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1100000007

第7章 坚守乡村(2)

全国致富能手

1986年,陆永康受安徽省人代会的邀请,来到安徽省宿州市。当地人久闻陆永康的名字,请他传授养鸭经验。考虑到安徽粮食资源丰富,饲料可以就地解决,陆永康敏感地意识到将宿州市和慈溪市搞经济联合会有很大的前途。由于宿州市当地条件的制约,一直被人认为不适宜养鸭,而他当即在人代会上表示:可以养!他马上在自己市内筹措资金50万(当时他已经过创业积累了一定资金,同时也向银行贷了部分款项),投入到宿州市,办起了宿州市养鸭场。同时引入大批技术人员帮助当地人,使原有的用小船放养的方法,转变为场内豢养,由单一饲料的养殖转变为自创的配料养殖,并四季可行。这使最早的20000只鸭子的养殖规模扩大,鸭子长势良好。但天有不测风云,养鸭场的逐渐盈利让某些人红了眼,抢钱事件时有发生。最严重的一次,由于抢钱的人碰翻了煤油灯,而当时又没有人发现,他的侄孙女儿被大火活活烧死。可以说,创业的成功是以巨大的付出为代价的。为了解决治安问题,陆永康找到公安局,与他们联手打击不法分子。在他的启发、带动下,宿州人民终于富起来了。县委书记、县长送来了大红匾感谢陆永康。由此,他也成全国致富能手,省、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1989年,乔石委员长视察了他的养鸭场,更是名噪一时。就在这一年,陆永康把资金从安徽宿州撤回,但是那个养鸭场一直存在至今。

村支书

1995年,是陆永康生活的又一个转折。当时企业红红火火,固定资产达到500多万,年产值超过2000多万。正当他踌躇满志、想大干一番的时候,有一个更重要的岗位等着他。这就是生他、养他的地方,慈溪市龙山镇西门外村。这个村位于慈溪市东部,329国道北侧,是龙山镇的第二大村,当时村级经济相对落后,属有名的落后村。在村民的强烈要求和镇领导对他“三顾茅庐”的情况下,他到了西门外村出任党支部书记。做出这个决定,他的思想斗争是相当激烈的。当时他年届五十,身体又差,公司业务也很难脱身,村里情况复杂,去了以后对能不能改变面貌也没有把握,家属和亲友得知后也竭力反对。但最终,考虑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奉献精神,他顶住各种压力,离开了他一手创办并一步步发展壮大的禽蛋公司,走进西门外村的书记办公室。

作为一名农民出身的干部,他深刻认识到土地对农村的重要性,但是村里可利用的土地不多,而要发展经济,离开了这样的基础设施,又无从谈起。如何解决这对矛盾?上任之初,他许下一个诺言:任期内不会减少村里的一分土地。陆永康抓住西门外村地理位置靠近国道线而镇政府正倡导城镇建设这一机遇,果断决定把紧靠龙山镇政府的一块地用来开发集资房和小康住宅楼,售房收入120万元增加了村集体资金。接着,村里又在村的商业地段和工业小区建造营业房和厂房进行招标招租,每年的稳定收入达14万元。赚来的钱用到哪里去?陆永康决定:花钱买地。他看准了村北那一片海涂的开发潜力,这些土地都是盐碱地,价格便宜。他花148万元从市政府那里买下了370亩海涂的开发权,期限为70年。(慈溪市在不断开发海涂,每年的土地总面积都有所增加。而市内原有土地,就可以由村里按一定的配额向市政府申请购买,如位置较好,价格就会较高。)

几年后的今天,这370亩土地已大大升值。这样一来,村里的土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100多亩。陆永康深知,要搞活农村经济,首先要把当地的环境治理好。路、沟、河道、灯等基础设施都要先行建设。陆永康还积极鼓励农民引进绿色蔬菜,搞生态农业,他多次请来浙农大的教授为农民讲课。1997年下半年,在宁波、慈溪两级政府的扶持下,西门外村被正式批准为宁波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自陆永康上任后,村集体经济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到2000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超过50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多元。

在农民的物质生活逐渐改善的过程中,陆永康认识到必须加强“先进文化”的建设。这些年,村里相继建成了棋牌楼、老年活动乐园、综合办公楼、青年活动室、垂钓乐园等一批形象性公益设施。村里还组织了篮球队、乒乓球队、书法协会、40多人的铜管乐队、50多人的老年腰鼓队、文艺表演队等多支文体队伍,平时能有2小时~3小时的节目演出。农民兄弟说,家富了,人乐了,最最要紧的是身体健康,人能长寿,现在追求的是生活的质量。

无论在改革开放初期创办以养鸭为中心的产、供、销联合体,还是进安徽创业,到西门外村当书记,每一次转折都有着旁人无法想象的艰辛。但回想起来,陆永康觉得最苦的还是最初当书记的三年。为此曾是省优秀农业企业家的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没有时间顾及自己公司的业务,致使原来年产值达2000多万的康联禽蛋公司濒临倒闭;由于日夜操劳,身体也每况愈下,喉咙声带还动了手术……然而取得的成果令人欣慰,陆永康谈到人生的三次“决策”,都觉得比较满意。

但他没有满足,没有骄傲,他清醒地看到前方存在的问题:怎样在农村把“三个代表”落到实处,怎样发展村级经济、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这些都是需要花长时间、大力气去解决和落实的问题。面对西门外村今后的发展,陆永康满怀信心:西门外村的前途很大,要向奉化滕头村(该村是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地,江泽民和李鹏曾去当地考察,是农业园区和村庄环境保护的先进典范)靠拢,以“花园式村庄”、“农村城市”为目标,加快发展步伐。

谈到农民将来的出路,陆永康认为这是个严峻的问题。要真正使农民增效,就必须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路、灯、水、电要替农民搞好;政府在其中要发挥作用,推动、支持农业的发展,关心农民的切实利益;农民自身的观念要更新,比如进行农产品的精品小包装的问题,树立品牌意识问题;产、供、销一体化问题;高科技运用问题。这些问题比会干、会吃苦更重要,更能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现在感到问题越来越多,担子越来越重,光靠拼的精神、硬的精神恐怕远远不能适应了。

陆永康是沿海地区改革开放以后涌现的大批先进农民的代表,他一生的几次重要决策,给农村、农民、农业的出路做了有益的尝试。

附录1:家庭概况

陆永康,54岁,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西门外村书记,小学未毕业,农民。家庭人口4人。妻子,管理禽蛋加工厂;儿子(29岁),宁波市财办工作;女儿(31岁),慈溪市土管局工作。家庭拥有土地2亩,出租给其他农民种稻。

附录2:当地概况

浙江省慈溪市龙山镇西门外村面积1.18平方公里,拥有778户人家、1900多人口。几年来铺浇水泥路5条计5200平方米,安装路灯80盏;疏浚河道,清除杂草、垃圾,并修建了4座小桥,建起了18个河埠头;河道两岸全部砌上了石坎,种上了花木。村里还花了1万元,在河里养上鱼,供村民免费垂钓。经过两年苦战,整个村不但做到了路平、灯明、水清,而且达到了净化、绿化、美化村庄的要求。2001年4月,总投资超过60万元、占地达2600多平方米的农民文化宫展现在西门外村村民面前。该文化宫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党校、综合活动室、老年活动室、村图书馆、村广播室、党员活动室、老年书场等十多个文化功能于一体,真正成了村民的文化中心。这个文化宫的对面,是投资达32万元的河滩公园。(资料来自《慈溪日报》)

讨论题

1.陆永康养鸭出生,但仅养鸭没有使他和养鸭的专业户富起来,而当他们组成了产、供、销联合体后才成功地创出了一条致富的道路。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2.陆永康回村做党支部书记后,以让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不断富起来的思路把土地开发、房产经营与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环境整治结合起来,鼓励农民搞绿色蔬菜,搞生态农业,还请教授、专家给农民授课。试评价这一做法。它能否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3.陆永康是中国最基层的一个村干部,但他对自己的职责十分明确:要真正使农民增效,用集体的积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路、水、电、灯要替农民搞好,要与农业现代化相配套,公益设施、文化娱乐设施要建设好,为农民兄弟要创造一个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好环境。什么是农村的现代化?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村干部应该做什么?你是否同意陆永康的看法?

1-16 柑橘的故事

作者:屠毓琳

日期:2002年3月20日

江西省永修县柘林镇易家河村地处赣北丘陵地带,山林面积占到了全村土地总面积的90%以上,仅有的耕地也并不肥沃,人多地少,自古以来就一直只能“靠山吃山”——通过出售竹、木来维持村民的基本生活,可以说是一个比较落后的村子。而现在,易家河村生产的“易家河”牌柑橘已经闻名省内外,获得了多项大奖,在国内市场上非常有竞争力,仅2001年一年就向全国市场输出柑橘200多万斤。由他们发起的柑橘种植已经成为全县种植业的龙头。就这样,易家河村在20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悄然崛起成为如今的“永修第一村”。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这个村的经济带头人——副村长郑根水。

郑根水,1962年出生于浙江省建德市农村。1969年由于新安江水电站的兴建,一家四口(父母、他及一个弟弟)与村里其他三百余人被分配转移至江西省永修县柘林镇老柘林区。刚安顿下来,1970年上级又决定在老柘林区兴建水库,要求该区居民全体迁移。于是1971年这三百多浙江移民又被迁至柘林镇易家河村。

在这两年中,全家生活极不稳定,居所不断变化。据郑的父亲回忆,当时一年中就打了八口灶。这种生活一直到迁至易家河村后才有所改善。但由于是外来户,由浙江移民组成的生产小组划分得的田地既少又差,收成仅够糊口,生活十分艰苦。郑家更是在茅草棚中住了两年后,才搬进了用泥与黄土混合做成的土房(俗称“干打雷”)。

试种柑橘

易家河村于20世纪70年代初由行政划分的田地,土质普遍不好,全村人多地少,人均才一亩多,条件十分艰苦。再加上浙江新移民是外来户,这个生产小组分到的土地又是全村最差的。1980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郑根水一家四口只分得了5亩劣质水田,这些水田即使全部种植水稻,产量也不够四口人全年的口粮。如果种植南瓜、红薯等一般农作物,收入则更低。时值郑根水高中毕业返乡务农,为寻找致富路,他想起老家有名的柑橘,那边农民因种植柑橘生活一直比较稳定。而柑橘在赣北基本上还没有人种植,大有发展潜力。于是1981年他回到老家,专门学习柑橘种植技术。其后,1983年生产小组为富裕当地农民,决定试种柑橘,动员组员们集资从浙江老家以每株2角多的低价购进了一批树苗。当时生产小组其他不少成员怕赔本,同时对种植柑橘也没有信心,有些只栽了几株,有些根本没敢栽,郑根水因有技术在身,当即在仅有的一亩蔬菜地里栽下了70多株。到了1986年,这批橘树开始有收益,虽然一开始产量不高,每株只产四五十斤,但柑橘易储藏,销路广,当时就卖到了4角多一斤,利润可观。3年的摸索,郑根水不仅为找到了一条致富路而高兴,而且还发现易家河村的土地虽然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却非常适合柑橘的生长,因为易家河有一个极利于柑橘生长的气候条件:三面环山,一面靠河,风小,多雾,空气潮湿,对怕冻的柑橘形成了极好的温湿环境。全面种植由于发现了种植柑橘的优越性,1986年郑根水想放开手脚大面积推开,但在以粮为纲的年代,擅自用良田去种植经济作物是政策不允许的,由于生产小组的几乎全体成员都已参与了柑橘的种植,在大家的极力要求下,生产小组向村委会上交了一份正式报告,说明了他们想拿部分田地种植柑橘的请求。这份材料由村到镇,再到县政府,最后得到了批准。当年郑根水家柑橘种植面积就由不足一亩增加到四亩。该村种植柑橘的群体也从生产小组内部扩大到了全村。作为柑橘种植带头人,同时又是全村最精通种植技术的人,郑根水于1989年被推举为村园艺场副厂长(该园艺场于1986年成立,负责销售和向村民提供技术支持,正厂长由村支部书记兼任),主管技术。同年柑橘大丰收,由于物稀为贵,这批柑橘在南昌、九江、江苏等市场十分畅销,售价达7角多一斤。仅此一项,郑家的纯收入就超过2万元。接下来几年,情况一直非常顺利,郑根水家也从砖瓦房搬进了三层洋房。异常情况出现于1993年、1994年两年,那两年冬天异常寒冷,柑橘大面积受灾,当时全村有80%的橘树都被冻死了。郑根水家虽然采取了许多补救措施,损失仍然很大,特别是在毫无收成的情况下,农业税费并没有得到减免,这好比是雪上加霜。1995年气候转好,却又碰上了全国各地种植柑橘的热潮,价格从7角多一斤跌到4角一斤,但幸好易家河的柑橘在柑橘市场上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名气,销路未受太大影响,但收入有所下降。

打响品牌

1995年郑根水又被村民推举为主管生产的副村长。从1986年起多次前往省科学院、省农业大学进修,学习了先进柑橘种植技术的他,在当上副村长后,又多次代表村里参加了全省、全国性的有关柑橘种植的研讨会,进一步开阔了眼界。面对柑橘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低迷的现状,他与村民们共同制定出了易家河村柑橘种植的发展战略:一是控制产量,原则上不再扩大种植面积。二是注重质量,选择优良品种,走生态农业道路,少打农药,使用生态肥料;与县农贸局、省植保局、省农科院挂钩,及时掌握最新技术及病虫害、自然灾害等信息。总而言之,是要把品质放在第一位,在柑橘市场打响“易家河”这个品牌。另外根据多年经验,他们决定将精力全部投入于柑橘种植业,原则上不发展柑橘加工业。这几年来,郑村长带领其他村民严格按照这个战略去实践,现在江西省农业厅已将易家河村所产的“宫川”、“尾张”两个品种评为温柑类金奖、银奖,“碰(音)柑”品种被评为碰柑类金奖。村里还决定2002年要将他们所产的柑橘送到全国农产品展览会上评奖,并对此极有信心。由于注重了产品质量,以前柑橘收获时需村里专门派人外出联系销售,而如今每逢收获,却有大批来自北京、大连、南昌等地的水果商主动上门收购。

