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互不侵犯协定宣告了德、意、日“防共同盟”的破产,沉重地打击了日本的外交政策,日本法西斯激进派平沼内阁于8月28日倒台,由亲英美的法西靳渐进派阿部信行组阁。报纸于9月9日,发表社论《平沼倒阁,阿部组阁》。9月7日刊载了《日寇易阁与阿部新内阁的动向》。两篇文章,详尽地分析了日本国际地位的孤立,国内矛盾的激化,指出,不管阿部上台,寻找什么新的方法来挽救日本帝国主义的命运,它也绝不会改变灭亡中国的基本方针,必将加紧对中国诱降的阴谋活动,勾结英国制造“东方慕尼黑”。
阿部上台不久,为了诱降,日寇于8月中旬发动进攻长沙的战役突然停止,于9月中旬,敌军全部撤回原防。就在反共顽固派大肆吹嘘“湘北大捷”的同时,“东方慕尼黑”的阴霾笼罩了重庆,英国大使奔忙于中日之间穿针引线。而在蒙古边境的诺蒙坎,日军苦战4个月,损兵折将,又一次饱尝苏联红军的铁拳,不得不再次战败求和。于9月16日,与苏蒙签订停战协定。1938年侵犯张鼓峰和这一次启衅诺蒙坎,教训了日本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于北进,进窥苏联。当日苏签订停战协定时,我国反共顽固派又一次散布反苏谬论,为“东方慕尼黑”阴谋制造舆论,我们报纸及时予以痛斥,指出日寇战败,苏联东部边疆更加安全,苏联就能增加对中国的援助。
苏联的强大,威慑了法西斯德国不敢贸然侵苏。“雷公打豆腐,拣了软的欺”。不顾英法对波兰的保证,于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闪击波兰。3日,英国对德宣战,法国也卷进大战漩涡。英法反动派拒绝与苏联签订互助条约,他们是自食其果。第二次世界帝国主义大战全面爆发了。当时,苏联、美国宣布中立。日本为拉拢英国,向英保证对欧战中立。
三、苏联和平外交政策的胜利
德军侵入波兰后,由于波兰反对政府的腐败,虽拥有150万军队,但是不到两星期就把波兰葬送在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下。德军攻陷华沙,波兰陷于一片混乱,德军继续在波境横冲直撞,在这个关头,苏联为保卫边疆,于9月17日,红军奉命西进,解敢了长期被割裂的领土西部乌克兰和西部白俄罗斯,解救千百万人民免受法西斯蹂躏。苏联和平外交政策取得一个重大胜利。我们报纸详尽地刊登苏联党和政府的外交文件、莫洛托夫重要报告和声明。同时,作了及时的广泛深入的宣传解释,使读者对国际形势和苏联外交政策能有正确的理解。
9月28日,毛泽东同志应中苏文协之请,写了《苏联利益与人类一致》的文章(见1938年12月27日报纸第四版)。这篇文章透彻地剖析当时国际形势、帝国主义大战、帝国主义大战与中国的关系、苏联与中国的关系。毛泽东同志对于当时全国议论纷纷的问题,即“一是这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不是由于苏联不同英法订立互助条约而同德国订立互助条约所促成,二是世界大战爆发了,苏联会不会参加战争的一方即参加德帝国主义的战线,三是怎样认识苏联进兵波兰的问题,四是苏联是否会不再援助中国”,根据历史发展的事实,论证了社会主义苏联-世界上唯一的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与人类利益是一致的,具体分析了德国法西斯和英法帝国主义对世界大战所采取的立场和政策,说明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苏联是反对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它曾经支持了西班牙、中国、蒙古抵抗侵略,也愿意同英、法、美联合起来制止法西斯侵略,防止、延缓和缩小世界大战,保护世界和平。但是,英法却坚持一贯的反苏政策,不惜牺牲小国利益,放纵德国法西斯对苏作战,所以不肯联合苏联反对法西斯侵略战争。世界战争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证明了苏联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同人类利益一致的。毛泽东同志对苏联进兵波兰问题,从波兰政府、德国、英国、波兰人民和苏联的态度五个方面作了具体分析,说清楚了苏联进兵波兰是同波兰人民和人类利益一致的。在苏联对中国抗战问题上,从理论到实际说明了苏联的利益和中国人民抗战的利益是一致的,苏联绝不会改变援助中国抗战的立场。
10月11日,报上发表文章《苏联红军为波兰被压迫民族求解放》,详细论述了波兰反动政府一贯对外反苏对内掠夺人民,腐败不堪,到了德军入侵的危机关头,政府大员携带国家与人民的大量金银财宝,不顾人民死活,逃之夭夭。苏联进兵波兰有重大的革命意义,既帮助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人民摆脱德国法西斯蹂躏的灾难,击破了英法帝国主义“牺牲波兰,诱使德军东侵苏联”的阴谋,也警告了希特勒,苏联是不可侵犯的。
