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1900000095

第95章 王元化:学者和图书馆结合的最佳模式

王元化是一位大学者。但他从17~59岁,一生最宝贵的黄金岁月难得有一点静心研读的机会,更谈不上常到图书馆去寻找知识。“文化大革命”中王元化与上海作家协会的其他专家学者都被打成牛鬼蛇神,每天被迫到图书馆去打扫卫生,但是不准看书,这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是最残忍的迫害。直到1979年平反之后,他才能堂堂正正地走进图书馆研读。

他在“星火社”内成立了一个小图书馆

王元化生于1920年11月,他的童年是在北平清华园中度过的。十六岁前王元化一直住在清华的南园,那里曾是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等一代学术大师的居住地,洋溢着浓郁的书香。王元化从小就读的成志小学、孔德小学和育英中学都有很好的图书馆,使他从小形成了图书馆是读书人殿堂的观念。多少年后他还是清晰地记得,当年是多么钦佩高年级的同学捧读西方学术名著时肃穆的神情。

清华园中留给王元化深刻印象的还有学府中颇具规模的建筑图书馆,他还记得馆中有丰富的藏书,还有一层楼面是玻璃地板,这在20世纪20年代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更体现出大学图书馆的不同凡响。

王元化说,“童年时代的印象像一颗种子埋藏在儿童的心田,慢慢地发挥着它的潜在功能,原来是极其粗糙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定的气候土壤培育下,逐渐地萌芽、变化、发展、壮大……”清华园的文化氛围影响了王元化一生的治学道路,也决定了他一生对图书馆的重视和关爱。

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步伐日益加紧,祖国生死存亡的民族危机日益加重,“华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年仅十六岁的王元化也参加了“民族先锋队”,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1937年芦沟桥“七·七”事变后,他随家流亡到上海。

。1942年,王元化进入储能中学担任初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储能中学原来有一个藏书近千册红色图书馆,有《共产党宣言》、《西行漫记》、《大众哲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的《我的童年》和《母亲》等进步书籍。王元化在课堂上介绍世界文学名著进步文学,并组织“星火社”成员借阅红色的图书馆的书。他还在“星火社”内成立了一个小图书馆,和学生一起收集进步图书,相互传阅,开展讨论,撰写体会文章,编辑社刊,传播进步思想。

他向家乡图书馆,已捐献了四千册图书

王元化的故乡湖北江陵,是有2000年历史,当年刘备和诸葛亮作为立足之地的荆州古城。江陵历来是中原人文荟萃的地方,尊重知识的风气沿袭至今,但是当年的荆州图书馆因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购书经费不足,难以满足读者的学习需要。王元化闻讯后,决心为家乡的民众,尤其是为好学的青少年尽一分绵力。他制定了一个捐赠图书1万册的计划,并从1991年起实施。

王元化的前半生经历坎坷,个人藏书并不丰富,捐献万册图书决非易事。为了早日实现这个目标,他捐出了几乎所有的藏书,甚至动用了日常研究所必备的工具书。有如在捐献的图书中有一套《中国大百科全书》,是王元化1979~1985年在该出版社工作时得到的赠书,那是研究工作者经常要查阅参考的。但是,他还是把这套书捐给了家乡的图书馆。后来为自己研究需要,就又买了部分单卷本。

王元化捐出的图书中有200多种是国内作者送给他的著作签名本,有朋友也有学生。例如巴金送的《再思录》、《巴金七十年文选》和《巴金译文全集》签名本,季羡林送的《季羡林自传》等。在签名本的名单上还有李锐、于光远、张光年、匡亚明、白杨、陈荒煤、冯亦代、黄宗英、周振甫等近百名现代学者、作家和表演艺术家,弥足珍贵。

捐出的图书中还有数十种日本的汉学研究专著原版,大都是日本学者赠送给王元化的学术成果,这些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著作,如《诗经》、《文心雕龙》、《玉台新咏》、《诗品》、《金瓶梅》,以及陶渊明、曹植、曹丕、嵇康、谢灵运、王粲等的个案研究,内容丰富,颇有学术价值。