现今郑村长的柑橘地扩大到了十几亩,年产柑橘6万多斤,每年种植柑橘的收入超过2万元,再加上担任副村长一年工资收入有5000元(包括村委会自设的少量补贴),妻子开的一间经营农药、化肥的小店也有五六千元的进项,全家年总收入已超过了3万元,人均近8000元。但尽管如此,郑村长仍有他的忧虑,一是两个孩子都还在上学,教育费用依然是一个较重的负担;二是日益加重的农业税费(特别是不合理的农业特产税,该村1995年以前全村上缴农业特产税仅1万余元,而2001年则达到98000元,相比较,柑橘总产量只增加了一倍)和农药、化肥价格不断上升,如果它们继续提高,种植柑橘将可能无利可图。

附录1:家庭概况

郑根水,江西省永修县柘林镇易家河村副村长,40岁,高中文化;妻子亦40岁左右,高中文化。现有两个孩子,均在乡初中就读。

附录2:当地概况

柘林镇易家河村位于江西省永修县与江西省靖安县、武陵县交界处,含12个自然村。人口2400人,总面积约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只有2300亩,其余3万多亩均为红壤丘陵。20世纪80年代以前此地一直以粮食种植为主,兼顾林业。由于耕地少,土质不适应水稻生产,再加上1971年村里又接纳了300余名浙江新安江移民,使得原本就很紧张的耕地显得更为紧张,所产的粮食仅够口粮,村里的其他收入几乎全靠出售竹、木等副业。尽管也能维持村民有限的开支所需,但是靠山吃山的做法显然是无法有大作为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该村积极发展柑橘种植,现在易家河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柑橘村”:超过90%的农户种植了柑橘,全村年柑橘产量达到200多万斤,“易家河”品牌的柑橘在全国市场上有了较高的声誉。村民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小洋房比比皆是;全村50%以上的家庭安装了电话,100多人配备了手机;摩托车成了最常见的交通工具,还有好几户购买了汽车。

易家河村的村民勤劳肯干,善于把握时机,敢于开拓进取。同时他们也拥有一个廉正且规范、高效率的领导机构——村委会。多少年来,村委会从不向村民收取任何提留款;村里所有公共设施的建设(如通公路,修小学等等),都是由村委会从林、木业收入中拨付,从未向村民摊派过一分钱。除此以外,村里一直积极引导村民寻找致富之路。他们大力支持由浙江移民首先发起的柑橘种植业,多次补贴种植所需费用,并定期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前来传授种植技术。

如今,易家河村已经获得了“永修第一村”的美誉。

讨论题

1.从1989年到2001年,郑家的柑橘产量由20000斤增加到60000多斤,但该项纯收入却维持在2万元左右,这是为什么?

2.1993 年、1994年由于自然灾害,没有收成,但是当年的农业税费一分也未少,这种情况合理吗?如果不合理,为什么会存在呢?

3.种植柑橘的收入十分依赖市场行情,特别在丰产年,产品卖不出,又难以保存时,损失会比较大。如此看来,为保险起见,应该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但为什么村里决定不发展柑橘加工业,只专注于种植业?

4.由于易家河村发展柑橘种植业获得了巨大成功,于是在地方政府的鼓励下,周围的村落也都开始种植柑橘。你认为这种做法能否成功?如果能,关键的条件是哪些?

1-17 一个普通农民的副业—农业—商业经历

作者:李力行

日期:2002年3月25日

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正是普通的生活树立了他的信条:有利就做,无利就掉头,不要一条路走到黑。从公社化时期直到现在,他想了各种办法来赚钱,尝试过不同的行业营生。他虽然不像那些有魄力的人发了大财,但却坚信自己的做法能够维持稳定的生活。

以下是他的自述。

副业:照相

公社化时期,自留地种植和家庭养殖都受到严格限制。那时候“割资本主义尾巴”,不允许出售产品,分配的口粮不够吃,零用钱没来路,生活窘迫。因为有文化,人年轻,不甘穷苦,1977年攒了些钱买了个低档照相机,学习拍照。然后就走家串户上门照相,挣钱贴补家用。当时只能偷偷干,不敢宣传做广告。最早是照黑白相,自己在家冲洗加印,再把照片给顾客送上门,同时又招徕新的生意。冲洗用的药液和相纸都是由在成都的亲友代买。后来逐渐发展到了彩照,由于挣的是体力钱,付不起车费,只能是托人将照片带去带回,由亲友在成都冲印。通过照像,好歹也能让一家人吃饱饭了。

分田后,吃饭不是问题了,贴补家用主要还得靠照相。这时候照相可以公开办营业执照了,经营方式仍然是上山下乡,走家串户。苦是苦一点,但是人熟,吃住不成问题。包产田可以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照相则是副业,在农闲和工余的时候干。算起来到现在已经持续了25年。九襄镇的宜东、前域、两河等一些边远的山区乡都经常去,当地的农民都对“邱师傅”非常熟悉。收入虽然不多,但是能够敷衍家庭的日用。

农村在一天天地富裕,想拍照留点纪念的农民越来越多,但是农村家庭拥有相机的也越来越多,生意一直没有多大的扩张,而且自己的精力也不容许扩大生意。现在回头总结照相这个副业,虽然在当地是最早开始的,但因为胆子小,一直是打游击,没有到镇上租店铺、扩大经营。25年来从来没有发展壮大过,始终只是家庭副业的位置,以至于并没能够因此而致富。而许多比我晚从事照相的人都早就在镇上开店铺了,有的已经腰缠万贯了。

果树和蔬菜

改革开放以后,从业自由了,很多人都开始搞照相,就连学生的毕业照生意,学校的老师都在相互争抢。竞争加剧,利薄如纸,得另寻出路。在没有丢掉照相的同时,我于1982年开始在承包地上种果树,在当地也是最早的。当时由于怕果子被偷,有顾虑,种的不多。后来种的人多了,我才将全部田埂种满,共有140株左右,全部是好品种的金花梨,盛果期总产量大约每年一万六七千斤。1999年以前,每斤平均在0.9元~2元之间浮动,收入从几千元到两万元不等。种果树支出主要是化肥农药,每年在千元左右,纯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1999年以前从没有遇到过卖难的问题,看到树上的挂果情况就能估算出当年的收益,几年后可以修房、买摩托车,心中是有定数的。

果树见效后,在政府的提倡鼓励下,又开始把小春一季由小麦改种蒜苔,大春仍然种水稻。每年水稻产量大约是稻谷2000多斤,足够一家人吃,甚至还有余粮。蒜苔价格1999年以前每斤1元~2元,两亩多田的纯收入大约在2000多元到三四千元,最高曾达到6000元。

果树和蒜苔的几年红火之后,我就在1998年冬天将旧房拆除,在原宅基地上修建了一座两层的砖混楼房,主体面积270平方米,连同储藏室、厨房等几间平房大约有350平方米,造价5万余元。另外又添置了家具和家电。

两亩多的蒜苔、水稻,加上田坎上种的那些果树,一年还真够忙的,农忙的时候还要请几个临时工,平时就靠夫妻俩人操持。大儿子1997年冬退伍后,在家只呆了两个月便去了广东打工,至今已满4年,从未回过家,这些年一共寄了5000余元回来。

家庭养殖方面,用余粮、苕叶、菜叶等每年养两头猪供自家吃,大约有500多斤肉。另外喂养了20多只鸡,蛋和鸡肉都自家吃。

转业:从商

1999年是一个转折年。梨树遭遇了严重的虫害——梨木虱,每周需要打一次农药,产量大幅度下降,质量也降低了很多,而且农药残留超标。又由于外地水果的冲击,市场价格大幅下滑。同年,外地大棚蔬菜的普及对蒜苔的销售造成了影响。而北方蔬菜季节差的大大缩短又阻碍了蒜苔进入这些市场。蒜苔价格也是大幅下跌。九襄农户遭遇了第一次迎头痛击。主要的财源梨和蒜苔都同在这一年变得不值钱了。

种梨和蒜苔的投资在逐年增加,而收益却递减,于是我就开始考虑再谋新路。去年,山上有农民来这里寻找土地进行承包,我考虑自己已经年过50,土地的收益又不大,于是就将土地转包出去,只管理果树。我镇上的妹妹见我们已闲下来,小儿子今后读书还得花钱,于是就把一个茶叶专销店转给我们。我们于2001年10月接手经营,凑了3万多元作为底本,开始走上了经商之路。因为是老店,又是代理专销,收入比较稳定,预算下来每年可以有2万元的纯收入。现在夫妻俩一个守店,一个在家喂猪、鸡,管理果树。新的路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我们对前景是看好的。

附录1:家庭概况

主人公邱西仲,53岁,初中文化,全家有4口人;妻子50岁,初中文化;两个儿子,大儿子26岁,复退军人;小儿子14岁,是初中生。家住九襄镇大田乡某村,承包的土地有两亩多。

附录2:当地概况

四川省汉源县九襄镇,地处四川盆地西南山区,大渡河北岸20公里,是一个丛山环绕的坝子,下辖的数十个村分布在坝子里和周围的山区。九襄海拔1000米左右,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适中偏少。香林堰和东大堰两条灌渠横穿全境,自流灌溉,旱涝保收。集体化时期搞评比,当地小麦单产全国领先,因此曾经出了3个中共九大代表。

这里是一个漫山遍野长满果树的小盆地。梨花开的时候,整个坝子一片雪白,成千上万亩的花海中点缀着一幢幢农家小楼,新的、旧的,两层的、三层的,都有瓷砖贴面。从外表上看,人们的生活安详而富足。九襄的田,十多年来已不再沿袭小春耕种小麦的制度。在政府的提倡鼓励下,大多数农民把小春一季由种小麦改为种蒜苔,大春则种水稻用于生产粮食。整个坝子里面,到处都种满了果树。本地的樱桃质量非常好,可是由于运输条件差,难以在保鲜期内销售。梨的保存时间长,于是成了农民种植的首选。九襄的梨子、蒜苔,年复一年,大批大批运往全国各地,换来钞票,用钞票又换来漂亮的楼房和崭新的摩托车。人们曾经以为,家家都有的梨子和蒜苔永远是九襄人不竭的财源,修了房,买了摩托车,下一步就是高级家电、小汽车……

但是1999年以后,市场令无数农民瞠目结舌:梨和蒜苔的价格双双大幅下跌。人们惊叹,九襄农民的好日子是不是过完了?今后路究竟在何方?

2002年,国家大型水电站——瀑布沟电站在本县动工,电站及周围84平方公里的人工湖将会带来新的商机和旅游的兴盛;雅安到攀枝花的高速公路也有望在几年内立项。横穿九襄的高速公路可能使得本地粒大、肉厚、味美、色鲜的樱桃在成都市场上以鲜果出现。届时,种樱桃的第二次高潮又会到来。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开发特色产业,农民的希望或许就在其中。

讨论题

1.主人公那么早就开始从事个体照相,上山下乡非常辛苦,为什么没有能够因此而致富?

2.市场的变化使原来卖得好好的梨和蒜苔突然变得不值钱,农民如何能够更好地规避市场风险?政府应该怎样引导和保护农民?

1-18 面对市场,领先就是优势

作者:李力行

日期:2002年3月25日

故事的主人公姓陈,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果树专家,对于果树种植有相当丰富的技术和经验。他坚信:领先就是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市场的变化面前,他显得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初尝胜果

在公社化时的20世纪70年代,陈只有20多岁,他那时便开始为生产队种植梨树。家庭联产承包以后,陈在自家承包的2亩地上率先全部种上了果树。以后,陈又向园艺场承包了十多亩果园,把精力全用到了果树栽培上,成为了最早的果树专业户。其时是20世纪80年代初,九襄镇的水果种植尚未普及。先开始栽种的农户,果树也先进入产果期。陈因为自己栽培的最早,又承包了大面积的园艺场成年果树,加上最早采用授粉技术,产量很大。当时市场上水果只愁少不愁多,价格又好,陈占尽了先机。到县政府规划实施九襄金花梨基地建设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陈已经赚了不少钱,盖起了当时很少见的三层砖房。

占尽先机

20世纪80年代中期,县政府确定建立九襄水果基地,要求农户普遍栽种樱桃、金花梨等果树,在政策上给以支持,还对树苗资金给予补助,一时之间种植热潮骤起。陈被县供销社多种经营办公室聘为全县3名技术骨干之一,去各乡指导和传授技术,其知名度在水果界快速提高。这也成为他日后推销果苗的无形资产。

因为有政府的大力提倡和支持,又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加上自然条件适合樱桃、梨子等的生长,果树的普及速度很快。几年间,几乎所有田埂、房前屋后都种满了果树。可以想见,这种户户动手、无处不栽的果树种植运动,对于树苗的需求会有多大。

果树苗,尤其是梨、苹果、桃,必须经过嫁接。未经嫁接的实生苗,果实退化极快,不能用于栽种。陈是最早掌握嫁接技术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他在分田以后就已开始种植果树苗。遇到这样的机遇,陈当然不会错过,他将全部承包地都搞成了苗圃。在枝条嫁接的繁忙时期,需要雇请好几个熟手帮忙(主要是自己的弟兄子侄)。

金花梨基本普及后,陈又率先从山东等地引进先进的品种枝条。1999年以后梨子价格大幅下滑,果农叫苦不迭,陈则已经从卖水果转向卖苗木;后来梨苗大批上市,价格下滑时,陈的桃苗又已经上市,而且很好销。九襄本地市场饱和后,陈又向外地供应苗木。近年来,各种苗木都很充足了,陈引进的优质新品种黑宝石李、奈李、黄金梨等又在市场上一枝独秀,销售快,价格也好。陈每年销售苗木数万株,价格最高4元/株,最低几角,收入一直比较可观。因为他的知名度较高,往往比别人销售的更好。

问及年收入,陈笑而不答。但20多年来他在水果上步步领先,从未有过漏脚,底气非常足。三个女儿中两个已经中专毕业参加了工作,有家有业,日子泰然,经常回家省亲。小女儿则正在读大学。宽敞的楼房小院是16年前修成的,现在看来已经略显过时,但是陈并没有翻修的想法。他依然过着勤劳简朴的日子,整天和自己的果树打交道,离开了树就感觉不自在,一直没有过停下来享清福的念头。

附录1:家庭概况

户主名叫陈兴云,52岁,小学文化。全家5口人,妻子50岁,有三个女儿,家住九襄镇某村。县农业局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该村办了一个园艺场,种植苹果、梨子等,陈因此从小就对种植果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几十年来一直勤于学习,一谈到果树便滔滔不绝。九襄地区成为有名的水果之乡,陈是名副其实的带头人,在果树栽培的推广、普及、授粉、嫁接、治病,以及剪枝整形、新品种引进方面,陈都走在前面,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附录2:当地概况

参见案例1-17《一个普通农民的副业—农业—商业经历》。

讨论题

陈依靠过硬的技术和灵活的经济头脑占尽先机,发家致富。作为领先者,其收益和成本是什么?对于绝大多数农户而言,占到先机是不太可能的。如何使得这些跟随者也能够发家致富?

