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37300000016

第16章 董氏针灸穴位精解(13)

解部:肝之总解部,心之总解部,心脏之动脉解部;表层属肾之副解部,中层属肝之解部,深层属心之解部。

【火枝穴】

部位:在其黄穴上一寸五分。

解剖:肝胆神经,心之分支神经。

主治:黄疸病、黄疸病之头晕眼花及背痛、胆囊炎。

取穴:当其黄穴直上一寸五分处是穴。

手术:针深一寸五分至二寸。

应用:明黄、火枝、其黄三穴同时下针治黄疸病、胆囊炎。

解部:肝胆解部,心之分支解部。

【火全穴】

部位:在其黄穴直下一寸五分。

解剖:肝胆神经,心之分支神经,脊椎神经。

主治:同火枝穴,并主治脊椎骨痛及足跟痛。

取穴:当其黄穴直下一寸五分处是穴。

手术:针深一寸五分至二寸。

应用:火全穴配合其黄、火枝两穴下针,亦可治黄疸病、胆囊炎及胆结石(可止痛);火全穴单独取穴治脊椎骨及足跟痛。

解部:肝胆解部,心之分支解部,脊椎解部。

解语石注

此五穴合论。阴穴求一线,阳穴求一片。在阴经的穴位,多在一条线上,根据上下和针刺深浅不同有不同的主治病症;而阳经穴则为一片,有前辈论述穴位为邮票大小,如池琛师伯说:“董先生曾说某些穴位的面积有邮票那样大,针在邮票中心有效,针在邮票旁边也是一样有效的,不可拘泥于一点或豆大的一小块面积。”可参。

此五穴在一条经脉上,明黄、其黄、天黄三穴简称为上三黄穴,治疗范围多从董公所述的主治,唯宜注意针法的深浅。以其黄穴为中心,向下则有火枝穴、火全穴,治疗胆病,向上开则有明黄、天黄二穴,合用则治肝病合并有心火肾水征象的病症,此是取穴大略。

陈渡人师伯医案记载有梯形针法,即依据不同的病症,作用在不同的经脉,而下针深浅不同,类似于梯子状,针刺的深浅,直接关乎效果的速迟和久暂。三黄穴的解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表层属肾之副解部,中层属肝之解部,深层属心之解部。这点以原著为主,其他师伯论述与原著稍有不同。针刺深浅达到要求后,此一线能治疗很多种病。

此三穴能治疗脊椎长芽骨(脊椎骨膜炎),类似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陆有人拿捏股内收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赵焰中国民间疗法,2001,10:22—23),可作为参考;而台湾张钊汉按摩疗法,也有以按压血海下二寸的位置治疗膝关节内侧疼痛的病例,均有明显的效果。从而可证明上三黄穴对应的肝、心、肾解部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临床中,笔者经常会指导病人做自我按压,一般对腰椎间盘疾患的治疗多在太阳、少阳二经取穴,而上三黄穴的调理作用就是从阴引阳。

笔者重复董公及恩师及诸师伯的经验,用此线穴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腰痛有良效,其目的不仅仅是止痛,而是消除椎间盘突出带来的水肿。对其他诸疾患的治疗,多以肝立极,从肝主筋、藏血、主风、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推测病理状态,比如肌肉运动障碍的帕金森病、肝风内动的高血压病、藏血功能不好的白血病、妇人肝气郁结证、肝实体病变的肝硬化、肝功能异常及胆囊炎引起的疼痛等,均选用对应解部的穴组针刺治疗。

上三黄三穴的解部层次极有意思,表层属肾之副解部,中层属肝之解部,深层属心之解部。所以在针刺的时候,可以根据深浅来做出不同的五行,一针含五行的针法效果很大,值得我们临床去深究。

火全穴、火枝穴二穴主治胆囊炎疼痛、足跟痛、腰痛,多和筋伤有关。

大腿内侧区域皮肤敏感,故针刺的时候要注意手法,针具不能粗,宜快而准地针到相应的层次。

【驷马中穴】

部位:直立,两手下垂,中指尖所至处向前横开三寸。

解剖:肺之总神经,肝之分支神经。

主治:肋痛、背痛、肺机能不够之坐骨神经痛及腰痛、肺弱、肺病、胸部被打击后而引起之胸背痛、肋膜炎、鼻炎、耳聋、耳鸣、耳炎、面部神经麻痹、眼发红、哮喘、半身不遂、皮肤病、疮癣。【增】

