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半天,已经到了中午,商鞅见没人搬这根木头,就又贴出一张告示,将赏金提高到了五十两。这张告示一贴出去,全城百姓顿时炸了锅,议论得更厉害了,大家都猜不透左庶长颁布这命令是什么意思。又过了一阵,一个胆子比较大的人被众人怂恿,走上前去,拔起木头,扛在肩上就往北门走去。全城百姓都跟在这个人后面,想要看看他搬动这根木头会有什么结果。
这个人扛着木头,好不容易搬到了北门口,挖了个坑把木头立起来,就坐在木头下休息。这时候商鞅安排看守木头的官吏赶了过来,大声向围观人群宣布,此人按照告示的要求把木头搬到了北门,理应奖赏五十两黄金!说完就取出预先准备好的赏金,当场兑现。老百姓们看真的有五十两黄金,又都议论起来,有的人羡慕搬木头的人发了一笔横财,有的人后悔为什么自己没有搬这根木头……然而讨论来讨论去,大家得出一致意见,就是左庶长大人真的是言而有信,说给五十两就给五十两。
商鞅见自己言而有信的名声已经传遍秦国,就下令正式推行新法。秦国百姓知道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数,明白新法不是闹着玩的,都认真遵守。然而,商鞅的新法触动了秦国旧贵族的利益,很多贵族联合起来反对他,甚至秦孝公的太子都带头违反新法,抵制商鞅的改革。
商鞅为了震慑反对自己的人,第一个就拿太子开刀。商鞅向秦孝公禀报,说新法之所以不能顺利实行,都是因为贵族们反对。于是就依新法处罚太子。然而太子作为国家的储君,是不能处罚的,于是商鞅就处罚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贵族们见太子在商鞅那里都讨不了好,人人自危,都不敢再抵制新法了。
商鞅在秦国推行新法,数年之后,效果显现出来。秦国国家富强,兵精粮足,对外作战屡屡获胜,周天子派人给秦孝公送来祭肉,天下诸侯都派人到秦国来祝贺。从此,秦国走上了不断积累国力,统一天下的道路。
点评:圣人云,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说话不算话,那就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事了。信用是一个人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不讲信用,那做什么事都是不可能成功的。商鞅要做改革变法这样的大事,取信于民是最基本的,如果新法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那要想推行下去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商鞅才找了搬木头这么一件看似毫无意义的事情来展示自己的信用,其用意就是,这样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我都能够遵守信用付出赏金,那么新法这样的大事肯定不会说话不算话了。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应该学习商鞅这种做事信用为先的精神,树立我们的信用,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
四十二、范雎远交近攻
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天下人才也是各寻明主,以成就事业,获得富贵,名垂青史。那时候的人对祖国的概念并不太强,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国家不被重用,那么他很可能跑到别的国家去争取实现自己的价值。
范雎,本是魏国公族支庶子弟,起初他一心想在祖国魏国成就一番事业,但因为出身太低,没有见魏王的资格。无奈之下,他只好先投身于中大夫须贾门下做门客,期待能有晋身的机会。一次,他随须贾出使齐国,范雎自以为出头的日子到了,于是在出使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知识渊博、雄辩多才的一面,深得齐王敬重。齐王赏赐他黄金美酒,还想留他做客卿,结果都被范雎谢绝了,范雎心想,自己这次崭露头角,又谢绝了齐王的邀请,对魏国忠心耿耿,回国之后应该能够得到重用了吧?
