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54800000003

第3章 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1)

序致第一

【原文】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敩,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

【译文】古时候圣贤的著作,都是教诲人们要忠诚和孝顺,言语要谨慎,行为要检点,要以高尚的人格扬名于人世间。这些道理,他们已说得很完善了。魏、晋两朝以来,各学派写的阐述圣贤思想的著作,相互仿效,事理重复,就像屋下建屋和床上叠床一样,都是多余。现在我重写此书,并不敢要以此来规范人的言行,只是为了整顿门风、教诲下古代人物一代罢了。同样的一句话,有些人会信服,因为说话的人是他们所亲近的人;同样的命令,有些人会遵行,因为下命令的是他们所敬服的人。禁止儿童过分的戏谑,与其让老师、朋友去劝诫,还不如让日常侍奉他的仆人、侍女去劝阻;阻止兄弟间的争斗,尧舜的教诲还比不上自家妻子的劝阻教诲。我希望这本书能被你们所相信,希望比侍婢对孩童、妻子对丈夫所起的作用更大一点。

【原文】吾家风教,素为整密。昔在龆龀,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清,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年始九岁,便丁荼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虽读《礼》、《传》,微爱属文,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耳。

【译文】我们家的家风家教,一贯严整细密。过去,孩童年代,我就受到了这方面的开导和教诲。平时,跟随两个兄长,早晚照顾双亲,冬天暖被,夏日扇凉,做事循规蹈矩,言语适当,神色安详,行动举止小心谨慎,就像给父母大人请安一样。长辈们经常鼓励我,或是问起我的爱好,鼓励我扬长避短,态度都十分诚恳。九岁那年,便遇到了父母双亡的大难。从此,家道中落,人口凋敝,一个大家庭日益衰落。慈爱的兄长抚养我长大,历尽了千辛万苦;兄长过分慈爱,所以没有威严,对人总是注重劝导,而不予怪罪。我虽然读了《礼记》、《左传》,喜欢写点文章,但是与世俗之人交往而受到他们的感染,便轻狂放纵,说话随意,仪容外表不够庄重。到了十八九岁,才稍微懂得磨砺自己的言行。但习惯成自然,终于还是改不了过去养成的缺点。直到了二十岁以后,我才很少再犯什么大的错误。平常在嘴上信口开河的时候,心里便告诫,加以制止,理智与情感经常发生冲突;晚上躺下以后常常反省白天做的错事,今天常常懊悔昨天的过失。自己哀怜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以致到了这种地步。追忆自己平时所立的志向,真是感受深刻,决不是仅从古书中的告诫就能认识到的,而是耳闻目睹的。所以,我留下了这二十篇文章,用来作为你们的后车之戒吧。

教子第二

【原文】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咳,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反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译文】天生聪慧,智力超群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智能很低下的人,即使教育再多也熟视无睹;但是智力平常的人,不教育就不明道理。古时候的圣王就施行胎教之法:王后怀孕三个月的时候,就搬出皇宫,到其他宫中居住,眼睛不看丑陋的东西,耳朵不听胡言乱语,所听音乐和所嗜口味等,都要受到礼仪的节制。君王还把这些胎教之法写到玉版上,藏进金柜里。到胎儿出生尚在襁褓中时,就选定了太师、太保来讲解孝、仁、礼、义来对他进行引导教育。普通老百姓家纵然不能做到这样,那也应在婴儿即将懂得识人脸色、知道别人喜怒时,就加以指导,教育他们做大人允许做的事情,不允许做的事情就不能做。这样,等到孩子长大几岁时,就可以少挨甚至是不用挨鞭笞的惩罚了。

父母对孩子既要保持一定的威信,又不能丧失关爱,这样子女自然会尊敬谨慎从而产生孝顺之心。我见到现在有一些父母对孩子不讲教诲而一味溺爱的,往往不能如此。他们对孩子的饮食起居、言行举止过于迁就,不加管制,该批评时反而夸奖,该训斥责骂时反而一笑了之,等孩子懂事了,就会觉得这些道理本来就如此。等孩子傲慢的习惯已经养成时,再去管教,纵使鞭打得再厉害,父母也难以树立威严了。而且父母越是愤怒,子女就越是怨恨。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最终会成为品德败坏的人。孔子说:“从小养成的就像天性,习惯了的也就成为自然。”就是讲的这个道理。俗谚说:“教导媳妇要在初来时,教导儿女要在婴孩时。”这话说得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古代人物【原文】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译文】凡是不善于教育孩子的人,也并非想要使子女陷入险恶的境地,只是他们不想因斥责怒骂而伤了孩子的自尊,不想因体罚鞭挞而使他们承受痛苦。这该用生病来做比喻,怎么可以不用汤药、针艾就能治好呢?还应该想想那些勤于督促训导子女的父母,难道他们愿意严厉地虐待自己的子女吗?他们这样做实在是形势所迫啊!

