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01400000048

第48章 是盐水,越喝越渴

——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国面对现实”观后感一

二七年十月二十五日,在中欧国家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冠名以“中国面对现实”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拉开帷幕。这当然早已经不是西方的首场中国当代艺术展,甚至不再是奥地利的第一次中国当代艺术展,二六、二七两年不到,奥地利一个八百万人口的国家已经在它的五个城市举办了近十场颇具规模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西方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热衷,早已经成为一个国际现象,但似乎还没有多少中国人对此现象做更深层次的思考,正如当代艺术本身,在轰轰烈烈又混乱不堪的表象的下面,问题的实质还未完全露出水面。

展览冠名“中国”,中国何指?“面对现实”,何种现实?话语者是谁?话语对象又是谁?这些也是值得揣摩的问题。如果说中国指中国人,显然不合适;如果说现实指中国现实,就差得更远。因为,显而易见,展览上的作品表现的是世界范围内的某种现实,整体事物表象之沤沫,当然,还有艺术家个人内心深处的林林总总。

展览定格在中国当代艺术,严格地说,形式上是西方当代艺术的规范;内容上,我们已经说过,一方面是关于世界范围内的、西方文明扩张的沤沫,粗略地说,是中国艺术家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批判,具体地说,是对西方文明在中国扩张的批判,如刘建华的装置《义乌调查》,陈文林的雕塑,以及宋东的媒体作品《河流?》,这些作品构成展览上最为醒目的标志,或可看成是展览的横线条。展览的纵向线条则可以在众多的绘画作品中找到代表,内容是关于中国文化深层次的批判,如张晓钢、方力君等的油画、岳敏君的雕塑和油画等作品,类似对潜意识中共业积累的揭示,对长夜梦魇的表现,但这些艺术家的思维和创作手法都是西方的,确切地说,是借用西方当代艺术的手段和形式,虽然刘建华用了水墨,但其创作思维取向并不露中国传统文化的轨迹,思维的角度和观察的视点更倾向于西方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传统,有鲜明的批判态度。所以,展览实际上是中国西方当代艺术展览。未尝不可,以前也常看“中国油画展”,无非是话语和语境的借鉴。

中国人的话语权历来受限,语境也相当的狭隘,然而历史与社会在个人心灵上留下的斑斑烙印,在灵魂难以承受其痛楚的时候,总渴望以某种语言呼喊和诉说,西方当代艺术语言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入了中国,并为中国人中敏感群体的艺术家们形成了特殊语境。新的语言给人新的灵感和勇气,自由的表达和诉说在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国家中,已经久违两千年了,中国当代艺术以外来的“话语”遍地开花,并形成国际现象,又给艺术家带来财源滚滚,好事!但这是否是因为艺术的本身的价值,还是可以讨论的话题。毕竟,当代艺术如一杯盐水,越喝越渴,越渴越喝。就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看,如果说,一百多年前的鸦片输入瓦解了中国人的身体,那么,今天西方大规模的当代艺术思潮涌入中国的抽象空间,可能正在瓦解中国人的精神。这不一定是危言耸听,但这确实是历史的无奈。中国人不得已用“外来语”诉说积淀已久的凄凉和义愤,是由于话语权的极端限制和语境的极度狭隘。

卡尔·马克思发现资本的实质,但资本早已经主宰世界,并且已经腐蚀到人类最根本的价值所在——灵魂。今天的中国人都在拼着性命地赚钱,但对与性命息息相关的众多存在问题和更高尚的价值观,却没有丝毫兴趣,中国人基本上丧失对灵性精神的渴望,生命在很大程度上成了追逐偶然利润和对死亡被动的等待。

