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41600000022

第22章 附录二

女娲美丽的神话传说

女娲乃神话传说中的上古神女,又称女娲大帝,因其德圣功高,为华夏历代子孙所敬奉。

相传,远古时洪水泛滥,天地不分,人类灭绝。上苍有旨,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繁衍人类。女娲不从,提出若两山之石磨滚落重合乃天意随从。果然石磨重合,遂顺从天意,伏羲、女娲兄妹婚配衍生人类。《汉书人表考》云:“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娲。”

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刻中,有女娲捧月、伏羲捧日的图腾;四川新津宝子山出土的汉代石棺画像中,也有伏羲、女娲手举日月的图腾;山东嘉祥武氏祠保存的汉代画像石刻中,有伏羲、女娲人身蛇尾相交的图腾。这些石刻图腾都体现了伏羲、女娲的“人头蛇身”形象,而明代萧云从“离骚图”中的女娲又是窈窕仙女,清代任伯年的“女娲炼石”图中,女娲则成为风姿绰约,楚楚动人的仕女。

《淮南子·览冥训》记载:“往古之时,凹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槛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是为了“止****”,“断鳌足、杀黑龙”乃诛除水灾时兴波逐浪的水怪,而“炼石补天”之石也是治水所用。

据五代蜀杜光庭《录异记》记载:”房州上庸界,有伏羲女娲庙,云是抟土为人民之所,古迹在焉;华、陕界黄河中有小洲岛,云是女娲墓。“据此所记,伏羲女娲兄妹繁衍人类之说早已遍传民间。

女娲山传说的极好印证

陕西平利县城西15公里处有座海拔988米的女娲山,古称中皇山,又名女娲山。山上建有女娲庙,气势宏伟,殿宇纷繁。

商代,平利为大巴山族落良国的封地;周初,良随周武工伐纣灭商,故得袭封旧土,建都上良,平利仍属良国统治。五代蜀杜光庭《录异记》是最早己载女娲庙在平利的史料。房州即今毗邻平利的湖北房县,西晋时平利属房州管辖,“上庸界”即现平利,故女娲庙在平利的历史由来久远。

唐李冗《独异记》中“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的记载与当地百姓“滚磨为婚”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女娲山西北方赂不远处,有一条山沟名叫“磨沟”,此沟因伏羲女娲兄妹“滚磨成婚”的传悦而得名至今。

《淮南子·天文训》一文中“天柱折、地维绝……女娲斩鳌足撑天倾”的所谓“天柱”折断后,天空就会坍塌下来,女娲于是“斩鳌足撑天倾”,用“柱子”将苍天撑住。后来,女娲在南山采五色石炼之再“修天补洞”,并用金钉加固,今天才有了天空的五彩流云和夜空繁星闪炼的天象。在安康东南距平利五六十公里的地方,有座巍峨挺拨的大山名叫“天柱山”,据传此山乃鳌足演化而来。

女娲炼石补天的所在地也在如今的女娲山。女娲山地处秦岭南端、大巴山北麓,位于陕、鄂、渝三省、市交界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代为兵家必取之地。从女娲阻止炎黄之战的地理位置上看,黄帝居于渭北黄龙,炎帝居于鄂西神龙架,女娲所在二者间的位置正是平利女娲山。

女娲庙所在山峰向南500米有座山叫“偏头山”。据当地百姓讲,当时女娲在炼石之成后,奋力举石补天,第一脚踏力过猛,将此LU踏歪偏向山南一侧,故得名“偏头山”,相传山上曾留下女娲的脚印。此山现为女娲山乡七里村村民承包的责任林山,传说中的脚印已被垦荒植树。女娲第二脚踏向中皇山,将该山山头西侧夷为平地,后在平地上建起现在的女娲庙,中皇山因庙而又得名为女娲山。在乎利堪称第一寺庙,房宇百余间,殿堂三层,故又称“三台寺”。

女娲庙铭刻神女的丰碑

女娲庙坐落在女娲山乡七里村。据当地百姓介绍,解放初期的女娲庙十分庞大壮观,在平利堪称第一寺庙,房宇百余间,殿堂三层,故又称“三台寺”;庙内僧侣二三十余、居士若干。但在历经了战乱、土改、“****”等重重劫难后,现仅存一间正殿和“平心门”的残墙垣壁。

就女娲庙保存完好时的壮观景象,笔者特地分别采访了何家沟村85岁高龄的王道芳老人、何家沟村最有文化的长者现年74岁的退休教师张友中和女娲庙现惟一的守庙人46岁的何中山,他们都讲述了从自己记事起印象中的女娲庙。

相传,女娲采金州南山五色石炼之补天,救民于水火,从此百姓康泰,风凋雨顺。女娲在此教南山民众种桑养蚕,取丝纺绸,福祉于民。当地民众为祭祀女娲的贤能圣德,修建女娲庙,供奉香火,顶礼膜拜。

