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60300000018

第18章 《庭训格言》(1)

康熙帝辑撰

【撰主简介】

康熙帝(公元1654-1722)姓爱新觉罗,名玄烨。顺治皇帝第三子。在位六十一年之久。九岁即位,十四岁亲政。十六岁时,智擒辅命大臣鳌拜。自此,“天下大小事务”皆“一人亲理”。曾平定“三藩”之乱;1683年派兵统一台湾;两次雅克萨之战,给侵略中国黑龙江流域的沙皇俄国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三次亲征图谋分裂祖国、不断发动叛乱的准噶尔贵族噶尔丹;坚决反对罗马教皇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为维护中国的主权和统一,创立了丰功伟绩。为了振兴社会经济,不顾守旧派的反对,采取了诸如废除“圈地令”、实行更名田、奖励垦荒、调整工商业政策等一系列革新措施,从而使清朝前期封建经济迅速恢复并有较大发展。注重传统文化,曾组织人力注释儒家经典,编辑了《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等。同时,虚心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文化,曾聘用外国传教士并向他们学习天文学、数学、医学、地理学、哲学、音乐、绘画等。终其一生,他既是一位中国封建社会大有作为的最高统治者,又是一位对中国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

康熙对于家教问题也非常重视,所实行的办法也比较成功。从他之后即位的雍正、乾隆、嘉庆等有作为的皇帝身上,可以看到其家教思想和办法的影响。因此赵翼称颂说:“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我朝谕教之法,岂惟历代所无,即三代以上,亦所不及矣。”(《檐曝杂记》卷一,《皇子读书》)康熙在世时曾有圣谕十六条,至雍正元年于每条之下加以演绎和注释,汇编成《圣谕广训》此外,康熙平时在宫中还经常给皇子以教诲,皇子允禛即位后于雍正八年加以追述,汇编成《庭训格言》,凡一卷,二百四十有六则。今特将《庭训格言》作一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仁者无不爱

【原文】

仁者无不爱。凡爱人爱物,皆爱也。故其所感甚深,所及甚广。在上则人咸戴焉[1];在下则人咸亲焉。已逸[2],则必念人之劳;已安,而必思人之苦。万物一体,痌瘝切身[3],斯为德之盛、仁之至。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注释】

[1]戴:尊奉;拥护。

[2]逸:安闲。

[3]痌(t侪ng):痛。瘝(gu佟n):病。

【译文】

仁人君子无所不关爱。他的爱人、爱物,都是仁爱之心的表现。所以,他的感爱很深,所涉及的东西很广。他作为统治者,人们都尊奉、拥护他;他下来时,人们都愿亲近他。他自己安闲时,就会想到他人的辛劳;他自己安适时,就会想到他人的辛苦。他对万事万物一视同仁,别人的痛苦就如同自己的不幸。这就叫做最高的道德修养、最可贵的仁爱之心。

【评析】

篇中强调仁人君子不但要泛爱众,而且要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与人民同甘共苦。康熙帝身位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能有这种思想,诚属难能可贵。

得人心者得天下

【原文】

尔等见朕时常所使新满洲数百[1],勿易视之也。昔者太祖、太宗之时,得东省一二人[2],即如珍宝爱惜眷养[3]。朕自登极以来,新满洲等各带其佐领或合族来归顺者[4],太皇太后闻之,向朕曰:“此虽尔祖上所遗之福,亦由尔怀柔远人[5],教化普遍[6],方能令此辈倾心归顺也。岂可易视之?”

圣祖母因喜极,降是旨也。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注释】

[1]新满洲:黑龙江流域是满族的故乡。皇太极即位后,统一黑龙江流域,把该地居民编入旗籍,称为“新满洲”。他们均隶各旗,“俱令披甲”,成为满族八旗的组成部分。

[2]东省:指东三省。

[3]眷养:关注养护。

[4]佐领:官名。清制,京师满蒙诸旗,均置佐领。满语称牛录章京。

[5]怀柔:安抚。

[6]教化:政教风化,也指教育感化。

【译文】

你们见我经常派往新满洲的使者有数百人之多,可不要看轻这件事呀。过去,太祖、太宗在位时,能得到东三省来的一两个人,往往视为珍宝,十分爱惜、关注,特别给予照顾。自从我即位以来,新满洲地方的首领们纷纷带领他们的部下佐领官、或者全族之人,前来归顺我们清朝。太皇太后听说后,就对我说:“这虽然是你的祖辈留下来的福分,也因为你安抚边远之人,让政教风化遍及全国,所以才能使得这些人真心前来归顺。怎么可以看轻这件事呢?”圣祖母因此十分高兴,特下达这一圣旨。

