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05800000035

第35章 孙膑兵法(7)

来使被撵走后,郭子兴还担心元军第二天便会攻城,哪知数日过后,元军并没有行动。朱元璋向大家解释道:“诸公若杀来使,实为下策。杀死来使,元军必然以为我杀人灭口,势必派兵攻城。不杀来使,对之加以恫吓,使之回去后报告我军军威及将士拼死守城的决心,元军必然有所顾忌,这就是他们不敢贸然进攻的原因。”将士们听了他的一席话,心里都十分敬佩。

朱元璋在这里是用了攻心战法,让元人因惧军威而不敢贸然来犯。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坐镇江州,决意谋取江西。江西省会龙兴路(今南昌)已在四面包围之中。城中守将主战主降,各持一端。行省丞相胡廷瑞犹豫不决,派郑仁杰到江州面见朱元璋。在谈判过程中,当朱元璋听到以不改编和解散原有部队为投降条件时,不禁勃然变色,这些都看在谋略奇才刘伯温的眼里,他急忙在朱元璋侧后踢了踢他的座椅。朱元璋立即醒悟了:投降是关键,条件是可以转变的,何必逞一时意气而坏了大事。马上就改换口气,满口应承并写了一封长信给胡廷瑞,以消除他们的疑虑。信中写道:“大丈夫相遇,磊磊落落,一言相投,互见肝胆,我常以赤诚之心相对。至于兵少可以扩增,位低可以加官,缺钱可以厚赏,没有什么你我之分,我一贯待下如此。但得失之机,间不容发,你可要早做决定呀。”信中又是抚慰,又是信任。胡廷瑞得到书信的承诺,即派康泰到江州请朱元璋亲到龙兴受降。龙兴的降附,又带动了瑞州、临江、吉安等路纷纷归顺。江西大部分地面己在朱元璋的掌握之中。

朱元璋以一介草莽,争扎于底层,最后竟于群枭之中得天子之位,就可见其不凡的勇气与才略,也是得益于他能听谋臣刘基之言而得天下。

【名家论战】草庐经略·诳敌

两敌相仇,言不足信。其信之者,必愚将也。惟智将不为人所诳,而能诳人焉。必因敌有阻绝之势,托或有之事,为莫稽之词,以疑敌之心。或用以恐之使惊,或用以诱之使趋,或用以急之使速,或用以缓之使懈,或使之观望踌躇,其心不决。而我亟乘其且疑且信,出其不意而攻之。若是者,因其可愚而愚之。如敌未可愚,必且因我之言,而还知我之意,迎我之意,而反以用彼之奇。是我不能愚彼,反为彼所愚也。

兵情(1)

【本篇主旨】

本篇以矢、弩、发射者分别比喻士卒、将帅和君主,指出三方面必须同心合力、协调一致,从士卒的组织、将帅的指挥到君主的决策都合乎客观要求,才能克敌制胜。有人认为它可能是“势备”篇的后半部分。

【原文】

孙子曰:若欲知兵之情,弩矢其法也。矢,卒也。弩,将也。发者,主也(2)。矢,金在前,羽在后(3),故犀而善走(4)。前……今治卒则后重而前轻,阵之则辨(5),趣之敌则不听(6),人治卒不法矢也。弩者,将也。弩张柄(7)不正,偏强偏弱而不和,其两洋之送矢也不壹(8),矢虽轻重得,前后适,犹不中(9)[招也]……将之用心不和……得,犹不胜敌也。矢轻重得,前[后]适,而弩张正,其送矢壹,发者非也,犹不中招也。卒轻重得,前……兵……犹不胜敌也。故曰,弩之中彀(10)合于四,兵有功……将也,卒也,也。故曰,兵胜敌也,不异于弩之中招也。此兵之道也。所循以成道也。知其道者,兵有功,主有名。