【原文】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译文】梁朝大司马王僧辩的母亲魏夫人,本性严厉正直。王僧辩驻守湓城时,已经是一位统领三千人的将帅,且年纪过了四十,但他的行为稍有令母亲不满意的地方,就要遭到母亲棍棒的责罚,也正是因此才成就了他的功业。梁元帝时,有一位聪明而有才气的学士,但被父亲溺爱,疏于管教。他有一点成绩,其父就表扬个没完,恨不得让满街的人都知道;而他要是做了错事,其父就百般为他掩饰,指望他能自己改正。等到这位学士成年以后,他凶暴傲慢的习气越来越重,后来因为说话放肆,激怒了比他更骄横、更凶恶的周逖,结果被活活打死,连肠子都被抽出,并把他的血涂在了战鼓上。

【原文】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由命士以上,父子异宫,此不狎之道也;抑搔痒痛,悬衾箧枕,此不简之教也。

或问曰:“陈亢喜闻君子之远其子,何谓也?”对曰:“有是也。盖君子之不亲教其子也。《诗》有讽刺之辞,《礼》有嫌疑之诫,《书》有悖乱之事,《春秋》有邪僻之讥,《易》有备物之象,皆非父子之可通言,故不亲授耳。”

【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的关系讲究严肃,而不可以懈怠;骨肉之间要有感情,不可以简慢。简慢了,就难以做到父慈子孝;轻忽了,晚辈对长辈的怠慢之心就会产生。这样必然影响教育的效果。命士以上的官,父子分开居住,这就是父子之间的关系不能过于亲密的道理。至于晚辈为长辈搔痒抚痛,给长辈挂被子,帮长辈把枕头放进箱子里等,都是教育骨肉之间不能简慢这样的道理。

有人问:“孔子的弟子陈亢很赏识君子远离自己的孩子,这该如何解释呢?”回答说:“这是富含道理的,品德高尚的人不能亲自教导自己的子女。《诗经》中有些言辞讽刺君王,《礼记》中有些告诫回避嫌疑,《尚书》中讲的事例有些是犯上作乱的,《春秋》中有些叙述不合理、不亲睦,《易经》的卦象包容阴阳万物,这些都不是父子之间可以直接交流的,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不能亲自教导自己的孩子。”

【原文】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及太子即位,王居别宫,礼数优僭,不与诸王等;太后犹谓不足,常以为言。年十许岁,骄恣无节,器服玩好,必拟乘舆。尝朝南殿,见典御进新冰,钩盾献早李,还索不得,遂大怒,訽曰:“至尊已有,我何意无?”不知分齐,率皆如此。识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讥。后嫌宰相,遂矫诏斩之,又惧有救,乃勒麾下军士,防守殿门。既无反心,受劳而罢,后竟坐此幽薨。

【译文】北齐武成帝的儿子琅琊王高俨,是太子高纬的同母兄弟,他因天生聪颖而受到父王和母后的厚爱。他的衣服饮食都可以与太子相媲美,与太子同一个标准。而且武成帝总是当面夸奖他:“这孩子非常聪明,以后一定有所作为。”太子高纬即位后琅琊王移居别宫,但他仍与诸王不同,受到优厚的待遇礼数。尽管如此,太后还嫌不够,常常在高纬面前埋怨。琅琊王十多岁时,傲慢任性,没有节制,他的器用服饰,珍奇玩具,都要与当皇帝的哥哥攀比。有一天,他到南殿朝拜,看到典御官和钩盾向皇上进献新到的冰块和早熟的李子,因索要这些供品不成而大发脾气,骂道:“皇上已有的东西,凭什么我没有?”他不懂安守本分,做事没有分寸居然到了如此地步,当然在其他事情上也是这样。熟悉他的人,背后纷纷用叔段、州吁来讥讽他(叔段、州吁都是春秋时因从小被宠坏,最后招致杀身之祸的人)。后来,他又假传圣旨,将与其发生摩擦的宰相处置了,但当时他因担心会有人前来相救,居然命其部下守住了殿门。尽管他并没有反叛的意思,并且在受到了抚慰以后撤了兵,但后来还是因为此事而被密令杀死了。

