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87000000021

第21章 花开见人我见花——社会交往中的关系互动(3)

徒弟看到这个孩子衣衫褴褛,一副凄惨的样子,心中虽然同情无比,但是身为方外人士,并无钱财上的进项,因此也只能无奈地对师父说:“这小孩真是可怜,这么小便失了亲人,也不知道他以后怎么办。可惜我们修道之人也是身无长物,不然却可以帮衬他一二了。”

道长抖了抖自己的拂尘,说:“有济世之心却因为缺少钱财而无法成行,你是否有一种有心无力的感觉?”

徒弟点点头,深以为然道:“是这样的,我等修道之人虽自在无忧,修的道却也只是一人之道,只能成全自己,却帮不了别人,徒呼奈何。”

道长摇头笑笑说:“你真的这么想吗?那么你且看我的作为。”

道长说完走向了卖身葬父的小孩,让其抬起头,仔细地端详了一阵他的面孔后,高声说道:“无量天尊,我观你之面相,其后几十年福缘深厚,甚至可以泽被你身边的人,当可不必为以后担心。”

作出如此的断语后,道长便拉着自己的徒弟扬长而去。繁华的街上很多人都听到了道长的话,于是纷纷向卖身葬父的孩子围了上去。

远处,徒弟问道长:“师父如此做是何用意?”

道长说:“你没看见原本人人避之不及的场面现在却是人山人海吗?虽然我们无法在钱财上帮助他,但是却可以尽自己的力给他一些方便,相信经过我这么一说,很多人都会愿意将他买回去,而且人们对待‘福泽深厚’的人一般不会太坏。如此便是帮到他了。这样一来,你还会认为自己没有济世之力吗?”

徒弟点点头说:“原来如此,没有钱财却并不等于没有济世之力,只要有心给予他人方便,便是有德之人。”

道长一甩拂尘,道:“无量天尊,我等修道之人当如是。”

其后二人继续行走,为了锻炼弟子,凡遇上一些困难的事情,道长都会交与徒弟去做,如此三番几次之后,徒弟苦着脸向师父诉苦说:

“师父,我本不是天资聪慧之人,你却将这么些难办的事情交给我,我虽有心,却实在是做不来啊。”

道长抚了抚自己的长须,说:“我知你生性并不聪颖,不过若非如此,也达不到磨炼你的效果了。我且问你,你手上的这些事情,对于师父我来说是否难办?”

徒弟忙回道:“对于师父来说,自然是易如反掌。”

道长又说:“你可知当初你的师祖是如何评价我的?”

徒弟低头说:“弟子不知。”

道长说:“师祖对我的评价同样是‘才智不足,愚钝有加’。既然如此,为何同样的事情,对于你来说难于上青天,对于我却是易如反掌呢?”

徒弟深深思索说:“难道师父有何诀窍?”

道长点头道:“是有诀窍,而且不难,不过是多思多想,考虑精详而已。只要做到这点,即使愚钝之人,也可成为能人。”

徒弟闻言,豁然开朗,不再抱怨师父交与的事情,而是一心一意尽心去办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济世助人其实并不一定只能用到钱财,很多时候,其实只需要一些举手之劳,便能够给予他人很大的方便,这其实也是达到了济世助人的目的。这些举手之劳在人际关系中可能仅仅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便能够达到金钱所达不到的效果。关键是要有心,只要你用了心,心是不分大小的。

8.如何避免被欺骗

(欧阳崇一)来书云:“人情机诈百出,御之以不疑,往往为所欺,觉则自人于逆、臆。夫逆诈,即诈也;臆不信,即非信也;为人欺,又非觉也。不逆不臆而常先觉,其惟良知莹彻乎?然而出入毫忽之间,背觉合诈者多矣。”

(王阳明回答):不逆不臆而先觉,此孔子因当时人专以逆诈、臆不信为心,而自陷于诈与不信;又有不逆、不臆者,然不知致良知之功,而往往又为人所欺诈,故有是言。非教人以是存心,而专欲先觉人之诈与不信也。以是存心,即是后世猜忌险薄者之事。而只此一念,已不可与入尧、舜之道矣。不逆、不臆而为人所欺者,尚亦不失为善,但不如能致其良知,而自然先觉者之尤为贤耳。崇一谓“其惟良知莹彻”者,盖已得其旨矣,然亦颖悟所及,恐未实际也。

