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98700000002

第2章 落榜生4

第一章落榜生

4

在我孩提记忆里,父母总是这样忙碌着,就像平常人们所说的那样,普罗阶级需要在劳动中求生存。在旧社会时,父亲和母亲也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母亲的村庄与本村相邻,都以盐为业。他们从小没有上过学,十二、三岁就在盐田上干活,跟大人挑盐担到很远的山村去换米、薯等粮食。

父母提起过去的苦难岁月,说的最多的是,他们因为年纪小,经常得到好心人的关照,感觉到人间的人情冷暖。他们经常挑担在远离家乡的山村,总能够遇见一些好心人,额外地给他们一些饭吃、水喝。父亲经常说,人世间虽然很不平等,但善良的人到处都在。那时候,起早贪黑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奇怪的是,父母说起过去,总对那个给他们米团的东家赞不绝口,他总是说那时候的人很和善。现在很多人评论说,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就是旧时代的生产力和文化发展的标志,父亲的身亲经历或可印证。

古老的村庄坐落在海南岛西北部北部湾南岸,靠海吃海,祖祖辈辈当盐民。父亲也不太清楚到如今己历了几世几代。记得毛主席去世那年,我们一家人经常到在平楼上纳凉,数着满天的星星,探究毛主席住在哪个星宿。父亲看到小孩子们喜欢看天象,便道:你们找找看,中原的老家是哪颗星?几兄弟姐妹便胡乱说一通。其实大家的远古时空观念还在蒙昧状态,怎么懂得什么星星代表远古时代的家园?

父亲道:我们的始祖在河南,传到我们海南的老祖宗洁公,是宋代时候了。这个老祖宗于宋时从惠州过来临江,到现在己有八九百年了。

我好奇问道:怎么知道是那个时候过来?

父亲道:我们代代口口相传,要不然我们就忘了本,对不起祖宗。你们也是要记住的。

我笑道:好像我也听到管村庄族谱的老儒伯说过。

父亲指着东边不远处一处亮着电灯的平房道:你们看盐务所,现在是管理我们的干部,不是本乡人,也不懂造盐。可是在元代,我们的老祖宗就是盐务所的头领,教大家立村晒土沥水晒盐。

这个历史让村里的人感到很自豪。一些著名历史学家曾经对琼州原住民的迁徙史进行研究,认为临高人始终在沿海、沿江、沿河流域安居乐业,与他们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领先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有关。真可谓,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虽然是普罗大众,也有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地方。

父亲拿起水烟筒,把烟丝压进小铜嘴里,我便打一根火柴,点燃烟丝。

父亲重重地吸几口,吐出白烟,道:你们小时候看见过的。现在搞盐场了,通过半机械化作业,才不那么辛苦了。但是,我们从此吃不到那么好的盐了。

5

夜空很晴朗,星光点点。苍穹在华彩的装点中张开无边无际的深蓝幻影。我站在阁楼上,看着这张幻影蓝布发呆。马上又要回学校补习了,过去一年的勤苦被分数无情地抛弃出局,又要重新回到起跑线上拼命。

母亲借着煤油灯的散光,替我收拾衣服,叠好放进布袋里,同时又让妹妹忙着为我张罗着住校的用具。第一次离开家庭,到县城去住,我心中正忐忑不安。

父亲对我道:明天我陪你去找姑婆家,央求他让你吃住在那里,就可省点了。

母亲道:姑婆家虽在县城,但房子小,姑丈又长年病弱,去麻烦人家干嘛?

父亲道:上个月我在县城住院的时候,姑婆曾来探望,就提过这个事,她没有说不行。我们有难处,就问一下,真不方便再另想办法吧。

我心中很矛盾,自己是不愿意住到别人家里去的。但第一次到县城,对学校的情况一无所知,但听说可以住到学校去,收益些住宿费。如果可以这样,何必去麻烦未曾见过姑婆?再说了,她家的人我全都不认识,自己混在陌生环境中算哪根葱?

我对父亲说:我不想去姑婆家住。

父亲道:姑婆是亲戚,爷爷的亲妹妹,和我们家庭有经常有来有往,你怕什么?

我道:不习惯,影响学习。

父亲道:孩子不懂事,人家难得答应了,你不去住,在学校住不费钱吗?