【注释】

(1)兵情:治军之道。

(2)发者:指使用弓弩的射手。主:君主。

(3)金:箭镞。羽:箭羽。

(4)犀:犀利。走:疾行。

(5)辨:同“办”,指事情能办成。

(6)趣:同“促”。听:听从。

(7)柄:指弩臂。

(8)洋:疑借为“翔”。两翔:两翼。此句意为由于弩臂不正,弩弓两翼发矢的力量就不一致。

(9)中:下当脱“昭也”两字。昭:箭靶。

(10)中彀:射程内的目标都能射中。

四:指矢之轻重前后得,弩柄正,两侧送矢,发射的人正确等条件。

循:遵循,遵照。

【译文】

孙膑说:若想懂得用兵之道,可以用弩和箭作比喻。箭,好比士卒。弩,好比将领。发射的人,好比君主。箭,金属的箭头在前,羽毛的箭尾在后,前重后轻,所以既坚锐又便于飞行……如今练兵,却重在后边的训练,而不重在鼓舞士卒一往无前的精神,所以让他们列阵,都能遵令照办,让他们冲锋陷阵杀敌,就不听指挥了。这就是由于治兵没有取法于箭的缘故。弩,好比将领。弩弓拉开时,若弩臂不正,偏强偏弱,发力不匀,即使箭的轻重恰当,前后适宜,还是不能射中靶子……将领们若思想上不协调……还是不能取胜的。箭的轻重恰当,前后位置合适,而且弩拉开时弓臂也很正,送箭的劲头也很均匀,但射箭的人若发射不当,也还是不能命中箭靶的。部署兵力主次比例得当,前后位置适宜,仍然不能战胜敌人。所以说,射箭要中靶必须符合上述四个条件。打仗要取胜……将帅、士卒、君主、都要正确无误。所以说:军队要战胜敌人,跟用弩射中箭靶没有什么区别。这就是用兵作战的道理……所应遵循的道理就是用兵的规律。懂得这些规律,作战就能取胜,君主就有威名。

【故事论述】

春秋战国时期,纷争不断,在各诸侯国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大国兼并小国,扩张了土地。可是大国的诸侯不得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封给立了功的大夫。这样,大夫的势力大了起来,他们之间也经常发生斗争,于是大国内部的矛盾尖锐起来,都想把争夺霸权的战争暂时停下来。为了这个缘故,宋国大夫向戍在晋、楚两国之间奔走做调停人。

公元前96年,晋楚两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在宋国举行了“弭兵会议”(弭是消除的意思)。在这次全议上,晋国的大夫和楚国的大夫代表南北两个集团讲了和,订了盟约。盟约规定除齐、秦两个大国外,各小国也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朝贡。晋楚两国平分霸权,以后的五十多年里,没发生大的战争。

到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即位之后,楚国渐渐衰落了。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把原来的太子建废掉。这时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今河南襄城西)镇守。楚平王怕老臣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来,这就等于是让太子建失去了自己的臂膀。楚平王诬说太子建正在谋反。伍奢自是替太子辩护,于是就被投进了监狱,其实他不辩护也是一样的结局,只是这样关起他来的名目比较明确罢了。

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叫他们回来,以便一起除掉。大儿子伍尚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就跟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了。太子建事先得到风声,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宋国去了。

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子胥,也从楚国逃出来,他赶到宋国,找到了太子建。不巧宋国发生内乱,伍子胥又带着太子建、公子胜逃到郑国,想请郑国帮他们报仇。可是郑国国君郑定公不帮这个忙,这很让太子建恼火。竟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想夺郑定公的权,被郑定公杀了。伍子胥只好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逃亡到了吴国(都城在今江苏苏州)。

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各地官吏盘查。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传说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同情伍子胥,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东皋公有个朋友模样有点像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逮住了这个假伍子胥,而那个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面貌变了,守关的认不出来,就被他混出关去了。

伍子胥出了昭关,害怕后面有追兵,急忙往前跑。前面有一条大江拦住了去路。伍子胥正在着急,江上有个打渔的老头儿划着一只小船过来,把伍子胥渡过江去。

过了大江,伍子胥感激万分,摘下身边的宝剑,交给老渔人,说:“这把宝剑是楚王赐给我祖父的,值100两金子。现在送给你,好歹表表我的心意。”

老渔人说:“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5万石粮食的赏金、还答应封告发人大夫爵位。我不贪图这个赏金、爵位,难道会要你这把宝剑吗?”

伍子胥连忙向老渔人赔礼,收了宝剑,辞别老渔人走了。

伍子胥到了吴国,吴国的公子光正想夺取王位。在伍子胥帮助下,公子光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吴王阖闾即位之后,封伍子胥为大夫,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又用了一位将军孙武,他是个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吴王依靠伍子胥和孙武这两个人,整顿兵马,兼并了临近几个小国。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亲自率领大军,向楚国进攻,连战连胜,把楚国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一直打到郢都。

那时,楚平王已经死去,他的儿子楚昭王也逃走了,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刨了他的坟,还把平王的尸首挖出来狠狠鞭打了一顿。

吴军占领了郢阳。楚国人申包胥逃到秦国,向秦国求救。秦哀公没同意出兵。申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终于被感动了,说:“楚国虽然暴虐无道,但是有这样好的臣子,怎能眼看他们亡国!”

