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37300000014

第14章 董氏针灸穴位精解(11)

胃足阳明脉上的穴位多作用于心。对于胃足阳明脉作用于心的机理,可以从《伤寒论》中得出另外一个答案:很多情志、神志病,比如神昏谵语、癫狂、脑损伤后昏迷不醒、植物人持续状态等,加上常见的失眠等病症,均与阳明之合(开合枢)的失调有关。心藏神,主神志,而阳明的作用又在于心。阳明为土,阳明之合功能低下则子盗母气,直接盗取心母之气血,表现出一派心虚之象;阳明之合太过而不通,则心母之气不能顺利下行而壅塞,常出现一派实证(神志疾患)。

所以通腑和足胫部的刺血,都能从子调母。

阳明司合异常,反映在心解部,有实体之心的病理反映,也有脏象之心的病理反映,须注意区分。

关于七穴的主治病症,应多从阳明之合的功能来考虑,加上经脉循经的作用,然后根据董公所点画之刺血区域图(胡丙权《五行刺络疗法》),结合董门书籍中记载的主治,依据解部和病理,这样临床用穴就有了董针的灵魂,再去看各家对穴位的论述,自然就容易明白各家所论的观点了。

笔者的经验,就是原著经验的复制,在临床中用四花上、中二穴深刺三寸治疗水气凌心诸证,配门金穴治疗小儿高热属阳明者;针二寸深,开胸理肺气,治疗胸闷诸疾。

四花副穴、四花下穴、腑肠穴治疗腹部诸患;赖师伯的经验:四花外穴配肾关治疗髂后上棘疼痛等;结合正经针刺胫中段穴位治疗对侧肩凝、肩周疼痛诸患,都有不错的效果;此三穴配合能降血脂。

董氏针灸注重浅刺,但四花上、中二穴可以针刺三寸深,并且主治心肺不同疾患,是董氏针灸穴位中,可以针刺最深的两个穴位。

【上唇穴】

部位:在膝盖下缘。

解剖:属经外奇穴。

主治:唇痛、白口症。

取穴:当膝盖正下缘膑骨韧带上。

手术:用三棱针刺膝盖下缘膑骨韧带及其附近,使其出黑血,立即见效。

【下唇穴】

部位,在膝盖下缘约一寸。

解剖:属经外奇穴。

主治:唇痛、白口症。

取穴:当膝盖正下缘约一寸处是穴。

手术:用三棱针刺膝盖下缘膑骨韧带及其附近,使其出黑血,立即见效。

解语石注

此二穴无解部,多是援物比类,取象作用。盖上唇穴在膝盖上类似人之上唇,而下唇穴刚好对应之。对此二穴,笔者有过一次治疗经验,即治疗一例外伤引起的上唇肿,以上唇穴、四花外穴刺血有效。

笔者的师父全民先生用上下唇穴也治愈过阴唇裂伤肿胀的患者,也是取上下唇之意。

【天皇穴】

部位:在胫骨头之内侧凹陷中,去膝关节二寸五分。

解剖:肾之神经,六腑神经,心之分支神经。

主治:胃酸过多、反胃(倒食症)、肾脏炎、糖尿病、小便蛋白尿。【增】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引起之头晕、头痛、臂痛、失眠。

取穴:当膝下内辅骨下陷中,在胫骨头之内侧,去膝关节二寸五分是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应用:与天皇副穴配合治疗倒食症、胃酸过多。

注意:不宜灸,孕妇禁针。

解部:肾之解部,六腑解部,心之分支解部。

【天皇副穴】(肾关穴)

部位:在天皇穴直下一寸五分。【删】一寸五分。【增】一寸三分。

解剖:六腑神经。

主治:胃酸过多、倒食症、眼球歪斜、散光、贫血、癫痫病、神经病、眉酸骨痛、鼻骨痛、头晕。【删】胃酸过多、倒食症。【补】肾亏所引起之坐骨神经痛,头疼,腰酸(若诊断为肾亏所引起的,即刻见效),近视眼,头疼。直刺治胸口闷、疼;斜刺治肾亏之病。

取穴:当胫骨之内侧,天皇穴直下一寸五分处是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应用:通常为天皇穴之配针,治疗胃酸过多、倒食症。