【评析】

篇中强调远民来归,系国家大事。身为一国之君,切勿掉以轻心。这说明,康熙统治时期,中国出现空前统一的局面,不是偶然的,与他的无远不至的爱国、爱民之思,不无关系。

以德服人是根本

【原文】

王师之平蜀也,大破逆贼王平藩于保宁[1],获苗人三千,皆释而归之。

及进兵滇中,吴世璠穷蹙[2],遣苗人济师以拒我,苗不肯行,曰:“天朝活我恩德至厚,我安忍以兵刃相加遗耶?”夫苗之犷猂[3],不可以礼义驯束,宜若天性然者[4]。一旦感恩怀德,不忍轻倍主上[5],有内地士民所未易能者,而苗顾能之[6],是可取之。子舆氏不云乎[7]:“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8]。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宁谓苗异乎人而不可以德服也耶?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注释】

[1]王平藩:《清史稿》作王屏藩,吴三桂部将。保宁:地名。在四川境内,即今阆中县。

[2]吴世璠:吴三桂孙。三桂病死后,他继承帝位,改元洪化。后兵败自杀。穷蹙:困窘局促。指处境极其困难。

[3]犷扞:蛮横。

[4]宜若:就好像。

[5]倍:通“背”。背叛。

[6]顾:反而。

[7]子舆氏:孟子字。

[8]赡:充足;丰富。

【译文】

我们大军平定四川时,曾在保宁大败叛将王平藩,俘获三千多苗族人,但却把他们全都释放,让他们各自回家。等到我军进军云南中部时,吴世璠已经山穷水尽,只好派人要苗族人支援他的部队,以抵拒我们天朝大军。苗族人却不肯按他的要求办事,他们表示:“大清王朝曾让我们活命,而对这样的深恩大德,我们怎么忍心以武力相对来作为回报呢?”我们都知道,苗族人生性蛮横,简直不可以用礼义使他们驯服,受约束,这就好像他们天性如此似的。但是,他们一旦产生感恩和怀念别人的好处的感情,就不忍心轻易地背叛主人和上级。他们在这方面的表现,是内地读书人、平民百姓很难做到的,而苗民反而做得很好。这是很可取的。孟子不是说过这样的话:“以力征服他人者,别人并不是心服,而是怪自己的力量不够。只有用德去征服他人,才能使人家心悦诚服。”难道说苗民就和一般人不同,不可以用德去征服他们吗?

【评析】

篇中用平定“三藩”之乱时释放苗民产生的良好效果为例,说明以力服人,人不心服;以德服人,心悦诚服的道理。当然,这里的“德”,主要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德行教化。

仁者以万物为一体

【原文】

仁者以万物为一体,恻隐之心[1],触处发现[2]。故极其量[3],则民胞物与[4],无所不周;而语其心,则慈祥恺悌[5],随感而应。凡有利于人者,则为之;凡有不利于人者,则去之。事无大小,心自无穷,尽我心力,随分各得也[6]。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注释】

[1]恻隐:同情。

[2]触处:随处;到处。

[3]极:穷尽。量;限度。

[4]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作泛爱一切人与物。

[5]恺悌:和乐简易。

[6]随分:照例;照样。

【译文】

仁人君子对世间万事万物,一视同仁。他们富于同情之心,时时处处都有表现。大而言之,仁人君子是以民为同胞,以物为同类,泛爱一切人与物,其仁爱之心遍及万物。谈到他们的心,则慈祥、友爱之心,随感而产生。凡是有利于他人的,就去做;不利于他人的,就除掉它。世间的事有大有小,而仁爱之心却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只要尽了自己的心和力量,做什么事都会得到同样的助人之乐。

君子以自强不息

【原文】

世人皆好逸而恶劳,朕心则谓人恒劳而知逸。若安于逸则不惟不知逸,而遇劳即不能堪矣。故《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

由是观之,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也。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注释】

[1]《易》云句:见《易·乾》传第一。天行健:是说天体、万事万物的运动,昼夜不息,周而复始,无时亏退。这是天之自然现象。君子自强不息:是说君子应勉力自强,不要停息。

