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履历
鲁冠球,1945年出生,浙江萧山人,初中文化,现任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
1969年,在钱塘江畔一个贫穷的村庄,一个改变自己贫困命运的青年农民,带领6个村民,筹集4000元钱,办起了一个铁匠铺,为了躲避“割资本主义尾巴”,挂出了宁围公社农机厂的招牌。30多年后的今天,昔日的铁匠铺发展成了拥有60亿资产,30多个全资或控股经济实体,实现了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万向集团,这位青年也当上了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这就是被誉为中国乡镇企业领袖式的人物——鲁冠球的传奇故事。
鲁冠球作为中国改革的风云人物,比他的企业产品更有知名度,他几乎荣获了当代中国企业家所有的最高荣誉。就是他,在某些外国尖刻的评论家说成是没有真正企业的国度里,创造出了令洋人折服的现代企业。美国《国际商业周刊》称他是“中国最成功、最雄心勃勃的企业家之一”。《华尔街》杂志称他为“国家式的英雄人物”。
总裁原声
人类进步的台阶需要一级一级地跨越,无法用撑竿跳来实现。但是今天,面对如此之大的差距,勤劳的中国人民不得不用小步跑去追赶世界大趋势。
——鲁冠球(《从田野走向世界》)
从田野走向世界
尊敬的主席、女士们、先生们:
12年前,我第一次来到美国。当时,我的合作伙伴——派莱克斯的舍勒先生对我说,你是第一个来到美国的中国农民企业家,派莱克斯作为第一个接待你的公司而感到骄傲。我确实感到很骄傲,同时在领略了美国的工业文明后也感到很沉重。如果不是生活在20世纪的中国人,是不会有我这种沉重的。
美国的历史只有200多年,在这短短的200多年间,美国人民创造了巨大的工业文明。相比之下,中国已经落后于20世纪工业化社会的发展。
人类进步的台阶需要一级一级地跨越,无法用撑竿跳来实现。但是今天,面对如此之大的差距,勤劳的中国人民不得不用小步跑去追赶世界大趋势。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九亿中国农民依靠乡镇企业,加入了这场世界奥林匹克经济大赛的中国代表团行列。
我来自中国农村,今年53岁。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中国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我和许多中国人一样,深爱着我们的祖国,中国的盛衰与我生活中的一切息息相关。
在中国,农民创办的企业被称为乡镇企业。过去,中国农民以种地为生,但农民没有土地,在我们国家,土地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人多地少,为了生活,农民办起了企业。
12年很快就过去了,正如你们所知,这12年来,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许多人问我:中国靠什么创造了如此快的增长速度?在这里,我可以很负责地讲,其中有38%的增长来自于乡镇企业。
我和我的乡镇企业同行们一直在中国农村的大地上奔跑。感谢杜兰大学李志文教授的邀请,今天很荣幸地来到这里,有机会结识众多朋友并进行交流。在这个荣誉的讲台上,我想和朋友们讲一讲,我是如何带领我们的企业,跑过过去28年时空,以及这时间和生命投入的结晶——中国万向集团。
全世界都知道,美国是装在汽车轮胎上的国家,美国人民创造了汽车文明。在座的可能都会开车,都知道有一个连接传动轴、可以任意转变方向的关键零部件——万向节。我认识汽车文明正是从生产万向节开始的。在此之前,我没有坐过汽车,甚至我所生活的乡村连一条能开汽车的公路都没有。
我们企业成立于1969年,当时是一个仅有84平方米的小“铁匠铺”,全部员工就是我和当地的6个农民,所有资本就是500美元。
在生产万向节以前,我们生产锄头、镰刀和农机配件。那是一个计划经济年代,乡镇企业不列入国家计划。没有计划,我们找市场去。
没有煤,我们就到国营企业的煤渣里拣尚未燃尽的煤块;没有钢,我们到全国各地的国营企业里找废料来自己加工;没有设备,就用国营企业淘汰下来的;没有产品计划,我们就生产不列入国家计划的产品……
在乡镇企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它的经营模式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我不知道用英语是否可以准确地表达,那就是“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千辛万苦”。
千载难逢的机遇终于到了,农民被允许进入商品经济。1978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先生提出了国家实行经济改革的大政方针。
过去中国经济滞后,交通运输落后是关键因素之一,汽车万向节无疑是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1979年,我们放弃了所有产品,集中力量,专业生产汽车万向节。
这是万向集团发展史上最具风险性的一步。实践证明。我们选择对了。万向集团由此进入了一个开创万向节主导产品的新时期。
在每个人都感到货币紧缺的年代,初级产品的价格激烈竞争不可避免。“不要告诉我你技术有多好,只要告诉我价格就行了”,只有成本最低的企业才能获胜。
从1980年至1988年,8年间原料价格平均上涨了8倍,劳动力成本也成倍增长,我们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挖掘内部潜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将提价因素消化在企业内,产品价格8年不变,企业效益年增长在50%以上。中国各汽车厂放弃了自产万向节,改由我们配套,因为我们的价格比它们的成本价还要低。
凭借价格和质量的优势,我们成了中国最大的万向节生产厂家。这就是我们创业的最初阶段。
由于市场的需要,1988年至1989年,我们先后兼并了8家企业,输入自己的资金、技术与管理,很快使这些企业扭亏为盈。兼并进一步扩大了万向节的生产规模。
万向节的成功增添了我们的信心,我们开始生产轴承、等速驱动轴、传动轴等多种汽车零部件。现在我们生产的万向节国内市场占有率为65%;轴承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0%;传动轴、等速驱动轴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6.9%。
我很早就看到了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重要性。这要感谢美国的一位朋友,由于他的帮助,我不仅认识到美国人的好客,而且还懂得了中美经济的互补性。
1984年,派莱克斯公司与我签订了向美国出口3万套万向节的协议。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第一次走进了汽车王国——美国。
一家中国农民创办的企业,成功地将产品销售到美国市场,引起了美国及全世界新闻界的关注。从1984年到今天,《新闻周刊》、《商业周刊》、《时代周刊》,都报道过我们的消息。法新社和路透社也发表了专题报道。中国新闻媒体还把我称为“从田野走向世界的企业家”。
现在我们的产品出口34个国家和地区,1997年的出口额可以达到1亿美元。当然,我们产品的主要客户还在美国。1997年,我们开始为通用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的装配线提供产品。
除工业产品出口外,我们的农产品,如鳗鱼也走出了国门。
在我们的产品走出了国门的同时,我们将企业也办到美国,在美国的土地上与美国人一起参加经济长跑。1994年,万向美国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三年来,万向美国公司先后在南美、欧洲设立了多家公司,而且在美国、墨西哥、英国建立了产品中转库房,拥有了30多名美国员工。1997年销售额将达到2000万美元。
既然产品的市场定位是国际化的,那么,促进和扩大产品生产与销售的企业资本也必然要国际化。1994年,我们的“万向钱潮”股票在中国深圳上市。现在我们正在筹划股票海外上市,不久你们在资本市场上也能看到我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