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54800000020

第20章 书证(3)

【原文】《古乐府》歌百里奚词曰:“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吹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吹”当作炊煮之“炊”。案:蔡邕《月令章句》曰:“键,关牡也,所以止扉,或谓之剡移。”然则当时贫困,并以门牡木作薪炊耳。《声类》作扊,又或作扂。

【译文】《古乐府》歌唱百里奚的歌词说道:“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吹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文中道“吹”应当写作“炊煮”的“炊”字。按:蔡邕《月令章句》说:“键,就是门闩,是用来关闭门的,也有人称作为剡移。”由此可知,百里奚当时家中贫困,把门闩当柴火烧了。《声类》中把它写成“扊”,又有些书写成“扂”。

【原文】《通俗文》世间题云“河南服虔字子慎造。”虔既是汉人,其《叙》乃引苏林、张揖;苏、张皆是魏人。且郑玄以前,全不解反语,《通俗》反音,甚会近俗。阮孝绪又云“李虔所造”。河北此书,家藏一本,遂无作李虔者。《晋中经簿》及《七志》,并无其目,竟不得知谁制。然其文义允惬,实是高才。殷仲堪《常用字训》,亦引服虔《俗说》,今复无此书,未知即是《通俗文》,为当有异?近代或更有服虔乎?不能明也。

【译文】《通俗文》这本书,世间的本子都题为“河南服虔字子慎造”。服虔既然是汉人,他的《叙》却引用了苏林和张揖的话;而苏、张都是三国魏人。况且在郑玄之前,人们都不了解反切,《通俗文》的反切注音,很符合近代人的习尚。阮孝绪又说“是李虔撰写的”。这本书在河北地区,每家都收藏一本,唯独没有题为李虔的。《晋中经簿》和《七志》,都没有这本书条目,最终无法确定这书是谁写的。然而这本书的文辞精当妥帖,作者确实是位学问高深的人。殷仲堪的《常用字训》,也引用过服虔的《俗说》,现在已没有这本书了,不知它是否就是《通俗文》,还是另一本书?或是另有一位服虔?这我就不知道了。

【原文】或问:“《山海经》,夏禹及益所记,而有长沙、零陵、桂阳、诸暨,如此郡县不少,以为何也?”答曰:“史之阙文,为日久矣;加复秦人灭学,董卓焚书,典籍错乱,非止于此。譬犹《本草》神农所述,而有豫章、朱崖、赵国、常山、奉高、真定、临淄、冯翊等郡县名,出诸药物;《尔雅》周公所作,而云‘张仲孝友’;仲尼修《春秋》,而《经》书孔丘卒;《世本》左丘明所书,而有燕王喜、汉高祖;《汲冢琐语》乃载《秦望碑》;《仓颉篇》李斯所造,而云‘汉兼天下,海内并厕,豨黥韩覆,畔讨灭残’;《列仙传》刘向所造,而《赞》云七十四人出佛经;《列女传》亦向所造,其子歆又作《颂》,终于赵悼后,而传有更始韩夫人、明德马后及梁夫人嫕:皆由后人所羼,非本文也。”

【译文】有人问:“《山海经》是夏禹、伯益记述的,而书里面有长沙、零陵、桂阳、诸暨这一类秦汉时的郡县地名不少,这又是为什么呢?”我回答说:“史书中的缺漏之处,由来已久了;再加上秦始皇毁灭学术,董卓焚毁书籍,各种典籍发生了错乱,问题还不止这些。比如《本草经》是神农记述的,其中却有豫章、朱崖、赵国、常山、奉高、真定、临淄、冯翊等汉代才有的郡县地名和出产的各种药物;《尔雅》是周公撰写的,书中却说‘张仲孝友’;《春秋》为孔子修订,而《春秋》里却提到孔子去世之事;《世本》是左丘明撰写的,书中却有燕王喜、汉高祖的名字;《汲冢琐语》是出于战国时的书籍,书中却载有《秦望碑》;《仓颉篇》是李斯撰写的,里面却载有‘汉朝兼并天下,海内诸侯竞相参与,陈豨被黥,韩信败灭,叛臣被讨伐,残贼被诛杀’等话;《列仙传》本是刘向撰写的,而书中的《赞》却说有七十四人出自佛经;《列女传》也是刘向撰写的,他的儿子刘歆又写了《列女传颂》,记事截止到赵悼后,而传中却有更始韩夫人、明德马后和梁夫人嫕:这些都是后人掺杂进去的,根本不是原文。”

【原文】或问曰:“《东宫旧事》何以呼鸱尾为祠尾?”答曰:“张敞者,吴人,不甚稽古,随宜记注,逐乡俗讹谬,造作书字耳。吴人呼祠祀为鸱祀,故以祠代鸱字;呼绀为禁,故以糸傍作禁代绀字;呼盏为竹简反,故以木傍作展代盏字;呼镬字为霍字,故以金傍作霍代鐛字;又金傍作患为镶字,木傍作鬼为魁字,火傍作庶为炙字,既不作毛为髻字;金花则金傍作华,窗扇则木傍作扇;诸如此类,专辄不少。”

