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33100000052

第52章 9

阮玲玉去世后,很多人忧伤不已,但也有人因为偶像的力量,走上电影之路。最著名的例子是李绮年。1932年,17岁的广东女孩李楚卿,为了面见她的偶像阮玲玉小姐,离家出走,到上海生活一年。居留沪上,她每日所做,也只是看阮玲玉和联华公司的电影。而后,她回到南方,20岁时加入了香港大观影片公司,改名为李绮年,主演《昨日之歌》,开启了自己的银幕生涯。

李绮年外貌与阮玲玉有几分相似,常年观摩阮玲玉的电影,又使得她在表演上,也依从阮玲玉的路线,从而又找到了几分神似。形神兼备的李绮年,很快就接收了阮玲玉的粉丝和新观众的追捧,成为阮玲玉第二。1935年,李绮年和粤语片白马王子吴楚帆联袂出演《生命线》,更是红上加红,荣登“南国影后”宝座。随后,香港导演关文清,为李绮年“量身定做”了一部《人言可畏》,直接让她演阮玲玉。这正是李绮年的强项,她投情入戏,几乎以假乱真,许多人看了,直说:“活化了阮玲玉,仿佛她又还阳到了人间。”李绮年的演艺路,从此一帆风顺,30年代后期,她几乎称霸粤语影坛,拍了许多叫好又叫座的片子,红得一发不可收拾。后来,李绮年又北上上海演片,赢得不错的口碑。不过,在演技上,李绮年始终对自己的偶像阮玲玉亦步亦趋。《红楼梦》里有云,晴有林风,袭乃钗副,意思是,晴雯和林黛玉有点像,袭人与宝钗有相似之处,那么,在民国的上海影坛,李绮年则可以说是阮玲玉的“副本”。

李绮年不但受阮玲玉感召走上影坛,外貌、演技惊人相似,就连她的感情生活的模式,也仿佛从阮玲玉那里拓本而来,俨然悲剧。李绮年当年从上海回乡之后,负气离家出走,流浪澳门。当她看到报纸上刊出阮玲玉自杀的消息,顿时觉得生无可恋,毅然投海自尽。哪知她大难不死,被一个男子救回,两人结为伉俪。结婚后,李绮年才发现自己堕入魔窟,这个男子是个赌鬼。欠债后,李绮年被抵押到妓院。在烟花柳巷,李绮年认识了富商庄某。庄某迷恋她的美色,搭筑香巢,金屋藏娇,但庄某逢场作戏惯了,李绮年忍受不了,便投考电影公司,从此走上影坛。

李绮年成名后,庄某不失时机地跑出来,扮演了“张达民第二”的角色,好在电影公司不予理会,李绮年照常拍片,终于渡过难关。后来,李绮年在一次宴会上,认识了林修文,他是《与妻书》作者、黄冈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的堂侄。两人你来我往,一见如故,情愫暗生,许下终身。抗战爆发后,李绮年鼓励林修文弃商从军,哪知林修文一去不回,于抗战胜利前夕牺牲。再后来,遭受重大精神打击的李绮年,草草地跟一个叫黎化的男人结了婚。哪知道黎化劣迹斑斑,糟糕透顶,根本不是她想要的那个人,李绮年万念俱灰。1949年,李绮年带团下南洋演出,票房大败。1950年11月12日,香港《华侨日报》刊登消息:“香港第一位电影皇后李绮年,于11月4日在越南服食安眠药自杀逝世。”据说在临死之前,李绮年对人说:“我的一生像我崇拜的阮玲玉一样苦,就连最后嫁的丈夫也像阮玲玉的丈夫张达民。”?一个悲剧,两重描画,李绮年用自己悲苦又艺术化的一生,演了一出悲剧,叫阮玲玉。

陈燕燕是联华一手培养起来的女星。她与阮玲玉的缘分,延续一生。1930年,14岁的陈燕燕参与了阮玲玉主演的联华公司开门影片《故都春梦》,她演一个姨太太,纵然表演生涩,但她还是借着伯乐导演孙瑜的器重,敲开了影坛的大门。40多年之后,身在台湾的陈燕燕,收到了关锦鹏的邀请,倾情出演电影《阮玲玉》,她在片中演她自己——作为曾经在阮玲玉身边徘徊过的后辈演员,陈燕燕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阮玲玉的哀思。陈燕燕身上有种喜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道的女演员中,陈燕燕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善始善终的女演员。但就演戏来说,陈燕燕并没有被身上的少女习气束缚,而是一再突破自我,悲剧正剧样样来得,所以她一辈子都有戏演。阮玲玉曾预言:陈燕燕是唯一会“夺走她半壁江山”的女孩!果不其然,到了40年代,陈燕燕就跻身中国影坛的“四大名旦”,只

是,阮玲玉没有机会看到陈燕燕走那么远。

陈燕燕出道时,以一种少女的娇俏气质走红。陈燕燕算不上绝美,一双吊梢狐狸眼,鼻子不算高,但好在她涂上口红,眼神定定地沿着45度角朝上看,腼腆地笑着,竟也能惹人怜爱。其实,从中国电影造就出女明星以来,女明星们的走红,未必需要端正的美,而是求诸于一种特色,一种让人过目不忘的魔力。阮玲玉的魔力,在她的一双带笑又含泪的眼;胡蝶的魔力,是她的酒窝;徐来的魔力,是她的尖下巴;王人美的魔力,是她黑黑的皮肤,微微凸起的嘴……陈燕燕的魔力,则在于她左边嘴角上的一颗美人痣。陈燕燕有一张难得的“电影脸”,她有“狐相”,极具可塑性,笑起来天真无邪,皱起眉头来,又瞬间苦大仇深,眼睛一拉,嘴角上扬,她又变成一个内心复杂的“坏女人”。

陈燕燕一生的表演谱系跨度很大,《故都春梦》里,她演姨太太;《南国之春》里,她化身一个哀怨少女,并因此得到“南国乳燕”的雅号;而后她又演了《母性之光》《三个摩登女性》《暴雨梨花》。1934年,孙瑜导演左翼阳刚系电影《大路》,陈燕燕柔情出演,并献唱《燕燕歌》。30年代后期,陈燕燕年纪渐长,戏路也开始有所转变,她演了许多苦情女子,且大都为经典角色,比如《雷雨》里的四凤、《琵琶记》里的赵五娘、《白蛇传》里的白素贞。在“后阮玲玉时代”,陈燕燕一跃成为上海滩知名的悲情女星,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是在续写阮玲玉的银幕神话。

陈燕燕在她的“小鸟时代”就拥有影迷无数。据说,一个北平女学生是陈燕燕的忠实粉丝,为了见陈燕燕一面,偷偷离家出走,远赴上海,找寻半月,终于找到陈燕燕。见面时,女影迷为陈燕燕在电影中的剧中人物所感,抱住陈燕燕放声大哭。陈燕燕热情款待了她,还为影迷买了回程的车票。更有加拿大影迷终身都是陈燕燕的铁杆粉丝,收藏陈燕燕的照片无数,去世前,她把这些照片一分为二,一半寄给陈燕燕,一半随自己深埋地下。

张爱玲自称最喜欢的女星便是陈燕燕。想来,张才女可能正是喜欢燕燕演戏的哀顽与冶艳。电影里的陈燕燕,是上海滩歌舞散场后的一片粉底,落寞的浮华,充满了故事,尤惹人怜。她也像月份牌上的美女,只是脸庞有两行相思泪,人世间那许多割不断、舍不掉、忘不了、追不回的痴怨情感,都在她的表演中得以诠释。1947年,桑弧与张爱玲联手合作电影《不了情》,张才女点名要让陈燕燕出演苦情女一号廖家茵。那时候陈燕燕刚生完孩子,体重降不下来,裹着一袭黑衣,苦大仇深。片子上映后,张爱玲不是十分满意,又把这部电影改成小说,等于重写一遍,改名《多少恨》。

1949年之后,陈燕燕南下香港,和丈夫自组公司,演戏多走少妇路线。50年代后期,陈燕燕去台湾拍片,屡屡斩获大奖。1981年,陈燕燕定居台湾。1988年,72岁的陈燕燕出演红遍两岸的电视剧《昨夜星辰》,演技精纯,令人感叹。1991年,陈燕燕来上海拍《阮玲玉》,仍受到追捧,只不过,她是以《昨夜星辰》里的周妈妈这一形象博得年轻观众的喜爱。陈燕燕说:“时光过得真快,一转眼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回想我过去虽然主演过无数叫座的影片,然而年华不再,终究要化绚烂为平淡,我是很苦涩地才渐渐接受了‘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一事实的……”

陈燕燕是家中的独生女,受过良好的教育,她出生在宁波,幼时随父母迁居北平,长大后入北平圣心女子学校读书。陈燕燕是正黄旗后裔,家教严格,女子抛头露面在父母看来是家中大忌,别说后来拍电影,在万人面前表演,就是陈燕燕去女校读书,也已经是破天荒的事。13岁那年,她被父亲从学校召回,由家中请来的老师单独授课。不过,家庭的笼子并不能“扼杀”活泼的少女天性,她爱美,爱看电影,也为电影中或美丽或哀愁的女主角吸引。

陈燕燕入行很奇。1930年,联华公司为拍《故都春梦》到北平取景。在他们居住的旅馆里,导演孙瑜发现一个账房先生的女儿经常来往,探望爸爸,孙瑜见她可爱,便建议她来演一个小角色。女孩答应了,糊里糊涂地一头撞进影坛。14岁,懵懂无知,电影这个原本有些超现实的东西,忽然以一种莅临的姿态,空降到陈燕燕的生活中,她想着种种光鲜,顾不了做演员的辛苦,立刻被电影“降服”。那一年,那一天,那一个时辰,那一分钟,那一秒,遇见贵人,这也是缘分。陈燕燕决定随着“缘分”的潮涌,顺流而下。电影就是她的华服,她的口红,她的高跟鞋,她的紧身衣。电影像一个魔棒,瞬间让一名少女,焕发出惊人的美丽。

和当时的女明星一样,陈燕燕的电影之路,也是从对家庭的“叛离”开始的。陈燕燕家是旗人,虽然清朝已去,民国到来,但燕燕父亲心里那种旗人的骄傲并没有失去,他不喜欢女儿去做“戏子”,丢家族的脸。可以想见,陈燕燕的出逃,是艰苦卓绝的。一个女孩的决心,想要撼动父亲固执的骄傲,除了哭、闹、反复提要求,还需要别人的帮助。关键时刻,林楚楚等一批联华人站了出来,他们上门劝说陈燕燕的父亲,苦口婆心;他们联合陈燕燕的母亲,双管齐下,父亲内心坚实的心墙终于开了一扇小窗。但父亲还是给陈燕燕定了“四个不准”:不准用家里的姓;不准说家里的事;不准继承家里的财产;不准败坏门风。陈燕燕就是身背这“四个不准”,南下上海,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电影传奇。陈燕燕也确实谨守诺言,时至今日,也没有人知道她的家族姓氏,陈取的是与她族姓的相近音,燕燕这个名则是黎民伟根据当时流行的叠字取名法,帮她取的(林楚楚、陈燕燕、黎灼灼、黎莉莉,联华的女星格外喜欢叠字名)。

陈燕燕也着实亮烈。数年后,陈燕燕名满全国,衣锦还乡,本以为老父亲会给她一点鼓励,一个拥抱。可父亲却初衷不改,力劝她退出影坛,留在北平过简单的日子。陈燕燕拒绝了。她父亲说:那你不许用真名,只能继续用假名。陈燕燕爽利地表示,自己的真名现在开始就叫陈燕燕,她只用

陈燕燕这个名字对观众负责。父亲有父亲的固执,女儿有女儿的坚持。人生路,终究是自己走,别人的意见只是参考,陈燕燕对自己负责,走出一个潇洒的步姿。陈燕燕也是一名出走的“娜拉”,只是她的出走,不是为男人,不是为家庭的压迫,而是为了梦想。她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在别人的帮助下,一跃成为时代的宠儿。