几年来,王元化已经向家乡图书馆先后捐献了四五千册图书,对荆州地区图书馆来说是一笔极其有特色的文化财富。后来,他每年还继续捐赠。

上海图书馆为王元化特设研究室

1997年2月,新建的上海图书馆建筑的各项设施都已落成,为了给王元化提供一个方便舒适的工作环境,还为他特设王元化研究室。这是一间近10平方米的小阅览室,坐落在古籍善本阅览室旁。室内安放着仿清式的红木2桌2椅2橱、1台灯1电话1风扇,简洁清爽。窗外有一片绿荫,门外就是一座书城,宁静雅致,王元化在此读书作文感到很满意。他曾经向张光年、陈方正、龙应台等朋友介绍过这间研究室,还特意将研究室的照片收录在《清园近思录》中。

王元化的家离上海图书馆不远,天气晴朗的日子,他就步行到研究室工作,有时还带着助手或研究生一起去。1997年春,他在研究室里完成了《莎剧解读》的定稿,并借助上海图书馆丰富的藏书,为该书选配了精美的插图。1998年春,他在一篇短文中提到了对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一点看法,引来了吴江的一封来信。于是他在研究室里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重读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并且做了详细的笔记和深邃的思考。5月14日,他在上海图书馆会见了美国哈佛大学的杜维明教授等学者。几天后,就到杭州静心撰写了答吴江谈卢梭《社会契约论》的万言长信,在《文汇读书周报》发表后,引起学术界的关注。2年多来,王元化在研究室里完成了许多研究工作,同时,在上海图书馆会见了美国胡佛研究院的墨子刻教授、新加坡大学文学院长王赓武教授等,交流学术思想。

别有经营特色的王元化著作专柜

1998年4月22日,王元化和巴金、贺绿汀、谢晋一起荣获上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这是当年上海最高的文学艺术奖励,也是社会对王元化人格与学识的肯定。王元化著作的高品位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因此,上海图书馆曾长期地在所属书店开设“王元化著作专柜”。学者著作专柜颇见学术文化氛围,是上图书店的经营特色,而书店为某些书籍制作藏书票,更是上海书行一道明丽的风景线,多年来,它在沪上读书人中颇受青睐,在学界有一定影响。

王元化著作专柜于4月25日设立的同时,上海图书馆又为王元化和张可的《莎剧解读》一书举行首发式以及读者座谈会,并特为专柜的开设请版画家制作“清园王元化藏书”的藏书票,专柜开幕当天购买王元化著作者,还都可以获赠藏书票一枚。读书人既买到了他喜欢的书,又得到一件有意义的收藏品。

捐赠了十一册《小逻辑》手稿

上海图书馆设有“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陈列馆”。

王元化对手稿陈列馆的工作十分赞许,先后多次向陈列馆捐赠手稿,共计:

《文学沉思录》、《向着真实》、《文心雕龙创作论》、《龚自珍论稿》、《文学风格论》、《读黑格尔笔记》、《杜亚泉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莎士比亚评论译丛》等11部著作手稿,以及夏衍、钱钟书、赵朴初等文化名人给王元化的书信37封。这些手稿反映了王元化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长达半个世纪的学术历程,其中蕴涵着许多曲折和艰辛。

《文心雕龙创作论》手稿有一段传奇的故事,王元化回忆:“《文心雕龙创作论》是60年代上半叶写的,完成于‘文革’前,稿子压了10多年才在70年代末出版。‘文革’抄家时,这部稿子被抄走了。我不知道它的下落,以为被销毁了,‘文革’后稿子还给我,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龚自珍论稿》写于“文革”中,王元化说,“当时‘四人帮’正在评法批儒。为了还历史本来面目,我利用手头仅有的一两本书,写了这样两篇论文。”此文由王元化夫人张可誊抄,发表时改名为《龚自珍思想笔谈》。

《读黑格尔笔记》共有两本,一是读《小逻辑》的笔记,一是读《美学》的笔记。王元化曾经三次读黑格尔的《小逻辑》,“1956年9月7日上午第一次读毕”,作了第一次笔记:“1956年11月1日下午第二次读毕”,作了11册笔记;“1974年10月29日第三次读毕”,作了第三次笔记。《美学》一书是70年代读的,笔记作于1976年。读《小逻辑》的第一次笔记遗失了,第二次的11册笔记捐给了上海档案馆。捐赠给上海图书馆的是读《小逻辑》的第三次笔记和读《美学》的笔记。