秦哀公于是派兵去救楚国,击败了吴军,吴王阖闾才撤兵回国。

在自己处于弱势的时候,并不是磕头、哀求就可奏效的,有时候,需要奋争,才有可能达到目的。伍子胥借助吴国的力量报了父兄之仇,就充分运用了借势的智谋。借人之力,成己之功,这在古代兵家智慧里是非常常见的。

【名家论战】草庐经略·贵和

《吴子》说:“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信乎,师克在和也。三军既和,上下一心,贵贱同力,胜则相让以归功,败则各引以为过。投之所往,如臂之使指,可合而不可离,是谓“父子之兵”也。其不和者,有善归己,有失归人;有功则争,有急不救;名位颉颃,妒忌相仍;群帅猜疑,上下携二。即幸胜焉,败可立待也。然和辑之法,常在主将:势位相忘,过失相隐,强弱不较,嫌隙不生。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主之以仁义,佐之以忠恕,出之以谦恭,成之以逊让。犹曰有不和者,吾勿信矣!

行篡(1)

【本篇主旨】

篡,意为选。行篡,即选贤取良。本篇认为在提拔、任用、实行奖赏时,必须公平无私,以贤良为标准,这样才能使士卒、百姓心悦诚服,在战争中为统治者尽力。

【原文】

孙子曰:用兵移民之道(2),权衡(3)也。权衡,所以篡贤取良也。阴阳(4),所以(5)聚众合敌也(6)。正衡再纍……既忠(7),是谓不穷(8)。称乡县衡(9),虽(10)其宜也。私公之财壹也。夫民有不足于寿而有余于货者,有不足于货而有余于寿者,唯明王、圣人知之,故能留之。死者不毒,夺者不愠。此无穷……民皆尽力,近者弗则远者无能。货多则辨,辨则民不德其上。货少则,则天下以为尊。然则为民赇也,吾所以为赇也,此兵之久也,用兵之国之宝也。

【注释】

(1)行篡:行,施行。篡,通选,选取之意。此文论述选取贤良之道,故题曰“行篡”。

(2)移民:移,归、顺从。意为使民归我。

(3)权衡:用天平衡量东西的轻重。权,砝码。衡,天平,秤杆。

(4)阴阳: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古代思想家认为一切事物都有两个方面,并以之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此处“阴阳”当指从正反两面全面地掌握情况。

(5)所以:用来……的。

(6)聚众:集结兵力,团结民众。合敌:同敌人交战。

(7)正衡再纍……既忠:反复衡量达到准确公平。衡,天平。纍,砝码。忠,准确公平。

(8)不穷:不缺乏,此处指依此道办事,则左右逢源,无所不通。

(9)称乡县衡:论功行赏。称,举,选拔。乡,借为飨,赏赐。县,同悬。县衡,悬平天平,指衡量轻重利弊。

(10)虽:疑借为“唯”,只要。

私公之财:“公”指侯王,“私”指大夫以下私属,此处指地位不同。财,同“材”,即人才。

不足于寿而有余于货:指富有却贪生怕死。不足,感到不满足。寿,寿命。货,财物。

不足于货而有余于寿:指因贫困而轻生。

毒:怨恨,痛恨。

夺:剥夺。愠:抱怨,恼怒。

则:借为“贼”。

能:当读“态”,借为“怠”。

辨:疑借为“办”,使事成功。

上:指君主。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赇:此处指行财货以有求于人。

久:当读为“记”。

【译文】

孙膑说:治理军队和使民归附的道理,如同用秤称量东西一样。只有秤称得公平,才可以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占卜阴阳,掌握全局的情况,是为了集结兵力,与敌人交战。若能反复衡量达到准确公平,就能左右逢源,没有什么办不成的事。论功行赏,务必公平,衡量利弊,务求适当。对人才应一律看待,不分高低贵贱。老百姓中有富有而贪生怕死的,也有贫穷而不惜生命的。只有贤明的君主与圣人才能明白这个道理,从而使这些民众留下来为己所用。这样就使死者甘心而无遗恨,失了财物的人也无所抱怨。这样民众都肯尽力,使与长官亲近的人不为贼人所害,对长官疏远的人也无所怠慢。民众财物多了往往会事皆办成,无求于君主,自然不认为君主有多少德。而贫穷之人就会尽力而求赏,这样民众就会尊崇君主。既然这样,那么给人民以财利,也就是让人民给我以财利啊。这是因为战争要长期进行。这是用兵所必须牢记的……

