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勇
摘要西汉朝那县治在今宁夏彭阳,史学界已成定论;东汉后期,安定郡两次南迁后,朝那等县两次被废弃;安定郡两次回迁本土,朝那也两次恢复建置,即在原治地。西魏大统元年南迁今甘肃灵台。
宁、甘两省(区)对古朝那县的考证,始于20世纪80年代。此前的一些中医著述,多将皇甫谧原籍考在甘肃灵台县,但毕竟未被历史地理学界承认。1977年朝那乌氏鼎在宁夏彭阳县古城镇出土,学术界有了新的认识。1985年,《固原师专学报》第3-4期刊载王采的《皇甫谧籍贯朝那小议》。1986年,北大教授王北辰在《宁夏史志研究》第3期发表《汉朝那萧关考》;甘肃平凉地区方志办祝世林,同时在同一刊物发表《古朝那初考》。次年,罗丰(今宁夏考古研究所所长)又在同一刊物第1期发表《汉代朝那县故址考论》。当时,他们的观点基本一致,认为两汉时的朝那县治就在宁夏彭阳县古城乡(今改镇)。其根据不庸置疑:古城遗址尚在,与文献对照完全吻合,有朝那鼎等出土文物,有权威的定论(1984年7月,北大考古系教授王树林在古城遗址实地考察确定为西汉朝那县城)。但是,祝世林在他后来出版的《平凉古代史考述》中,又认为朝那县在东汉永建四年“由古城川移至临泾附近,具体位置未查清”。由此首先引发了甘肃几个县市互争朝那县及皇甫名人的一批文章,有说在平凉,有说在灵台……2006年3月11日,平凉市人民政府在《光明日报》设专版宣传皇甫谧文化,同时刊载兰州大学教授杜斗城的文章,认为东汉“内徙之后的朝那,应在甘肃灵台县”。现在,争论的各方都认同:西汉及东汉前期的朝那县在宁夏彭阳县;不同的是此县何时内徙甘肃灵台县?
一、东汉永初五年安定等四郡南迁
东汉中后期,今宁夏、甘肃、陕北各地爆发大规模羌族起义,攻城掠池,屡败官军,朝廷下令将沿边四郡内徙,其中包含在宁夏境内的两个郡。《后汉书·安帝纪》载:“永初五年(公元111年)三月,诏陇西徙襄武,安定徙美阳,北地徙池阳,上郡徙衙。”东汉安定郡治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东南),辖8县。其中宁夏境内4县:高平县治今固原;朝那县治今彭阳古城;三水县治今同心县下马关北境红城古城;乌枝县治所未详,地跨宁甘两省。县治在今甘肃境内的也有4县:临泾为郡治;鹑觚即今灵台县前身;彭阳治今镇原县东南;阴盘在今平凉东。是哪些人想内迁?《后汉书·西羌传》有记载:“羌既转盛,而两千石、令、长多内郡人,并无守战意,皆争上徙郡县以避寇难。”这就是说,郡守、县令等因多是内地人,又不想坚守,都要求内迁。从《后汉书》的几处记载看,朝廷只批准了迁郡,没有说迁县。“安定徙美阳”,即今陕西省武功县。《太平寰宇记》记载此事为:“安帝永初五年避羌冠移郡寄理于今武功县美阳故城。”但在执行中,老百姓都不愿走,只好采取强制措施:“百姓恋土,不乐去旧,遂乃刈其禾稼,发彻室屋,夷营壁,破积聚……”那么多的庄稼,那么多的家产,官府要派多少人才能毁掉?由此推论:真正随郡迁移的百姓只是少数,而且主要是郡城所在地临泾县的百姓。郡衙肯定南迁了,迁往今陕西武功县的美阳故城,而不是今甘肃灵台县。各县衙是否南迁,没有文字记载。
迁郡不迁县的结论,还可从同时迁徙的其他三郡的实际情况找到佐证。如“陇西徙襄武”,襄武在今陇西县西南2.5公里,它本身就是当时陇西郡的属县,当然是未曾迁徙。东汉陇西郡原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辖狄道、安故、氐道、首阳、临洮、襄武、抱罕等11县。也就是说,为了避羌,只是把郡治迁了,而其属县都未随迁。再看北地郡,东汉辖富平、灵州、泥阳、戈居、参峦、廉等6县,富平是郡治。郡治迁到池阳,而灵州、泥阳未动,其余3县也未随迁,只是废掉再未恢复。“上郡徙衙”,衙县是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大理)的一个属县。东汉上郡原治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所辖9县及龟兹属国全都未随郡南迁。
