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85200000056

第56章 添家产家乡肆虐 镇湘楼难镇湘江(1)

却说张敬尧登时来了兴趣,忙不迭地问道:“军师有何神机妙算,快快道来。”傅铁嘴故弄玄虚,摇头晃脑,装腔作势地说:“大帅可在督军署东跨院,盖一座‘镇湘楼’,镇住湖南的‘乱党’,他们就不敢搞乱了。”

张敬尧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当即喊过来张敬汤,让他在督军署东跨院,建造“镇湘楼”。“镇湘楼”开工时辰,是傅铁嘴算出来的,据说是个黄道吉日,唯恐冲犯张敬売的四柱八字。张兆坤见状,心中暗喜,乐滋滋地返回醴陵。

按照傅铁嘴吩咐,张敬汤带着第七师士兵,端着曼利夏洋枪,抓来几个老百姓。张敬汤硬说他们是“乱党”,让第七师士兵把他们按在督军署东跨院供桌前。“乱党”大声喊冤,张敬尧装模作样地拄着洋刀,并不理会。张敬汤扑上来,抡圆了洋刀,砍下一个“乱党”的脑袋,鲜血从脖腔中喷出,尸体倒在地上,登时气绝身亡。

其他“乱党”见状,义愤填膺,气呼呼地喊道:“砍脑壳的‘长毒菌’,想镇住湖南,痴心妄想!”

不等他们喊完,张敬汤就砍下他们的脑袋。几具尸体与脑袋分了家,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鲜血“咕终,咕咚”流出来,染红了督军署东跨院的土地。张敬汤捡起血淋淋的脑袋,摆放在供桌上。

张敬尧对着供桌,磕了几个响头,嘴里念念有词,不停地说道:“镇湘楼保佑,让俺镇住湖南,永远当土皇上!”

良辰吉时已到,傅铁嘴见状,下令“镇湘楼”开工。督军署东跨院登时枪炮齐鸣,鼓乐喧天。张敬尧站起来,在血腥的土地上,挖下第一铲土,替“镇湘楼”奠基。

待到“镇湘楼”竣工,张敬亮带着傅铁嘴,在张敬舜、张敬禹、张敬汤、张继忠、张继义陪同下,来到“镇湘楼”前。他抬眼仔细观瞧,但见楼基坐落在麻石上,六层楼阁高达七八丈,仰视它令人有强烈的压抑感。楼阁外墙涂成血红色,绿琉璃瓦盖歇山顶,双重飞檐,檐下悬挂着匾额,写着“镇湘楼”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沿着楼内木台阶,张敬尧登上“镇湘楼”顶层,但见中间供着释迦牟尼、玉皇大帝,墙壁上画着他屠平江、镇长沙的事迹。他凭窗放眼远眺,长沙城尽收眼底,城池环绕,房屋低头,湘江奔流,呜咽悲鸣。就连西下的太阳,仿佛也比平日要小许多。

张敬尧看罢,“嘿嘿”狞笑,对傅铁嘴说道:“军师果然神机妙算,俺登上这‘镇湘楼’,就觉得南蛮子都被镇住了。”

傅铁嘴得意扬扬,捋着胡子,兴高采烈地答道:“大帅所言极是,有了‘镇湘楼’,南蛮子翻不了天了。”

张敬亮沉吟半晌,面对张继忠,用命令的口吻说:“妹妹的,你带着第五团士兵,把守‘镇湘楼’。你在楼顶架上机枪,南蛮子不服,全给俺‘突突’喽!”

且说冯国璋灰溜溜地下台后,带着姨太太“翠碧”,回到家乡河间诗经村。诗经村位于华北大平原上,四周地势平坦宽阔,滹沱、滏阳、子牙、运河纵横其间,是北京到南京的必由之路。汉朝时,在河间、献县一带,设立河间国,先后出了六七十位国王、诸侯,留下大量的汉朝陵墓。按照王族血缘关系,这些陵墓成片地聚集在一起,高低错落,连绵起伏,气象森然,任凭风雨侵蚀,岿然不动。陵墓旁栽种着树木,千余年来形成大森林,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即使到了清朝,这些陵墓依然享受官府祭祀,保护严格,完好无损。在这些陵墓中,数河间献王刘德陵墓规模最大,占地六十余亩,封土高四五丈,周长二十余丈,周围松、柏环抱,树大根深,枝繁叶茂。

冯国璋丢了大总统官防,心中不快,寝食难安。闲来无事,他扶着姨太太“翠碧”,在汉朝陵墓堆里逛悠。他睁开眯缝眼,抬眼仔细观瞧,但见汉朝陵墓大森林里,栽种着松、柏、杨、柳、桃、杏,树高参天,干粗合抱,密密麻麻,郁郁葱葱。他灵机一动,眯缝眼里闪过一丝狡黯的凶光,终于又发现一个财路。