1-19 致富,就是这么简单

作者:潘中元

日期:2002年9月1日

陈宝祥属于江苏灌南县的一个致富典型了。原来他和千千万万在土地上耕作的农民一样,为生计奔命,现在他的年利润已经达到20万元~30万元,成为当之无愧的村中首富了。然而纵观他的整个致富过程,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自自然然地走下来,直至今日。

1978年高中毕业以后,他就回到家里,当时高中生除了极少数能考上大学以外,别的都得继续种地。但是有的最终能脱离土地,有的却不能。当时陈宝祥也跟多数人一样,和父母一起种地。种了一段时间的地,他开始不满足于单一的种田。农闲的时候他就为供销社卖鸡蛋,供销社赚一部分,他赚一部分。当时在农村,骑着脚踏车满村叫卖鸡蛋并不是人人都愿意做的事情。虽然大家都不富裕,虽然卖鸡蛋可以赚一些钱,但是有的人就是不愿意做。但陈宝祥觉得无所谓,反正农闲的时候也无事可做,不如赚一些钱呢。于是他就踩上破烂的脚踏车满村卖鸡蛋了,一年干下来,赚的钱竟然比种地还多。这就很大地鼓励了他,而且一年的经验也改变了他对卖鸡蛋的看法,心里真正觉得这也是很正常、很不丢脸面的劳动了。于是第二年他投入了更多的时间、精力,收入更多了,这让他产生了弃农经商的念头。看着城里、乡里的很多人靠做生意发了财,他的心里也痒痒的,为什么自己不去试试呢?

1982年,他终于做了第一次尝试。经人介绍,他从外地进了一批笤帚回来,卖得还不错,利润不算很大,但也足以给他进一步尝试的信心。过了大半年,他又从外地贩了一些苹果回来,又赚了一点钱。其间他还继续卖他的鸡蛋,在其他人还处在贫困线的时候,他家的光景逐渐好了起来。以后他又做了几次买卖,赔了一次本,但总体上还是赚钱的。

做的几次生意,虽然也赚了一些钱,但每次都是不同的买卖,没有一个稳定的生意,机会是不确定的,风险和收益也是不确定的。于是他开始考虑找一个稳定的职业。当时市场刚刚开放,市场的猪肉还比较缺。于是他就选择了杀猪卖猪肉。在人们的印象中,“杀猪的”似乎不是一个很有脸面的行当,但是这在当时确实是比较赚钱的职业。两年下来,陈宝祥已经赚了四五万元了。

后来,杀猪的多了起来,猪肉的需求也有所降低,利润减少了。陈宝祥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个势头,在卖猪肉的同时开始卖牛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肉的需求果然迅速提高,陈宝祥又做了一次成功的决策。

1986年对陈宝祥来说是普通的一年,不过也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他依旧进行着他卖猪肉、卖牛肉的生意,只不过他的主业已经改为卖牛肉。这一年,他拿到了县工商局的正式执照,他的店成为当时全乡惟一的具有正式营业执照的私人牛肉店。拿到这个执照当然难度不小,怎么拿到的也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他家的牛肉质量确实不错,价格也比较合理。有了县工商局的正式执照以后,他相比其他卖牛肉的人就有了独一无二的优势,人们当然更信赖有政府正式执照的商贩,而且由于陈宝祥卖肉比较早,资金相对多一点,信誉也好一些。到1990年左右,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牛肉市场的老大了,占有全乡牛肉销售量的80%左右。

陈宝祥看到本地的市场他已经基本占有了,于是开始考虑新的赚钱方法。他首先想到的是到外地去赚钱。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比江苏省落后一些,陈宝祥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和自己的实际考察,得知安徽芜湖的猪肉、牛肉市场处在供不应求的阶段,与几年前的苏北市场的情形非常相像,如果此时到那里去卖猪肉、牛肉,一定能赚到不少钱。于是他拿出前几年积累的七八万元积蓄,准备到芜湖去干一番。

1990年底,陈宝祥带了些钱,领了两个人来到芜湖的一个县。起初的生意果然非常好做,钱比在本地好赚得多。陈宝祥打算扩大自己的规模,为自己立足芜湖市场打下基础。作为初期的投资,他拿出三千多元盖了一个简易的猪圈,专门用来养那些从村里收上来还没有屠宰的生猪。此外他又拿出资金积极买牛。陈宝祥的规模比当地的小屠宰户大,他的经验又比他们足,所以经营得比他们好。很快当地的屠宰户们就感觉到了陈宝祥对他们饭碗的威胁。于是他们砸了陈宝祥的猪圈,又请当地的地痞流氓威胁陈宝祥,到他的店面上闹事。陈宝祥毕竟是外地人,承受不了当地人的排挤,一年以后终于离开了芜湖。本来是一桩很赚钱的买卖现在做不成了,由于受到当地人的攻击和干扰,先前在那里赚的钱也损失得差不多了。陈宝祥只好带着失望无奈地回到家乡,继续想他的致富之道。

在家乡,他的牛肉依旧受到大家的欢迎,利润还在增加。陈宝祥是个头脑灵活的人,他知道虽然卖牛肉还赚钱,但是发展空间已经不大。于是他开始挖掘乡间的其他资源。他很快想到了猪种养殖这条路。猪是农村最重要的牲畜,猪种是农村永远都需要的。只要能上规模,就一定能盈利。他拿出本来打算在芜湖继续投资的钱,办了一个种猪改良养殖基地。起初种猪养殖场的规模不大,但是他靠稳健经营,把赚的钱再作为成本投入,种猪养殖场的规模也就逐步扩大,现在他的养殖场里已经有上百只种猪了。

猪和牛养得多了,猪粪就可以用来养鱼、用来给树施肥。从1994年开始,他搞了八亩多鱼塘,从1999年开始他又承包了八亩林地种植杨树。这两项现在都在给他提供稳定的利润。

看看陈宝祥的致富之路,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决策,仿佛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决定。如果说有什么诀窍的话,那就是如他所说:“赚钱要走在别人的前面,不能看着别人在赚钱自己再去模仿。因为等你去模仿的时候该赚的钱其实已经都被人家赚走了。”

确实,每次都比别人走远那么一点点,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领先别人一大步了。这个道理在农村尤其成立。陈宝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用他的经历告诉人们,致富并没有所想的那么复杂,只要肯干,肯动动脑筋,一切都很容易。

附录1:家庭概况

陈宝祥,1955年出生,家中一共5人,妻子负责在店里卖牛肉、猪肉,大女儿已经师范毕业,两个儿子在读中学。

附录2:当地概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孟兴庄镇东韩村,人口4000多人。在当地的各村中收入属于中等。目前该村人均收入3700元左右。

讨论题

1.文中谈到,1978年的时候,在农村,骑着脚踏车满村叫卖鸡蛋并不是人人都愿意做的事情。“虽然大家都不富裕,虽然卖鸡蛋可以赚一些钱,但是有的人就是不愿意做。”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文中还多次谈到农村文化对农民致富的影响,把这些事例都找出来,并结合当前的状况,谈谈农村文化对农民致富的影响。

2.20 世纪80年代中期,陈宝祥“做的几次生意,虽然也赚了一些钱,但每次都是不同的买卖,没有一个稳定的生意……于是他开始考虑找一个稳定的职业。”仔细分析他的这一考虑。仅仅是文中所述的风险问题吗?还是规模经济?其他?

3.陈宝祥的致富名言是:“赚钱要走在别人的前面,不能看着别人在赚钱自己再去模仿。因为等你去模仿的时候该赚的钱其实已经都被人家赚走了。”分析这句话的经济学道理。“走在前面”是否也面临某些利弊权衡?

1-20 以粮为本

作者:潘中元

日期:2002年9月1日

12年前的肝炎病使朱如来被迫走上了经商之路。而如今,他已经成为全镇闻名的“财主”。一车又一车的小麦从各村运到他的院内,有的加工成白白的面粉销回全镇乡村,其余的则很快转销外地,换回滚滚的利润。

1984年,朱如来从乡初中毕业回家务农,生活过得很拮据。在苏北的土地上,经济很落后,人口却很稠密,平均每人只有0.7亩耕地。朱如来兄弟姐妹一共六人,他是最小的一个。父母好不容易把他的五个哥哥、姐姐拉扯大,等他初中毕业的时候家里已经是一贫如洗。哥哥、姐姐相继有了自己的家,只有他还跟着父母生活,随着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生活也更加困难起来。过了几年朱如来成了家,生活的开销更大了,手头也就更加紧了。在这片本就不富裕的地方,他家又算是非常贫穷了。所谓穷则思变,生活的贫困往往能迫使人改变生活的轨迹,走上一条新的道路。这里的农民有到乡里、县里做工的习惯,于是1990年夏他也和别人一道到乡里做搬运工去了。

当时的搬运工年收入约为3000元~4000元,这相比普通农民每年几百块钱的收入已经是一笔很不错的收入了。但是刚干了半年他就病倒了,经检查是患了肝炎。这意味着他无法再从事粗重的体力活,搬运工是做不成了,地也种不好了。但是生计还必须维持,他只有选择经商。

他在乡里的街上租了一间门市,不过这间门市空了一个月才开张。第一次做生意,根本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好。手里捏着那点血汗钱,真是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犹豫了好长时间后,他选择了卖水泥。原因是卖水泥所需资金少,返本也快,这对于当时两手空空的朱如来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他凭着先前攒的一点钱和从姐姐借的两千多块钱办起了小小的水泥门市。由于资金太少,无力购入一整车水泥,只能散买散卖,幸好当时买进和卖出的差价还可以,使得他能够把生意维持下去并能积累一些资金。到了1992年,他首次有了可以买一卡车水泥的资金,于是像其他一些水泥商人一样,雇了辆卡车,去山东运水泥了。这使他的成本降低了,利润提高了,同时,和山东商人的接触也使他在那里结识了一些朋友。

水泥生意做了一段时间以后,差价开始变小,利润率不如以前那么高了。朱如来在山东的朋友看山东的煤炭便宜,建议他改贩煤炭,这引起了他的兴趣。当时县里正好发动人民大搞建设,对砖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为了使砖头的生产赶上建设的速度,政府提出了“十里河堤百座窑”的口号,一时间县里的几条河堤上真的迅速建起了上百座土窑。土窑烧砖需要大量的煤炭,因此如果从山东运煤回来,销路应该不成问题。朱如来决定放弃水泥门市,改卖煤炭。一开始,多数窑主的经济实力都比他雄厚,他们都选择自己直接到山东运煤。这样朱如来就只好找那些买不起一车煤炭的窑主。不过渐渐地,朱如来的生意越做越大,因为他买的多,而且跟卖家的关系也很熟,所以卖家给他的煤又便宜质量又好。逐渐地,各窑厂都放弃了自己买煤,到1996年,全县几乎所有的窑厂都从他那里买煤了。

1996年下半年,县政府开始意识到在河堤上取土烧窑的危险性,为了维护《水法》的威严,县水利局开始清查河堤上的土窑。朱如来的煤炭销路被逐渐切断了。这一年,他用积蓄的一些资金加上银行的两万元贷款共6万元开起了面粉厂。当时除了粮食局和粮管所以外,在近两个县的范围内都没有面粉厂,人们需要面粉时都要到粮管所兑换,很多面粉都是从外地运进来的。外县的亲戚告诉他加工面粉很有赚头,他自己也发现了这个财源。朱如来为此思考了半年时间,到附近的灌云县、东海县走访了一圈,终于坚定了他开办面粉厂的决心。面粉厂刚建成一个月,销路就打开了,庞大的需求量使他的面粉供不应求。当年他就收回了全部成本。面粉生意越做越红火,1999年他彻底放弃了煤炭生意,专营面粉厂。他的面粉厂越办越大,这就需要拓展销路,由于有了以前在山东的关系,他又将一部分面粉销往山东。

2001年以前,粮食是不能自由流通的。2001年9月江苏省实行粮食自由流通以后,跟粮食打了几年交道的朱如来立即抓住了这个机会。他收购本地的粮食倒卖到外地,扣除成本,每吨可以赚6元钱。这样的生意其实利润率并不高,关键是交易量要特别大,流动资金要充足。这个对朱如来来说已经不是很难的事情,当年资金单薄的他现在已经有了丰厚的积蓄和比较好的拆借渠道。

谈话中,朱如来讲到,现在的生意没有以前好做了,1998年是一个分水岭。以前竞争者很少,只要有点资本就能生钱,销路不愁不说,利润率还高。大家都看到朱如来靠开办面粉厂发了大财,一些胆大的、有些钱在手里的人就效仿起来,成为他的竞争者,而其中有些就是原来在朱如来的面粉厂里工作的工人。这以后,竞争者多了起来,利润率就大为降低,他现在的面粉产量是1998年前的3倍以上,但是利润比当时却提高不多。

同时,因为朱如来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面粉厂也被税务局盯上了,原来他交税很少甚至不交税,现在要交大量税,利润自然也要大打折扣。(至于那些税费到底合不合理,现在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以前没有交足税收,这也是当地的农村“企业家”发家初期的共同特征之一)

朱如来因为生意上的成功,社会地位也略有提高。1998年,他被选为百皂乡板沟村的村长。做村长不免分散了他的精力,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生意。

朱如来经历了卖水泥、卖煤炭,后来终于选择了在粮食上做文章,可谓顺应了农村的特点。他的生意基本上都是用自己的钱再借一点钱做的,借的都不太多,生意本身风险也不大,至今还没有亏本的买卖。问他以后的打算,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打算,比较具体的就是好好培养孩子读书,把村长这个职务做好。至于他的面粉厂和倒卖粮食的生意,他似乎已经比较满足,维持现状是不错的选择,反正他的生活状况在这片农村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附录1:家庭概况

朱如来,男,汉族,1968年生,初中文化水平。家庭成员共计5人:朱如来、妻子、母亲、两个儿子。1995年前家里有3亩地,以后脱离土地。务农期间年收入几百元,现在年收入约20万元。

附录2:当地概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白皂乡板沟村,位于苏北相对落后地区,缺乏工商业,也没有政策扶持。自然条件很好,阳光水分充足,适合耕作。民风淳朴,普通的农业税费一般能按时交齐。但工商业税逃税的比较多。由于经济尚不发达,人们思想也相对落后,超生现象比较多,人口稠密。人们思想比较保守,害怕风险。教育落后,年轻一代中有些游手好闲者,不思勤劳致富,威胁社会治安。2002年初,百皂乡与孟兴庄乡合并为灌南县孟兴庄镇,板沟村维持原来行政区划。

讨论题

1.一次不幸的疾病,逼迫朱如来脱离了土地,但却成就了他的致富之路。从中反映出农民行为的什么特点?

