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45300000017

第17章 昭明太子:质本洁来还洁去(2)

昭明太子吃饭时经常会发现碗里有苍蝇之类的小虫子,他就偷偷地把它们拿出来放到盘子边,不让人知道。因为他不想为此而让厨师知道自己失职而担惊受怕。当时宫中流行赌博,即使是小孩子也对赌博产生非常大的兴趣。梁武帝为了制止这种行为,就立下严酷刑法,一旦捉到赌博之人,就处以极刑。昭明太子知道后,跟手下人说:“这些人虽然赌博,但他们用的是自己的钱,并没有侵犯公家财物,刑罚如此严酷,似乎与人情不符。”

过不久,他又跟父亲提到此事,梁武帝表示赞同,并让他修改惩罚限度。太子下令:老百姓赌博判徒刑三年,士人赌博免官。他将以前法令上规定处死刑的都改为无期徒刑,自此以下都减刑一半。

这些事情被明明白白地记载在昭明太子的传记里,我们要讨论的并不是这些事情到底有无,而是想告诉人们一件事情:昭明太子之死无论是对梁朝还是对历史,其实都是一个很不小的损失。

但为什么仁义之人往往早死,而继之而起的人大都以不仁不义着称于历史呢?如果说好人不长命,那么,为什么这句话偏偏要落到昭明太子的身上,而不是别的好人身上?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昭明太子之死导致了他后来的儿子不能被立为皇太孙,不能继承梁朝大统。有人说,这是因为昭明太子与父亲的那场坟墓事件。但我们再重新分析一下梁武帝这个人,就能明白,这只是其中一个小原因。最大的原因是昭明太子的儿子那时还小,作为并不昏庸的梁武帝来讲,小孩子不足以托大任。

我们说这一点,无非是想说明,昭明太子的仁义在信佛的梁武帝那里是被认可的。昭明太子的死让这位皇帝无所适从,他不知道自己的儿孙辈里能否还会有第二个萧统,他只是知道,一个优秀的接班人就这样消失了,留给他的只是萧统的仁义道德和文采风流。

公元520年,梁武帝萧衍为扩大佛教的影响,亲自登台宣传佛家教义。昭明太子也随之信仰佛教,并读遍了佛教经典。并且在宫内建立慧义殿,作为集会之所。他还招引一些著名僧人谈佛论禅。

因受儒家思想影响,太子特别喜欢与有才学的人交往,他常常和文人学士一起讨论典籍,谈古论今,还着书写文章。到522年时,萧统诗文的数量已经不少,许多文人学士都要为他编纂文集,而萧统只命刘孝绰编定他的文集,并且让他写了一篇序。

我们一谈到昭明太子,就会想到《昭明文选》,这是因为这部书对后来的文人们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唐朝时就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

也就在522年,《昭明文选》开始编选,到他母亲死时,足足用了五年时间。当时萧统藏书近三万卷,许多著名文人学士都聚集在他身边,太子特意建造了“乐贤堂”,让画师把当时一些著名文人都画出来,挂于堂中。无数的文人为他编选《昭明文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一群文人在一起,自然就会有矛盾,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弊端。萧统却很善于处理身边文人学士中的矛盾。有一次,刘孝绰作为廷尉正,携妾入官府,但却把自己的老母亲留在了原来的宅子里。当时御史中丞到洽就参奏了刘孝绰一本。刘孝绰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弟弟,弟弟一听有人欺负哥哥,就大笔一挥,写了一封信,信里列举了到洽令人不满的十件事,字里行间表现了对到洽的鄙视。同时另写一本呈奏萧统。萧统接到之后,看也不看,就叫人把信烧毁了。刘孝绰兄弟俩和到洽见太子如此,也就不了了之了。

对文人如此,但对其他贵族,萧统却常常给其以难堪。萧统喜爱山水,于是就在玄圃中建造亭馆,与身边属员和文人学士游宴其中。有一次,他于后池泛舟,番禹侯大谈此间当奏女乐,太子不答,却吟咏左思《招隐诗》云:“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搞得这位侯爷不声不响,脸红耳赤,下船走了。

事实上,萧统在东宫二十年,从来就没有畜养歌舞伎人,梁武帝曾赐给他一支太乐女伎,不久,这些人就被太子送了回来。

昭明太子死后,其弟萧纲被立为皇太子。事实上,萧纲被立为太子并不是偶然的。早在大通三年(529年),昭明太子的“墓地事件”不久,萧纲就被梁武帝征入朝。这个时候,昭明太子就跟左右说:“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见和弟弟萧纲下棋。后来,我以班剑授之,弟弟就走了,难道这预示着我将太子之位让与他了?”

