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具有一种先天性的趋同心理,即使是无聊的事,如果是大家一起去做也会显得有意思许多。我们往往不怕自己错了,而是深深地害怕只有自己一个人错了,也就是孤独地错。成千上万的人一起走向毁灭时,每个人不需要多大的勇气就可以走下去。当希特勒站在他的士兵们面前说“为我们的民族而战”的时候,摩拳擦掌的人其实并不是勇士,但是如果有一个人说“我不想去”,那么他才是真的勇士——这需要不可估量的勇气。
弗洛伊德说:“简直不可能不得出这样的印象:人们常常运用错误的判断标准——他们为自己追求权利、成功和财富,并羡慕别人拥有这些东西。他们低估了生活的真正价值。”与存在于我们内心的东西相比,周围的一切其实都是微不足道的。
乔达摩生于公元前历3年,父亲是释迦族国王。国王为了让王位后继有人,就禁止他离开皇宫并以宫廷无尽的奢华和享受诱惑他,极力把他同任何不幸的事物隔开。
然而,有一天,他终于走出了皇宫。在他的皇家马车中,车外的景象使他惊呆了——一个非常衰老的女人。继续前行,他又遇到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和一个没有双腿、在路边行乞的残疾人。乔达摩吃惊地领悟到,每个人都会受到病痛的折磨。
后来,他们又遇到了一列抬着尸体的送葬队伍,当他知道每个有生命的物体都将会死去时,他深深地震惊了。
但就在他心绪不宁,被病、老、死牵扰苦恼时,他遇到了一个老人。老人注视着他,并对他很平静地微笑。
“在人世的苦海中,这个人为什么还会欣喜?”乔达摩惊问。
“他是一位圣者,”赶车人答道,“他已经获得了真理并因此得到了解脱。”
这些新的发现,唤起了乔达摩内心深处对人类的深刻同情以及对现在受到庇护的特权的厌恶。这些使他越来越感到强烈的不安。
虽然他已经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但是在他思想深处,有着无法终止的不完美的感觉,有着对不幸人们的不断增长的、难以抗拒的“同体大悲”。
当他认真地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后,他决定离家修行,带着解脱生死的宏愿,为获正果,矢志不渝。就这样,他毅然抛弃了自己熟悉和钟爱的一切,开始了新的求道生活,那年他才29岁。
出家后,乔达摩过着同以往完全不同的生活。他先后向二位大师学习,接受苦行方式,努力通过苦修和无为来寻求人生的真理。
经过许多年的修行,最后,乔达摩来到一棵菩提树下,修成了正果,进入了高深的境界。自此,乔达摩成为佛陀(觉悟者),人们称他为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
我们并非要求每个人都去做出家修行的僧侣,只是建议我们找一个宁静的时刻检视自己的心灵,抛开世俗世界的声音,只倾听自己的心声,听听它想要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经常听到类似的事:一名公司副总裁放弃了3万的月薪而去做了木匠,一个律师辞去了工作去从事写作等等。他们是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敢于去要的人。抛开大多数人孜孜以求的名利、地位毕竟需要非凡的勇气。
我们每个人都想感受自我的价值,这是生命的重心,但我们却一直朝错误的方向努力。我们以为自我的价值需要别人认可才行,所以我们对自己的人格修修补补。我们时时以别人的标准来审视我们自己,反而忽略了心中真正的渴求。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为人处事的准则,并且永久地保有这一准则。我们不应在乎别人认为我们该做什么,但我们应非常在乎我们认为自己该做什么。
我们为人处事经常按别人的反应来决定,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尤其是在向“成功”、“幸福”之类美丽的字眼跋涉的路上,一切似乎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标准。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标准,不是人云亦云的标准,而是自己真正所想要的、所想爱的。只要我们自己认为有意义,就一定要坚持下去。
所谓最大的成功,也就是:过你自己想要的人生,当你想当的人,做你想做的事,去你想去的地方,说你想说的话……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成功的实质。
美好的人生要靠自己去打拼
成功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依靠别人,即便是成功了,成功也不属于自己。
人要靠自己活着,成功也是要靠自己打拼,只有自己打拼出来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毕加索是世界著名的大画家,在一般人看来,有位名人父亲做靠山,办事情会顺利得多,人生旅途也平坦得多。然而,毕加索的女儿巴鲁玛不愿意用她父亲的遗产和声望来抬高自己的身价,不愿意沾父亲的光。她笑着说:“毕加索的名字确曾使我轻易地克服了各种障碍,办事极为方便。”转而又庄重地说:“实际上,我不认为金钱和声誉能使一个人最终获得成功。我认为,成功,始终应该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来达到。”
巴鲁玛18岁时就毅然改了自己的姓名,将“毕加索”的字样抹去,靠自己的本事闯荡人生。经过长期的努力,巴鲁玛终于成了成功的服装、珠宝设计师。
