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70500000027

第27章 《庄子》作品(16)

巫成褶回答说:“过来,我告诉你。天有六合和五行,帝王如果能顺应天下就会治理得很好,违逆就会招来凶灾。九州的事情,治理成功德行就完备,光照临在人间,受到天下百姓的爱戴,这就是上皇治理国家的方法。”

【原文】

商大宰①荡问仁于庄子。庄子曰:“虎狼,仁也。”

曰:“何谓也?”

庄子曰:“父子相亲,何为不仁?”

曰:“请问至仁。”

庄子曰:“至仁无亲。”

大宰曰:“荡闻之,无亲则不爱,不爱则不孝。谓至仁不孝,可乎?”

庄子曰:“不然。夫至仁尚矣,孝固不足以言之。此非过孝之言也,不及孝之言也。夫南行者至于郢②,北面而不见冥山③,是何也?则去之远也。故曰: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夫德遗尧、舜而不为也,利泽施于万世,天下莫知也,岂直太息而言仁孝乎哉!夫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不足多也。故曰,至贵,国爵并焉;至富,国财并④焉;至愿⑤,名誉并焉。是以道不渝⑥。”

【注释】

①大宰:官职名。

②郢:楚国的都城。

③冥山:虚构的山名。

④并:读为“屏”,屏蔽、舍弃。

⑤愿:荣耀,显荣。

⑥渝:变化,改变。

【译文】

宋国的大宰荡向庄子请教有关仁的问题。庄子说:“虎和狼也有仁。”

大宰说:“这应该怎样理解呢?”

庄子说:“父与子在一起亲近,怎么不能叫仁呢?”

大宰说:“向您请教至仁。”

庄子说:“至仁超出亲爱很多。”

大宰说:“没有亲就没有爱,没有爱就不孝。如果说至仁不孝,行吗?”

庄子说:“不是这样的,至仁是最崇高的境界,孝还远不能表明它。你说的不仅没有超过孝,甚至没有达到孝的高度。向南走到郢都,向北望就望不到冥山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距离太远了。因此说:用敬尽孝容易,用爱尽孝就困难;用爱尽孝容易,让父母感觉安稳舒适就不容易了;让父母感觉安稳舒适容易,但是让父母不牵挂作为孩子的我却难:让父母不牵挂容易,使天下安稳就不易了;使天下安稳容易,使天下忘我却不容易。轻视尧舜不能称为德,恩泽惠及万世天下人却不知道。难道还需要对孝赞叹夸奖吗?孝悌仁义,忠信贞廉,都是被称为美德而且能够束缚人的天性的,不足以崇尚。因此说:最尊贵的,国家的爵位可以舍弃:最富有的,国家的财富可以舍弃;最荣耀的,可以把任何名誉都舍弃。因此,大道是永恒不被改变的。”

【原文】

北门成①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②之乐于洞庭之野③,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④,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⑤,乃不自得。”

帝曰:“汝殆其然哉!吾奏之以人,徵之以天,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太清。四时迭起,万物循生;一盛一衰,文武伦经;一清一浊,阴阳调和,流光其声;蛰虫始作,吾惊之以雷霆;其卒无尾,其始无首;一死一生,一偾一起;所常无穷,而一不可待。汝故惧也。

“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院满阬;涂⑥却守神,以物为量。其声挥绰⑦,其名高明。是故鬼神守其幽,日月星辰行其纪。吾止之于有穷,流之于无止。子欲虑之而不能知也,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傥然⑧立于四虚之道,倚于槁梧⑨而吟。心穷乎所欲知,目穷乎所欲见,力屈乎所欲逐,吾既不及已夫!形充空虚,乃至委蛇。汝委蛇⑩,故怠。

