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50000000001

第1章 我们砖桥集的第一次解放

天已大明,这时听到处边又有人在喊叫什么。我们赶忙都走出了屋,听到南边有人在喊叫去拿什么东西。我们都站在门前没敢动,叔和婶也凑了过来:

“谁在喊啥?”爹问我叔。

“不知道,我也是刚出来,好像是叫人拿什么东西,听不太清。”叔回答我爹。

“乡亲们,我们是劳动人民的部队,现在你们解放了,翻身做了主人了。我们来了,地主被打倒了,现在要把地主的东西全部分给穷人,谁想要什么就自已去拿,拿到你家就是你的了。”两个扛枪的人边喊边往我们这边走过来。

我们听到了都相互看一眼,谁也没敢说什么。扛枪的喊的这些话我们也懂一点,早就听说八路打土豪分田地,他们到哪里就把富人打倒,把富人的东西分给穷人。至于他们提到的地主我们还不知是什么东西,是不是有地的人都是地主?

说话间扛枪的走到了我们面前,他们都穿着灰色的军装,头上戴着带角的军帽,还有一个红星的徽章。他们说话很和气:

”老乡们,你们快点去拿东西吧,到那里想拿什么就拿什么,拿回来就是你们自己的了。”

这两个扛枪的就站在我们面前,和蔼的对我们说。我看到爹和叔都笑笑,连说’中’,’中’。

“快去吧,大家都在拿,去晚了就拿不到了!”他在催我们。

爹和叔仍是笑嘻嘻地连说’中’,’中’。

“都叫拿啥?”我有点急不可耐,就大胆的问一句。

“都叫拿啥?小孩,我告诉你,你赶快去到那里看看,那里什么东西都有,到那里你相中啥就拿啥,都是好东西。快去吧!去晚了都让别人拿完了,就没你的了。”他说着走到我面前摸摸我的头,看着我的脸说:

“那里还有几匹大马,敢不敢牵回来,牵回来那就是你的了。”他笑嘻嘻地,一直看着我的脸。

说实话,我还真有点怕他,因为他后边背着一杆快枪。我只好吞吞吐吐地说:

“不要,那家伙太大,我家没地方放!”

“好,快去吧,到那随便拿。”他说完就向北边走去,还是边走边喊。

爹和叔还是说’中’,’中’,目送他们远去。

这时看到屋后的路上走过来三五成群的人,看到都是东头的和后庄的人,边走边议论着。当看到我们时就高喊:

“快去吧!叫拿东西哩,你们去晚了就没有了。”说罢就是一阵哈哈大笑,快步冲向西南头。后边过来一批又一批,如同赶庙会。叔叔看看我爹:

“咋弄?咱去不?”

“这中不?拿了就拿了?”爹在那十分犹豫。

“你们先去看看,看人家是不是真拿,看看有人管没?”婶子也有点按耐不住,在鼓动男人。

“对,你们到那先看看,如果别人拿了没人管,咱再拿!”娘也附和婶。

“那中,咱去看看。”爹终于下了决心,于是他兄弟俩就走了。我随即就跟在叔的身后随去。

“你干啥去?”还没走出几步就听娘在身后喊。爹和叔同时转身发现我跟其后,就责问:

“你干啥?”

“我想跟你去玩儿。”我有点怕叔,只好求他。正在这时从前边走过来俩人,一个是东头的刘大爷,他扛了个大包袱,另一位是东头的老毛红,他牵了一匹大马,手里还提了一个包袱,急急的朝我们走来。没到面前就对我们喊:

“你兄弟俩还没去?快去吧!人多得很,晚了就没有了。”

“真叫拿?”叔问走到面前的老毛红。

“叫,叫。”已走过去的刘大爷高喊。

爹和叔一看这阵势,忙说快去,我们晚了。这样把跟来的我也忘了,他们随即就快步冲向西南头,于是我就顺势跟了去。迎面不断走过来欢天喜地的胜利者,他们不是背就是扛,看来是各取所需了。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来到西南头掌柜家的大门前,这是一个很大的场地,因为他们的门前要行车,要拴骡马牛,一些生产生活的活动要进行,这都需要有一个较大的场地,当然也少不了一些粪坑粪堆之类的没施。东西一溜几个高院大门就面对着这个宽阔的场地。这片的富户不是一家,是各有各的院落,各有各的大门,全都是又高又宽的门楼,四匹马拉的大轿车都可很顺利的出入,你说这大门可是够气派。

我跟爹和叔来到掌柜家的大门前,看到已有很多人,全是男人,一个女人也没有,看来女人胆小,没谁敢来闯这个天下。来来往往全是人,来者急匆匆,往者肩扛怀抱喜气洋洋,热闹混乱景象赛庙会。一转脸看不到了爹和叔,也好,就不管那么多了,自己作主吧!