汉魏时在女娲山建宝灵寺,香火极盛,“登探者淑匿纷来,瞻礼者贤否沓至”。《路史》云:“女娲始治于中皇山,继兴于骊山之下,中皇山即女娲山,有三台鼎峙,今建女娲庙。”唐宋以来,女娲庙历经修葺扩建,尤其是清乾隆元年重修后,拥有正殿四重、房屋百余间,是当时平利最大的寺院,被誉为“平利名胜之方”。

解放初期,女娲庙仍保存完好。此时的女娲庙共分三层殿,即在三台自然地貌上建筑,又称“三台寺”。一层是天井,内有一棵五六人方能合抱的千年桂花树,人称“中皇古桂”。二层是拜殿,殿外两条滚龙柱,楼宇古朴,雕梁画栋,气宇不凡;殴前有一顶门神”敬德“的官帽,大盈二尺、厚寸余、重约八九十斤,据说此帽为胡敬德朝庙上香时遗忘之物。三重正北为正殿,供奉女娲娘娘、十八罗汉诸神。另分东厢房、西厢房和南厢房。东、西房各有一门,南房有两门,即山门平心门。

在女娲庙西南侧一里之遥的山巅,建有一座玉皇宫,即玉皇大帝的宫殿。四合大院,一个天井,内设正殿和火神庙,正殿供奉玉皇大帝。玉皇宫仅住三四个和尚,规模远不及女娲庙,但与女娲庙遥遥相对,独成景观。玉皇宫解放初期保存尚好,毁于60年代。

女娲庙、玉皇宫和塔院的建筑十分讲究。建筑所用木材就地取材,但寺庙塔院所用上千柱墩石却来自安康旬阳县的火岩石,此石坚硬无比,千年不化。采石后经灞河用船运至徐家坝,再用牛拉、人抬、木滚等方法运至女娲山。庙院的砖瓦也很独特。从古至今,女娲山一带的山民大多沿袭土墙、木梁、石盖的方式,女娲庙却单一色的青砖青瓦,而且砖的大小规格有七种之多,形状又有圆砖、方砖、长砖和厚砖、薄砖、花砖之别。工匠们考虑到建庙耗砖瓦之巨,质量之高,特在女娲庙后山修建窑场,至今后山还有”窑场“的地名。

平利县收藏一块《中皇山女娲氏庙碑》,系清乾隆三年修葺寺庙时由当任知县古沣撰文,博引古今文献,较系统地阐述了女娲神话传说。庙碑高2.15米、宽0.92米,欧体楷书,由3块梨木精刻而制,工艺极为考究,系国内发现最大的木质碑刻。

女娲山人神奇传说道不完

女娲山除女娲传说外,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民间传说,虽然听来十分神奇,但有相关史籍考证、碑文记载和眼见为实。这些传说为女娲山罩上更为神秘的面纱。

当年,女娲举石补天时的第二脚平山头一侧,后人在平地建起女娲庙。紧邻女娲庙亦被蹭平的山头另一侧,有座跟当地丧葬习俗截然不同的“宫坟”,当地老百姓叫它“太子坟”。传说“太子坟”有段不同寻常的来历。

相传武则天把持朝政,将中宗皇帝李显贬为卢陵王,流放房州。李显一行从长安越奏岭、过驿栈到陕南,从安康至房州的旧官道斗,沿途山高林密,人烟稀少,食宿困难。途经女娲山时,车马劳顿,他们慕名投宿女娲庙,准备休整数日。没想到途中感染伤寒,李显在庙里一病月余未愈,丰得一小和尚鞍前马后,日日伺候起居,天天照顾饮食,事事无微不至,李显方才康复后继续启程前往房州。李显为感谢小和尚,临行前将其收为义子暂留庙中。

李显赴房州后一些时日,蓦然接到圣旨,诏其回宫封为太子,李显未经平利取道岚皋。李显后来登基称帝,虽朝务缠身,却未忘昔日有恩于己的小和尚,差人快马前往女娲山,诏义子小和尚进宫受封。遗憾的是,李显离庙后小尚染疾而终。李显遂下诏受封小和尚为皇太子,遵从僧人习俗就近厚葬,故此坟得名“太子坟”。

《新唐书》“则天皇后”一章中有这样的记载:“光宅元年二月,废皇帝为卢陵王,幽之……圣历元年三月,召卢陵王于房州,卢陵王至自房州……立卢陵王显为皇太子……”又在“中宗”一章中记载:“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讳显,高宗第七子也。母曰则天顺圣皇后武氏。高宗崩,以皇太子即皇帝位,而皇太后临朝称制,嗣圣元元年正月,废居于均州,又于房州。圣历二年,复为皇太子。”平利是去房州的必经之地,汉白官道途经女娲庙。电视剧《大明宫词》剧中也讲到李显被眨流放房州。史记李显的这些经历与“太子坟”的来历相印证。

