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6500000018

第18章 打工创业积累资本(13)

李泽楷频频出入港府,要求解除禁播粤语节目的条例。李氏父子还轮番上阵,借助传媒,指责港府的规定非常荒谬:一家香港本地注册的电视台,却不准许播放本地话的节目,此乃无稽之谈……

期间,李泽楷委托一家独立的公关公司搞了一次民意调查,接近百分之百的卫视用户都赞成播放粤语节目(外籍用户则希望再增加英语节目)。李泽楷将调查结果呈交港府的文康广播科广播事务管理局,作为修改条例的参考。和黄、九龙大斗法,到了1991年中达到白炽化。双方的比拼,基本上和黄处于攻势,九仓处于守势——吴光正竭力敦促港府,维持有利于自己的条例。而李氏父子则攻其“死穴”,既要港府解除禁播粤语节目的条例,还要求准许向用户收取费用。

九仓向传媒坦言道:“根据我们多年的调查,香港这块弹丸之地,只能容纳一个收费电视,两个只会造成恶性竞争,两败俱伤。”对九仓的“善意警告”,李泽楷充耳不闻,欲置敌手于“死地”。

其势之锐,足以令并非等闲之辈的吴光正胆战心惊。九仓董事吴天海感叹道:“政府若批准卫星电视收费,九仓肯定放弃(有线电视计划无疑。政府若批准卫星电视播放广东话节目,观众的节目选择将大增,对有线电视影响巨大。除非政府在其他方面给予补偿,如课专利权税等,否则九仓打退堂鼓的机会也大于一切。”九仓采取哀兵之术,以争取公众舆论和港府有关官员的同情。李泽楷丝毫不动恻隐之心,仍穷追不舍。据港府的态度,有可能放宽粤语节目的限制,但只维持一家收费电视。

九仓计划竞投的有线电视及第二网络预算投资额达55亿港元,而和黄的卫星电视计划,投资也达30亿港元以上。两大财团数十亿投资的竞争,为了自保及克敌,哪能不竭尽全力!李泽楷力撼吴光正,已初步达到预期目的。一位评论家说:“李泽楷采取的是得寸进尺的战术,欲借五百,则开口一千,否则借五百不要打折。”

卫视上轨道

1991年3月23日,卫星广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李嘉诚任主席,李泽楷和马世民为执行副主席。李嘉诚虽然看重儿子,但为了不打无把握之仗,他特意找来曾任香港电视总经理多年的陈庆祥任卫视的行政总裁,辅助李泽楷。

1991年4月,卫视开始试播:到年底,卫视已正常利用5个频道播放节目。李泽楷雄心勃勃,目标直指香江传播大王。名义上,李嘉诚是主席,但李泽楷实际上统揽卫视的管理大权。也许是心高气盛,少年得志,他的一些言行也引起与和黄高层间的一些摩擦。据说,和黄大班马世民就与李泽楷有隙。马世民作风低调,看不惯李泽楷好出风头,心里总是认为李泽楷是“太子爷”,有名无实;而李泽楷也经常不满马世民做事保守,事事掣肘。据和黄的职员反映,李泽楷似乎不把他的上司和太傅放在眼里,弄得马世民颇为难堪。有一次,马世民相约李泽楷商讨公司决策,丽李泽楷因与下属谈话忘记了时间,让马世民呆等了一个多小时,令他火冒三丈。后来李泽楷全力经营卫星电视,马世民则专心管理和黄的业务,双方井水不犯河水,两人的关系反倒变得融洽起来。

马世民也曾公开表明他与李泽楷的关系:“Richard两年前来和黄工作初期,显得有点brutal(蛮横)……他急于表现自己,初期我们的关系并不matey(融洽)……后来Richard专心卫视,我们感情反而增进。”不过,有传马世民后来离开和黄,与李泽楷的不和甚有关系。1991年5月,卫星电视正式启播,覆盖面不仅包括亚洲、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更远至中东等地。