解部:六腑解部。

【地皇穴】

部位:在胫骨之内侧,距内踝七寸。

解剖:肾之神经。

主治:肾脏炎、四肢浮肿、糖尿病、淋病、阳痿、早泄、遗精、滑精、梦遗、小便蛋白尿、小便出血、子宫瘤、月经不调、腰痛。【增】

配合天皇、人皇,三穴双用。

取穴:当胫骨之内侧后缘,去内踝七寸处是穴。

手术:针与腿约成四十五度角刺入,针深一寸至一寸八分。

注意:孕妇禁针。

解部:肾之解部。

【四肢穴】

部位:当胫骨之内侧,在内踝上四寸。

解剖:心之支神经,四肢神经,肾之分支神经。

主治:四肢痛、颈项痛、糖尿病。

取穴:当胫骨之内侧后缘,去内踝四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六分至一寸二分。

注意:孕妇禁针。

解部:心之支解部,四肢解部,肾之分支解部。

【人皇穴】

部位:在胫骨之内侧后缘,在内踝上三寸。

解剖:肾之分支神经。

主治:淋病、阳痿、早泄、遗精、滑精、腰脊椎骨痛、脖子痛、头晕、手麻、糖尿病、小便蛋白尿、小便出血、肾脏炎、腰痛。

取穴:当胫骨之内侧后缘,去内踝三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八分至一寸二分。

注意:孕妇禁针。

解部:肾之分支解部。

解语石注

小腿内侧为肝、脾、肾足三阴脉所过,仅设五个穴位(不含光明穴)。而相应的大腿足胫外侧及手前臂外侧,却设有多个穴位。在手前臂及上臂内侧的心及心包经脉区域,董门先祖是不设穴的。

1.人体小腿内侧有肝、脾、肾足之三阴脉所过,其所设天皇、肾关、地皇、人皇、四肢五穴,在实际临床中由于针刺方向的变化,而可以调理三脉不同之脉气。

以足三阴脉从足走腹来看,五穴也很难分清楚到底位于何脉上。说位于脾足太阴脉可以,说位于肝足厥阴脉亦可,说位于肾足少阴脉也有道理。因为经脉是流动的立体,不能以单纯的线状传导来理解。我们常常陷入一个误区,总是以为经脉是线状的矢状位走向,而从来没有考虑过经脉的宽度和厚度。经脉是流动的立体结构,所以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经脉气血的多少是不相同的。《素问·血气形志》、《灵枢·五音五味》、《灵枢·九针论》对足三阴脉气血多少的论述是相反的,粗看起来似乎相互矛盾,而实际上是指两种不同的状态。《黄帝内经》中的层次感非常清楚,但后世打乱了各篇章的顺序,所以很多看起来矛盾的地方,其实是指不同的层次。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对五味的论述是相互矛盾的一样,其实是一言生理,一言病理、药理而已。由于本书定位是针灸书,所以不想做过多的延伸论述,只说明事实,对于其机理问题以后再论。

2.“皇者,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

(《说文解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五立极,临制四方。”“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章……”(《素问·五运行大论》)

由这些经典,联系到周敦颐太极图(图6)可知,只有中土才能得四方之精、八方之华。木能春不能秋,火能夏不能冬,如邵子曰:“天根月窟常来往,三十六宫皆是春。”(《皇极经世》)只有土乃万物之母,藏于四季之中,方能旺于四季,故得中土者得天下,土曰备化,生万物以养子民。而董氏针灸奇穴的下三皇穴,正是从土之皇性而命名之,可见此三穴的重要性。但是真正起到土克水作用的土,在运用上,恰恰在足胫部的外侧——三重穴,这样也合理地解释了土藏四季而不可见的特性。

3.天皇、地皇、人皇三穴,是从天、地、人三个层次来命名和论述的。天皇穴,位于阴陵泉之下,是董公诊断脑部疾患的诊断点,也是诊断人体上部疾患的一个重要穴位(出自陈渡人医案);地皇穴是古之三阴交穴,三阴交者,三阴脉之交接处(《黄帝蛤蟆经》),又因足三阴脉均走腹,刺此三阴脉之结合点针感能够至腹,腹部为地,故名地皇穴;人皇穴为今之三阴交,三阴交者,一阴为少阴,二阴为太阴,三阴为厥阴,故名三阴交,实际是肝足厥阴脉与脾足太阴脉的交汇点,肾足少阴脉在三阴交之后呈“人”字状上行,交于地皇穴附近,所以三个穴的上、中、下三个层次就很清楚了。现在很难解释人皇穴的命名,但从陈渡人师伯医案中记载的董公治疗男性早泄、阳痿的数个病例及一些妇科病症的病例来看,《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此穴命名为人皇穴,是很符合《易经》的道理的。