【译文】有人问道:“《东宫旧事》中为什么称‘鸱尾’为‘祠尾’?”我解释说:“因为本书作者张敞是吴郡人,不大考查古代的事情,随意记述注解,沿袭了民间的错误,造出了这类文词。吴人称‘祠祀’为‘鸱祀’,所以用‘祠’字代‘鸱’字;呼‘绀’为‘禁’,因此用糸旁加‘禁’代替‘绀’字;音‘盏’为‘竹简反’,因此把木旁加‘展’代替‘盏’字;他们称‘镬’为‘霍’,因此把金旁加‘霍’代替‘镬’字;又用金旁加‘患’代替‘镮’字,木旁加‘鬼’代替‘魁’字,火旁加‘庶’代替‘炙’,‘既’下加‘毛’代替‘髻’字;‘金花’就用金旁加‘华’表示,‘窗扇’就用木旁加‘扇’表示:诸如此类的字,杜撰的还真不少。”

【原文】又问:“《东宫旧事》:‘六色罽缳。’是何等物?当作何音?”答曰:“案:《说文》云:‘莙,牛藻也,读若威。’《音隐》:‘坞瑰反。’即陆机所谓‘聚藻,叶如蓬’者也。又郭璞注《三苍》亦云:‘蕴,藻之类也,细叶蓬茸生。’然今水中有此物,一节长数寸,细茸如丝,圆绕可爱,长者二三十节,犹呼为莙。又寸断五色丝,横著线股间绳之,以象莙草,用以饰物,即名为莙;于时当绀六色罽,作此莙以饰绲带,张敞因造糸旁畏耳,宜作隈。”

【译文】又有人问道:“《东宫旧事》里说的‘六色罽缳’,是什么东西呢?应该读什么音?”我回答说:“按:《说文解字》说:‘莙,就是牛藻,读作威的音。’而《说文音隐》注音为‘坞瑰反’。就是陆机所说的‘聚藻的叶子像蓬草’的那种植物。此外,郭璞注《三苍》也说:‘蕴,藻类植物叶子长得蓬松柔密。’现今水中生长这种植物,每节长有几寸,纤细柔密如丝,缠绕成圆形,非常可爱,最长的有二三十节,依旧称为‘莙’。此外,把五色丝线剪成一寸长,横放在几股线中间用绳子系住,做成莙草的样子,用来装饰物品,这种饰品就称为‘莙’;当时应当用六色丝线扎成类似莙草形状的装饰品,用来装饰绲带,张敞因此造了个糸旁加‘畏’的字,音应当读作‘隈’。”

【原文】柏人城东北有一孤山,古书无载者。唯阚骃《十三州志》以为舜纳于大麓,即谓此山,其上今犹有尧祠焉;世俗或呼为宣务山,或呼为虚无山,莫知所出。赵郡士族有李穆叔、季节兄弟,李普济,亦为学问,并不能定乡邑此山。余尝为赵州佐,共太原王邵读柏人城西门内碑。碑是汉桓帝时柏人县民为县令徐整所立,铭曰:“山有巏嵍,王乔所仙。”方知此巏嵍山也。巏字遂无所出。嵍字依诸字书,即旄丘之旄也。旄字,《字林》一音亡付反,今依附俗名,当音权务耳。入邺,为魏收说之,收大嘉叹。值其为《赵州庄严寺碑铭》,因云:“权务之精”即用此也。

【译文】柏人城的东北有一座孤山,古书中没有关于此山的记载。只有阚骃的《十三州志》中提到舜进入大山林,说的就是这座山,山上现在还有尧的祠堂;人们通常称它“宣务山”,或称“虚无山”,但没有人知道这种称呼的来历。赵郡士族中有李穆叔、李季节兄弟和李普济,是很有学问的人,但都不知晓家乡这座山的名称。我曾在赵州任州佐,和太原人王邵一起读过柏人城西门内的碑刻。碑是汉桓帝时柏人县民众给县令徐整竖立的,铭文上面说:“有座巏嵍山,是王乔成仙的地方。”我才知道原来这座山就是巏嵍山。可“巏”字竟找不到出处。“嵍”字根据各种字书,就是“旄丘”的“旄”字;“旄”字,《字林》音为“亡付反”。现在依照通俗的称呼,“巏嵍”应读为“权务”。到邺城后,我曾对魏收说了这件事,魏收对此大为赞许。恰逢他在写《赵州庄严寺碑铭》,于是写了“权务之精”的句子,引用的就是我所说的这个典故。