盖良知之在人心,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同。“不虑而知”“恒易以知险”“不学而能”“恒简以知阻”“先天而天不违。天且不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夫谓“背觉合诈”者,是虽不逆人,而或未能自欺也;虽不臆人,而或未能果自信也。是或常有先觉之心,而未能常自觉也。常有求先觉之心,即已流于逆、臆而足以自蔽其良知矣。此背觉合诈之所以未免也。

君子学以为己,未尝虞人之欺己也,恒不自欺其良知而已;未尝虑人之不信己也,恒自信其良知而已;未尝求先觉人之诈与不信也,恒务自觉其良知而已。是故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明、诚相生,是故良知常觉、常照。常觉、常照则如明镜之悬,而物之来者自不能遁其妍媸矣。何者?不欺而诚,则无所容其欺,苟有欺焉而觉矣;自信而明,则无所容其不信,苟不信焉而觉矣。是谓“易以知险,简以知阻”,子思所谓“至诚如神,可以前知”者也。然子思谓“如神”,谓“可以前知”,犹二而言之,是盖推言思诚者之功效,是犹为不能先觉者说也。若就至诚而言,则至诚之妙用即谓之“神”,不必言“如神”;至诚则无知而无不知,不必言“可以前知”矣。

——《传习录·答欧阳崇一》

【原文直译】

欧阳崇一的来信曾这样写道:“人情诡诈,层出不穷,如果用诚信来防御它,往往受到它的欺骗。要想觉察人情的诡诈,自己就会事先猜度别人会欺诈我,就会臆想别人不相信我。逆诈就是欺诈,臆不信就是不诚信。被别人欺骗了,又不能觉察到。能够不事先怀疑别人欺诈,不无故臆想别人不相信,而又常常能预先觉知一切的,唯有光明纯洁的良知才做得到。但是,其间的差别十分微妙,常常是背离知觉而暗合欺诈的事情发生。”

王阳明回答:不逆诈、不臆不信,但是做到先知先觉,这是孔子就当时的社会情况而言的。其时,许多人一门心思想着去逆诈、去臆不信,反而使自己陷于欺诈和不诚信。同时也有人虽不逆诈、不臆不信,但不懂得致良知的功夫,往往又受人欺骗,因此孔子有感而发,说了这番话。孔子的话并不是教人以此存心而一味去发现别人的欺诈和不诚信。存心去发现别人的欺诈和不诚信,正是后世猜忌险薄的人所做的事。只要存有这个念头,就不能进入尧舜之道。不臆不信却被人欺骗的人,尚且不失为善。但还比不上那些能致其良知、自然能预先觉知的人更加贤明。你认为只有良知光明纯洁的人才能这样,可知你已领悟了孔子的宗旨了。但是,这只是你所领悟的,并不能落实到实践之中去。良知在人的心中,恒通万古,充盈宇宙,无不雷同。

此正是古人所谓的“不虑而知”“恒易以知险”“不学无能”“恒简以知阻”“先天而天不违。天且不违,而况人乎?况于鬼神乎?”你所说的背离知觉而暗合欺诈的人,他虽能不逆诈,但他或许不能真的自信。他或许常常有先觉的念头,但他却不能常有自觉。常常希望能够先觉,这样就已陷入了逆诈和不臆信,已足能蒙蔽他的良知了。这正是他不免背离知觉而暗合欺诈的原因。君子修学是为了自己,不曾忧虑被别人欺骗,只是永远不欺骗自己的良知罢了。所以,君子不欺骗,良知就没有虚假而能真诚,良知真诚就能光明。君子自信,良知没有疑虑而能光明,良知光明就能真诚。明和诚彼此促进,因此良知能常觉、常照。常觉、常照就仿佛明镜高悬,任何事物在明镜前都不能隐藏其美丑。什么原因呢?因为良知没有欺骗而诚信,也就不能宽待别人的欺骗,若有欺骗就能觉察。良知自信而光明,也就不能容忍不诚信,如果有不诚信存在就能觉察。此亦称为“易以知险”“简以知阻”,也就是子思讲的“至诚如神,可以前知”。但是,子思说“如神”“可以前知”,还是当两件事看待了,因为这是从思、诚的功效上论断的,仍然是给不能事先觉知的人讲的。若从至诚上来说,至诚的妙用即为“神”,而不必说“如神”了。至诚就能无知但又无所不知,也就不用说“可以前知”了。