眼球突出,脸上有黑斑、雀斑、青春痘,白眼珠有红血丝,鼻子不通,饮食过度。

取穴:直立,两手下垂,当中指尖所至处向前横开三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八分至二寸五分。

解部:肺之总解部,肝之分支解部。

【驷马上穴】

部位:在驷马中穴直上二寸。

解剖:肺之总神经,肝之分支神经。

主治:肋痛、背痛、肺机能不够之坐骨神经痛及腰痛、肺弱、肺病、胸部被打击后引起之胸背痛、肋膜炎、鼻炎、耳聋、耳鸣、耳炎、面部神经麻痹、眼发红、哮喘、半身不遂、皮肤病、疮癣。【增】眼球突出,脸上有黑斑、雀斑、青春痘,白眼珠有红血丝,鼻子不通,饮食过度。

取穴:当驷马中穴直上二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八分至二寸五分。

解部:肺之总解部,肝之分支解部。

【驷马下穴】

部位:在驷马中穴直下二寸。

解剖:肺之总神经,肝之分支神经。

主治:肋痛、背痛、肺机能不够之坐骨神经痛及腰痛、肺弱、肺病、胸部被打击后引起之胸背痛、肋膜炎、鼻炎、耳聋、耳鸣、耳炎、面部神经麻痹、眼发红、哮喘、半身不遂、皮肤病、疮癣。【增】眼球突出,脸上有黑斑、雀斑、青春痘,白眼珠有红血丝,鼻子不通,饮食过度。

取穴:当驷马中穴直下二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八分至二寸五分。

应用:治疗肋痛、背痛、坐骨神经痛,单足取驷马中、驷马上、驷马下,三穴同时下针,左痛取右穴,右痛取左穴;治疗其余各症,两足六穴同时取之。

解部:肺之总解部,肝之分支解部。

解语石注

驷为房宿(星),东方苍龙七宿的第四宿。《国语》里有一段结合天象描绘从初秋到深秋的自然景象:“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语译为:角宿晨见,进入初秋,雨季过去了;亢宿(本)晨见,草木逐渐枯落;氐宿(天根)晨见,小河开始干枯;房宿(驷)晨见,开始霜降;心宿(火)

晨见,天气就感到凉飕飕了。(郑文光《中国天文学源流》)

驷马三穴正是应了天象“从初秋到深秋”的金气。而在人则为肺之总解部。大多数肺脉病症、肺脏病症,均可取用,诸前辈论述详尽。

依据肺主治节的功能,能治疗调节人体气机运行,从而治血先治气,治气以调血,气活血行而百病消。《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素问·经脉别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

从上述经典证述可知,肺主气而朝百脉,脉为血,肺体为气,也用于血;权衡者,秤锤和秤杆,衡器的通称。《素问·至真要大论》:“气之相守司也,如权衡不得相失也。”人身无非气血,故肺有治理调节气血的功能,也就是行使宰相(相傅之官)的权利,来调整人体气血的均衡,也是调之以常的具体表现之一。故“治节”之意,就是治理调节。其他的解释,不是不可以,而是非“治节”本意。

明白了肺的功能,我们再看十二经脉中肺脉之营气,寅时起于中焦,运行的脉气实在手臂,而后接于大肠手阳明脉,其名为肺手太阴脉。而董门先祖认为肺总解部在大腿外侧。从图1中的兑、乾位在西方和西北方可知其体用关系,概言之,即肺在胸腔,其脉体在手太阴脉,而其用在下肢大腿外侧部。对于“震”卦,三个层次一目了然。

驷马三穴解部为肺之总解部,肝之分支解部。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阴阳互为体用。驷马三穴的穴体在胆足少阳脉之内侧和胃足阳明脉之间,胆胃之气俱占,胆应“震”而纳于“甲”,甲胆者风也,生发万物之气。胃也主生气,而对应解部为肺,又主气,体用兼备,合法合理。

以此来思考,自然就理解了驷马三穴的命名之理和取效之道了。

董氏针灸奇穴中以动物命名的穴位有几处。此处以“马”来命名,而“马”对应的乾金,在脏腑气血天圆地方图的西北方,取马之行健之用,来形容穴性之快。在先天八卦中乾为马为首,故而通过调理肺之阴阳来治疗一些头面部麻痹病症,有取象治疗的机理在其间。以此分析,很多看似杂乱的主治,就能串起来了。