冯国璋不顾年老体衰,带着家里的长工,用了二三个月的时间,把汉朝陵墓大树全部砍光。长工们赶着马车,将木材运到沧县,再装上火车。账房先生王辰押送火车,沿津浦铁路北上,直奔天津而来。火车停在天津新火车站(今天津北站),卸下全部木材,存放在货场里,账房先生王辰守株待兔,待价而沽。

当地百姓见状,十分生气,暗中痛斥冯国璋,愤愤不平地骂道:“他妈的,这只北洋狗,还不如看家狗,专门祸害家乡!”

当地百姓推举王泽福和几位德高望重的士绅,来到冯国璋府邸大门外,求见卸任大总统冯国璋。对待王泽福和几位德高望重的士绅,冯国璋倒也客气,当即让账房先生王辰,把他们请到正房,分宾主落座。

寒暄过后,王泽福赔着笑脸,用委婉的语气问道:“大总统把汉陵大树砍光,木材全部运往天津,不知是何用意?”

冯国璋咳嗽几声,清了清嗓子,十分媪尬地回答道:“那些古树树龄老迈,就要腐朽糟烂,实在可惜。俺自作主张,将它们砍伐,加以利用,忘了通告父老乡亲,请不要误会。”

王泽福听罢,苦笑几声,无可奈何地继续追问道:“利用古树,倒也不错,只是大树被砍光……”

不待王泽福说完,冯国璋打断他的话,拍着胸脯,大言不惭地说:“父老乡亲放心,俺会自掏腰包,买一些树苗补栽。”

听冯国璋如此说,王泽福忙不迭地点头,宽宏大度地说:“俺们可以义务劳动,补栽树苗,购买树苗的费用,就让大总统破费了。”

冯国璋指了指站在身后的账房先生王辰,煞有介事地说:“那就有劳父老乡亲,购买树苗的费用,可以找他报销。”

王泽福和几位德高望重的士绅见状,无话可说,当即告退。他们自掏腰包,购买了大量的树苗,补栽在汉朝陵墓旁。

待到补栽完毕,王泽福和几位德高望重的士绅拿着购买树苗的发票,来到冯国璋府邸大门外,求见账房先生王辰,打算要回购买树苗的费用。不料账房先生王辰出了府邸大门,接过发票,连看也不看一眼,就扔到地上。

账房先生王辰“哈哈”大笑’用嘲讽的口吻说:“你们这些土老帽儿,给个棒槌就当针(真),竟敢找大总统要钱,反了你们了!”

此刻,王泽福和几位德高望重的士绅方知上当,无可奈何,只得垂头丧气地离开府邸大门。

省下购买树苗的费用,冯国璋心中实在高兴,可惜好景不长,账房先生王辰送来一封电报。冯国璋接过电报,打开仔细观瞧,但见上面写道:“奉徐大总统谕,裁撤第十五、十六师粮饷局,其每年军饷共计三百六十万个银圆,改归陆军部掌管,此令。”

看罢,冯国璋登时火冒三丈,差点没背过气去。吓得姨太太“翠碧”,手忙脚乱,又是捋前胸,又是拍后背,方才顺过气来。

冯国璋喘着粗气,瞪着眯缝眼,破口大骂道:“徐世昌这个丘八蛋,断了俺的命根子,俺就是拼了老命,也得把这笔钱要回来!”

冯国璋不敢怠慢,当即丢下姨太太“翠碧”,带着账房先生王辰,坐上马车,离开诗经村,赶到直隶沧县。冯国璋坐上火车,日夜兼程,沿着津浦、京奉铁路北上,在北京前门火车站下了车。

冯国璋坐上洋车,直奔新华宫。他不待通报,轻车熟路,赶到居仁堂,来找徐世昌算账。徐世昌猝不及防,经不住冯国璋软磨硬抗,只得写下一道手谕,交给冯国璋。冯国璋接过来,抬眼仔细观瞧,但见上面写道:“恢复第十五、十六师粮饷局,其每年军饷归冯前总统掌管,此令。”

看罢,冯国璋心花怒放,谢过徐世昌,心满意足地出了新华宫,回到帽儿胡同府邸。

连日来鞍马劳顿,再加上喜怒无常,年老体衰的冯国璋终于撒手人寰。闻听冯国璋死讯,徐世昌、段祺瑞解散了冯国璋的卫队,赶到帽儿胡同府邸,直奔刚刚布置好的灵堂吊丧。他们抬眼仔细观瞧,但见灵堂里,挂着密密麻麻的挽联,都是吊丧的人送来的。灵堂正中摆着冯国璋灵柩,灵柩前立着牌位,上面写着“前大总统冯公国璋之神主”。

徐世昌、段祺瑞祭罢,来到灵堂西墙根,驻足仔细观赏,但见一副挽联上写道:“南海鱼何在,北洋狗已无。”

想起当年冯国璋出售三海大鲤鱼,徐世昌、段祺瑞啼笑皆非,暗自夸赞道:“真是一副好挽联,对仗工整,言简意赅,入木三分!