【心学解】

人生在世,最担心的其中一件事是什么?恐怕是被别人欺骗。实际上,在世界上,欺骗是一种常态,我们不可能祛除它,只能避免。如何识破欺骗而不受骗呢?这是人类绞尽脑汁在思考的问题,但是,很少有人能找到一劳永逸的答案。

王阳明的弟子欧阳崇一在给王阳明的信中就吐露了这种沮丧:“人情诡诈多变,如果用诚信应对它,经常会被它欺骗。很多骗子正是利用了人们的厚道和诚信而屡屡得逞。但是,如果想不被骗,必须事先能察觉,可事先察觉的前提必须是把每个人都当成潜在的骗子。可这样就违反了孔子‘不要预先猜测别人欺诈自己,不要预先揣度别人不诚实’的忠告。换句话说,我这样做,就把自己变成了那种不诚实、不厚道的人了。我想,恐怕只有良知,才能在不怀疑别人的欺诈和诚实的基础上,就能察觉到欺骗吧。”

王阳明给欧阳崇一回信说:不事先怀疑别人的欺诈和不诚信,而能先知先觉,这是孔子针砭时弊而言的,当时人们一心欺诈别人,做不诚信的事,而深陷于欺诈和不诚信的泥潭中;还有人不欺诈、不随意猜测别人,但是不知道致良知,而常常又被别人所欺诈。

孔老夫子并非教人事先存心去体察他人的欺诈和不诚信。只有心怀不轨的人才事先存心,把别人看成是骗子。可即使他时刻防备,也很难不被欺骗。原因很简单,他把别人当成骗子,就证明他也是骗子。他总是防备别人,心力交瘁,偶一疏忽,骗子就乘虚而入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就是,防备别人欺骗的成本太高。

固然,不事先把别人当成骗子,不时刻提防别人的人会受到欺骗,但如果能使用良知的力量,就不可能受到欺骗。

良知在人的心中,横亘万古、充塞宇宙都是相同的。那些“不觉悟和欺诈不实”的人,虽然不猜度别人是否欺诈,但他们也许会有自我欺诈;虽然不去猜想别人是否诚信,但他们也许不能真有自信。这使他们常常有寻求先觉的心,却不能常常自我觉悟。常有探求先觉的心,就会沦落为事先怀疑别人欺诈和猜想别人不诚实的人,而这足以蒙蔽他们的良知。这就是不觉悟和欺诈不实不能避免的缘故。

我们应该记住: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不必忧虑别人会欺骗自己,只是永远不欺骗自己的良知罢了;不担忧别人对自己不诚信,只是永远相信自己的良知罢了;不曾事先探求他人的欺诈和不诚信,只是永远地存养自己的良知罢了。

所以君子不欺骗自己,那么良知就不虚伪而会很虔诚,虔诚则良知晶莹透彻;君子自信,良知就不会被迷惑而变得晶莹透彻,晶莹透彻也就虔诚了。晶莹透彻和虔诚相互促进,所以良知能经常觉悟、经常澄澈。

经常觉悟、经常澄澈的良知就像高高悬挂的明镜,万事万物在它面前自然能显现出美丑的原形来。这是为什么呢?良知不欺诈而真诚,那么也就不能容忍欺骗,假如有欺骗便会察觉到;良知自信澄澈,那么就不能容忍不诚信,假如有不诚信就会马上察觉。