在马德里的监狱里,塞万提斯写出了《堂吉诃德》,那时他穷困潦倒,连稿纸也买不起。有人劝一位富裕的西班牙人资助他,那位富翁却说:“上帝禁止我去接济他的生活,唯有他的贫穷才能让他和世界富有。”什么是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就是在一贫如洗的时候,还能靠着自己的努力变得富有。
犹太人出身的萨尔诺夫,9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由于家庭清贫,读小学时他也不得不利用放学时间及假日做工,挣点钱贴补家用。小学快毕业时,父亲积劳成疾,过早地去世了,他只好辍学去当童工。
他没有抱怨父母给自己带来这么一种人生,而是非常勤恳地工作,把挣的小钱供家里人糊口,并省下几角钱买书自学。
几经周折,他终于在一家邮电局找到一份送电报工作。从此,他誓言要掌握电报技术,以后当电报业老板。在今天看来,电报业已落后了,但在20世纪初却是刚问世的先进科技呢!萨尔诺夫不但有远见,而且有决心和毅力攀登这个高峰。
他坚持了10多年的努力,把工资收入最大限度地节省下来。他白天卖力工作,晚上读电工夜校,获得了老板赏识而逐步得到提升。
1921年,他的老板为了发展业务,分设“美国无线电公司”,萨尔诺夫被委任为总经理。此时他已40岁出头,可大显身手了。最后,他终于成为美国无线电工业巨头,走上发迹轨道。
靠着别人成功的人,永远都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他永远都体会不了成功的滋味是怎么样的,也不会知道自己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成功的。真实人生的风风雨雨,只有靠自己体会、自己感受,才知真味。
莎士比亚出身于英国一个富商家庭,但是,他并不留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他要走自立自强的道路。
他13岁离开学校,帮助父亲料理生意,16岁就离开家庭,去独立谋生。他从家乡来到伦敦,身无分文,因为他从小就喜欢戏剧,想当戏剧家,所以就到戏园子里找事情做。人家只需要一个给观众看马的马夫,莎士比亚接受了这份差事,而且做得很好。后来,人们注意到莎士比亚头脑灵活,口齿伶俐,便让他跑跑龙套或者提提台词。再后来,人们又发现他对舞台动作和念台词方面出的主意都很有道理,就把改编剧本的任务交给他。这一切,莎士比亚都兢兢业业地做完。
此外,莎士比亚还在屠宰场当过学徒,帮人家做过书童,做过乡村教师,当过兵,做过律师……为了谋生,他漂过英吉利海峡,到过荷兰、意大利。他在独立谋生的闯荡中,丰富了经历,增长了才干,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以饱满的热情,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等37部剧,还有2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试想如果莎士比亚没有离开富足的家庭,没有四处漂泊,没有去历经人生的风风雨雨,能够写出《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这样的作品吗?成功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依靠别人,即便是成功了,成功也不属于自己。
依赖别人只会让自己沦为乞丐
无论我们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有多少财产,有什么样父亲,有什么样的地位,有怎样的亲朋好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依赖别人。
我们一直都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奉为至理名言。确实在如今这样一个相互扶持的社会,没有一个人可以不依靠别人而独立生活。但是我们更需要知道,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永远成为我们的依靠,即便是自己的父母。我们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自强自立的生命支点,一味地依赖别人只会让自己成为乞丐。
如今每天都有不少年轻人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徘徊,抱怨命运让自己平庸;抱怨自己上不了大学;抱怨自己,没有一个富翁爸爸;他们抱怨没有关系可靠,找不到渴望的工作,只能处在生活的底层,抱怨着命运不公。但他们不知道有个富爸爸的人是怎么走上成功路的。
“您有两个儿子,我也有两个,您是怎么管理他们的?”在长江商学院组织的30多位内地企业家拜会李嘉诚的活动上,鼎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兵问李嘉诚。李嘉诚的回答是:“应该让孩子吃些苦,让他们知道穷人是怎么生活的。”
李嘉诚确实是这样做的。在李泽钜、李泽楷两兄弟去美国斯坦福读书期间,李嘉诚只给他们最基本的生活费。或许谁都没有想到,“小巨人”李泽楷,当年还在麦当劳卖过汉堡,在高尔夫球场做过球童,甚至背高尔夫球棒时弄伤了肩胛骨,直至现在伤患还会时常发作。李泽楷的成功,没有依靠自己的富爸爸,而是靠自强自立实现的。
美国总统林肯,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十五岁才开始认字母,每天早晚都要走四公里的森林小路到校求学。他买不起算术书,向别人借了,再抄下来,然后用麻线缝合,做成一本自制的算术书。他以不定期上课的方式在校求学,知识都是“一点一点学的”。他在学校真正受正规教育的时间还不到十二个月。但是他凭借自己的自强不息,成了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总统之一。