“太子坟”独居女娲山之巅,其坟的占地规模、形状也与当地丧葬习俗迥然不同。平利地处大巴山,与川东、鄂西相邻土葬也多随此地习俗,坟场占地略大于一张床位,坟头形状为大小头,即头大尾小、头高尾低。而“太子坟”成周长约30米、高约5米的半圆型,周围用青石砌成,上覆黄土,坟状为典型的关中唐长安皇亲国戚的丧葬习俗。女娲庙的和尚索来火葬,将骨灰藏入塔院的塔内,而庙外人不可能来庙基内土葬。这一点也能说明:“太子坟”内葬的是和尚;“太子坟”届唐宫廷丧葬。由此,“太子坟”之说来由可信。

后记

1979年,女娲山确定为陕西省惟一的林业乡,定名女娲山乡。该乡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宅产松杉,盛产香菇、木耳、蚕丝、板栗、猕猴桃等特产和石炭、石灰石等矿产。全乡现有10个行政村、6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7690人。

《中皇山女娲氏庙碑》载女娲山景观云:“其高三千仞,其蜿蜒如龙,其平衍如堤,冈峦起伏,绵亘四十五里,逦迤而登不觉其高,及凌绝顶,则群山尽在其下,愧见千岩拱卫,万壑争趋之势。”清人王惠民在《登女娲山》诗中也写道:“径曲盘青蹬,峰高耸碧天;云深樵指路,涧落鸟窥泉,古寺筠梢雪;疏林树档烟,因思炼补事,延伫万山巅。”文中形象地描绘了女娲山的自然景色。可见女娲山高大宏伟,山峦起伏,千山万壑,云雾飞绕,溪流曲折。

女娲山不仅有古老、神圣、悠久的神奇传说和庙宇遗址,残存碑刻,还有今天美丽神话般的自然风光千奇百态:每逢雨后天晴,水气上升,形成云雾,随风飘动,被称为“云海”,景观有“飞云追山”、“雾绕山岚”、“松涛怒号”……透过云海看红日东升,俨然海上观日出。女娲山每年落雪独早,故“中皇晴雪”为旧时平利的八景之一。

关中的兵马俑、陕北的黄帝陵早已蜚声海内外,惟陕南还是“躲在深闺无人晓”,特别是有关女娲的传说和女娲山的遗迹就在平利的不争事实更鲜为人知。

蓝水苍苍,紫云缕缕,浮云游子,感叹造化神奇;盘古女娲,炼石补天,日月生辉,蓬勃满目生灵。人说“北有黄帝陵,南有女娲山”。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相信女娲山将重新被世人所认识和了解。北有黄帝陵南有女娲庙

西部大开发中的安康旅游优势思考

安康市东南30余公里有座女娲山,因山上有座女娲庙而得名。女娲庙毁于战乱、天灾不得而知。但女娲在此炼石补天的传说,却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直到今天。女娲英名不灭,女娲“产生人类”、“女娲补天”、“驻南山阻止炎黄战争”、“教南山之民种桑纺绸”的传说妇孺皆知,其地位比响誉世界的黄帝更崇高,有华夏圣母之尊。

一、女娲何许人也

女娲乃上古神女,也有书记载称她为女娲大帝。女娲生性贤德,天姿国色,受天命与胞兄伏羲成婚而产生人类。传说,远古洪水齐天,人类灭绝,上天旨意,让伏羲与女娲成婚产生人类,女娲执意不从,提出若逼我与伏羲成婚,就让两山头各滚一石磨,如果石磨在山下重合,则可从命。果然石磨相重,伏羲与女娲成婚后生儿育女繁衍了人类。

又有传说天神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头触不周之山使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斩鳌足而撑天颅,如今距女娲山不远的西边有座天柱山,传说就由鳌足变化而来。女娲采五色石在今女娲山补天,并用金钉加固,所以天空方有五色彩云,夜间有满天繁星之天象。女娲为了拯救百姓,炼石补天功高盖世。

还有传说:“炎帝神农与轩辕黄帝争霸,炎帝战败,退守湖北房县一带,黄帝驻守渭水北。女娲为防止炎、黄再次战争,选定二者之间的南山建行宫居其中,炎、黄两帝在女娲圣母的劝阻下,放弃战争共同为华夏兴盛作出历史贡献。还传说,女娲在南山教南山之民,种桑、养蚕、取丝纺绸,改善人民生活。由于女娲神女福国庇民,从此百姓四时康泰,国祚绵长,风调雨顺,灾害皆消。遗憾的是平利的这一历史文化圣地、世人却知之甚少。

二、平利女娲山的女娲庙

女娲山属于巴山山系,由川、陕、鄂交界的陕西镇坪县起始,经平利县全境、飞驰汉江。山峦起伏高大宏伟,干山万壑,山岚云雾飞绕,林茂草盛,溪流纵横,女娲庙位于女娲山主峰,宫殿气势宏大,尚有残碑存世,如有兴登峰举目四望;惟我独尊的神韵油然而生。女娲山不仅有古老、神圣、传奇的过去,而且今天的自然风光也十分壮观,若遇雨过天晴,可见”日出云海“之奇观;若遇到天气突变时,又可见到”飞云追山“、”雾绕山岚“、”松涛万倾“等美景。女娲山交通也十分方便,改造前的316国道就像女娲神女的一条五色彩带飞绕其间,有人叫它”女娲飞舞十八盘“。