【原文】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刘表之倾宗覆族,袁绍之地裂兵亡,可为灵龟明鉴也。

【译文】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孩子,但能做到公平相待的却寥寥无几。从古至今,因偏古代人物爱而酿成的种种弊病可谓是数不胜数。聪明俊秀的孩子固然值得赏识和疼爱,顽皮愚笨的孩子也不能被忽视,他们也应该得到同情和怜爱。那些喜欢偏爱的父母,原本是想对某个孩子好,但结果反而会给他带来祸殃。母亲的溺爱造成了共叔段的死;父亲的偏爱促成了赵王的被害。同样,宗族倾覆的刘表,兵败地失的袁绍,都可作为灵应的龟兆和明亮的镜子,使后人借鉴。

【原文】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俛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译文】北齐有一位士大夫,曾经对我说:“我的一个儿子,已经十七岁了,很会写奏札,教他讲鲜卑语、弹奏琵琶,差不多都学会了,用这些本领来服侍三公九卿,一定会被重用的,这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啊。”我那时候听了低头没有回应他。真是太奇怪了,这个人居然用这样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用这种办法当跳板,去取媚于人,即使做到卿相,我也不愿让你们这样做的。

兄弟第三

【原文】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

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娣姒之比兄弟,则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惟友悌深至,不为旁人之所移者,免夫!

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爱先人之遗体,惜己身之分气,非兄弟何念哉?兄弟之际,异于他人,望深则易怨,地亲则易弭。譬犹居室,一穴则塞之,一隙则涂之,则无颓毁之虑;如雀鼠之不恤,风雨之不防,壁陷楹沦,无可救矣。仆妾之为雀鼠,妻子之为风雨,甚哉!

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僮仆为仇敌矣。如此,则行路皆踖其面而蹈其心,谁救之哉?人或交天下之士,皆有欢爱,而失敬于兄者,何其能多而不能少也!人或将数万之师,得其死力,而失恩于弟者,何其能疏而不能亲也!

娣姒者,多争之地也,使骨肉居之,亦不若各归四海,感霜露而相思,伫日月之相望也。况以行路之人,处多争之地,能无间者鲜矣。所以然者,以其当公务而执私情,处重责而怀薄义也。若能恕己而行,换子而抚,则此患不生矣。

人之事兄,不可同于事父,何怨爱弟不及爱子乎?是反照而不明也。沛国刘琎,尝与兄连栋隔壁,呼之数声不应,良久方答;怪问之,乃曰:“向来未着衣帽故也。”以此事兄,可以免矣。

江陵王玄绍,弟孝英、子敏,兄弟三人,特相爱友,所得甘旨新异,非共聚食,必不先尝,孜孜色貌,相见如不足者。及西台陷没,玄绍以形体魁梧,为兵所围,二弟争共抱持,各求代死,终不得解,遂并命尔。

【译文】世上是先有人类然后有夫妇,有了夫妇才产生父子,有了父子之后才有兄弟,一个家庭中的亲人,仅此三者罢了。由此延展推广,直至所谓九族,都是从三亲拓展而来的,所以说“三亲”是人伦关系中最重要的,不能不认真对待。

哥哥与弟弟,只是形体不同罢了,是一个母亲所生的,气血相通的人。在他们还很小的时候,父母亲左手拉一个,右手扯一个;一个拉着父母的前襟,一个扯着父母的后裾;吃饭都是用的同一个木盘,衣服是哥哥穿了弟弟又穿,学习用具也是哥哥用了弟弟又用,玩耍也是在同一个地方,即使有时做事有点悖乱情理,也不能不互相爱护。等他们长大以后,都各自有了各自的妻子,教育自己的孩子,即使是性情秉厚的兄弟,感情也比不上小时候那样深厚。但妯娌之间与兄弟之间相比,就更疏远些了。如今让感情疏远的妯娌来节制度量亲密的兄弟之情,就像是给方形的底座配上圆形的盖子,再怎么也不合适的。只有兄弟间互相亲近,感情至深,才不会受别人影响而疏远了彼此,所以,你们一定要尽力互相友爱啊!

