缅甸的阿銮故事、诸葛亮南征传说在缅甸的流传、印度大黑天神话在云南大理地区的演变等,分析了它们的源流、移植、传播、变异和融会的情况。作者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民族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原始材料十分庞杂,但现已整理出版的材料数量有限,作者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已整理出版的材料,因此许多章节运用的材料显然只是举例式的。这也表明了该领域的研究有较大的开拓空间。
2000年,梁立基(1927—)和李谋(1935—)两教授主编的《世界四大文化与东南亚文学》,作为《东方文化集成》丛书中的一种,由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由北京大学东语系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有关越南文学、印尼文学、泰国文学、缅甸文学的专家组成课题组,执笔者有梁立基、李谋、姚秉彦、张玉安、卢蔚秋、栾文华、林琼。《世界四大文化与东南亚文学》分四章分别论述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西方文化——与东南亚文学的关系,该书选题角度新颖,将东南亚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将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与东南亚文学的关系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把文学的研究与文化的研究结合在一起,是一个典型的跨多国、跨地区、跨多语种、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比较文学研究。
论题大而不泛,广而不散。该书描绘了这四大文化体系在东南亚文学中彼此消长的过程,并分析了其中的内在原因。如作者指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交往最早,中国文化对东南亚各国影响也最早,但这种影响主要是在政治、经济的层面上(越南除外),中国文化的非宗教性所留下的影响空白,就由印度的宗教文化,包括佛教和印度教文化来填充了。因此,除越南外,中国文学在东南亚的影响,没有印度那样大。关于伊斯兰教产生很晚却能够在东南亚扩大势力的问题,作者也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分析。在书中,作者们有选择地使用了由他们执笔的、已经出版的有关著作——如季羡林主编的《东方文学史》、栾文华主编的《现代东方文学史》——中的材料和观点,同时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又提供了许多新的材料和观点。
如中国神话、印度神话对东南亚神话的影响,此前的有关论述很少,而在此书中论述则较为翔实;在论述印度的《佛本生经故事》的影响的时候,又列专章介绍了原形成于泰国清迈的模仿《佛本生经》而又有强烈东南亚文化特色的《清迈五十本生经故事》在东南亚各国的影响;就印尼爪哇古典文学中的历史传奇“班基故事”对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影响,也做了详细的描述。总之,《世界四大文化与东南亚文学》是代表我国东南亚文学及东南亚比较文学研究高水平的成果。
二、中国与中东地区各国文学关系的研究
1980—90年代,关于我国与中东各国文学的比较研究的文章,有三十余篇。这些文章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第一,研究中国文学与古代波斯(伊朗)文学的关系。如张鸿年的《波斯文学在中国》(《国外文学》1982年第2—4期)是我国第一篇研究波斯文学在中国传播情况的论文。孟昭毅教授的《中伊文学交流断想》(《国外文学》1991年第1期)在中伊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初步描述了从汉代起就已发生的中伊文化与文学交流的大体历程。王燕的《中伊创生神话比较》(《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4期)是我国第一篇中伊神话的专题比较论文。
郎樱的《波斯神话及其在新疆的传播》(《新疆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指出:我国新疆各民族人民对波斯古代神话传说很熟悉,“波斯神话几乎在新疆民间文学的各类体裁——神话、史诗、叙事诗、民间故事中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潘庆舲的《菲尔多西在中国》(《国外文学》1992年第2期)是作者在1990年12月德黑兰纪念菲尔多西《王书》竣稿一千周年大会上宣读的论文,介绍了波斯古代诗人菲尔多西及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情况。马平的《萨迪的〈古洛斯坦〉与中国回族穆斯林伦理道德》(《回族研究》1999年第4期),从文学与伦理学的关系角度,论述萨迪的《古洛斯坦》(现统译《蔷薇园》)对我国回族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黎跃进的《东方理智文学春与秋——波斯古典诗歌中的人生哲理格言与中国的〈增广贤文〉比较》,从“理智文化”的角度,对中国和波斯文学的共通性做了比较分析。
第二,阿拉伯文学与中国文学的比较研究。其中,《一千零一夜》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以及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等问题,最为研究者所重视。这方面的论文已有十几篇。如刘守华《〈一千零一夜〉与中国民间故事》(《外国文学研究》1981年第4期)举出了我国的唐人传奇与藏族、维族民间故事中与《一千零一夜》故事的相似的故事类型,并以此论证了我国与阿拉伯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郅溥浩的《〈一千零一夜〉与中国文学》(《阿拉伯世界》1986年第2期)举出了更多的与《一千零一夜》相似的故事情节类型;他的《神话与现实——〈一千零一夜〉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则是我国第一部深入研究《一千零一夜》的专门著作。
还有几篇文章从译介学、翻译文学史的角度对我国译介《一千零一夜》的历史做了回顾、整理和分析。如晋辉的《中世纪阿拉伯文学在中国的介绍和影响》(《阿拉伯世界》1985年第1期),李长林的《清末中国对〈一千零一夜〉的译介》(《国外文学》1998年第4期)、盖双的《天方夜谭知多少——写在〈一千零一夜〉汉译一百周年之际》(《阿拉伯世界》2000年第1—2期)等。尤其是盖双的文章,以其《一千零一夜》版本收藏家的见识,以大量第一手材料,从图书版本学、文献学、译介学等各种角度,论述了我国译介《一千零一夜》的历史,对各个译本做了判断和分析,对翻译家纳训先生在《一千零一夜》翻译中做出的开创性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也对有些译本的涉嫌剽窃或变相剽窃提出了批评,是一篇中阿文学比较研究的难得的好文章。
还有的文章对《一千零一夜》与中国文学的有关作品做了有意义的平行研究,如葛铁鹰的《无独有偶、妙趣天成——〈一千零一夜〉与中国章回体小说比较》(《国外文学》1997年第1期)、林丰民的《〈一千零一夜〉的魔幻现实主义观照》等。后者对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博尔赫斯所受《一千零一夜》的影响,做了分析研究。
第三,中国与中东各国现代文学的比较研究。这方面的文章大都集中在“旅美派”作家纪伯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研究方面。早在1920年代,我国就开始译介纪伯伦的《先知》等作品,纪伯伦的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到1990年代,我国出版了三种版本的《纪伯伦全集》。这些都为中阿比较文学提供了研究课题。这方面重要的文章有马瑞瑜的《阿拉伯旅美派文学与海外华人文学比较》(《阿拉伯世界》1991年第4期)、凤鸣(林丰民)的《纪伯伦和闻一多的创作主旋律——爱、美与死》(《国外文学》1993年第3期)、郅溥浩的《纪伯伦作品中的“狂”及其内涵的延伸与演变——兼与鲁迅〈狂人日记〉比较》(《国外文学》1994年第1期)、瞿光辉的《纪伯伦作品在中国》(《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等。
总体看来,中国文学与中东文学的比较研究还处于起步状态。文章不多,也没有专门著作。这个领域的研究还有待于今后展开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