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36000000004

第4章 忧患政府(1)

一些敏感的观察家已经发现,这次反腐败从各个角度来说,和以往很不相同。到底不同在哪里呢?人们也说不清楚。这次反腐败的意涵,不是仅仅从其所已经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所能说清楚的。

市场的精神

●林毅夫经济学家,曾任世界银行副行长

张维迎经济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政府和企业的角色定义?

林毅夫:亚当·斯密认为,政府只要保护产权,建设法律制度就够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1768年开始写,花了8年时间,1776年出版。在1768年之前,亚当·斯密花了二三十年时间研究文献,这些文献大概也就是50年、100年以前的文献,是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所以整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其实技术是给定的,然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分工细化。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纺织工业的机械化生产,最早是在曼彻斯特。我们知道,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变迁的速度加快,新产业不断涌现,就像刚才维迎讲的,200多年前亚当·斯密的时代,产品只有十的两次方,不到三次方,现在是十的七次方、八次方。这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没有讨论的。

张维迎谈企业家精神,我认为企业家精神也非常重要。但是企业家怎么出现?除了他天生的对市场发现的敏感度以及风险判断外,还需要什么?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经济加快发展,有所谓R&;D说法。“D”,就是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这确实是企业家做的。但是企业家在做“D”之前的“R”,就是科学的、对自然的认识的加深。由于科学的、对自然认识的加深,投入非常大,风险也非常大,而且成果出现以后是个公共产品,所以企业家自己是不会做的。

实际上在美国,所有重要的新产业、新产品的出现,背后都有国家的支撑,是国家在“R”方面的支持。比如Google,它的计算方法是NSF(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一个项目。再比如互联网、生物技术等都有很多国家的支持。美国最主要有两个机构对“R”支持,一个是NSF,一个是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可是支持“basic research”(基础研究)的钱是有限的,因此他们支持“basicresearch”的时候,已经想了对新技术、新产品会有什么影响,然后决定哪些“basic research”需要国家做。所以如果美国对前沿的、与技术有关的“basicresearch”是有选择的,那就代表它有产业政策。

政府部门购买新产品,也对企业家发明技术、实现市场化产生很大影响。所以我要补充一下,维迎对企业家精神的重视,我是承认的。然后企业研发新产品,同时政府给予充分的自由和产权保护,我也承认。但是,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家要发展新产品,此前的那些公共知识,要是没有国家的投入,实际上也不会出现。所以应该是企业跟政府的合作。

张维迎:亚当·斯密研究的是200多年前,工业革命发生之前,这没错。但是科学并不总是在进步的,我不认为今天的思想一定比20世纪先进。无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有这个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是免不了犯错误的。比如说日心说,其实古希腊人就提出来了,后来被否认,一直到哥白尼才得到认同。经济学更是这样。所以我认为不能说因为亚当·斯密那时候不具有现代的技术,他的理论就比现在的更差。

我们看美国,在产业革命时候,大量新产品的出现,没有什么国家支持;我们看英国,包括科学的出现,很多没有什么国家支持;然后我们看很多基础的研究,美国最好的大学都是私立大学。

如果我们研究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所有事情都离不开国家,但不能证明没有国家参与这个就不会有,反而没有国家参与,我们有可能更好。那时候我们说没有国家,没有政府,你能用铅笔吗?铅笔是国有企业生产的。但我们看现在国家不生产铅笔,我们铅笔多好啊。我不认为没有政府参与,这个事情就没有。我想没有国家和政府参与,这个事情可能变得更好。

黄有光:我坐在两个人的中间,我的观点也是他们两个中间的,我认为市场和政府肯定都非常重要。我同意企业家、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但政府也必须做一些事情。但是否应该或者能够成功地做这些事情,林毅夫讲的潜在的比较优势有可能成功。我认为更加重要的是要让政府去做这些市场不能做的,像环保、食品安全这些东西更加重要。

张维迎:我刚才强调的是政府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创造自由的环境、法治、包括产权制度的保证。

政府协调有可能失败,没有政府协调更失败

林毅夫:谈到政府和企业家,大家说我强调政府的作用,这是一个误解。好比大家说我是乐观主义,其实我不是乐观主义,我是客观主义,大家都悲观,我就变成乐观主义。现在我一直强调的是有为的政府和有效的市场。有效的市场当然是靠竞争、靠企业家。但因为现在大家不讲有为的政府,所以好像说我强调政府。其实你看我所有的文章,我两个方面都看,因为有效的市场要竞争和企业家的精神。国内现在大部分人反对政府干预,所以我就变得比较突出。