陈燕燕的婚姻谈不上是悲剧,但也颠簸、伤情。她结过两次婚。第一任丈夫黄绍芬,是民新公司的摄影师,陈燕燕第一次触电的《故都春梦》,黄绍芬就参与执镜。陈燕燕和黄绍芬的恋爱,是日久生情型的,但毕竟两人太年轻,陈燕燕初出茅庐,谈起恋爱多少有些懵懂,两人因为追逐事业,爱情长跑多年,婚期一再延后,直到抗战爆发才走入婚礼殿堂。战争毁灭一切,却成就了一段婚姻,只是,围城内的风景,未必如人所愿。他们有一个女儿。他们的婚姻维持得不久,分居,离婚,分手得很淡然。1991年,陈燕燕来上海拍《阮玲玉》,一直留在上海的黄绍芬曾来探望她。时过境迁,面对前夫,陈燕燕唯有在内心感慨。

陈燕燕的第二任丈夫,是演员王豪。他们也是因戏生情,1949年过后,两人南下香港,双宿双飞,开办“海燕电影公司”,颇为成功。后来,因王豪在情感上不够专注,陈燕燕再一次选择离婚。婚姻,原本就是用99%的忍耐,换取1%的幸福。她有她的骄傲与倔强。围城内外,陈燕燕都不曾妥协。她失去安全感,得到自由。她是人间的旅客,婚姻不过是她路过的一片花园,来过,尝过,痛苦过,享受过,足矣。晚年陈燕燕以拍戏为乐,忙忙碌碌,几乎忘记了孤单与寂寞。她一直在走,她是停不下来的人,此时此刻,眼前风景,好好享受,便是人生皈依。

陈燕燕最有韵味的一张照片,是她出道前后拍的。照片中,她裹着一个淡色头巾,松松地挽着,眉毛又细又黑,眼神却是淡淡的,有些抽离和迷蒙。她穿着一个戏服一样的深色绣花的衣服,袖口很高也很大,仿佛百褶裙边。那时候的陈燕燕,还不知道未来的路有多远,北平、上海、香港、台北,四座都市,四种情态,日后她悉数尝遍。晚年的陈燕燕,恐怕一直忘不了离开北平那一天,一转身看见的那些灰色院墙,忘不了上海酒绿灯红,忘不了香港的海、台北的雨,还有那一年,最美的自己。

袁美云俏,她成名得早,所以总给人“小”美人的印象。她的五官,单看都不突出,既没有胡蝶的酒窝、阮玲玉迷离的眼神,也没有后来上官云珠那种大刀阔斧的轮廓,她的眼睛仿佛柳叶,是内双,鼻子小小的,嘴唇薄薄的,组合在一起,竟然整体大于部分,呈现出一种清朗的状貌。她是江南的一支粉色月季,小而秀,月月开放,惹人怜爱。和同样曾走萝莉路线的张织云比,袁美云显得更加小,而且无忧无虑,她的甜美形象,像是江南的盛夏,阳光照在莲叶上,一阵清风吹来,莲叶上水珠滚动,好不伶俐。袁美云的俏和周璇的俏也不同,周璇俏中有淳朴,袁美云不。袁美云浮华只沾一点点,半似淳朴半浮华,坏也只是狡黠,不具有破坏力。同为浙江人,现在的周迅和袁美云有几分神似,尖尖的一张脸,玲玲珑珑,生在盛世,便是最调皮的公主;生在乱世,则是小家碧玉。

袁美云出身也苦,9岁丧父,母亲无法,为了换点钱,只好把她典押给苏州梨园行里的袁树德学戏,为期8年。身为养女,寄人篱下,袁美云有太多理由以泪洗面。但活泼乐观的天性、超凡的天赋,又让袁美云总显得不那么苦。袁美云5岁就唱《南天门》,9岁时,养父让她学唱戏,她便依着学起来,并且一学就会,触类旁通,唱念做打,她都颇有心得。10岁她就登台献艺,在江浙唱出点名气,15岁进军大上海。对于生活,袁美云很少抱怨,即使在契约结束之后,养父想要继续占用她的劳动所得,袁美云也没有慌了神,她和母亲找来德高望重者从中调解,最终达成协议,顺利解决争端。在袁美云这里,仿佛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不能解决的,是值得鱼死网破的。她始终相信,再难的事,只要想想办法,找找熟人,总能柳暗花明又一村,西皮流水,人情冷暖,她早已看淡。

与宣景琳等人的沉沦不同,出身底层的袁美云,仿佛灵巧的燕雀,有个机会便一飞冲天,哪怕人生似苦海,她也要做钱塘江潮头的弄潮儿,找到一点人生的乐趣。她不是悲旦,而是花旦,活泼泼的花旦,她的生活往往是一出喜剧,是笑着笑着运气就来了,说着说着生活就发生突转了。她是天蟾舞台上最灵巧的水袖,舞啊舞,百转千回,总能够找到出路。对待生活,袁美云从来不迎不避,不卑不亢,来了,她就接受,就像有戏台她就可以去唱一样,一切自然而然。她不用努力去寻找生活,生活对她来说,反而像是个客人,哐当一下撞开门,闯进她的生命中。袁美云有种精灵气,她仿佛西湖边苏堤、白堤旁的杨柳,翠绿翠绿,生机盎然。她也是三潭印月照出的月亮光,明晃晃的,在黑夜里,直照到人心里去。蕙质兰心四个字送给她刚刚好合适,她是民国影坛的临水照花人。

袁美云的天真,也不是洁白无瑕式的,她是看惯了人情冷暖后,从污浊中捶打出的天真。她灵巧机智,懂得如何在人世中生存。也正因为小而巧,且孩童时代就已经出名,许多重量级人物都放下戒备,心甘情愿助她一臂之力。养父袁树兴尽管拿她当摇钱树,却也在客观上为她打下了不俗的戏曲功底,为日后走红奠定基础。袁美云15岁回上海,在天蟾舞台唱戏,红极一时。天一电影公司的老板邵醉翁慕名而来,一力提拔她进电影圈,这才成就了袁美云在戏曲舞台之外的广阔天地。1933年,夏摩洛夫与梅兰芳联合导演音乐哑剧《琴心波光》,袁美云被梅博士推选为主角,在大光明电影院大出风头。

袁美云是陆小曼的干女儿,两人感情深厚。陆小曼和徐志摩结婚,南下上海,立刻就成为社交圈里的领头人物。到了上海之后,在唐瑛、江小鹣、翁瑞午等好友的引逗下,小曼迅速成为著名票友,且捧角不遗余力。小曼没孩子,久而久之便移情戏班的一批小演员,其中,袁美云、袁汉云姐妹便是小曼力捧的对象。婚后陆小曼陪徐志摩回家探亲,特别带上袁氏姐妹陪同,到了硖石,还不忘搭个戏台子,痛痛快快唱个三天三夜。袁美云和王引结婚后,也依旧在陆小曼的府邸出入自由。最著名的奇趣故事是:袁美云要打麻将,王引不忍阻止,闲极无聊,只好去舞厅坐冷板凳;袁美云打完回家,见王引不在,怕男的回来看到自己独守空房,脸上无光,便叫一辆黄包车拉自己到陆小曼家,与干娘一起抽几口鸦片。她们都是上海滩最拉风的女子,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灯红酒绿烟雾缭绕中如鱼得水。

袁美云的电影生涯,起首就是“本色演出”。1931年,她参演天一公司的片子《游艺大会》,唱京剧《游龙戏凤》一折,惊艳众人。1932年,15岁的美云出演电影《小女伶》。这部片子完全是为她“量身定做”的,故事几乎是袁美云的自传:出身寒微的小女孩小琳,被卖到戏班,很快唱红……扎实的戏曲功底,让袁美云的电影表演,更加传神、清透、伶俐。1933年,袁美云演《中国海的怒潮》,扮渔家女阿菊,也非常贴合她的形象气质,走玲珑的江南小美女路线。30年代初的上海,是左右翼并行的风云时代。袁美云从天一公司跳槽去艺华公司后,艺华为了迎合时代潮流,既安排她演一些偏左的硬性影片,比如《凯歌》《逃亡》,也安排她演一些情爱的软性片,争夺小市民市场。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那部被左翼文人猛批为“无时代责任”的《化身姑娘》。

袁美云来到上海滩,天不怕地不怕,就是一个撞。她是少有的“左”和“右”都吃得开的演员,左翼电影让袁美云成了电影中的婢女、农家小妹,淳朴得好似乡间的一片池塘。但从《人间仙子》开始,在殷明珠丈夫但杜宇的谋划下,袁美云又开始“右转”,以一种“肉感”形象出现。年少无知的袁美云拍下此片,后悔不迭,她后来也表示,痛恨但杜宇,“他欺骗年轻的我,伤了我老父的心”?。但毫无疑问,《人间仙子》帮助袁美云拓宽了戏路。她那颠覆性的角色塑造,一下激起了大众的兴趣,大家把袁美云捧得高高的,几乎盖过了胡蝶的风头。艺华公司一看有利可图,赶紧“量身定做”,于是,4集连续的著名影片《化身姑娘》出现了。

袁美云同周璇合演《化身姑娘》的时候,周璇刚进电影圈一年,演戏不是很挑,什么片子都拍。袁美玉也是天不怕地不怕。这部《化身姑娘》,最著名的镜头,是周璇和袁美云的吻颊戏。如此一幕,别说后来《庐山恋》里破天荒一吻跟它比是小巫见大巫,就是放到现在,也不失为一件可供人遐思的风景。《化身姑娘》里,因为老太爷渴望得到孙子,袁美云扮演的孙女莉英只好被打扮成男孩,化身为守本被送回上海。回到上海后,莉英一会追男人,一会被女人倒追,闹出许多喜剧。这种雌雄同体、男扮女装的角色,在中国戏曲里很常见,但放到电影里那么一演,就给后来的学者留下了许多余地,两性同体、同性亲密、易装趣味等标签不小心就被贴过来了。

袁美云向来爽利,演出这部片子,她还不忘穿上电影里的男装,去照相馆拍照留念,而丝毫不怕被人视为女同性恋。不过,《化身姑袁美云不是没经历过狂风恶浪。和阮玲玉一样,上海的小报也没放过袁美云这个绝佳标靶,作为早期明星制度的宠儿,大众传媒捧起了袁美云,也理所当然在她的私生活方面狠劲挖掘材料。袁美云的出身,袁美云与养父的矛盾,袁美云的亲娘与养父的矛盾,以及后来袁美云与王引的恋爱,都滋润着许多人干渴的八卦心,但袁美云自己却被淋得一览无余。隐私的无限放大,是做明星的代价,袁美云迎来送往,不言不语,没有去自杀,也没有申辩,只是静静地,等待雨过天晴。她的应对策略,不是强对强,硬碰硬,面对外界的侵扰,袁美云不理不睬,惹不起,可我躲得起。她知道,所谓人言,从来不是万古长存的,只要有定力,总能熬得过去。1946年,袁美云因为吸鸦片被捕入狱,虽然有大律师章士钊为其辩护,最终还是被判刑6个月,如此“丑闻”,若换成其他女星,可能根本扛不起,但袁美云好就好在韧性足,进去,出来,她还是她,并没有消沉,南下香港,依旧做她的电影。