2.归纳朱如来致富成功经历中的经济学道理。

3.“十里河堤百座窑”违反了水法,却堂而皇之地成为县政府的号召。思考这一现象背后的制度原因。地方政府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4.如果你是朱如来,面对现状,会有什么样的打算?

1-21 不断闯出财富来

作者:潘中元

日期:2002年9月1日

他没有读完小学,4年级以后就辍学在家,后来去上海当了一年兵。他天生胆大叛逆,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他不听亲友的劝说,硬是拒绝参加生产队劳动,到外地做工。在别人都犹豫的时候,他有胆量尝试。现在,他的酒厂正处在刚开始时候的困难时期,但是他依然毫不退缩,思量着自己的对策。可以说,胆大敢闯,是王玉清能成为农村富户的不二秘诀。

王玉清出生于1955年,当他读完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开始。王玉清从来就不是一个乖巧的孩子,从小喜欢玩耍打架,不喜欢读书。四年级读完,他已经非常讨厌上学了。家里本来也不富裕,当时的家长对孩子读书也没现在这么重视,父亲看他也不是吃文章饭的料,他便辍学回家了。十几岁的孩子在家也没什么事情,无非是帮大人干干活,可是王玉清讨厌这种沉闷的生活。过了两年,父亲看他也不小了,于是就想让他去当兵。当兵他倒是乐意去,可是刚刚当了一年兵,就有人诬告他家成分不好,不能参军。于是他又不得不回到家里。“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当时生产队正在大搞“农业学大寨”,全国上下一片火热。但是王玉清对此毫无兴趣,种田实在是太不赚钱了。当时县委书记在他们的秦庄村蹲点,深入群众大搞农业。尽管县委书记就在他们村,王玉清仍然坚持不待在农村,一个人去学了半年漆匠,然后就跑到外面做工去了,先是在连云港市区新浦,后来又到北海舰队干了一段时间。在外地做工,不仅见了很多世面,而且收入也高很多,一个月大约能赚37元。当时被认为工资不菲的民办教师也就是15元,而普通农民的月收入只有3元。

然而好景不长,公社知道王玉清放着光辉的学大寨事业不干而出去干活,便对他家施加了强大的压力,又将他逼回了土地。王玉清虽然不喜欢老老实实地干农活,但也没有办法,只好待在家里。他魁梧,能吃苦,见过世面,在本村的青年人中比较有威信,不久被任命为生产队长。

1981年分田到户以后,王玉清家分到了7亩地,土地上所得刚好可以供一家人穿衣吃饭。此外,他家还养了几头猪和几十只鸡,牲畜养得很顺利,在当时已经算村里手头比较宽裕的人家了。但王玉清对此并不满足,看到有人做生意赚钱,虽然他对此并不熟悉,也决定去做点生意试试。于是他进行了第一次尝试,向人家借了4000元带利息的款,从山东运了两车苹果回来卖,带着车连夜赶路,需要淌水过河,他就卷起裤腿下车带路。现在想来,真是非常艰苦。这次尝试,虽说没有让他一夜发达,也多少赚了点钱,对做生意也有了点把握,心里就闲不住了。

1983年,王玉清积攒了一点钱,又借了一点,办起了土窑,一年可以收入3000元以上,比起种田700多元的收入显然增加了不少。因为经营土窑的成功,他也成为村里的副业主任。1986年,乡里投资50万元搞了一个轮窑厂,王玉清因为有烧窑的经验,就被叫到轮窑厂做车间主任了。随即轮窑厂实行承包,他和其他两个车间主任共同承包了轮窑厂,收益颇丰。他在轮窑厂一直干到了1998年。1998—2000年他担任了乡工业助理。到2000年,工业助理已经彻底变为一个没事可干的虚职,在减员中被裁掉。

1998年时,王玉清因为调离了轮窑厂,不便再承包轮窑厂,他便考虑自己办厂。本地木材资源丰富,当时李集乡的集体胶合板厂产的胶合板销往苏州、徐州、淮南,效益很好。于是王玉清决定效仿。他与县检察院的乔某、李集乡胶合板厂原副厂长吴某每人投资9万元。乔是检察院的干部,想在工作之外有所投资,吴因为李集乡胶合板厂被台商收购决定自己办厂。乔可以为厂提供关系上的保护,吴可以利用自己原来的销售关系,并且对胶合板的生产比较在行,而厂里平时的管理,都靠王玉清打点料理。

王玉清平时经常出差,在外地的时候就经常留意外地的办厂经验,想想本地有没有好的投资机会。在观察中他发现白酒业是利润率很高的行业。本县有个全国闻名的汤沟酒厂,酒厂里工作的朋友也告诉他,自己开小酒厂很有前途。他自己四处打听了一下,知道了一些酒厂内部的资料,觉得酒厂确实值得搞。在本地搞酒厂,很多资源都可以借汤沟酒厂的,应该有利可图。于是他拿出了9万多元,想办一个很小的酒厂。他把酒厂的名字定为“汤星”,这样在外地就可以和“汤沟”同顶着“汤”字旗,借着汤沟的声誉,销路会好很多。实际上,现在汤星酒投入销售的地区都是汤沟酒的势力范围,甚至就是借着汤沟酒的代理点。2001年,厂子正式开始建立了。但是因为拿不到贷款,后来又吸收了另外两个合伙人,自有资产达到24万元,其中一个合伙人就是汤沟酒厂的中层干部。

酒厂成立以后,才发觉很多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尤其是资金的短缺。酒在外地销售,很多资金都不能短期内收回,而生产又不断需要资金,现在他们已经各自将投资追加到20万,相当一部分都是向亲友借的,支付一定利息。

目前酒厂正在一个很困难的时期,王玉清也常感精疲力竭。但向来胆大不服输的他当然不会退却,正在艰难的奋斗中。

附录1:家庭概况

王玉清,1955年出生,家中一共4人:他本人、妻子、女儿和儿子。目前家中4亩地。妻子无工作,女儿是中学教师,已出嫁。儿子刚离开校园,在乡农电站工作。

附录2:当地概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李集乡秦庄村,离县城比较近,约7公里~8公里,在全县各村中属于比较富裕的村,一度是全县的致富典型。目前该村人均收入4000元~5000元。

讨论题:

1.一个几乎没有文化的农民,最终能够发家致富。王玉清的个人性格是如何极大地帮助了他?多样化的经历和担任过的不同职务对他的发展有何影响?

2.王玉清办胶合板厂的成功因素有哪些?反映了转型时期怎样的商业环境?

3.评价王玉清选择办酒厂的决策。借助汤沟酒厂的品牌和销售渠道是不是好的决策?如何维持充足的现金流?请为他设想一些走出困境的办法。

1-22 一个明星企业家的遭遇

作者:潘中元

日期:2002年9月1日

张中和是昔日的农村之星,众人瞩目的农村企业家,差点就将一个普通的苏北农村带上了腾飞之路。但是当他历经挫折,终于摸索着将摊子搞大了以后,问题开始纷纷暴露出来,其中很多是他无力控制的。现在,他一直待在家里的两层小楼中,在几间小屋里深居简出。最近,他又在大院子里堆了些煤,开始在家里打煤球。

带着种种疑问,我拜访了这位昔日的风云人物。刚见面,他就跟我说:“其实我也没有什么可采访的,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我当时搞的那一套,现在上面已经不提倡了。当时一个劲地鼓励集体企业;人家反过脸来不提倡了:现在提倡的是私营经济!”言语中透露出一些怨叹,不再见当年的风采了。

张中和1952年出生,读书读到了高中毕业,这在当时的村里也算个知识分子了。高中毕业后闲在家里。由于一直用心读书,所以很少种田干活。在家里的时候也种不好地,于是父亲就送他当兵去了。1973年,他戴上了大红花,成为部队的一员。在全国最繁华的地方——上海,他度过了4年的军旅生活。

1977年复员以后,他又回到农村。25周岁,普通的农村青年已经在种田方面有了自己的道道了,可是他还基本上是个门外汉。幸好他是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毕业生,又当过兵,不久村里让他做了村会计,后来又做了村民组长。薪水虽然不高,不过在农村也还算可以。拿了工资的张中和就很少光顾他的土地了,家里的地主要由妻子和父母照料着。

张中和想着自己拿着一点工资勉强度日,还让妻子、父母辛苦忙田地,总不是个办法,于是他决定养鸡。家里拿出以前的积蓄买了几十只鸡,由于当时养殖业发展空间还很大,养鸡的摊子迅速扩大,赚了不少钱。到1985年,他已经是村里排得上号的大户了。

当时当地有一个土政策,为了鼓励“先富带动共富”,提出了“大户当村干部”的政策,一时间很多先富起来的农民成了本村的村长、支书。张中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成为秦庄村的支书的。1985年6月间,乡里的干部找张中和谈话,提出希望他出任秦庄村支书。此前张中和虽然做过会计、村民组长,可是真正“做官”这还是第一次。所以当乡干部找到他的时候,他觉得紧张、畏惧,想接这个职又不敢接。“小腿都有些发抖。”他笑着说。

然而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村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事情可管,支书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可干。很快,张中和已经对支书的工作非常熟悉,并且几乎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了。他觉得在农村不搞工业没有出路,本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他决定发愤搞工业。

先是买了两台二手机器搞了一个瓶盖厂,机器不好用,结果赔了本。后来又搞了一个扎染厂,由于规模小,也赚不到钱。后来又想利用农村廉价的劳动力办绣花厂,可是又因为产品质量不够高而滞销。折腾了近一年,村里的积蓄消耗了不少,张中和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不过当时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农村还具有很高的权威,所以仍然能保持稳定。此时张中和还不甘心,经过一阵思考,他决定开办轮窑厂。1986年底他们开始筹划了。当时村里有一片坟场,村支部决定用这片地搞轮窑厂。村里已经没有什么剩余的钱了,为了寻找资金,村干部跑银行,磨出15万元贷款。他们又到邻村的土窑赊了一些砖来。1987年6月,轮窑厂正式投产了。由于前面有三次失败的经历,所以这次特别谨慎,经营得小心翼翼。他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当年就盈利18万元。

有了轮窑厂,村里就有了财源。滚滚的利润为张中和开办新的工厂提供了资金。1988~1995年,他又带领村民陆续建立了预制板厂、胶合板厂、酒精厂、饮料厂、酒厂、化工厂等,规模大都在几十万,虽然也有失败的投资,但总体上是成功的。秦庄村的财富在快速地增加着,小小的一个秦庄村,也拥有了自己的企业集团。

秦庄村成为了全县的明星,秦庄村的状况也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善。村民福利最好的时候,由村里代交农业税,村里实现合作医疗,独生子女、困难户子女上学免收一半学费。张中和的个人声望也到达了顶点。

然而1997年秦庄村的产业就停滞不前,1998年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摊子大了以后,管理的难度加大了,张中和感到控制能力减弱了,许多环节、许多人他都无法把握。成本增加了,而销路又出现了问题,利润大为减少,福利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丰厚。

由于经营困难,现在村里的大部分厂都卖了出去。资产价值480万元的酒厂卖了360万元,资产价值500万元的胶合板厂卖了400万元,当年半年时间就盈利50万元的刨花板厂也低价卖了出去。除了酒精厂的售价高于资产价值以外,别的厂的售价都低于资产价值,并且还得不到现金。

原来风光一时的秦庄企业集团就这么土崩瓦解了,而当时处于风光之巅的张中和,也被举报有经济问题,被“双规”了两个多月。双规期间,上级没有查出张中和有什么严重问题,他又被放回家。只是县里迟迟不给他复职,他也就只好在家里打煤球了。

张中和到底有没有经济问题,目前无从得知。赋闲在家的张中和,难免有一些不满。“现在上面的政策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的,让百姓何去何从?”“我干了这么多年,连奖金都没拿过,他不管高层的腐败,来捉弄我们这些人!”他的话很偏激,到底能有多少合理成分,只有听者自己思考了。