4.初学者常认为三皇穴一下针就是三针,其实是不对的。应根据天、地、人三个层次来下针,在上者针上,在下者针下。从董氏针灸奇穴的解部中也能够看出,天皇穴为肾、心、六腑解部,而地皇、人皇二穴则是下部,为肾之分支解部。董公及诸师伯治疗经验均可参照,而此三穴原理如斯。

2008年5月,见吾师全民先生检查一足底红肿发热患者,从足底到小腿内侧,逐经逐点地向上推按检查,检查出数个结节,诊断出此人病在肝经,为精神压抑所致,治疗非笼统粗守形者之针,概以三皇穴全部下针。这是根据病经、病位、病性来针刺,针者心思之细与粗,由此可见一斑矣。

5.肾关穴,原名天皇副穴,后改名为肾关。《素问·水热穴论》:

帝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岐伯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浮肿。浮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古今医彻·三阴论》曰:“……盖太阴者脾也,其经布胃络嗌,故邪入之,则腹满而嗌干……此虽治太阴之经,实即治阳明之腑也。少阴者肾也,其经络肺系舌本,故邪入之,则口燥舌干而渴。然经虽属肾,土旺则水必亏。肾为胃关,亦失传化,况络于肺……故实则大小承气下之,虚则六味地黄润之。此虽治少阴之经,亦即治足阳明兼手太阳手阳明之腑也……此时胃邪下陷,阳亢阴竭,肾水既亏,肝火弥炽,蓄热不解,则烦而且满,阴气已极,则囊缩少泄……此虽治厥阴之经,实即治五脏六腑俱受之病也……三阴邪热,皆从三阳传入,而阳明失治尤多……”此论已非常清楚地说明了肾为胃之关的道理,进而说明三阴脉之间的联系,胃气下行,而肾为胃关,则肾气不行,是阳明逆也。肾关为六腑之解部,肾又司二便,肾关的命名、解部及其主治,通过以上论述,已经完备矣。

吾师全民先生教导曰:“董氏针灸奇穴取名、解剖、主治,互相辉映而互通,此有彼无,意在言外,宜多在无字之处下工夫,以窥先圣之心。”

肾关的补肾作用不是调动肾气,而是通过六腑的作用来强肾气,临证发现,比太溪穴补肾效果更好,期望有缘者来验证,如果能鱼渔俱得,那就完美了。

6.四肢穴,很多初学者对其感到迷惑。此处为何突然命名一个四肢穴?它能治四肢疾患吗?之前,诸家前辈的书籍中也未做出解释。其实,此穴解部关乎心、肾和四肢,主治是四肢痛、颈项痛、糖尿病。我们从经典中可知,脾主四肢是脾的生理功能。《素问·太阴阳明论》:

“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养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我们从后天八卦图和九宫八风图中可知,乾坤巽艮为四隅位,而对应人体四肢,脾为中五,旺于四季而主四肢。

脾病,属升降失常,药有小续命汤以恢复脾胃升降异常而以治风。

董氏针灸直接针刺脾足太阴脉之四肢穴,恢复太阴中土之运化能力,恢复四隅位之升降,也即是针药同理而能治四肢病,故名四肢穴。其对于颈项痛及糖尿病等病症,也多针对肝脾不和而针刺调理;对于四肢关节疼痛属脾肾虚者、急性疼痛属伤筋者,均可作为治疗之主穴。

此五穴之理大抵如此,明于理则无惑于穴,数刺其腧而药之,疾安有不愈哉?笔者经验多为董公及诸位师伯经验的重复,治肾虚头痛、前顶上星穴附近疼痛、外伤性眼外展功能障碍、小便频数带血的猪苓汤证、腰痛、妇人颜面黑斑属肾虚水泛者均有佳效。三皇穴一线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也有佳效。

【侧三里穴】

部位:四花上穴向外旁开一寸五分为侧三里穴。

解剖:肺之分支神经,牙神经。

主治:牙痛、面部麻痹。

取穴:在腓骨前缘,即四花上穴向外横开一寸五分处是穴。

手术:五分至一寸。

解部:肺之分支解部,牙解部。

【侧下三里穴】

部位:在侧三里穴直下二寸。

解剖:肺之分支神经,牙神经。

主治:牙痛、面部麻痹。

取穴:在腓骨前缘,即侧三里穴直下二寸处是穴。

手术:五分至一寸。

应用:侧三里与侧下三里二穴同时取穴,但单足取穴。治疗左边牙痛,用右腿穴位;治疗右边牙痛,用左腿穴位。

解部:肺之分支解部,牙解部。

解语石注

此二穴也为夹经之用,参足三重三穴之注。吾师全民先生对此二穴发挥甚多,凡身体一侧之病,病在阳,此二穴能消阳明、少阳之火;病在阴而脏不虚者,从阳引阴。因表里关系,治肝脾之病,知理方不惑于病。