《陈渡人针灸医案》记载:“师曰:驷马穴统治全身病。(陈)按:

驷马穴强心活血。金雄云:下针脉数。”强心活血之理,也是由肝主藏血、肺主气而朝百脉的生理功能演化而来的。因为解部在肺、肝,互为体用,肝藏血,肺主气,血为阴,阴主静,静者不动,肺所主之气鼓动肝血方能周行全身,是以肝血为体而肺气为用。以肺气作为立极点,气无血则无以附丽,故气为血之使,血为气之用,关于肺肝的克中有生,互为体用问题,请参阅前章木穴和手千金、五金穴的论述。

吾师全民先生注:唯宜注意,早期的驷马穴,更靠近通关、通山、通天三穴。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董公用驷马穴出神入化,上述主治是其常用,也有意想不到而用驷马穴者。如在肺结核病的治疗中,驷马穴仅在中期阶段使用,后第九章中有董公医案详解可参。

肺主皮毛能治皮肤病。肺开窍于鼻,以治疗鼻炎,取象法治疗口歪面麻等,都在上述穴位的主治和体用中。(吾师全民先生言:河图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甲状腺病,针本穴加通肾一线有育阴化阳之效,配外三关或者足三重穴,可软坚散结。

驷马三穴是美容要穴,须适当配伍。

【下泉穴】

部位:在膝关节外侧面正中央直上二寸五分。

解剖:肺部与面部之机动神经。

主治:面部麻痹、面部神经跳、口歪、眼斜。

取穴:当膝关节外侧面正中央直上二寸五分处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

解部:肺部与面部之机动解部。

【中泉穴】

部位:在下泉穴直上二寸。

解剖:肺部与面部之机动神经。

主治:面部麻痹、面部神经跳、口歪、眼斜。

取穴:当下泉穴直上二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八分。

解部:肺部与面部之机动解部。

【上泉穴】

部位:在中泉穴直上二寸。

解剖:肺部与面部之机动神经。

主治:面部麻痹、面部神经跳、口歪、眼斜。

取穴:当中泉穴直上二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应用:上泉、中泉、下泉三穴同时取穴下针,单足取穴。治疗左面部麻痹用右足三穴,治疗右面部麻痹用左足三穴。

解部:肺部与面部之机动解部。

【金前下穴】

部位:在膝盖骨外侧上角,直上一寸。

解剖:肺之机动神经,肝之交感神经。

主治:胸骨向外鼓出、肺弱、羊角风、头痛、肝弱、皮肤敏感。

取穴:当膝盖骨外侧上角,直上一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

解部:肺之机动解部,肝之交感解部。

【金前上穴】

部位:在金前下穴直上一寸五分。

解剖:肺之机动神经,肝之交感神经。

主治:胸骨向外鼓出、肺弱、羊角风、头痛、肝弱、皮肤敏感。

取穴:当膝盖骨外侧上角直上二寸五分处是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应用:金前上、下二穴,双腿同时配穴下针。

解部:肺之机动解部,肝之交感解部。

解语石注

此五穴合论。“阴穴求一线,阳穴求一片”,意思是说:应用董氏针灸理论在临床取穴的时候,阴面的穴位,取单个穴的时候要考虑一条线;阳面的穴位,宜在穴位附近的穴区综合考虑。此五穴可看成驷马三穴在膝关节附近的延伸。临床上不宜拘泥于穴,应以眼观、手按为主,有青筋瘀血即刺血,有按压疼痛及肌肉条索状结节,则以针刺为主。

上、中、下泉三穴,宜注意“机动”二字。肺和面部之机动解部,“机动”之意,与肌肉之运动异常有关。诸位前辈都有治疗面瘫、面肌不运动(面具脸)病例的成功经验。临床中,笔者也有以此部穴位刺血治疗面肌抽动成功的病例。而肺部的“机动”,可以理解为肺手太阴脉走向上的肌肉、神经运动功能障碍。笔者曾取此部穴位,治疗过一例对侧肺手太阴脉所过之上臂内侧肌肉动的病人。关于对“机动”的理解,此部穴位能否有镇静作用?惜病例太少,不好强解。

