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69600000013

第13章 后掠,后掠(2)

由于空气的连续性,气流在流经一个机翼时,从前缘分开的两股气流将在后缘汇合。按照升力产生机制的伯努利理论,气流流经具有弯曲上表面而平直下表面的机翼时,上表面的气流流经途径比下表面要长,所以上表面的气流相对于下表面得到加速,上下表面的气流速度差形成向上的压力差,这就是机翼产生升力的道理。这就是说,机翼上表面的气流速度实际上高于飞行速度,飞机还没有到达声速,机翼已经可以出现激波问题了。

亚声速飞行时,机翼上表面出现激波的位置一般比较靠后,这是因为气流需要一段距离才能加速到声速以产生激波。在激波的锋面之后,压力急剧下降,气流速度重新降低到亚声速,这使得机翼产生升力的位置靠后,升力中心随之后移,到一定程度之后,可能形成后机身的上翘力矩,把机头不由自主地压下去。美国P-38战斗机在高速俯冲时,经常会出现拉不起来的情况,最后俯冲越来越快,角度越来越大,直至触地,造成很多坠机事故。之所以在俯冲时才出现这个情况,是因为P-38的平飞速度还不足以使机翼上表面产生激波,只有在俯冲加速中才会出现这个问题。达伊耶夫在试飞I-250时,实际上也是一样的问题,结果飞机不由自主地进入深度俯冲,根本无法改出,最后机毁人亡。

后掠翼是延迟激波出现的一个有效方法。高亚声速飞行时,气流达到声速的位置形成一条激波线。机翼后掠之后,气流速度在沿机翼的翼展方向(称为展向)和垂直于机翼的激波线的方向(称为法向)形成两个分量。展向的分量不产生升力,暂且不去管它;法向的分量是产生升力的关键,但这么一分解,就比原来直接的迎面气流速度降低了很多。后掠角越大,速度降低越多,高速飞行时的减阻效果越明显。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后掠翼延迟激波的产生有利于高速飞行,但在低速飞行时,气流与机翼表面的摩擦阻力是机翼阻力的很大一部分。后掠翼使得气流流经途径增大,摩擦阻力增大,所以后掠翼的低速阻力相对较大,因此低速的滑翔机没有使用后掠翼的。

低速阻力还不是后掠翼最大的问题。后掠翼和前进方向成较大角度,上表面气流的法向流动速度降低有利于延迟激波的产生,但展向流动就是纯粹的升力损失了。在高速飞行时,展向流动还不是太大的问题。在低速飞行时,从机翼内段向外段的展向流动和机翼外段本身的展向流动叠加,使得靠近翼尖的展向流动造成的升力损失相当可观。另外,在飞行速度较低的时候,法向分量会相比于平直翼来说提前降低到维持升力的最低要求以下,造成失速,也就是上下翼面的气流分了家,不再产生升力。低速性能和起飞、着陆性能直接有关,和机动性也直接有关。美国的F-100“超佩刀”战斗机的机翼就具有严重的展向流动的问题,在低速的时候,翼尖首先失速,只有机翼内段继续产生升力,导致升力中心前移。但升力中心前移导致机头上仰,增大机翼迎角。更大的机翼迎角导致外翼段失速加剧,升力中心进一步前移。很快,战斗机就进入不可控制的上仰,最后失速坠毁。这个“佩刀舞”使美国空军损失了将近1/4的“超佩刀”, F-100成为比F-104更早的“寡妇制造者”。

为了控制气流的展向流动,在机翼的上表面可以沿前后方向竖立一块竖板,用于理顺气流,迫使上表面气流沿纵向流动,产生升力,这就是翼刀。翼刀本身产生一定的阻力,但不用翼刀,展向流动导致的升力损失需要用更大的机翼来补偿,将产生更大的阻力,所以这是一个两害相较取其轻的问题。苏联对于翼刀有自己的研究,但和后掠翼的情况一样,德国首先发明了翼刀,缴获的德国技术资料和数据使得苏联自己的研究大幅度加速。有趣的是,苏联对翼刀情有独钟,西方似乎对翼刀敬而远之,而使用机翼前缘锯齿较多,并嘲笑苏联喜欢使用翼刀是“为了阻止气流向翼尖叛逃”。实际上翼刀和锯齿各有利弊,没有绝对的好坏。民航客机中,用于翼下发动机的吊架有时绕过机翼前缘“包覆”到上表面来,实际上也起到了翼刀的作用,波音707就是这样的。