免费电视与收费电视一样,收视率是衡量一个电视台成功与否的标准。而电视要吸引人,关键是节目。李泽楷考虑到以卫视当时的实力,自制节目投资回报周期长,效果未必能与拥有多年电视节目制作经验的无线和亚视相比,风险很大。于是,李泽楷确定,卫视的主攻目标是新闻节目,而其他大部分节目向境外电视商购买。这其实也是北美许多电视台的运作手法,但在当时的香港电视业却鲜有尝试者。而事实上,这种方式确能起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效果。近年,香港亚视进行内部改革,也逐渐转向采取这种路线。李泽楷“用他人的钱赚钱”的招数,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向国际着名的英国广播公司(BBC)和MTV等买片,以少量的现金加一份卫视盈利(比例分红)的方式成交:他为StarPlus的娱乐频道选购节目,尽量购买质优价廉韵节目,如在美国已经重播多次的《SanBarbara》,以及美国田间肥皂剧《HillStreetBlues》等。对这类在国外的过时热门剧,他大量购买。

启播初期,卫视的战绩算是不俗,不少屋苑住户都采用了卫视的服务。两年后,卫视已覆盖逾50个国家,家庭用户以几何级数增长。虽有此成绩,但卫视日常运作支出庞大,与赚取盈利还有一段距离。不过,李泽楷对工作的投入程度,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他还是那样废寝忘食。那段时间,李泽楷几乎完全泡在电:视里。中环和记大厦李泽楷的办公室,有一道电视幕墙,由24台电视机组成。他可以同时看多个友台的节目和自己的卫视台,以便能及时捕捉灵感,并发现卫视的差错。在回到山顶独居的寓所后,他还不休息,独个儿面对5台电视机,收看卫星电视5个台的节目,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

从工作能力可以证明,李泽楷的表现,全不像个新入行的小伙子,就是在重要的决策上,也不逊色于经验丰富的前辈。

论收视率,卫视在香港地区只能望无线和亚视两位大哥的项背。卫视的优势在于收视面,它可24小时不停地向4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送节目。节目质量及收视面,成为其广告经营的基础。很多大型:机构如万国宝通、大通、法国国家巴黎百富勤证券有限公司(简称BNP百富勤。国泰航空等,亦成为卫视创立时期的广告大客户。其中不少大公司更与卫视签订长期合约,成为其稳定的广告客户。

从1991年底全面开播,到1993年中为止,卫视的广告收入是3.6亿美元,而维持5个频道的年费用为0.8亿美元(未计前期投资等费用),经营态势良好。由于李嘉诚有广泛的国际商业关系,有人认为李泽楷实际上是靠父荫庇来招揽广告的。李泽楷对此不以为然,他说父亲只拉回了4000万美元的广告,像可口可乐、麦当劳、雀巢、索尼、富士等超大型集团,它们不会把香港的一名富豪放在眼里。

李泽楷并不满足现有的业绩。他仍为敦促港府放宽限制而努力。李泽楷使出软硬兼施的“两面”手法,第一手就是争取与高层人士搞好关系。1992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接见李嘉诚,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还有李嘉诚的两位公子李泽楷和李泽钜。同年,新任港督彭定康出席香港葵涌的四号货柜码头公司第2000万个货柜庆贺仪式。受到长实集团的隆重欢迎,李泽楷把握良机施展外交手腕,在适当时机向彭定康进言。另一手,他又大打民意牌,在报纸上刊登漫画广告,讽刺港府的无理限制,同时将“盼望开播粤语节目”的大众呼声,以民意测验结果的方式呈交给港府。

皇天不负有心人。1992年7月2日,港府颁布新的电视广播条例,宣布卫视自1993年10月底起,可开播粤语节目;卫视不可独立经营收费电视,但可通过收费电视(即指九仓的有线电视)的频道,经营收费的卫视节目。