如果笔者对“机动”的理解正确,那么此部穴位结合正会、镇静穴,当能够治疗帕金森类病人,存此以待验证。(师父说:“机动”,如解为肌动,即可。我原解为弹性,亦是指肌肉的弹性,类同“机动”

之意。)

“敲胆经”疗法,不仅仅是单纯地敲胆足少阳脉。陈玉琴的说法是敲击大腿的外侧,而笔者每次让病人敲击驷马部和此部,临床效果好于单纯敲击大腿外侧的胆经,而力度和频率也不宜太过,睡前、起床、午时三刻即可。这对于人体正气的恢复和肺主治节的作用很大,更能用于增肥或减肥、美容和祛斑。但并非每个人都适合敲击胆经,过则引起脉浮、失眠等症,胆气太旺也容易生出很多的变证。笔者已遇见数个此类病人,多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主方而治愈。

【九里穴】(即1973版“中九里穴”)

部位:直立,两手下垂,中指尖所至处直上一寸。

解剖:肺之区支神经,腿之弹力神经。

主治:背痛、腰痛、腰脊柱骨痛、半身不遂、神经麻痹、脖颈痛、眼胀、手麻、臂麻、腿痛、神经无力、心跳,镇静。【增】耳神经痛、口眼歪斜、太阳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此穴为治疗柬埔寨龙诺中风之要穴。(1968年版仅有背痛、腰痛、心跳、镇静)

取穴:直立,两手下垂,中指尖所至处直上一寸。

手术:针深八分至一寸半。

解部:肺之区支解部,腿之弹力解部。

【上九里穴】(1973版增加)

部位:在(中)九里穴向前横开一寸半。

解剖:心之神经,肾之神经。

主治:心经之臂痛、眼痛、肾气不足之腹胀。【删】眼痛。【增】

后背痛。

取穴:当(中)九里穴向前横开一寸半处是穴。

手术:针深八分至一寸半。

解部:心之解部,肾之解部。

【下九里穴】(1973版增加)

部位:在(中)九里穴向后横开一寸半。

解剖:背神经,腿神经。

主治:背痛、腿痛。

取穴:当(中)九里穴向后横开一寸半处是穴。

手术:针深八分至一寸半。

解部:背解部,腿解部。

解语石注

九里穴的位置在风市穴上一寸。1973年版的《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有上、中、下九里穴,可以九里穴为中心,融合上、下九里乃至风市穴,看做一个立体的“九里”穴组,临床应以眼观手压的实见为主。对于九里穴的主治,除了有风市穴的作用外,吾师全民先生引袁国本师伯之论,论述详尽:中九里穴在风市穴的直上一寸。(1)中九里穴向上斜刺45°,治疗对侧肩臂疼痛;(2)直刺主治脊椎疾病;(3)向下斜刺45°,治疗对侧腿痛。临床常常在治疗中风下肢无力时使用此穴,更能体现其弹力解部的作用,可强化下肢肌力。可谓一言而终矣。

1968年版的《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记载九里穴的主治仅有背痛、腰痛、心跳和镇静作用,到了1973年版,主治范围大大增加,可见这个立体穴组的功效是多么大。而从主治上分析,多半的主治病症是现代医学的神经系统病变,而这些神经系统疾病与中医的“风”病关系密切,此穴在少阳胆经上,八卦属性为巽卦,所以此穴以祛风为主。我的兄弟,吉林长春的张弛先生也有用此穴治疗风邪引起急性咽痛的经验,即时效果显著,往往随针插入而痛止。

中、下九里二穴,按照穴位推荐的主治病症下针施治,多数有很好的效果。

【解穴】

部位:在膝盖骨外侧上角,直上一寸向前横开三分处是穴。

解剖:心脏敏感神经及血管。

主治:取针后气血错乱、血不归经、疼痛、下针处起包;或是西医注射后引起之疼痛、跌打损伤、精神刺激而引起之疼痛、疲劳过度之疼痛。

取穴:当膝盖骨外侧上角,直上一寸向前横开三分处是穴。

手术:针深一分至五分。

同类推荐
  • 大流感:比世界末日更可怕的预言

    大流感:比世界末日更可怕的预言

    1918年大流感在全球造成5000万到1亿人死亡。从它结束的那天起,科学界有一个共识,就是类似的流感大流行迟早还会爆发。流感为什么这么可怕?医学界为什么束手无策?一旦浩劫重演,人类将如何求生?应该作哪些准备?从今天开始,准备和大流感的百年之约。
  • 胃肠病辨治心法