拴牛马的那里围了好多人,胆大者可能要牵那大骡马。我顺势来到大门前,我知道这个大门不是我们掌柜家,我们掌柜家在这一排大门的最西头一家。这家的主人当然也姓孙,小名叫二瓜,大名叫什么当时我不知道。

“小孩,你看什么?想要啥?”原来我不由自主的来到了大门前,一个扛枪的看我在那发呆,就笑吟吟的给我打招呼。

“我,我不要啥,来玩的。”我只好说。

“怎么不要呢?进去吧,相中啥就拿啥。”他还是笑吟吟的。

“小孩也叫拿?”我还有点不相信。

“叫,快去吧!”我感到这一次他是鼓励我。这样我就进了大门,人很多,出来的都是背着或扛着东西的。

这大门过去我没进过,只能远远地看着走过去。今天进来才看到里边原来是一个很大的院子,有很多房。院里已有好多人,乱哄哄地,都在找自己需要的东西。有几个人正在疯狂的在追赶捉拿院里的鸡鸭,吓得它们漫天飞,遍地窜。实在是乱,我只能在那傻站着,不知要弄点啥?

不经意间我来到二门口,看到二门房里的粮囤被打开了,红蜀黍(高粱)漫地都是,有人扛了一袋粮食往外走。我知道家里粮食不够吃,这时何不弄点粮食回家。但苦于一时找不到盛装的工具,东瞅瞅西看看在那发呆。突然感到有什么撞到了我脚下,忙低头看,原来是一只大白鹅被人赶急了,一头撞在了我脚下,我急忙弯下腰来顺手捉住了这只大白鹅。被我捉住的它拼命的挣扎大叫,一时我还真有点害怕,但是我并没松手。它在我手中拼命大叫挣扎,我还是没舍得松手。一是有不少人正在疯狂追赶捉拿它们,我松了手它也难逃被别人提拿的恶运;再说我也可能喜欢它,因为我家穷,只养过几只小鸡,没养过这种大型的鸭鹅。因为它吃得多,而且还要吃活食,所以穷人家不能养鹅。但是我经常看到掌柜家养的鹅,它体型大,走起路来一扭一扭地,很是威风。尤其是它的叫声,夜里能听二里地,所以它实在是一个有威严的家伙!不像小鸡那么软弱可怜,再说鹅下的蛋比蒸馍还要大,哪是那么个可怜的小鸡蛋可比的。所以我马上决定不能放过这只白鹅,何况又不是我捉的它,而是它主动撞到我脚下的。这么想我把它抱回家的理由是不是很充分了?这是肯定的!

我很自信的抱起大白鹅往外走,到大门口那个扛枪的老总还在招呼出进的老乡们,看到我抱只鹅出来就笑嘻嘻地:

“小伙子,你就弄只鹅?”

“这不行吗?”我有点怕。

“行,行,快送回家,再来。”他仍是笑嘻嘻。

我随即抱起白鹅就往家赶,出门看到太阳已升了起来,看到赶来的人更多了,可能附近村庄的人都赶来了。

回到家,亲人们看我抱回一只大白鹅,就问在哪弄的?我只说在那拿的,并让姐把它拴了,急忙跑到屋里抓起一个三升斗飞出门去。待听到娘喊叫我已跑出八里开外,只回了一句我去弄粮食。

第二次我来到大门前,看到那个扛枪的老总就对他笑笑,就进大门直飞奔到二门的粮囤前,地上撒漫了不少的蜀黍(高粱)粒,囤里的蜀黍已见底,来晚了,蜀黍被弄完了!我提着三升斗有点丧气。在那正不知所措,一转脸看到东间还有一个更大的囤,我急到囤前,探身往里看,还有些谷子盖着囤底,已经不多了。这个囤太高,站在囤外探下身去也摸不到囤底,所以这囤里的谷子才没被弄净。我正在那发愁,这时来了一个人,是南头的老得,他也是我同岁的哥们。他也拿了一个三升斗,看来也是来弄东西的。看到我探身囤里就高叫:

“正,囤里还有吗?”

“有,不多了,在囤底够不着。”

“跳进去,下去弄!”