附录1:家庭概况

张中和,1952年出生,家中一共4人:他本人、妻子、两个儿子。目前家中2亩地。妻子无工作,大儿子刚开始工作,小儿子正在读书。

附录2:当地概况

见案例1-21《不断闯出财富来》。

讨论题

1.张中和认为,在农村不搞工业就没有出路。请评价这一论断。

2.张中和最初创办企业的时候,一连失败三次,到第四次才成功。他如何挺过数次失败的?并思考如何回避、控制和分担创业的风险。

3.在张中和领导的秦庄企业集团由盛而衰的过程中,你估计哪些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23 平凡人生

作者:黄贻凡

日期:2002年7月30日

黄则邦,福建闽清金沙镇下林村农民,现年54岁,初中文化水平。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农民,他的一生,植根于土地,平平凡凡,如他的祖祖辈辈。他的生活虽然平淡,但他也有自己的希望;虽然不断遭遇困难,但他身上那种中国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韧性使他能够不断顺利前行。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祖上的地主成分,上完初中的黄则邦就失去了继续上学的机会。他回到家乡下林村,开始种田。在生产队中,他勤劳肯干,人又比较机灵,干起活来很快,得到了队里的一致好评。但由于成分的问题,他只能拿最低的工分,每年的劳动模范也没有他的份。但他并没有怨天尤人,老老实实做他的本分事。靠队里的一些照顾,他的生活勉强能达到温饱。这样的情况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县里为他平了反,他在村里总算得到了平等的地位。时值进行土地承包,他也和妻子向村里承包了20亩土地种植水稻。虽然人手少,但他和妻子都还年轻,在田里披星戴月地辛勤劳动,再加上平时邻里的互相帮助,第一年他们取得了好收成。他们平时在家里还种一些蔬菜,生活基本上自给自足。虽然过得依然艰辛,但总算达到了温饱,一年下来,倒也有了几百元的积蓄。

第二年,由于儿子出生,妻子无法下田劳动。

黄则邦家里只剩他一个劳动力,压在他身上的担子一下重了许多,不仅要劳动,还要照顾妻子、孩子。他一个人耕种15亩田,辛勤工作,村里还给了一些帮助,到粮食收成的时候,总算也获得了丰收。为了补贴家用,农闲的时候他还上山砍竹,辟成竹篾,编成箩筐卖给附近的村庄。这样一天到晚工作,家里三口人的温饱才算不成问题。用自己的力量支撑这个家,这是他辛勤劳动的动力。

妻子虽然还要分心照顾孩子,但总算能够下田帮帮他的忙了,多了一个劳力,负担一下子轻松了不少。那几年,县里经济开始迅速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也随着逐渐提高。由于他勤劳肯干,再加上没有碰上大旱,每一年他们田里的收成都不错。除了种水稻、种些菜,家里还开始养猪。养猪的额外收入使他们的手头宽裕了许多,家里也添置了不少家具、电器。但孩子逐渐长大,为了使孩子将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农闲季节他并不像大多数人一样闲着。开始他依然编篾出卖,但后来销路不好,赚不了什么钱,于是就另谋出路。1983年,镇上办了一家陶厂,农闲季节,他就过去帮忙做工。由于他工作卖力,活也出色,此后农闲如有劳动力空缺,总会招呼他过去帮忙。这样,每年倒也可以得到几百元补贴一下家用。村里不少青年劳动力到城里去打工,有头脑的也开始做起生意,黄则邦虽然也考虑出去闯一下,但一来感觉自己文化水平太低,二来也满足于现状,也就老老实实地种田。这样一直到了1988年。

此时,妻子突然的一场大病使这个家陷入了危机。经过一年的治疗,妻子的病虽然好了,但家里已花光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些债。而且大病留下了后遗症,妻子已经不能进行重的体力劳动,而孩子还小,才上小学,不能帮上他什么忙。家庭的重担又一下子全落在他一个人肩上。祸不单行,陶厂被人承包,不再用临时工,他又失去了一项经济来源。家庭一下子困难了许多,所幸第二年粮价上升,粮食卖了个好价钱。他又听说县城蔬菜好卖,他就在农闲的时候到各家各户收购时令蔬菜。为了卖个好价钱,他天不亮就得挑菜到镇上,然后乘车到县城。如此辛辛苦苦,过了一年,总算把债还清了。他的年纪也过四十了,过重的体力劳动逐渐承受不了了。他和妻子商量办了个小卖部,由妻子照料。小卖部生意虽然不是很好,但也可以减轻一下他的负担。孩子也逐渐长大,可以帮家里做一些体力活。这样,生活的简朴,没有什么积蓄,但日子倒也安安稳稳。

转机发生在1996年,在村子里,由私人投资办了一个小水电站。由于他在村子里的口碑不错,而且小水电的一个股东是他的远房亲戚,他被招为小水电的值班人员。这个工作没有什么技术要求,工资每个月有500多元。由于工作相当轻松,他还可以照料田地。这样他的生活有了改善,日子也比较轻松起来。1997年,儿子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由人介绍也到了一个电站上班。家里的经济逐渐好了起来。

现在,他已经50多岁,惟一担忧的是孩子的婚事。为了给孩子以后办婚事存些钱,他依然省吃俭用。他辛勤一生,总是为家庭过得更好,而不是为了自己的享受。他的平凡生活或许仍将由他的子子孙孙延续下去。

附录1:家庭概况

54岁的黄则邦,一共三口人,儿子今年25岁,在镇上的一个水电站工作。妻子目前已经不开小卖部,而在家里种些菜,养些鸡、鸭,除了平时自给,还可以补贴一些家用。家庭现在生活较为宽裕,人均年收入5000元左右,但未来儿子结婚可能还会使家庭的经济情况比较紧张。

附录2:当地概况

福建省闽清县金沙镇历史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闽清其他发达地区,处于中下水平。近年来,由于小水电发展迅速,金沙镇原有的丰富水利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有力地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该镇地广人稀,多为山地,耕种无法推广机械化,主要依靠牛耕。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土壤肥沃,粮食产量较高。当地大部分为农业人口,但随着经济发展,非农业人口逐渐增加。

讨论题

1.农民往往无法独立承担沉重的医疗费用,你认为在农村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假如黄则邦的儿子考上大学,你认为对他的家庭经济是何种影响?据此谈谈农村辍学现象严重的原因。

1-24 从板车到汽车

作者:黄贻凡

日期:2002年8月10日

白樟镇的陈祥如最近又成了村里的新闻人物,他花了几十万元买了一辆别克小轿车送给妻子作为生日礼物。其实他早就是樟山村的知名人物,提到他,人们总会给你讲一个由板车到汽车的故事。这是一个依靠自己的勤劳肯干,也依靠自己的经济头脑发家致富,赢得他人尊敬的农民的故事。

陈祥如,男,今年49岁,福建闽清白樟镇樟山村人。1973年,从镇上的高中毕业后回到家里务农。不久父亲去世,家里只剩他一人,经济十分困难。他本想到村中的果园队干活,不料由于家里十分贫穷,在村里没有什么势力,村中不肯,反而让几个不如他的青年去了果园队。这件事情对他的触动很大。

由于去不成果园队,他只好在生产队继续种田。由于年轻,拿的工分不高,靠自己一个人,经常吃不饱饭。这样过了两年。1975年,白樟镇办起了第一家乡镇瓷砖厂,需要招收一批工人。经由当副厂长的一个远房亲戚介绍,他来到厂里当搬运工人。这个工作要人从离厂区二三里地的矿区把瓷土等原料用板车拉回来,一天要往返几十趟,是一个繁重的体力活。虽然赚的钱会比种田多些,但村里的不少青年宁愿种田也不愿意做这个工作。为了吃饱饭,他一咬牙,一干就是八年。

不管是骄阳似火,还是狂风暴雨,他都没有停歇过。由于工作卖力,自然也得到了厂里的赞赏,工作虽然累,但收入比以往是逐年提高。他总算不必再过挨饿的日子了,生活虽然艰辛,但自食其力,依然得到了别人的尊敬。

1983年,村里很多人都出外打工,做生意,脑筋活络的陈祥如自然也不甘人后,他辞去了瓷厂的工作,决定凑些钱做生意。他看到县里橘子卖得很不错,决定去湖南进一批蜜橘回来卖。用积蓄以及借来的共两三千元本钱,他从湖南买回了橘子。但销售却没有他料想的那么顺利。一来他从远路买橘子回来,成本较高,价钱自然也降不下来;二来县内橘子供给过剩,橘子自然十分难卖。结果,第一次做生意,他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把八年来辛辛苦苦积攒的积蓄也赔了进去。

他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认识到这次赔本是由于对贩卖橘子没有经验。于是决定回到“运货”这个老本行上来。他借了钱,买回了一辆嘉陵轻骑,开始为镇上的一些卖小商品的店铺运货。那几年,正是商品逐渐丰富,人们消费逐渐增加的年头,镇里的小店铺生意红火,店铺也越开越多,而他的“送货”生意也十分兴旺。与以前拉板车时候相比,自然轻松了许多,而收入却是以前的好几倍。这次正确的决策让他尝到了甜头,他开始意识到在这个市场经济的社会,到处有商机,关键要有一个灵活的脑筋去把握。赚的钱多了,他把嘉陵轻骑卖掉,买了一辆更好用的摩托车,送起货来更方便。

送货的日子过了5年,镇上运货的人多了,他感觉到这行越来越不好干了,于是决定另谋出路。有一次,他又骑车辛辛苦苦去县城里买摩托车用的汽油,想到镇上连一家加油站都没有,他忽然眼睛一亮,决定在镇上开一家加油的店。随着经济的发展,镇上的摩托车越来越多,运货的小型汽车也不少,加油不便经常为司机所抱怨。他开的“加油站”虽然设备很是简单,只是用大的塑料瓶装了汽油卖出,但却解了燃眉之急,生意很是红火。开始的时候他的货源是县城里的加油站,赚取一些差价,后来熟悉了门路,他也有了专门渠道,利润更为丰厚了。随着资金的积累,原始的加油站也改头换面,购进了现代的加油机,加大了投资,营业额也稳步上升。由于他当初选的加油站地址优越,位于两条县内主要公路的交汇处,虽然镇上又开了两三家加油站,但生意最好的却依然是他的加油站。他依然没有忘记他运输的老本行,1995年,他买了一辆油罐车,既为自己的加油站运油,还可以帮其他加油站运输赚钱,这也成了他主要收入之一。虽然日子逐渐富裕,但他仍然没有忘记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眼光。看到白樟陶瓷工业大规模发展,运输的原料需要过秤,而镇里面却没有可以一次性称一车货的大型称重工具,于是他就购回一座磅秤,为矿石称重,每次收取二到三元的费用。这一本万利的生意,他又成功了。

谈到自己的成功,他归结为运气。但机会并不是只给了他一个人,有了一个睿智的头脑,才能架起一座从贫穷到富裕的桥梁。

附录1:家庭概况

49岁的陈祥如,一家5口人,3个子女。一个女儿已经高中毕业,目前赋闲在家,帮助照看一下加油站。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还在读书,由于读书的两个子女成绩都不是太好,又怕他们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子女的未来是他最担心的问题。家里收入很高,在发展很好的白樟镇,他们家也算收入上等的家庭。

附录2:当地概况

白樟镇地处福建省闽清县西南部,距闽清城关11公里,距福州65公里,省道203线和正在建设的京福线纵贯全境。常住人口2万人。2001年,工农业总产值达9.3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8.5亿元,连续四年实现财税上千万元,是闽清县的工业重镇、经济强镇和文明新镇,也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特色镇。白樟镇是福建省著名的陶瓷之乡,全镇拥有樟山、白南、马鞍、云渡、前庄、池埔等六个工业区,拥有陶瓷及其配套企业114家,年创陶瓷产量6194万平方米,创产值7.2亿元。该地区总的来说发展迅速,也为个人提供了许多致富机会。

讨论题

1.从拉板车运矿石,到骑摩托运货、用塑料瓶卖汽油,陈祥如的致富之路显得如此简单。但就是这样的人,最终能够拥有购买豪华轿车的财富。面对经济改革大潮,你认为什么才是致富的关键因素,资金、技术,还是创意?