三、安康的旅游优势

随着西康铁路投入正常营运,三小时到达安康,玩上十来小时后,当日仍可返回西安,一下子把千年沧桑古都西安同山清水秀的安康拉到了一起,让祖辈生活在干旱少雨的西北人,到清澈见底的汉江之畔明珠城市安康渡假;到碧波万顷的瀛湖乘船玩水成为现实。如果把女娲山自然风景区连为一体,增加一笔厚重的文化内涵,那么安康就无愧于西安后花园之称了。迎来的就不仅仅是西北客人,而是不同国籍华夏游子、不同语言的外国宾客!到那时,安康人首先感到东道主的自豪,同时也会感受到”假日经济“的实惠,渴望以安康的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安康第三产业和地方工业,建设、装璜业,农、牧、渔业、禽、蛋、瓜果、蔬菜种植业等等的同步发展,使汉江经济走廊的遐想梦想成真。

我们安康人的水已经开始显灵了:”汉江的梯级开发利西北最大的人工湖瀛湖风景区的开发利用;汉江水系、山塘沟池水产养殖业的兴起;加上一年一度的以汉江龙舟节为契机的经贸洽谈会……,使祖辈望江兴叹,屡受江水洪涝之苦的安康人开始分享汉水带来的实惠和欢乐。但目前开发利用率还是很小很小的。

我们安康的山,开发利用还停留在传统范畴,如开山取石,伐木取暖,收获林特产品,耕作养人的五谷……这对刚刚获得温饱的安康人来讲,靠山吃山祖祖辈辈都口吃得那么辛苦。近几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激励下,安康人从左顾右盼中开始走出黄土地,去学习谋生发展之道,同时对山地利用有了新认识。虽然也开发了一些自然风景,人文景观,但由于经济落后,加之我们思想保守,举步艰难。比较好的有:如南宫山、神河源、天柱山、擂鼓台等等。但因人文景观平平,一下子难成气候。在西部大开发这次机遇中,安康人如何靠山、养山、吃山已成为安康经济发展的突破点。安康人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秦巴山脉和汉水,这些基本条件正是安康旅游业的优势。加上安康拥有水、陆、空立体交通优势,如:安康至襄樊,安康至重庆,安康至汉中和安康至西安的铁路;又有安康至三峡库区多条跨省公路,安康至神农架316国道,加上安康至西安的航空线路和汉江黄金通道。如果安康再加上一个名扬天下的女娲庙遗址,而不是司空见惯的佛神和寺庙,那么安康的旅游业就会以崭新的面貌、强劲的竞争势头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我们认为把安康界定为“西安后花园”经济的发展思路符合安康的实际。既然选定了目标,我们就应该把“后花园”的牌子做大、擦亮、挂高、叫响,让安康人都知道,让国人都知道!在叁多陕南文化中,人文景观中,挖精晶创名牌,使其一鸣椋人、闻名于世界。使“西安后花园”走向全国、冲出国门。那就只有“北有黄帝陵,南有女娲庙”这张王牌可打了,打则必胜。

安康人虽然为西部大开发中没有安康的直接项目而遗憾,但又为自己得天独厚的陕南山文化,汉江水文化而自豪。只要安康人选定“后花园”发展经济战略,坚定的组织实施这一计划,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再解放思想,坚定地走“以资源换开发”的道路,同时,我们理直气壮地以“长防林建设”、安康的“山川秀美”工程、“扶贫攻坚”等为契机,吸引资金,修山富民。再造安康辉煌是可能的。思想解放天地宽,安康的群山变金山。我们相信,安康人的“无烟工业经济发达区”的美梦是可以实现的。

1982年春节前,县里的主要领导和人武部、民政局的负责人到女娲山慰问驻军兰空驻平利雷达站。公社派我陪同。我借空闲时间到女娲庙遗址及附近群众中去看看,游览了庙址,走访几家村民。

我1982年来平利工作,时因没有班车,是徒步由女娲庙前小路经过的。那时山上森林茂密,庙宇金碧辉煌,甚为壮观。而今仅剩下正殿作了学校,林木砍伐殆尽,所幸的是部分陡坡地已弃耕还林,普遍栽上了松杉幼苗。在走访中去看了几家群众。经了解,虽已开始实行联产责任制,日子好些了,但生活还是困难的。接着到这家猪圈里看一下过年猪肥不肥?因为这是衡量老百姓生活好坏的重要内容。在一家猪圈前突然发现三块非常平整的棕色木板挡着,仔细看了背面,原来是《中皇山女娲氏庙碑记》。当时高兴极了,我毫不犹豫的和这家群众商量,付了点钱作为误工补偿,并付了运费,请他将木碑送到雷达站去。原计划在慰问结束后,请县上的车子带回文化馆的,但因车小人多,未能带上,于是我把木碑交给了我的安徽老乡、雷达站的指导员李明友同志,并给文化馆写丁几句话,托雷达站的车进城时交文化馆。李明友很负责,不仅安全的将该碑运到县上,还请文化馆负责文物工作的左德成写了收条交给了我。