我说:我就想在学校住。我真的不习惯在别人家里吃住。

父亲满脸不高兴,母亲却愁容满面。我虽然体谅父母的难处,但话已经说出口了,也不想收回来。何况,我真的不愿意在别人的屋檐下生活学习。

母亲数着钱,看着我道:这点钱,够报名吗?

我越想越不是滋味,便赌气到:如果没有钱,我干脆不去了。

母亲道:又说孩子话。

我道:我真不想去了,免得拖累家庭。反正我有手有脚,也能够干活挣钱。

父亲马上脸色大变,骂道:没有出息的败家子!以前不要你上学,你偏去;现在要你去,你倒就撂挑子了。

我也不甘示弱,对父母道:反正我也不一定能够考上,反倒先浪费了许多钱,现在想不去,损失少一点,省得你们心疼几个子。

母亲听了,仿佛受到刺激,眼泪从眼眶溢出来,道:一家人辛苦劳动,就供你一个人,你自己还不满意?

我心中自知失言,于心不忍,自己紧咬着牙,低下头来。

父亲看着我一言不发,又道:我知道,你还小,怕生,不太懂与人交往,会受委屈。但咱人穷就要志短,该低头就低头!你这么牛脾气,也不想想你是什么家庭?

我道:住学校也就多花几块钱而已。

父亲道:几块钱好赚吗,为了你,我买药的钱都省了,你知道吗?

母亲叹口气,小声道:老五真要懂事了。父母没法让你满意,但也不想亏待你。

父亲道:这是亲戚家,别人能够去蹭住,我们为什么反到成了外人?

母亲道:听话吧,反正一年很快就过去了。

我道:我再说一次,家里供不起我,就不用去补习了。反正我也不能够保证考上,到时候考不上你们又埋怨我。

父亲怒道:你这个小孩,怎么说你好?煮饭要放米,说话要讲理!你也要考虑家里的情况啊。

母亲道:去年父亲不让你去补习,你自己偏要去。今年看到有希望了,你倒讲起价钱!

“怎么啦,一家人大声嚷嚷,我在巷尾都听到了。”大嘴婆说着走进屋里。

父亲道:孩子说了几句气话,大家正在劝解呢。六婶来的正好,县城的姑婆是不是外人?

大嘴婆笑道:什么外人不外人,七妹嫁到县城,我也去过几次,住在小巷子里,也是穷人啊。

母亲道:姑婆人好着呢,这孩子怕生,不愿意到那里住。

大嘴婆道:七妹倒是一个细心的好人,又爱面子,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那种人。老五去了,她一定很高兴。

父亲道:自己家亲戚,肯定是高兴的,孩子就怕有什么过意不去。六婶说的对,姑婆人一向是极和善的,待谁都向自己的儿孙一样。

大嘴婆笑对我道:老五是不是怕住在那里,七姑婆给你说亲?

我对大嘴婆老不正经的话从来就没有什么好感,但听她说七姑婆的话,倒是信了几份。心想,也许她待我会很好。这样一举两得,减轻家庭负担,也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看着父母神色黯然,为这个事伤神,也是于心不忍。自己虽然对寄宿到别人家感到很失望,但钱少就要低头,真是正理,不由人不服。

大嘴婆又看着我道:老五,六婆已经给你说媒了,谁给你张罗都不许答应了。

我正在气头上,看大嘴婆如此,便道,我答应你就是了,反正我不去学校了,就在农村一辈子,谁愿意嫁到这个家庭,是我的福分。

大嘴婆笑道:老五都答应了,真是乖孙子。

父亲连忙道:孩子正在气头话,六婶别当真。

大嘴婆笑道:那二说话差了。孩子亲口答应的,我听到了,你们也听到了,怎么说是孩子话。

父亲连忙解释道:老五明天就回学校了,别去赶什么浑水,耽误别人。

大嘴婆道:他去学校怕什么,媳妇娶进门,他爱干嘛就干嘛,又不碍他什么事。

我没有想到自己的气话大嘴婆当真咬着不放。我连忙走出正堂,回到厢房中去,倒到床上,心中苦闷就像憋在井中一样。

6

父母一早就把我叫醒,张罗着去学校报名。一觉醒来,对昨晚凶父母的言行很懊悔。父母却和颜悦色,用富在生意贵在书的道理开导我。自己明知说了气话,也就不十分的固执己见,毕竟补习是关系一生的大事,这个道理还是懂的,所以顺从地收拾行李去学校。