    胃肠病辨治心法

    本书从胃肠病辨证心法、胃食管病辨治心法、肠病辨治心法、胃肠同治心法、胃肠病调护心法五个方面,深入研究了胃肠道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及药后调理,全方位、多层次、多靶点、多角度的给予科学的探索。
  •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河北省沧州市历史悠久,名人辈出,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涌现出神医扁鹊、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等杏林巨擘,特别是中西医结合先驱张锡纯,其专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至今在医学界有着重要的学术地位和深远影响。
  • 乡村医师手册

    乡村医师手册

    为求内容综合全面,知识前瞻权威,突出实用适宜,便于临床操作。所选病种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辅助检查以心电图、X线和B超为主;实验室检查以血、尿、便三大常规和临床生化项目为主。以适合乡村医师的水平和乡村医疗机构的实际条件。鉴于乡村医师中,具有中医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较少,《手册》只编写了一章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知识,与现行中医中药在农村医疗中发挥的作用很不相称,远不能满足乡村医师的需求,有待今后弥补。
  • 中医学

    中医学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按照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热门推荐
  • 宅男异能师

    宅男异能师

    “请问您被国民女神木雅晴小姐称为最贴心的男闺蜜请问有何感想?”“据消息称前段时间您与世界第一科学家李晴一同前去度假村度假,请问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一个月前世界政府颁发给您国民英雄的称号,请问您现在想说什么?”张夏秋面对记者们的穷追不舍,咧嘴一笑“没什么好说的,我只是一个宅男而已。”十八岁的张夏秋因为一颗七色流星的出现,从而开始他那璀璨耀眼的一生!
  • 再见故宫

    再见故宫

    时光漫游于幽深的宫殿,古老壮美的风景翩翩掠过,历史再一次回归寂静,朱红宫墙角落一处青苔的叹息,恰梦醒时分,大幕落下。百转千回,一代代王朝更迭,一朵朵娇颜零落。生命陷落于紫禁城,在限定的街巷内行走。或徐或疾,唯殊途同归。紫禁城,就像一出真实的幻梦。它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恢弘乐章,提醒我们正经历着世间变幻和无常。
  • 摘雪

    摘雪

    一杯酒,一盏茶,一蓑烟雨,一朵冷花碎,千山雪岭,万里愁云,历史的尘烟滚滚,恍惚的旧事袅袅,前世的真相还是今生的痴幻?徘徊着该怎样抉择?
  • 吸金狂修

    吸金狂修

    水系的异能者方大鹏穿越到仙侠世界,化身成为一名膀大腰圆的屠夫,长得丑也就罢了,悲催的是还刚刚被修炼者抓去挖矿……
  • 两世相许

    两世相许

    她是天庭雨师苏枕书,每日只是施雨布云,不曾想却因一次寻觅帮自小交好的妙音琴师寻找祈云桐木误打误撞闯进了避世几十万年的上古神君----陆压道君离何的洞府。与神君交涉时上神压榨其在洞府打杂,只允她在有施雨之事时,离开洞府。离何虽是上古神君,显然已是老骨头一把,却不同于他的师兄姐妹,鸿钧老祖,女娲娘娘,混鲲祖师,着实一副好相貌,纵然已有百万年却仍和翩翩少年无甚异同,清朗至极。这其中奥妙,也是几十万年前,早已经定下的命数。
  • 成神新世界

    成神新世界

    成神在即,还在等什么?是,我怕死,但是我只是想证明,我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如果我现在死了,那么就证明我的人生,只能在到这个程度。
  • 水中道
  • 拯救地球之路

    拯救地球之路

    外星人黑土来到地球在地球被杀害,10年后外星球人为了给黑土报仇开始侵略地球,在地球快毁灭之际,未来的我穿越时空来到10年前找到现在的我,和我一起阻止外星人黑土被杀害的命运改写未来,在保护外星人黑土时发生一系列奇遇.........
  • 曹洞五位显诀

    曹洞五位显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致命催眠师

    致命催眠师

    怪老头也没有为难,忽的正色抱拳说道:“老朽为孽清门第43代掌门,何不坤。至于职业,就是你们所说的,催眠师!”那一刻,仙风道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