一言以蔽之,想要不被欺骗,想要不必每天担心被骗,你就应该光明良知的力量。如果暂时还不能让良知完全光明,那么,请你记住下面这句话,它来自《菜根谭》:你相信别人,别人未必都是诚的,但你却是诚的;你怀疑别人,别人未必都是狡诈的,可首先你自己就成了个狡诈的人。

9.包容使人动容

先生曰:“凡朋友问难,纵有浅近粗疏,或露才扬己,皆是病发。当因其病而药之可也,不可便怀鄙薄之心。非君子与人为善之心矣。”

——《传习录·黄修易录》

【原文直译】

王阳明说:“朋友在一起辩论,即便有浅近粗疏的地方,你如果想因而显才扬己,都是毛病在发作。只有对症下药才行,不能因此而怀有轻视别人的心。不然,就不是君子与人为善的心了。”

【心学解】

大师荀子说过这样一段话:自己做出昏乱的事情,却憎恨别人的责备;做尽丑恶的事情,却希望别人称道;把正经当作笑柄,把忠诚当成贼寇,这些都不是君子应有的行为。君子尊崇师长,亲近朋友;时时痛恨自己心中的贼寇(邪念),从不议论、轻视他人的弱点。

同类推荐
  • 中国人成事最常用的招儿

    中国人成事最常用的招儿

    有人说,中国人聪明,现在的中国人更聪明!是呀,几千年的华夏文明,让中国人沉淀出成事大智慧。梳理中国历史不难发现,那些成功的人,总是充满着智慧。他们做事,往往拿出立竿见影的办法,从意想不到的角度出手,轻轻松松成事。
  • 修好这颗心

    修好这颗心

    铺面而来的社会焦点、矛盾纠纷就会告诉你这个世界已经变得如何浮躁。但是我们还要在这个社会上不懈地行走,怎样才能不被像瘟疫一般蔓延的浮躁所侵袭?外界环境我们不可能左右,无疑,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成了最智慧的上策。从目前热门的社会现象入手分析,告诉你应对浮躁的几大策略:修好这颗心;心境决定处境;奋起,没有绝望的处境;重建信念,乐观上路;内心强大,自强不息;追逐梦想,没有不可能的人生;跟随你的心,做最快乐的自己等。帮你迈上心灵强大的旅程,让你在面对当今浮躁的世界,游刃有余地生存。
  • 如果没有明天

    如果没有明天

    如果今天成为世界的终点,人类一切的美好与丑陋、高尚与卑劣、感恩与敌视将全部终结。无差别死亡,生命的尽头会是什么样的色彩?
  • 不声色,不青春

    不声色,不青春

    麦麦:曾经我们都以为青春无悔,其实青春悔不悔都不是什么大事儿,它顶多在你成长路上最疼的地方扎一针,然后我们欲哭无泪,我们辗转反侧,我们久病成医,我们百炼成钢,我们,就这么开始定义了自己的青春。本书写给每一个有理想但不快乐的年轻人,作者麦麦用细腻真切、活泼灵动的文字讲述了自己的声色青春和励志的成长往事,为青年朋友们回答了“毕业后该怎么生活”、“如何选择好自己的路”“如何让自己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等问题。他是广播界公认的全能自HIGH小天王,以边说边唱的形式主持电台音乐节目的第一人;他的节目《边走边唱》常年保持收听率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王者成绩。
  • 穷爸爸在岸上,富爸爸在水里

    穷爸爸在岸上,富爸爸在水里

    本书以“穷爸爸”和“富爸爸”指代世上的两种人——前者在创富的道路上不思进取或不得要领,在心态、方法上存在问题,因此总是碌碌无为;后者在创富的道路上紧迫感十足,他们不断进取,做事时具备积极的心态、恰当的方法,因此能够创富成功、实现梦想。书中将这两种人的差别分门别类地阐述出来,旨在让读者告别“穷爸爸”的状态,迈进“富爸爸”的行列。
热门推荐
  • 天安门的天

