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3500000030

第30章 仰望星空的启示

18世纪的哥尼斯堡,一座庭院外的林阴道上,每天午后3点半,总是会悠然走来一个身高不足5英尺,凹胸凸肚,右肩内曲,左肩下斜,歪搭着头的小矮子。他身上永远穿着一套灰色的装束,手里永远提着一支灰色的手杖,后面永远跟着一位忠诚的老仆人,永远为他准备着一把雨伞。这一主一仆是如此的守时,以至于市民们在与他们亲切地打招呼的同时,总忘不了趁机校正自己的手表。这就是哲学家康德和他的仆人拉普。一位传记家赞叹道:“康德的一生就像是一个最规则的动词。”是的,而且这还是一个从不与其他词搭配的动词。康德毕生既没有过远离故土的经历,也没有过结婚生子的愿望。他只知道日复一日地沿袭着自己的时间表,简直像一部最精确可靠的机器。

这位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这个时候正在思考一个关于天体起源的问题,虽然这个时代的人们普遍认为上帝是天体运动的“第一推动”和人类的创始者,但是康德却不这么认为。每当他仰望星空,便会想到:星空如此广袤,而人类又是入戏渺小。上帝难道真的是万能的?真的能创造一切吗?而在这么广袤无垠的星空,难道只有人类在孤独的前行?会不会……会不会,还有别的“人类”存在?……康德被这些问题反复折磨,使得他不断地研究和思考。最后,康德终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有一个发生、发展而变化的过程的,那么天体也不应该例外。也许……天体就是从一团团混沌的“气体”变化而来的于是,康德于1755年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这种新观点与牛顿和林耐的认识完全不同。他是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第一次提出天体是演化的,地球及整个太阳系都表现为某种在时间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东西。这样,牛顿的“第一推动”和林耐的“物种不变”被推翻了。康德解释说:“天体从最原始的星云状态形成时,靠的不是造物主的力量,而是自然界本身的力量所发生的作用。”万有引力使得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把小微粒吸引过去凝成较大的团块,而且团块越来越大,引力最强的中心部分吸引的物质最多,先形成太阳。外面的微粒在太阳吸引下向中心体下落时与其他微粒碰撞而改变方向,变成绕太阳的圆周运动,这些绕太阳运动的微粒又逐渐形成几个引力中心,这些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朝同一方向转动的行星。他认为,排斥和吸引的相互斗争,是“自然界的永恒生命”,既是天体形成的原因,也是天体运动的原因;既是天体的起源,也是天体运动的起源。卫星形成的过程与行星类似。彗星则是在原始星云的外围形成,太阳对它们的引力较弱,所以彗星轨道的倾角多种多样。行星的自转是由于落在行星上的质点的撞击而产生的。康德还用行星区范围的大小来解释行星的质量分布(当时人们仅知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6颗大行星、10颗卫星和30来颗彗星)。他还预言,宇宙间天体在不断生成,同时又在不断毁灭,千千万万的太阳在不断燃烧,又在不断熄灭。康德进而断言,地球以外的行星上,可能也居住着人类。

但是,康德的进步学说却遭到当时科学界、哲学界形而上学思想的蔑视和抵制,甚至威胁,致使康德在出版自己的著作时,不得不采用匿名的方式。

直到1796年,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出版了一本科学普及读物《宇宙体系论》。在这本书的附录中,拉普拉斯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他猜测,太阳可能起源于一团旋转的巨大星云,由于引力的作用,星云气体不断收缩外围的星云因离心力的作用保持在外轨道上绕中心转动,并且自身继续在引力作用下收缩成行星,星云的核心便收缩成太阳。巧合的是,拉普拉斯没有听说过康德的星云说,更没有阅读过康德的著作,他的观点和康德的看法非常类似,不同的是,康德在41年前的论述更为详细和彻底。后人将这一假说称之为“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拉普拉斯的星云说引起法国乃至全世界学术界的关注,特别在青年学者中形成热门话题。正是拉普拉斯星云说的普及,使得康德在41年前提出的星云说终于得以拨云见日。由于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也有不少缺点和错误。目前不少天文学家认为,星云说的基本思想是正确的,是康德和拉普拉斯首先把演化思想带进了天文学。

其实,康德不但是一位科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发表过很多著名的哲学论著。他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类感知的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的物质被人类的理解力加工为经验,而康德把人类理解力的形式称为“(绝对)范畴”,这些人类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们对灵魂、世界和上帝的设想,康德把它们理解为某种制约原则,人们的经验世界就是通过这些原则得以构造。

“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的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而康德1788年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简单地说,康德告诉我们说:我们要尽我们的义务。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能够回答这么多深奥的哲学问题,康德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伊曼努尔·康德,1724年4月22日生于东普鲁士的首府哥尼斯堡(今天的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康德出身一个家境贫寒,子女众多的马鞍匠家庭。他的祖辈是17世纪从苏格兰迁来欧洲大陆生活的。1740年康德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学习,1745年毕业。离开大学后康德去乡下一个贵族家庭任职家庭教师。1755年康德重返哥尼斯堡大学,任讲师。1770年康德被评为教授,1786年升任校长。在校期间他先后当选为柏林科学院、彼得堡科学院和科恩科学院的院士。1797年康德辞去大学的教学工作。1804年2月12日康德逝世。以1770年为标志,康德的一生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在前期他主要研究自然科学,重点是数学、天文学和化学;后期他则主要研究哲学,还涉及宗教、逻辑学和人类学等领域。