10月上半月,苏联又先后同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签订互助公约。11月1日、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五届临时会议先后通过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加入苏联。报纸于10月17日,发表文章《苏联和平外交政策的新胜利》。11月13日,刊登了陆定一同志的文章《东欧和平之奠基与中国抗战》。
陆定一同志论述了苏德互不侵犯协定签订以后东欧局势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是德国进兵波兰到波兰灭亡;第二是德苏友好划界条约、苏联和立、拉、爱之间订立互助公约;第三是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加入苏联。在德国进兵波兰之后,英国空喊“保证”,口头上气势汹汹,实际上按兵不动,为的是驱使德灭波兰,一直攻到苏联去。而德国法西斯头子之一戈林已发出信息,愿与英法言和,墨索里尼奔走调解,罗马尼亚集中兵力于苏联边境,日本使者去柏林同德国密商,美国驻苏使馆已开始撤退在苏的美国侨民,这些都暴露了英法正在竭力阴谋发动反苏战争。在这危机严重的时刻,苏联进兵波兰,解放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就一举粉碎了英法的阴谋。毫不奇怪,苏联的胜利,使得日寇、汉奸、汪派、反共顽固分子惶惶不安,借此大肆反苏。波兰灭亡后,9月28日,苏德订立了友好与划界条约,又一次粉碎了英法的挑拨企图。接着,9月28日、10月5日、10月10日,苏联先后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签订了互助公约。德国法西斯没有听从英法的指挥,使得英法恼羞成怒,开始真正对德动武了。虽然如此,仍念念不忘于反苏,又千方百计挑拨芬兰、土耳其、罗马尼亚和苏联的关系。待西乌兰克、西白俄罗斯加入苏联,重回祖国怀抱。苏联正确的政策已把帝国主义战火的火头,远远同苏联边境隔开了。苏联和平外交政策的胜利,有利于我国的抗战。但是,反共顽固派妄想在帝国主义战争中投机取巧,违背以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时而主张依赖德意,时而主张依赖英、美、法走上反苏的道路。我们必须提高警惕,揭露反苏谬论,建立与苏联更加亲密的友好关系。报纸10月27日的社论《中国对帝国主义战争所应采取酌态度》,曾经揭露了主张立即站在英法一边参加帝国主义战争的错误观点,指出英国正积极引诱我国接受“东方慕尼黑”政策,我们必须万分警惕,反对一切投降妥协活动,反对“东方慕尼黑”。而阿部内阁勾结英国策划的“东方慕尼黑”阴谋,曾一度表面化。1939年9月28日,由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长出面,公开宣扬“有实现光荣和平之可能”。报纸于10月15日发表《反对“东方慕尼黑”》的社论,揭露了这个大阴谋,指出所谓“光荣的和平”就是“日本原则上同意撤兵,中国即可下令各线停战”,“日本撤兵的速度将在第三国或中立国认为公平合理情况之下实现”,“日本撤兵后,中国军队即接收其撤退地区,而该地区日本所有利益将予以尊重”。这又一次暴露了国民党动摇分子、投降分子接受“东方慕尼黑”的嘴脸。我们报纸发表社论,号召全国人民提高警惕,坚决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反对投降妥协。10月18日,彭德怀同志在十八集团军干部会上,指斥英日勾结制造的“东方慕尼黑”阴谋助长了抗战阵营内的投降妥协危机。
四、日本帝国主义内外交困
“东方慕尼黑”阴谋的大暴露,遭到全国军民的强烈反对,国民党当局被迫出面会见英、美、苏三国大使,重申我国坚持抗战的决心(见1939年10月25日报纸第二版),外交部发言人也在10月28日发表声明,为“和谈”作了“此地无银三百两”式的“辟谣”。诱降阴谋一时未能得逞,日寇又施加军事压力,发动进犯广西的战役。10月26日攻占南宁,慌乱了的反共顽固派,急急派密使往返于重庆、上海、南京之间,日寇在广西的攻势就此突然刹车。不先不后,此时反共顽固派就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日寇阿部内阁上台不过四个半月就夭折了。1940年1月12日,米内光政组阁。这充分反映了日寇内外交困,“中国事件”无法解决,为脱出因“防共协会”破产而陷于孤立的处境,拉拢、献媚美国也未见成效,国内矛盾重重,经济困难日益严重。据报上发表的材料,日寇在两年侵华战争中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兵员损失近百万,在华作战部队超过100万人,而前线兵员不足,后方缺少劳力。两年战费120亿元,1940年的预算达103.60亿元。通货膨胀,到1939年底,纸币发行量已达到38亿日元以上。物资缺乏,人民生活日益困难。报纸在1月25日,发表题为《米内阁的前途》的社论,指出,看了米内上台的声明,可以认定,米内上台以后,将在政治上、军事上更加紧对我国的进攻,特别是政治上的诱降。但是,以前的近卫、平沼、阿部,何尝不是以“处理中国事件”为目标呢?一次一次都失败了,米内也逃脱不了同样的命运,尽管日寇还会施展各种花招,对中国人民来说,唯有坚持抗战,坚持团结进步,才能彻底粉碎日寇“处理中国事件”的一切毒计、阴谋。
