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风筝一到你手里就飞不起来?别再说是风不行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
又到了一年一度放风筝的季节。
说到风筝,就不得不想到潍坊的国际风筝节,“在潍坊,没有什么是不能上天的”,风筝节上的风筝造型奇特,大胆,让人不得不惊叹,“这也能上天”?
{image=1}
图片来源:秒拍
Part.1
风筝是怎么飞起来的呢?
风筝的原理其实也并不复杂,用简单的受力分析就可以解释。
首先风筝在飞行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哪些力呢?自身的重力、风筝线的拉力以及风的推力。这三个力的相互拉扯,就决定了风筝是起飞还是降落。
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拉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两个力,竖直方向上的拉力还是向下的。风筝要飞起来,还需要借助风向上的推力。所以放风筝必须借助风力,而且这个风还不能太小,需要支撑自身重力和一部分拉力。
相比于高空,地表的风往往比较小,所以助跑很关键。拉着风筝跑,风筝和空气发生相对运动,等到飞起来一定高度,风速可以提供足够大的升力的时候,风筝也就能够飞起来了。
够让风筝保持一个倾斜的角度也是放风筝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个角度就叫做迎角,是风筝平面与相对风流之间的夹角。风筝要想获得升力必须要存在迎角。
这一点和飞机略有不同,对于飞机来说,当机翼存在迎角的时候飞机就会获得升力,这个和风筝一样,但是有的机翼不存在迎角的时候也会有升力,为啥呢?
{image=2}
因为这种机翼存在弧度,这就导致上方空气流速和下方空气流速不一样了,因此会产生一个而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也可以提供升力,这就是伯努利原理。
Part.2
风大放线,风小收线,道理其实很简单
放风筝的时候,一些有经验的人往往会指导新手说,“风大放线,风小收线”。这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风筝上的线,一般系在中心轴上,且在重心偏上的位置,这样是为了保证风筝在飞行的过程中存在迎角。
那怎么控制迎角呢?
如果风筝正在飞行,我们唯一能做的也就是调整拉力,“风大放线,风小收线”,其实说的就是通过调整拉力的大小来改变迎角,这样风筝就可以稳定的飞行了。
一般的风筝尾部会拖着一个长长的尾巴,有做成蜈蚣形状的,有做成龙形的,还有的风筝带了两个尾巴。
这个尾条可不仅仅是装饰为了好看,它也是风筝能够稳定飞行的关键部位。
尾条的作用一是为了降低重心,另外一个是为了增加回复力矩,就是为了防止风筝沿着转动轴转动,只要一转动,尾条就给摆正了,这是尾条存在的意义。
小小的风筝,也有大大的学问。只要留心,生活处处是科学,在生活的科学知识里畅游吧!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妈咪说科普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本文中标明来源的图片已获得授权)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科普博览立场
新鲜食品、冷冻食品和罐装食品,究竟哪个更有营养?
{image=1}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4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几周以来,人们纷纷开始囤积耐存放的食物,因此罐头食品和冷冻食品的销量发生激增。就连冰箱的销量也有所上涨。但许多人受从小的教育影响,都相信新鲜的蔬果才是最有营养的。那么,食用罐头或冷冻食品是否会对健康不利呢?0000都别硬撑……不论男女,压力太大都会“传”给后代
来源:学术经纬五一长假即将来临,对于很多人来说,最近几个月可能情绪都处于持续的担忧、焦虑状态,是时候利用假期好好缓解心理压力了。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两项新研究提醒我们,压力太大不仅会影响自身健康,在男性和女性身上还会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给后代,并且都会给后代带来持久的影响。{image=1}0000“早餐勿吃粥”引热议,粥到底该怎么喝?
来源:科普中央厨房|北京科技报图片来源/视觉中国(除署名外)编辑/吉菁菁新媒体编辑/吕冰心[撰文专家]范志红: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岗位科学家;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协会理事;中国科协聘营养科学传播首席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张文宏教授“喝粥营养少,早餐勿喝粥”引发热议。喝粥到底好不好?不能一慨而论。白粥营养确实偏低,但关键是要懂得“喝粥之道”。0000哈佛大学教授:武汉防疫经验对各国非常有意义
来源:科技日报“武汉的这些(防疫)经验对各国来讲都非常有意义,让各国不是从零开始。”北京时间29日晚,哈佛大学生物统计系和统计系教授、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林希虹在一场科学讲座直播中如是说。林希虹结合对武汉3.2万例新冠肺炎病人的分析数据,对武汉实施防疫措施的关键时间节点进行梳理,总结了新冠肺炎公共卫生防疫的主要措施。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