再者,我们现在是否可以取消对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的补贴?过去当我们资本非常短缺,是一个低收入国家的时候,那些大型国有企业资本很密集,不给补贴就死了,所以当时给补贴是雪中送炭。现在大型的国有企业实际上是符合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可以竞争,再补贴就是锦上添花,所以补贴应该取消掉。国企是不是一定要私有化?过去我们总是把国有企业失败认为是国有的,我认为这个看法是错误的。实际上苏联、东欧国家很多大型国有企业私有化以后,给的补贴更多。私有化以后,寻租的积极性更高,这不仅在苏联、东欧这样,在拉丁美洲也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但如果说已经符合比较优势的时候,产权重要吗?如果是小企业、中型企业我认为私有化很有效,因为所有者和经营者是同一个人。但对于大型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一定是分离的,经营者一定是带领人,在那个情况下竞争的市场更重要。

最后提一下,有一个教授提到一个经济体在赶超的时候一定要政府参与,因为靠市场发展不起来。但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是否需要政府?这是需要讨论的。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企业必须要政府,因为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也必须完善基础设施,必须改善人力资本,也必须改善金融和法治,这些都不是单个企业家可以做的,需要很多企业家做,需要协调。或者协调很难,必须政府供给。我所看到的少数几个成功的经济体,都是政府跟市场共同努力的结果。新结构经济学,一方面是强调有为的政府,但必须提出一个框架,政府哪方面的干预是错误的?更重要的,这个问题不是讨论政府要不要干预,而是哪一种干预能够真正促进经济发展,哪一种干预会失败。同样的情形,成功的国家都有产业政策,当然大部分产业政策是失败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研究不是不要产业政策,而是哪种类型的产业政策可以成功,这样的研究更有积极的意义。

张维迎:第一,我认为发现比较优势,利用比较优势,恰恰是企业家最擅长的。没有一个企业家会傻得在北方种水稻、南方种小麦,一定是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企业家是最清楚比较优势的。而我们国家恰恰是政府经常乱点鸳鸯谱。如果论比较优势,政府和市场相比,市场更擅长解决比较优势。

林毅夫:科研也很重要。如果要政府去协调,当然有可能失败,但是没有政府协调更失败。

张维迎:不是这样,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不是政府资助的。创造思想不一定需要政府资助。

第二,关于“并不是每一个企业家都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问题,我认为,在市场中,没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是没有办法存在的。

即使现在有企业家精神,以后衰老了,企业很快就会倒闭。没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还能持续存在的,只有那些政府管理的企业才能做到。在市场中,所有大企业都是小企业发展而来的,没有哪一个大企业一出来就是大企业。所以我们不能说小企业适合市场,大企业适合政府管理,按照这种说法,任何企业发展成大企业后,都可以由政府收归了,这就意味着没有企业会变成大企业。

林毅夫:这个误解我了。张维迎:你说大企业需要政府。林毅夫:又误解我了。

张维迎: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经常用“发展阶段”说事,认为中国目前所处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很多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是不是就应该更多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这有一定道理。但是为什么现在不具备条件?因为现在没有自由。很多的条件暂时还不具备,是因为我们消灭了这些条件。

最后,我们现在很多经济学分析政策的标准是功利主义的。我认为我们不能只从经济发展、效率的角度评价所有的政策,人有一些基本的权利不能以任何的理由去剥夺它。比如政府拆迁,即便有利于高速公路的建设,有利于GDP的增长,也不能违反基本人权,这是在毁灭很多人最善良的本性。

政府干预能不能更有效?

张维迎:毅夫讲到他和杨小凯的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我理解小凯讲的后发劣势,落后国家由于借助了后发优势发展得很快,这个国家就自以为这就是自己的优势,这就是自己的成功,自己的体制没有问题,然后就不再进行体制改革,最后导致了后发优势变成了后发劣势。现在说中国模式不仅适用于中国,而且还要推展到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我觉得这就是典型的后发劣势显示出来了。

我在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是比较乐观的,但这几年我变得相对不乐观。现在,不能说中国的改革就是成功了,我们随时可能倒退,甚至可能摧毁原来取得的所有成就。这就涉及法治、体制的改革,也就是杨小凯讲过的。如果没有法治的改革,我觉得制度总是不稳定的,从2009年的刺激政策开始,我们一直在否定市场。

很多经济学家经常把保护市场当作一种提高效率的工具,其实,市场并不是一个效率工具,认为市场有效率就支持,没有效率就反对。市场实际是一种基本的人的权利的保障。我们只有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就是保障自由、人权、财产权,市场经济才有一个稳定的基础。