后掠翼的另一个问题是结构和重心。平直翼在安装上可以穿过机身,两边用相连的翼梁连接,刚度容易保证。后掠翼为了保持升力中心和重心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光机翼的连接处需要大大前移,还不能使用“直通”的翼梁,要么在刚度上受损失,要么需要猛加料,导致重量增加。另外,由于机翼不仅要承受向上的升力,还要承受向前的扭力,也需要大大加强中央翼盒结构才能保持刚度。这些不利因素都使得后掠翼相比于平直翼来说挑战更大。

在解决了一系列具体技术问题后,拉沃奇金勇拔头筹,在1947年6月24日首飞的拉-160后掠翼战斗机成功地达到马赫数0.92的高速。但拉-160使用仿造Jumo004的RD-10发动机推力不足,拉-160太过小巧,没有实战价值,只能作为试验机使用。

在英国发动机一到手后,各个设计局都动起来了,米格实际上开始的比较晚。图波列夫立刻把两台“尼恩”装上一架图-2双发轻轰炸机,雅克夫列夫将一台“德温特”装上全新设计的雅克-23,并抢先投产,但好景不长,米格追上来了。

米高扬在开始设计新的战斗机时,采用了具有35度后掠角的后掠翼。在吸取了米格-9的喷气流给机尾带来的麻烦的教训后,米高扬对前置发动机加尾撑的布局敬而远之了。米格研究了英国流行的双尾撑布局,就是像先前阿列克塞耶夫在拉沃奇金设计局时代设计的拉-VRD那样。但双尾撑结构有以下缺点:阻力大,风洞试验表明飞机将难以达到0.8倍声速以上;有尾撑结构的刚性问题;喷流与尾翼的不利交互作用问题;更严重的是,还有发动机维修、更换不易的问题。在喷气发动机可靠性不高的早期,发动机的维修和更换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于是米高扬决定在保持米格-9的基本的机头进气布局的同时,把发动机后移,喷口设置在机尾,这样喷流可以自由地射入空中,既减少喷气损失,也没有机尾结构被炽热喷流烧蚀的问题。由于机身结构紧凑、轻小,单台“尼恩”的推力就足够了。另外,飞机的后机身可以连带尾翼整个地卸下来,便于发动机的维修和更换,这是额外的优点。

新战斗机的代号为I-310,采用“直筒”式机身,飞行员的座舱设置在前1/3的位置,发动机设置在后1/3的位置,进气气流从机头吸入,然后分两股绕过座舱,最后汇合到一起进入发动机。不过这个布局带来一个问题:主起落架往哪里收?机身内没有空间了,机翼里也没有空间。最后把机翼和机体的结合部适当加厚,主起落架收起后,就收藏在这个翼根结合部里。这个艰难的决定日后竟然部分地决定了新战斗机的命运,但这是后话了。

为了避免米格-9炮口烟导致发动机熄火的问题,航炮被设置在机头下稍后的模块里,可以容易地更换航炮和补充弹药,并且不会出现炮口烟被吞入发动机引起发动机熄火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就是中央翼盒,这是连接两侧机翼的核心结构。米格为了确保结构刚度,把中央翼盒设计得格外坚固,结果试验发现设计得过分结实了,可以降低刚度,以减轻重量。米格就这样意外地“捡”回了180千克的结构重量。但接下来的试验发现刚度又不够了,只好再加回去18千克。不过这个决定日后带来了苦果。