依照惯例,徐世昌通令全国各地,下半旗三天致哀,动用公款六万多个银圆,当作冯国璋的治丧费。

张兆坤得知冯国璋死去,带着小傻子,离开醴陵县城,跑到省城长沙。他们来到长沙火车站,坐上火车,沿着粤汉、京汉铁路北上,在北京前门火车站下车。

张兆坤坐上洋车,来到帽儿胡同冯国璋府邸吊丧,直奔挂满挽联的灵堂,在他的灵柩前放声大哭。张兆坤一边哭,一边跺脚,咧着大嘴,不停地嚷道:“大帅,你丢下俺走了,让俺今后靠谁呀!”

张兆坤哭罢,抹了一把鼻涕、眼泪,扔下五百个银圆,方才带着小傻子,离开帽儿胡同冯国障府邸,回到石头胡同“惜春院”。

张兆坤找“老鸨子”黄毕氏要过账簿,仔仔细细地核对账目,点收银圆。张大喜见过父亲,张兆坤给了他一个银圆,打发他出去买零食吃。张兆坤让大姨太王芦花、二姨太秋菊、三姨太春兰、五姨太红儿、六姨太“含笑”、九姨太小毛子、十五姨太万山红轮流侍候,却也风流快活。

冯国璋留下的二千余万个银圆,大多被账房先生王辰私吞,第十五、十六师官兵见军饷没了着落,决定仿效当年第三镇哗变,找商家“借饷”。前门大街、大栅栏店铺闻讯,吓得关门大吉,以防哗变士兵前来抢劫。张兆坤不敢大意,让“惜春院”歇业,暂避风头。徐世昌见状,忙发放军饷六十万个银圆,总算躲过一场哗变。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眼见中国代表拒绝在《尔赛和约》上签字,小日本国气急败坏,给徐世昌发来照会,要挟中国出卖山东的主权。消息传来,北京大学、高等师范学校、工业专门学校、农业专门学校、朝阳大学、汇文大学等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大约七八千人,奔赴北京全城各处演讲,表示强烈抗议。仅前门大街一处,就有一千余人发表演讲。

学生们站在前门大街上,大声疾呼道:“北洋政府是一个卖国政府,打算出卖山东主权,我们老百姓必须勇敢地站出来,制止他们的卖国行径。”

周围密密麻麻地站满老百姓,聚精会神地听学生们演讲。正在这时,一辆满载西北边防军士兵的大卡车,横冲直撞,开进人群中。学生和老百姓粹不及防,当即被撞倒五六十人。大卡车停稳后,边防军士兵从车上跳下来,端着三八式日造步枪,用刺刀、枪托痛打学生们,有十余位学生身受重伤。边防军士兵端着三八式日造步枪,抓住一百六十余位学生,押送到天安门,关押起来,直到傍晚时分,方才放掉他们。

同类推荐
  • 丰碑

    丰碑

    当青年作家、诗人苗勇同志的代表作,长篇纪实文学《丰碑》,讲述红军时期的故事!
  • 空姐日记

    空姐日记

    宅女苏橙橙意外目睹男友偷情,赌气考上了北航,成为一名正式的空姐。空姐的昵称是“乘乘”,她的名字也是橙橙,难道这真是冥冥的美丽宿命吗?在北航培训中心中,苏橙橙单纯而无厘头的个性与培训中心优雅、严肃的培训格格不入,她也遇到了几个各怀心计的女孩。单纯的江媛只想与自己的大学男友长相厮守;可爱的罗琳虽然有男友,却一心傍富商;冷漠美丽的尹晓雪是北航高层见不得光的地下情人,为爱苦苦挣扎……工作时的辛苦与空暇时的纸醉金迷都让苏橙橙迷茫。她爱着那个冷峻的机长,但她也无法拒绝那个富商的温柔。她的爱情就如同飞机一样,只能悬在三万英尺的高空……但是,迷茫与痛苦之后的,是一只蝴蝶的展翅飞翔!
  • 心灵胶囊