“吾又奏之以无怠之声,调之以自然之命,故若混逐丛生,林乐而无形;布挥而不曳,幽昏而无声。动于无方居于窈冥;或谓之死,或谓之生;或谓之实,或谓之荣;行流散徙,不主常声。世疑之,稽于圣人。圣也者,达于情而遂于命也。天机不张而五官皆备,无言而心说,此之谓天乐。故有焱氏为之颂曰:‘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汝欲听之而无接焉,而故惑也。乐也者,始于惧,惧故祟。吾又次之以怠,怠故遁;卒之于惑,惑故愚;愚故道,道可载而与之俱也。”

【注释】

①北门成:人名,复姓北门,名成。

②成池:古代的乐曲名。

③洞庭之野:辽阔的旷野。

④怠:松懈。

⑤荡荡默默:迷茫恍惚。

⑥涂:“杜”的借字,杜绝。

⑦挥绰:飘扬悦耳。

⑧傥然:心不在焉的样子。

⑨槁梧:几案。

⑩委蛇:随机而变的样子。

不曳:没有牵累。

窈冥:遥远幽昧的样子。

有焱氏:神农氏。

遁:隐遁。

【译文】

北门成向黄帝请教说:“你在辽阔的旷野上演奏成池这首乐曲,我刚听到的时候感觉很害怕,再听的时候就松弛下来了,最后就听得迷惑了。心神恍惚,不能把握自己了。”

黄帝说:“你大概是那样的!我按照人事来演奏,让天理来伴演,用礼仪来推行,用自然元气应和。最高雅完整的音乐,先能顺应人事,遵循天理,用五德来运行,用自然来回应。四时依顺序而起,万物按顺序生,忽然繁盛忽然衰落,生和杀依照顺序进行;清澈和着浑浊,阴阳相互调和,光和声音交流,冬眠的虫子刚开始动。我就用雷霆惊动它,所以乐曲结束的时候感觉不到结尾,开始的时候也感觉不到开头:忽然消失忽然兴起,忽然停歇忽然发起,变化多端没有穷尽,不能够全然期待。你因此会感到惧怕。

我又用阴阳的调和演奏,用太阳和月亮的光辉照耀这支乐曲;因此它的调子可长可短,可柔可刚,有规律的变化,推陈出新;音乐声传到山谷就会充满山谷,传到深坑,就能填满深坑;情感能被约束,精神能被守护,能够遵循自然。声音悠扬悦耳,节奏高远明朗。因此鬼神是幽昧的,日月星辰遵循自己的轨道运行。我的演奏有时停止了,但它的回声却是无穷的。你想思考它却得不出结果,你想去看它却见不到,追逐却又赶不上:只能迷茫的处在四面无边际的大道上,倚靠在几案旁边吟咏。内心穷竭于想要了解的东西,眼睛穷竭于想要看到的东西,精神和力量穷竭于想要追逐的东西,你不能追赶上我了!形体充实但内心是空明的,因此可以随顺应变,你随顺应变,所以感觉到放松。

我又用不懈怠的声音去演奏,用自然的节奏来调和,因此音调混杂,许多音乐同时演奏但却没有留下一点痕迹;乐声传播但不留曳,幽暗昏昧不能闻听。变化莫测,传到遥远幽昧的地方;时而感觉消失了,时而感觉它刚刚产生,有时是实在的,有时是虚华的;游移不定,不局限于常调。世人充满疑惑,就向圣人请教。圣就是通达情理顺乎自然。天性不动而五官已经齐备,不用言说内心喜悦,这就叫做天乐。因此,神农称赞说:‘耳朵听不见声音,眼睛看不到形体,但是它却充满天地间,容纳了六极’。你想听但是却不能听到,就会感到迷惑。这种音乐,从忧惧开始,忧惧就以为会有灾患。所以我又演奏让人放松的音乐,心情是轻松的,所以忧惧的感觉就消失了但感觉有些迷惑,因为迷惑所以觉得醇和无知,心灵淳和无知这样也就接近道了,到这种境地,就可以与道相互融合了。

【原文】

孔子西游于卫,颜渊问师金①曰:“以夫子之行为奚如?”

师金曰:“惜乎,而夫子其穷哉!”

颜渊曰:“何也?”