抗战爆发后,上海这块地方,租界成了文人的孤岛。相对严苛的环境,使得左翼电影出品困难,带有讽喻意味的历史剧大行其道。因为有京剧功底,袁美云在孤岛时期风靡沪上,一举成为银幕上的“四大名旦”,她演的古装历史片《西施》,在大光明电影院和大上海电影院重磅上演,风靡一时。1941年,联华影片公司改编巴金的畅销小说《家》,四大名旦袁美云、陈云裳、顾兰君、陈燕燕一齐上阵,好一个大卡司!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沦陷,电影业一片萧索,袁美云又加入“中联”,半下水几部娱乐片。抗战胜利后,袁美云南下港岛,也拍了《欲望》《国魂》《风月恩仇》。她也曾自办公司,投身商圈。1948年之后,一次甲状腺手术的小失误,让袁美云声带受损,无奈告别影坛。袁美云和陆小曼有点很相似。她们都极有天赋,陆小曼十几岁就精通多门外语,在社交场合大放异彩,但却一味沉溺,直到徐志摩去世后,才幡然醒悟,奋起直追。袁美云也是少年成名,但在私人生活上,却和干娘陆小曼一样,抽烟、打牌,逐渐消沉。好在袁美云还有家庭,繁华落尽,家庭依然是她温暖的堡垒。

袁美云俏丽乖巧,自然有很多人追,但不像阮玲玉等一些悲剧女星那样恋爱坎坷,袁美云的情感生活,一如她的为人,简单清爽,一如她的电影,仿佛一出喜剧。她找的也是同行,对外公布的恋人,也只有硬派小生王引一人。在艺华拍戏期间,他们一个是头牌男角,一个是当红花旦,相恋自然而然。他们的相遇与动心,特别像通俗言情小说里出现的桥段:袁美云拍戏跌落地下室,王引奋不顾身勇相救。这种“救”,显然不是千钧一发、危险度极高的,但用来虏获美人芳心,似乎已经足够。袁美云的婚姻,也受到了家长的阻拦,但和宣景琳与王六结婚时遇到的门第阻拦不同,袁美云的生母和养父,也只是想趁嫁女儿的机会,弄点钱而已。金钱条件满足后,一切顺遂,皆大欢喜。袁美云差点成为悲剧的嫁人之路,瞬间转为喜剧,从此,琴瑟和鸣,白头偕老。

在婚姻中,袁美云与王引是相敬如宾,在围城里,想必他们也有争吵,也会爆发危机,但所有的困难,在聪慧的袁美云那里,似乎都不是问题,她总能摆平一切。抗战、南下、创立公司、辅助丈夫、生儿育女、四处流转,银幕之下,袁美云依旧驾轻就熟,一切顺手拈来,阳光普照,大地花开。她仿佛一个体操选手,因为身怀技艺、经验老到,所以表演起来别人看着惊心,自己却是坦荡如履平地。即便是在香港做甲状腺手术时,袁美云也还是喜剧的:医生哼唱京剧稳定她情绪,唱到阿是处,袁美云忍不住喊,哎呀你唱错一个字,医生手一抖,一代名角的好声带没了。看家的本事毁了,袁美云也没有哭天抹泪,而是转身退居幕后,辅佐丈夫成功。银幕铁汉王引的演艺事业,在袁美云的辅助下,走得很长,台湾第一届和第九届金马奖,他都是最佳男主角。他们的相守,也伴随着世事的变幻,稳稳当当地走迈向金婚。晚年王引身体不好,患脑血栓,失去自理能

力,袁美云悉心照料,他的右手总是抓着她的左手。她真正做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袁美云的后半生搬迁过许多地方,在外漂了许多年,改革开放后回到上海,她避开了风雨雷电,隐姓埋名,只求安稳人生。晚年的袁美云四世同堂,当初的“贾宝玉”,熬成了老祖宗,也算圆满。谈及表演,袁美云说:“在开莫拉(摄影机)前演戏,一定不能情感过火或不够,甚至处处都得注意态度的自然。一个电影演员的表演是不能有丝毫勉强的,一切都得和日常生活一样,否则就不堪设想了。”她的一生,也仿佛和她的表演一样,拿捏有度,自然而然,行云流水。袁美云像一段沉香,点在水盅里,氤氲缭绕,韵味悠长。

徐来被誉为“标准东方美人”,杏眼樱唇,身材玲珑,瑞丽、秀美,仪态万方,精致得仿佛瓷做的。她的名字取得也好,徐来,“清风徐来”,还没见到真人,光听名字就能感觉到一种爽利,仿佛夏天在山间,坐在大柳树底下,旁边有清澈的小溪水,一阵风来,闭眼,全身清爽,再一抬头,迎面来了个女子。若是在电影中,这女子差不多就得徐来来扮演。徐来不像胡蝶有一对显著的酒窝,也不像阮玲玉有一双媚眼,徐来是中正的,一切都刚刚好,低头,抿嘴,微笑,让人无可挑剔,她是东方传统美女的代言人。

徐来的五官很精致

徐来的美貌,是她人生最好的通行证。徐来出生在上海,家境小康,但后来家道中落,她一度还做过工厂做过女工。她18岁时考入中华歌舞专修学校学习歌舞,并随后和黎锦晖一起办美美女校、中华歌舞团(明月社)去南洋演出,打开了自己的演艺之门。因为美貌,徐来在上海滩的社交圈渐渐有了名气,风头一度很大,明星公司三巨头之一的周剑云觉得她是可造之材,便把她请去明星公司,作为胡蝶之后的第二台柱女演员,拍了电影《残春》,就此一炮而红,成为上海滩风头很劲的女星。而后,她再次因为美貌,吸引了高级将领唐生明,从而离开影坛,开启了属于自己的阔太太式的人生。乍看上去,徐来的人生,似乎并没有多少坎坷,她的每一次转身,美貌都是她强大的后盾,男人们自觉地成为她的帮手。她穿着旗袍,化着精致的妆容,一步一步走入人海,男人们便自动让开一条道,供她专用。

徐来的一生,只拍过8部电影,但这并不妨碍她成为上海影坛的红星。她拍电影,完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与其他需要靠电影养家糊口的女演员不同,徐来进入电影界,很有点玩票的意思。黎锦晖的明月歌舞团被联华影业收编,成立了联华歌舞团,王人美、黎莉莉都转战大银幕,跻身名演员行列,作为明月社的老板娘,徐来的进入影坛,是有点“姗姗来迟”的。明星公司为了和联华竞争,才不失时机地引进徐来这个社交场上的风头人物。徐来不缺钱,她的爱人黎锦晖作为中国流行歌曲的奠基人,光靠写歌,每个月的收入就有1000多元,“可以买下一条街”。她进入明星公司之后,每月也有100元,后来涨到200元。徐来从影,很有种阔气风范,由于影迷的来信太多,她索性聘用了一个女秘书,帮她处理信件,而且她还是继杨耐梅之后,第二位拥有私人小汽车的女明星。

徐来仿佛一件美丽的屏风,摆在哪里,都是一道不容忽视的风景。进入明星公司后拍的《残春》,几乎是一个徐来她“量身定做”的片子:富家少女金梅丽(徐来饰演),天生浪漫多情,进入大学读书后成为校花,与学校的足球健将赵成俊恋爱。婚后,金出轨,恋上了另外一位青年叶少平。叶觊觎金的财产,百般讨好,金梅丽便与丈夫离婚,与叶结婚。不久,金梅丽发现了叶的不忠,大为震动,遂提出离婚。金梅丽的表兄介绍王律师帮她打离婚官司,其间,王律师尽心尽力,办妥了离婚事宜。官司结束后,表兄向金求婚,金拒绝。她爱上了王律师,主动向王表白,并愿意用自己的全部财产充作王律师妻子离婚后的赡养费,王律师拒绝。金梅丽爱情理想无法实现,遂以身殉情。这部多角恋爱的片子,非常契合当时都市人的观赏口味。而且,在这部片子里,徐来还破天荒地演了一个“出浴”镜头,尽管不是真裸,但是背部裸露的效果已经达到,再加上公司的宣传,小报的热炒,徐来的名气一下就起来了。

美貌与裸露带来的名气,很快就让徐来感到了苦恼,跟许多美女演员一样,在美貌和演技之间,人们总是容易把她们定位在前者,一个美丽的“花瓶”。小报的流言与诋毁,让徐来自出道以来,就是“毁誉参半”的。她被人叫做“木头明星”,意思是演技呆板,只是凭美貌上银幕罢了。徐来苦恼着,她也想像自己的好姐妹阮玲玉那样,在电影事业上有所突破。随后,标准美人徐来演了《泰山鸿毛》《华山艳史》,也演了《到西北去》《路柳墙花》《女儿经》以及《落花时节》,一直到拍了沈西苓的《船家女》,徐来才以一个繁华落尽的太湖船家女的形象,为自己的演技正名。只是,阮玲玉的忽然自杀,给了她很大的触动。她忽然害怕起来,也忽然明白了点什么。据说,在吊唁完昔日好姊妹阮玲玉之后,徐来一病20多天,病好之后,仿若脱胎换骨。繁华背后,一地颓唐,光鲜的娱乐圈,巨大的争议,会将一个女人带向何处?徐来决定改变生活状态,过安稳的人生。

徐来的感情生活,很明确地分为两段,一段与书生,一段与武将。她和黎锦晖,是艺术的结合,奠基于理想的追求。徐来是不拘一格的,她爱黎锦晖,但也只是崇拜的爱。他比她大了18岁,她和他的女儿是同龄人。他们是师生恋。1928年,黎锦晖带中华歌舞团下南洋演出,后遇波折,有几个团员和他一起滞留新加坡。根据新加坡法律,孤男寡女,同处一室,不合规矩,有人提议说徐来干脆冒充黎团长的妻子,另一个女孩钱蓁蓁,则改名黎莉莉,当起了黎的养女。当年的顺水推舟,弄假成真,徐来便这样成了黎锦晖的第二任妻子。老夫少妻,黎锦晖对徐来是宠爱的,在他面前,徐来的每个动作、每次娇嗔,大概都是可爱的。据王人美回忆,黎锦晖买了汽车,为了讨徐来的欢心,特地花几百块去买了个“7272”的汽车牌照,只因为按照乐谱发音“7272”和上海话“徐来徐来”谐音。

黎锦晖不理财。王人美在回忆录中说:“黎先生从不贪财,也不善理财,可是,他经常处于经济困境。一方面,他要维持明月社,维持一个几十人的歌舞团体不是件容易的事。”他靠写歌赚钱,30年代初,他写的《毛毛雨》《桃花江》都红极一时,传唱度极高,还因此“树大招风”,被人点名批评,认为其与时代精神不符,麻醉人们意志。其实客观来看,黎锦晖写的也只是都市文化环境里比较容易出产的爱情歌曲,无伤大雅,传唱起来,也是必然。那时候黎锦晖光靠写歌,就能有稳定的收入,每月1000多块钱基本能支撑起徐来阔太太的日子。可是,热心于做歌舞团的黎锦晖,很快又会把写歌的收入消耗掉,最糟糕时可能还要徐来贴补。而且,黎锦晖的生活也比较阔绰。据王人美说,1935年前后,黎先生还抽上了鸦片烟,不能自拔(也许因为情伤)。这些都为徐来和黎锦晖的夫妻生活,增添了不稳定因素。

黎锦晖是一个缔造者,他追求的,是现代都市艺术的创造,中国的流行音乐正是在他手里有了雏形。黎锦晖是漂泊的、艰辛的,不断在生活的历练中寻找创作灵感,这种激情与执着,徐来在20岁的时候,可能会表示钦慕与追随,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她不能不考虑归宿问题,在阮玲玉去世过后,她越发渴望一个强大、温暖、完整的家,偏偏这一切,是黎锦晖不能提供给她的。徐来对于黎锦晖,很可能是崇拜多于爱。黎锦晖的才华与追求,以及对艺术的执着,都曾像一道绚丽的霞光,笼罩着徐来的世界,可这种笼罩是不持久的,当黑夜来临,霞光退去,徐来少不了会觉得有点冷。