【故事论述】

秦末的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后,项羽、刘邦为了争夺天下,展开了历史上有名的楚汉战争,垓下之战是双方最后的关键之战。

项羽、刘邦同为楚地(今江苏北部)人,同时从苏北起兵,一称楚王,一称沛公,但两人性格迥异:项羽勇猛过人,耿直自大;刘邦老谋深算,善于用人。公元前205年,楚汉两军对峙于荥阳、成皋(今河南省内)一带,项羽自恃强大,而刘邦在正面亲率大军主力坚守荥阳、成皋一线,与项羽周旋;在后方,命萧何镇守关中,做好保障;在北方,命大将韩信逐个歼灭黄河以北的分散势力,从侧后对项羽形成包围之势;在南方,争取九江王英布背楚归汉;在敌人内部,巧用离间计,分化项羽身边的人。

就这样,经过三年的成皋之战,项羽刚愎自用,众叛亲离,就连一向对他忠心耿耿的范增也被他赶出军营。而刘邦由弱转强,后方巩固,士兵情绪高涨。特别是北方的韩信凭借个人的军事才能,一路过关斩将,像一把锐利的尖刀直插楚军的腹地,并占领了项羽的老家下相(今江苏宿迁)。

公元前202年,刘邦用计,表面上与项羽谈判,楚汉两军以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境内)为界,订立和约罢战休兵。于是,项羽东撤,刘邦西退。但刘邦退兵是假,而追击才是真,他和他的谋士们都认为:楚军东撤之时正是向项羽发起攻击的最佳时机,于是暗中约韩信和彭越一齐向楚军发起最后的围击。刘邦率大军追赶项羽至固陵(今河南淮阳),但韩、彭二人仍按兵不动,刘邦大发雷霆。

项羽被刘邦的背信弃义之举气得暴跳如雷,他骂道:“好呀,你刘邦一次次不讲信用,昨天刚说罢兵,今天就来攻我,我要惩罚你这个小人。”他亲率大军向汉军猛冲过来。项羽有万夫不当之勇,汉军一看到项羽的大旗在风中飒飒作响,转头就跑,汉军大败,刘邦只好就地组织防守。

同类推荐
  • 枪火灼心

    枪火灼心

    枪口喷出的火焰是何等的瑰丽绚烂,让人忘却死亡的痛苦。
  • 纳天下

    纳天下

    异世大陆,天下分五洲十朝,皇朝下又有诸多诸侯国,看恪道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抗联少年班

    抗联少年班

    一九三八年夏,侵占我国东北的日寇为了彻底消灭抗日联军,调集几十万的军队对抗联根据地进行拉网式扫荡。为了保存实力,粉碎敌人的阴谋,抗**部决定西征。其中第二路军为了行动方便,进行重新整编,把从各部队精简下来的七个少年编成一个少年班,任命黑虎为班长。黑虎长得小个子,大脑瓜,外号孙矬子,刚见面少年班都瞧不起他,可他却一计退敌,用步枪打落鬼子飞机,大闹潘家庄,智捉叛徒。火烧鬼子骑兵大队,独闯县城杀死岗村,跋涉千里给苏联红军送情报,用计炸死策划皇姑屯事件的坂田大将……
  • 战火十二年之枪口下的人生

    战火十二年之枪口下的人生

    1937年,国军营长钱怀恩遭上司黄满江遗弃,被迫在华北战场上投降,之后又得知自己被诬陷吞没国库黄金,一怒之下率领秦天保等部下当起了伪军。逃到西南的黄满江却步步高升,并搭上了国民党元老何将军这棵大树。大后方年轻有为的军统特务李淑平意外得知两人的恩怨,于是决定以钱怀恩为突破口,在华北建立情报线。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发现,坐在棋局前的对手已经换成了和自己年纪相仿的秦天保。这些注定背负着历史使命的年轻人,接过前辈的的权柄和责任,相爱相杀,千里之外,命运却交织在一起。1945年,抗战胜利了,但他们却发现,战火仍在继续……感谢腾讯文学述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较量