师金曰:“夫刍狗②之未陈也,盛以箧衍③,巾以文绣,尸祝齐戒④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⑤取而爨之而已。将复取而盛以箧衍,巾以文绣,游居寝卧其下,彼不得梦,必且数眯⑥焉。今而夫子,亦取先王已陈刍狗,聚弟子游居寝卧其下。故伐树于宋,削迹⑦于卫,穷于商、周,是非其梦邪?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死生相与邻,是非其眯邪?

“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⑧。古今非水陆与?周、鲁非舟车与?今蕲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彼未知夫无方之传,应物而不穷者也。

“且子独不见夫桔槔⑨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彼,人之所引,非引人也,故俯仰而不得罪于人。故夫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不矜⑩于同而矜于治,故譬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其犹祖梨橘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

“故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今取猿狙而衣以周公之服,彼必龅啮挽裂,尽去而后慊。观古今之异,犹猿狙之异乎周公也。故西施病心而赜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喷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惜乎,而夫子其穷哉!”

【注释】

①师金:鲁国的太师。名字叫做金。

②刍狗:草扎的狗。

③箧衍:泛指箱子。

④齐戒:斋戒。

⑤苏者:以砍柴为生的人。

⑥眯:做噩梦。

⑦削迹:把痕迹消除,即绝迹。

⑧寻常:长度单位,这里指距离比较短。

⑨桔槔:提水的工具。

⑩矜:崇尚。

⑨柤:山楂。

⑥慊:满足。

⑩矉:同“颦”,皱眉。

【译文】

孔子西游来到卫国,颜渊问师金:“你认为我的老师这种做法怎么样?”

师金说:“可惜,你的老师不通达。”

颜渊问:“为什么?”

师金答:“稻草狗没有用来祭祀的时候,用竹筐装着,用绣着花纹的饰物遮盖者,巫师斋戒迎送它。等祭祀结束后,路上的行人踩踏它的头和脊背,砍柴的人捡它回去烧火做饭。假如有人把它重新取回去用竹箱子装着,用绣着花纹的饰物盖着,悠游居所取来睡在它的旁边,即使不做噩梦,也会感觉困扰。现在你的老师,也是取回先王已经祭祀过了的稻草狗,聚集弟子悠游自在的睡在旁边。因此遭受在宋国的树下讲法而大树被伐的羞辱,在卫国被禁止留居,在商、周等地均不得志,这些不都是噩梦吗?在陈国和蔡国的接壤处被围困,七天都没有饭吃,临近死亡的边缘,难道这些不是困扰吗?

在水上通行最好的工具是船,在陆地上行走就没有比车更好的。认为船在水上可以行走,就想让它在陆地上行走,这样终生也走不了多远。古和今不就像是水上和陆地一样不同吗?周和鲁不就像是船和车吗?现在想把周的制度推行到鲁国,就如同把船推到陆地上行走,付出辛劳但不会成功,自身一定会遭祸害。他不知道随时而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和外界的情势相适应。

你难道没有看见涉水的桔槔吗?有人拉它就会俯下,放开它就仰上。它是被人牵引的,而不是牵引人的,因此无论俯下仰起都不会得罪人。所以三皇五帝时期制定的礼仪法度,各不相同,但可贵的是可以让天下太平。因此用三皇五帝的礼仪和法度作比喻,就好像是山楂、梨、柑橘和柚子一样,虽然味道不同但是都很可口。

礼仪法度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现在给一只猴子穿上周公的礼服,它一定会把衣服撕裂咬碎,直到完全脱掉后才满意。看古和今的不同,就像猿猴和周公不同一样。西施的心口疼,就在邻居面前皱着眉头,邻居的一个丑女看到后觉得很漂亮,回去以后也皱着眉头在邻居面前行走。村里的富人看见了,就关闭大门不出来,贫穷的人看见了,就带着妻子和儿女跑开。她知道皱着眉头是美,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皱着眉头美。可惜呀!你的老师是行不通的。”

【原文】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①沛②见老聃。

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

孔子曰:“未得也。”

老子曰:“子恶乎求之哉?”