2.讨论陈祥如的个人成功与社会环境变化之间的联系。

1-25 本分的种田人

作者:汪进

日期:2002年9月13日

周要,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镇中岭村村民,1959年生,现年43岁。从改革开放至今,一直以种田为生,并没有从事其他副业,家中也无人外出打工。在村中同组村民的眼中,他是完全靠种田的当中比较有作为,同时也是收入较高的一类。

自主经营

1980年,刚刚改革开放,农民有了农业经营活动的自主权,可以自主选择种植作物的种类。当时,由于国家大力收购棉花,周要认为种植棉花将会有利可图。于是,他将自己拥有的4.4亩田中,除了留少数种植要上交国家的任务粮之外,剩余的绝大部分田都用来种植棉花。由于种植品种选择对路,每亩田也有个300元钱左右的收入,用来过生活也就足够了。到了1985年,种植棉花的越来越多,同时收购单位也开始压低棉花的收购价格,又由于农药化肥的提价及上缴税费的增加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都使得他觉得种植棉花变得无利可图了。于是他将种植棉花改为种菜。

国家贷款

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土地实行包干到户,刚刚离开集体的农户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政府为了促进农村农业的发展,对农民提供贷款,以便农民能够顺利进行农业生产。第一笔贷款是直接向农户提供的,对农户在包干后的创业有很大的帮助。以后的几笔贷款则是向村里提供的,实际上几乎到不了农户的手上,但还款时村里还是要农民掏钱,这样一来,农民就丧失了对贷款的积极性。后来信用社到农村向农民进行调查是否再需要贷款时,周要表示不再需要了。对周要来说,实际上他仅仅得到了一笔贷款,但那笔贷款所起的作用也是巨大的,他也按时还了那笔贷款。

又得土地

村里的耕地并不多,周要家有劳动力两人,共分得4.4亩耕地。这点土地大概也就够一家人吃饭用,要想致富,几乎是不可能的。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有不少人外出打工或从事其他非农业的工作。这部分人,多数还保留着自己分得的2亩~3亩口粮田,但也有部分将自己的田转给亲友耕种。就这样,周要前后得到了亲友转让的4亩左右的耕地。周要自己说:“要是没有这几亩多出来的耕地,我也只有在农闲的时候到别处去打打工,另外挣几个钱了。”

菜园子“工程”

1986年,周要开始种植蔬菜,并一直延续至今。种植蔬菜种得好的话,其收入为种棉花、水稻的5倍~6倍以上,当然所需要的劳动力也是它们的好多倍。但为了挣钱养家,为了让家里人过得好一点,为了两个孩子能上学念书,周要也只能如此选择了。周要现在种有5亩田的蔬菜。周要自己认为:“相比而言,种水稻、棉花是比较轻松的,一年也就忙活那么几天,管理上所需的精力也少得多,但收入太低,一亩田种出来的粮食也只能卖个500元~600元,除去开支、上缴就剩不了几个钱了,大概会有100元~200元的收入吧。而种蔬菜,只要年成好的话,每亩田可以收入2000元;最好可以到3000元,但这种情况不多见。只是人特别忙,早出晚归,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是如此。种一亩水稻虽然不挣钱,但种多了还是可以挣钱的。近几年,由于村里许多人放弃土地,于是有人就承包了30亩田以上的水田来种植水稻,他们一般来说是属于和村里有关系的人,而且他们每亩田上缴的也要少一点。”

1999年,周要开始利用大棚种菜,但这也只为不落后于别人,收入还是老样子。“我有两个孩子上学,一年的开销得5000元~6000元,要不是靠这菜园子,光孩子上学的费用我都负担不起。做了这十几年了,攒钱盖了一栋房子,用了2万多元,再就是供孩子上学,还得为灾年预备点,现在家里也攒不起钱来。”周要说。

未来展望

周要认为:“现在种菜有时就是得靠时机,种的菜要是能够早一天出来,就能卖个好价钱,要是早一个星期,那就可以大赚一笔了。”他利用大棚种菜也是向别人学来的,目的是为了使蔬菜提前成熟,但收效并不大。他还听说在别处有人在冬天用火炕给田地加热的,这样冬天也可以种出各种蔬菜来了。但这种技术周要没有见过,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有些菜比较怕病虫灾,他种不出来,别的能种的人却可以挣一大笔。周要认为自己现在种菜,可以说是缺少技术,但又没法解决这个问题。

附录1:家庭概况

一家四口人,男、女户主和两个孩子。男户主周要,今年43岁,初中文化,女户主姓许,今年42岁,两人都在家以种田为生。大儿子18岁,刚高中毕业,未上大学,也未找工作。女儿15岁,刚上高一。家庭经济状况良好。除去生活费,大概每年收入在6000元~15000元之间。但这些收入也都花在盖房子和子女上学上了。

附录2:当地概况

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镇中岭村地处江汉平原,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水稻产量高,经济状况相对比较好。近几年来,外出打工的人员迅速增多,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就整体而言,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电视早已普及,彩电也日益增多。已有部分村民装有有线电视。

2000年以来,镇里先后出现了几家由私人投资的无纺布厂,这些厂的规模都在数百万元到上千万元之间,而且生产的产品都为出口的纺织产品。这几家企业现在已成为镇里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企业。由于这几家龙头企业的出现,镇里的经济迅速发展。由于镇财政的好转,镇政府投资数千万元扩宽公路,镇领导也多次出国考察。

附录3:农民上缴

讨论题

1.周要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深感缺少技术。农民缺乏科学技术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改进?

2.杂交水稻的出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为什么有的农民却由两季稻改种单季稻,从而减少了产量?

3.案例中提到,当地许多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其他产业,土地集中的现象已经出现。如何认识这一现象的原因和后果?

1-26 农村的多面手

作者:汪进

日期:2002年9月13日

中国的农村,有许多农民都是能胜任多种工作的能手。案例中的主角叫张由,家有村里分来的4亩耕地,同时又做过木匠、养过鱼。我去拜访他的时候,他又恰好被同村的人请去修电路。我在他家没等多久,他就回来了。

在改革开放以前,张由在生产队里是做木工的,当时采用的是计工付酬。改革开放以后,大概在1980年,张由认为自己在这一方面有一技之长,便在家里做起了木工活。刚开始单干的时候,由于资金少,再加之经验和销售渠道有限,只能做一些小本生意,经常是带着简易的工具,如刨子、锯子,帮村里新盖房子的村民家做几扇门窗、打几条桌椅,诸如此类的活。靠这一项,张由每年也就有个500元~600元的收入。这样过了5年~6年以后,张由认为靠这样做一些零散的活收入太低,而且不稳定,并非长久之计。于是他试图扩大规模,尝试着自己做一些小家具去卖。在初尝甜头之后,用自己积攒的1000多元钱添购了电动刨子、锯子及一些新的工具。在家里又进一步扩大了生产的规模。由于整个生产、销售过程都由张由自己一个人负责,他做的桌椅成本较低,在家具店里也比较好卖。仅靠这一项,他的收入由1985年的2000元/年上升到1997年的8000元/年。

在分田到户的时候,张由共分得耕地4亩,其中水田2亩,旱田2亩。虽说张由一直在从事木工经营,但家里的4亩田也从没有荒废过。这些田平时由其妻子王某照顾,在农忙的时候,张由也会帮忙照顾一下。张由认为:“我留这几亩田,本来就没有打算靠它来挣钱,但有这几亩田我心里就有底了。每年种两亩水稻,家里几口人的口粮就有了。旱田种点芝麻、蔬菜之类,家里人的生活就有了保证,我做木工活不管挣不挣钱就都不用担心了。”在农村里留几亩口粮田并抱这样心态的人不占少数。

作为一个农民来说,挣的每一分钱都是起早摸黑得来的,因此在平时的开支中,是能少花一分算一分。因此他在做木工的时候,那些电器线路的安装都是自己摸索着弄的。这虽挣不到钱,却可以为家里节约不少开支。时间久了,他也就经常帮别人做这类的事。虽说也不拿钱,有时也可以得到一两包香烟。

1997年到1998年,由于耕地的税费负担急剧上涨,许多农民放弃土地,转入其他行业,村里出现大量的闲置土地。于是村里鼓励农民出资将耕地改为鱼池,张由看准这一机会,出资2万多元获得27亩田的使用权,同时也放弃了长期坚持的木工活。将主要精力转入鱼池的经营。每年卖鱼可得5万~6万元,除去开支,一年的收入也在1万~2万元之间。近几年来,由于水产品的需求增加,虽然养鱼的人逐渐增多,但张由的收入仍在逐渐上升。现在,张由的经济状况在村中处于中上水平。

附录1:家庭概况

张由,今年47岁,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镇中岭村人,初中文化,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上有70岁的老母,无收入,主要在家里看家。妻子吴某,平时经营4亩耕地,也到鱼池帮忙。儿子21岁,在外打工,每月500元的收入。女儿18岁,在镇上一家无纺布厂打工,每月有300元~400元不等的工资。家庭经济状况良好。

在20世纪90年代初,家庭收入主要用于两个孩子上学,之后用于筹资盖房子,弄鱼塘。现在收入状况好一点了,生活上也好多了。张由现在是想攒点钱装修一下房子,同时也要为儿子的婚姻大事准备点钱了。

附录2:当地概况

见案例1-25《本分的种田人》。

讨论题

1.从替村民打零散的木工活,到做家具到市场上出售。张由面对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大多数农户在从事耕种以外的经济活动时,并不愿放弃对自己几亩田的耕种,很明显,这是一种低效的劳动。仔细分析其原因。

3.张由利用土地闲置的机会,获得27亩土地的使用权,成为了养殖大户。农村有限的土地资源是否可以让大多数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张由的选择是否损害了其他农民的利益?

4.中国农民典型的生产方式都是自己投资、自己劳动,很少雇用劳动力。对张由而言,现在的生产规模几乎是他个人能够经营的最大规模。是什么阻碍了他雇用劳动力和扩大规模?

1-27 出路在何方

作者:汪进

日期:2002年9月13日

案例主人公刘佑才,是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镇中岭村人,今年39岁。刘佑才的情形在村中是比较普遍的,也反映了中岭村多数农民的现状。

在1985年,刘佑才成家立业以前,一直和父母一起靠种5亩左右的水、旱田过生活。1985年成家之后,与父母分开,与妻子吴某过着独立的生活。这时,他们有3亩左右的耕地。就在这一年,农村副业开始兴起,农民打工的也开始增多。刘佑才也开始变得不安分了。他当时听说别人靠捕鳝鱼可以挣钱,而且投入也小。于是,他也买了几个捕鳝鱼用的笼子自己去挖蚯蚓做饵,每天晚上搁在田沟、水沟里,第二天将捕获的鳝鱼去卖钱。刚开始,有时一天还可以挣个10元钱,可是没几天,捕的人多了,他捕的鳝鱼就少了。他感到捕蟮鱼挣钱没有出路了。

这时已经是1986年了,此时的刘佑才为了生活得更好,开始思考着要如何走出困境。可他是一无本钱,二无经验,干什么都有困难,好在有个叔叔帮了他。他的这个叔叔是以养鸭为生的,他认为找这个叔叔帮忙,自己也养一群鸭子,总比在家里闲着好。于是他东拼西凑地弄了2000元钱,在叔叔的帮助下,开始了自己的养鸭生涯。本来养鸭这个行业也不是个赚钱的行业,但为了摆脱困境,他也只能如此了。为了尽早还清借款,他每天都起早摸黑地带着小船、赶着鸭子奔波于镇上的大小河流上。刘佑才说:“当两年之后我还清借款的时候,才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在1989年,村里掀起了一股纺纱的高潮。当地的国有大型纺织企业陷入经营危机,于是当地农村许多农民购买二手纺织机在家里进行纺织活动,并将所纺得的棉纱卖出,这样做的确可以赚到钱。刘佑才看到这个机会,马上卖掉自己养的鸭子,同时经过借款,迅速凑齐了3000元钱也买了一台二手的纺织机进入了这一行业。在他和他妻子的合作下,家庭终于开始走出困境。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迅速还清了近2000元的欠款。在以后的几年里,虽说是不断有农户进入纺织这一行业,但对刘佑才来说冲击并不大,他每年还是有700元~800元的剩余。于是当他的大女儿和小儿子分别于1992年和1995年进入小学的时候,他们的学费开支是有着落的。

1995年,国有企业开始复苏,给农村这些小的个体纺织户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些纺织机在一年之内相继停产。看着停放的纺织机,刘佑才又开始思索出路了。为生活所迫,他先是在公路边摆摊修自行车,每月还有个200元~300元的收入,但3个月以后,他就被另一修车的人给赶走了,他虽感到不平,但也没有别的办法。接下来,他又到村中的一家窑厂烧砖,但他所在窑厂的生意也不好,他在那儿也是做几天歇几天,一个月也就一二百元钱。

1998年,女儿要上初中了,刘佑才每年要负担的学费也上升到700元以上,他必须另找出路了。外出打工已是他惟一的选择了。在同村人的帮助下,他在农闲的时间,踏上了去武汉的打工之路。他找到了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虽然累一点,但有比较好的收入,除去生活外,他每月还可以剩余300元~400元。刘佑才就靠这点工资和几亩耕地维持着一个家庭的生存。

2000年,镇里出现了几家私人投资超过百万元开办的无纺布厂。这几家以生产出口产品为主企业在农村大量招收女工。刘佑才的妻子吴某也进入无纺布厂打工,在2001年,他的女儿在初中毕业后也进入这家无纺布厂打工,现在每月又多出600元~700元的收入。刘佑才的家庭收入才开始高于开支,家庭状况又开始好转。

最让刘佑才感到担心的是他们的工作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些临时性的工作随时都有可能丢掉,他们随时都有陷入困境的危险,但他们又找不到更好的出路。

附录1:家庭概况

刘佑才,1963年出生,现年39岁,其妻了吴某,今年39岁。女儿16岁,初中毕业,儿子14岁,正在上初中。家庭月收入超过千元,暂时走出困境。

附录2:当地概况

见案例1-25《本分的种田人》。

讨论题

为什么国有纺织企业的复苏给予农户的是致命性的打击,而私有企业的出现却带给他们致富的机会?讨论农民从地方工业化中获益的合理途径。

1-28 走出农业

作者:汪进

日期:2002年9月13日

彭启华,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镇中岭村人,今年30岁。一直在中岭村坚持创业,虽说不是一帆风顺,却也没有经受过大的挫折,在农村个体经营中属于较大的一户。

1989年,彭启华初中以后,便进入了他兄长在村里面创办的一个皮箱厂里面工作。1990年前后,这家皮箱的规模在镇里来说都是比较大的,有职工近百人,厂里的效益也比较好,彭启华每年也有个四五千元的收入。

两年以后,彭启华的兄长为扩大皮箱厂的规模,将厂址由村中心迁移到离村中心较远的公路边。彭启华在其兄长的帮助下,在皮箱厂的原址上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他的任务是为兄长的皮箱厂提供皮箱上用于装饰用的装饰带。虽说收入并没有大的提高,但彭启华仍认为这一年是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是他创业生涯的开始。

为皮箱厂提供装饰用的装饰带,是他的小厂得以生存的基础,但他考虑的是要尽快扩大自己的规模。要做到这一点,彭启华认为必须生产新的产品来扩大自己的市场和实力。他同时认为,利用自己为皮箱生产装饰带的经验和技术来生产汽车、桌椅上使用的装饰带是可行的。很快他就投资五六千块钱购买了另外的挤塑机和粉碎机,雇用了3个~5个职工,开始了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他的决策是相当明智的,就这一项,他每年又多出2000元~3000元的纯收入。尽管新产品并没有给他带来巨大的利润,但给他带来了信心。

