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1800000084

第84章 曾国藩会兴五路兵 林启荣尽节九江府 (1)

第四十七回 曾国藩会兴五路兵 林启荣尽节九江府 (1)

话说清提督塔齐布,正领人马与吴坤修往袭九江,忽中林启荣之计:当清兵攻近城垣时,被城内守兵掩击,塔齐布身上已中了两颗弹子,正要走时,又被李兴隆、元戒两路杀至。塔齐布更不敢恋战,只领贼兵望东而逃。那李兴隆、元戒,已随后赶至,军中大呼塔齐布快来纳命!那时塔齐布更自心慌。又见李兴隆、元戒依然尾追,不觉反慌为怒,乃谓吴坤修道:“人生终有一死!丈夫得死于沙场幸也!吾治兵多年,未尝挫败至此。今却被林启荣匹夫所辱,吾安能忍乎?”说罢乃与吴坤修再成列,以与李兴隆等决战。

不料布阵未竟,那李兴隆、元戒两军已经追到,见塔齐布忽然成列,料其必欲回战。乃乘其布置未定,急挥军攻之。李兴隆在左,元戒在右,奋勇杀来,塔军大败。一来既败之后,军中未免心慌;二来布置未定,尽失形势;三来李兴隆、元戒,两军乘胜之威,更加生龙活虎,塔军如何抵挡?被李、元两军直人阵来,如人无人之境。吴坤修急着保塔齐布出重围,塔齐布道:“吾将死于此矣!即幸而获生,何面目见人也?君可任吾死于此地,犹博个殉国之名;他日好封妻荫子。”吴坤修道:“将军若死,自为计则得矣。然大将系三军性命,将军若死,全军俱覆矣!将军不为一身计,亦当为万人性命计也。”塔齐布觉得有理,于是带伤而逃。李兴隆、元戒复追了十余里。

这一战直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塔齐布军中万余人,只剩得四五千人:都是伤头损额,衣甲不完。乃叹道:“大丈夫所志未终,先行殒殁,此大不幸也!”说罢眼中垂泪,又复叹道:“吾治兵多年,今日乃死于林启荣匹夫之手,至为可惜耳!”说罢竟咯出血来,不省人事。左右急为救起,乃徐徐复苏。便索笔垦为函,以致曾国藩。并将遗摺大意,请曾国藩着人代缮为之递奏。写毕即送至曾国藩处。函道:

涤生大帅麾下:弟以一个武夫,辱荷陶成,厕身行伍间,已八九年矣。复蒙天恩高厚,为不次之升迁;迭颁导数,责任专阃:上念国恩,下怀私义,方谓粉身不足以图报。故自从戎以来,自知才具既短,韬略不娴;惟有奋不顾身,以补其拙耳。此次九江之役,弟愤林启荣匹夫,屡次摧我军威,损我将士,每欲得当以一洗前羞。何期才识短陋,竟中敌人狡计,全军几殁;身受重伤,今将不起,大帅视弟岂畏死者乎?特以敌氛方炽,国事且不知何如?而自恨治兵多年,不及亲见肃清,至为可憾!此则丈夫死难瞑目之时也!虽江左英雄,湘中俊杰,如云如雨,必不难歼大敌,以奏承平。然时事如此,实堪痛恨!无论东南半壁,遍地疮痍,欲竟其功,固非易事;即九江一地,握长江之中央,为数省咽喉,东连江左,西接湘鄂,上枕安庆,下撼江西,一得一失,实关大局,故九江不复,即武昌、安庆不可图,即不足以制金陵死命,大帅其以全力图之可也!弟今再不能从事疆场,以受大帅驱策矣!东南大局,惨淡风云,悠悠苍天,蜀其有极!为寄词同袍诸君:努力国事,勿如弟之无德,自取败也。弟之部曲,皆坚强耐战,若大帅量才委用,加以陶溶,必有可观。临死神驰,欲言不尽!弟塔齐布顿首

塔齐布写毕,复大叫一声,再又咯血,是夜遂殒于军中。可怜塔齐布,以英勇健斗,从军多年,为清廷效力,所向有功。今以恃勇妄行,徒死于林启荣之手,岂不可惜!故时人有诗叹道:

早岁从团练,终身辅大清。

心雄思拔地,胆壮作干城。

名欲千秋著,功由百战成。

九江星殒后,遗恨挫军声。

塔齐布已殁,年只四十余岁。报到曾国藩那里:曾国藩知道塔齐布已死,不觉拍案大怒道:“塔齐布坚勇耐战,惯摧强敌;自从军多年,久立战功,实足与多隆阿、鲍超,鼎足齐名,为陆军健将。何物林启荣,以奸计坏我良将。今后吾军折一左臂矣,此仇不可不报也!”时彭玉麟在旁,乃进道:“自九江为洪秀全所得,使我军情梗滞,消息不灵。那林启荣又复凶悍,屡次与吾军为难。由今恩之,九江不复,不能通军中消息;林启荣不死,不能除心腹大患也!”曾国藩道:“今当以全力撼之。然非假以时日,不足了林启荣那本帐也!今一面为塔军门缮递遗摺,请加恤典,以示将来;然后与官、胡二公图之可矣。

”便单衔具摺奏报塔齐布死事,并陈须以全力,先复九江。又颅列塔齐布生平战绩,为请恤荫。清廷知塔齐布是个能员勇将,多立战功,故数年之间,由守备洊升提督,以攻九江之故,被伤殒命,大为震悼。即有谕旨降下来:加塔齐布为太子少保官衔,合从前云骑尉轻车都尉,改赠一等男爵,赏银治丧;赐溢忠武,入祀昭忠祠;令大史将其事绩立传,并荫他的子孙。又以塔齐布一军,向来勇战,其部曲必多有长材,故令曾国藩,将塔齐布部曲分配备军择尤重用;其余在此次九江战事阵亡者亦有多员,都一概奖恤,并附祀于塔齐布专祠,及塔齐布本传。曾国藩一一遵旨办理:将塔齐布旧部,分拨于李续宾、胡林翼二军,余外概留于自己部下。

时清廷又以曾国藩所陈九江形势,最为重要,乃责成曾国藩、官文、胡林翼先取九江。且自江督何桂清溃败后,已有旨递问,至是乃升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并加钦差大臣,节制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省军务。因清廷此时已知曾国藩可靠,从前多有以曾国藩兵权太重者,更有云:“曾国藩虽官居侍郎,然在籍只一匹夫耳!乃一呼而万军即集,恐非国福。”至此时咸丰帝亦不复思疑;且鉴于宗室大员,先后如赛尚阿、琦善、讷尔经额、桂良、默特等,皆老师糜饷,久战无功,益知汉大员,皆肯为己尽力,故重用曾国藩。

那时曾国藩自拜任为两江总督,于收复九江之举,更为注意。乃备函知照官文、胡林翼,互相酌议:须合力取回九江。那日会议之际,曾国藩先说道:“自九江为洪秀全所踞,七八年来,误我军情,故鄙意屡图恢复。虽屡经挫败,未尝少怯。非谓今日力两江总督,始欲尽守上之责也!叵耐李秀成拥数万之众,其部曲又非常精悍,我若往攻九江,必多费时日,而李秀成救兵己至,恐亦不能收效耳!诸君有何高见?请发奇论,以抒茅塞。”胡林翼笑道:“弟等未尝或分轸域:吾、等只为鄂省督抚,然年为分兵援湘,援皖,援赣,皆可见矣!彼此皆为国家公事,涤生不必芥蒂。”曾国藩听罢,面色不觉发赤,逊谢一会。胡林翼道:“自杨沛、塔齐布,先后殃于林启荣之手,弟心未尝一日忘却九江也。

弟今思得一计:非合数路之众,十万之兵,必不能对付林启荣一人。今当以我三人领衔,先备文知照德兴阿及胜保,使会兵?合攻金陵。想洪秀全以金陵为根本,不思远图;一闻金陵有警,必调李秀成回南京。我又令胜保等故延时日,以牵制李秀成,则秀成必不暇救九江。吾等乃得以全力制林启荣死命也!”曾国藩、官文听毕,皆鼓掌称善。曾国藩道:“咏芝此计,弟极赞成!但李秀成那人,终不能轻视!今欲伐九江,须扬言先伐武昌、安庆,使秀成不做准备,更为得计。”当下三人议妥,便会衔通告,德兴阿、都兴阿与胜保,使会攻金陵。时胜保方在河南,攻伐捻党,至是乃以僧格林沁代胜保攻捻党,而改以侍郎吕贤基、前任桂抚周天爵及钦差大臣袁甲三为助,替出胜保,使再复南下。同时德兴阿驻淮南;都兴阿在皖北,都会同取齐,共攻金陵。