当崇拜的殿堂渐渐倒塌,外界的流言乘虚而入,他们的感情则无可避免地出现裂纹,徐来慢慢明白,眼前的这男人不是万能的,他的成熟、谙于世故,让他失去了年轻人的那种勇气;歌舞团去全国巡演,遇到流氓地痞的欺侮与敲诈,他也会选择“瓦全”,小心退缩,这是中年人的生存智慧,但在年轻的徐来看来,却未必是男子汉的表现。徐来对黎锦晖办歌舞团不满。而其明月社崛起的新秀们,与“老队员”徐来也形成鲜明的对比,她的歌舞没有她们好,明月社“四大天王”王人美、黎莉莉、薛玲仙、胡笳名震京津,后来更是有了周小红(周璇)这样的新秀小师妹,徐来落后了。而且,黎锦晖也说过,徐来的歌声不是那么好听。这些都让她多少有些自卑的情绪,她怅然无奈,是有些负气的。这个时候,原本就环绕在她生活中的唐生明再度出现了。曾经,她未必那么注意他,可是,在婚姻生活的种种不如意的情况下,徐来一下“发现”了这男人。

唐生明出身豪门,他的哥哥唐生智是国民党高级将领。而出身大富之家的他,也养成了一种花花公子做派。唐生明风流倜傥,一掷千金,他是那种有点小邪气,有点流氓作风的男人,他的正义感和事业心,往往是隐藏在这些浮华的表象之下的。唐生明很早就知道徐来,他们都是湖南人,明月歌舞社的表演,唐生明没少去捧场。那时候,徐来对这个流里流气的男人可能并无多少好感。那时候她简单、执着,不谙世事,那时候她还没嫁给黎锦晖,那时候他也不是什么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可是,世事多变,对人的感觉,也仿佛黄浦江流水,每日颜色都会不同。再相逢时,唐生明成了国民党的中将,徐来成了大上海的当红明星。

徐来与唐生明的结合,一是有爱,基于对前一个男人的失望的爱,同龄人之间的爱;第二,她也想找寻找一个坚实的依靠、安稳的人生。他们是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据说,在唐生明追求徐来的那段时间,黎锦晖收到过匿名信,信里夹着子弹。更雪上加霜的是,徐来和黎锦晖的女儿小凤,也在这个时候生病离世。黎徐的感情,走到了边缘。徐来安葬了小凤,便离开了家,与唐生明同居了,和黎锦晖的官司,交给律师办理。她无力过问。

黎锦晖一生有过三次婚姻。第一次婚姻,赐予了他一个宝贝女儿黎明晖;第二次婚姻,是一次华丽却最终失败的冒险。曾经的沧海,如今的平淡生活,黎锦晖终于从他的青春期醒来。据说离婚时,黎锦晖把家里的房产、汽车、钢琴等都给了徐来。“文艺中年”的婚姻失败,给了黎锦晖巨大的精神打击,人生就此跌至谷底,他开始抽鸦片,很有些“借酒浇愁愁更愁”的意思。剧社也办得不是很理想。好在这个时候,一个叫梁惠芳的女人来到了他身边,伸出双臂,给他温暖抚慰,与他携手走入婚姻围城。他曾经为爱奋不顾身,如今,好在也有人为他奋不顾身。

1935年,是徐来生命中一个痛苦的转折点。婚姻破裂,爱女夭逝,旧人离去,新人到来,徐来需要时间来适应,来调整心情,好好想想未来的路。她迷惘彷徨,心力交瘁。拍完了《船家女》,她终于在事业上有了小突破。可随之而来的,却是好姐妹阮玲玉的自杀。徐来懵了,她感慨道:“一个有了顶高地位的艺人,她的结局竟是这样,自己也不高兴再干电影了!”她过够了漂泊的日子,毁誉参半的生活,她第一次想要定下来,稳稳当当地定下来,过一种普通又富足的生活。她褪去戏服,摘掉光环,嫁给了唐生明,做起了唐太太。唐生明娶了徐来之后,收心敛意,花花公子居然脾性大改,不再出去寻花问柳。或许,他爱徐来,从来都是比徐来爱他多一些。他们在一起生了四个孩子,徐来终于找到了理想中的家:一个忠诚又富有的丈夫,几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徐来平静的日子并没有过几年。徐来的豪门生活,出乎许多人的意料。1940年,当她陪着丈夫唐生明从上海去到南京的时候,估计她自己的心也颤了几颤。婚前她可能不知道,唐生明的身份太特殊了,因为独特的家族关系,唐生明在国民党、汪伪、日军等势力之间,是个微妙的桥梁式人物。唐生明成为国民党在汪伪政权的“卧底”,汪伪政权也热情地拥抱了这个特殊人物。到了南京之后,唐生明做的是高官,住的是洋房,而他的太太徐来女士,自然也就成了高官太太社交圈必不可少的人物。徐来的南京岁月,是华丽的,但又是惊心动魄的。她穿梭在牌局和饭局之间,与各路政要、太太们周旋,偶尔还能弄到个把“重要情报”。此时的徐来,是太太,也是谍报人员。嫁给唐生明的时候,徐来可能想不到,自己会有这一天。一人分饰两角的痛苦,提心吊胆的日子,被认为是“汉奸”的压力,恐怕都不是她当初想要的,也未必是她能承担的,可是,这一切,她必须接受,人生,没有什么绝对的安稳,那么,也唯有在暴风雨中舞蹈而已。

婚姻之内的徐来,也许从来都不愉快。第一段婚姻里,她曾经为爱勇敢,又因为不勇敢而退缩。第二段婚姻,她追求安稳与平淡,却终究因为政治风云的变幻,而一下子深陷其中,无法掌控命运。抗战胜利后,徐来和丈夫唐生明迁居香港。1956年,他们听从祖国的召唤,回到北京定居。“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因为个人“复杂的历史”,唐生明夫妇受到冲击,唐生明熬了过来,徐来却死在狱中。徐来的人缘很好。嫁给黎锦晖的时候,黎锦晖的女儿黎明晖,可以说和她是同学。黎明晖对这个后妈并无多少怨言。当明星的时候,徐来的小师妹王人美也说她心地善良。黎锦晖后来的子女,提起徐来,也都客观淡然。唐生明一生挚爱徐来。1981年,唐生明再次看到了徐来的电影作品《船家女》,他泪流满面。

徐来去世后,唐生明曾说:“她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好女人!”好在哪?水中鱼,鞋中沙,其中的牺牲与成全,不足为外人道。徐来不是一个有大志向的女人,她演电影、息影、离婚、嫁人,也只是为了一点富足、平凡的生活。可是,在围着男人转、跟着男人走、在男人身边寻找幸福的几十年里,她得到了吗?也许,所有的幸福,都有咬牙坚持的成分,只是,朝哪个方向坚持,就要看自己的选择了。爱吗?很爱。痛吗?很痛。这就是生活,也是人生。

周璇最动人的特点,在于朴素。也正因为这种朴素,她一下从当时上海滩上各类妖艳的歌星,或是浓艳的影星中跳出来了。她贫寒的出身,颠沛流离的经历,天真的性格,踏实的人生态度,都让她成为那一代明星中很独特的一个。据说不化妆的周璇,黑黑瘦瘦,脸色蜡黄,很不起眼,但一化上妆,走到镜头前,她身上的那种纯净与素朴,一下子便被放大了。她是标准的邻家小妹,梳着辫子,一脸的天真和顽皮,然而又有种蓓蕾初绽的秀美。她是天涯的歌女,马路上的天使,穿着极简朴的衣服,闪着一双明眸,张嘴就唱:天涯啊,海角……周璇很能给人一种亲切感,她不是那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女明星,她能给人一种“天涯若比邻”的贴近。她是上海市井随处可见的小妹,天真、善良、俏皮,仿佛你早上打开门,走到四马路上去,路上卖报的小姑娘就是周璇;你去茶馆喝茶,馆子里唱曲的就是周璇;你去电影院看电影,门口站着卖东西的也是周璇。她那一张脸孔,让你觉得似曾相识,但却又能轻轻松松从这些大众里跳出来,独树一帜。

周璇像一件清雅的淡蓝色阴丹士林布旗袍,代表民国上海一种最素朴的姿态,她主打的是天然神气,她是嘴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她甚至会有些少女的羞涩与慌乱,但这恰恰是美的一部分。昏天暗地的酒与烟,是周璇不喜欢的,她唱着《夜上海》,“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但这却不是她的追求,她过着夜生活,终究也只是为了“衣食住行”。周璇的朴素,是缝在乱世的镶边里的,是一起腔,一上调,就能唱到你眼里含泪的那种。相比于繁华躁动的大上海,周璇是静的,她是夜上海的繁华躁动下的一条潜流,冰凉冰凉,一下就能滋润你疲惫的心。她是混杂的世俗世界,捧出来的一朵花,融入人世,充满人间气味,也格外脆弱。

周璇崛起在歌舞,大红于电影,而在电影中,她又屡屡唱出金曲。她是民国女星中,少有的歌、舞、影三栖明星。1931年,年仅11岁的周小红,在别人的介绍下,进入黎锦晖的明月歌舞社学习歌舞。在明月社,她几乎是最小的一个,黎明晖、王人美、徐来、黎莉莉、白虹等一批大姐级学员后来都在电影中有所建树,但在歌唱的道路上,周璇无疑是走得最远的。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周小红在明月社的演出中,以一曲《民族之光》惊艳众人,尤其是那一句“与敌人周旋于沙场”,直唱得人热血沸腾。黎锦晖灵机一动,替周小红取了“周旋”二字,再加个斜玉旁,带点女性色彩,有美玉的意思,自此,一代歌后周璇横空出世。周璇的声音,和旗袍、老街道、月份牌以及张爱玲的文字一样,是老上海留给人们的重要名片。周璇是“金嗓子”,她的歌声极具有穿透力,仿佛是从肺腑唱出来,也娇也嫩,但绝不是靡靡之音,内里还有气骨在。周璇的声音很纯粹,仿佛一块毫无瑕疵的美玉,放在丝绸上,放出圆润的光。

对于艺术和歌唱,周璇始终执着追求,有“月样的精神”:无论遭遇多少困难,只要坚持,总有云开月明的一日。她在歌舞团时,年纪最小,最不起眼,入行也最迟,而且她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周璇的求知欲很强,也很用功。为了练歌,天色微白她就起床,到空地上吊嗓、练唱。她用自然发声法唱民歌,虽然足够婉转悠扬,但音域却偏窄,与西方的美声唱法比,缺少了一种震撼力量。周璇为了中西合璧,四处求教,还曾拜在一位美籍歌唱家门下,一周去听两次课,风雨无阻。所以说,周璇在歌唱上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天赋加勤奋的结果。联华公司成立后,明月歌舞团并入联华,成为联华歌舞团,而后,联华电影公司财务出问题,歌舞团解散,几大台柱王人美、黎莉莉等纷纷转型迈入影坛,周璇却一直坚持着歌唱事业。那时候,周璇有点像现在的“通告艺人”,跑电台,唱现场,一唱就是几十分钟,辛苦,但也满足。1933年,在上海各电台联合举办的歌唱比赛中,周璇取得亚军,仅次于师姐白虹,位列上海十大歌星。不过,有趣的是,当年的十大歌星,除了李香兰和白光在后世还有点名气,其他歌星大都淹没史海,唯有周璇的声音留了下来,她的声音是“如金笛鸣,沁入人心”,是老上海的余音绕梁。

周璇走入电影界的时间相对比较晚。在丁悚和龚之方的介绍下,她1935年才开始在电影中出演角色。她演过《如水流年》《红楼春深》和《美人恩》,还在艺华的软性电影《化身姑娘》中和袁美云演过对手戏。那惊世骇俗的同性之吻,到现在看来还是“有意味的形式”。由此也可以看出,在电影这件事上,周璇失去了她对音乐的那种掌控力。她有足够的名气,来作为影片公司的噱头,来号召票房,即便是在后来她最红的时候,她自己有权力挑选电影本子的时候,她也没能拍到适合自己的电影。不知周璇在进入电影界的最初,为何会与文艺气质最重的联华公司擦肩而过。如果一开始她就能像王人美、黎莉莉那样,演到《渔光曲》《大路》《体育皇后》这样的影片,她的电影生涯可能又是一种格局。好在1937年,周璇终于等到了一部属于她自己的电影——《马路天使》,弥补了她影坛生涯的遗憾。