    心灵胶囊

    本套书是一套文学丛书,共15册。本书是作者近些年来创作的中短篇小说集,作者对生命、对自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本册为丛书之一。
  • 最后的证据

    最后的证据

    选自希区柯克短篇故事集,包括《最后的证据》《珠宝设计师》《副经理的秘密》等十余篇短篇小说,文字简洁平实,情节曲折跌宕,结局却出人意料,并且往往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富于现代特点,符合当下阅读习惯及阅读趋向,颇受年青一代欢迎。
  • 控制

    控制

    三江市禁毒行动屡遭挫折,多个线人相继神秘死亡。该市公安局局长明天罡秘密安排担负特殊使命的老刑警“提前退休”设法接近犯罪嫌疑人。公部禁毒局通报:三江市有人为境外毒枭研制出了新型毒品K2的配方I明天罡受命指挥的“捕蛛行动”正式开始。正当警方接近毒网时,红豆影视公司来到位于白狼山中的三宝影视城拍摄反毒大戏《卧底》贩毒集团骨干分子潜入剧组,以合法身份作掩护,聘请禁毒警官饰演剧中角色,以实景拍摄需要建立制毒车间为由,假戏真做,生产新型毒品。“捕蛛行动”重新部署,以蜘蛛名排列…毒枭序列,位列第一的“黑寡妇”漂亮、赢弱,实际却是三江市头号毒.枭,药研所长、禁毒副支队长、企业老总尽在她的掌控手中……
热门推荐
  • 都市神皇

    都市神皇

    剑眉星目美少年,铮铮铁骨男儿泪!李星云从崆峒而下,进龙组,拳挑猛兽,脚踏恶魔,天赋异禀,文武全才,既是一代绝世医仙,也是镇世魔王,身世显赫,不屑为之,舍生取义,豪肝义胆,一怒为红颜,来把天来挑,……
  • 御剑山庄

    御剑山庄

    沈琦云以一人之力力挫神月教,创立御剑山庄,成为武林盟主,喜得双胞胎孙儿,一个天赋异禀另一个却资质平庸。遭遇晚年丧子,更大的悲剧竟是御剑山庄惨遭覆灭。究竟是魔教复仇还是另有强敌……
  • 极游傲世:叫我卡炸天

    极游傲世:叫我卡炸天

    异次元的坠星,人类将他们称作“半神”。在这动乱的世界里,半神、人类、魔种、猎杀者、异端、兽灵。谁能统治世界,谁能毁灭世界,谁又能重塑世界。无限的可能性聚落在半神的身上,半神和人类之间的爱恨情仇,与魔种猎杀者的宿命恩怨,此刻起,由你来战!
  • 韩娱的少年时代

    韩娱的少年时代

    讲述一个香港年轻有为的大龄青年,申请前往韩国KBS电台进行实习交流,遇见一个个他少年时代从没接触过的女神,进一步加深了他一定要在韩国发展事业的决心后,所描写的一段小温馨日常。----------------------------新人从国外工作回来,偶然重拾中国语文课本,想写一本轻松向的小故事,认真耐心地写书,奢求真实向的小说。新人求点击、推荐和收藏,小众韩娱作品更加需要大家更有爱的支持和鼓励~康桑哈密哒~
  • 末世小巫

    末世小巫

    末世降临,人类在丧尸、变异兽、恶劣环境中苦苦挣扎。在这个强者为尊的时代,进化成为唯一的主题。一个边城的小兵,身为最底层的小人物,却在意外下获得了巫族的传承,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小巫。巫者掌控大地,孕育万物。随着小巫一步步成长起来,在这乱世之中慢慢成熟,他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奇迹?是否能够再续远古时期巫族供养万民生存的盛世。
  • 河源志

    河源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夕阳行

    夕阳行

    行走在末世之初,孤独、迷茫、恐惧笼罩下的他,想要需找心灵平静的地方,无奈心向天堂,身处地域,夕阳西下,四面楚歌,如何行?
  • 青沫

    青沫

    女猪脚是个花痴.,可惜男生太冷淡.....
  • 不良之无法无天

    不良之无法无天

    少年吴涛,自幼窝囊懦弱。元旦晚会结束,惨遭同学殴打,全班无一阻止,均报以冷漠嘲笑。从这天起,吴涛明白一个真谛,这世界只有够恶才能生存下去!“你要记住,‘吴涛’的‘吴’,不是‘无能’的‘无’,而是‘无法无天’的‘无’!”......
  • 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

    老舍作为一个杰出的风俗(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世态画家,其散文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趣。他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除了让人捧腹发笑之外,也让人从他诙谐幽默的文字中品味出生活的现实与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