【译文】

世间之人都偏好安逸而不爱劳动,我的想法是,一个人只有经常劳苦才能领会到真正的安逸。如果他安于逸乐而不求上进,那他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逸乐;而且一碰上劳苦之事,他就会不堪忍受。所以《易经》上说:“上天和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在不停息的运动中存在着并延续不断,君子应该勉力自强,一刻也不要放松。”

从这点看,圣人是以劳苦为有福,以贪图安逸为致祸的原因。

【评析】

篇中从劳、逸的辩证关系和世界万物运动不息的道理,批判了世人中好逸恶劳的思想,并指出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一定要以劳为乐。

立志并勤学者可为圣贤

【原文】

子曰:“志于道。”[1]夫志者,心之用也。性无不善,故心无不正。而其用则有正不正之分,此不可不察也。夫子以天纵之圣[2],犹必十五而志于学。盖志为进德之基,昔圣昔贤莫不发轫乎此[3]。志之所趋,无远弗届[4];志之所向,无坚不入。志于道,则义理为之主[5],而物欲不能移,由是而据于德,而依于仁,而游于艺[6],自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7],本末兼该[8],内外交养[9],涵泳从容[10],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矣。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注释】

[1]“子曰”句:见《论语·述而》。志:志向、立志。

[2]夫子:孔子。天纵:意为上天所赋予。

[3]发轫:启行。轫(r侉n),刹车木。行车必先去轫,故称“发轫”。

[4]届:至;到。

[5]义理:道理。又作经义名理讲。宋以后称理学为义理之学,简称为义理。

[6]游于艺:即游艺。《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游于艺。”

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游于艺,言置身于六艺的活动,后来泛指学术的修养。

[7]伦:道理;次序。

[8]本末:指主次、先后。又指农业与工商业、礼义与法制。兼该:包括两方面或两方面以上。

[9]交:结交;往来;此与彼受。养:陶冶;修养。

[10]涵泳:深入体会。

【译文】

孔子说:“当有志于道。”“志”这个东西,是“心”的功用。人性没有不善的,所以人心也没有不正的。但“心”的功用则有正、邪之分。

对此,我们不可以不分辨清楚。孔夫子凭着上天赋予的圣明,还在十几岁时就有志于学。所以说,“志”是一个人道德修养发展的基础。古代的圣人、贤者没有不从立志开始的。志向的发展,是不论多远,它没有达不到的;志有所向,则会无坚不入,任何困难都能克服。一个人如果有志于道,那么,他将以义理作为主体,而任何物质欲望都不能改变他的志向。

从这点出发,一个人的志向有道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又有着学艺的良好修养,那就不会失却其中先后、轻重的次序,本末都能照应到,内外都受到应有的陶冶,还可以从容不迫地深入领会一切。达到了这种状况,自己已进入圣贤的行列却还没有察觉呢。

【评析】

篇中从志与道、志与心的关系,比较深入地阐述了立志的意义和如何立志的问题,强调一个人只要立志,再经过后天的努力,也可成为圣贤。

从这位大有作为的君主所处的时代来看,这无疑是振聋发聩之言!

圣贤不是天生的

【原文】

人之为圣贤者,非生而然也,盖有积累之功焉。由有恒而至于善人[1],由善人而至于君子,由君子而至于圣人,阶次之分[2],视乎学力之浅深。

孟子曰[3]:“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4]积德累功者亦当求其熟也。是故有志为善者,始则充长之,继则保全之,终身不敢退,然后有日增月益之效。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5],久则征[6],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7],博厚则高明。其功用岂可量哉!

【注释】

[1]善人:有道德的人。《论语·述而》:“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2]阶次:等级。

[3]孟子:战国思想家。

[4]“孟子曰”句:见《孟子·告子》。原文为:“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意为功毁几成,人在慎终。熟:代指成效、成果。

[5]无息;即不息。意为不停止,不灭。

[6]征:征验。

[7]博厚:博大;广博。

【译文】

一个人能成为圣贤,并不是生下来就如此,而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由有恒心的人逐渐发展为有道德的人,又由有道德的人发展为君子,再由君子发展为圣人。这其间高下等级的区分,取决于一个人的学问成就,造诣的浅深程度。孟子说:“达到仁的境界,也需要积累之功啊!”