官文与胡林翼乃编定队伍,扬言先取武昌。而曾国藩亦传令各部将,扬言先取安庆。先以多隆阿、鲍超单攻陈玉成求战;以左宗棠、李续宾等,扰皖南赣浙一带。然后曾国藩、官、胡三人,部署人马,计分五路:第一路是鄂督官文,以将军福兴、都统舒保属之,由金湖而进;第二路是鄂抚胡林翼,以藩司李孟群、总兵李续煮、江忠济及知府曾国藻等属之,由广济而进;第三路是巡抚李续宜,以总兵江忠义、皋司刘长佑、知府刘坤一等属之,由黄梅下驶;第四路是水师,以提督杨载福、桌司彭玉麟、总兵黄冀升统之,沿长江会进;江督曾国藩自为第五路,与部将道员李元度、提督周凤山、总兵周天培、普承尧、知府张运兰、同知吴坤修、刘崇佑等,由江西直攻九江。共五路大兵:合计十余万人马,大小将校数百贝,水陆并进,以攻九江府城;专待胜保等往攻金陵,然后望九江进发。

早有消息报入李秀成军中。时李秀成正抚定皖南各郡县,听报多隆阿由河南回湖北,与鲍超共攻陈五成;接连又得安庆守将陈得才、张朝爵文报说称:曾国藩、胡林翼有会攻安庆之说。秀成初时听得,却谓左右道:“以多、鲍二人,牵制陈玉成,料玉成必不能回顾安庆。若不派兵往授,恐安庆危矣!”说罢沉吟少顷,即拍案叫道:“非也!曾、胡二子,不遽攻安庆,不过声东击西之小计耳!”时部将汪安均、石贞祥在旁,急问其故?李秀成道:“此易明耳!安庆虽为要地,唯咽喉命脉,不如九江,曾国藩势所必争也。况数月之间,总督杨沛,提督塔齐布,皆死于林启荣之手。那杨沛犹不打紧,惟塔齐布为敌军健将,与多隆阿、鲍超齐名,曾国藩倚为左臂。既殁于九江战事,曾国藩焉能罢手?吾固决其必争九江也。”石贞祥道:“然则何以御之?”李秀成道:“敌军数年以来,为争取九江之故,损兵数万,失去大小将校不下数百员,彼恨林启荣深矣。

同类推荐
  • 鬼葬礼

    鬼葬礼

    一个寒冷的清晨,苑城晨报的记者周正赶去参加同学程菲的葬礼时迟到了,但葬礼并没有如期举行,程菲的遗体神秘失踪了,赫然躺在死者位子上的是另一位同学的尸体……在火葬场,周正无意中拨通了死者的手机,却听到程菲的声音说:“我就在你身后……”
  • 二叔

    二叔

    二叔不希望子女能够做多大的大事,能够在外打工带来多大的财富,二叔要的是子女能够顺利平安。
  •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本书是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劳伦斯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本书讲的是,唐妮(康斯坦斯的爱称)嫁给了贵族地主查泰莱为妻,但不久他便在战争中负伤,腰部以下终身瘫痪。在老家中,二人的生活虽无忧无虑,但却死气沉沉。庄园里的猎场守猎人重新燃起唐妮的爱情之火及对生活的渴望,她经常悄悄来到他的小屋幽会,尽情享受原始的、充满激情的性生活。唐妮怀孕了,为掩人耳目到威尼斯度假。这时守猎人尚未离婚的妻子突然回来,暴露了他们之间的私情。巨大的社会差距迫使唐妮为生下孩子先下嫁他人,只能让守猎人默默地等待孩子的降生。
  • 深井里的蛇

    深井里的蛇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德斯收集的寓言以及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编订的。其形式简洁精练,内容隽永深奥含义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颇耐人寻味。
热门推荐
  • 女法医之骨头收藏家

    女法医之骨头收藏家

    本书所讲述的案件均由真实事件改编,数起重大凶杀案,就发生在你我身边。为避免对号入座,地点和人物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繁华的都市突然出现了一名令人恐惧的变态杀人犯,他喜欢将被害人身上的肉一片片切下,就像技术娴熟的厨师,再把骨头留下,最后将肉寄给被害人家属,媒体冠以“骨头收藏家”的称呼。他为什么喜欢这样做?是有特殊嗜好,还是受过某种刺激?
  • 屋顶上的金达花