那么安定郡治南迁后情况又如何呢?此郡所辖8县中,临泾、高平、阴盘、彭阴、鹑觚5县都未迁过,这可以从它们的历史沿革中得到证实。乌枝县原在平凉西北,据王仲荦《北周地理志》考证,西魏时才更名乌氏,徙置于“今甘肃泾川县东北”;三水县按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考证,曹魏更名西川县,仍在原地,晋废,西魏在今陕西彬县东北7.5公里重置。朝那县也是西魏才南徙的(后详)。因此,东汉安定郡南迁后,其所属8县均未动,其中朝那、三水、乌枝3县都是西魏时分别南徙至灵台、泾川、彬县,此时距安定郡第一次南迁已有420多年。
二、永建四年安定郡回迁到何处
《后汉书·西羌传》载:元初二年(公元115年)、三年,朝廷派任尚在北地郡两次大败羌兵;四年春,又与马贤合兵,从高平(今宁夏固原)转战而北,在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上河大破羌兵,一举收复安定、北地两郡。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尚书仆射虞诩上《复三郡疏》,“书奏,帝乃复三郡。使谒者郭璜督促徙者,各归旧县,缮城郭,置候驿,既而激河浚渠为屯田……”这就是说,除陇西郡外,其他三郡百姓各回老家。《后汉书·顺帝纪》卷六也有同样的明确记载:“(永建四年)九月,复安定、北地、上郡归旧土。”三个郡治迁回原地,其属县当全部恢复。退一步讲,即便当初朝那县南迁了,那么也必然是迁回“旧土”,即今彭阳县古城镇。因此,祝世林先生说此时“朝那县由古城川移至郡治临泾附近”是完全站不住脚的。更有甚者,有人硬说此时“朝那同高平、三水、乌氏(枝)都未迁回原址,皆治于郡治(泾川)附近”,连正史的两处明确记载都要否定,请问根据在哪里?这种说法怪就怪在属宁夏的4县全都南迁,属甘肃的4县都不动,难免使人产生疑惑:是否有先入为主之嫌?
三、永和六年再迁何处
永和六年(公元141年),东西两部羌族合力东进,南寇陇西,北踞北地,朝廷下令“复徙安定居扶风,北地居冯翊”《后汉书·顺帝纪》将此事系在是年冬十月癸丑。这次迁徙,史书只提迁郡,其属县当是再度“废裁”。那么老百姓是否随郡南迁?也未提及。但永初五年那次被强迫南迁的少数老百姓所受蹂躏,《后汉书·西羌传》也记载得清清楚楚:“……而驱劫略,流离分散,随道死亡,或弃捐老弱,或为人仆妾,丧其大半。”有了前次的教训,老百姓绝不会再随郡南迁。至于郡治所迁之处扶风,在今陕西兴平,也与甘肃的灵台毫无关系。如果硬要说“郡县同迁”,那么灵台与朝那8县也都南迁陕西了,更不能证明朝那县及皇甫家族此时与灵台县有什么关系。
四、安定郡何时再次回归旧土
曹魏初期,“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安定郡也未收复。到了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的冬十月,曹操率魏军“自长安北征杨秋,围安定,秋降,复其爵位,使留抚其民人……十九年,安定太守毋丘兴将之官,公戒之曰……”显然,安定郡的建置于建安十九年正式恢复,仍治临泾。此时曹操并未正式称帝,严格说来,应属东汉献帝时期,但旧史学家往往说成是曹魏。谢仲英《三国疆域志补注》卷七说得更清楚:“安定郡,汉置……魏领县五”,即临泾、朝那、乌枝(氏)、鹑觚、阴密、西川。《晋太康地记》与此同。《晋书·地理志》则多一都卢县。临泾因是郡治,故列首县;鹑觚、阴密就辖有今灵台县全境;朝那仍治今彭阳县古城镇;乌枝(氏)辖崆峒区大部及泾源县。这5县的建置情形,在《晋书·载记》中仍可找到诸多记载。所以,从三国至东晋十六国,安定郡已经回归临泾,朝那县也在旧地(今彭阳县古城镇)复置。
五、朝那县何时移治灵台
北魏早期在高平县(今宁夏固原市)置高平镇,不领郡县。这也说明东汉中后期安定郡的属县并未随郡南迁。公元524年改置原州,设郡县,但没有朝那县。朝那县哪去了?《太平寰宇记》在泾州良原县下有明确记载:“有朝那城,后魏大统元年,自原州百泉县界徙朝那县于此,其地今割入临泾县界。”这是宋代人的考证。更早些,唐代杜佑《通典·州郡典》亦载:“临泾有后魏朝那故城。”这个故城,就是《清一统志》引《灵台县志》的东朝那市:“魏朝那县在今灵台县西北九十里,居民贸易于此,为东朝那市。”旧《灵台县志》的记载,与唐、宋地理名著相吻合,证实了朝那县迁至灵台的确切时间:西魏立国之年,即公元535年。正因为有了这次迁徙,皇甫家族随之来到灵台县,出现皇甫墓之类的历史遗迹也就不足为怪了。
综上所述,朝那县迁至甘肃灵台的确切时间为公元5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