港府的新条例,为解决卫视、有线旷日持久的纷争奠定了基础。

1993年2月9目,由于李嘉诚委派前来辅政的行政总裁陈庆祥离职,李泽楷正式聘请新西兰电视前总监孟德德加入卫视任总裁。李泽楷于是进一步推广“路通天地线”计划,推动卫视与九仓的有线电视结盟。李泽楷、吴光正这两个不共戴天的“仇敌”终于坐到了谈判桌前。1993年6月7日,两大财团达成协议:卫视与有线的重叠业务结盟,实行“天地共存”!前嫌冰释,握手言和,在传播业大展拳脚的美好前景展现在李泽楷面前,人们都认为,李泽楷成为香港最年轻的传播大王已不是梦想!谁会想到,这时李泽楷的目标已经设得更远、更高!力战国际老姜!虽然卫星电视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在香港亦有一定的客户,但主要的收视仍是来自印度及中东等地区,加上启播时间尚短,故其实际收益不大,这是可以理解的。1993年年中,李嘉诚决定对整体的经营策略做重大调整,收缩通讯和传播业的投资,把资源放回他的地产、码头以及其他在中国的生意,并对海外巨大的投资进行减磅。李泽楷考虑到卫视初现规模,深信具有一定的增值潜力,于是决定将心血结晶出售,以证明自己的投资眼光。

这个心高气傲的小伙子要向世人宣示自己的才华与能力!当时,已有多位买家对卫视感兴趣,然而,李泽楷只看中一个,他就是早已有意染指香港电视事业的澳洲传媒大王默多克。

由默多克建立的传媒王国,可说财雄势大,他拥有两个世界级的大电影公司,包括20世纪福克斯及米高梅,其出品的电影雄霸欧亚市场,为默多克带来极其丰厚的财富。然而,他的眼光却放在中国。他认为中国的电视市场将会是一块大肥肉,所以计划通过香港,进军中国大陆。

当时,默多克已入股香港的《输华早报》及《华侨日报》,并打算收购香港无线电视,原因是得悉该公司正要发展卫星广播,但据香港的电视条例,非香港永久居民的人士,持有本地电视台的股权不可超过一成,若外国人要成为香港电视台的主要股东,必须得到广播事务管理局和行政局批准。

默多克治购无线的计划告吹后,至同年7月,他把目标转向卫视,表示有意收购。因卫视的观众群属于世界性的,不限于香港,故不受上述法例限制。与此同时,英国的比雅逊集团也表示有兴趣收购卫视。李泽楷左右逢源,经过仔细考虑后,还是看中了默多克,遂于7月底,单刀赴会,亲自与对方议价。

人说姜越老越辣,但也有谓初生牛犊不畏虎,李泽楷与默多克讲价的过程,正是一个初生牛犊力战一个国际老姜的典型战例。表面看来,李泽楷出道不久,经验有限,可能不敌,但事实上,他却艺高人胆大,且以快打慢,最后凯旋荣归。

1993年7月23日,默多克在其私人游艇MomingGlory号上与李泽楷见面。李泽楷只带了一位私人顾问即飞往地中海登船赴会,进入船舱内的只有李泽楷一人,他与默多克单对单闭门密谈了两个多小时,其私人顾问则只能在门外苦苦等候。

当舱门打开时,只见李泽楷信心十足地步出,因为一切已成定局,原来默多克愿意出价5.25亿美元(约合41亿港元),购入卫视63.6%的股权。余下卫视股份,默多克亦会在两年后购入,故整个卫视的售价是9.5亿美元,较李嘉诚等两年来约1.25亿美元的总投资额高出7倍多!

李泽楷不但胜了这一仗,而且胜得非常漂亮,据说,年纪轻轻的他表现得相当有礼及镇定,与老姜默多克交锋,处处占尽先机,谈到关键处,他更大方得体地表示自己的工作实在太忙,并已准备了私人飞机等候,随时可以飞返,所以谈得好固然成功,如果议价不理想便立刻离开,不会多留一刻,这迫使默多克不得不立即做出决定。默多克买了卫视后,李泽楷为父亲及和黄赚了一大笔,但根据合约规定,李泽楷在7年内不能再涉足电视行业。

7月26日,新闻集团正式宣布:以5.25亿美元向和黄和李氏家族购入卫星广播有限公司63.6%的股权,一半以现金支付,一半以新闻集团的股份支付。而在另一项未涉及默多克的独立交易中,和黄及李氏家族将各占一半股权的综艺产权,按成本0.64亿美元售予改组后的卫星广播。和黄及李氏家族在这两项交易中,各获15亿港元的非经常性收益。为了不触犯港府有关条例,交易双方采取策略性方式,和黄及李氏家族仍控制卫星电视的发牌机构和广播(共占52%股权,默多克只占48%),而卫星广播的63.6%控制性股权则归默多克控有。新改组的卫视,将可获得从默多克旗下制片厂购买影片及电视剧的便利。