弄堂、吹鼓手、卖报人、理发师、失业者、小贩,还有天涯的妓女和歌女,《马路天使》无疑是现实的写真。周璇在这部电影里,本色演出,她的人生与剧中人物的人生,无限地靠近、重叠……她曾经叫小红,剧中人物也叫小红,她曾经流落天涯,剧中人物也是孤苦无依,那种寥落的心情、悲观中怀抱着的希望,让周璇仿佛在电影中找到了自己。她在电影中献唱几曲,《四季歌》《天涯歌女》,一出现就成为经典。《马路天使》的成功,让周璇的歌唱事业更上一层楼。一影一歌,仿佛周璇的两个翅膀,扑腾扑腾,迅速造就了她在演艺圈的盛名。1941年,《上海日报》发起电影皇后评选,周璇当选,但她却全然看淡,第二天就发表启事,推辞影后之名。周璇一生拍过40多部电影,堪称高产,但她自己满意的作品却寥若晨星,抗战胜利后,有人问起她这些年都拍了什么影片,周璇忧伤地说:“不要提了,没有一部我喜欢的戏——我这一生中只有一部《马路天使》……

电影生涯给周璇带来了声名,也带来了不幸。1938年秋天,周璇加入了干爹柳中浩的国华影业公司,开始帮助柳拓展事业。周璇成了柳中浩的摇钱树。在国华期间,周璇经历了流产、夫妻感情的损毁等一系列波折,还在三年中,一口气拍了18部电影。有时候为了跟其他公司竞争,抢进度,柳中浩甚至连续多天把摄影棚锁起来,拍完才放周璇离开。此时的电影对于周璇来说,已经成了一项机械的工作,而不是艺术的追求或是享受,她心力交瘁,并且开始被迫接受“药物保健”。“孤岛”时期,在柳老板的示意下,周璇在刚流产不久、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一周时间拍完《三笑》,被传为影坛奇闻。原来,为保拍摄进度,老板吩咐每天给周璇打一针“牛肝精”。后来她总是头疼,跟这段时间的药物注射也有很大关系。上海沦陷后,周璇深入简出,不再拍片,直到1943年才复出“华影”,拍了卜万苍执导的《渔家女》,轰动上海。抗战胜利后,周璇去香港拍片,演了《忆江南》等片子。1950年,周璇从香港回到上海治病,第二年,她的病情有所好转,电影厂找她拍《和平鸽》,但无奈她中途病情发作,只好停演。

作为女明星,周璇的一生,可以很明显地分为两个层次。银幕之上,她光芒万丈,受万人追捧,可是,银幕之下,她又是女星中少有的凄悲者。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即使在名声最盛的时候,她也谦和低调,温柔和善,对于私人生活,她始终追求两个字:正常。她只是想要一个正常的家庭。这家庭里有严父慈母,互帮互助的兄弟姐妹,而后,又有爱她支持她的丈夫,可爱的孩子,其乐融融,过简单平凡的生活。可是,盛名之下,在各种力量的撕扯下,周璇简单的家庭理想,几度成为泡影。周璇一辈子在寻找“家”的幻境。

周璇最耿耿于怀的,是自己的身世,她一直在苦苦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1941年,她给《万象》杂志写《我的所以出走》时说:“我首先要告诉诸位的,是我的身世。我是一个凄零的女子,我不知道我的诞生之地,不知道我的父母,甚至不知道我的姓氏。当我六岁的时候,我开始为周姓的一个妇人所收养,她就是我的养母。六岁以前我是谁家的女孩子,我不知道,这已经成为永远不能知道的渺茫的事了!当然,我的原姓决不会姓周。”

幼年时,周璇的家不像家。因为娘舅的荒唐,她从一个完整的家中漂流出来,被转卖到上海一个“广东阿三”家做养女。她的养父叫周留根,在上海英租界工商部当翻译,养母是个唱粤剧的女戏子邝凤妹,她被取名为周玉芬,小名小红,她希望这个女孩以后能走上演艺道路,完成自己没能走红的遗憾。幼年的家在周璇心里从来不是温暖和煦的,幼年的家像上海的黄梅天,滴滴答答下着雨,滴到人的心里去。她不明白父亲的反复无常,母亲的时冷时热,也不知道为什么在父母眼里,她总犯错。家道中落,父亲丢了工作,她只好和周太太一起去做零工,补贴家用。她还险些被卖去青楼,坠入火坑。在那个家里,周璇知冷知暖,她原本以为,一切只是生活对她的考验,但当她无意中得知自己并非亲生女时,她惊愕了,而后她似乎明白了一切。幼年

的家对周璇来说是个噩梦,一觉醒来,她出了一身冷汗,哭过痛过后,她穿好衣服,走出了那个家。

明月歌舞社曾经是她的家。1931年,邝凤妹的妹妹,把周小红介绍进明月社当学员。琴师章锦文为周小红的歌声所感,邀她加入了明月社。在家庭之外,周小红第一次有了可以皈依的集体。在这里,她学习唱歌,结了许多好姐妹,她还有了新的名字:周璇。她跟着其他学员上台表演,唱出自己的精彩,转瞬之间,她的生命忽然打开了。明月社对周璇来说,是个人生的大转折,也是个不错的台阶,它就像桃花源的入口,周璇不小心走进去,豁然开朗,看见了更广阔的天,这一年,她才12岁。她有些羞涩,有些腼腆,她是那么不起眼,进社第一天,她开口唱了一支江苏民间小调:“我有一段情呀,唱拨拉诸公听呀,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让我来唱一支江南景呀……”

严华曾经是她的家。不能否认,如果没有明月社的“桃花太子”严华,就没有后来叱咤歌坛的周璇。严华比周璇大七八岁。他白净魁梧,一张方脸,高高的鼻子,头发有点卷,眼睛里时常带着笑意。对周璇来说,严华曾经是一片天,很大一片。他看上去很贵气,又似乎什么都会,他教她识谱、弹琴,练习国语。据说每次见面时候,周璇一开说出个“侬”字,严华立刻伸出手指,挡在唇边,周璇立刻笑呵呵“承认错误”——她得跟他说国语,叫他“严先生”。他是她的老师,也是少女们心中的偶像。在年幼的周璇心中,他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大哥,有困难,不用说,找严华就对了。而他,也确确实实像一把巨大的保护伞,为周璇撑起一片宁静的港湾。任凭外面风雨琳琅,执子之手,就很笃定,勇敢期待明天。

和严华在一起的最初的日子,周璇是安然的、向上的,敢于追逐梦想。严华像一双温厚的大手,稳稳地放在周璇的背后,她无力时,他推着她;她跌坠时,他接住她。明月社解散,周璇愁眉不展,泪滴两颊。严华说,我不会不管你的。他建立了自己的歌舞团,鼎力支持周璇的歌唱事业,他带着周璇跑电台,做演唱,走红过后,又陪伴她一起去录音,去跑各种局、各种场。他们是音乐上的知音,天作的伴侣,周璇能成为“金嗓子”,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严华功不可没。对周璇来说,严华是一个梦幻的初恋,带着神光,她对严华的爱,是从他崇高的形象中迸发出来的。他对她有恩,她不能忘怀,她给他写信,表明心迹。他们的结合,是那么惹人羡慕,顺理成章,女的柔弱美丽,男的潇洒帅气。1938年7月10日,严华和周璇在北平西长安街春园饭店举行了婚礼。在上海霞飞路,有人看到新婚后严华和周璇,手拖着手,说说笑笑并排压马路。他们一个是淡色的天,一个是深色的地,叠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周璇和严华的关系,在周璇走红之后发生了微妙的转变。经济上的差距,流言的散布,彼此间的误会,周璇女性意识的觉醒,都让他们的关系变得艰难。婚姻是一个牢笼,在外面的想进去,在里面的想要打出来。曾经,周璇是严华羽翼下依人的小鸟,可是,渐渐地,周璇有了自己的经济收入,名气越来越大,她出去拍戏,追求自己的事业,免不了要挣脱严华的“保护”。可是,严华对周璇的这种渐行渐远,是不大适应的。他与周璇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与萧军和萧红的关系很像。女方都是曾经被拯救的,男方则是顶天立地的。但当女方成长起来之后,两性间原有的“平衡”受到了冲击。

他们总是因为一些小事争吵,外人的撺掇,媒体的渲染,让他们的关系雪上加霜。严华的出发点,始终是为周璇着想,他不喜欢周璇的那位干爹柳中浩。柳中浩施加给周璇的大劳动量,在严华看来是不能接受的。他找柳理论,可周璇却认为他这样做是对她的不理解,是对她工作的不支持。还有绯闻,周璇和男演员韩非“莫须有”的绯闻,也让严华醋意十足。一旦争吵起来,便覆水难收。严华有些舍不得离婚,但闹到这一步,他似乎也没有选择,据说那时曾有人拿枪指着他的脑袋说:“离婚小心侬的骷郎头!”他家的窗户,也三天两头被人砸破。他们甚至在签署离婚协议的时候,都没有碰面,一个在浦东大厦的写字楼里签,一个在枕流公寓里签。曾经的生死相依,不离不弃,到如今的避而不见,陌路无语,也仅仅走过了几年的距离。周璇出来了,可等着她的,却并不是一个平静的后花园,她必须走到前台去,接受命运的考验。

1940年,周璇和严华分开后,一直没有结婚。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之后,她对婚姻的态度更加严肃了。作为当时最赚钱的女明星,周璇的私人生活是平淡的,她很少出去交际,日常装扮也非常朴素,朴素得甚至不像个明星。可周璇还是有很多人追,包括绸布店小开朱怀德。但周璇一直定不下决心,犹犹豫豫拖着,他们都不是她欣赏的人。抗战末期,周璇认识了石挥,那时候,他们一个是“金嗓子”,一个是“话剧皇帝”,如日中天。他们互有好感,不久就进入了交往阶段。周璇在日记里写:“对这段感情既兴奋又恐惧,但心里知道这是个能够托付的男人。”他们都像是赶了很长的路,被生活折磨得筋疲力尽,恍惚之间,看到了对方,那种感念,仿佛温泉浸润了冰冷的心。1946年,周璇往返于沪港之间拍戏,她托石挥照顾家里。石挥总会给她写信,而周璇也尽可能地快些完成拍摄,飞回上海与他团聚。他们还合作过一部电影,叫《夜店》,甚至有传说他们订过婚。可是,一切的美好,还是再次被污浊的环境所损毁,各自的骄傲,让石挥和周璇没能组成一个家。

周璇在香港的时候,总是能听到一些从上海传来的小道消息,大多是石挥的绯闻。当记者采访周璇时,问及感情,周璇也总是语焉不详,一会说自己和石挥只是朋友,一会又说自己有很多男朋友。对于婚姻,周璇是心有余悸的。她不能确定石挥是否能带给她幸福,毕竟他和严华一样,都是骄傲的北方男人。流言弥漫着,一天一天,他们之间的猜忌越来越多,一年后,周璇回到上海,人事全非,再见面时,两人都非常克制,淡淡的,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过。周璇一直忘不了石挥。1951年,周璇进了精神疗养院,她去新华电影院看电影,正好撞见石挥主演的《光辉灿烂》。晚些时候,周璇记下日记:“好久没有看见石挥了,他的演技永远使人喜欢。也不知道他人在上海还是在北京,因他告诉我要同童葆苓订婚了呢!很使我难过,当然我愿意他能幸福,我们的友谊之爱决不改变。总之,只有我自己对不起人家,没有别的话好说,永远回忆着,自己难过吧,活该!”