    天安门的天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百部小小说名家出版工程,旨在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集结杨晓敏、许行、聂鑫森、孙方友、孙春平、刘国芳、谢志强、陈毓、周海亮、海飞、曾颖等当代小小说最华丽的作家阵容和最具经典意味的力作新作,由100名小小说名家一人一册单行本(共100册)组成,兼容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流派不同内容不同风格,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小小说的系统出版工程,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识社会人生、充实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写作能力的最佳读本。本书为丛书之一,收录了墨中白的小小说作品,分为作品荟萃、作品评论、创作心得和创作年表四部分。作品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情节曲折,于质朴中见幽默。
  • 佛说轮王七宝经

    佛说轮王七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美人难惹

    美人难惹

    她是外人眼里的冰山美人,是人们眼中的异类,整日与尸体为伴。他是所有女生眼里的梦中情人,男人眼中的大神,是艾弗大学大学心理学教授。他们相遇在一场谋杀现场,她是法医,而他却是协助警局破案的心理师。可是这样一位优秀的男人在林瑶的眼里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流氓加混蛋。
  • 猫小姐的日常

    猫小姐的日常

    猫小姐和猫先生在中国的两端过着极其相似的生活,错综复杂的经历之后终因一个网游才得以结缘。猫小姐说是因为机缘巧合,而猫先生说是因为命中注定。作者不写小说,只讲故事。
  • 道听途说

    道听途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级杀手在都市

    神级杀手在都市

    世界顶级杀手唐林,历尽惊险与繁华之后,突然接到保护未婚妻的任务。这保镖工作可真不好做,要会飙车,懂喝茶,斗得过纨绔,躲得了暗杀。不过对于全能杀手的唐林来说,这些都是小儿科。可是,当美女大小姐突然倾心,大明星硬倒贴,漂亮警花天天跟踪的时候,唐林才发现,原来要做个普通人,也不是那么容易啊!
  • 娱乐圈女皇

    娱乐圈女皇

    一个丑陋的胖妞,在重生前演艺路程诸事不顺;重生之后,强大的明星养成系统让她有了在演艺圈发展的机会。一个她根本不认识的世界,一个没有盗版的世界,一个没有负担的世界。且看她如何在这个不熟悉的异世界创造出属于她自己的一个娱乐圈世界,成为娱乐圈的女皇。
  • 西游风云传

    西游风云传

    西游再起风云。一个小混混在西游世界大战孙悟空,收服牛魔王,征服女儿国,推到白骨精……重生西游,昊天壮志踌躇,豪气干云。他在练功房YY着,怎么与斗战胜佛孙悟空大战三百回合的时候。家族要求他成为“人种”……欲为人种,昊天心头鹿撞,喜笑颜开。他在闺房中YY着,第一个新娘是小萝莉还是御姐的时候。一个彪悍的寡妇把他推到了……晋升仙人,逃离氏族,成为天兵。昊天雄心万丈,意气飞扬。他在军营中YY着,怎么从一个小天兵爬上天王宝座,甚至成为天庭之主,掌控三界(天界、凡界、阴界)的时候。如来佛祖领导的大雷音寺,对天庭西天门发动了雷霆袭击……
  • 冯志远:我有一寸爱

    冯志远:我有一寸爱

    冯志远,一个感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感动了整个中国的人民教师。自1958年从繁华的上海来到偏僻闭塞的宁夏农村支教,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43年。由于长期的艰苦生活,长期的用眼过度,加之没时间治病,冯志远不幸在一次讲课中双目失明,即使这样,他又坚持当了5年盲人老师,直到60岁退休才正式离开讲台。有一种人格叫做万世师表有一种经历叫做无悔人生有一种情怀叫做鞠躬尽瘁把“师魂”渗透在教学工作的细节中把希望与梦想寄托在教书育人中在艰苦的环境中体验普通老师的伟大情怀在坚守的信念中展示人性的坚韧、美丽与光辉。
  • 逆天凤凰

    逆天凤凰

    青鸾现,风盘旋。她是浴火重生的凤凰,转世到月族神女身上,占用了她的身体,灵术,炼丹,炼器什么的对她来说没什么了不起的,她只想在这浩翰的宇宙中展翅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