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92400000011

第11章 三十年(1920—1949)比较文学的发展(7)

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复译普遍存在,数量较多。尤其是1930年代以降,复译越来越常见。在已出版的各种译本中,复译本的数量占一多半。许多著名翻译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梁实秋、周扬等都参与了名作复译。这对翻译文学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如抄译、乱译等不良现象,引起人们对复译的反感。翻译界和文化界对复译的必要性、价值与意义的认识,存在着分歧,并引起了学术上的争论。

邹韬奋先生在1920年6月4日《时事新报》通讯栏致李石岑的一封信中,对复译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正当知识饥荒时代,能把有价值的著作译饷国人,愈多愈好。

应当分途并进,不宜彼此重复。有了重复,首译的人和继译的人的精力都不免不经济。”茅盾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在《〈简·爱〉的两个译本》(《译文》第2卷第5期,1937)一文中认为:不问译本好坏,一见有复译出现,就斥之为“浪费”,对于译出的某种书“先插草标,不许别人染指”,这是有害的。鲁迅也在1935年写了一篇文章,题为《非有复译不可》,对翻译界存在的那种独占选题,在报上登广告,声称“已在开译,请万勿重译为幸”的现象做了尖锐的讽刺,说这些人“看得翻译好像结婚,有人译过了,第二个便不该再来碰一下,否则,就仿佛引诱了有夫之妇似的,他要来唠叨,当然喽,是维持风化”。鲁迅坚决提倡复译,认为“非有复译不可”——

……要击退这些乱译,无赖,开心,唠叨,都没有用处,唯一的好办法是又来一回复译,还不行,就再来一回。譬如赛跑,则先在的一个永远是第一名,无论他怎样蹩脚。所以讥笑复译的,虽然表面上好像关心翻译界,其实是毒害翻译界,比诬赖、开心的更有害。因为他更阴柔。

而且复译还不止是击退乱译而已,即使已有好译本,复译也还是必要的。曾有文言译本的,现在当改译白话,不必说了。即使先出的白话译本已很可观,但倘使后来的译者自己觉得可译得更好,就不妨再来译一遍。无需客气,更不必管那些无聊的唠叨。取旧译的长处,再加上自己的新心得,这才会成功一种近于完全的新的复译本的,七八次何足为奇。何况中国其实也并没有译过七八次的作品。如果已经有,中国的新文艺倒也许不至于现在似的沉滞了。

看来,不赞成复译,是为了将有限的出版资源用于更需要的翻译选题上,而赞成复译者,是为了使翻译活动在不同的复译本的竞赛中,不断更新,不断提高翻译质量。双方的看法角度不同,各有道理。

“转译”指的是不从原文直接翻译,而是根据原文的某种译本间接翻译,所以有人也称为“间接翻译”(但1920至30年代也有人称转译为“复译”或“重译”,是不科学的)。转译这种形式的翻译,无论古今中外,都出现过。由于转译现象非常普遍,关于转译问题的是是非非,也引起了文学翻译界的关注。从20年代初开始,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就转译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转译与直接翻译的关系、转译的局限性及其特点等,展开了长时间的争鸣和讨论。

首先,关于转译的局限性,人们大都承认转译中或多或少存在对原文的不忠实。郑振铎在《译文学书的三个问题》(《小说月报》第12卷3号,1921)中认为:“重译(指转译——引者注)的东西与直接从原文译出的东西相比较,其精切之程度,相差实在很远。无论第一次的翻译与原文如何的相近,如何的不失原意,不失其艺术之美,也无论第二次的译文与第一次的译文如何的相近,如何的不失原意,不失其艺术之美,然而,第二次的译文与原文之间终究是有许多隔膜的。大体的意思固然是不会十分差,然而原文的许多艺术上的好处,已有很重大的损失了。”郑振铎还说:“重译(实指转译——引者注)方法的盛行,确是一件很可伤心的事。因为由此可译表现出中国现在从事文学的人之稀少,与我们文学界的寂寞;从事于文学翻译的只要那一部分的通英语的人,其余通各国文字的人于文学都非常的冷淡,都甘心放弃了他们的介绍的责任……万声寂绝,惟闻晨鸡偶唱,我们实不胜有凄凉、孤独之感!而介绍西洋文学已有数十年之历史,如今犹有‘重译’问题之需讨论,中国人之迟钝麻木,更应该如何的浩叹呢?”