默多克的私人技术顾问彼得·史密斯在回答记者“花费昂贵代价,购得卫视控制权,是否物有所值”的提问时,回答道:“本集团看中的是卫星电视的潜在价值,因为卫视在亚洲经营,已有经验及影响,涵盖范围很大,而当卫视租用第二颗卫星后,涵盖范围会更大。这与本集团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完全一致。”李氏家族和和黄仍控有卫视36.4%的股份,可继续获得经常性的收益。

卫视的出售,令李泽楷名声大噪,“小超人”威名席卷香江。7月27日的香港《经济日报》评论道:“李泽楷今番终于做出一场好戏,为和黄集团及其父,带来30多亿港元的利益……李嘉诚望子成龙,今次可如愿以偿了。”

李泽楷把没可观利润的卫视卖得好价钱,的确赢得各界赞赏,1993年的《财富》杂志将李泽楷誉为亚洲一颗年轻的新星。从账面上计算,他用了两年时间经营卫视,只此一役,已赚了32.17亿港元,即使是一间业绩良好的上市公司,也未必有此可观利润,可见李泽楷的财技高超,“绝对是吃大茶饭之材料”。

由于卫视的大股东是和黄及李嘉诚,所以,李泽楷所赚的钱自然要上缴,但他亦因此获分利达4亿美元,成为他另起炉灶的第一桶金。

同类推荐
  • 35岁前要培养的66种明智思维

    35岁前要培养的66种明智思维

    本书从另类思维、职场规则、处世哲学、情感博弈等四个方面,共列举了66条紧跟时代潮流而且实用可行的明智思维,让人受益匪浅,受用终生。
  • 中国式饭局

    中国式饭局

    本书共分十四章,在介绍中国饮食外,还介绍了就餐时需要注意的衣着和修饰。包括中国人的宴请之道、“请客”与“请客”有何不同、请客也要看人下菜碟、成功的邀约决定成功的饭局等内容。
  • 季羡林为人处世的36堂课

    季羡林为人处世的36堂课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这是进退自如的人牛智慧。这是一本凝聚了季老一生的思想精髓,引申出现代人为人处世智慧的经典之作。这是一本有别于一般快餐式的哲学书籍,并未简单讲述人情世故,而更着重于坚守内心。在变动不居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改变不了环境,却也不能轻易改变自己,要想洞穿世事,洒脱自在,就要学习以淡泊之迈处世,以逍遥之道修心。这里讲述的就是季羡林的道法自然,水到渠成的人生智慧。
  • 心灵鸡汤系列书——人生转折点

    心灵鸡汤系列书——人生转折点

    本书饱含温馨的情感,采集了大量充满启迪的心灵故事,情意浓浓,至真至醇,如涓涓细流冲涤你尘封的心,给你心灵的滋养;如母亲温暖的手轻轻抚慰你的胸膛,给你心灵的深深慰藉。它能让心如明镜,照见你曾经的倩影,让你获得片刻休息欣赏自己;它能让你情如种子勃发,慢慢长成片片树阴,遮挡你的风风雨雨。人生如斯,还有谁如此情真意切地牵挂着你?
  • 敬业胜于能力(提升版)

    敬业胜于能力(提升版)

    著名管理培训大师余世维、路长全,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芧理翔,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上海交通大学品牌战略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余阳明推荐读本。
热门推荐
  • 落雨无情之冰城

    落雨无情之冰城

    在遥远的国度有一片仙境,此仙境灵力充沛,名唤“冰城”此仙境虽名唤冰城却无人懂得冰封之术,只有以前找到这座宝岛的帝王才懂,当这里的子民都安居乐业后,冰封之术便销声匿迹了,在几百年后,帝后诞下了一位王子,他天生异香,眉宇间又带有一个棱形黑宝石。帝王命法师封印了他天生的异香。在他长大后离开家乡来到另一个世界……
  • 神医嫡女:妖娆七王爷的小王妃