笔者的师父很善于运用此二穴,用于治疗上述病症就很有效果,如牙痛、偏头痛、偏身感觉障碍等。

【足千金】

部位:在侧下三里穴外(后)开五分(然后正对外踝尖)直下二寸。

解剖:肺之支神经,肾之分支神经,喉侧(甲状腺)神经。

主治:急性肠炎、鱼骨刺住喉管、肩膀及肩背痛、喉咙生疮、喉炎(火蛾)、扁桃腺炎、甲状腺肿。

取穴:当腓骨前缘,侧下三里穴向后横开五分直下二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解部:肺之支解部,肾之分支解部,喉侧(甲状腺)解部。

【足五金】

部位:在足千金穴直下二寸。

解剖:肺之支神经,肾之分支神经,喉侧(甲状腺)神经。

主治:急性肠炎、鱼骨刺住喉管、肩膀及肩背痛、甲状腺肿。

取穴:当腓骨前缘,即足千金穴直下二寸。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应用:足千金穴与足五金穴通常同时取穴,除治疗甲状腺炎可同时双足取穴下针外,其他各病症均单足取穴下针。

解部:肺之支解部,肾之分支解部,喉侧(甲状腺)解部。

解语石注

此二穴妙用很多。千金、五金有指五金、手五金、手千金、足五金、足千金。此二穴的应用,可参考“三三部位”之手千金、手五金穴的应用。

1.此二穴解部为肺、肾、喉侧。解部在肺肾者,是取肺金肾水之象。病理状态则表现为金水不生,如急性肠炎、鱼骨刺住喉管、肩膀及肩背痛、喉咙生疮、喉炎(火蛾)、扁桃腺炎等病症,治疗这些病症均为取滋肾水清肺火之用;而肺肾二脉均上于喉,也有循经治疗的作用。

属于辨证用穴的范畴。

诸家经验详备,赖师伯用此二穴治疗肩关节后侧疼痛,肩关节、后脑到太阳穴一线疼痛者有效。这些完备的经验都能作为我们临床运用的借鉴。

2.此二穴能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作用,体现了董氏针灸奇穴解部中对应实体脏器的层次。凡有颈部瘿瘤者均可选用此二穴,以此二穴为主,再配合其他穴位来治疗。用穴辨证也可以理解为堪舆术中的因形察气,或以毫针或以锋针,以实见为准,属于辨证用穴的范畴。

笔者以此二穴为主穴,结合化痰理气软坚散结的药物治疗甲状腺瘤、脂肪瘤,效果可靠。

【七虎穴】

部位:在外踝后一寸半直上二寸一穴,又上二寸一穴,再上二寸一穴,共三穴。

解剖:腓肠神经,胸骨、锁骨及肋骨神经。

主治:肩骨痛、锁骨炎、胸骨痛及肿胀、肋膜炎。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三穴同时用针。

解语石注

七虎穴,在1968年版的《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中,是袁国本师伯用钢笔补充上去的。无取穴,无解部。

《素问·刺腰痛》:“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刺肉里之脉为二臡,在太阳之外,少阳绝骨之后。”

《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沙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莃;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

同类推荐
  • 本草纲目(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本草纲目(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该书最早出自于李时珍之手,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共载药1800余种,其中1000余种为植物药,其他为矿物及其他药物,由李时珍增入的药物就有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上百幅,方剂万余首,其中约有8000多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每种药物分列释名、主治、发明和附方等项。书中不仅考正了我国古代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而且还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对药物进行了相对科学的分类,特别是李时珍对动物药的科学分类,说明他当时已具备了生物学进化思想。
  • 涉江采薇

    涉江采薇

    本书主要收集了百余篇医院护士的工作日志、工作体会和散文,从多个角度描述了护士的工作、生活和情感,除涉及临床一线工作外,还有行政管理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思考,内容丰满、充实,可读性强;表达了护理人员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也希望凭借此书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护士、关心护士,更好地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根据著名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的讲课录音及笔记整理而成。讲述《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医学特点,强调它是有别于《内经》而成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
  • 中医乾坤

    中医乾坤

    中医药是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历经了几千年的临床验证,是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结晶。《科普通鉴:中医乾坤》是科普通鉴中的一本,主要介绍了中医的起源、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少数民族医药,常用中药的性状、功效、食疗方等,并附有家庭常用中药饮片的彩图,以方便读者,书稿内容通俗易懂,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普及大有益处。
  • 关节炎临床验方荟萃