哪知道他的主人须贾是个心胸狭窄的小人,生怕范雎回魏国之后受到重用,到时候地位反而在自己之上。于是回国之后,须贾向魏国相国魏齐诬告范雎,说范雎与齐王私下会面,收受齐王的贿赂,出卖魏国的情报,这次回来肯定是要为齐国做奸细。魏齐听了之后大怒,将范雎抓了起来,严刑拷打,打得范雎体无完肤。魏齐把奄奄一息的范雎用破草席一裹,扔到了茅厕里,让别人在范雎身上撒尿。
范雎受到如此的冤枉和屈辱,心中愤恨之情难以言表,可是性命捏在人家手中,只能忍辱偷生。他在茅厕之中装死,被魏齐家的仆人抬出去扔到了郊外。等魏齐家仆人离开之后,范雎偷偷跑到好友郑安平家中躲藏,改名换姓为张禄以掩人耳目,还让自己家人为自己发丧,令魏齐以为自己已经死了。
范雎忍辱负重半年多,机会终于来了。秦国使者王稽奉秦王命出使魏国,郑安平设法使范雎同王稽见了面。经过一番深谈,王稽认定范雎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设计将他和郑安平都带到了秦国。此时秦国正是秦昭王在位时期,经过之前的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强盛,但国家大权并不掌握在秦昭王手中,而是掌握在秦昭王的生母宣太后、舅舅穰侯的手中。宣太后、穰侯排斥异己,对外国来的士人不屑一顾。范雎此时虽然摆脱了在魏国的杀身之祸,却还是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只好依旧忍耐。
又过了一年,穰侯为了实现自己扩大封地的私心,准备出兵绕过韩、魏两国,攻打齐国。范雎趁穰侯忙于备战,通过王稽上书秦昭王,请求与秦昭王面谈。秦昭王其实早就从王稽口中得知了范雎的才华,只是碍于舅舅,不能召见,此时见有机会,急忙召见范雎。
范雎知道这是自己梦想了多年的机会,必须抓住。因此一见秦昭王的面,范雎就以言辞动其心。范雎说,秦国人只知道有太后、穰侯,却不知道有大王您。一句话就直接击中了秦昭王内心深处的隐痛。随后,范雎历数秦国朝政的弊端,说秦昭王上惧太后的威严,下惑于群臣的欺骗,居于深宫之中,就像被包围了一样,终日迷惑,是非善恶都不能明辨。长此以往,秦昭王自身难保是小事,只怕秦国都要分崩离析了。
秦昭王对自己的处境是十分清楚的,有苦难言已非一日。范雎的直言相告,着实打动了秦昭王的内心,于是秦昭王当即表示,今后请范雎为自己出谋划策,无论涉及太后、穰侯还是朝中任何大臣,都请范雎直言,不必有任何顾虑。范雎见秦昭王如此表态,放下了心中一块大石,于是继续进言,说此次穰侯舍韩、魏而伐齐,舍近求远,绝非良策。出兵太少的话不足以战胜齐国,出兵如果很多,万一战败,秦国受到的屈辱肯定难以忍受,即使战胜,占领的也是不与秦国国土接壤的土地,根本无法派人管理,得不到什么好处。此次出征唯一获益的就是穰侯自己,他可以掠夺战利品,还可以以军功扩大自己的封地。穰侯为自己的私利,宁可让秦国利益受损,还给了韩、魏从中渔利的机会,实在是不忠不智。
秦昭王此时对范雎已经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对范雎言听计从。第二天,秦昭王就拜范雎为客卿,下令收回伐齐的秦军。此后,秦国的军国大事,皆由范雎谋划,秦昭王下令实施。
范雎为秦国提供的最重要的战略思想,就是“远交近攻”。范雎认为,要统一天下,必须用蚕食桑叶的办法,逐步向外扩张。对于离秦国较远的齐、楚、燕、赵等国,不妨先行交好,让他们不至于与秦国作对,而对离秦国较近的韩、魏两国,必须不断攻打,逐步削弱。韩魏两国地处天下之枢纽,战略位置重要,可以攻打,占韩魏之地后,北可侵赵,南能伐楚,最后再灭北方的燕和东方的齐,这样由近及远,一城一地按部就班,稳扎稳打,天下最终可以平定。秦昭王听了范雎的意见之后,十分佩服,决定依此计划进行统一天下的大业。