研究工作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时,米高扬把著名试飞员斯捷潘诺夫斯基请来。斯捷潘诺夫斯基试图坐进座舱,但座舱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阻力而设计得很小,斯捷潘诺夫斯基竟然坐不进去。米高扬只好自嘲地说苏联空军往后都应该招小个子飞行员。当然,米高扬马上把座舱增大,不过还是谈不上宽敞。

1947年12月30日,I-310在试飞员尤加诺夫的手里首飞成功,试飞中没有发现重大问题,但米格还是暂停了进一步的试飞,等静态试验完成了再继续。在试飞尚未完成的1948年3月,克里姆林宫决定将I-310投产,命名为米格-15。克里姆林宫命令新战斗机在5月10日前交付空军开始作战试飞。这个时限根本完不成,第一架米格-15到5月27日才交付空军。除了尤加诺夫外,伊瓦什琴科、阿诺钦也加入了试飞。

试飞只发现了一个问题:尾喷管太长,导致过分的喷气损失。这是因为发动机没有设置在机尾,而是在后1/3处。发动机位置是出于飞机重心的考虑,不能轻易移动。Ts AGI的加里克曼建议,把尾喷管截短0.32米,而垂尾位置不变,这样可以减少喷气损失,保持重心位置和气动控制力矩。设计局采取了这个建议,这样形成了米格-15独特的后机身切掉一段、垂尾后半“悬空”的样子。

在原型试飞后整整一年的 1948年12月30日,生产型米格-15首飞,1949年1月就交付给国土防空军(PVO)使用。不过别的设计局也没有闲着。雅克夫列夫的雅克-23不是米格-15的对手,但新的雅克-30就要认真对付。但米格-15最大的对手还是来自拉沃奇金。和米格-15在外观上相像的174号飞机在1949年4月也投产了,苏联空军正式命名为拉-15。

拉-15在外形上和米格-15很像,但拉-15采用上单翼,米格-15采用中单翼;拉-15的主起落架安装在机身,所以轮距较窄,米格-15的主起落架安装在机翼,所以轮距较宽。拉-15采用RD-500发动机(仿造的“德温特”),米格-15采用RD-45发动机(仿造的“尼恩”)。

但是拉-15和米格-15两个机型同时部署给后勤和训练带来很大的麻烦,苏联空军希望在拉-15和米格-15中间择优选取一个。于是拉-15和米格-15同时交给空军作评估,分别由空军的头牌试飞员安提波夫和柯切托夫负责。试飞结果难分高下。拉-15的机动性比米格-15稍好,操控也稍好;由于上单翼的关系,稳定性也较好;拉-15的中央翼盒的核心部件是用整块合金铣切出来的,所以重量轻、强度高,至少在设计上没有速度限制,但费工费料,工艺性不好,不适合苏联廉价、大量的军备原则。米格-15的爬升率稍高,火力稍强,较宽的轮距使起飞着陆时的稳定性较好,适合于由不熟练飞行员在野战机场和恶劣气象条件下起飞着陆。

拉-15和米格-15同时投产,并行装备了一段时间。拉-15受到飞行员的喜爱,但武器系统的优秀与否不完全由绝对性能决定,苏联军事原则里更是根本没有飞行员喜爱这一条。苏联奉行的数量优势原则强调能把足够数量、足够优秀的武器送上战场,强调工艺性是符合苏联大打、早打的战略思想的。拉-15和米格-15并行投入使用后,米格-15的工艺性的优越性很快体现了出来,米格-15的数量迅速超过拉-15。在拉-15和米格-15的性能难分伯仲的情况下,工艺性更好的米格-15最终淘汰了拉-15就不奇怪了。

米格-15成为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空军及其社会主义盟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而已经服役了几百架的拉-15最终淡出了。可怜威震苏德战场天空的拉沃奇金设计局就此一蹶不振,1960年拉沃奇金去世后,连设计局也被解散了,被改组成从事航天设计的设计局,永远地离开了战斗机的世界。

同类推荐
  • 杭州西湖治理史研究

    杭州西湖治理史研究

    本书是浙江省社科联2008重点课题“西湖治理史及其生态学评价”成果的一部分,围绕着西湖治理这一中心,重点阐述了历次对西湖治理的具体经过,及其相关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并对每次治理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的评述。
  • 不可思议的新材料