1995年,他兄长的工厂在一年之内迅速倒闭,这给他带来了莫大的震惊。为皮箱提供装饰带的生意消失了,好在他还有其他产品支撑着,否则他也难逃失败的命运。不过,现在彭启华又得思考自己的出路了。这时他注意到,农村对塑料水管的需求量巨大,于是打算利用现有的技术和设备来生产塑料水管。然而,由于生产的水管质量并不理想,半年以后,水管的生产也就停止了。在这个项目上,彭启华并没有投入新的资金,因此这个项目的失败对他的整个生产和经营活动并没有大的影响。但经常的外出扩大了他的眼界,多年的生产经验也提高了他的生产技术。这为他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装饰带的生产竞争已是越来越激烈了,他在改进技术的同时,也在思考着要改变产品的种类了。当时农村及其周边市场对物美价廉的小塑料制品,如水桶、凳子等的需求增加,做这些塑料产品虽说是投资大一点,但周围竞争者少。经过半年的准备,在1996年,他做出了一个巨大的决定,投资5万多元购买了一台二手的塑料注塑机,准备生产这一类的产品。在开始阶段,他又花了2万元在广州订购了一个塑料水桶和凳子的模子,开始了他的生产经营,同时放弃了他原来的装饰带的生产。这一决策无疑是正确的,由于竞争者少,他采用薄利多销的策略,每年也有3~4万元的收入,开始慢慢地收回投资。

在1998年,面对比较好的市场形势,他认为再次扩大规模的时候到了。他贷款7万多元,在公路边投资15万元盖了新的厂房,又增购了一台小一点的挤塑机,同时也增加了衣钩、不同型号的塑料桶的模具,来扩大自己的产品种类。

在接下来的几年,他的小厂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我问到他以后的打算时,他谈到:“现在的生意马马虎虎,我这个厂的规模太小了,和别的大型塑料厂相比实在是太小了,附近的一个市里有一个原国有的注塑机厂,由于经营不善一直几乎处于停产状况,但这个厂的生产规模、产品种类都远胜于我。现在听说有人要承包这个大厂,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就有点难以立足了。我现在要扩大自己的规模很难,因为我的模具都是在广州做的,每个模具都超过万元,要修改起来也比较麻烦,我想和兄长合力出资近20万元买机床等设备自己做模具,一来方便自己,二来我也想进入这一个行业。因为我认为现在搞机械加工也是比较挣钱的。不过我们这儿还没有这么大规模的机械加工能力,不然我也不用到广州去做模具了。不过这个合作还没有谈拢。”

彭启华还想扩大自己的规模,但他已感觉到自己一个人是力不从心的。家里的生产也只有5名~6名职工,原料的采购、技术指导、产品销售都由自己和妻子负责,他要近一步扩大规模,经营方式也应该改变了,但靠合作是否能行得通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附录1:家庭概况

彭启华,1972年生,初中毕业;妻子赵某今年29岁,也是初中毕业,在家里也参与经营生产活动。有一儿一女,女儿7岁,上小学二年级,儿子2岁。家庭负担轻,收入较高,家庭状况良好。

附录2:当地概况

见案例1-25《本分的种田人》。

附录3:彭启华兄长所办企业的简介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彭启华的哥哥彭厚华所办的皮箱厂是村里规模最大的企业,在镇里也颇为有名。这家皮箱厂的厂主夫妇在80年代中期,以手工业起家,一步步积累,在无人扶持的情况下,终于在90年代初期成长为一个资产越过30万元,年利润越过5万元的企业(村里人估计,因为当事人现在已不在村中)。产品远销武汉等好几多个县、市。当时这家企业有职工近百人,均来自于周围几个村庄。这在一个落后的农村,是非常了不起的。由于这家企业完全为私人创办,村干部并没有权力并且实际上也的确没有干预这家企业的生产。但在1995年这家企业却突然倒闭,给村里人留下了更多的困惑。有人说是因为企业开发的新产品不对路、销售形势不好造成的;也有人说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几个收款员都是厂主的亲戚,他们挥霍了大量的生产资金,使企业陷入了困境,后来厂主与几个收款员之间的官司也说明了这一点,虽然厂主赢得了官司,可这些收款员的亲戚却也无力还款了。后来厂主夫妇带着近20万元的债务离开村里,到武汉去做生意了。村中最有名的企业倒闭了,这些年,中岭村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么大的企业。

讨论题:

农民自办的企业,真正能长期发展壮大的并不多,是哪些原因导致了农民难以办大、办好企业?

1-29 我就是学了点科学技术

作者:袁韦

日期:2002年7月21日

陈兆典的妻子指着那金灿灿的牌匾给我们看,只见上面醒目地镶着“临沂市农民科技大王”的字样,她笑呵呵地说:“这就是我们家那口子得的!”这时,坐在一旁的陈兆典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微笑着小声说:“我就是学了点科学技术……”

复员回家种板栗

陈兆典,一眼就看出来有股军人气质,黝黑的皮肤,挺拔的身子骨,虽然由于上了年纪,有了点“中年肚”,但仍看得出是条硬铮铮的汉子。他曾经是青岛海军舰队的一名战士。1984年,告别了他深爱的大海,复员回家。年近23岁的他还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我不想和家里人同种一块地,那样一点点地,本来就出不了很多粮食,又多了我一个负担。当时,村里有人要我在村里当教师,可我觉得知识分子收入很不稳定,不敢干。后来家里人告诉我说,村里准备集中开发板栗园,村里给你种上幼苗,你自己承包就可以了。当时村里响应的人特别多,我拿不定主意也就先跟着做了。当时说每年承包费是当年15斤板栗的市场卖价,我寻思着也合理,就用自己积攒的钱先承包了15亩板栗。”陈兆典回忆着这样告诉我们。

技术站帮了陈兆典

种板栗不像种蔬菜那么累,只要稍微管理一下就可以了。但是,虽然洙边镇有着2000多年的板栗栽培历史,但是也就是有着那么几棵千年的老板栗树,结果也不多,像这样大规模的种植还是第一次。大伙都没有经验。

陈兆典好不容易捱到了幼苗长成可以结果的年头,但接的板栗又小又少,而别人家的板栗长得很好,这可急坏了陈兆典。他向邻家讨教,别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还担心自己家的板栗来年会不会也长得不好,也有点急。就在这个时候,陈兆典听说村里有技术站,就跑到那里去咨询。一问才知道,可能是自己当年抓阄承包的那15亩地虽然表面上看上去差不多,但地质不如别人家好。第二年,陈兆典时不时地跑到技术站去询问,按照他们的指导改善土质,细心管理,果然连年板栗产出增高,质量也越来越好。这下,陈兆典尝到了甜头。他说:“幸亏我当年去问了问技术站。”

当上“临沂市农民科技大王”

从那时起,陈兆典就向村里建议,向全村农民推广种植板栗的技术和经验。陈兆典还和几个农民一起到镇里的技术站学习,掌握了种板栗的知识,不仅帮助自己种植板栗,还解答邻居们的疑难。

1993年村里开办了免费技术培训班,每年冬季开课,介绍关于种植、管理和品种改良的先进知识。陈兆典和其他农民们一起,在板栗已经收获完毕的季节里补充知识养料,觉得受益匪浅。陈兆典获知镇里、县里和市里都在办技术培训班,只是需要交费上课。村里其他农民不干了,说自己本来就挣不了多少钱,还花钱去学习,在村里学习就够了。陈兆典却认为交钱学习是值得的,好不容易找了几个志同道合的乡亲和他一起去交费学习。他觉得在那里学到的知识更新,更值得他去尝试。陈兆典回到家中就在自己的承包地上进行板栗品种改良,获得可喜成绩:板栗结得又大又甜,质量明显比以前好得多。

此时的陈兆典没有想着自己独揽优良品种,而是到村里技术站去推广,让全村农民都尝到甜头。全村掀起了科技种植板栗的浪潮,越来越多的人到镇里和市里学习新技术,越来越多的人敢于尝试新品种的开发。1997年,东夹河村的板栗园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在全县闻名,其板栗以大、多、良著称。我们在村里看见的一望无际的板栗树,和东夹河村种板栗的农民人年均收入为2万元就是很好的证明。陈兆典也因为在技术推广方面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和他坚持不懈学习新技术的精神,于1998年被评为“临沂市农民科技大王”。

沼气池:将科技运用到生活中

陈兆典在技术站学到了有关沼气池的知识,他就琢磨着自己也试一试。去年春,他和妻子一起努力,终于建起了以牲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沼气池。他乐呵呵地打开厨房墙上的开关,点燃煤气灶,指着那蓝蓝的火苗跟我们说:“这都是沼气的功劳,又干净又节省!”陈兆典和我们说,他正在将这一技术介绍给全村的农民,“东夹河村就会是一个又干净、又节省用电、又方便的村了。”

日本人买走了我们的宝啊

陈兆典带着我们去看他的板栗园,那满眼的绿色和一个个还没有裂开的绿色的板栗着实讨人喜欢。我们发现地上有很多被打下来的板栗叶。被问及为什么要打下来的时候,陈兆典说:“这是为了不让新长出来的嫩叶抢了正在成熟的板栗所需的养分。”“那这些叶子怎么处理?也可以送到沼气池里去吗?”我们问道。陈兆典面色沉重起来,他抱起了地上的一堆板栗叶,说:“这些叶子都被日本人买走了,1000元一吨,就是5元一斤啊。他们说是可以提炼什么美容的物质,但我觉得一定有更珍贵的东西被他们买走了。可是我们还是卖了,但是如果我们知道是什么物质,怎么提炼,就可以不让日本人买走。我们向市里报告了这种情况,可现在还只能这样。唉!说什么技术大王,我们的技术还远远不够啊!”

陈兆典的一番话让我们也心痛了。科学技术可以让板栗增产,让农民致富,但科学技术还应该在未知的领域进行不断的探索。

附录1:家庭概况

陈兆典,男,41岁,山东省莒南县洙边镇东夹河村农民。曾在青岛北海舰队当兵,1984年复员回家种植板栗15亩至今。一家4口人,一儿一女,都在念书。

附录2:当地概况

东夹河村,位于山东省莒南县洙边镇,有着2000多年的板栗种植历史。和茶叶、果品一起为洙边镇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全镇有3.8万亩板栗园,东夹河村就有1万亩,可算为最大的板栗生产基地。其所生产的板栗具有个大、味美和色泽鲜亮等特点,远销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讨论题

1.结合案例,分析将科学技术引入农业生产的若干途径。哪些组织能够发挥作用?如何调动农民(生产者)的积极性?政府应起到什么作用?

2.案例中所说的板栗种植的“村里集体开发,种植幼苗,然后承包到户”的方法,你认为有什么利弊?

1-30 包经理和他的畜产品公司

作者:袁韦

日期:2002年8月4日

25亩地大的养猪场里养着两千多头膘肥体壮的生猪,但面对这一切,44岁的包经理脸上并没有灿烂的笑容,他若有所思地说:“经营这个公司不容易啊,虽然村里人都说我是个百万富翁,可我活得并不轻松,这个养猪场费了我好多心血,现在规模难以扩大,没有钱啊!”

狠下一条心买下这个畜产品公司

以前,包经理是村里供销社的供销员,自己没有一丁点土地。他和供销社的其他五名供销员一起老老实实地工作,虽没有很多收入却也活得安稳。1994年,村里实行私人承包,要把供销社的一个养猪场和一个养兔场给承包出去。6名供销员心动了,但有2名供销员比较保守,经再三考虑认为,当时这个养猪场和养兔场经营状况不是很好,没有了村里的扶持,管理风险还不知道有多大,于是退出了。包经理说:“我当时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胆子,可能是就像现在认为无风险就无收益一样吧,又想干点大事,就和另外三个人一起,决定用80多万元给买下来。”可是包经理很愁,他自己没钱啊,就到处找亲戚借钱,说来也奇怪,他的亲戚都认为这个事实上只有4万多元的包经理是个百万富翁,便乐呵呵地借给他20万元,但有一个条件——年利息30%。当年的包经理就这样狠下一条心,买下了养猪场和养兔场,成立了“山东发达畜产品有限公司”。

身闯南方找销路

4个供销员成立了这个公司后,苦心经营,1995年春养了2000头生猪,眼看着小猪崽膘肥体壮了,却不知道往哪里卖。市里的价格太低,若按此价格卖出去很可能会入不敷出,想销往市外吧,又找不到买主。没有办法,亏一点总比全部都亏掉要好吧,包经理和其他三位合伙人把这2000头生猪在市内卖了,毛利20多万元,扣除借款利息和第二次养猪买种猪的钱,几乎不剩什么钱了。但包经理乐观地说:“我们那一年没有白干,至少我们知道了,要想赚钱就要到市外找销路。”

第二年,包经理带着几个伙计到江浙找销路(另三名合伙人在那一年又养了两批猪,每次2000头,也都是在市内销售的)。他们到各地有名的养猪场去学习,却吃了不少闭门羹;他们又到各地猪肉加工企业联系,但他们都有了固定的原材料来源。幸运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两家说愿意先试一批货。

天有不测风云包经理一人独揽烂摊子

原本以为有了销路便是万事俱备,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谁知1996年秋养猪场经历了一次毁灭性的猪瘟,生猪、种猪无论大小全部死亡。包经理和三名合伙人望着他们的心血痛不欲生,这样,不仅猪死了,销路也断了——没有如约“试一批货”。面对这次挫折,四名合伙人开始动摇:我们当初承包养猪场和养兔场的决定是不是错了?