秦昭王三十九年(公元前268年),秦国出兵攻魏,连取怀、邢丘等地。三年后又伐韩,先攻取战略要地荥阳,将韩国国土截断,使之首尾不能相顾,从此韩国基本成为了秦国的附庸国。范雎的战略,秦国实施得十分到位,国势越来越强,诸国震动。可以说,范雎的“远交近攻”战略是秦国统一天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点评:远交近攻是指当自己的多个目标无法同时达到时,应当先取就近的,容易的目标,稳住较远较难的目标。等容易的目标达成了,再来对付较难的目标。实际上是一种为避免属地过多而进行的策略。这是范雎为秦国做出的伟大贡献,也是我国古代智谋的宝贵遗产。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应该学习这种谋略,妥善安排自己人生的目标,稳扎稳打,逐步实现,从而走上人生的巅峰。
四十三、张仪兵不厌诈
战国后期,秦国还没有形成完全压倒其余六国的优势。七雄之中,燕国最为弱小,韩赵魏三国是从春秋时期的强国晋国分裂而来,当年晋国虽然强大,但力分则弱,三国实力比晋国也都逊色了不少,剩下三国,秦国最强,齐国最富,楚国最大,各有千秋。
虽说秦齐楚三国实力大体相当,但秦国毕竟更胜一筹,因此其余六国都害怕秦国,即使是齐楚两国,也需要联合起来才能对付秦国。对于秦国来说,别的国家也还罢了,齐楚两国联盟,的确不好对付。为了能将齐楚逐个击破,秦国相国张仪向秦王献计,离间齐楚,分别削弱之,秦王于是派张仪出使楚国。
张仪来到楚国之后,先用巨资重宝买通了楚王的宠臣靳尚,得以拜见楚王。张仪上来就先拍楚王的马屁,说大王您在天下诸国之中最为英明,秦王别人都不放在眼里,只对大王您十分敬重。在下纵观天下,也觉得只有大王您值得我为之效劳。秦王和我一直盼着能和大王您搞好关系,可是现在您却和齐国结了盟,齐国和我们秦国早年虽然有过姻亲关系,但是后来齐国对不起秦国的地方太多了,秦王对齐王是深恶痛绝,早就想讨伐齐国。现在您和齐国结盟,秦王实在接受不了,我也无法侍奉大王您了。我来之前已经和秦王有言在先,如果您能断绝和齐国的关系,秦王将把商於之地的六百里土地献给您,秦楚结盟,齐国一定被削弱,这样大王您既削弱了齐国,又联合了秦国,还得到了六百里土地,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张仪一番花言巧语,说动了楚王的心,就打算断绝和齐国的结盟关系,与秦国交好,换取商於六百里土地。然而张仪虽然巧舌如簧,楚国也不乏有识之士。陈轸原本在秦国做事,后来到了楚国,他对张仪这个人太了解了,知道他为了获得利益什么都肯做,嘴里一句实话没有。于是陈轸就劝楚王不要轻信张仪。可是楚王已经被张仪迷惑,怎肯听从陈轸的忠告?马上就派逢侯丑跟随张仪入秦通好。
逢侯丑跟随张仪来到秦国之后,张仪便开始耍阴谋诡计。张仪早已跟秦王通了气,于是自己假装款待逢侯丑喝醉了酒,从马车上掉下来摔伤了,在家里养伤,躲着逢侯丑。逢侯丑见张仪受伤,也不好强求,只好自己求见秦王,传达楚王的意思。秦王见了逢侯丑之后说,既然相国已经和楚王有约,寡人当然要遵守,不过楚王现在还没有和齐国断交,我怎么能随便就把土地给楚王呢?
逢侯丑听了这话,倒也无话可说,只好派人回报楚王。其实楚王此时已经派人去齐国宣布断交了,听说逢侯丑得不到土地,以为秦王嫌自己跟齐国断交的诚意不够,于是派勇士再去齐国,当面辱骂齐王。齐王受了如此侮辱,勃然大怒,不仅和楚国彻底断交,反而要联合秦国,共同伐楚。此时张仪见齐国使者也到了咸阳,要和秦国结盟伐楚,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伤”也就不治而愈,出面见了逢侯丑,假装惊讶,问逢侯丑怎么还没回去。逢侯丑说我正等你一起见秦王,说商於六百里土地交割的事呢,我怎么能回去?张仪惊讶道,你们当初一定是听错了吧?当初我说的是我自己的封地六里,没说过六百里啊,六里土地是我自己的,你们要的话随时拿去,这事还用麻烦秦王?