《中皇山女娲氏庙碑记》是清乾隆三年,修葺女娲庙时由知县古沣撰文,用三块坚硬的梨木镌刻。虽已经历了260多年的日晒夜露,质地基本完好。碑文曾着录于光绪续修《平利县志·艺文》中。古沣,湖北荆门人,进士出身,雍正十三年,到平利任知县。“廉静爱民,于士类尤多所陶育”。乾隆三年为复修女娲庙撰写了碑记对女娲补天神话传说,广采博引,尤其对古籍中关于女女娲的记载较为详尽。对探讨女娲文化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尤其应提到的是1988年春夏,省古籍整理办公室张沛等一行专程赴平利拓抄古籍资料,特别关注到女娲庙碑。县文化馆邹惠珊同志配合他们工作,曾几次向我调查询问该碑的情况。据说他们费了很大精力从旧楼的杂物堆中翻找出此碑,清洗后做了传拓,才使这一珍贵文物得见天日,并受到专家重视,功不可没。此后张沛编《安康碑石》和李厚志等人编《安康碑板钩沉》两书都记录了此碑文及拓片影印件,女娲庙碑也经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录文:

粤稽:女皇庖娲氏,古三皇之一也。《风俗通》云:“伏羲、女娲、神农是为三皇”。《潜夫论》云:“伏羲、神农为三皇,其一日女娲”。迨后人误以黄帝列于三皇,又或以燧人、祝融当之,而女皇之功德遂略而不纪。然观孔子所述五帝德,黄帝为五帝之冠,其不得跻于三皇明矣!至燧人、祝融神圣之迹不少概见故惟女娲之功德堪与伏羲,神农埒。则应劭王符以女娲为三皇之一,信非诬也。

金州平利县东十五里有女娲山,其高三千仞,其蜿蜒如龙,其平衍如堤,冈峦起伏,绵亘四十五里,逦迤而登不觉其高,及凌绝顶,则群山尽在其下,恍见千岩拱卫,万壑争趋之势。罗泌云:“女娲立治于中皇山,山在金州之乎利,与伏羲山接。伏羲山在西城”,即此也。《舆地纪胜》云:“女娲山在平利县东,上有祠,曰:女娲圣后”。此唐宋旧祠也,在今庙之西数里,遗址尚存,不知何时移建今庙。庙东直列三台,台高十数丈,因又名三台寺。

乾隆元年奉诏敕修各帝王陵庙,沣时承乏吉阳,囚申请各宪得建修焉。按《祭法》云:“法施于民,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御灾扞患,则祀之。”女皇之功德载在明堂之籍,纪于兰台之史,错见于《冲虚》、《鸿烈》、《世本》、《路史》诸书。《路史》云:“女皇蝴氏,云姓,太吴之女弟,生而神灵,佐太吴,正姓氏,通行媒,重万民之判,是曰神媒。”又总纟介而笄,加之彩带,而头饰用;更命臣随制笙簧,《礼》所谓女娲之笙是也。又命娥陵氏制都良管,命圣氏制班管,名曰充乐,乐成而天下得其理,其瑟用二十五弦焉。是人伦之纪,礼乐之原。权舆于此,可不谓法施于民者乎?太吴崩,黑龙氏共工之子康回作乱,与其臣相繇,窃保冀方,女娲氏乃灭共工,诛相繇,然后四极正,冀州宁。庖娲乃立号曰“女皇氏”,治中皇山之原,所谓女娲山也,继兴于骊,治百三十载而殂落,葬于董龙右塞,所谓风陵堆也,可不谓以劳定国者耶?

班氏序古今人物表,以女娲列于九等之二;《列子》谓:“女娲有大圣人之德,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准南子》亦云:“女娲不设法度,惟以至德遗后世,杀黑龙氏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虽《列子》、《淮南》率多属寓言,然御灾扞患之意,亦因可想见矣。又陆贾谓:“天皇封弟娲于汝水之阳,后为天子,因名汝皇。”其说虽与众异,然其为圣、为皇则一也。历观经传所纪女皇之功德彰彰如是,信非燧人、祝融之所能及,则其列于三皇也,何疑?而其当胪于祀典又何疑?宜乎唐宋以来,庙祀不绝,今又经奉旨敕修,更永永年,代传于无穷也。即落成致祭,爰系以歌曰:

三台崛起兮木森森,庙貌岿然兮肃清。

雷为车兮霓为旌,雨冥冥风凛凛。

皇冉冉兮来临,颐蒸尝兮必芬。

又歌曰:

皇为圣兮为神,御灾扞患兮大庇斯民。

姓氏正兮伦纪明,礼乐制兮四极宁;