    较量

    共产党员张凤山带着使命从延安回到家乡文城,在码头接头时因为叛徒出卖被抓,文城地下党几乎全军覆没。在这种情况下,张凤山只好努力迷惑敌人的视线,扮作富商子弟,暗地里依然不动声色的传递信息,为保全组织作出了坚韧的努力,坚定的守住自己的使命。
热门推荐
  • 心动、动心(下)

    心动、动心(下)

    [花雨授权]他动心了吗?不!在他知晓她狠毒的心的情况下,他怎可能再次对她动心!只是,不管他如何告诫自己,都无法阻止他对她再度动心……可是没想到,当他终于下定决心摒弃情爱展开复仇时,却发现她失忆了,早已不记得他是谁
  • 守护甜心之她说的童话

    守护甜心之她说的童话

    也许只是一个陷阱但我很开心,希望此童话能勾起大家的回忆,求票票,求收藏,各种求。。。
  • 欲的饵

    欲的饵

    女主人公以报恩心态和老板同居,却恋上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帅哥。三人之间的爱和情仇交织在一起,结局就是悲剧。
  • 星际未来之游子吟

    星际未来之游子吟

    据说一束光要旅行亿万年才能到达有缘人眼中,或者归于有无。仰望群星璀璨的星空之时,入眼的都是承载亿万年时间的光。
  • 请叫我驯兽师大人

    请叫我驯兽师大人

    一次偶然的穿越,一枚可以召唤其它位面生物的神圣计划,一个魔法和斗气成为主流的大陆,沐承影又该何去何从。魔法亲和度低等,斗气修炼速度缓慢,然而这一切并不能阻止沐承影的脚步。当其他位面的召唤生物降临,沐承影的名字注定在这片大陆成为传奇。沐承影:”请叫我驯兽师大人!“
  • 豪门契约

    豪门契约

    他,是一个表面无情冷酷霸道的俊公子,实际上,他的内心是温柔如水,痴心如狂的好男人。他在失去自己最喜爱的女人的同时,也失去了笑容,对世间一切事物都提不起任何兴趣,而她的出现,不但让他渐渐找回了往日的活泼,还找回了昔日丢失的,心。她,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学业普通,家境普通,交际普通,长相也是普普通通的,可以说,把她丢在百人堆里,你一眼或者根本就是不会注意到她的。但是,她的身上却隐藏着足以吸引他的秘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界觉浪盛禅师嘉禾语录

    天界觉浪盛禅师嘉禾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魔战天

    星魔战天

    星辰之体,不灭魔魂当两大绝世瑰宝同时出现在一人身上时,他这一生究竟会如何?热血争战,几度轮回,又是谁,在暗中主宰乾坤我以星辰魔魂向天地宣战,战!战!战!
  • 啊荣正传

    啊荣正传

    二零零七年八月底,我背着一个巨大的旅行包,风尘仆仆地来到兴盛镇二中,从此开始了我的初中生涯。据说,这所学校设施一流,师资雄厚,人才辈出,驰名于镇内外。它是一个四四方方的院子,里面立着宏伟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学校的门卫室住着三位门卫大叔,这三位大叔个个满脸横肉、面露凶恶,一看就知道不是好人。他们的工作就是白天看门口,晚上在校园内四处巡逻,一旦发现有学生鬼鬼祟祟地欲爬墙出去,就大为兴奋,奋力奔过去将其逮住。常常有些家伙刚才爬到一半,就被扯下来,自然很没面子。
  • 华人皇帝

    华人皇帝

    高中生茅杰在去美国留学的途中遭遇空难,大难不死后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九一五年。凭着茅杰的足智多谋,和他保留下来的手机中的百科全书软件的优势,他慢慢地靠着商业手段,人际人脉及“先知先觉”的开挂技能,在接下来的美国禁酒令期间,经济大萧条时期,赚取了令人镇惊的财富。拥有财富的同时也增加了他的实力,为了全体华人的福利。茅杰被举荐到华人大佬司徒美堂麾下,利用“百科全书”茅杰成为了罗斯福总统的秘密经济顾问,联合美国黑手党家族甚至控制了美国地下经济的半壁江山!因此茅杰迅速成为华人移民的影子领袖,使华人移民群体,走向了美国乃至世界历史的舞台。本书群号496《808》918,欢迎广大书友前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