康德对后世的影响如此之大,然而当年的他却是命运多舛。怀疑论者说康德是一个蠢笨渺小的唯心主义者,而唯心主义者又说康德是一个喋喋不休的怀疑论者。教士们把他称作狗,甚至给狗取名叫康德。他的著作被普鲁士的教育部部长韦尔纳所禁,不得不送到耶拿去出版。《纯粹理性批判》刚出版时,有人向康德抱怨说感到手指头太少了。因为他每读一个从句便用一个手指按住,十个手指头用完了,而整个句子还没读完。确实,这部著作哪怕对学者来说也是有些枯燥晦涩,何况是普通读者。然而,当康德在学术上终于获得公众认可,受到哲学界尊敬后,他的书又突然得到各界人士的青睐,成了时髦的货色。甚至连不学无术的贵族夫人和小姐也要设法买几本放在卧室里,显示自己的修养与学识。自然,康德对身边这一幕幕悲喜冷暖的情景是无动于衷,绝不理会的。他只是一如既往地重复着自己的教学、读书、著述和散步。看来什么也打动不了他。那么这位孤独而倔强的老人心里装着什么呢?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写道:“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人们在一代乐圣贝多芬的笔记本中也发现了这样的话:“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我们头上的星空。康德!!!”他一连用了3个惊叹号。难道不是吗?世无定事,沧海桑田,时间可以湮没任何看来是万古不朽的丰功伟绩,却无法毁损真正智慧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当人们厌倦了尘世的喧嚣与污浊,在黑夜里不经意抬头仰望天宇时,总还能看到星空。星空,永恒的星空,深深撼动人心的——星空。

同类推荐
  • 绿眼

    绿眼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境优美,想象丰富。作家以真挚深沉的感情,刨作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孩子的心灵概貌,使读者阅读起来倍感亲切,从而引导他们感悟生活,得到人生的启迪。这些蕴含着爱与美的作品,展现了当代儿童文学的风貌,是献给读者最好的礼物。相信,“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的出版,也是对冰心老人最好的纪念!繁星永照,春水长流。愿本书能够带给读者美的享受,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拥有更多的爱,陪伴他们走过纯真美好的童年时光。
  • 婴幼儿0-1岁智商潜能激发

    婴幼儿0-1岁智商潜能激发

    本书介绍了0~1岁婴儿智商和潜能开发的方法,包括:婴儿智能开发、胎教影响胎儿智能、充足的营养培育婴儿智能、婴儿智力潜能开发游戏等。
  • 幼学琼林(国学启蒙书系列)

    幼学琼林(国学启蒙书系列)

    本书由权威教育专家及国学大师联袂编撰而成,书中精美的插图帮助青少年加深对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精彩的故事,让青少年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可以说,这是一套为青少年读者倾力打造的国学启蒙经典读物
  • 英雄故事(爱我中华好故事)

    英雄故事(爱我中华好故事)

    历史在离我们远去,但英雄的故事不会离我们远去。他们会停留在时空中,焕发出最耀眼的光彩。读文天祥的故事,你会折服于文弱书生的赤子之心;读成吉思汗的故事,你会领略一代天骄的千古霸气;读郑和的故事,你会惊叹航海巨人的智慧与勇气;读左宗棠的故事,你会敬佩老当益壮者的千秋功业……有多长的历史就有多少的英雄,他们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英雄群像。
  • 三十六计(国学启蒙书系列)

    三十六计(国学启蒙书系列)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三十六计(双色注音版)》是“国学启蒙书系列”中的一册。在《三十六计(双色注音版)》一书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三十六计》,更直观、真切地感受《三十六计》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热门推荐
  • 威尼斯没有悲伤

    威尼斯没有悲伤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青春力作,时间的回忆。
  • 谁动了爱情面包

    谁动了爱情面包

    爱情和面包两者兼得,却又非常遥远,值得我们去追求。
  • 早点起来

    早点起来

    无聊所写,无聊勿视,好吧!就是对边上事的小小过渡
  • 唯你不爱:腹黑校草呆萌丫头

    唯你不爱:腹黑校草呆萌丫头

    破天荒的竹马,破天荒的订婚,破天荒的再遇!老天能再戏剧化一点嘛?都什么年代了!还玩娃娃亲,娃娃屁呐!“喂,那边的傻比,有球。”某女呆呆的回过头,看到一颗飞火流星球飞来,“啊!你丫的!”某女的头华丽丽的被砸中。————“老婆。”某男亲昵的缠着某女。“谁是你老婆了?”“你呀,我还记得昨晚的甜蜜蜜。”“做梦吧你!”某女直接拿起一本书盖了过去。
  • 化书

    化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萌妃来袭:朕的皇后是吃货

    萌妃来袭:朕的皇后是吃货

    古有上古神器——炽冰琴、生死棋、上下书、黑白画。今有异界凶邪——饕餮牙、浑沌骨、穷奇角、梼杌茧。“你若成神,我便修仙,你若坠魔,我亦化妖!”“我不管你是修国皇后,还是饕餮九女,我只知道,你是伊筱萌!”“为天下人而负一人,为天下人而杀一人。”“小萌,师父带你走!”“楚洛孤,你听着,从今天起,你我,恩断义绝!”
  • 除却巫山不是云

    除却巫山不是云

    她,爷不疼奶不爱,母亲早逝,遭姐姐陷害,又遇心上人背叛。纠缠过往只会令人更加心痛,可是面对已携手他人却对她恋恋不舍的初恋情人江怀睿、仅有两面之缘却向她求婚的多情富豪冯轩、只会一味说好的腼腆博士李健仁,她的天平又会向哪方妥协?
  • 中华文化书系——孙子兵法

    中华文化书系——孙子兵法

    本书主要包括: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等,是我国古代兵法之大成。
  • 中国古代司法制度

    中国古代司法制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重生之小鬼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