这个梦是否真的是昭明太子所做,已经没有探讨的必要。梁武帝在这个时候招萧纲入朝,在昭明太子看来,就是要废他而改立弟弟为太子。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而这个不知有无的梦只不过是他把这种“认为”说给大家听罢了。

昭明太子死后,梁武帝却又招其子、时任南徐州刺史的萧欢入京,据史料载:梁武帝“欲立以为嗣”,但一个月后,又将这个孙子“遣还镇”,而确定以萧纲为嗣。梁武帝给出的理由是:因天下未安,择嗣须重贤德,故效“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

伯邑考为周文王长子,文王以次子姬发贤而越次立嗣,是为武王。但这种情况在封建正统国家是很少出现的,但在梁朝却出现了。正常情况来讲,按照封建礼法,萧统死后,以“世嫡孙”萧欢为嗣,于义为顺,那么,立萧纲为嗣就属于“越次”之举,梁武帝很担心这样做会引起朝野的巨大震动,就援引周文王之例,来说明这是一个必要的非常决定。

我们暂且不讨论梁武帝立萧纲的理由是什么,或者如他所言,必要立一有德之人,或者如野史所云,是因为嫉恨萧统在母亲坟墓前做的好事。我们只是想说,萧统死后,无论立谁都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因为萧统太优秀了。从发生的事件来看,也的确如此。萧纲虽被确立为太子,但他作为储君的合法性问题并未就此了之。萧统的仁德之名给他的压力实在太大。况且,许多人也知道了坟墓事件本是别人的诬陷,他又那么早地死去,同情他的人自然是数不胜数,更引起了许多人内心的不平。

历史记载:“太子仁德素着,及薨,朝野惋愕。京师男女,奔赴宫门,号泣满路。”现在看来,这种气氛确实是有点不寻常,大家对他的感情比对皇帝还要深。让萧纲恼火的是,自己继承太子之位从外人看来,似乎是从萧统儿子萧欢手中抢来的。这就更容易使许多人的不平心情变得愈发强烈。

基于以上原因,尽管梁武帝为立萧纲为皇太子之事找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朝野仍然“多以为不顺”,《南史·梁武帝诸子传》更记载为:“帝既废嫡立庶,海内口尊口沓。”

曾为萧纲晋安王主簿的周弘正也特地奏记萧纲,劝他谦让。甚至到后来乱臣侯景叛乱的口号就是“次当支庶,宜归正嫡”。梁朝自昭明太子死后的政局始终不稳,完全可以归罪为昭明太子。

梁武帝精力充沛,一生共有八个儿子,依次为:萧统、萧综、萧纲、萧绩、萧续、萧纶、萧绎、萧纪。这八个儿子里除了昭明太子萧统和三儿子萧纲还算人以外,其他几位都不成器。第二个儿子萧综生时被封为豫章王,有一天,不知道他抽什么风,怀疑自己的爹不是梁武帝,就收拾了一下于525年逃到了魏国。梁武帝大怒,削其爵夺其封,撤除属籍。

昭明太子死后,自然萧纲是太子的最佳人选,但如前所言,这样的立嗣法违反了惯例,引起了太子诸子和萧纲其他兄弟的不满。大家都以为自己与萧纲一样有资格继承大统,所以对萧纲充满了仇恨,这些人之间也充满了仇恨。在这种矛盾交织的情况下,只要有一根导火索,就足以爆发各派力量之间的争斗。

梁武帝八个儿子中,萧综以外,四子萧绩封南康王,死于529年;五子萧续封庐陵王,死于547年。萧续死后,存者唯太子萧纲、六子邵陵王萧纶、七子湘东王萧绎、八子武陵王萧纪四人。

邵陵王萧纶自幼聪慧,博学能文,但性格暴躁,喜怒不定,行为怪诞。他在任南徐州刺史期间,经常扮作杂役模样,在市井闲逛。一次,他问一个鱼贩对刺史印象如何,鱼贩随口答道:“是个暴虐之徒!”