报纸曾揭露过阿部为了进行政治诱降,寻找比汪逆精卫更有力的人物,曾经推迟了汪逆成立伪中央政府的活动。米内上台以后,汪逆奉命又加紧筹组伪中央政府的活动,并且公然声称,由他出面策动“蒋汪合流”。一台丑剧即将开场。
在此期间,报纸连续揭露了英、法、美又策划了一次反苏的大阴谋,指使和支持芬兰反动政府于1939年12月21日,挑起了苏芬战争。英、法、美开动一切机器,掀起反苏运动,从军事、政治、经济、物质上援助芬兰,甚至派出“志愿兵”直接参加。为了诱使德国法西斯联合进攻苏联,这次由美国出面,派特使威尔斯在英法之间进行穿梭活动。报纸12月27日的评论《拥护苏联,反对帝国主义的阴谋》,揭露英、法、美利用“苏芬事件”,正在竭力组织世界的反苏的反革命阵线,世界的光明势力与黑暗势力正展开着一场激烈的斗争。
苏联红军的英勇作战,粉碎了有各帝国主义支持的芬兰反动军队,突破了英、法、美军事专家吹嘘的不能战破的“卡累利阿”防线,芬兰政府战败求和。1940年3月13日,签订了苏芬和约。报纸于3月25日、29日发表《苏联和平外交政策的新胜利》、《苏芬和约改变了国际形势》两篇评论,全面分析了“苏芬事件”的始末,结论是“苏芬和约的签订,一方面是苏联红军的伟大胜利,另一方面是帝国主义反苏阴谋的惨败”。
苏芬和约的签订,宣告了英法帝国主义处心积虑,长期纵容、挑拨、利诱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的如意算盘全部落空了。于是,法国达拉弟内阁在3月20日被议会推翻,英国的张伯伦内阁也岌岌不可终日。德国法西斯挟其优势,转锋西向,第二次帝国主义大战开始进入更加激烈的第三阶段。
五、国际新环境促进我国抗战转成相持阶段
第二次帝国主义大战的全面爆发,改变了整个国际格局。报上于9月9日,发表了毛泽东同志于1939年9月1日对《新华日报(重庆)》记者就《关于目前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发表的长篇谈话,9月21日,刊登了毛泽东同志9月14日在延安干部大会上发表的《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讲演提纲》。毛泽东同志详细论述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新阶段、战争的原因、目的、性质和前途及我们应采取的政策,接着明确指出,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早从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东北四省就开始了。意大利帝国主义于1935年发动侵略阿比西尼亚的战争,德意法西斯于1936年联合侵略西班牙,1937年日寇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截至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奥地利,东西方已有6亿人口被卷入战争,是帝国主义战争的第一阶段。从1939年9月,英法帝国主义参战。帝国主义战争就由片面性的扩大成为全面性的进入第二阶段。毛泽东同志作出新的论断,在新的国际环境中,在日本更加困难、与我国绝不妥协的条件下,我国抗战的策略相持阶段已经到来。提出,从现在起全国应以准备反攻为总任务。毛泽东同志根据科学的分析和预见,提出,我们应该更加在“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口号下努力奋斗。我们的敌人,一定会死灭下去,一个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就要出来了。
在这里,毛泽东同志是根据新的国际环境,日本更加困难和我国绝不妥协三个条件作出抗日战争转上相持阶段的论断。其中,新的国际环境对于转上相持阶段的到来起着主导作用。这是由于当时我国的力量及日本的困难都还不足以停止日寇之战略进攻,帝国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为积极准备南进或北进,必须保持足够的主力部队,致使对中国作战的兵力不能不受到限制。1939年冬,日寇回师华北大“扫荡”失败后,不仅没有再增兵,反而从华北抽调4个师团回国即其证明。虽然国际局势的变化是导致我国抗战转成相持阶段的直接因素,但是,我国绝不妥协仍是我国与日寇相持的基本的主要条件。不言而喻,如果我国对日妥协了,哪里还有什么相持阶段,即使已经转上相持阶段,也会因对日妥协而遭到破坏。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我国绝不妥协”,它的含义,一是对日寇的侵略必须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粉碎敌人对我的任何残酷进攻,抗战到底;二是对国民党统治集团抗日的动摇性、妥协性必须作坚决的斗争,这是抗战进入敌我相持阶段后坚持抗战准备反攻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