    屋顶上的金达花

    “小子,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奴隶!”裴宥苏甩了甩手中的契约,傲慢地看向面前的崔智元。她,裴宥苏,出生豪门,从一降生起就过着如公主般优越的生活。她任性,她嚣张,她不可理喻,所幸有着如骑士一般的柳权锡默默包容她所有的坏脾气。公主对骑士不屑一顾,却偷偷暗恋着校园王子仓闵,为了能够顺利接近他,裴宥苏利用所掌握的崔智元的把柄,威胁他与自己订立主从契约,并以卧底的身份潜伏在闵仓身旁,为她制造表白的机会,但这份儿戏般的契约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当骑士对她不再包容,当穷小子变身贵公子,当王子依然若即若离……当一切都向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不断摇摆的情感轮盘,最终将会停在何处?
  • 宋辽金元诗词

    宋辽金元诗词

    本书选取了国学经典著作中很多优秀的作品及资料,博采各类经典作品的长处,并有所创新,以使得本书风格迥异、卓然超群,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全新感受。
  • 万族神座

    万族神座

    突兀的,一款游戏出现在了市场上。当沈逸文打开游戏后,他被那“精美”的cg彻底惊呆了:各种各样的游戏兵种、人物在其中交错上演,他看到了红色警戒的美国大兵对抗着战锤40k里臭名昭著的“绿皮”,他看到了英雄无敌的农民穿梭在钢铁森林里举着钉耙敲碎每一个生化危机丧尸的头颅……“我的天啊,这是怎样的一款游戏?”
  • 天狼传说

    天狼传说

    天狼传说本文简介一条神秘的狼牙项链一段神秘梦境一滴万古神血一个万年传说自己的兄弟到底是人还是神?自己是人还是神?盘古狼神留下的传说和命运与盘古神族的叛徒究竟传说是什么?什么又是命运?让我们一步步揭开命运与传说
  • 粉碎位面

    粉碎位面

    粉碎,无尽的粉碎吧!粉碎的越多越好,粉碎的越多,经验也就越多,等级也就越高!!!还有粉碎评分,送神器哟!!系统在手,江山我有!
  • 前夫上错身

    前夫上错身

    和纪唯砚离婚五年,虞夏成功把对他的爱变成了讨厌。本以为他们这辈子都不会再相见,即使见面也是形同陌路。却不想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纪唯砚跟她儿子灵魂互换。前夫顶着儿子的脸叫她老婆的感觉谁能懂?前夫用儿子的身体对她狂吃豆腐的滋味谁能明白?还有别人都把前夫当她儿子可劲夸赞的时候,谁能听到她的心声?“你又送儿子上学?”她斜眼:这是我前夫!“你儿子真可爱!”她无奈:这是我前夫!“你儿子真懂事!”她抓狂:这特么是我前夫!她仰天长啸:这样的日子真是没法过了,可不可以删档重来啊?
  • 龙图腾

    龙图腾

    《龙图腾》主要讲述了:宇宙邪恶之神蚩尤征长眠之后即将苏醒,人类面临空前浩劫。在龙族国的帮助下,盘古族的智者少典组成一支探险队,前去找寻传说中的神龙,并希望借此彻底打败蚩尤。探险队首先到达与蚩尤邪恶帝国相邻的古老森林,不料遭到埋伏在那里的蚩尤怪兽的追杀。几经周折之后,探险队穿越扼守夏尔第一时空与第二时空的时空之孔,来到盘古族祖先迁徙中留下来的族人建立的大禹国。大禹王告知少典,神龙隐匿在黄金大陆尽头,要想到达那里,必须首先经过敌对的共工族的势力范围。探险队借助盘古技法化装混入共工族押运罪犯的官船,并在桃源国小矮人的帮助下到达黄金大陆尽头。
  • 网游之大神我们不约

    网游之大神我们不约

    网游达人花韵雅从大一开始网玩《乱世江湖》(以下简称《乱世)》,从无人知晓到人人皆知,花韵雅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没有人知道她为什么这么努力,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是靠着《乱世》才有的经济来源,某一天,花韵雅很幸运的遇上了大神肖尧而且大神要和他在游戏里结婚此后爆笑的生活开始了、……
  • 厚黑学(历代经典文丛)

    厚黑学(历代经典文丛)

    厚黑学的发源起始于李宗吾先生,而其影响则因《厚黑学》而来。他在厚黑学一书中,宣扬脸皮要厚如城墙,心要黑如煤炭,这样才能成为“英雄豪杰”。他以曹操、刘备、孙权、司马懿、项羽、刘邦等人物为例,试图证实其厚黑学并列举当中各人之厚薄与黑白如何影响他们的成败。本书主要讲的是职场中的厚黑学,从各方面反应了中国人的处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