在西方,当代艺术从传统艺术中剥离出来,早已经不再是审美行为,然而,虽然离开审美,但其最终目的仍然应当是传播人道。不谙悉本源而单纯模仿其表皮,未尝不可,但这无异于复制,而且可能复制的是西方文明中的垃圾。今天的世界,垃圾的量子变化,垃圾在视觉世界无限制的猛增,对世界、社会和人都产生巨大的不良冲击。有人说,通过对垃圾的艺术再现,人们会对垃圾变得敏感。其实,不断地重复荒诞,人们会最终忘记自然理性,继而失去批评的精神和能力。按照德国哲学家斯本格勒的预言,西方文化已经没落,似乎,西方当代艺术正是在为这一最后时刻准备着坟墓,不经意间,同时也给中国当代艺术家布下了一个坑。

西方艺术语言进入中国,形成新的语境,这对中国无疑是一股巨大的解放力量,可感知世界的扩大等于生存空间的扩大,给人某种梦想和信心的同时,不能否认,也给人同样多的迷惑。东西方文明、文化接轨,西方全球化的推行,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如此关注,是否真的是出于对世界的关注,是大大值得置疑的问题。全球化是否给中国人带来财富、快乐和尊严,这笔账只有中国人自己才知道。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西方文明已经取得全球性的胜利,西装革履、电脑电话、汽车飞机火箭等,早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内容;西方文化呢?正在大举向中国挺进。毫不夸张地说,鸦片战争仍然在继续,只是战争的形式变了。历史上,西方人以枪炮支持经济的侵入,今天,西方人以强大的经济支持文化的侵入,以大笔的金钱收购中国艺术家以西方当代艺术精神创作的作品,这在中国已经成为极其惹眼的现实——不知道维也纳这次展览的题目“中国面对现实”是否指的是这个现实。

用“外来语”讲话,而且是在外来思维方式影响下进行创作,其实也无可厚非。挖掘中国人的潜意识,打开横向类比的创作想象空间,这是对中国传统纵向思维的突破,好得很。中国的艺术家,用西方的艺术语言创作,表现中国文明的积垢和阴暗面,用西方的思想批判手法来解剖中国本土文明和文化,其目的是为了让本土观众产生自我意识,明白存在的实像,在中国实现人道价值,还中国人以人的尊严,这是艺术和视觉文化应当追求的彼岸,否则,艺术家,作为社会的敏感和精英群体和个体,其内在的良知和原则将遭到批评家和观众及其后代的质疑。这好比一个社会中的一小部分人突然学会外语,然后向外国人倾诉和发泄本土文化和文明对心灵的倾轧,仅此而已。对一个民族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不能忘却,社会的精英必须承担启蒙社会众生的责任。艺术家除了具备创作能力,还必须有清楚的对时代精神的辨析能力。成为艺术家无异于成为某种崇高使命的承担者和实践者,眼光、理想、思想、不妥协的意志、鲜明的原则性和立场,这些应当是真正艺术家难能可贵的品质。

文明承载人类的物质存在,文化延续人类的精神存在。全中国人都吃麦当劳不一定亡国,但中国人如果忘掉民族的本性,在精神和文化上接受殖民,中国就彻底灭亡了。精神和文化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如果精神消亡,文化被彻底换血,一个民族就不复存在了。

中国当代艺术家成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拥有相对更多的媒体自由,在某种意义上讲,成为了一种社会影响和力量,这是中国社会的一大进步,乍看像舶来品,但遥想神州春秋诸子百家时代,这还是微不足道的,这也许是中国文化复兴的端倪。这些艺术家不仅有表现能力,也有极强的批评精神和现代知识分子不可缺少的怀疑态度。对传统的怀疑,对正统的怀疑,极其批判的实践。不过,在他们的对面,在他们艺术的对面,他们缺少本土观众,尤其缺少敏感的本土观众和真诚的、有真知灼见的本土批评家,没有他们对艺术的质疑,对艺术家的质疑,艺术家的群体将不可避免的遭到受外国资本的腐蚀,而艺术家的良知、原则、理想、洞见和一个精英组群的最起码的顾忌和顾虑将成为记忆中的影子。作品滥竽充数,鱼目混珠的情况难以避免,他们作为艺术家的身份也会变得形迹可疑,因为他们的角色将会因此接近蹩脚的演员和小丑的混合物,爆冷门,哗众取宠。