他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重译的办法,是如何的不完全而且危险呀!我们译各国文学书,实非直接从原文译出不可。”郑振铎的这些话虽然不免夸张,也不确切,但却点出了转译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学翻译中外语门类的不齐全,而转译实出于迫不得已。梁实秋在《翻译》(《新月》第1卷第10号,1928)一文中,则把转译比喻为搀了水或透了气的酒:“转译究竟是不大好,尤其是转译富有文学意味的书。本来译书的人无论译笔怎样灵活巧妙,和原作相比,总象是搀了水或透了气的酒一般,味道多少变了。若是转译,与原作隔远一层,当然气味容易变得更厉害一些。并且实在也没有转译的必要,国内通希腊、拉丁文的人大概不多,懂俄文、法文的人不见得很少,所以研究英文的人还是多译出几部英文的著作,较为有益些。”1932年梁实秋在《论翻译的一封信》(《新月》第4卷第5期)中批评鲁迅的硬译时,认为鲁迅的译文之所以让人不知所云,主要是因为鲁译浦列汉诺夫所著《艺术论》是从日文转译过来,日文又译自俄文,而俄文又是从英文而来的,“经过了这三道转贩,变了形自是容易有的事”。

转译既然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和不足,那么转译究竟要得要不得?这就有两种不同的意见。郑振铎在《译文学书的三个问题》中虽然指出了转译的种种不足,但他还是从实际出发,认为:“在现在文学的趣味非常薄弱,文学界的人声非常寂静的时候,又如何能够得到这些直接译原文的人才呢?如欲等他们出来,然后再译,则‘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在现在如欲不与全世界的文学断绝关系,则只有‘慰情胜于无’,勉强用这个不完全而且危险的重译法来译书了。”他还提出了转译的“慎重与精审”原则,谈到了转译的态度和原则方法问题。鲁迅在《论重译》(1934)一文中也认为,理想的翻译应由精通原文的译者直接从原文译出。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转译有其存在的必要。就当时译界的状况而言,“中国人所懂的外国文,恐怕是英文最多,日文次之。倘不重译,我们将只能看见许多英美和日本的文学作品,不但没有伊卜生,没有伊本涅支,连极通行的安徒生的童话,西万提司的《吉诃德先生》,也无从看见了。这是何等可怜的眼界。”

1934年,穆木天(1900—1971)发表《论重译及其他》一文,其中说:

在我认为英文程度好的人似应当多译点英美文学作品,不必舍其所长,去其所短。

现在文坛中,需要人大大地作翻译工作。我们作翻译时,须有权变的办法,但是,一劳永逸的办法,也是不能忽视的。我们在不得已的条件下自然要容许、甚至要求间接翻译,但是,我们也要防止那些阻碍真实的直接翻译本的间接翻译本的劣货。而对作品之了解,是翻译时的先决条件。作品中的表现方式也是要注意的。能“一劳永逸”时,最好是想“一劳永逸”的办法。无深解的买办式的翻译是不得许可的。

他还说,“有人英文很好,不译英美文学,而去投机取巧地去间接译法国的文学,这是不好的。因为间接翻译,是一种滑头方法。如果不得已时,是可以许可的。但是,避难就易,是不可以的。”此外,梁实秋、蒋光慈也对“转译”发表了鄙薄、挖苦的言论。反对者则认为转译的价值未必就低,况且我们不能在读者急需的情况下坐等直接翻译而一味排斥转译。

穆木天的文章发表后,翻译界就转译问题展开了一场小小的论战。不少人写文章表示不认同他的观点。在穆木天发表文章后的第五天,鲁迅写就了《论重译》一文,认为穆木天的说法与穆氏自己提倡广泛介绍外国文学的主张相矛盾,也容易使人误解。鲁迅分析了直接译和转译的利弊。认为“重译”(即转译)确是比直接译容易。首先,原文中令译者自愧不及和不敢动笔的好处,先由原译者消去了若干部分,重译时“便减少了译者对原文的好处的踌躇”;其次是原文中的难解之处,忠实的译者往往会有注释,而原书上倒未必有,这无疑也为译者提供了许多便利,“但因此,也有直接译错误,间接译却不然的时候”。鲁迅在《再论重译》(1934年7月7日《申报·自由谈》)一文中,同样以务实的态度,再次强调翻译首先要看其本身的质量,而不是直接或间接,以及译者的动机是否“趋时”等。茅盾在《翻译的直接与间接》一文中,指出穆木天的“转译驱走直接译”的说法是错误的。茅盾的看法是:

