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勇
摘要皇甫家族原籍朝那县,在今彭阳县古城镇,有大量历史文献可资稽考,至今遗地尚存,还有出土的朝那鼎为铁证。有人认为:东汉中后期安定郡南迁,朝那县也随之南迁了。但觅查史籍,只有安定郡南迁的记载,而无朝那县在此南迁的记载,同隶安定郡的高平、三水、乌氏县也未南迁。魏、晋、十六国时,朝那县仍在古城镇,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才迁至今甘肃灵台县境。
以著名医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皇甫谧为代表的皇甫家族,原籍朝那县,本在今宁夏彭阳县古城镇(以下简称古城)。笔者在20年前曾作专门研究,把对朝那县的考订写入《宁夏历史地理考》(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把皇甫谧、皇甫规、皇甫嵩等名人写入《宁夏百科全书》(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对此,史学界已经公认。但是,近些年来文章观点谬误颇多。乃至有媒体戏称:皇甫怎么搬了家?为不让谬误淹没真理,特撰此文。
一、秦代朝那湫与春秋朝那邑
《史记·封禅书》载:“及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名山七,名川四……湫渊,祠朝那。”即秦统一中原后,由祠官经常祭祀的华山以西的名山共7座,名川有4个;朝那的湫渊是名川之一。它位于何处?《史记集解》引三国苏林的考证:“在安定朝那县,方四十里,停不流,冬夏不增减,不生草木……”(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朝那秋祠在原州高平县东南二十里。”又据《元和郡县图志》,到了唐代,湫渊“周七里,盖近代减耗”。(东汉)应劭注《说文》朝那:“安定有朝那县,故戎那邑也。”当时的原州高平县治就在今固原城。这些记载表明:湫渊位于汉代安定郡的朝那县境内,距固原城仅10公里,即今东海子;朝那,在春秋时是戎族的城邑,在今彭阳县古城镇;到秦统一六国时,很可能已置朝那县,北境已到秦长城(今固原城北长城梁)。
《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设安定郡,辖21县,其中就有朝那县。安定郡的治地高平县,史学界已公认就在今固原市原州区。那么,朝那县城就应在彭阳县的古城镇。
(一)文献依据
我国历史上最有权威、年代较早的地理名著《元和郡县图志》卷三:“百泉县,西至州九十里。本汉朝那县地。故城在今县理西四十五里”。唐朝在今固原城设原州,辖有百泉县;百泉县城西至原州45公里;朝那县故城又在百泉县城西22.5公里,也就是原州之东22.5公里。现从固原城越黄峁山到古城,公路里程为26公里,取直线也就是22.5公里。又据《史记·匈奴传》:“汉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人朝那萧关。”(唐)孔颖达认为:“朝那故城在今百泉县西七十里。曰朝那萧关者,萧关属朝那者。”萧关是汉代名关,其故址学术界尚有争议,但都肯定在固原瓦亭附近。
(二)遗址根据
今天的古城,就坐落在一座规模很大的秦汉城市遗址上。1982年,笔者到现场考察,古城乡政府位于遗址正中央。周围路边田间,秦砖汉瓦俯首皆是。残存的城墙残高1米-15米,基宽达14米。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682米,南北宽480米。城墙外有护城河(壕),虽经风月填埋,仍然清晰可辨。如此规模,理当是一个县级城市。当地世代称“古城”,概源于此。
(三)实物根据
古城先后出土有错金铜羊、汉代陶质下水管道等文物。1977年出土青铜鼎一尊,有铭文三段,其中一段为:“第廿九,五年,朝那,容二斗二升,重十二斤四两。”此鼎是西汉朝廷所颁,二十九是鼎的编号,五年是年号(汉武帝始有帝号,说明此鼎作为朝那县标准量具在汉武帝之前),“朝那”二字,足可铁定为该县官方所用标准容器,也肯定此地就是汉朝那县治。
二、东汉朝那县仍在古城
东汉安定郡移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东南),仍辖原来的朝那县。东汉后期安定郡治因被羌族占领两度内迁,但朝那县仍治在今彭阳县古城。有人认为,既然郡治已迁,大概朝那、高平等在今宁夏的4个县都南迁到甘肃境内的泾川、灵台附近了。经查二十四史,我国古州、郡级建制被少数民族占领后或内迁或另置侨治州、行州的比比皆是,但县级建制却都不内迁。其道理很简单:州、郡都要驻在某县,本身并无地盘,而县是有地盘的;州郡可迁者,有政权可动,县不可迁者,因故土难移。各种史籍都记载了安定郡移治、徙治的时间、地点,但却无任何史籍说朝那县在东汉迁徙过。
三、魏晋朝那县仍在古城