寝庙奕奕兮享祀成,于万斯年兮世世其承。

乾隆三年十月上瀚吉旦立

风城学生李九书字

平利知县颁布女娲山三台寺条款告示碑

特授平利县正堂加五级随带军功加一级记录十次郑为。

据禀示禁以垂久远事。案据生员张高翥等禀称:女娲山山高干仞,登探者淑惹纷来;寺号三台,瞻礼者贤否沓至。飞锡游僧,望空而托足;烧丹野道,每幻术以愚人。恐匿匪藏奸,污滋宝刹;致阴谋肆毒,累及山僧,又或释子也。而俗客扰之清规也,而浊流乱之。适为厉阶,徒滋物议。他如伯佃恃横,抗庙租而不纳;强邻倚势,侵庙界以自车。顶拨者,业不僧由,葬埋者,地以坟占。老桂婆娑,狂夫或恣其攀折,杂值腚绕,窃者或残以斧斤。必思患而预防,释回而增美。为此议就条规,禀请示禁前来等情,据此,查巾皇山之三台寺,为吉阳名胜之方,长利丛林之最。据禀游僧野道扰乱清规、恶佃强邻,欺凌侵削。殊堪痛恨,合行出示严禁。为此示仰该处居民以及往来僧俗人等知悉。自示之后,务须遵照后开条款,共相保护。如有奸邪匪类,仍有如前滋扰,许该乡保绅士等立即指名具禀,以凭拿究。所议规条,开列于左。

庙内田地,原系向来香火,寺僧不得当卖。

庙内香火田地,四至界畔,外入不得侵占。

寺僧亦不得越占。

庙内佃户坟墓,只许溜水为界,不得栽蓄树木,以坟占山。

庙内佃户,不得窝藏匪类,滋事生端。

庙内不许招留不法僧道及闲杂人等,以致溷迹滋事。

庙地佃户所稞之地,不得私顶私拨,亦不得抗租不纳。

庙内桂树不许往来游人攀折,及所随竹木,不许外人砍伐。

以上七条各宜凛遵,勿得故违,倘有不遵,立拿重惩,决不宽贷。

揽辔金房道,

崎岖难具陈。

浮岚长作雨,

冷气不如春。

少见宽平野,

多逢臃肿民。

欲知来处远,

巫峡是西邻。

突兀隘空虚,

他山总不如。

君看道傍石,

尽是补天馀。

登女娲山

清·王惠民

径由盘青蹬,

峰高耸碧天;

云深樵指路,

涧落鸟窥泉;

古寺筠俏雪,

疏林树杪烟;

因思炼补事,

延伫万山巅。

尊敬的先生:

被称为女娲故里的平利县,位于秦岭南坡,巴山北麓,北纬31°37′32°39′,东经109°区间,气候温和,山不甚险,水流平缓,土地肥沃,旱涝有收,是人类理想的家园。巴山余脉女娲山,位于县境中北部,方园60余平方公里,山系庞杂千沟万壑,四周环河,植被丰富,是一座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关于此山,《华阳国志》、《唐书》、《路史》、《九域志》、《陕西通史》等历史或地理着作均有记录:“云是女娲抟土作人处”;“上有祠曰:”女娲圣后,此唐宋旧祠也“;”历代庙祀不绝“。女娲山西北有伏羲山,两山之间,有女娲庙、高皇庙、三皇庙、万佛寺、三台寺等古遗址,”金房占道“经过女娲山。民间有大量女娲造人、补天、斗猛兽、治洪水、女娲伏羲兄妹成亲繁衍人类的传说、民歌,也保留有在农历正月初七、十月初四、腊月初八的民间祭祀活动。在女娲山区,考古发现有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山下两河边的台地间,史前及商周以后历代遗址都很丰富,出土有大量各时期的文物数百件。县文管所藏130余件国家等级文物,其中70余件出自女娲山区,为以神话传说为背景的女娲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物资料。

为了弘扬女娲文化,经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中国民俗学会、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陕西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协商,定于2003年10月2日5日在陕西安康市平利县联合召开了”中国平利女娲文化研讨会“。旨在高起点研讨女娲文化、考稽平利女娲山”女娲治所“说,认同并彰显平利女娲山的传承女娲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构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生态经济地域历史文化背景。

女娲传说遍及海内外,而女娲立治于平利却鲜为人知。女娲山在金州平利,最可靠的记载见于宋代文吏泰斗欧阳修和宋祁编着的《新唐书)及王存等编撰的《元丰九域志》。《新唐书》卷四·地理志·在平利县条目下特别指出”有女娲山“。而此书中别处再无如此类记载。《九域志》说:”金州西城县东有女娲山,建有女娲庙。新发现的孤本明代《陕西通史》《马里编着》和清初《关中纪胜》也都有平利女娲山、女娲庙的记载。《新唐书》是记述唐宋时代数百年历史的纪传体基本历史文献,其史料价值是勿庸置疑的。女娲山又名中皇山,是人们将女娲尊为“中皇”而得其名。光绪续修《平利县志》卷二载:“中皇山即今女娲山”。女娲山西北与伏羲山接,伏羲山在平利县西河乡境内,民间又叫伏羲山为“高皇山”。