    关节炎临床验方荟萃

    本书系统总结了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关节炎疾病的有效经验方药,包括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疾病的有效方剂300余首。本书内容选择精当,实用性强,充分反映了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关节炎的最新进展。
热门推荐
  • 道涯飞仙

    道涯飞仙

    我若为魔谁为仙,我若成仙亦逆天......只为你逆命飞仙.有神灵斗战天地,有真魔遍洒鲜血,有大妖颠覆苍穹!……这是最辉煌的时代,也是最不幸的时代,漫漫长生路,枯骨铸仙桥!为了你,我执掌轮回,为了你,我斩断后路,为了你,我甘愿成魔!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坚持,或放手,或执着,仙路无尽,只求不背我心。
  • 小镇领主

    小镇领主

    一个乡村屌丝靠着一个小镇成为大领主叱咤风云的那些事~~
  • 从零开始的武侠世界生活

    从零开始的武侠世界生活

    因为救助他人而穿越到武侠世界的秦十月,还没来得及学习这个世界中特有的内力,便再次面对死亡的危机。
  • 惊魂阅读

    惊魂阅读

    我是新手请多多关照??き???,这是我写的第一部小说,有很多不足请大家谅解.》
  • 复仇女将军

    复仇女将军

    她父亲是前武林盟主,母亲是江湖毒医的女儿人送神医称号,原本一家人归隐江湖,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却意外的卷入了皇家的争斗,家破人亡,自己身中一种奇特的“毒”,为了复仇女扮男装意外的进入了军营,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女将,用自己的努力为父母报仇,拥有一副倾国倾城的面容,无条件支持自己的太子,温柔如水的赵子煜,还有柔弱却心思缜密的军师,她该如何选择。
  • 傲行九苍

    傲行九苍

    地球异变,往日的地球主宰人类只能龟缩在钢筋水泥的工业文明中,当异变多年后自以为凭借古武之力能够重新主宰地球的人类发现地球不再是人类所熟知的地球了。几万米的高山,连绵不断的丛林,强大的变异生物,陌生的智慧种族,人类是否能够恢复安宁的生活?
  • 剑逆三界

    剑逆三界

    天下欺你,我负天下;苍天不仁,我逆苍天。真天界,遮天界,人间界,红尘若梦歌一曲,提酒仗剑入轮回。前世,谁斩断了谁的情思,谁又负了谁的天心?今生,谁执着了谁的执念,谁又情起了谁的情缘?王朝,生死,剑道,武道,阵法,诸子百家,恩怨情仇......不若梦一场。一切的一切,开始于人间界,开始于大秦帝都燕京,开启于玄机门。玄机门前,梨花树下,一名衣着素雅的少年正等候着考核官的提问。这名少年叫云川。
  • EXO之回归路

    EXO之回归路

    作为EXO的粉丝,我们经历了解约。梦中那一个个别后重逢,回归的情节,也出现过很多,但是,能不能实现,谁也不知道。既然这样,那就以小说的形式呈现出那一个个美好的情节。她,明明是家族继承人,却在偶像与家族之间选择了偶像,从此,一个家族继承人一夜之间变成了EXO的师妹。片段一:“你们真的不相信我吗?”宫雪溪问道。“这是我们亲眼看到的,还会有假吗!”十二个人对她冷冰冰的。“你们会后悔的。”她转身离开。同样是一夜之间,宫氏家族继承人出现,正是她。当真相揭开的时候,十三个人又该何去何从?
  • 噬天

    噬天

    这是玄幻武侠的世界。上古四神兵,上古三神器重现江湖。四圣兽与天地麒麟的对决。大宋与金国及幽冥宫的是非恩怨。男女主角的奇玄妙遇及峨眉、武当、少林、丐帮四大门派的尔虞我诈。这里,有武侠,有玄幻,有奇遇,有神兽,有秘笈。
  • 破界之龙吟

    破界之龙吟

    雷落凡身陨,魂破九重天。一渡阴司颂,再临异界铭。仙侠无人挡,一剑惊万心。风萧萧路漫漫仙界一声叹,神挡灭魔挡杀谁敢于我战。骑龙越岭飞天际,落地潇潇玉龙吟。金盔银甲战天地,颠颠傻傻是逗比。——————————《破界之龙吟》这是一本勇者的传奇,这是一本王者的战歌,这是一本悲天伶人的故事,这是一本史诗的。。。的、额(⊙o⊙)…!好吧!这是一本逗比的故事,故事里有我有你还。。。还有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