三国时期,曹魏统一黄河流域,其版图也包括今宁夏南部。东汉安定郡最后一次南迁扶风,而三国魏文帝即位后,扶风已属“三辅”之右,归“司隶”管属,肯定不会再把安定郡放在这里。那么安定郡哪里去了呢?《三国志·魏武帝纪》卷一记载: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冬十月,军自长安北征杨秋,围安定。秋降,复其爵位,使留抚其民人……”这里的安定,显然不是指东汉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南徙扶风(陕西兴平县)的安定,而是原来的安定。既“留抚”,必设郡县。谢仲英《三国疆域志补注》卷七:“安定郡,汉置……魏领县五。”其中就有朝那县。这就是说,在建安十六年后,曹魏按照东汉的建制恢复了安定郡及部分属县。对照晋《太康地记》,晋安定郡领临泾(郡治)、朝那、乌氏、鹑觚、阴密、西川(今同心县下马关乡红城水)6县。再对照其他史籍,发现曹魏时鹑觚县(今甘肃灵台县)已改属新平郡(今陕西彬县),所以三国时的安定郡比晋少一县。因此可以肯定,建安十六年曹魏收复朝那复置县,县治仍在古城,并一直延续到东晋。
四、西魏初徙朝那于甘肃灵台境
十六国时期,今固原、平凉一带战乱不休,建制虽不详,但史籍中仍不乏有关朝那县的记载。如《晋书·载记·苻登》:“登进据胡空堡,戎夏归之者十有余万……登率众下陇(六盘山)入朝那。”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于太延二年(公元436年)在今宁夏固原市置高平镇,不领郡县;正光五年(公元524年)改置原州,同时恢复郡、县,原来的朝那县地属长城郡黄石县。那么,朝那县到哪里去了?(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在“泾州良原县”写得很清楚:“有朝那城,后魏大统元年,自原州百泉县界徙朝那县于此,其地今割人临泾县界。”《清一统志》引《灵台县志》:“魏朝那县在今灵台县西北九十里,居民贸易于此,为东朝那市。”即到公元535年,才将朝那县由今宁夏的彭阳古城镇正式移徙到灵台县境内。
五、唐代古城仍称朝那城
到了唐代,朝那县虽不复存在,但今彭阳县古城镇仍叫朝那城。《资治通鉴》卷二二四载:唐代宗大历六年(公元771年),“九月,吐蕃下青石岭,军于那城”。胡三省注:“青石岭,在原州西;那城,即汉朝那,故城在原州花石川。”青石岭这个地名至今仍在,即固原市原州区沿101省道东南行36公里的青石嘴。由此分路向东18公里即彭阳县古城镇。
六、平凉朝那错之源
现在有人把秦汉至魏的朝那县说成是在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安国乡(今宁甘省界南侧),主要是受两条史料的误导。
一是《太平寰宇记》的“渭州平凉”条:“平凉本朝那县,后魏为长城县地。后周建德元年(公元572年)割泾州朝那县,于今平凉县复置朝那县。”同是一本书,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就需要鉴别一下。前面提到的西魏大统元年朝那徙至灵台,可与前后因果衔接,而且有文献、实物、遗址佐证;而在渭州平凉复置朝那的这段文字,有一个明显的错误:“后魏为长城县地”与平凉不相干。后魏即北魏,北魏的长城县在今彭阳境内,秦长城贯穿彭阳全境,至今遗迹尚存,而平凉境内(不含今平凉市属县)何来长城?所以著名历史地理学家王仲荦先生在《北周地理志》朝那条中说,“此事隋(书地理)志、元和志皆不言,志以待考”,摒弃了这条史料。二是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中平凉府条:“朝那城,在府东南。春秋时地名,为秦之北境。汉置县,属安定郡。”其根源是:固原在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改名原州,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后,州城被吐蕃占领,先置行辕州于今甘肃灵台县西之百里城,后侨置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到了宋代,在固原设镇戎军,而原州设在甘肃镇原县。古代历史著作叙述某县地,都以州治为坐标,记作“东(或西、南、北)至州……里”。顾祖禹把宋原州城误当作唐以前的原州,不但北魏至唐代这一地区所有地名考订错了,而原州的前身包括汉代的朝那县也都错误地南移到甘肃境内。
上述两书影响颇大,乃至各种地方志都竞相采用。但王仲荦深究后觉得不对,认为应距固原不远,朝那就考订在“平凉西北”《辞海》(1979年版)。但1977年古城遗址的发掘及朝那鼎的出土,使国内学者一扫疑云,把朝那县改订在“宁夏固原东南”(因当时未置彭阳县,古城为固原县的一个乡)。《辞海》(1989年版、1999年版)即沿用此说,把皇甫规、皇甫嵩、皇甫谧的原籍定在“今宁夏固原东南”,而对唐朝的皇甫镈则采用两说并存在(宁夏固原东南和甘肃镇原)。新版《辞海》的结论比较客观、科学,朝那遗址的确认应该到此画上句号。
(原文载《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