周璇曾经误以为朱怀德能给她一个家。他曾经对她殷勤备至,她拍戏,他去端茶倒水,仿佛小助理;她骑自行车跌坏了腿,他总是小心搀扶;她想吃什么,他立刻想方设法弄来;她的衣装布料,他也能包办;甚至她去香港拍戏,他也能紧紧跟随,不放过体贴的机会。他还帮周璇做投资,让她的存款多了三倍。对周璇来说,朱怀德很像是一个上得了台面的备胎,体贴细致、家道殷实,但他所做的一切,还不足以让她奋不顾身,因为她还有梦,对心目中的那个Mr。?Right还有期待。可是,当石挥从她的生命中走开的时候,周璇的梦一下破灭了,她不再坚持。朱怀德一如往常地走了过来,她或许第一次看清了他的好,很自然地,周璇尘埃落定。她与朱怀德同居了。或许,也正因为这个长期的备胎地位,让朱怀德在后来,对周璇的态度起了一百八十度大改观。1950年,周璇大着肚子回到上海,但却没有人愿意认她腹中的孩子,包括曾经对她百依百顺的朱怀德。孩子的亲生父亲,也成为一个谜。

画家唐棣曾给过周璇一个短暂的家。他们结缘于电影《和平鸽》,她是女主角,他是电影广告画画家。这时的周璇,不单单需要情感的慰藉,她对于生活,也有些力不从心了。唐棣的出现,仿佛天边的夕阳,温暖了她最后的岁月。可是他们的结合也很快招来了不幸。唐棣和周璇同居并且有孩子的传闻,在电影届传得沸沸扬扬。周璇不解,打算光明正大去和唐棣结婚。可是,在这之前,唐棣却被莫名其妙地起诉,被控罪名是诈骗和诱奸。最终,他被判刑三年。周璇最后一个家还没能组建起来,男主人公便锒铛入狱。周璇对于家的渴望,彻底破灭。周璇说:“我觉得自己意志不定,心又太直,所以害了自己,到今天真是吃足了苦头,一言难尽,不说也罢。”

周璇生命的最后几年,是在不适与疯狂中度过的,个人情感生活的不幸,文艺氛围的突转,都让她感到一种恐慌。1957年7月22日,周璇去世,她的死因一直为人们所争论,她是民国文艺史留下最多谜题的女明星之一。她卓著的艺术成与悲凄的人生旅程之间,形成了一种奇异对照,对照出一个女人在男人的世界里失败的奋斗史。她始终是一个家的寻觅者,但却终其一生没能找到。

周璇在她的日记第一页上写道:把人家的过错来惩罚自己是世界上最傻的傻瓜。她没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但命运,却用一种“看不见”的方式,给了她无数打击。她努力抵抗,站起来,又倒下,仿佛遍体鳞伤的女战士,为了爱的理想,牺牲了自己。周璇一生有过10个名字,她曾经叫苏璞,被收养后,改名周小红;在明月社时,她改名周璇,也叫璇子;在香港,她曾用过周英这个名字办银行保管箱业务;1957年她进精神病院,病历卡上的名字叫周贞。她的不断地“被命名”,也像一曲哀歌,幽幽地唱着她的来路。

离开周璇后,严华告别了文艺圈,转做企业,他又结了婚,有了新的家庭,但他一直忘不了周璇。?晚年时,有人找他聊天,他依旧很爱聊周璇。据说他太太听了不耐烦,在一旁说:“人家人都死了,还一天到晚周璇。”她是他的一段痴。严华临死前念念不忘:“如果我不跟她吵闹,不跟她离婚,小璇子后来就不会那么苦了。”可是,人生没有如果,命运的安排,惨烈又无常。周璇去世后,电影圈许多人都去了,唯独石挥没有到场。过了一些时候,石挥失踪了,再后来,人们在吴淞口的滩涂上发现了他。他跳海自杀了。他从来都是个烈性的男子。他和她,终究没能在一起,却出人意料地死在了同一年。

王人美身上有股乡野气,她好像一只小野猫,不小心闯入了大都市,瞪着两只眼,东看看,西看看,桀骜不驯,肆意奔跑。她也好像一只清新的芦笋,碧绿碧绿的,点缀在上海滩这盘荤菜上,爽利喜人。湖南女孩王人美,在上海的电影界异军突起,她好像和现代文明毫不相干,但她也不是传统的小姐、太太,她是乡村中国最有活力的一点美,粗犷、淳朴、野性。她又是解放的,她不是乡村中国里被礼教重重裹挟的旧式女子,她没裹脚,也读了点书,有了点追求自由的观念,乡下的守旧她还来不及沾染,便跑到灯红酒绿的大上海。她不细腻,她不是精雕细刻的首饰,而是天真未凿的璞玉,欣赏她的美,还真需要一些胆识。王人美总是笑,咧着嘴,眯着眼,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她是不设防的,所以她也没有敌人。她仿佛一颗红黑的杨梅,放进杯里,便能泡成一汪杨梅汤,酸酸甜甜,沁人心脾。她是自然的精灵。

王人美“野”的原因,多少可以追溯到幼年时父亲的宠爱。王人美的父亲王正枢,是湖南有名的数学教员,曾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毛泽东在湖南师范读书时,王正枢对他很是器重。王正枢开明、豁达,不拘一格。他们家的女儿,偷看《红楼梦》不会被管,一律大脚,不会被缠上又臭又长的布。他们家的孩子,被鼓励知识面宽一点,读点书,学点工业,将来好救国。王正枢把大儿子送去德国留学,以期救华。王人美的兄弟姐妹后来都走出湖南,闯荡世界,各自精彩,这背后,父亲早年的开明教导功不可没。他没有给孩子们留下多少财产,但却教会了他们怎么去做一个乐观的人。

王人美成名在歌舞。她从小就爱唱爱跳,爱动爱闹,一块小石子,能被她从家门口踢到学校门口。放了学她也不愿回家,而是黏在操场上,跑步、跳高、走两条铁环吊起来的浪桥。她大胆泼辣,不惧风浪,小时候的玩耍经历,显然给了她不少经验,后来她拍成名大作《渔光曲》,演一个船家女,摄制组随船出海,风急浪高,船身颠簸,好多人头晕目眩,摄影师甚至呕吐得卧床不起,王人美却如闲庭信步,自在安然。王人美也小时候也唱歌,学会一首歌后,她有时拿手打着拍子唱,有时则找来一根筷子几只碗,叮叮当当敲起节奏。大革命失败后,王家人风云流散,王人美和三哥王人艺一起,被二哥王人路送进上海的美美女校就读,校长是著名的黎锦熙先生。王人美入校两个月,美美女校就宣告结束,中华歌舞团(明月社)诞生,跟着就是下南洋演出。在南洋,尽管她总是演一些配角,像《三蝴蝶》里的花朵、《葡萄仙子》里的甲虫,但她却成长得很快。所以说王人美的一身歌舞本领,完全是在舞台演出中练出来的,基本功扎实得很。那几乎也是她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岁月。

王人美红在北平。1930年春,明月社挥师北上,去招生,也顺便开拓北方市场。在清华大学的联华会上,王人美做《三蝴蝶》的主角,扮演吃重的红蝴蝶,一举成名,学生们送锦旗给她们,紧接着,她们又接到了北平真广大戏院的邀请,在五月份公演三天,场场爆满,而后,明月社长驱直入,在北平、天津的各大戏院公演,明月社就此名震京津,王人美、黎莉莉、薛玲仙、胡笳更是被美誉为歌舞“四大天王”。歌舞是王人美从影的底子。后来,明月社并入联华电影公司,变成联华歌舞班,王人美也就顺理成章地从“四大天王”中的一员,转身成为一个电影演员。

导演孙瑜是王人美的伯乐。王人美是顽石一颗,孙瑜一双慧眼,看见了她的真,然后,伸出手指,点石成金。孙瑜选演员,不是说不加了解,光看长相就拍板。联华歌舞班成立后,他就常常去歌舞班看表演,歌舞班去南京等地公演,他也跟随前往。他比王人美大十来岁,很有耐心。1931年冬天,孙瑜正式提出邀请王人美当《野玫瑰》的女主角小凤。“九一八”事变之后孙瑜开始写剧本,年底开拍,拍了20多天,完成于“一二八”事变的炮火声中。孙瑜很注重美感,在《野玫瑰》里,扮演孩子王小凤的王人美,居然被他拍得那么有韵味。他告诉化妆师,即便是她身上的一个补丁,也不能粗粗糙糙打上去,而要搞得像花朵一样,打在合适的地方,就显得美。他总能抓住底层人身上那种原始质朴的美。他最有诗意的地方,正在于超越了阶级的,对于青春的歌颂。王人美也凭借此片,轻松在电影界站住了脚。她的风格很明确,就是真实、自然,没有装腔作势、忸怩作态。

《渔光曲》把王人美的事业推向顶峰。1933年春节前夕,明月社解散,赫德路恒德里的社址也退了租,王人美没有地方可住,就搬到二哥王人路家里暂住。王人路家是胶州路1705弄5号,蔡楚生刚好住在7号,是邻居。有一天,导演蔡楚生找到王人美,说自己新写了一个剧本,叫《渔光曲》,想请她演女主角小猫。这个时候,王人美已经与蔡合作过一部《都会的早晨》,算是比较熟,听了这个悲惨故事,一口答应,决定出演。与《野玫瑰》的速战速决不同,《渔光曲》整整拍了18个月,1933年起拍,一直到1934年6月14日才在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演。结果,该片连映84天,一举打破了胡蝶主演的《姊妹花》创下的纪录。第二年5月,片子被送去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参展,又获得荣誉奖,蜚声大江南北。这一年,王人美不过19岁。《渔光曲》之后,王人美完全成长为一个艺人,电影对于她,不再是玩票性质,而成为终身的追求,后来,她拍《风云儿女》《壮志凌云》,主演《回春之曲》《保卫卢沟桥》,她银幕生涯很长,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她也还有角色登上银幕,比如《猛河黎明》《青春的脚步》以及《青春之歌》。

也就在《渔光曲》拍摄的进程中,王人美结婚了,和金焰,那个著名的“电影皇帝”。他们很相似,年轻、有活力、真诚、质朴,都来自底层,都对事业有一种信仰,对人生怀着朴素的希望。那时候,金焰有许多影迷,有些女影迷给他写信,一写就是几万字,柔情绵绵。但在众多温软的女子当中,金焰的目光却落在了王人美身上。她显得那么不一样。她是那么泼辣大胆,又热情似火,她能穿着小皮裤、小皮靴,端着小猎枪,跟金焰一起去打猎,也能跟他去一起去跑步、游泳、骑马、打球……做一切疯狂的事情。他们很容易就玩到一块去了,那时金焰有个小汽车,是敞篷的,王人美就坐在车里,马达一发动,两人呼啸而去。早在明月歌舞团时期,金焰和王人美就认识,但直到合作《野玫瑰》,他们才尘埃落定,暗许今生。1934年元旦,联华公司的新年晚会上,新年的钟声敲响,相恋三年的金焰和王人美,各自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色的绒牌,挂在纽扣上,然后由证婚人宣布两人结婚。就是这么素朴,但又是绝大的浪漫。

他们是彼此生命中的奇迹。这一年,金焰24岁,王人美20岁,人生最大的幸运,不过是在最好的年华,遇见最美的彼此。他们一个是金童,一个是玉女,是标准的青春偶像,随便往哪儿一站,便是一道风景。王人美的朋友吕恩回忆说:“我在上海的时候,有一次吃饭,我在楼底下吃饭。他们楼上,金焰跟王人美从楼上下来,王人美是一天到晚,也会唱歌的,王人美唱歌也唱得不错的……她就唱着歌从楼上下来,人家一看王人美跟金焰下来了,好家伙,吃饭的人都不吃饭了,都围上去了,就看他们。”他们永远是众人的焦点。