惊世骇俗是当代艺术的一个批评功能,但这远远不等于说可以肆意解构,甚至破坏。西方人大喊解构,是因为有雄厚的文化实力以及严谨的传统基础,他们能够轻易地抵挡解构的杀伐之气,但是对中国来说,近代日益虚弱的精神文化实体,加之今天传统文化老化衰弱现象已经严重,精神贫血已经到不可思议的地步。中医对虚弱寒冷的体质,建议要温补,要加强营养,而不是割脉放血,更不是彻底换血。历史是一个有机的发展和生成过程。近代,中国同西方,天壤之别的两种经历: 西方强徒抢掠世界,积累巨大财富,一直以胜利者自居,春风满怀,不尽得意中自以为世界已经在其私囊之中;中国的近代,受尽屈辱,不论精神和文化,气血两亏,体制上和精神上,根本无法招架内外的冲击,传统文人(儒家)的思维只会将中国引向更加不可收拾的局面。借西方的方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聪明的做法,但若一味的利己主义,当代艺术家则将失去一个拯救民族的机会,不过是视觉产品的制作者而已。

西方的金钱来自中国小时工的血汗,西方资本家再用这个金钱买中国艺术家的西方风格和样式的艺术品,长此以往,中国就是个西方文化的复制基地,到那时,北京,就成了纽约的远郊。

同类推荐
  • 论语正裁

    论语正裁

    近千年以来的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许多漏洞与谬误,为拨乱反正,董老以自己多年来潜心研究的心得,重新解读《论语》,并引南怀瑾的观点作比较。在臧否之间,作者的鲜明观点得以呈现,那就是《论语》乃中华智慧的结晶,能引导人类第二个“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并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富强。
  •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

    《通往维根码头之路》1958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后,《纽约客》(NewYorker)发表了一篇重要的书评,作者是德怀特·麦克唐纳——他在其《政治》杂志(Politics)上发表过奥威尔二战时的随笔——他把奥威尔比作恩格斯、亨利·梅休、杰克·伦敦和托洛茨基,并称他的书是“我所知道的最佳社会学报告”。
  • 宁夏地名与古代诗词

    宁夏地名与古代诗词

    除了边塞诗人之外,诗坛巨擘李白、杜甫、白居易也留下了不少内容涉及宁夏的名篇,这些诗篇中关于宁夏的具体描写对今天了解古代的宁夏情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哲理美文·社会底蕴

    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哲理美文·社会底蕴

    本套书系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广泛流传的名家名作。这些名家大多在历史上都有了明确的崇高定位,许多都享有大师、巨匠、泰斗等美誉,是一代宗师,为世界人民广泛传颂。这些名作大多经受了历史的洗礼和时间的考验,代表了名家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成就,也代表了世界的最高顶峰,非常具有可读性、思想性、艺术性和欣赏性,具有极高的价值,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往日的情书

    往日的情书

    《往日的情书》可说是一部真情实录,其中收录了叶辛和当年的恋人王淑君从萌生初恋到进入热恋及两地相思期间的所有通信。时间跨度是从1969年的12月至1973年的5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30周年时,出版社酝酿出版一套《老三届著名作家回忆录》。当时由于叶辛参与主持上海作协日常工作,天天上班,挤不出时间撰写大块的回忆文章。出版社复印了叶辛夫妇这段时间的通信,除了一些辨认不清的字句,几乎是原封原样编撰了这本书,当年印刷了一万五千册销售一空。这一次收进文集,仅在体例上做了调整,所有文字仍按复印信件出版。虽是年轻恋人的通信,可在字里行间,仍能读出知青生活里男女情人间的相思和意味。
热门推荐
  • 礼仪常识全知道

    礼仪常识全知道

    古人云:“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道德风尚和风俗习惯的反映。一部众人公认足以信赖的礼仪范本,助您成功步入社交领域的第一护照。礼仪是立身处世的根本,塑造形象的良方,赢得人肪的法宝,现代竞争的利器。
  • 《无尽的黑夜》