    不可思议的新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开发出新材料。今天,我们穿的、住的、用的都可能是科技带来的创新成果。那些看似柔弱的纤维却比钢铁还硬百倍,战机只要刷上特殊的材料就能躲避雷达的探测,这就是特殊材料的魅力。
  • 朱育理文集

    朱育理文集

    中国航空工业史编修办公室所编的《朱育理文集》是朱育理同志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担任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领导期间发表的讲话和文章这些讲话和文章充分体现了朱育理同志深刻认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航空工业深化改革绘制航空工业发展战略蓝图高度重视质量。
  • 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

    世界在变小与现代交通

    在21世纪到来之际,科学家们预测了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新的突破点。从汽车工业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率先采用各科学领域发明的新技术,并使这些技术更加完美。
热门推荐
  • 无良特种兵

    无良特种兵

    特种兵混都市,先遇到和美女合租,再遇到清纯学妹,随后还有黑帮千金和世家娇女,霸气警花冷傲却饱含魅力,校园混个风生水起,娱乐圈名声四起,在黑道又有怎样一段经历?
  • 夹科肇论序注

    夹科肇论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倾天下:难寻初心

    倾天下:难寻初心

    她的一生悲喜交织,当一切尘埃落定之时,风起云涌,谁能与她生死与共?
  • 逆骨战神

    逆骨战神

    神州大陆,强族鼎立,万千宗派一个从二等家族出来的少年获得逆天传承,踏上了一条强者之路。
  • 从神界归来的主宰

    从神界归来的主宰

    看着眼前的一切,孟昊天久久无语,这一幕,是那么的熟悉而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这是他用尽千年才忘却的伤痛,陌生,则是因为他已经遗忘了这一幕万年之久……
  • 穷人逆袭记

    穷人逆袭记

    穷人景凡,得一逆袭空间,从此踏上逆袭之路,逆天改命!这是一个穷人不屈于自己的命运,而要逆天改命的故事。。。。。。
  • 建筑文化研究(第4辑)

    建筑文化研究(第4辑)

    本书是建筑学学术论文集,集中反映了建筑文化这一研究领域的前沿水准。
  • 宝贝你爱谁

    宝贝你爱谁

    青春校园,他待她如宝爱她如命,她却丝毫不领情.......当她终于接受他却是他离开之时,从此便相隔千里,多次的擦肩而过.......再见已是物是人非,五年后,他已是商界霸主,而她却只是芸芸众生中最卑微的那一个。那场尴尬的重逢注定让他们之间有了更多的障碍。在他的心里她就是一个绝情负义的女人,而她却认为是他移情别恋在先,当一切真相浮出水面,他们却再也回不到当初........传言中的他唯利是图,阴险狠辣,可是对她,却只有满满的宠爱,他能原谅她的任何错误,甚至她的背叛,只要不离开他就好.......他能在商界翻云覆雨,把所有投怀送抱的女人拒之门外,可为什么她就是不愿意好好待在他的身边,明明他可以给她一片天下,她却抛下他一次又一次,都说一个人的忍耐和爱是有限度的,但他对她的爱却是永无止境!
  • 济辕传说

    济辕传说

    济辕大陆,自从光之子白浪与暗之子莫问天的惊天一战之后,大陆破碎,山河动摇。原本连为一体的济辕大陆,开始四分五裂。上千年后,那里的人民早已习惯了现在的大陆,门派数起,百家争鸣。一代代怀着各种梦想的人们,踏入修仙行列。铸就了济辕大陆的各种传说。
  • 康熙:君临天下六十年

    康熙:君临天下六十年

    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奠下了清朝兴盛的基础,开启了康乾盛世。康熙在位期间,清朝国家统一,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人口快速增长,仍是当时世界的强国,并开启了康乾盛世。本书以康熙的一生经历为脉络,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康熙,力图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康熙,为读者朋友们呈现一个复杂、多元的康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