金焰是个传统的男人,可能更希望“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关系。结婚后,王人美也乐得为家庭付出,推掉了许多电影公司的邀约,从“野猫”变身“家猫”,乖乖做起了主妇。在王人美看来,金焰比她强,比她进步,所以她信任他,愿意听他的安排;此外,在内心深处,王人美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爱就是给”,她爱金焰,就愿意把一切交给金焰来安排,她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中来。但显然,他们都低估了婚姻中的困难。金焰拍《大路》的时候,王人美怀孕临产,他只能抽空去陪她一天,便又返回片场。孩子生下来了,但8天后就死了,王人美也闹也怨,原本完整的感情开始出现小裂缝。没有孩子,为他们感情的断裂埋下了隐患。

抗战爆发后,金焰和王人美流转迁徙,受了不少苦,无论是大环境,还是小环境,都不再允许王人美待在家里做一个主妇。她想要争取点自己的事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烽烟遍地,哀鸿遍野,她不甘心做家猫,而要跑到广大的世界中去。但这是金焰不大能接受的,在他的观念里,就是应该他养活她。她出去拼事业,在他看来多少有些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他有他的自尊,她有她的自由和追求。她就是要参加进步社团大鹏剧社,就是去报考美军打字员来补贴家用。战火连天,他们的心情都很沉郁,他们冷静地想了想彼此的关系,终于在没有吵闹也没有泪水的平静中分手了。他们爱不爱对方?当然很爱,但正因为有了爱,有了为对方着想的种种考虑,才有了固执的冷战、对抗。曾经的恋人,如今的对手,纵然分手,心中还是有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后来,金焰和秦怡结了婚,王人美也找到了叶浅予,第二段婚姻,是他们人生悠远又平淡的常态,而最初的相恋,才是盛年顶顶华丽的音符。也许,错过,本身就是人生的一部分;遗憾,才能成就最美的回忆。

王人美是个闲不住的女子。跟金焰离婚后,她在行政院上海救济署当过英文打字员,也演电影。1947年,她在昆仑公司拍《关不住的春光》,1949年在香港拍《王氏四侠》。她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王人美始终是乐观的、向上的、乐于改变的、有担当的。她对自己,总是严格要求——要求自己跟上时代,适应新环境,做到最好,她后半生所做的,远远超出了一个女演员的承受力。当时代的重担压在身上,她两度精神失常。1951年,她去安徽省怀远县沙沟区新尚乡参加土改,第二年因为肺结核回上海治疗,参加文艺整风。1952年5月,她精神失常,到北京接受治疗,11月病愈。1958年,40岁的王人美再度因为精神失常住院。1965年,她又被调往山西长治县苏店大队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6年回京参加“文化大革命”。时代的洪流中,她也只是一艘颠簸的小船,她痛苦着,坚持着,不为别的,只为内心的平静与美好。“文化大革命”后期,他们这些被批判对象整天枯坐,又不许学习业务。王人美不愿白白浪费时光,便向人学习编灯罩、织杯子套,也学习糊顶棚、裱房间、修理电灯。她总是闲不住,总想做一些新的工作。

20世纪50年代,王人美曾经受到过批评,罪名之一是,“大朋友主义”。在上海时期,王人美就有许多朋友,那时候她是大明星,朋友很多理所当然,但到了晚年,王人美依旧有很多朋友——普通人朋友,则更多的是因为她对大家的照顾。她照顾老伴叶浅予,也照顾许多不该她照顾的人。仅举一例。王人美患脑血栓时,卧病在医院,探病的人当中,有个叫五嫂的老太太,泣不成声。病重的王人美扯开嗓子喊:“你哭什么?你放心。我管你,我养你,我给你送终。”这位五嫂,原本是北影厂传达室工友的妻子。据说是王人美嫂子的姐姐的妯娌,1952年从湖南乡下进城,照顾过病中的王人美。“文化大革命”后期,五嫂成了寡妇,孤苦无依,王人美主动承担义务,每月从工资里拿出10元补贴五嫂,后来又把一张存单交给五嫂任意取用,直到1983年五嫂去世。王人美就是这么大气。

王人美说:“我觉得我的人生道路就像一串螺旋,有时上升,有时折曲,弯弯曲曲。”她的前半生,是按照一个自然人去活,后半生,则是努力去适应“革命”。只是,她这只野猫,始终也没变成家猫,她身上那种原始的爆发力,即便在人生的黄昏,也还能爆发出来。64岁时,身患高血压的王人美,为了参加《雷雨》的演出,每天骑车横穿北京城:她身材娇小,梳着齐耳短发,流星般飞驰而过,对刺骨的北风不屑一顾。这就是王人美,她是个斗士,始终与生活搏斗。她的热情,仿佛火焰,只要星星一点,就能燎原。

提起黎莉莉,头脑中立刻浮现一个词:健美。在那部著名的《体育皇后》里,黎莉莉穿着拼色泳装,系着时髦的白色腰带,戴着白泳帽,微笑着,肆无忌惮地伸展着双臂和大腿。这一形象,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上海,仿佛一场台风,始一出现,就以一种强劲的力道,冲积着上海影坛浮靡又忧伤的空气。黎莉莉长相大气,但又不乏女性的娇美,她不是尖脸的美女,她的脸有点圆,较为饱满,很有些西方女星的阔朗相,她很像一朵铿锵的玫瑰,而不是娇嫩的茉莉花。黎莉莉的银幕形象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她不是民国早期电影里那些凄凄惨惨戚戚的娇花弱柳,而是一株红花绿叶的美人蕉,在上海那片冲积平原上肆意蔓延、生长。黎莉莉是一个非常本色的演员,她去拍戏,很多时候,也是在演她自己,电影中的角色,不过是帮她释放身体里那个原本就有的自己。黎莉莉说,我演戏只能本色演出,阮玲玉是什么都能演。也因此,阮玲玉是戏如人生,黎莉莉是人生如戏。

黎莉莉是那种充满生命活力的女子,她的原名叫钱蓁蓁,小名“小旺”。蓁蓁,意为生命力旺盛,最初的这个名字就仿佛黎莉莉的护身符,巧妙地保护着这个活蹦乱跳的女孩。黎莉莉的童年并不安定。她的父亲钱壮飞,被誉为“龙潭三杰”,是中共打入国民党内部的地下工作者,母亲张振华,也同样做地下工作。因为父母工作的特殊性,黎莉莉的童年是颠沛流离的,她去女校寄过宿住过北京孤儿工读园,还当过人家的养女,在戏班子学过戏。但黎莉莉似乎从未悲观,早年的动荡生活,非但没让她过早凋谢,反而把她磨砺得粗粗壮壮,皮皮实实,大人们在楼上开会,她就在楼下放哨,一有动静,立刻报告。她仿佛一个小小的向日葵,风来雨去,她低头不语;太阳升起,她立刻昂首挺立,吸去正面能量,日长夜大。所以,黎莉莉身上从来都有种正气,她在充满理想的家里长大,也自然没有了传统女子的那种柔弱,反而有了对生活的坚实信念和对未来的热情,她是一轮喷薄而出的太阳,乍现身,就把那些雾霭一扫而光。黎莉莉是黎锦晖的“明月歌舞社”的学员。黎莉莉从小就爱跳舞,小时候没有舞台,她就在路灯下跳,现在舞台出现了,黎莉莉穿上演出服装,走上舞台,很快就跳出来一片天地。因为舞蹈方面比较突出,她很快就和王人美、胡茄、薛玲仙并成为明月社“四大天王”。黎莉莉这个名字,也是从明月歌舞团里叫出来的:那时候黎锦晖带着几个女孩子住在新加坡,根据当地法律,这么混住是违法的,于是,黎锦晖就认钱蓁蓁为干女儿,这位钱家的女儿,便有了黎莉莉这个名字。黎莉莉,三个音都是“li”,不同的只是音调,那感觉仿佛是一个小女孩在玩跳房子,轻倩地从你身边掠过。

黎莉莉从来都是动态的,跳舞是她的强项,除此之外,她会骑马、开车、跳水、游泳,她是标准的运动健将。青年时代的她,圆圆的脸,茁壮的四肢,和旧时代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的闺秀大异其趣。她是独领风骚的时代女性,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道美丽风景。明月歌舞团解散后,黎莉莉进入明月歌舞班,后来又进联华公司当演员。那时候,黎莉莉是“半工半读”,晚上拍戏,白天就去南洋高商学习。她每天拎着书包,带着网球拍,还经常出现在虹口的游泳池,她甚至在上海游泳场开幕式做跳水表演。她是个标准的体育明星。

黎莉莉的电影生涯起步很早。童年时期,因为父亲的职务之便,她曾在电影《燕山隐侠》中有过客串,她演父亲的妹妹,因为一场哭戏哭不出来,被妈妈一巴掌打下去,终于圆满完成“任务”。1932年,联华电影公司拍《火山情血》,剧本要求演员跳“呼啦舞”,结果没人会跳,除了黎莉莉,她不但会跳,还会唱。黎莉莉的表演,无疑是劈面惊艳的。她不是那种适合演太太、小姐式角色的演员,她只适合演她自己——一个充满活力的女学生。她虽然只比阮玲玉小了5岁,但感觉上,她们却是完完全全的两代人。黎莉莉是行云流水的,阮玲玉却是冰泉冷涩的。黎莉莉旺盛的活力,让所有的困难,在她面前都自动退去,她只是兀自长驱直入,找寻更好的人生。信仰让黎莉莉变得更加强大。

孙瑜是黎莉莉电影事业的领路人。孙瑜在拍《火山情血》时发现了黎莉莉,她的率真、自然的气质吸引了他。孙瑜曾经留学美国,30年代,他拍电影是有着明确的美学追求的。他想要为窒闷的影坛补充一些新鲜的空气,用一种文艺的、阳刚的、向上的东西,来冲击被武侠片和通俗言情片统治的旧格局。孙瑜拍《故都春梦》《野草闲花》《小玩意》,推出了一个崭新的阮玲玉,但阮玲玉显然是不能满足孙瑜的审美期待的,她太柔弱了,即使有反抗,也显得那么不堪一击,而黎莉莉的出现,则让孙瑜看到了希望。黎莉莉秀美的面容、结实的大腿,时时刻刻都在散发着一种向上的力与美。在拍完《小玩意》之后,孙瑜甚至不惜耗尽心思,为黎莉莉量身定做了一部《体育皇后》,全面凸显她健美的身躯与倔强的精神。孙瑜像黎莉莉的老师,也像黎莉莉的父亲,没事的时候,他总爱给她读诗、讲诗,但他更是黎莉莉活力之美的发现者。

一部《体育皇后》,成就了黎莉莉在电影圈的位置。她的“现代”气质,完全被电影开发出来了。武侠神怪的癫狂,才子佳人的缠绵,鸳鸯蝴蝶的艳俗……阮玲玉的“古典”,王人美的“乡野”,似乎都不是五四以来的新女性身上最诱人的特质,唯有黎莉莉,把新一代“女生”的特质开发了出来。注意,是“女生”,她更像是一个阳光版的洛丽塔,一团火,赤着脚,穿着短裤,在青青校树间跳跃。黎莉莉也因为此片得到了一个“甜姐儿”的称号,广受学生群体的欢迎。孙瑜是个很爱说教的电影导演,《体育皇后》讲一个女运动员的成长,也包裹着一个宏大的主题:体育救国。多少年过去,这个略微生硬的说教似乎不再能让观众信服,但黎莉莉那个摩登形象,却永远在那儿,雀跃得仿佛一个都市精灵。

在某种程度上,孙瑜可能是羡慕黎莉莉的,他自己是那么善感,甚至忧郁,也爱幻想,黎莉莉身上有种那他所没有的生命力。孙瑜后来拍《大路》,是个表现筑路工人的影片,拍得是那么阳刚。金焰、黎莉莉这些演员,在生命的旺盛程度上,是有些相似的。黎莉莉与孙瑜合作了6部电影。多年之后,黎莉莉谈起孙瑜之死时说:“每次想到他,就像丢失了一件珍贵的东西那样———想找回来但又再也找不回来了,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1936年,黎莉莉参演了联华的国防电影《狼山喋血记》,她演小玉,跟着大人一起上山打狼。这是一部寓言式的片子,村名象征中国人民,狼象征着侵略者。黎莉莉的抗战路似乎肇始于这部电影。黎莉莉是红色的后代,强烈的民族感情,使得她不像那些“顾虑过多”的女星,她是能提着包裹就走,全身心投入抗战的。上海“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黎莉莉没有去香港,也没有躲在孤岛寻求安全,她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联华公司的工作,公司欠发的1000元薪金也不要了,立即投身抗战。她要去武汉拍抗战电影《热血忠魂》。