刚才林毅夫讲了政府的干预,我们过去总是说理想的状况就是市场出问题了,政府就能解决问题。毅夫认为我们应该研究政府怎么做得更好,但有大量的理论和事实证明,政府怎么做都不可能做得更好。

谈到思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科学家只是一人之见,而且经常带有自己狭隘的、领域的偏见。包括我自己也可能有偏见,你也有可能有。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公平、公开的争论,然后让每个人去思考问题。任何情况下政府都不应该运用政权的力量来强加某一种思想。所以我说无论秦始皇“焚书坑儒”还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对市场极大的破坏,这个今天仍然没有解决。

林毅夫:首先来讲,中国过去35年我们必须承认政府绝大多数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绝大多数正确,不可能连续35年每年9.8%的增长,也不可能是现在唯一的快速发展的新兴大国,并且没有危机跟经济危机。所以我们不能认为过去35年政府做的事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认为95%以上都是正确的,可能有5%改进的空间,这个我们必须承认。其次谈中国模式并不是说固定不变化,包括美国、英国,包括有完美宪政的国家,也必须要不断地改革。我们说中国的经验对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有没有借鉴意义?这么多国家没有一个像中国这样。

中国从忧患里走来

●周玮生日本立命馆大学可持续发展学研究中心主任

一、引言

2020年的国家发展目标提前10年完成

和谐发展,乃当今中国和未来中国之最大命题。而和谐社会的建设,要基于长治久安与可持续发展,而不是表面的稳定。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起的30多年时间里,超乎世界所有的预期,保持着年均9%以上的高速增长态势。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国家战略目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人均GDP为7078元,按当年汇率折算为约856美元。如果2020年实现翻两番,人均GDP应该达到3500美元左右。但实际上,2010年的GDP总量达到了58895亿美元,而人均GDP也达到了4253美元/人,即为2000年的近5倍。也就是说,2020年的国家目标已经至少提前10年完成了。

中国经济、能源消费、环境负荷与日、美比较如下。经济:名义GDP为世界第2位(2010年为58895亿美元,美国为146,240亿美元,日本为54742亿美元)、人均GDP为4253美元(世界第94位)[如按购买力平价(PPP)换算的话,则为7500美元,日本人均GDP为33828美元]。显然,经济大国≠经济强国。

能源消费量:与美国相近为世界第1位(2010年,标准煤换算为32.5亿吨,石油换算约22.75亿吨。能源自给率为92%。但是,中国GDP不到全世界10%,而能源消费量却为全世界能源消费量的20%以上)。

CO2排放量:世界第1位(2007年,中国CO2排放量为61.4亿吨,人均4.5吨。美国19.2吨,日本9.6吨)。

中国百年反思

(1)五大内患和两大外患。有人称中国近年的变化为“中国奇迹”。这一“奇迹”体现为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事实:不管你是否喜欢中国,但你不得不重视它的分量,倾听它的声音。但中国的发展曾几时引发了国际上几种不同的论调:“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机遇论”“中国时代论”,等等。作为物理工学和可持续发展学的研究者,尽管不能苟同此论,但我不得不直率地提出一系列令人担忧的现象,坦言中国隐藏着五大内患(政经腐败、贫富差距、民族问题、生态破坏、资源制约)和两大外患(外来纷争和全球性气候变化)。

这些潜在的危机如果不基于文明的未来这一长远前景,就难以找到解决的办法。黄河断流、长江洪水和每年以2300平方公里速度推进的沙漠化现象,这一切足以警钟长鸣。不仅使每一个中国人夜不能眠,甚至让全球人坐立不安。而到处蔓延的“短平快”思维和“急欲富起来”的思想,腐蚀了国民精英的道德,减弱了他们作出这个大国赖以立国的长远决策的能力。以国土资源等综合衡量,中国比较适合生存的人口仅为6亿人,这让人们重新思考未来战略走向和内涵。

同类推荐
  • 中国梦青年读本

    中国梦青年读本

    中国梦必将成为未来几十年中国的时代主题,符合这个主题的社会思想将大放光彩,顺应这个潮流的政治力量将大有所为,而违逆这个主题的事物将会被时代和人民所淘汰。
  • 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

    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事业得到巨大发展。2008年12月18日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日,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和浙江省社会保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行了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论坛。
  • 海洋魔鬼:世界海盗传奇