他哈哈笑完,抽出刀来就把鱼贩杀死了。本来,一个刺史杀一个鱼贩其实是很正常的事。可这种事情并不是只有这一次,而是很多次。对他的行为怪诞,有这样一件事可以说明:有一次,他在街上闲逛,忽然遇到一辆丧车,不知是抽什么风,竟抢上前去,夺过人家的孝服穿上。扮作孝子,匍匐号啕,可谓丑态百出。

萧统死,萧纲立,萧纶以为“时无豫章(萧综),故以次立”。这就是说,萧纲被立为太子,在他心目中是“兄终弟及”。他的五哥萧续一死,他觉得只要父皇和太子三兄萧纲命不长,皇帝的宝座便是他的了。这个“博学能文”的混账就打听了父亲的活动,然后派伏兵准备刺杀梁武帝。幸好被宦官张僧胤探知,梁武帝的一条老命才保住了。可信佛的梁武帝不忍处罚,大哭着教训了他一番完事。但这件事以后,他并没有放弃杀掉父亲的决心。

不久,他就以请罪之名向宫廷献名酒曲阿酒一百瓶,梁武帝有了上次的教训,不敢饮用,将酒赐给宫中宦官,饮者不久即便死去。即使如此,梁武帝也不忍处罚,只是在宫中多置卫士,严加守备而已。

第七个儿子萧绎性好矫饰,多猜忌,趁着侯景之乱,拥兵自守。景乱未平,湘州刺史河东王誉趁机起事,朝廷遂派大将王僧辩先东下讨伐侯景,后再平誉。552年侯景之乱平,萧绎即位于江陵,并击败与之争位的武陵王萧纪。555年,西魏攻陷江陵,萧绎被杀。临死前,他烧了自己所收藏的大量书籍。

梁武帝的第八个儿子萧纪更是混账透顶,公元552年,他拥兵自称皇帝,用黄金、白银做成一斤重的金饼一万个、银饼五万个,临出征打仗前,他把金饼、银饼拿给将士们看,但并不分给有功的人。他的军队被他哥哥萧绎打败溃散,梁兵追赶萧纪。萧纪掷一小袋金饼给追他的梁兵:我用这金饼雇你,送我去见我七哥。追兵说:我先杀了你,金饼会跑到哪里去!那追兵手起刀落,结束了萧纪的性命,随手又取了那些金饼。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知道,萧统的死其实就是梁朝灭亡的先兆。虽然他弟弟萧纲在品德与能力上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毕竟这个太子之位来历不正,引起后来的诸多内乱是意料之中的事。

有时候,仔细想一想,是不是天要灭梁,才让昭明太子死掉,才让梁武帝的那些儿子个个猪狗不如?昭明太子的品德与能力并不是与这些家伙比较而得出来的,就如一块金子,无论与任何东西比较,它都是一块金光闪闪的金子。

一位不可多得的仁义太子,在青史上所留下来的美名却是《昭明文选》,从他的仁义上来讲,是不是一种悲哀?我们记住了他的风雅,却对他仁义的观察几乎于若隐若现,昭明太子在天有灵,岂不会痛哭?

同类推荐
  • 大明王朝4

    大明王朝4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这是中国式的王朝兴替,佛家叫轮回,经济学家叫周期,而历史学家,干脆就把它称之为历史周期律。
  • 击破兵阵的锋刃

    击破兵阵的锋刃

    兵荒马乱的春秋时期,人们的思想却是汹涌澎湃的,在权力与利益的斗争中,谁能一统天下?
  • 天才仵作

    天才仵作

    身中一刀,头部遭到重击,但死因却是溺水。银针探喉发黑,明明是中毒而死,却死于自缢。蝇虫为何最先叮咬尸体头部。枯井之中为何倒映明月。…………且看宋小仙如何凭借着一身的验尸本事,让死人说话,让骷髅讲述,来为无数冤狱沉冤昭雪。改了状态,大家可以收藏了。
  • 最强帝王录

    最强帝王录

    “凡日月所照之地,江河所至之处,皆为帝国疆土”——神武大帝公孙续
  • 秦末汉殇

    秦末汉殇

    历史云烟,戈戟逆声秦二世执政,残暴昏庸,故事就是从此开始。渔村之变将少年卷入诛暴秦这纷争之中,是轮回辄轧,还是天命所向?且看不一样的秦末汉初。。。
热门推荐
  • 高人一筹的求职秘诀

    高人一筹的求职秘诀

    一个知己知彼、有的放矢、高人一筹的求职者要能够认清就业形势,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现在的劳动力市场及人才市场,由于劳动力供大于求,属于买方市场,用人单位招聘要求高,条件苛刻。因此,对于求职者来说,求职就业的难度相对一天天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求职者既要有自信和勇气,又要有充分而良好的心理准备。在这样在应聘时,就能泰然自若,应对自如。其次,一个知己知彼、有的放矢、高人一筹的求职者应能分析失败原因,吸取教训。另外,一个知己知彼、有的放矢、高人一筹的求职者也应能调整求职应聘的策略,重新选择用人单位,让自己多一份选择。
  • 帝少轻狂:娇妻要逃跑