平利县女娲山是女娲治所之说,由来已久。唐宋时期已见诸典籍,并非现代人凭空杜撰。在众多的史籍中,尤以《路各史》记载详细,史料价值为高。《路史》系宋代罗泌编撰。“路”意为“大”,意味着作者对自撰的着作充分肯定和充满自信。后世对其评价不菲。“路史”载:“女娲立治于中皇山,山在金州之平利,与伏羲山接。伏羲山在西城”。古之金州,即今安康,西城即为平利。清人古沣《女娲山庙碑记》引证广博,详考女娲传说与女娲山的关系,从清代学者重考据的严谨学风来看,古沣提供的资料是可信的,此碑是我们今天研究女娲文化的重要史料之一,已被定为国家级文物。

考古学上一般的认为传说中的女娲与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相对应。《风俗通》云:“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潜夫论》载:“伏羲、神农为三皇。其一日女娲”。这里所说的伏羲、女娲和神农,都是距今六千年前的人类始祖,属于现代人。这时的人类,已掌握了简单的生产技术,有了原始的农业、畜牧业,也有了纺织、狩猎等活动,其婚姻形态是对偶婚,部落群居。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对女娲山区几次文物普查,在其山上山下周围考古发现厂多处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和相应时期的磨制石器、捕鱼器等。说明这一带早在六千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可以推断:一次大的自然或地质灾害,毁灭了一个地区其一部落,而此时正好有几个人在山上狩猎侥幸地避过灾难而生存下来,成为传世的祖先。平利山不高,水不险,夏无酷署,冬无严寒,宜人的气候环境条件,不但有利于植物生长,更适宜于人类生存。普查资料显示:女娲山有各类植物9千余种,有些稀有品种在这里保留下来,即是物证。在新石器时期,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抗拒灾害、征服自然的能力非常有限,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的女娲山周围,正是人类理想的栖身之所。女娲率领部落在女娲山周围活动是可能的。

女娲炼石补天,除猛兽治洪水;女娲抟土造人,救灾救民;女娲兄妹成婚,繁衍人类的系列传说,四海皆知,口碑相传,历史悠久,是女娲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这些传说反映了一个共同的心声,人们崇敬这位伟大的圣母,是她拯救了人类。所以不仅以口碑相传;还特意修建寺宙塑造圣像,供世世代代祭祀。史料记载,唐宋时期女娲山即建有“女娲圣后女娲庙遗址上残留的数十种不同规格的砖瓦,足以佐证史实。东汉之后,佛教在中国兴盛,全国寺庙数以万计,僧侣多达二百万人。直至宋初,许多地方佛道合一,这时在中原通往西南的交通要道的陕南女娲山上修建女娲寺庙,是完全可能的。古沣在清乾隆三年《中皇山女娲氏庙碑记》中赫然写道:”历观经传所纪女皇之功德彰彰如是,信非燧入、周融之所能及,则其列入三皇也,何疑“?”唐宋以来,庙祀不绝,今又经奉旨敕修,更永永年,代传于无穷也!“。

众所周知,女娲早于黄帝,功名也不走其下。而在海内外华人,一般只言传我们是炎黄子孙,却不悦我们是女娲后裔。究其根源。不排除封建传统伦理的影响。一是封建时代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封建文化作崇,中国经历了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女性当道不被社会所接受,因而讳莫如深。武则天当了皇帝,据传说为寻找合法的理论根据,还专程上女娲山拜了一回女娲。直到大限,立了一块无字之碑,给后人留下不尽的猜测和回味。二是有悖于封建伦理。女娲兄妹成婚,在封建士大夫正人君子看来不仅有乱伦之嫌,而且为大众所不齿,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女娲文化自然难得彰显。尽管如此,杜光庭、刘安、欧阳修、王存、罗泌、马里、古沣等历代名士还是忠实地记录了历史,陡女娲文化得以承传保留下来。

女娲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用历史唯物观点研究女娲文化,弘扬女娲精神,是我们必须把握的思想。女娲兄妹成婚以繁衍人类,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斩妖除魔以保民安,堆积芦灰以止****的系列故事,不仅仅是留给我们的一系列美妙神奇的传说,而真正传给华夏子孙的是无私无畏乐于奉献,不畏艰险敢于斗争,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高贵品质和抗争命运、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如今,逢西部大开发之良机,研究开发女娲文化这一地域历史文化资源,正当其时。我们要努力把女娲精神发扬光大,使之成为世世代代华夏子孙抗争命运、鼓舞斗志、战胜困难巨大的精神力量。

同类推荐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撩开中国西部神秘的面纱。还历史以本貌,还现实以真实。这片曾被儒教文化遗漏了的土地,饱受风吹雨打,干旱饥馑,在呼嚎,在雀跃,在欢笑,在悲泣,她恣意挥洒着无穷无尽的欲望与渴求……著名作家高建群,以《最后一个匈奴》式的历史感与洞察力,为中国西部大开发鼓呼,建言,给政府决策部门以提醒,给西部“淘金者”以建议,为你深入了解西部打开沉重的大门。
  • 丝路要道:玉门关(文化之美)