老得提醒了我,我立马把三升斗丢进囤里,人也翻身进了囤。老得也把他的三升斗丢进囤里,我俩配合得很好,我在囤里把两个三升斗都盛满谷子,提起来递给站在囤外的老得,然后我就爬出囤外,就各自提起已盛满谷子的三升斗,飞跑出大门,并约定马上回来。没到家就看到亲人们依门相望,看到我到面前就乱问又弄的啥?就回答’谷子’二字,便飞快到屋里想把我的战利品放在一个好的地方,东瞅瞅西看看,确实无处可盛我这三升谷。这时真急了,叫一声:

“倒哪里呀?”

这时娘和姐也不知所措,也就傻站在那里。

我一时性起,顺手把三升斗弄倒,谷子全倒在了地上,并顺手抓起三升斗飞奔出门。等听到娘在后边喊,我已跑出半里路。

等我第三次来到掌柜的大门前,看到有好多人就站在那议论着什么,再没看到有人往大门里进出。我也只好停下来,没敢进掌柜家的大门。一转身看到老得就站在门东旁人后,原来是老得离家近,所以赶在我前边已到。我赶忙凑过去:

“咋不进去弄了?”

看到老得哭丧着脸,半天才说:

“弄不成了!”

“咋着了?”我很惊讶。

“他们走了!”听到老得挤出这四个字。

“走了?谁走了?”我瞪大了双眼。

“那些扛枪的。”看到老得的泪流了下来。

“走了!这,这,怎么就走了?”这时我的心情,不,是我们的心情就好像从蒸笼里出来跳进了冰窟里,可凉透了!

走了,他们就走了!这也太快了吧?

大家都明白,扛枪的走了这意味着什么?

折腾这半天,不对,不是半天,从半夜听到枪响到太阳升到树梢高,才几个时辰呀!就走了。

发了疯的这几个时辰抢的东西怎么办?原说谁拿到家就是谁的了,这话还算数不?

所以大家都聚在掌柜家大门口不敢散去,他们惊慌,他们苦闷,不知怎么办?这时听到有人说:

“都走吧,回家吧,别在这里啦!在这没好处。”

当听到’没好处’时大家就明了更多的含意。突然有人说:

“他们走了,我们走不了呀。可是在这弄的东西怎么办?”

这也是大家最担心的!原说是来分掌柜家的东西,大家就来了,但是现在细想起来,凭什么分人家的东西呀?你是人家的什么人呀?是人家的儿,是人家的女吗?说好听的是拿,说不好听的就是抢!什么人抢东西?土匪!

这时又有人喊:

“都回吧,至于东西怎么办?谁也不知道,自已看着办吧!”

这时看到有人把拿来的东西又送回大门里,有人干脆就把拿到的东西放在原地走人。

我提着三升斗往家走,感到有点灰溜溜的。

远远地就看到亲人们依门而望,同路的人们都要经过我家门前而回到他们的家,这大部分是东头和北头的人,也可能会有汪庄和大杨庄的人。人们没有了喧嚣,像打败仗的兵走回自已的家。

“他们真走了?”我走到她们面前,听到婶在问。我只是点点头,没说话一直走到屋里。她们也都跟过来,看到我弄的那三升谷子漫撒一地。我就弯下腰来用两手要把散落地上的谷子收进三升斗,姐看了便也蹲下来邦我收谷子。大家都没说话,因为不知说什么好。谷粒太小,又是不平的泥土地面,用手收的过程很费劲,有时弄到手中的谷粒又从手缝间漏跑了。最后总算收起了大部分,一满斗成了多半斗。

“别收了,这咋弄?”这是娘在问。

“给人家送回去吧。”我只好说。

“送回去,那咋行?要是让人看见了还了得!”娘有点怕。

“那你往回拿的时候可有人看见?”婶问。

“这么多人谁没看见。”

“我是说你是个小孩,人又那么多乱哄哄地,谁又认得你了!”婶向我解释。

“要说也是这样的,那时确是乱哄哄地,人太多了又那么乱,除了咱家的人谁又能记住我?”这样想我确实感到侥幸。

“咱家的人知道怕啥,能去告你?”姐也安慰我。

感到没事大家都笑了。

“不行,还有两个人知道!”我突然叫起来。大家都是一惊,齐问:

“还有谁?”

“一个是那个扛枪的,另一个是老得。”我只好说。

“哪个扛枪的?是来咱家叫去拿东西的那个扛枪的?”婶问。

“不是,是在掌柜家大门口站岗的那个扛枪的,与来咱家叫去拿东西的那个是一伙的。我进大门拿东西就是他叫去的,两次进出大门他都给我说话来着,他认识我,我拿的东西他都看见了,他知道。”说起那个扛枪的我还真有点得意之中忘了形,要知道他对咱好着呢。

“你怕他?拿东西就是他的同伙跑到咱家叫咱去拿的,又是他叫你进的大门,要说有事就是他的事。何况他不是走了吗?上哪找他去?要能找到他,我们还怕啥!”姐说的轻松了。

“看来这个扛枪的没事。还有一个是老得,哪个老得?是南边的麻欢他那个大小子?他咋知道?”娘问。

“就是他。他也弄了一斗谷子,我们一起弄的。”我只好说。

“那就更不怕了,一起弄的他敢告咱!”