    帝少轻狂:娇妻要逃跑

    初见,他们是一对欢喜冤家。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的目光随着她移动,爱情的萌芽悄然发生。“元伊,你敢逃我就打断你的腿。”他的目光像黪了毒,锐利的盯着她。“放开我,我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你没资格管我。”她努力挣脱他的禁锢。他将她禁锢在属于自己的牢笼里。她成功逃离了他,再见时她已经不是那个随心所欲的小女生了。她是他的劫,他的梦魇。今生只为你而活!男女主双洁,一对一。欢迎入坑。原名《蚀骨情爱:再分离》
  • 琉璃漫影

    琉璃漫影

    任务限时?不服抹杀?穿越强制?No,no,no!这么严肃干嘛,生活这么美好,干嘛冒出来个杀神指挥者系统?无限穿越嘛,就该轻轻松松的。当然,这些,主角们可是不知道的。……次元的乱入,各种力量的疯狂碰撞,那宇宙之上爆破之后诞生的,究竟是极度的光芒还是永恒的暗夜?无形齿轮缓慢转动之下,牵引而出的漫影又将去向何方?(唔…对外这么说就好啦。)
  • 似是红楼

    似是红楼

    就在她当了十几年拉拉的时候,她因为一个女人挂了。到了地府阎罗王居然说她是他发小,“她”本是“他”,天上的大神。好啊,居然让他投错胎,搞得不男不女,看他不告上天去。关键时刻那阎罗王居然拉着他说什么会好好补偿,不但还他一身法力,还把他送到他自己的情人那里。结果他居然穿到一叫“贾宝玉”的人身上,他的情人居然就是传说中的“林妹妹”,好吧,他一定要费劲心机转变这个似红楼却非红楼的结局。
  • 锦衣王侯

    锦衣王侯

    本是京剧演员,穿越至大明正德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虎皮肉,且听那雨打浮萍。哼一曲临江仙,且随那风起云涌。呼一声大丈夫当如是,这才要独掌权衡。且看锦衣缇骑,股肱心腹,鲜衣怒马,绣春刀出……
  • 孤帝邪妃:民女非你不嫁

    孤帝邪妃:民女非你不嫁

    “美人!”祺宝贝看着面前紫眸美男惊叫一声,预备扑倒,谁知美人成了她弟弟!“美人!”祺宝贝追着白衣美男满大街跑,谁知美人成了她师傅!“美人!”祺宝贝看着面前面瘫式的绝色少侠,结果遭了美人几计刀眼,祺宝贝欲哭无泪,美人叔叔我错了!我把师傅卖给你!求收留,求包养!自此世上多了一对有情人,少了两只美男!!祺宝贝决心,一定要找个比美人叔叔和美人师傅都美的男人嫁了!结果事与愿违,祺宝贝怀孕了!!孩子他爹真心不美!!
  • 首席阔少的新婚妻

    首席阔少的新婚妻

    他有名无实的妻子。婚后四年,他对她恨之入骨,百般羞辱。然而五年婚约即将结束,在她以为可以全身而退时,他却给了她一段蚀骨宠爱。“唐皓南,签字吧!”将一式三份签好字的“离婚协议”摆在他面前,她平静地说。唐皓南抓起桌上的离婚协议,撕了个粉碎!他说:“夏一冉!就算离婚,甲方也不该是你!你这个傀儡没资格!”她花光力气的转身,同时抽走了他的魂魄!多年后,她成了财阀大亨的遗孀,坐拥亿万资产,带着女儿华丽归来……
  • 炫舞时代之笨只为你

    炫舞时代之笨只为你

    。。。。。。。。。。。。。。。。。。。。。。。。。。。。。。。申请删除。
  • 你就是自己的奇迹

    你就是自己的奇迹

    本书从积极心态、发掘潜能、敬业尽责、人际关系、自信自强、善抓机遇、良好习惯等角度入手,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与分析,力求揭示创造奇迹的秘诀。
  • 民国异闻

    民国异闻

    佛偈有云: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佛解释说: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因缘之间到底有什么奥秘,林慕白生逢民国乱世,经历各种怪事,小村居民为何突然消失,?古墓中的嗜血魔鬼是何方妖怪?孤楼中鬼影又是谁的冤魂在哭嚎?一系列看似无关的诡异事件却又紧紧相连,且看林慕白如何找寻最终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