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基因差异可预测感染新冠病毒的严重程度
{image=1}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基因成分的个体差异可能解释人类对新冠病毒的易感性,以及引起疾病的严重程度。自从几个月前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分析该病毒的不同表现方式,其表现范围从完全没有症状的病例,到涉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严重病例,后者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新冠病毒患者存在个体差异?这与人体基因有关吗?
科学家对冠状病毒提出此类疑问已有十几年之久,早在2003年SARS病毒全球爆发时,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拉尔夫·巴里克(Ralph Baric)和同事研究发现一种基因,该基因一旦突变并被抑制,就会使试验小鼠容易感染SARS病毒。这种基因叫做“TICAM2”,它能编码蛋白质促使一种叫做“钟状受体(TLRs)”的系列受体激活,它们与先天免疫系统有关,是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对于当前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研究人员再次对TLRs受体产生了浓厚兴趣,这可能有助于解释遭受严重感染的男性人数过多的原因。
4月23日,法国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法国医院重症监护室中,男性新冠病毒患者占总患者73%,他们的行为特征和激素差异可能与之有关,但是基因可能是混合性因素之一,与男性不同的是,女性拥有两条X染色体,因此携带两倍的TLRs基因,这是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的一个重要病毒活性检测指标。
血型遗传可以辨识人们是否容易感染病毒,研究人员发现A血型似乎与感染病毒风险较高有关,而O血型的防护作用最大,其具体原因尚不清楚。
2003年爆发的SARS病毒提供了一些经验教训,血型在血红细胞表面存在两种不同的糖分子,每种糖分子都是由一种酶产生,这种酶的基因有两种形式,分别是A型和B型。第三种基因变体编码一种不活跃的酶——O型,拥有变体A型和B型酶的人就是AB血型。
每种糖分子(A型或者B型)都可以作为抗原,它可以引发针对它所缺乏抗原的抗体的产生,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输血时必须非常谨慎的原因。在ABO血型系统中,O血型人群身体抗体最丰富,它同时具有A型和B型抗体,而AB血型人群则没有这两种抗体。
2008年,法国南特大学研究员Jacques Le Pendu和同事调查研究了SARS病毒的体外模型样本,研究结果显示,病毒蛋白S与细胞ACE2(2型血管紧张肽转化酶)受体发生结合,是病毒感染的必需过程,该结合过程被A型抗体抑制,但他们对B型抗体的研究数据仍十分匮乏。
在血压控制过程中,ACE2的一个近亲是“1型血管紧张肽转化酶(ACE1)”,ACE1 D基因是该转化酶的几种基因突变之一,最终细胞中允许感染SARS病毒的受体显著减少了。
ACE1 D基因的出现与人们所生活的国家和地区有关,特别是欧洲,科学家认为该变异基因人群的地理分布与新冠病毒传播有关,这一指数是否反映了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程度?比利时根特大学研究员Marc De Buyzere称,事实的确如此,我和同事们认为ACE1 D基因人群与新冠病毒易感性密切相关。
基于来自25个国家的调研数据(其中包括:葡萄牙、爱沙尼亚、土耳其、芬兰等国家),研究人员发现,新冠病毒患病率的变化有38%可由ACE1 D基因出现频率进行解释,死亡率统计数据也出现了类似的相关性。他们表示,ACE1基因在严重感染新冠病毒的亚洲国家出现的频率较低。
新冠病毒易感性的更多基因成分可能与人类白细胞抗原体(HLAs)的基因编码有关,HLAs是一组阻止保持人体免疫系统免遭病毒攻击的蛋白质,它们组成了“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它标志着“自我成分”,并与“非自我成分”相区分。目前,美国俄勒冈州健康科学大学研究员里德·汤普森(Reid Thompson)和同事发现特定HLA基因与新冠病毒感染程度存在密切关系。
汤普森称,携带一种叫做“HLA-B*46:01”的突变基因更容易感染SARS病毒,就像之前证明的新冠病毒易感情况一样,相比之下,HLA-B*15:03突变基因可能提供一些保护。通过识别某人的HLA基因特征,可以快速、廉价地完成测试,可能有助于更好地预测疾病感染程度,甚至有助于确定哪些人会接种疫苗效果更好。(叶倾城)
{image=2}
武汉抗疫八大启迪:为全球新冠公共卫生防疫提供经验
{image=1}专题:《科学大家》聚焦新型冠状病毒实时疫情入口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未来论坛演讲嘉宾:林希虹哈佛大学生物统计系和统计系教授、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0000生物为何会进化出性行为? 生物学家的新答案
{video=1}{image=1}出品:新浪探索《科学好故事》第五期编译:叶子性大概是生物学中最难解的谜团之一。有性生殖的弊端不容反驳:必须要有两个生物个体,并且每个个体都只能将自己的一部分基因组遗传下去。性交过程中,双方需要亲密接触,因此很容易受到对方的身体伤害、或感染疾病。而无性繁殖(即自体克隆)就没有这些弊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还可以将自己的全部基因传给后代。{image=2}0000四万两千颗“星链”闪耀 虚假星光带来天文学大灾难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撰文:苟利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刘孜铭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硕士研究生2020年的4月27日晚上,一个新的天象让一些爱好者兴奋不已。在北京地区,一组“星链”卫星在当晚8点37分左右从西北方升起,经过月亮,几分钟之后然后变暗消失,这就是新近出现的天象——星链凌月。0000液体活检癌症筛查首战告捷,可检出隐藏的癌症
来源:奇点网“滴血验癌”的液体活检,虽然谣言越来越多越传越玄,但真正成熟的应用,也确实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毕竟癌症谁都怕,能方便快速地发现癌症,尤其是发现那些还在早期潜伏阶段,并没出现症状的癌症,才是对抗这些魔头最好的方式。但是“概念机”和小规模试验的结果,相信大家实在看多了。实战,才是检验液体活检的最终手段。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