根据这种情况,大家都说没事。

天到中午爹和叔才回来,据叔说他们去了我们掌柜的那家,看着我们用的那两头牛不要被别人牵走了。听叔说他们各牵一头牛就在那站着,有谁要牵牛就告诉他说咱已经要了,实际上就是先占着,防止别人牵走。就这样一直等到部队上的人走了,也没人敢牵牛了,就把牛拴在原处,才敢回来。

所谓我家用的那两头牛是什么意思?恐怕很少会有人明白是咋回事?我告诉你说,当时我爹和叔都是给地主当佃农,而佃农又是什么?我只好说一下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

当时农村的土地大部分集中在少数富户手中,广大的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只有靠租用富户的土地来维持生活。最常见的租地的型式有一种是给富户当佃农,这种租地关系的具体条件这样的:富户承担土地,大型农具(包括耕牛),种子,肥料和佃农的住房;佃农承担生产过程的全部劳动力和小型工具。收获成果的分配比例是地主八佃农二,这就是解放前农村很普遍的租地方式称为农民种地主的二八地。当然那些地少人多的农村还有种一九地的。

当时爹和叔都是地主家的佃户,也就是种地主的二八地。因为富人的土地很多,当然他需耍的佃户也很多。为了好管理,掌柜的就把众多的佃户分成若干组,每组三五户佃户,每组都划给一定数量的土地,农具,耕牛等,这都是固定的,由你这一组的佃户们共同使用,共同管理。

上边说的爹和叔保护的那两头牛,就是掌柜的让我爹这个组使用的牛,平时归我们使用,所有权仍是人家掌柜的。这两头牛如果被人牵了去,那我们的地就无法种了。所以在那飞抢财产的形势下,什么东西也没掌柜家那两牛重要。

前边说的这段故事是发生在我们砖桥集的事,时间是公元一九四七年秋,农历的八月十五日,这是我们砖桥集的第一次解放。虽说它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确也让老乡们经历了惊天动地的改变。之所以称它为第一次解放,因为我们砖桥集的解放还有第二次,甚至第三次。

第一次解放贫苦农民抢到了自己没有而又十分需要的东西(我没说土地,其实农民最需要的是土地),可惜时间太短了,只有那么几个小时!在那几个小时之后发生了什么?你可知道?

还没到吃晌午饭,就看到有人扛着,还有背着,当然还有人抬着各种东西,各式物件往西南行。人还是很多,但已没有了那种喧嚣和散乱,碰了面也只是相互给个苦笑。

抢东西的时间也就是几个小时,解放者退去之后人们还东西的时间也没能长到那里去。抢东西时可能有些不那么自觉,但还东西时肯定都是自愿地。

多少辈子人们才能经历这么严厉的洗礼?

在这热血沸腾的几个时辰里,我曾三次光顾掌柜家,其中有两次得手。第一次弄只大白鹅,第二次弄了三升谷子。

那只大白鹅的下场也确实让人感到可悲!本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它从万恶的地主家解放出来,在那么严峻的形势下也没把它交出去,实指望让它过几天解放后的幸福生活。开始我这个新主人确实待它如上宾,想办法让它吃得好玩得好,让它和它的新主人一同过着解放了的幸福时光。可是好景不长,没几天就来了国民党的新五军,那是正规的大部队,汽车大炮都让老百姓开了眼。部队过了半天没过完,晚上在我们砖桥集住了一夜,那一夜可把老百姓折腾惨了!也就是那一夜发生了一件很可悲的事,住我家的几个南蛮子,把刚解放过来的那只大白鹅杀吃了!