同类推荐
  • 传世藏书——中庸

    传世藏书——中庸

    《传世藏书》是一套囊括我国从先秦到晚清历代重要典籍的大型丛书。精选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流名著一千余种,门类从经书到小说,从科学到艺术及至闲适杂书,应有尽有。
  • 章台柳

    章台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忍经·劝忍百箴)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忍经·劝忍百箴)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京华碧血录

    京华碧血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被誉为“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尊崇的地位。
热门推荐
  • 恣意

    恣意

    《恣意》是诗人风荷继《临水照花》之后的第二本诗集,从近几年创作的六百多首诗歌里挑选了在诗歌刊物上发表过的一百六十余首编辑而成。收录的诗歌蕴含着诗人隐秘的个人经验和顿悟,也蕴含着记忆和渴望。整本诗集按四季分辑,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情爱的礼赞,对故土、童年的怀念……向读者展开了一个女子开合自如,逍遥自在的内在世界。风荷擅长对古典诗词的借鉴,使用一种跳跃的略带闪烁的语言,使诗集整体充满着灵动且诗意盎然。诗集被列入余姚市文艺精品工程重点扶持项目,由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荣荣老师作序。
  • 孤军奋战

    孤军奋战

    四个家族,三代恩怨。百余年来,势同水火。世代针锋,当临国难,是同仇敌忾,还是各立一方。一个无忧的年纪,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他们不约而同踏上了救国之旅。战火纷飞,民族大业,他们又会做何选择。
  • 深夜到访

    深夜到访

    天上掉下个青哥哥,黎明前的也总是最黑的,也是最美的。
  • 关于你我路途

    关于你我路途

    在她青涩懵懂的那一年中,她有了人生第一次恋爱,三年后狼狈结尾。默默关注她五年,再也按耐不住暗恋主动开始出击的沈柯成,无微不至的关心她,却在一年后不告而别,一走了之。她悲痛欲绝,以为再也见不到面了。但三年后竟偶然相遇,发现对方都不再有当年青涩的模样,性格也稍稍变得捉摸不定。关于你,关于我,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没亲口对沈柯成说的有些话,终于在多年后有了机会。
  • 情圣栽跟斗

    情圣栽跟斗

    同为妇产科的医生,宣嬛非常不认同江少则的风流行径!她从没看过这样放纵的不良医生,特爱甜言蜜语讨好病人,搞得绯闻满天飞也无所谓!看不惯他油腔滑调,骗女人的方法一套又一套,严肃的她决定好好教导他行医之道。不料情圣之名其来有自,一和他接近,后遗症没完没了!江少则真的没看过宣嬛这么冷情的女人,成天板着脸不苟言笑,病人怕她怕得要死!他好心开导,她却是非不分杠上他,工作上不配合,私下爱理不理,言语锐利可比尖刀。啧啧啧,像她这样少温柔又欠体贴的女人,一般男人驯服不了,看来只有他出马了。
  • 网游之晨曦教皇

    网游之晨曦教皇

    不管再怎么逃,命运也会追上你的脚步。离家四年后的唐言泽,在曾经的誓言下,毅然进入了《莱茵》。这或许是结束,亦有可能是开始。太远的,我不去管,我只要此时此刻,不后悔。华夏曾经的希望之星,第一牧师的弟弟,归来。曾经的恩怨,该是了结的时候了。七年了,审判日,到了。
  • 位面娱乐帝国

    位面娱乐帝国

    沈明带着一款联想刚上市的智能手机,来到了和地球一样的位面世界。然后………世界正在悄悄起变化。网文因沈明而崛起,武侠因沈明而辉煌,电影因沈明而璀璨,这一切只因沈明脑袋里一部可以连接地球无线网络的联想手机,剽窃着一个位面娱乐帝国的诞生。
  • 战火连天

    战火连天

    沐风从部队退伍后,应聘到某公司当保安,本是修炼者的他在进入新一代虚拟现实网游《战火》后,竟偶遇公司大小姐,从此成为大小姐贴身护卫……一段恩怨情仇就此展开……“左手大小姐,右手斩龙剑,脚踏七星,破空而来,我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我要战破这天,我要踏灭这地…且看我沐风如何在这烽火乱世打下一片天!”“沐风,你房租欠了三个月了,再不交就可以滚蛋了!”“啊,哦哦…马上交马上交……”不说了,先交房租去了。本书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支持,百度搜索“墨星封面”第一个就是!
  • 浪子杜杰

    浪子杜杰

    贞元二十一年,顺宗因误食丹药病重,命太子李纯监国,朝廷上下暗流涌动,各地节度使各怀鬼胎。太子密诏好友杜杰前往罗浮山。一场巨大的阴谋已经悄悄展开。欢迎加入浪子杜杰粉丝群,群号码:596219222
  • 极品俏公子

    极品俏公子

    一个穷酸的学渣,某天遭到汪星人的改造,从此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我叫秦风,我是一个要成为全宇宙最嚣张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