1937年可以说是黎莉莉的华丽转身,从前她是无忧无虑的女学生,战火燃起,她立刻换上短打,成了一名女战士。她是前驱的,昂扬的,无所畏惧的。偶尔她也有些忧伤,但那只是一瞬,民族的危亡让她来不及多想。她马不停蹄地拍着电影,为抗战出力,香港、重庆,《孤岛天堂》《塞上风云》,白天拍不了就晚上拍,敌人来轰炸,躲一躲,敌机一走继续拍。拍《孤岛天堂》时,黎莉莉怀有身孕,肚子一天大似一天,为了让镜头上看不出腹部鼓胀,拍戏前,黎莉莉总是把腰束起来——捆绑式演出,结果孩子生出来只有五斤多,生下来就取名“罗抗生”。生完孩子刚刚三天,黎莉莉就起床拍片,什么坐月子,什么带孩子,她都不管,抗战才是她心中最重要的。黎莉莉最佩服的女演员是英格丽·褒曼。1944年,黎莉莉应美国赫特演出公司的邀请,去演一部中国古装话剧《孤寂的心》,结识了褒曼。褒曼的正气令她折服,而恰巧,黎莉莉身上也有种正气。

黎莉莉的恋爱、结婚,也与抗战有关。在骨子里,她似乎更像一个男人,这在老上海那帮女明星里,是个异数。她追求的感情,不是花前月下,不是荣华富贵紧相随,也不是小富即安平平淡淡,她需要的是一种革命式情感,手拉手,肩并肩,走到最前线。在拍摄《热血忠魂》的时候,黎莉莉认识了电影厂技术副厂长罗静予。罗静予话不多,朴素,自学成才,也爱关心人,他主动把褥子送给黎莉莉。就这么简单,她便感动了。兵荒马乱,谁也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样,黑夜里,一点小温暖,就足以让两个人走到一起。海角,天涯,内心的平静就是家。黎莉莉忽然想结婚了。1938年3月16日,著名女明星黎莉莉女士和罗静予举行了婚礼,简单、素朴、温馨。他们请郭沫若做证婚人,荷兰纪录片大师伊文思刚好也在,便在婚礼上致贺词。婚礼举行到一半,敌人来轰炸,防空警报长鸣,大家只好躲进防空洞。呵,外面战火纷飞,风雨琳琅,但防空洞内却只有两个人,慢慢靠近。战地的浪漫,不是所有人能懂,也不需要所有人懂。

黎莉莉拍《狼山喋血记》时,曾经与蓝苹合作,她们的关系,在后来经历了一个微妙的变化。不过,即便在后来,蓝苹在她眼中,也不是完全扭曲的。她依旧用很温馨的语调怀念曾经的日子,那个曾经想要拍电影的蓝苹。那时的蓝苹,和黎莉莉住同一间单身宿舍,大大咧咧,洗完衣服会挂满整个房间,衣服上的水滴到床上,会形成“地图”。黎莉莉不高兴,蓝苹会赔不是,买糖果往她手里塞。那时间的蓝苹普通话很好,但一着急也有山东口音,蓝苹一道歉,便把黎莉莉逗乐了……无邪的青春,曾经一起的日子,单纯、美好,与权力无关,与欲望无关。

黎莉莉很好学。抗战胜利后,她去美国深造,入华盛顿天主教大学学习表演,后来,她又去纽约学习语言和声乐,去加利福尼亚暑期班研习化妆,观摩好莱坞。在美国,黎莉莉的生活并不富裕,她常常需要靠教授华侨古诗词来维持生活。抗战胜利后,黎莉莉只拍了一部《智取华山》,后来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教书,开启了自己的教师生涯。但不久,各种“运动”纷至沓来,黎莉莉和她的丈夫罗静予都受到了冲击,她被剃成了阴阳头,拉去游街。罗静予受不了巨大的折磨与侮辱,于一个寒冷的冬天自杀。黎莉莉熬了过来,迎来了新的春天。

黎莉莉的晚景不错。她又结婚了,与画家艾中信,他们是同龄人。他们一起看戏,一起散步,深入谈心,温暖了各自的晚景。艾先生生病了,黎莉莉便发动各种关系,请医学专家问他治病,艾先生笑说:“我要为你们的莉莉老师修个庙。”艾先生曾经从天坛公园捡回来一些柏树种子,种在盆里,生根,发芽……艾先生去世后,黎莉莉每天在柏树前怀念他。有几幅艾先生创作的油画人像,一直挂在屋内。黎莉莉活到90岁,她晚年依旧时常关心电影。她说:“我有时候看现在的电影,一个是露肚脐儿,一个是打架,没有什么思想……现在也要有现在的思想,完全为了商业是不行的!”黎莉莉从来认真,且又热情,她很像是一个障碍赛选手,跨过沟沟坎坎,跑出了一出传奇。

由于本书所用图片涉及范围广,部分图片的版权所有者无法取得联系,请相关版权所有者看到图片后与浙江大学出版社联系,以便敬付稿酬。

来信请寄:浙江杭州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浙江大学出版社人文事业部

邮编:310007

电话:0571-88273143

E-mail:zjupress@sina。cn

同类推荐
  • 正说明朝十八臣

    正说明朝十八臣

    本书精选了18位在明朝有过重大作为的大臣,他们分别是:武略文韬首推徐达、开国宰相李善长、僧人宰相姚广孝、铁骨青天海瑞、留世清白惟于谦、一夫当关袁崇焕等。
  • 你在天堂还好吗

    你在天堂还好吗

    作为我们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很荣幸亲眼见证着那曾在影视、歌坛中的天王天后叱诧风云,那靓丽青春的银幕形象、那绕梁的歌声,伴随着我们长大,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命运,激发着我们不断前进;作为不幸我们不能与他们“再见”,他们带着一缕青烟,不说一声“道别”就飞往了天堂的那端,留下的只是那逝去的回音。当我们听到现在千篇一律发无病之呻吟的歌声、看着做作的银幕电影然后感叹着现在没有好作品时,对他们的逝去,感到是心的阵痛,如果他们还在,又是怎样一番新景?本书记叙了港台六大超级巨星:李小龙、翁美玲、梅艳芳、张国荣、邓丽君、黄家驹,让我们一起怀念他们。
  • 历史上那些帝王们

    历史上那些帝王们

    帝王是历代牛人中的牛人,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最高统治者,每一位帝王的身上都笼罩着传奇色彩。帝王头上闪耀着让人仰慕的历史光环,同样也有着被人津津乐道的另一面。本书作者用全新的视角、理性的思维、翔实的史料和过硬的考证,寻根究底,探幽发微,从容揭开帝王们的神秘面纱,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帝王鲜为人知的另一副面孔。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华罗庚李四光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华罗庚李四光

    本书生动记述了两位科学家的家庭背景、童年生活、艰辛的求学历程、充实的大学生活、宽广的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重点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更多的描述了他们成功之前的历史,是值得一读的励志类读物。
  • 因为有爱,才会期待:张爱玲

    因为有爱,才会期待:张爱玲

    有人说她是小资的创始人,有人说她是民国时代的临水照花人,还有人说她是文坛的一朵奇葩,人性的洞察者。是的,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就像她笔下的文字,精彩、孤寂和低郁。她,就是花开花落、芳香隽永的张爱玲。《因为有爱,才会期待:重遇谜一样的张爱玲》笔触清丽,以张爱玲的人生轨迹为线索,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为读者展现了张爱玲极富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无良师傅追女法则1.0

    无良师傅追女法则1.0

    “师傅,师傅你别追我了,咱能休息一下咩,大不了我以后不跑了还不行咩。”“孺子可教也,走师傅带你去欺负你的师哥们。”“好嘞,师傅等等我。”
  • 智慧生财49招

    智慧生财49招

    在经济在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商海,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实现自己创富生财的梦想。在这一过程中,智慧是人们赢得财富的支点。本书《智慧生财49招》从生活点滴小事入手,从49个方面介绍了创富生团的方法,具有通俗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供广大创业者学习和借鉴。
  • 小品基础学习与欣赏(青少年课外文体娱乐指南)

    小品基础学习与欣赏(青少年课外文体娱乐指南)

    小品,可以简析为小的艺术品,是我们生活里常见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在狭义上讲,小品包含较短的有关说和演的艺术两个范畴。虽然小品“体态”相对短小,但是一则优秀小品作品的构成在严谨程度上却与其他大型艺术作品并无差距。
  • 血染长生

    血染长生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三度轮回,只为重归故土,夺回那已蒙尘多年的无上荣耀。苦练七十二绝技,只为征战三界,踏血问仙,令苍生俯首,我自逍遥……
  • 血色君王

    血色君王

    一座属于少年的城市背叛了他,他一无所有,只能落寞地逃离。可是当他再次归来之时,他的背后站着一支军队,万旌旗动,挥斥方遒。曾经的敌人跪伏在他的面前哭泣,而背叛了他的城市,将被烙上他的名字!深渊里的恶魔被放出,一名东方的少年却站在了恶魔的最前面。他就是恶魔之主,他就是新的撒旦之子,他将要完成未竟的事业,他将成为楚国的王上,他将成为东方的王上,他将戴着黑色的王冠,成为整个世界的血色君王!风与火在战场上交相辉映,铁与血也在黑夜里互相狰狞。当血色的君王举起了他的巨剑,谁在和他并肩战斗?!
  • 意外捕获TFBOYS

    意外捕获TFBOYS

    一天王晓和她的闺蜜楚韵、欧阳雪在直播间里照常直播,却未曾想到她的偶像也就是当今最红的组合TFBOYS,居然组团来看他们的直播。星探发现她们的时候惊讶的说不出话来,这世界上怎么会有长得如此漂亮而且唱歌有那么好听。三小只在看直播的时候意外发现王晓是千玺以前的小师妹!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爱上了她们,他们与她们历尽坎坷,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纯属编造,与真人无关}
  • 一击圣堂

    一击圣堂

    【公告:所有穿越者请注意,《一拳超人》世界出现超能量级反应,请避开该世界,不听警告者,后果自负。】看着面前瑟瑟发抖的穿越者群众,潘翔很无奈的说着。“我只是个圣堂武士,而且还面瘫,不用这么害怕的。”说完,他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开始充能。“哦,顺带一提,我姐其实比我更厉害呢。”20级行星碎裂炮!发射!
  • 随相论解十六谛义

    随相论解十六谛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妈妈送给青春期女儿的书大全集

    妈妈送给青春期女儿的书大全集

    本书就是一本妈妈为女儿编写的“青春期百科全书”,从妈妈的角度来帮助女儿解决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烦恼和问题,内容从生理变化到成长烦恼,从自我防卫到心理剖析,从学业指点到修养提升,从形象气质到礼仪交往,无所不包,是送给青春期女孩的成长礼物,帮助女儿度过一个安心快乐的青春期。同时也是天下父母必备的青春期教育实用指南,帮助父母与青春期女儿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找到最恰当的方式来引导女儿健康成长。
  • 萌宠当道:少将大人你犯法了

    萌宠当道:少将大人你犯法了

    当圣夏发现自己变成了动物,内心是无比憋屈的。但好歹,变成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是,她为什么到了一个不识货的人手上?还一直认为她是一只黑白相间的猫?!当第N次的“遛狗”时间,让她终于忍不住爆发了!我去,老娘是熊猫!熊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别把我当狗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