所以“直接译”或“转译”在此人手不够的时候,大可不必拘泥;主要一点,倒在译者的外国语程度。倘使有人既懂日本文,又懂英文,然而日本文懂得更透彻,那么他要译什么辛可莱的时候,倒不如拿日本译本作底子,较为恰当。穆先生以为“转译”只好限于弱小民族的文学作品(因为他们的文字懂的人少),又说“转译”的原译本要有条件的选择,例如译波兰的东西应找德文译本,故此不懂德文的人顶好莫译波兰。穆先生的意见何尝不美,只可惜放在今日,总觉得是持论太高呵!

茅盾与鲁迅一样,主张实事求是,反对唱高调,他说:“现在要使译事发展,只有根据主观的力量,作忠实的试探。高调虽然中听,却会弄到只有议论而无译本。倘使觉得‘转译’充斥,有伤一国文化的体面,那么,饿极了的人终不成为了‘体面’而抵死不啃窝窝头罢?”

1946年,季羡林在《谈翻译》一文中认为,“重译”(季羡林指的转译)是造成一些译本令人看不懂的原因。他说:十几年前,像当时流行的蒲力汗诺夫的艺术论、卢那卡尔斯基的书之类,犹如天书,“普通凡人看了就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译者虽然再三声明,希望读者硬着头皮看下去,据说里面还有好东西,但我宁愿空看一次宝山,再也没有勇气进去了。而且我还怀疑译者自己也不明白,除非他是一个超人。这些天书为什么这样难明白呢?原因很简单,这些书,无论译者写明白不写明白,反正都是从日文译出来的,而日本译者对俄文原文也似乎没有看懂。”不难看出,季羡林所说的“天书”指的显然就是鲁迅的一些译文。这里的结论显然并不确切,因为鲁迅译文难懂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它是转译的。但季羡林的举此例的目的是为了反对一切转译。他直截了当地指出:

我们只是反对一切的重译(指转译——引者注)本。科学和哲学的著作不得已时可以重译,但文艺作品则万万不能。也许要有人说,我们在中国普通只能学到英文或日文,从英文或日文转译,也未始不是一个办法。是的,这是一个办法,我承认。但这只是一个懒人的办法。倘若对一个外国的诗人戏剧家或小说家真有兴趣的话,就应该有勇气去学他那一国的语言。倘若连这一点勇气都没有,就应该知趣走开,到应该去的地方去。不要在这里越俎代庖,鱼目混珠。我们只要有勇气的人。

此前茅盾称穆木天“持论太高”,但季羡林的持论似乎更高。实际上,由于客观的需要,转译者不会“走开”,也不能“走开”。甚至有时候,反对转译的人也染指转译,如梁实秋考虑到当时国内缺少精通拉丁语译者,也通过英语转译了《阿拉伯与哀绿绮思的情书》等拉丁文著作。郑振铎也根据英文本翻译了泰戈尔的诗集,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了转译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所以更多的论者既看到了转译的局限和不足,也意识到了转译的必要。1950年代初,周作人在《翻译四题》(《翻译通报》1951年第2卷第6期)中对“转译”发表了与郑振铎、鲁迅、茅盾等相似的看法。他认为,从原则上说,直接译无疑是最理想的,但在事实上不免有些困难。翻译时参看别国译本,间接地加上一点助力,是非常有益的。“我的意见是除了专门绩学之士以外,直接间接混合翻译比较是好办法,直接译固然是理想,弄得不好也会不及间接翻译的。”

同类推荐
  • 独坐小品

    独坐小品

    这二年我写小说较少,散文写得较多。写散文比写小说总要轻松一些,不要那样苦思得直眉瞪眼。但我还是习惯在沙发里坐着,把全文想得成熟了,然后伏案著笔。这些散文大都是独坐所得,因此此集取名为《独坐小品》。
  • 现代的荒诞

    现代的荒诞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现代的荒诞》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1鲁迅2叶紫3周文4卢隐5刘云若5萧红6林微因7许地山8徐志摩9朱自清10穆时英11鲁彦12闻一多13郁达夫14邱东平15蒋光慈16洪灵菲17朱湘18石评梅19刘半农20戴望舒21梁遇春22胡也频23周韬奋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春风沉醉的晚上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春风沉醉的晚上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只是不想辜负了相遇