注意积累功德的人也要等到水到渠成,始见成效。因此,有志于为善的人,开始之时要充实、发展,继而要巩固、发展,终其一生不敢后退。那么,有一天自然会收到日积月累、不断扩充的成果。所以,完全的真诚之心会使人自强不息,永不停止自然长久;长久自然会有征验;有了征验心胸自然会开阔;心胸开阔则识见广博;识见广博自然思想高明。总之,积累的作用是无法计算得清楚的啊!

【评析】

篇中指出圣人、君子亦非天生,而是靠矢志于学者毕生坚持不懈的努力。努力大小,积累多少,形成一个人学力的高下,造成其成效的不同档次。在这里,强调的是后天的努力,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而这些对于后人来说,是有教益的。

读书须与事理相结合

【原文】

道理之载于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1]。

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遇事有执泥处[2],而经历世故多者,又每逐事圆融而无定见[3],此皆一偏之见。朕则谓当读书时,须要体认世务[4];而应事时,又当据书理而审其事。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注释】

[1]端:头绪。

[2]执泥: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3]圆融:佛教语。除破偏执,完满融通。

[4]体认:领悟;体察。

【译文】

记载于经典书籍中的道理,都是确有所指和有限的;然而天底下的事情,千变万化,其头绪、起始无穷无尽。所以,世界上刻苦读书的人,遇事时往往固执不知变通;而那些经历多、富于世故者,又往往是遇事时随机应变而无定见。这两种人的认识都带有片面性。我的看法是,一个人在其读书时,必须同时体察、认识时务;当其办事时,又应当依据书本上的道理而审察所办之事。只有这样做,才能避免上述两种人存在的弊端。

【评析】

篇中强调读书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既通道理,又能应付时务。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学到真知识、真本领。

对人不可求全责备

【原文】

孔子云[1]:“先行其言,而后从之。”[2]如宋周、程、张、朱诸儒[3],皆能勉行道学之实[4],其议论皆发明先圣先贤之奥旨[5]。又若司马光[6],乃宋朝名相,观其编辑《资治通鉴》[7],论断古今,尽得其当,可谓言行相符,然未尝博道学之名也。今人讲道学者,徒尚语言文字,而尤好非议人,非惟言行不符,而言之有实者,盖亦寡矣。朕不尚空言,惟务实行,尤不肯非议人。盖以人各有短长,弃其所短而取其所长,始能尽人之材。若必求全责备,稍有欠缺即行指摘,非忠恕之道也。

——节录自《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

【注释】

[1]孔子:春秋政治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2]“孔子云”句:见《论语·为政》。原文为:“子贡问君子。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同类推荐
  • 给孩子不伤害的爱

    给孩子不伤害的爱

    哪个孩子不需要有教育素养的父母呢?每个享受幸福成长的孩子的背后都有充满爱意、平衡生活和工作的母亲;还有保持理性思考、情绪稳定的父亲。张丽珊老师坚守教育一线20年,帮助近2万名学生,弥合许多走向崩溃的婚姻。这是她专门为女性读者如何教子撰写的,全书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和三个心理互动模式,提出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原则和方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是一本实事求是的家庭教育典范。
  • 做宝宝心智成长的第一任老师

    做宝宝心智成长的第一任老师

    本书围绕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及社会适应健康全面阐述宝宝出生后前三年心智的全方位发展。全书共五章,包括: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呵护儿童的道德生命,社会适应——儿童健康的统合,幸福宝宝慢慢长大,在宝宝心智成长的路上。
  • 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教育孩子,先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好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可以推动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只有从小养成好习惯,才能使孩子终身受益。研究表明,3~12岁是孩子形成好习惯的关键期。所以,妈妈一定要抓住这关键的几年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为了让父母更切实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我们全面总结了影响孩子一生的50种好习惯,分别从做人、做事、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可以帮助广大妈妈从纷乱的各种习惯中理出头绪,并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
  • 从小就上常青藤

    从小就上常青藤

    本书给了中国家长们一个机会,那就是带着孩子”从小就上常青藤”。我们提炼了常青藤精英教育的若干法则,每一个法则都能有效运用于儿童成长教育的方方面面,从而让您的孩子无需走出国门,便能从小享受到更为国际化、更适应当前时代的启蒙教育。
  • 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