太阳刚从天边露出红红的脸蛋,村庄就喧闹起来了。家家户户的男男女女拿着各色的劳动工具走出村去。改革开放以后,生产队解散,劳动力自由发展,各显其能。男人们从事手工业,打石砖、垒房子,或用自行车运盐贩卖,有个别家庭还买了手扶拖拉机跑大运输。女人们却在家忙农活。盐田作为集体经济单位,不像农田一样分到户,而是承包给个别人经管。

父亲挑着行李,与我一起出了村口。大嘴婆看到我们,便追过来,冲着我道:昨天晚上你应承的亲事,下次你回来我就请她过来给你看看。

我脸一下红起来,不知道如何回答。

父亲回过头看着大嘴婆道:六婶好意,谢谢了。老五要去补习,不好耽误人家孩子。

大嘴婆道:孩子们都应承了,你不高兴?没有见过你这样的败家子,有媳妇进门不要的。

父亲道:六婶别误会了。老五上学要一年才结束,别让别人等着,不是事。

大嘴婆笑道:那二放心吧,人家愿意等一二年。你们别找理由,老五命好,遇到好人家了。那二别推三阻四,只怕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父亲和气道:老五现在就到学校去了,还是等明年在说吧。

大嘴婆道:还这么嘴硬,如果不是一家人,我才懒得管呢!

一辆手扶拖拉机轰鸣而来,在我们前面停住。司机是本村的暴发户三根。他大声对父亲道:二叔要去哪里?

父亲道:送老五去县城,要开学了。

三根道:上车吧,我送你们去。

父亲客气道:顺路不?别让你耽误了功夫。

三根道:顺路,不耽误事。何况是老五的事大。

车厢里放着几大包用化肥袋装的海盐。三根跑山区,以货易货,两头做生意,就这两年,竟然富起来了。

我和父亲坐在颠簸的车上,跑了半个小时的路程,终于来到了县中。

我对父亲道:老爸看着行李,我自己去报名。

7

县城真是个好地方,因为我平生第一次见到这么整洁的地面。一条长长的街道,全是水泥路,两旁都是商铺。树荫下摆摊的小吃,以煎堆、葱花饼最多,一路让我眼馋,垂涎欲滴。

我随着父亲从大马路解放路向南走进德至巷,七拐八拐,终于找到了姑婆的家。

这是一个有三居室的平房,但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低矮的瓦屋里,感觉很昏暗。

父亲挑着担子放进了屋里,一边是学习用具,一边是一袋米。父亲把一袋米交给姑婆,姑婆也客气一番方才收下。

姑婆打量着我道:老五小的时候见过一次,已经这么高了?

父亲道:那是,现在都十七了。

姑婆道:说亲了没有?

父亲笑道:现在和过去年代不一样了,加上孩子立志读书,所以还没有托媒呢。

姑婆笑道:读书的孩子都是像甘蔗一样瘦条。看来家里也没有什么给他吃的。

父亲道:农村就是这样了,孩子多,没有办法啊。

姑婆笑道:城里也不好多少。你们看姑姑在城里,又有什么,还不是靠政府救济。

父亲道:往后就麻烦你了。虽说为了孩子,但我心中很不安。

姑婆道:这个房子是空的,你们不来住,别人也会来住的,谁没有几门亲戚朋友?

父亲道:姑父他们都不在家?

姑婆道:姑父在小学教书,都住在学校宿舍了,很少回来。

父亲听如此说,便对我道:姑婆是我们自家人,你就别见外,有什么需要,我们帮不上忙,都求姑婆吧。

姑婆笑道:别说求,我一个人在家也闷得慌,有个事做我反倒开心。

看到我有些不耐烦了,姑婆便对父亲道:你放心吧,孩子在这里慢慢会习惯的。倒是你自己要注意身体了,记得上次住院,我听医生说要长期吃药控制,有这么严重吗?