王元化捐赠的11册手稿和37封书信,每一件都凝聚这一段生活历程和人际关系,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出任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名誉所长

上海图书馆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省、市、自治区级公共图书馆,馆藏丰富,古籍、碑帖、手稿、家谱、民国文献等都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收藏体系。王元化深知这些文献的价值,在多年的学术研究过程中也使用过其中的资料。50年代末他和父亲共同翻译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的原版书就是从原上海租界工部局移交上海图书馆的藏书。80年代后,身为上海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组组长的王元化,对上海图书馆的历史文献工作十分关心,倾注全力提供帮助,直接体现在盛宣怀档案整理、家谱整理和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的业务上。

盛宣怀档案资料是50年代初入藏上海图书馆的,数量约20万件,内容涉及奏稿、条陈、告示、公牍、电报稿、合同、账册、家信、日记等10多种文献,史料价值极高。70~80年代曾进行初步整理,但由于资料数量大,整理方法欠妥,未见显著成效。上海图书馆新馆建成后,对历史文献工作重做规划,并就盛宣怀档案整理的经费、人员、方法等诸多问题求教于王元化。王元化积极参与筹划工作,多次到图书馆与顾廷龙,以及图书馆的领导人详细商讨,并为此项整理工作筹集资金,保证、促使盛宣怀档案整理纳入轨道,高效有序地开展。

家谱是上海图书馆多年来广泛收集积累起来的特色馆藏,总量有1.1万余种近10万册,在全世界的中国家谱收藏中名列前茅。1997年起,上海图书馆邀集馆内外专家对馆藏家谱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王元化对此项工作很关心,多次过问。1998年3月,上海图书馆和上海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促进会联合举办“全国谱牒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王元化出席会议并发言。此次研讨会的学术论文经专家评选后出版论文集《中国谱牒研究》,王元化担任此书的顾问。

上海图书馆为了提高历史文献的整理、开发和研究水平,筹措建立上海图书馆的历史文献研究所,此项计划征求王元化的意见,他大为赞赏,欣然表示愿意为它出力。1997年11月,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召开,历史文献研究所同时揭牌。王元化出席会议,同时受聘为历史文献研究所的名誉所长。1999年,历史文献研究所编辑的《历史文献》学术丛刊第一辑出版,王元化担任该书的顾问。

(上海图书馆孙继林)

余思你觉得图书馆经常有学者参与和指导,好处在哪里?

同类推荐
  • 校长依法治校必备工具书-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指南

    校长依法治校必备工具书-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指南

    校长是学校最高行政负责人,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工作,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校长是学校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校长是学校的“校魂”,一所学校办得如何,是否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校长的正确领导。常言道: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半夜三更”是何时,消防车为什么涂红色,“五粮液”、“女儿红”、“全聚德”这些老字号有什么典故……本书将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并回归于日常生活,让你轻松学到知识,领悟文化的真谛。
  • 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除了田园诗人陶渊明对我的影响,让我向往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情画意外,大学时期我曾担任过农村的扫盲教员,上世纪60年代又曾在农村担任过两年的“驻社干部”,“文化大革……
  • 新闻发言人与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

    新闻发言人与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

    本书在广泛搜集资料、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的基础上,作者做了以下尝试:第一,研究定位上的突破。根据所能搜集到的资料,本书是目前为止第一本专门针对高等院校特别是新闻院校学生的教材,而其他学者所著多为培训教材。第二,研究视角和体系上的创新。本书以媒体与新闻发言人的互动为基本立足点,为此确立自己的研究视角和教材体系。第三,教材形式上的突破。本书充分考虑了现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阅读特点,注重文字流畅、形式新颖、图文并茂、体例生动,尽量引用最新的资料。本书设置了“知识导航”小板块,使读者对内容预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 树人文库-启迪一生的民间故事

    树人文库-启迪一生的民间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热门推荐
  • 日月星辉都似你