    只是不想辜负了相遇

    青春都相似,欢喜又迷茫,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那一年,高子墨遇见了周娴,懂得了付出;陈檬离开了卓轩,学会了祝福;宫屿习惯了商陆,懂得了怜惜;顾绍殊放开了丁帆,学会了放手……就算终有一别,时光会记得我们的相遇。我们遇见爱,也在爱中成长。我们害怕分别,亦在别离后坚强蜕变。《只是不想辜负了相遇》写尽青春唯美遇见与别离故事,深情呈现青春年少的人遇到爱,在爱中成长,也因为爱变得坚强和勇敢的心路历程。
热门推荐
  • 彼岸花盛开的夏天

    彼岸花盛开的夏天

    羽婵,一个16岁的花季少女。相貌堂堂活泼开朗。无奈的是,却偏偏喜欢彼岸花——曼陀沙华。湛曦,17岁少年。被人称为双面人,对熟人毫无忌惮,对待外人却显得腹黑冷酷。与羽婵相同的是,他喜欢的是——曼陀罗华。当曼陀沙华遇上曼陀罗华,又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一个人传说

    一个人传说

    有开始就有结束,结束之后,就是一个新的开始。人类新的开始,要怎样面对迎头而来的结束的脚步呢?他想阻止!
  • 龙啸古今

    龙啸古今

    一战成名的我,点燃乱世悲情的火,和兄弟一起作浪兴波,欲望壮大金钱和名利,洗不掉我脸上的伤疤——龙啸古今。主要讲述一个本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听话懂事的乖孩子,但被社会氛围所逼,从而逆袭一步步成长,一步一个脚印,游刃于黑白之间的传奇经历,本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绝对巧合。
  • 小小剑仙

    小小剑仙

    “为何要成仙?”“我想让这个世界记住我!”“这个世界一定会记住你的。”
  • 追妻路漫漫:妖孽站住

    追妻路漫漫:妖孽站住

    【文艺版】一生情一生劫,他与她是否能在尘世中再度重逢?转世再生一切从头开始,一个个的谜团接踵而至,邪帝、妖王、魔尊……这些人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能否揭开重重谜团,他又能否与她相守一生?【二逼版】身为一个小小的仙修,巫白的心愿很简单,好好修炼,随性而为。但是谁来告诉她究竟发生了什么?传说中的邪帝大人为什么会出现在她家厨房一脸懵逼?世人皆惧的魔尊居然是个妹纸?好好地灵狐仙宠为毛总喜欢爬她的床?末了来一句“巫白,你是第一个跟我睡过的人,你要负责。”什么?!负责?开玩笑!
  • 臧平立医案

    臧平立医案

    本书介绍作者的身世、男女不孕不育的中医理论及治疗方案、妇科杂症及治疗方等疾病。
  • 你是我的,唯一

    你是我的,唯一

    被富有的前男友家庭踢出局,女主患上嫌富爱贫症。偏偏,跟着有财俊哥哥勾搭在前,倜傥弟弟凑热闹随后。轰隆隆继续上演现代灰姑娘童话大剧……
  • 界寂

    界寂

    混沌初开,五行所蕴,六道皆属。天之所穹,地乃所载,海为所藏。苍昴之外,仙神之境,名曰九天。皇天之巅,修罗之道,名曰非天。遗民之途,人间之土,名曰圣荒。后土之渊,万魔之府,名曰冥域。归墟之堑,亡妖之所,名曰无间。纵横六和,神剑魔劫,轮回无界。
  • 傲娇王爷的追妻史

    傲娇王爷的追妻史

    她,是华夏特工的老大、不留名神医、天凌公司的总裁。却被小人害死,竟然是因为她妹妹喜欢上了她未婚夫……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北岳国的摄政王,不败战神、对女人不屑一顾。让人闻风丧胆。女人不能靠近他三尺。
  • 娘娘要回宫

    娘娘要回宫

    菜鸟记者穿越成萝莉皇后,前有阴险贵妃虎视眈眈,后有腹黑皇帝磨刀嚯嚯,旁边还有恐怖侍女阴风阵阵,妈妈咪啊……谁来告诉她,为什么别人都风生水起的穿越,她却悲催的只能够去古代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