    《无尽的黑夜》

    我会用这双眼睛。看破所有幻象,直至现实来临......
  • 步步成婚,洛少娇妻谁敢动

    步步成婚,洛少娇妻谁敢动

    陆家是业界巨头,洛家因为她的一句“这个哥哥好漂亮”而落败,成为她的手中玩物,让洛景吾待在仇家六年。在陆烟十岁生日那天,她以玩具玩腻了就丢掉了的理由放走了洛景吾。临走之前他说:“你不是陆家的女儿……或许,我会喜欢你。”时隔十多年,他们再次相遇,他化名洛景然,主动靠近成了陆家的管家,他要让陆家为当年的事情付出代价,洛景然要让她沦陷在自己的温柔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乱神游记

    乱神游记

    千年前,万年前,是什么样的造化,遗留了如此可怜的一位少女。自唐三藏西游后四百多年,三界已不像原先稳定而平衡,妖族开始被积怨已久的仙人讨伐,打着正义的旗号降妖除魔,可自古谁正谁邪又是如何界定,又由谁来主宰?故事讲述一位身世成谜的年幼少女在美丽的神话背景下,如何一步又一步寻找自己的身世,发现一个又一个的千年古秘,结识一位又一位的红颜知己,看破一幕一幕的尘世冷暖,到底是谁操纵苍生大局?又是谁拨弄风浪。精彩的斗宝,斗法,扭曲难测的人心,痛心彻骨的噩耗,运筹帷幄的决胜,少女是如何成长为命运选中之人,改变三界苍生的命运,一切尽在乱神游记。
  •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世界战争悬案之谜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世界战争悬案之谜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世界战争悬案之谜》讲述的是解开世界战争所发生的种种离奇谜案。
  • 网游之超级剑士

    网游之超级剑士

    追逐战神圣典的神迹倾心于月光女神的恩泽接受兽神狂野的咆哮沉浸于死神的罪恶深渊.....带着一个百级精灵剑士的记忆,回到了七年前!重新抒写史诗之篇章。曾经失去的,错过的,通通都要拿回来!然后剑贯长虹,霸绝天下。
  • 妃本倾城:妖孽驱魔师

    妃本倾城:妖孽驱魔师

    帝都的十里桃花之下,是她为保他成王的白骨。她,妖家最后一位驱魔师,天性烂漫他,惊才艳艳,天赋出众,却也心机深似海初识时,他说:保我成王,你便是我此生唯一的王后后来,他挽着佳人登上宝座,后宫佳丽三千,早已忘记曾经的诺言幸而苍天不负,她重生成深宫之人,嗜血成妖,才得知当时的一切真相背后的血腥
  • 不朽花少

    不朽花少

    花少并不花,而是很花。花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自己是唐朝的一代大侠卫不空,为了对付邪修门派桃花门,与六个好友,杀入万花山,结果却被一个好友戚不败出卖,中了奸计,一代大侠从此抱恨而亡。从此,花少就变了性子……一场梦,一生情,笑傲天下,快意风云。看一代花少,纵横都市,霸道末世。
  • 不灭仙灯

    不灭仙灯

    一盏孤灯现,千军万马来相见……在逐渐苍凉的黑暗中,有人问:如果你们早知如此,还……会义无反顾的前行吗?
  • 玄心大陆

    玄心大陆

    生生世世,缠缠绵绵,千丝万缕。她与他,他与她,天阻止不了,地奈何不了。他说过,他爱她,不会离开她,生生世世只为她。她说过,她恋他,心里念的只有他。他,是多么无瑕。她,是多么完美。他和她天生就是一对。他背叛了她,她恨他:“你说过,你只爱我,只念我,只娶我,永远也不会离开我!”她那撕心裂肺的叫声,只换来了一句无情:“我不爱你了。”她是善良的,她不爱杀生。但因他的一句话,她第一次杀人,杀了很多人,她疯了,不,她没疯。她只是为了他。她错手杀了他,他死了,她永生,但没有他的陪伴,她无法度过漫长的永生时光,只有沉睡,不愿苏醒,因为他再也不能抚摸着她的头,倾听她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