    丝路要道:玉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古老而又富有神奇传说的关塞;这里,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悲凉;这里,更是自古中原进入西城的门户……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中国消失的服饰

    中国消失的服饰

    本书内容包括服装的“出现”与“消失”;冠冕之制:终结于帝制时代的章服;百姓衣裳:岁月中演进的男子服饰;红袖裙裳:不断变化中的女子服饰等。
  • 哈罗!美利坚

    哈罗!美利坚

    本书分为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工作娱乐、社会生活、五十述怀共五个部分,是一部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秀,作者用十分生活化的语言介绍了美国的方方面面,记录了旅居美国20多年的点点滴滴,在嬉笑怒骂中饱含人生哲理。本书反映的一些问题,比如华人子女在美国的教育和身份认同问题,折射出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具有深刻的意义。
热门推荐
  • 王源之我讨厌你

    王源之我讨厌你

    王源家滴小迷妹儿看过来!甜虐文,喜则留厌则走,不喜勿喷哦!
  • 倾城娇妻之总裁太高冷

    倾城娇妻之总裁太高冷

    顾潇潇说:“大神,收了我吧!”沐辰面无表情,翻看着手上的书:“你本来就是我的。”顾潇潇又说:“大神,你爱我吗?”沐辰顿了一下,依旧没有看她,但是却扔出了自己的钱包:“拿去!”这是一个傻白甜与高冷boss的爱情故事,很宠很甜的剧情发展,望各位客官多多支持。
  • 名剑江湖录

    名剑江湖录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讲述了‘剑神’慕容逸雪充满传奇色彩的江湖故事。本文以古龙体的叙事风格,悬疑为主,情感为辅,每一个故事都是相对独立的。Ps:第一卷《风吹烟雨楼》已经完结。
  • 中国梦之黄金时代

    中国梦之黄金时代

    讲述20多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主角,在历经一系列艰难困苦之后,最终逆袭大BOSS、登上人生巅峰的故事。
  • 心理操纵与反操纵

    心理操纵与反操纵

    生活中你是否曾因无力说服别人而懊丧?是否曾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而浑然不觉?面对纷纷扰扰的人际关系,你束手无策,苦闷困惑,时常感叹为什么有些人就那么有心计?为什么有些人就那么有手腕?自己难道就只能傻乎乎地处于被动的境地吗?相信你是有不甘的。其实,你大可不必为此而灰心丧气。心机虽高明却并不神秘.你无需羡慕别人的交际能力,只要你懂人性,知人心,就会拨开迷雾见青天,就能明白人际交往中操纵与反操纵背后的秘密。
  • 大圣之子

    大圣之子

    其实这个故事只有十四个字:天道无情非他久,英雄只为敢争先。讲的是孙悟空的儿子为替凡人争取生存的利益,与天庭对抗的故事。有言在先,本书宣扬观点有些老土,讲的是仁义道德那一套,还有些说教。您要是嗤之以鼻,就千万不要点击。万一不小心看了,也请您积点口德,切莫口出污言秽语。您的一言一行,体现的是您自己的素质。谨以此文纪念我心中永远的偶像——齐天大圣孙悟空,只恨凡人笔墨,绘不出大圣神威!
  • 伐元

    伐元

    厓山海战后,南宋流亡小朝廷覆灭,宋亡。蒙古铁骑已经席卷天下,大好河山之上只剩余几支殊死抵抗的义军。现代大学生宅男人陈大举,意外穿越为义师统领陈吊眼。是破釜沉舟同百万蒙古铁骑一战,还是漂洋过海,退守台湾保存汉家衣冠呢?无边的黑暗即将降临神州大陆,大汉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之危。难道让神州沦陷百年?一幅横贯欧亚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看现代宅男陈大举如何破晓?
  • 择天逆世

    择天逆世

    一场旅行让千祺意外的收获了一枚外星美女,但怪事却也随之而来。探寻这些怪事的路上穿越到了一个与地球一模一样的星球上,唐国、倭国、世外桃源、这里与地球到底有什么联系?那座众人寻找,掩藏了千年的古墓里,究竟埋葬着怎样的秘密?外星美女身份暴露,那她到底是谁?来这里有什么目的?神农架、百慕大三角洲、玛雅旧址,这些看似没有任何联系的地方,冥冥之中,又是什么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神创造了这个宇宙,但人类真的算得上是‘高级生物’吗?王者觉醒天下荡,命运的齿轮才刚刚开始转动,这世间究竟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拥有一颗想要探寻宇宙的好奇心,那就来这里,让我带你揭开一切的谜团。。。
  • 守护甜心之冰山复仇女王

    守护甜心之冰山复仇女王

    当冰山遇上冰山时,将会撞出怎样激烈的火花...
  • 骨科医生

    骨科医生

    这是一个普通的骨科医生成为亡灵法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