父亲叹气道:唉,落下了病根,急不来,只好慢慢调养了。

父亲与姑婆寒喧一会就走了。临别时,父亲当着姑婆的面嘱咐我要听话,不要乱跑,也不要害怕,安心在此读书学习,争取考上,挣脱农村贫困落户的枷锁。

姑婆把我领进了一个小房子,里面架着一张木床。床边挨着一张旧书桌。看样子是个学生居。姑婆从我的行李中拿出草席、枕头、被褥和蚊帐,放到床上。

姑婆一边铺床一边吩咐我道:地方小,你自己就将就点。我知道你们学生的时间宝贵,会准时准备好饭菜的,你放心学习就好了。

8

第一天感觉很漫长。终于挨到到了夜晚,四周安静了许多,我才静下心来,斜躺在床上,借着灯光看书。一切都他人变得很陌生,就连书本也是,看半天总是云里雾里的。

心中萦绕着父亲的身影。没有想到父亲得病了,还这么严重,需要长期吃药。不知道因此悲催,还是一个人离家孤独落寞,眼泪不禁顺着腮帮子流下,模糊了我的视线。我心想,父亲都病了,我还来读书,浪费家里的钱,占用父亲的救命钱,我真不孝啊。

县中位于文澜江东岸,而我住姑婆家位于文澜江西岸。从住地到县中,大约二公里的路程,赶到学校早读,需要比在校的同学起的更早。想起自己家庭,自己并不把这点小困难放在心上。倒是苦了姑婆,她每天都起的很早,给我供应早餐。一天三顿饭都是单独给我准备,并不互相影响,倒是让我少了面对陌生人的尴尬。

姑婆在县城生活,算是城市居民,有固定口粮吃,生活来源却较少。姑父是一个老师,领国家工资,但很少拿钱回家,也不回来与她一起吃住。姑婆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儿子在工厂上班的工资收入。那时没有低保,可以想象生活并不宽豁。我在那里吃住用度,麻烦老人,虽然于心不忍,但姑婆的眼神行为中没有让我感觉有什么麻烦不妥的意思,也就心安理得了,不出一个月,倒也十分习惯了。

父亲毎月会送一袋米、一袋盐过来,也会给我留下几块零钱。

父亲总道:孩子要争气,读好书,就不会吃我们那样的苦了。

我总是回答:老爸放心,我会努力的。

每次看到父亲转身而去,我都会眼含热泪,不知如何是好。

同类推荐
  • 易断天机

    易断天机

    卜卦算命、移山倒斗……荒山寻宝、大漠点金……秦羽重生以来的生活,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少爷很忙!
  • 一个拉风的男人

    一个拉风的男人

    他是一个孤儿,却从来不孤独。他是一个高深莫测的杀手,却低调的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平凡的生活,却掩盖不了身上的光芒,因为,他是一个拉风的男人。“你以为你躲起来就找不到你了吗,没有用的。你是那样拉风的男生,不管在什么地方,就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是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你那忧郁的眼神,都深深的迷住了我。”Ps:这是一本纯都市的小说,绝对不会涉及到修仙、玄幻、系统、重生等等的类型,不喜勿喷!
  • 都市御剑术

    都市御剑术

    古剑传功,一朝悟道;都市御剑,任我逍遥。
  • 高墙內外

    高墙內外

    故事简介:某女子监狱年轻漂亮的监区长温馨,面对灵魂扭曲、劣迹斑斑的各色女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对女犯的教育改造中,大胆探索和试行心理矫治、家访汇报、狱内结婚、亲情同居、社会帮教、社区矫正等多种新的教育改造手段,从而使监区发生了较大变化。然而,改革与守旧、创新与传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激烈碰撞。不仅如此,温馨的忘我牺牲和敬业奉献精神,却遭到了当市长的婆母和做“大生意”的大姑姐的不满和反对。特别是她因勇救罪犯而丧失生育能力后婚姻破裂,离婚后又遇到原中小学同学、现女监医院院长和原大学同学、现律师所主任从不同侧面向其发起的“爱”的攻势,使其又陷入“爱”的重围。时过不久,原大姑姐和婆母分别以诈骗罪和受贿罪被判入狱并在她主管的监区服刑。爱恨情仇,公法私怨,相互交织;亲情、友情、爱情,剪不断,理还乱。温馨不计前嫌,以德报怨,用“大爱”矫正扭曲的灵魂,用智慧化解了各种矛盾,从一个侧面讴歌了我国监狱干警肩负历史使命,勇于探索创新,严格文明执法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情怀。
  • TFboys之天壤之别

    TFboys之天壤之别

    不说什么了,要看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来看哦!一定很好看的
热门推荐
  • 火爆狂少

    火爆狂少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兵王归来,再战花丛,血雨腥风,重现都市狂潮。。。
  • 农门娇女:腹黑相公有点萌