    海洋魔鬼:世界海盗传奇

    海盗是指专门在海上抢劫其他船只的犯罪者。这是一门相当古老的犯罪行业,自有船只航行以来,就有海盗的存在。特别是航海发达的16世纪前后,只要是商业发达的沿海地带,就有海盗出没。由于海盗的特殊性、神秘性,海盗已经成为人们观念中带有传奇甚至魔幻色彩的元素。
  • 与官员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与官员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战略问题,战术解决。战略是务虚,战术是务实。战略是踱方步,战术是踏实地。中国一首古诗中说:“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赋先擒王。”这里不但讲了战略思维,而且讲了战术要领。战略思维是关于战略全局的指导思想,是制定战略方针原则的理论依据。战略思维的质量反映概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所能达到的深度与广度,在向广度与深度延伸过程中需要娴熟的战术清扫前进中的障碍。
  • 红旗漫卷

    红旗漫卷

    在全球共欢、普天同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华诞之际,由王卫东等精心编撰的革命史籍《红旗漫卷》一书与读者见面了。这本内容丰富、翔实、图文并茂的集子,既是对余江县画桥镇这块红色土地以及这方曾经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歌颂,又是对正气贯日月、丹心照千秋的革命先烈们的深切缅怀,也是给新中国六十华诞的一份献礼。红色土地魂牵梦萦,父老乡亲没齿难忘。
热门推荐
  • 浪漫杀仙

    浪漫杀仙

    凡欲长生住世不死之道,须知命运远近,方可修真延命,去除死籍,阴部無名,玉策添字。但一人却不入轮回,不惧生死之道,积压九世怒火,与天共笑与神饮血,浴血染发、剑纵九霄叹一世悲凉回眸只见丽人吟《浪漫杀仙!》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求大家给个好评收藏评论一下,谢谢!
  • 茶杯少女

    茶杯少女

    我们总是抱怨,抱怨自己的亲人不够贴心,抱怨自己的爱人不够温柔。但是,时间会证明这一切,前提是,你能接受时间的考验。
  • 缠绵的思念

    缠绵的思念

    夜是等待的驿站,悸动的心绪,在夜晚缠绵。纷繁的心绪在黑夜中梳理。窗外,星光灿烂。静夜的风、静夜的雨、静静的夜晚融在守候的希望里!没有你的夜晚,用心听你留在远方的思语,千里万里之外,仍有一首歌为我为你同唱。请和我一起守候在夜里,这是爱的起点也是爱的回归……
  • 亡灵弑神

    亡灵弑神

    埋骨之地即重生之所,魂断之时即灵塑之刻。每死一个人,亡灵界就将多一个子民。杀,是为重生;戮,是为平衡。
  • 陈第年谱

    陈第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界掉下个阁主来

    神界掉下个阁主来

    他绝世轻狂霸气横溢,她冷酷腹黑倾城无双。凌寒的蚀心蛊,灭了她的情。忘川河畔重逢,阎王殿前问情,彼岸花下定终生。真爱涅槃,她与他携手并肩,披荆斩棘,只为一生一世一双人。
  • 火辣千金的贴身保镖

    火辣千金的贴身保镖

    学校里,他与极品校花,绝色女老师等形形色色的校内美女发生暧昧不断;在校外,他又与美女总裁、冷艳女杀手、暴力女警花等美女纠缠不清。唐杰被迫成为超级家族的大小姐当贴身保镖,并随其上学读书。为了保护美女雇主,他用其强硬的作风,冷酷地打击敌人,横扫都市的同时也俘获了美女芳心!
  • 一曲一生之两生花

    一曲一生之两生花

    两生花,菩提下。花开并蒂,枝叶繁华。仙界小公主,魔界刁蛮女。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 我是教练第一部

    我是教练第一部

    从英国到中国杨乐为了成为足球教练赌上一切从校园到女足杨乐拿到属于他的第一份荣耀从临危受命到亚洲冠军杨乐将率领最弱之队接受一切挑战邂逅穆里尼奥会迎来何种机遇?中国教练又将以何种方式前往国米?百年豪门为何会一病不起?杨乐又将如何逆境翻盘?对不起,我是教练,这个比赛我要赢!
  • 妖妖不息

    妖妖不息

    这是人类建造的城市,却不仅仅是人类的世界。我们都有着自己心中的执念,无关正邪,亦无关种族。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每一个妖背后都是一场回忆。无论曾经几何,我们都会在东林市找到继续生存的意义。因为这里有生活,有记忆,还有爱……都市里妖怪们平凡而又不平静的生活,妖怪也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