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大多数读者却采取了与告诫相反的态度,首先翻看了那些内容。这就是逆反心理在作怪。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人们出于维护自尊的目的,对他人的要求偏偏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人们常与要求者“顶牛”、“对着干”,常做出以反常的行为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
青少年逆反心理尤为严重。常有如下多种表现:对正面宣传作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大声喝彩;对思想教育蔑视对抗;等等。
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强烈的好奇心。当某事物被禁止时,尤其是在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于是逆反行为就出现了。
·自我肯定的心理需求。对于青少年尤其如此。他们正处于性格形成和自我认识的时期,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可以满足自我肯定的心理需求。青年人不会满足于适应社会,他们还希望社会承认他们的价值和地位,因此他们往往有意采取逆反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
·施教者的不足。施教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更容易引发受教者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不良精神刺激,有的人遭受过种种挫折,受到了不良精神刺激。逆反心理变得十分严重。比如,有的人多次失恋,便认为人世间没有真正的爱情,如果谁赞美爱情,他们就会大加否定。
逆反心理虽然算不上一种变态心理,但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会使人(尤其是青少年)出现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委靡等,深一步发展还可能使人出现犯罪心理。所以,很有必要施以防治。
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升华自我,提倡自我教育,要求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学会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经常思考自己、主动设计自己,并自觉能动地以实际行为努力完善或造就自己。
自我完善提高文化素质,丰富生活阅历,这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道理。广闻博见能使我们避免固执和偏激;一个广闻博见的人,会很理智地处理问题,不会一味逆反。
运用社会力量提高素质培养,要把对青少年的思想情操等各方面的培养同社会政治生活、经济文化活动以及社会道德风尚联系起来,以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不致迷失方向。
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对人们逆反心理的产生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一个风气败坏、腐败盛行的社会里,人们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百依百顺”。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对防治人们的逆反心理大有裨益。
培养想象力逆反者通常缺乏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想象力。我们的思想一旦被逆反心理控制住,那么我们的视野就会变得狭隘、短视和愚蠢。逆反心理使我们无法进行正确的思维和判断。对总是怀有逆反心理的人来说,努力培养起自己的想象力十分必要,它有助于开阔思路、摆脱偏执。宽容的思想方式和想象力可以通过自我思维训练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