    日月星辉都似你

    她以为自己可以像小说里的女主一样犯蠢地吸引男主的注意,但事实证明完全是她想太多,第二天他已完全不记得那事,更没记住她这人,应该说当时他就觉得她是路人甲乙丙丁中的一个……三年多后他终于开始注意她,然而对她的评价是“蠢”、“有心理疾病”、“精神病人”、“恐怖”……她暗恋他多年而他从忽视她的存在到开始注意并嫌弃她,再到两人相互接触了解,从高一到高三,和身边的亲人朋友们一起经历很多事一起成长。高一时,她和他逐渐走近;高二时,她和他幼时造的“孽们”都来讨债;高三时,她和他,如天上的日和月,明明相爱却无法靠在一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EXO之执拗

    EXO之执拗

    “这场戏好像不是你说的算的,无论怎样你都逃不掉。”男人靠在墙上,浑身散发出王者的气息,他的语气更是生冷的不容拒绝。沐梓雅并没有害怕,因为她知道如果她越怕她就越会成为别人刀下的鱼肉,所以沐梓雅要赌一次,就算身败涂地也无妨。沐梓雅下定决心向着眼前这个高大的男人靠近,抬起脚尖,靠在男人的耳边,轻声“谁说我要逃,我奉陪到底。”沐梓雅妩媚的撩了下头发,用手抚摸男人的脸,“有人在拍我们。”男人听了沐梓雅的话露出一个迷死人的笑,而狗仔在暗处快速的按着快门。
  • 我自远古来

    我自远古来

    她是远古大陆的强大修行者,实力强大,伸手可摘星辰,挥手可逆山河。腹黑无良,其实又有那么一点小可爱的底线。她是一千年后的皑皑大陆上的一介孤女,受尽欺凌,无辜丧命。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再一睁眼,她成了她。看她如何素手翻天,重启一代强者之路!再写成神之书!!可是啊,╮(╯_╰)╭当她遇见了他。。。。事情会发生什么样有趣的变化呢~**本故事全靠脑洞纯属虚构。作者丢三忘四,晚11点左右更新,努力(?)日更哟。**
  • 孙子学院——孙子的兵战谋略

    孙子学院——孙子的兵战谋略

    孙子是世界军事史上最负盛名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不但在中国,而且对中国之外的许多国家都有很大影响。而《孙子兵法》一书自问世以来,就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极其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封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历代军事家、政治家甚至是医学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其自身的实践。《孙子学院》正是以孙子的兵法谋略为底料,从《孙子兵法》中汲取智慧,试图将孙子的兵法谋略与现代商战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广大读者朋友编写一本商战谋略全书。
  • 那年夏天我们遇见

    那年夏天我们遇见

    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原型,这同样也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但每个人的青春又是不同的,你们可以看到狂放不羁的叛逆少年,娇小可爱的邻家妹妹,严厉无比的麻辣教师。。。。。。一切的一切我们都经历过,可又完全吗?回答是不。看看这本书吧,或许你能找回那年的自己!
  • 我命在天

    我命在天

    她是个小三的女儿,非法的父亲不知道她,合法的父亲不承认她。于是从童年时期她的生活就充满了变数。在与青梅竹马的伙伴谈婚论嫁的时候,却发现他们原来是同父异母的兄妹......
  • 策动天回

    策动天回

    天还是那片苍穹,地还是那片厚土,唯一变的是世间种种的象,大道不断地变化各种象于世间,使人们不断的追求。在众多追求天道的人里,不变的是一种态度。策一世沧桑的红尘,动万千追逐的大道。当天回再现之日,云昏之时,一切终将定局。少年行走于红尘,踏寻着大道,无数的苦难在打磨着那颗坚强的心。兄弟情、离别苦、相思泪、生死别,总有些是人们不惜代价坚守的。
  • 我在这里,你在哪儿

    我在这里,你在哪儿

    女主是个小萝莉,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后获得了真爱,又失去了真爱,真爱的道路上,她该如何去选择?请一起开启她的人生之路。
  • TFboys之你的承诺

    TFboys之你的承诺

    三位女孩来到了重庆遇上了三小只,三小只和三位女孩的每一次分分合合,生生死死,三小只和三位女孩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最后三小只和三位女孩是在一起,还是会分开呢?这是一个未知的迷
  • 海洋(科学探究丛书)

    海洋(科学探究丛书)

    本书主要讲述的内容包括:海洋的形成、我国海洋的基本形态、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海区环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