    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

    这是一本家庭教育图书。适合2~6岁的孩子的父母阅读。幼儿园,是孩子人格养成、习惯培养的黄金期。上幼儿园是为上小学打基础,上幼儿园是进入孩子进入社会的第一步。父母怎么做,影响孩子的未来人生。最让家长困惑的教养问题,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用自己的家教故事帮您找到答案。这是一本让父母不再为孩子的幼儿园教育而发愁的绝佳读本。
热门推荐
  • 魔剑封神录

    魔剑封神录

    一枚浮龙扇坠,引出一段前世宿恋……魔剑重现三界,剑冢魔血洗人间……剑终所归,少年御剑封神……
  • 穿越之哎妈穿成太监了

    穿越之哎妈穿成太监了

    她本是现代姑娘,工作之余喜欢玩宫庭计游戏,老是幻想可以穿越成为女主,有一天终于穿越了,美梦成真兴奋之余发现有点不对,拿起镜子一看,哎妈,咋穿成太监了,一边照镜子一边哭着说:人家穿越不是穿成帅哥就是美女,然后和男女主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结果我两样全穿了,穿成不男不女的了。
  • 竹舞风吟

    竹舞风吟

    乱世荒唐事是是非非人
  •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全面阐述了舆论监督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合理发展在目标、理念和实践意义方面与正义精神的高度一致性;分析了舆论监督作为现代社会的政治观念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论述了舆论监督之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义;揭示了舆论监督对于完善社会主义社会评价体系以及在价值传播系统中的作用;通过中西方舆论监督比较、舆论监督案例评析,试图解析舆论监督在促进中国法制建设、推进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探索舆论监督方法的规范化、合法化,从而寻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监督模式,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法制体系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 紫瞳公主:完美复仇之路

    紫瞳公主:完美复仇之路

    他因为她离家出走变的冷酷,她因为妈妈去世,被后妈和她的女儿给赶了出来,而他的爸爸从不管她的事情,还说让她自生自灭,从此她在心里默默长出了狠,冰冷,没有同情心的根。他发誓会找到她!她发誓会让那些人生不如死,绝对绝对!!
  • 皇宫潜伏:皇妃不靠谱

    皇宫潜伏:皇妃不靠谱

    她是东宸国的宁和公主。她清丽,满腔爱国热血,一身超绝武功只想报效国家。可是,她的丈夫却是凤秦国的王爷。对立的国家,对立的立场,彼此都需要将对方致于死地,这样的两人要如何相爱?而她丢失的记忆究竟是什么?一旦想起,又会掀起如何的滔天巨浪?爱情、国家、责任,何去何从?背叛,报复,利用,何时止休?步步疑云,重重迷雾一一散开……他怀抱着他国皇子的柔媚妃嫔,妖娆笑道:“你的女人,很入我的眼,今晚陪本王。作为交换,我的女人也送你了。”纤长一指,指向了席中漠然而坐的她。
  • 难忘的亲情

    难忘的亲情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人们都习惯家丑不可外扬,家底不可示人。作者则以百倍的勇气,真实的情感,细腻的笔法,写《长哥未必当父》里的大哥的欠债烂赌与不负责任不守信用的习性;《童年的期盼》中自己虽处贫寒家庭却生活在亲情与爱的包围中的感动;《哭泣的木香花》写二姐倔强的性格与命运;《飘拂的山羊胡中》的阿公的偏心;《心中的父亲》中父亲的辛劳与眷顾;《要强的女人》岳母的一家子人的爱情与生活;《永远的爸》中的亲情,《走进无声的世界中》大姐不幸的一生,这些原汁原味的生活,勾勒出一个农家人鲜活的亲情世界。
  • 总监先生这边请

    总监先生这边请

    适婚白领女青年因自家母亲的逼婚,却意外遇见上司也在一起相亲,当初的好感会不会在公司里相遇而有所不同?相亲对象是自己上司这件事,是不是太匪夷所思了?而且这上司可是公司出了名的帅气钻石王老五,逗比小白领又能否驾驭这位看似风骚的总监大人,完成母亲给自己的目标——结婚呢?
  • 如何成为小摄影家(快乐学习丛书)

    如何成为小摄影家(快乐学习丛书)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有人说过的一句精辟的语言: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 洛华

    洛华

    宁村世代打猎为生,只会粗浅仙法的村民只能猎杀三阶以下的妖兽,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了一只重伤垂死的四阶,他们杀死之后惊异的发现这是一只契约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