曰:“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

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

曰:“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而未得。”

老子曰:“然。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于其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于其亲;使道而可以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然而不可者,无它也,中无主而不止,外无证③而不行。由中出者,不受于外,圣人不出;由外入者,无主于中,圣人不隐。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王之蘧庐④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觏而多责。

“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墟,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逍遥,无为也;苟简⑤,易养也;不贷,无出也。古者谓是采真之游。以富为是者,不能让禄;以显为是者,不能让名;亲权者,不能与人柄。操之则傈,舍之则悲,而一无所鉴,以窥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也。怨恩取与谏教生杀,八者,正之器也,唯循大变无所湮者为能用之。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⑦弗开矣。”

【注释】

①之:去,到。

②沛:地名,现江苏省沛县。

⑧证:验证。

④蘧庐:旅馆。

⑤苟简:简单。

⑥怨:厌恶。

⑦天门:心灵。

【译文】

孔子活到五十一岁还没有得道,于是就到南面的沛县拜访老聃。

老聃说:“你来了啊?我听说你是北方的贤人,你也得道了吗?”

孔子说:“还没有。”

老子问:“那你是怎么求道的呢?”

孔子答:“我从制度名数里寻求,但五年的时间都没能寻着道。”

老子说:“那你又怎么样去寻求道呢?”

孔子说:“我在阴阳的变化里寻求,寻求十二年也没有得道。”

老子说:“是的,如果道可以奉献,臣子就没有不向国君奉献的了;如果道可以进奉的,孩子没有不进奉给父母的;假如道是可以相告的,没有谁会不告诉自己的兄弟:假如道可以给他人,没有谁不把它留给子孙。但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没有别的原因,内心不悟道就不会停留,在外面不能够求证道就不会通行。出于内心所悟,就不被外界接受,圣人就不会传示;由外面进入,但内心不能够领悟,圣人也就不会留存。名器是属于天下共用的,不能够取多;仁义是先王的旅馆,只可以住一宿但是不能长久的居住,形迹昭彰责难也就会很多。

古代有最高德行的人,假道于仁,拖足于义,在逍遥的环境里遨游,在简单的天地里生活,立身在不施与的园圃。这样就能逍遥无为;简单知足,不施与就不损费,古代把这些叫做“采真之游”。把财富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不会把利禄让给别人;把显赫荣耀作为自己追求目标的,就不会把名誉让给别人。追求权势的人,不会把权柄交给别人。把持了这些就觉得战栗不安,舍弃又觉得悲伤,心中没有一点明见,来反视自己不停追求的东西,从自然道理的观点上来看,他们像受刑戮的人。怨、恩、取、与、谏、教、生、杀,以上八方面是端正人的方法,只有能顺应外物的变化而不为了物欲停滞的人,才能够使用。因此说,先自正的人,才能够使人端正。内心不能这样的,内心的活动也不会畅通。”

【原文】

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老聃曰:“夫播①糠眯目,则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噌肤,则通昔②不寐矣。夫仁义憯然③乃愦吾心,乱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又奚杰杰然揭仁义,若负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为辩;名誉之观,不足以为广。泉涸④,鱼相与处于陆,相啕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弟子问曰:“夫子见老聃,亦将何规⑤哉?”

孔子曰:“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乎阴阳。予口张而不能嘈,予又何规老聃哉!”

子贡曰:“然则人固有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发动如天地者乎?赐⑥亦可得而观乎?”遂以孔子声见老聃。

老聃方将倨堂而应,微曰:“予年运而往矣,子将何以戒⑦我乎?”

子贡曰:“夫三皇五帝之治天下不同,其系声名一也。而先生独以为非圣人,如何哉?”

老聃曰:“小子少进!子何以谓不同?”