    农门娇女:腹黑相公有点萌

    【一朝失恋,光荣穿越】穿越了,我忍;被迫成亲了,我还忍;小三上位了,我再忍……可是可是,上帝呀,为什么我穿越后的生活就像灾难大片?难道就不可以来点喜剧片调节一下气氛么?愤怒咆哮ing~~~就在某女仰天长叹时,腹黑萌王爷突然出现……二话不说,扛起就走:“养个包子就是喜剧!前提是我们得先种!”“靠,不带你丫这么玩儿的!”新书已发【倾世笙言:双面帝王难驯服】欢迎亲们跳坑!另:小桃子同学很快就要更改笔名为易绾,SO,封面先换了,同步可能会慢些,祝小伙伴们看文愉快,么么哒!
  • 医世无双

    医世无双

    身怀绝世针法的林天低调下山,途中施展游龙针法战庸医,尽显英雄本色,护美女,玩转风流情怀,更是阴差阳错的将帝豪幕后老板救活,受赠宝玉,并且被告知自己的父母是赐予华夏中医第二条生命的神奇人物,且看林天如何将华夏中医发扬光大,从而使自己的医术再登巅峰!
  • 神奇宝贝之异世的旅途

    神奇宝贝之异世的旅途

    交卸了神位的光神因为一次意外而进入了神奇宝贝的世界,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中,光神遇到了值得信赖的伙伴以及同样因为意外而来到这个世界的邪神与其他邪恶组织,为了阻止邪神和邪恶组织实现他们扭曲、拥有破坏世界的恐怖野心,光神开始了他的奇妙冒险!
  • 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三十年:1981~2011

    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三十年:1981~2011

    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中心搜集整理了近30年来海峡两岸学者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论文40余篇,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学术取向,归纳为“寻根、记忆、认同”三个主题,从而揭示了学术研究背后的中国社会特别是两岸关系的变迁,折射出30年两岸关系的基本走向:从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 史前穿越记

    史前穿越记

    丁小牛可以穿越了!正当他想打造一个大大的后宫的时候,一不小心用力过猛,穿越到了史前时期,看着三米高的女巨人,丁小牛凌乱了,身高差辣么多,还怎么开后宫啊?穿越君,你骗我!当然,他的故事,其实早在穿越之前就已经精彩开始了。PS:根据点评意见,原第一卷第二卷改作前传,正文全新开始。
  • 邪王追妻:杀手毒妃太猖狂

    邪王追妻:杀手毒妃太猖狂

    她,是21世纪首席杀手,因遭背叛,一朝穿越重生到碧落大陆季府大小姐身上。什么?废物?哼,谁知她是八系召唤师还魔武双修?什么?丑女?呵,谁知那无盐外表下其实是个倾世冰美人?至尊丹药,不好意思我要了;神兽,它赶着要跟我。他,是碧落大陆年轻一辈第一高手,世人皆称为邪王,他冰冷强势,却唯独对她温柔万分。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势来袭!(恕简介无能,欢迎入坑!)
  • 如果我不爱你

    如果我不爱你

    他和她经历过生死,本以为可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终究抵抗不过命运。。。。她说:再见即使当初那么深爱,终究抵挡不住背叛,所以再见。。。。。。。。。。。他说:再见你终究不信我。。。。。。。
  • 邪风怒雷

    邪风怒雷

    天幻大陆,全民尚武。来自地球的混混常胜,意外穿越到天幻大陆,附身无法觉醒武魂的废材少爷身上。机缘巧合之下,觉醒风雷双属性武魂,又习得神秘功法——吞天经。吞噬天地间九大奇风奇雷为己用,从此踏上强者之路。为何天幻大陆的遗迹之中,会出现汉字?两个世界,到底存在着怎样的联系?邪风怒雷,穿越少年,在异界寻找回家之路。
  • 青春飞扬

    青春飞扬

    这是一本80后作家写的青春校园小说,他通过构思和描述,像我们展示了青春里的人物形象和状态:曾几何时,在青春里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却又一次次虚伪的倔强,又一次次用冷漠去成长。时光匆匆,暮然回首,发现时间像小偷,一不留神就丢了青春。回眸往事已是一片云烟,青春飞逝如离弦的箭,热血澎湃的年华被时光蚕食转向沉默,风华正茂的年少随成长一起渐渐飘落。生活中,有一种情绪叫做烦恼。它就像蚊子般,不请自来,若即若离,挥之不去。它悄悄而来,吸了你的血,又匆匆而去,给你留下痒痛。你若重视挠痒,随生一片伤痕。你若忽视忍耐,便不治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