逢侯丑听了这话,知道张仪耍无赖,再待下去也没什么好处,只好回去禀报楚王。楚王知道了之后,大骂张仪出尔反尔,不讲信义,盛怒之下,就想出兵伐秦。此时陈轸冷静沉着,劝说楚王,说如今齐国不仅不是我们的强援,反而成了秦国的盟国,我们派人辱骂齐王,短期内想和齐国重新修好是不可能了,我们楚国一国对抗秦齐两大强国,必败无疑。为今之计,只能忍下被秦国欺骗的这口气,争取和秦国结盟,避免和秦齐两国同时开战,才能减少损失。可是楚王此时已经失去了理智,再一次没有听陈轸的忠言,匆忙派出八万楚军,与秦齐联军大战于丹阳。结果楚军大败,屈丐、逢侯丑和受封有爵位的将领共七十余人被俘,八万楚军被消灭,汉中郡也被秦夺走。楚王不甘心失败,举倾国之兵进攻秦国,然而楚军孤军深入,粮草不继,结果又被秦军在蓝田击败。此时楚国已经元气大伤,韩、魏等国也来趁火打劫,落井下石。楚王实在无力应付,只好再割让两座城池给秦国,向秦国求和。就这样,楚王上了张仪的当,不仅没能获得土地,反而损兵折将,割地求和。
点评:所谓兵不厌诈,翻译成英文就是“The only rule is no rule”,再翻译回中文,就是“唯一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张仪为了给秦国争取利益,出尔反尔,背信弃义,硬是用没影的事去欺骗楚王,人品上自然是坏得一塌糊涂,但是军国大事就是如此,一切以实际利益为准则,信义是不值钱的。楚王自己不够谨慎,轻易上当,遭到后世耻笑。我们为人处世,不能犯楚王这样的幼稚病。
四十四、触龙巧说太后
公元前265年,正是战国时期,七雄并立,秦国最强,意图吞并六国。这一年,赵国惠文王去世,其子孝成王即位。孝成王当时年纪还比较轻,所以由太后赵威后摄政。秦国欺负赵国孤儿寡母,派军加紧攻打赵国,连续攻克了三座城池,赵国一时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为了抵抗秦国的侵略,赵国必须寻找外援。赵国一向和齐国关系不错,就向齐国求援。然而齐国此时提出条件,要求赵国必须把孝成王的弟弟长安君送来齐国做人质,才能派兵救赵。然而长安君是赵太后最小的儿子,赵太后一向溺爱他,坚决不肯让长安君去齐国受苦,许多大臣劝赵太后,赵太后根本不听,后来干脆发话说,谁要是再敢提送长安君去做人质的事,我一定吐他一脸唾沫!这样一来,群臣都不敢再劝,可是秦国进攻又急,大家都长吁短叹,想不出好办法。
赵国群臣在私下里聚会,说起国事,都十分忧虑,商量了半天,还是觉得应该有人去再劝劝太后。可是到底谁去劝太后,大家也选不出一个合适的人来。群臣议论了半天,赵国的老臣、左师触龙终于发话了,说还是让我去劝劝太后吧。群臣大喜,都说要劝得动太后,也只有靠您了。
于是触龙就让人给太后传话,说触龙想要见太后。太后听说之后,猜到触龙有可能还是要说让长安君做人质的事,可是触龙毕竟是赵国的老臣,太后也不得不给他点面子,于是就答应让他进宫来见。不过太后提前也做了准备,气势汹汹地等着触龙来,想着无论触龙如何花言巧语,都要痛斥他一顿,拒绝他让长安君做人质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