对曰:“尧授舜,舜授禹。禹用力而汤用兵,文王顺纣而不敢逆,武王逆纣而不肯顺,故曰不同。”

同类推荐
  • 哲学宗师——笛卡尔

    哲学宗师——笛卡尔

    《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本书为该系列中的一册,介绍了理性哲学家——笛卡尔的生平事迹。
  • 晚清英才张之洞

    晚清英才张之洞

    之洞,少年聪慧,身形似猿,传说为将军山灵猿转世;榜中探花,历任湖北、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湖广、两江总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政局中,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方略,办实业、造枪炮、勤练兵,为晚清王朝呕尽最后一滴血。
  •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我到达中国开始在《香港孖剌西报》的工作时,义和团运动已经发展到顶峰了。从外国记者和中国沿海居民的口中,我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慈禧太后是个嗜杀成性的老泼妇”或“慈禧太后是一个杀人女魔王”的话语。时代在不断变革中前进。近年来,我常常从美国人口中听到对慈禧的赞美。美国人毫不吝啬地给予慈禧太后以热情的赞美,我承认,我并不能解释清楚其中的缘由,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欧洲人对慈禧太后的厌恶。
  • 中国作家人生档案

    中国作家人生档案

    本套丛书名为“人生”档案,意思就是强调它的真实性。有的人喜欢或习惯读小说,觉得小说故事性强好看,其实真实的生活更精采,只要认真地甭理和总对,几乎每个人的独特经历,都是一本好读有益的大书。
  • 盛世痴情大帝:李隆基

    盛世痴情大帝:李隆基

    本书讲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一生,分为武皇的宠儿小三郎、志存高远初露锋芒、巩固皇权立基业、开元盛世业繁荣、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爱情、痴迷色情长生与艺术等9章。
热门推荐
  • 法阵天下

    法阵天下

    幸运的是你还有选择,可以摇摆不定,可是也许幸福就是用一生做赌注一条路走到黑。
  • 特种保安混都市

    特种保安混都市

    他表面腼腆羞涩,实际上一肚子坏水;他看上去老实无害,却专爱干些出格的事,尤其是泡妞那点事……当美女房东成了老板娘,当相恋多年的师姐成了故怨仇敌,当美女警花对他纠缠不休,当冰山女总裁雇佣他当保镖的时候,他莫名卷入了步步危机的杀局,阴谋阳谋联袂而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秦枫坐在女人窝里,发出如此感叹,深深为敌人叹息。懂医术,会武术,会暖床。掌掴各种不服,脚踹各种二代,退役兵王逆袭都市,卷起惊涛骇浪。秦枫语录:哥的脚下,全都给我卑服的。
  • 崇祯帝

    崇祯帝

    一个平凡的文科大学生穿到了明末的时代,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不幸当上了皇帝。用拿笔杆子的手来力挽狂澜,真的有这种可能性么。
  • 风水与巫术

    风水与巫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大盟神

    大盟神

    从联盟退役的崔斯特,来到了现在的世界。然而,这个世界也非常不安宁,也是危机四伏。他,会怎么做呢……
  • 简心悠悠

    简心悠悠

    如果说许心是一个瞎子,那么简铮就是一个傻子。许心永远看不到简铮对她的爱。简铮明知道她的心里填满了那个人,还要硬挤进去。可是瞎子不傻,傻子不瞎。
  • 致命逃亡路

    致命逃亡路

    一张通缉令,让一个警察变成了杀人犯他是该逃,还是该复仇
  • 百年北大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百年北大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本书从学习、立身、处世、自身修养等方面,围绕北大精神,精心辑选了100多个小故事,这些故事或节选自北大名人典故,或为北大学子的成功案例,或者是北大教授或名人政要在北大授课和演讲时引用的故事,或为北大学子喜闻乐见,在北大学子之间广为流传的故事,希望对广大年轻学子的学习和成长有所助益。
  • 混沌时界

    混沌时界

    在这里一切都没了意义。时间混乱,世界混合,大陆混合,充满奇迹混沌终点。
  • 书阎罗

    书阎罗

    我是一个普通的人。。吧?至少认识现在我现在的师傅以前是个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