【原文】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西都赋》亦云:‘卫以严更之署。’所以尔者,假令正月建寅,斗柄夕则指寅,晓则指午矣;自寅至午,凡历五辰。冬夏之月,虽复长短参差,然辰间辽阔,盈不过六,缩不至四,进退常在五者之间。更,历也,经也,故曰五更尔。”

【译文】有人问道:“一夜为什么分为五更?‘更’字怎样解释?”我回答说:“自汉、魏以来,一夜分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和戊夜,又叫鼓,即一鼓、二鼓、三鼓、四鼓和五鼓,古代人物还称叫一更、二更、三更、四更和五更,都是用五来划分时间的。《西都赋》也说:‘以严密监督更鼓的郎署,保卫皇宫。’之所以这么分,是因为把正月假定为建寅月,北斗星的斗柄日落时就指向寅时,黎明时就指向午时了;从寅时到午时,总共经过五个时辰。冬、夏的月份尽管白天与黑夜的时间长短不一样,但是对于时辰间的差距,长不会超过六个时辰,短不少于四个时辰,进退通常在五个时辰之间。更,就是经历、经过的意思,所以一夜分为五更。”

【原文】《尔雅》云:“术,山蓟也。”郭璞注云:“今术似蓟而生山中。”案:术叶其体似蓟,近世文士,遂读蓟为筋肉之筋,以耦地骨用之,恐失其义。

同类推荐
  • 海上花列传

    海上花列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枕上晨钟

    枕上晨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忍经·劝忍百箴(中华国学经典)

    忍经·劝忍百箴(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白话黄帝内经

    白话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最伟大的奇书,也是中国古代医学的奠基之作,它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人体与四季时节气候关系的独特理解以及人体各部互为应照的整体观念,是一部统领中国医学、古代养生学、气功学的绝世巨著。它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泉源,是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说明人体内外环境统一性的典范,所以它已成为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这书《白话黄帝内经》以现代语加以语译和解释并配以专家点评,使学习者易读易懂。
  • 唐伯虎集

    唐伯虎集

    本书精选唐伯虎诗、词 。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于商人家庭。他不仅长于绘画,文学上亦富有成就。画与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中四才子)。唐伯虎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
热门推荐
  • 双重轨迹

    双重轨迹

    在接到死刑判决书的时候,他没有再为自己辩解,也没有要求见自己的父母,唯一的要求就是要见他的小姨最后一面。杀人犯在监狱里都是要戴手铐脚镣的,不过在他的要求下监狱的管教同意了他的要求,取下了他的手铐和脚镣,他想让自己给小姨留下的最后的印象好一些。
  • 一代绝色侠女

    一代绝色侠女

    她,行走与江湖,四海为家。然行走江湖中,救下东璃皇子,又结实不少江湖好汉江湖人。然而,或许谁也没有想到,北炎国公主居然是假的,皇后更是。当真正的公主回归,她居然是……她们两人本是亲如的表姐妹,一个是公主,一个是富家小姐。一场阴谋,小姐代替公主住入皇宫代替金枝玉叶,公主逃离追杀,却失去记忆,流落民间。当有一天,她恢复记忆,她,势必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为娘亲报仇血痕!当她们跪在她面前忏悔时,她冷笑道:”像你们这种贪慕虚荣的人,没有资格得到在天母亲,天下人原谅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哲理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哲理

    许多人怀着羡慕、嫉妒的心情看待那些取得成功的人,总认为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是有外力相助,于是感叹自己的运气不好。孰不知成功者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确立了明确的目标。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便会有奋斗的方向。这样一个常识性的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具体到某一个人头上,并非就是那么回事。
  • 洗冤集录

    洗冤集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址

    神址

    混沌与秩序的碰撞!天道与大道的恩怨!无论谁能够称霸!我终究是这天地间最强大的神。荒凉的世界,人心的邪恶。天地人的追杀,天地不能忍我的存在。不好意思,你们不过是我登顶神址的台阶。
  • 邪少霸爱:娇妻无处逃

    邪少霸爱:娇妻无处逃

    她,郁云初,因为一次意外有了小宝宝,好不容易把他养大了,现在突然有人要把他抢走,郁云初那么温婉的性格也忍不住爆发了。若问小孩哪里来,就问凌宇董事长。他凌宇集团董事长,表面在外界看来就是一个花花公子,可是如今正在和他接触的郁云初可是十分了解,在她看来他就是一个“衣冠禽兽,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花心大萝卜,腹黑男……”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男人,为了她做出了不可思议的举动,让她一再沦陷。沦陷是一回事,抢自家宝贝就是另一回事了!
  • 白梨芳菲残叶落

    白梨芳菲残叶落

    此书分为三个故事,第一个是《白梨芳菲残叶落》第二个是《梧桐落叶,白苏流墨》,第三个是《劫个少年当夫人》其中第一第二篇都是短篇,《劫个少年当夫人是长篇》
  • 那是一只什么鸟

    那是一只什么鸟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请支持新书:剑客大陆.下面有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