你可以想象得到,作为这只鹅的解放者的我,当时是何等的伤心!在那么****的形势下我拼着老命(这话不妥,当时我才八岁,不能说老命。不过为了加重语气就这么说了,请别十分介意)九死一生(这词更不合适,不过请原谅,我还是想把问题说厉害些,让你知道当时确不容易!)总之是不容易,你难道不为这只刚被解放过来的鹅被那几个南蛮子杀吃掉难过吗?我想那是肯定的。

至于那三升谷子的下场,被我们吃了。

所以第一次解放给我家带来的实际利益就是那三升谷子。

同类推荐
  • 神威传

    神威传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天朝大乱斗,神威显仲勇。十年忘生死,神威百战胜。御弟问所有何欲,怎屑与君共享江山如画?唯与伊人,相守到白头。。。
  • 历代名臣(上)

    历代名臣(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新岳

    新岳

    一颗神奇的舍利把他送回宋朝,成为岳飞的儿子。他和执掌大金半壁江山的完颜雍,亦敌亦友;他义助西夏仁宗,挽帝国分裂的狂澜于即倒;风波亭前,他该如何面对?
  • 世界史纲

    世界史纲

    这本《史纲》不过是对过去百年内地质学者、古生物学者、胚胎学者和任何一类博物学者、心理学者、民族学者、考古学者、语言学者和历史研究者的大量活动所揭示的现实的初始图景加以通俗的叙述。如果认为它在任何意义上超过了这一点,那就是荒唐的。
  • 千古书生

    千古书生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国朝举弘文之策,百姓有向学之风;盛世重文,国人崇尚读书,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及“金屋颜玉”之说。皓首穷经,更是读书人孜孜以求,并引以为荣的人生盛事。所谓“养子不读书,不如喂头猪”,读书从文可见一斑。
热门推荐
  • 主宰三界之夜尽天明

    主宰三界之夜尽天明

    世代传承的意志,时代的变更,人的梦想,这些都是无法抵挡,只要人们不屈服于权势,继续追求自由的答案,这一切都将永不停止。
  • 寂风残剑

    寂风残剑

    内容介绍作品信息久已归隐的侠士突然接到好友的消息,让他去帮忙保护一把残缺的剑,主人公得到剑之后发生了一系列诡异而可怕的事情,直到最后的真相浮出水面才使得事情明白,可是这个结局是那么的意外,那么的让人无法接受。
  • 萌冷娇妻总裁爱不够

    萌冷娇妻总裁爱不够

    小时候,他们青梅竹马,却在初中三年后分道扬镳,她曾说,她不相信言情小说的男主会出现在她身边,他曾说,他才不会和他有别的任何瓜葛。几年过去,熟悉的身影依旧,熟悉的眼神不变。他们究竟有什么结局?拭目以待吧!么么哒各位读者可加读者QQ群:577211716
  • 后宫升职记

    后宫升职记

    姜予淮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竟然会一觉睡到一个架空的时代,成为了这大陵朝中,一介五品小官家中的嫡次女。自此,家道中落,选秀在即,她欣然接收之。深宫路漫长,帝王最无情,一切阴险她小心避之,巧妙还之,恬静的外表下是一颗老谋深算的心。终,一朝凤临天下,与他并肩之时,才释然一笑,缘,爱恨不过一时浮华,唯有身旁之人淡漠如水,渐入于心。帝王家即是红颜冢,且看一介小官之女如何在深宫之中步步为营,问鼎凤座!
  • 怎样做好农机修理工

    怎样做好农机修理工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农业机械维修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农机具的种类、润滑油添加剂的种类、使用整修剂的程序、配制金属清洗液等。
  • 花渔剑

    花渔剑

    孤单的小木鱼协奏曲……思念你的温柔,伤感你的忧愁。。抱歉6
  • 生命,不再孤立无援

    生命,不再孤立无援

    我也只是在很努力的生活,或许反感我的人很多,但我并不为他们而活。
  • 校内青葱轶事

    校内青葱轶事

    本书是本人第一本作品,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会一直更新,谢谢。
  • 一块魔石

    一块魔石

    小时候,魔石在我们的手上,长大了,魔石在我们心里!一部欧·亨利式的儿童文学,给了我们多少含泪的微笑!我拿到了一个孩子写的随笔。他的随笔整整记了两年,足有三万字。我一口气读完了它,他那真实而丰富的情感、复杂而细腻的内心世界深深地打动了我。他是一个跟随进城务工的父母而来到了城市上学的孩子,一个现实版的没见过任何世面的山里娃,忽然有一天他被带到了城市的大街上,他变得无所适从,找不到回家的路。现实观念、经济差距、家庭教育、同伴相处、师生之间、青春萌动、现实残酷等,无一不在他的身上显示出冲突的困惑,谁来帮助他走出困惑?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故事的结局还算是完美的,符合善良的人们的阅读情感,但这又包含着多少含泪的微笑。感谢这位孩子的日记,他是这篇小说真正的作者。
  • 江湖决印

    江湖决印

    生逢乱世苟活性命一颗铁蛋异界重生身怀上古决印稀有属性却屡屡面对生死劫难只想过着平淡安稳的日子却总是历经波澜壮阔的沉浮。。。英雄不归路少年闯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