    神医嫡女:妖娆七王爷的小王妃

    她,二十五世纪的神医鬼手,一朝穿越,成为了整个大陆人人皆知的梦力废材。什么?废材,从小没了妈的?这些标签,通通不适合我!捡来我姐姐居然扮成我,还有谁比我更憋屈?!什么姐姐妹妹的,通通无法阻止我前进的道路!来的烂桃花,我来一朵,掐一朵。可为什么偏偏掐不掉那一朵最鲜艳的?
  • 凌峰记

    凌峰记

    帅府少年逢巨变,修者一路峻如山;出玄宗,融儒学,闯鬼府,镇佛国,荡魔域,扫妖界;待到凌绝顶,尚未览山小,忽觉罗绮者,并非养蚕人;一花一叶一世界,一桑一蚕一抉择;努力重要还是选择重要?他在大起大落间经历人世沧桑!【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曼筱殇华的回归

    曼筱殇华的回归

    五年前,她与他,关系友好,在别人眼里,他们就是一对最合拍的搭档,而她,相貌平凡,才智过人,却深深的爱上了长相出众的他,可当时的他,却喜欢着另一个女孩。一场车祸,一次意外,一个耳光,一个误会,让这两个人产生了矛盾,带着仇恨的她,只身到了国外。五年后,她华丽蜕变,摇身变成国际富翁的千金,在她心中依然爱着他,而他自从他离开后才发现他的心中早已爱上了她。是什么样的阴谋让两个人之间产生了误会?心中有她的他,到底能不能与她擦出爱的火花?又是什么让的意外,让她对他心生恨意?两人的结局是长相厮守?还是阴阳相隔?.......蓝色彼岸花——曼筱殇华的花语就是哪怕是绝望的爱情,哪怕只有悲伤的回忆,也可以默默坚持着深爱.....
  • 火器营往事之闹白人

    火器营往事之闹白人

    火器营“闹白人”是二百多年来当地的一个传说,今天的我们或许可用“外星人”,“磁场”“UFO”之类的假说来加以推解,而数百年前人们只会说是撞见了鬼怪。使人惊讶的是,在六十年代居然还有人声称见到了这种怪东西。但今天的我们只能将它看成一段故事,一种饭后茶余的“姑妄听之”而已。
  • 九重天,逍遥调

    九重天,逍遥调

    “在神君周围,不得有任何雌性出现,昨儿我便亲眼见到一只母山魈中招。”“神君定是用了他最厉害的那招‘上穷碧落’!”“错,神君用的是他的脸。”
  • 龙图传说

    龙图传说

    在越国留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只要有人能找到神龙,便可得到一部至高无上的功法。一张寻龙宝图,害的无数人为此而死。一个出身武学世家的少年,经历了很多的磨难,在修真界写下了一段自己的传奇。机缘巧合之下少年凑齐了龙图碎片,但却没有得到飞升功法,他又得到了什么?本书更注重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是按照传统的武侠小说的风格写的一部仙侠作品。修真等级划分为,士爵,子爵,伯爵,侯爵,公爵,王级,皇级
  • 重生之亡女归来

    重生之亡女归来

    她,是地狱来的魔。他,是天堂来的神。她和他,没太多语言,一个冷如冰山,一个热如火山,却创造了“樱园”的传奇。冷风吹,秋风凉,在这个夜里,你是否会为我的命运流下一滴眼泪…
  • 优秀小学生必读:哲理故事大全集

    优秀小学生必读:哲理故事大全集

    本书精选上百则感动心灵的哲理故事,它们涵盖了成长的滋味、父爱母爱、纯洁友情等内容。在每则故事后面,都配有平实生动、明白浅近的赏析点评,方便读者领会、启迪和感悟。通过一个个感同身受的故事,让小学生体会“真”的流露,“善”的进发,“美”的呈现,进而学会感动,懂得感恩!
  • 张家界民族风情游

    张家界民族风情游

    张家界似桶内石林,四面绝壁,中间则是千奇百怪的峰林,峰峦拔地而起,层层幽谷叠翠,峭壁千仞,姿态万千。峰高林密,又盛产猕猴桃等野果,为野生动物繁殖栖息提供了良好条件。本书向游人讲述美色的、美食的、神秘的、浪漫的、风情的现代张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