无须抱怨自己没有依靠,只有靠自己,才不会像乞丐一样伸手向别人要钱。一个成功人士讲过自己在大学的第一堂课,就是因为这样一堂课让他走上了成功之路。
在入学的第一堂课上,年近花甲的教授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请开学时独自一人到学校报名的同学请举手。”举手者寥寥无几。
教授接着说:“由父母亲自送到学校接待点的请举手。”大教室里近百双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
教授笑着摇摇头,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中国留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美国一所著名大学。由于人生地不熟,思乡心切加上生活饮食等诸多的不习惯,入学不久他便病倒了。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生活费不够,他的生活甚为窘迫,濒临退学。
虽然给餐馆打工一小时可以挣几美元,他却嫌累不干。几个月下来他从家带来的钱所剩无几,学校放假时他准备退学回家。
回到故乡后在机场迎接他的是他年近花甲的父亲。当他看到自己久违的父亲,便兴高采烈地向他跑去。父亲脸上堆满了笑容,张开双臂准备拥抱儿子。
可就在儿子将要搂到父亲脖子的那一刹那,这位父亲却突然向后退了一大步,孩子扑了个空,摔倒在地。
父亲拉起倒在地上对自己的举动深为不解的儿子说:“孩子,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做你的靠山。你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那个叫自立、自信、自强的生命支点,一切全靠你自己!”
说完父亲塞给孩子一张返程机票。
这位学生没进家门就直接登上了回美国的航班,返校不久他获得了学院里的最高奖学金,且有数篇论文发表在有国际影响的刊物上。
故事讲完后,当我们急于知道这位父亲是谁时,教授说:“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有多少财产、有什么样的父亲、什么样的地位、怎样的亲朋好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将希望寄托于他人,只要我们能自立、自信、自强,就没有什么实现不了的事。”
无论我们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有多少财产,有什么样父亲,有什么样的地位,有怎样的亲朋好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依赖别人。能够靠自己自强、自立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才是真正的成功。
给自己选择一个适合的位置
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选择一个适合的位置,这是对自己的一生最负责任的事情。
漫漫人生路,有谁能说自己是踏着一路鲜花、一路阳光走过来的?又有谁能够放言自己以后不会再遭到挫折和打击,我们没有看到成功的背后往往布满了荆棘和激流险滩!如果因为一时的受挫就轻易地退出“战场”,半途而废,到头来懊悔的只能是你自己;如果总是因为害怕失败而丢掉前行的勇气,就永远不会追求到心中的梦想,正如歌中所唱的,阳光它总是在风雨之后……
在一家小洗衣店里,菲尔·强森的父亲正在训导他的儿子:“强森,你长大了,要学一点养家糊口的本领了。从现在起,你就学洗衣的工作吧,这样会对你有用些。”
但菲尔不喜欢那些,一个大小伙子整天干那些繁琐的熨帖、折叠工作,他实在提不起精神。于是,他一副无精打采、懒懒散散的样子,只做些替补应急之类的工作,其他则一概不管。有时候,父亲不在,他就干脆“缺席”了。年事已高的父亲原指望他将来能接管这家洗衣店,现在看他如此不求上进,觉得自己养了一个没有野心的儿子,在员工面前丢尽了脸。
一天,菲尔告诉父亲,他希望到一家机械厂去工作。“什么?——放着现成的事业不继承,却要做个机械工人,一切从头开始?”父亲十分惊讶,坚决反对。不过,菲尔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他穿上油腻的粗布工作服,从事着比洗衣店更为辛苦的工作,但竟然快乐地吹着口哨。因为他喜欢那些。后来,工作之余,他还选修了工程学课程,研究引擎,装置机械。之后,他居然制造出了“空中飞行堡垒”轰炸机,帮助盟国军队赢得了世界大战。
父亲看到儿子取得的成就简直有点不可思议。菲尔也说:如果自己当年留在洗衣店,最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父亲死后整个洗衣店肯定就毁了;另一种是满足于父亲给他的现成的家业,至多可以成为千千万万个小洗衣店的老板,决不会实现他自己的目标。
菲尔·强森选择了适合自己发展的事业,于是他成功了。1944年,菲尔去世时已位居波音飞机公司的总裁。
能否找到自己最感兴趣又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选择一个适合的位置,这是对自己的一生最负责任的事情。
坚持己见,不迷信权威
当专家化身成权威的形象,对于你的所作所为指手画脚的时候,他们就是用所谓的真理来阻止奇迹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