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如一日勤学求索,五十余载融真情教书育人,林皋,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一名为科研奉献终身的学者,用自己的行动,抒写着一曲令人敬仰的大师颂歌。
1929年1月,林皋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一个普通的家庭。战火纷飞的年代,无论多苦多穷,他从未放弃过求学梦想。他在逃难中完成了小学和中学的学业,并考入了清华大学。由于来自学习条件相对较差的江西地区,他的学习基础不如上海、重庆来的那些同学。
但是他相信,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终于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缩短了与他们在学习上的差距,并在毕业时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清华大学毕业。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他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东北的号召,来到了辽阔的渤海边——刚建校不久的大连工学院任教,从此,这位追求进步、向往光明的学者便开始了与这座红色学府携手共进的伟大历程。1962年,林皋任副教授,1980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任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数十年来,林院士勤奋求索、厚德载物,在科研、教育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开创了大坝抗震新学科并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一名教育家,他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高层次人才,而作为一名有着伟大人格魅力的长者,他用自己高尚的品质和无私的奉献感染和教育着每一个人。
早在五十多年前,林老就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拱坝振动试验和土石坝抗震试验技术的研究,之后,他一直战斗在第一线,从事着水利工程与地震工程的教学与实践,开展大坝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实验技术和计算方法等的研究,为解决大型工程结构抗震的关键技术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6年广东省流溪河拱坝工程的顺利建成,坝顶挑流泄洪方案得到实现;1958年我国强地震活动区第一座大型土坝工程云南省以礼河土坝的开工建设;1964年三峡大坝抗爆研究;1972年吉林白山拱坝抗震水平的提高;1978年,丰满水库泄水隧洞大药量爆破保障了坝的安全……一项又一项工程,一个又一个印记,铭刻着林老为科技兴国作出的不朽贡献。
龙羊峡、东风、凤滩、二滩、小湾、大岗山水库大坝抗震研究;大连港、秦皇岛码头和岭澳、阳江、红沿河等核电站海域工程抗震安全评价研究,一项又一项科学研究,一次又一次的进步,鉴证着这位永不止步的学者辉煌的业绩。
五十几年的辛勤耕耘,林院士收获的成果无以计数。他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能源部、中国地震局、云南省等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0余项以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励。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已发表论文400余篇。先后被国家授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林老是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在林院士五十多年的教育生涯里,曾培养了博士、硕士研究生近百名。他对学生要求很高,学生的论文,他都亲自修改,大到文章结构,小到遣词造句、标点符号,他都严格把关,通常一篇文章要反复修改好多遍。他对学生爱护有加,学生的冷暖,都牵动着他的心。严谨务实,精益求精,林老用数十年如一日的身体力行,用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深深地感染并影响着他的每一位学生。俯首甘为孺子牛,一朝回眸,已是桃李满园。现在,林老师的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国家建设做着不懈的努力。学生的成才使林老师倍感欣慰。严爱并重,引导鼓励,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钟爱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永不言止。
几十年的奋斗历程,沉淀了这位大师永远不朽的品格。他勤劳节俭、默默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吾辈学习。多年来,林院士一直没有寒暑假和节假日,只有星期天不去上班。平时他总坐班车上下班,周六和节假日坐公交车。为了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工作,林院士每天带盒饭上班,并且一坚持,就是五十年。这些生活的小事,真实而平凡,但是,林老却用自己的行动坚持了五十年,任何小事,乘以了上万个日子,都注定凝聚成不平凡,坚实着一位科学工作者生命的壮阔与伟大。
奋斗未曾言止,林皋,这位成绩斐然的科研学者,这名诲人不倦的优秀教师,在五十多年的风雨沧桑后,依然保持着高昂饱满的工作热情,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八十高龄的他第一时间报名,先后六次奔赴灾区考察灾情、为恢复重建工作献计献策。
名师点评:
鞠躬尽瘁,怀博大胸襟谱写桃李芬芳,学无止境,越岁月沧桑镌刻生命辉煌。八十岁,只是岁月的印记,只是一个符号,对于林老师来说,更多的使命还在等待着自己。在这条艰难曲折的大道上,他依然在不懈地努力着,求索着,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