于是,那三名合伙人退出了养猪场的合作,只参与养兔场的合作,包经理则又借款40万元一人买下了整个养猪场。从此以后,包经理面对的是每年20万元的利息,以及一切得从头开始的养猪场。问到包经理当初为何会决意一人独揽烂摊子的时候,他苦笑了一下:“当初我也是想着老天不会这么绝情,有过一劫就应该会时来运转了吧。再说要是退出了,我的债怎么还啊!”可是亲戚们怎么还会把钱投到这个看不到前景的养猪场里?包经理解释说,他当时向亲戚们说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有钱马上就能赚,还能赚很多,而且他们依然认为包经理一定很有钱。那包经理的家属就不会反对吗?他说:“在家里都听我的。”

养猪场果真“时来运转”

包经理又一次亲自到江浙找销路。他找到原来答应“试一批货”的猪肉加工企业,苦苦哀求,说明了那次“天命”造成的违约,请求再给一次机会,他还一个劲地说自己的猪在当地销得如何如何好,终于又有了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那一次十分顺利,送去的2000头猪得到了买方的认可,并和包经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从此,包经理一年养三批猪,每次2000多头,一年近8000头,销售毛利100多万元;雇了60多名员工养猪,按照每人所养的猪最终销售时的斤数发工资,算下来每年工资大概总计60多万元;还有利息20多万元。于是,包经理每年可以获得近20万元的纯利。

养兔场由盛而衰

自从承包了养兔场,经营就一直很顺利。养了2000多只长毛兔,每年剪4次毛,将毛送到市里一个专门收长毛兔兔毛的站里,站里会集中卖给出口商销往日本。一只兔子一次可以剪6两毛,剪4次就是2.4斤,每斤70多元,便有168元,除去毛草料和管理费,每只兔子每年可以赚100多元钱,2000只兔子就可以赚20多万元。

但从1999年开始,长毛兔兔毛的价格开始下跌,降价原因是日本对兔毛的要求开始提高,而市里送去的兔毛大多有掉毛的问题。现在长毛兔兔毛价格只有每斤50多元,每只兔子每年只能赚70多元,若还按2000只长毛兔计算,整个养兔场的年利润从20多万元降至14万元。而降价的趋势还将持续。

于是,包经理说通了另三名合伙人,将养兔场改为养猪场。从2000年起,包经理他们就逐渐卖掉质量比较差的长毛兔,现在养兔场只剩下400只长毛兔。而原来养兔的地方也逐渐改为养猪场了。

有增办养猪场之心无扩大规模之资金

眼看着原养猪场年20万元的纯利和生猪市场看好的趋势,包经理和他的合伙人想增办一个养猪场。他们将养兔场改为养猪场的举动也是基于这一想法。但是养兔场规模太小,收益不会很大。

于是,包经理四处调查,在泰山的那一边发现有好几处都可以投资买下来办养猪场,可是没有资金。再向亲戚和左邻右舍高利息借钱?钱已经被包经理借得差不多了,而且有钱的人家也想积攒点钱自己做点生意,他们还有意从包经理那里收回资金呢。向银行贷款?没有担保。抵押贷款呢?这个养猪场虽说有年20万元的纯利,可是欠债太多,还是高利息,银行不认可。

于是,包经理他们虽有增办养猪场之心,却无扩大规模之资金。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包经理面对经营这么好的养猪场却没有灿烂笑容的原因吧。

附录1:家庭概况

男户主,姓包,44岁,原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野店镇苏家沟村供销社供销员,现山东发达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其妻现在养兔场帮忙,主管养兔场改建为养猪场的工作。有两个孩子,女儿在养兔场工作,儿子在念书。家中无土地。

附录2:当地概况

苏家沟村,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野店镇,地形以山地为主。全村440多口人,150多户人家,有四个合作社,进行服务、销售合作化和技术指导等工作。人均年收入为2360元。该村以养殖业和林果业(种植板栗、苹果和桃)为主,不经过深加工就直接销售;养殖业多为生猪和长毛兔,山东发达畜产品有限公司为村里最大的养殖业公司。这里的农户都已有长年形成的供销关系,大多销往上海、浙江等地,都是有人代为销售,并不亲自销售。山东发达畜产品有限公司的生猪是自己运往江浙销售,这点在村里比较特殊。

讨论题

1.包经理曾经多次向亲戚和左邻右舍高利息借钱。这些人将钱借给包经理是一种理智的选择吗?为什么?这一借贷方式的利弊是什么?

2.与向亲戚、朋友借钱相反,包经理想向银行和信用社贷款却是困难重重。这些机构不把钱借给他是理智的选择吗?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政府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3.因为发生意想不到的猪瘟病,包经理未能履行销售合同,从而失去了已争取到手的客户。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减轻这一意外带来的风险?

1-31 坚持就是胜利

作者:何梦杰

日期:2002年8月18日

何郭冬,1967年生,养蜂长达15年。家中虽不富裕,日子却过得殷实。为人忠厚老实,诚信勤劳,村里居民对他评价较高。

何郭冬是当时村里少有的受过高中教育的居民之一。1986年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的他,对生活有些恐惧,对前程有些茫然。虽然在此之前,他已经对养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当时并没有立即想到要养蜂。他主要帮助家里种地,做一个农民。当然,这段时间他思考最多的是自己的职业。

1988年初,郭冬下决心养蜂。当谈到为什么选择养蜂作为职业时,他说,20世纪80年代刚改革开放不久,很多个体户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富裕起来,年轻的他,也萌发了创出一份自己事业的想法。而那些国家分配的工作人员,虽然是吃“皇粮”,但当时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物价上涨比较快,这对于一个领取固定工资的工作人员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针对当时的打工潮,我问了他为什么不选择去打工。他回答说,打工受约束太大,而且时常要受老板的气。自己养蜂则不同,自由度大,想养多少就养多少,想怎么养就怎么养,可以根据一年的收入情况以及蜂蜜的行情选择第二年养多少蜂。

创办事业总是有个积累的过程和一个准备的过程。1988年,他去福清市,开始了学徒生涯。养蜂周期长,一般要一年,所以两年的学徒生涯还不足以积累充分的经验。按照同行的做法,1990年,郭冬跟着别人,一起养蜂,等于是被人聘请,边打工边学习,一年可以赚四五千元,这在当时是一个比较好的收入,足见养蜂行业的利润不小。就这样,他一直在别人手下做到1995年。谈到这里,我打断了他的话,问他为什么要做这么久的“陪衬”,他微微一笑,告诉我,这五年他收获非常大,打下了以后独立养蜂的坚实基础。他熟悉了行情,掌握了从养蜂管理到蜂蜜销售等一整套的东西。“这五年不可或缺,非常关键,许多人当过学徒就直接去独立养蜂,但由于技术管理等缺陷,一旦连续几年经营得不理想,就产生畏惧心理,往往放弃,这样很浪费。”他对自己当初的选择很满意。

经过几年的坚实打造,他开始谋求自己的事业。在1995年,他利用几年的打工积蓄和一部分私人贷款,办起了私人养蜂基地。何厝村靠海,气候不错,而且工业落后,传统农业发达,植物资源丰富,这给养蜂者提供了强大的蜜源支持。养蜂前三年,经过郭冬的苦心经营,加上打工期间发展的朋友关系和销售渠道,发展比较顺利,每年利润将近1万元。这样的利润不算高。实际上,早在1989年,由于国内的政治形势紧张,西方国家对我国封锁,出口变难,养蜂业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很多人放手不做,改做别的行业,1993年养蜂业更是缩水到原来的20%。直到1995年,该行业才开始复苏。因此,郭冬敢在这时选择自己养蜂,除了对本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外,也显示了他的过人勇气和深远眼光。

利润不高没有关系,最可怕的是经过一年的经营,不但没有利润,还亏了一大把。1998年就是这样的情况,那年的气候出奇的坏,尽管他认为他的技术已经很熟练,管理没有大的漏洞,但还是亏损了6000元。是继续还是放弃?他选择了继续。果然,1999年出现了转机。该年,天气非常好,蜂蜜产量高、质量好,销售很顺利,一年获得了近1.5万元的利润。2000年的情况差不多,也获得了1万多元的利润,养蜂规模翻了一番。这在当时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他一直是一个人干,没有雇帮手)。2001年因为天气不太好,只赚了七八千元。对于2002年,他说,天气还不错,但个人犯了一些主观错误,估计利润在八九千元。

何郭冬的蜂蜜一开始基本靠原来的关系网销售出去,靠的是自产自销。随着名气的不断提高,零售分量也越来越大,现在零售可占到50%,越来越多的人大老远跑到他家购买蜂蜜。

这样的战绩,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已经很了不起了。当问起政策的作用时,他反复强调了两点。一是政府没有在该行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产品检验技术不过关,出口困难,导致本行业发展缓慢。二是法制问题,尽管本行业竞争并不是很激烈,但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过多,政府打击力度不够,导致了蜂蜜真品价格下降,利润空间压缩,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受到了抑制。

关于他目前面临的困难,他说,资金筹集不成问题,管理、技术不成问题,经验他也有。但政府对假冒产品把关不严,冲击了正品市场;再者,现在很多果树喷洒了过量农药,蜜蜂采蜜常常中毒死亡,使蜜蜂量减少;另外,销售网过小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对于他来说,能卖多少产品,他就能够生产多少,因此,急需解决销售网的问题。

对将来的看法,他说,他会继续做下去,随着市场不断开放,假冒产品必将受到严厉打击,他有信心坚守他的阵地。“坚持就是胜利”,十几年过来了,他感受最深的就是这句话。

附录1:家庭概况

何郭冬,1967年生,1986年高中毕业。其妻1968年生,农民,闲余时间打打工。其母,务农。两个女儿和一个小儿子都正上小学。家里有2.8亩地,另外还养了上百只鸭。前些年还养猪、养鸡、养羊等等。整个家庭负担不小,但过得很充实,很幸福。

附录2:当地概况

何厝村位于福建省莆田县埭头镇。莆田是个临海城市,埭头是它的一个半岛,地处偏僻地带,俗称“界外地”,意即不属于人生存的地方。有点夸张,但至少反映了一个事实:这是一个贫穷的小镇。而何厝村是埭头镇最落后的村之一。

何厝村后面靠着山,前面临着海。原来捕鱼业还比较发达,但现在鱼量减少,捕鱼亦不得为生。几百亩贫瘠的土地,其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山地,三分之一是原先的海地,土质很差。整个村一共1000余人。现在的年轻人大都选择出去发展或者在家搞其他产业,由于种地亏本,现在的土地已经渐渐没有人种了,这给国家的保护农田政策提出了一个难题:农田产量小,有谁愿意再种地?这个村的居民大多是背靠几亩地,做其他行业。

要致富,先修路。可是,这个村的交通情况非常差,没有一条公路,汽车进不了村,大货车更是无法进入。教育状况也不好,原来没有一个大学生,受过高中教育的也不多。近两年村里出现了一批大学生,其中一个清华的,一个北大的。于是人心振奋,大家都讨论要修一条路。村领导也是非常重视,积极动员村民修路。但是,围绕着修路的利益问题,村民的缺乏公心立即显现出来,公路一直拖到现在仍没有修起来。

讨论题

1.根据案例的信息,归纳影响蜂蜜的产量和质量的若干生产要素。为什么何郭冬花费如此长的时间在学徒和帮工上?为什么即使在较好的技术和管理条件下,蜂蜜的产量和质量仍难以稳定?

2.为什么相对其他产品而言,假冒伪劣对蜂蜜市场的影响比较严重?政府应该在这当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1-32 我对禽畜有特殊的感情

作者:何梦杰

日期:2002年8月24日

何纹通,1935年生,无文化。一个老农民,做过各种各样的农活。30年前开始以养牲畜为生,一直到了现在。家庭一般,属于温饱与小康水平之间。何纹通是个大忙人,一个人管着几百只鸭,十几头牛,还有鸡、猫、羊和狗。他整天忙着照顾他的“爱畜”,在家时间不多,找到他已经不容易,等到他有空闲时间更不容易。

何纹通是村里的元老一辈,出生的时候家乡还是一片荒芜,非常落后。解放后,村里条件差,没有什么发展。解放初一直种地,因为当时做一个农民是光荣的,一个老老实实种地的农民更是受人尊敬的。他是个有抱负的人,但家里穷,加之环境不允许,本性善良的他一直在土地上耕作了二十几年。他有两个兄弟,和他一样,都是这么过来的。他们都是村里德高望重的前辈,在今天看来,他们是最纯朴、最传统的中国农民。

20世纪70年代初,很多人对现实不满。心中骚动的他,跟着很多人办起了副业。他没有想到,当初他的副业过几年要变成主业。刚开始,他仍以种地为主,空余时间养了一些母鸡,卖鸡蛋赚些化肥钱,数量不多,但毕竟是个大胆的尝试。然而,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代,虽然何厝村很偏僻,政策之风常常晚刮甚至不刮,但养鸡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有时候他还要受到一些人的嘲笑或者威胁,但对此越来越感兴趣的他顾不了这些嘲笑,逐渐扩大牲畜的规模,从单单养鸡到养了一些鸭,还养了一些羊。利润不高,但是他很执著,一直坚持下去。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了。于是他更加大胆了,没有文化的他,并不像一个目光短浅的人。那时候,养鸡还不是最火热的,养鸭才是大家都想做的。他果断地采取了以养鸭为主,养其他动物为辅的方法。那时候养二三十只鸭的规模已经很大了,他养的是五六十只。资金问题主要是通过兄弟互济以及朋友借贷解决的。对于技术,由于当时没有什么集中培训,他主要通过向同行请教的办法。另外,养鸭也是比较简单的,只要了解几种常见病的防治就可以了,这对没有受过教育的他来说相对容易些。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1990年,他采取的都是养鸭为主,另外养一些鸡和羊。所养的鸭俗称水鸭,特点是需要经常下水,不下水不生蛋。而何厝村刚好靠海,所以村里的人每天都会看着他赶着一群鸭到海里,然后又赶回来。除鸭蛋外,鸭肉也可以食用。以五六十只鸭的产量,每天可以有几元钱的利润,还算不错。何纹通膝下三个儿子,没有文化的他深知受教育的重要性,所挣的钱除了一部分用来维持养鸭规模,其余的都用于三个孩子的教育上了,家庭开销大,反倒没有什么积蓄。大儿子和三儿子都是初中毕业,二儿子高中毕业,这在当时是很了不得的。到了20世纪90年代,三个孩子相继独立,家中只剩下他和妻子两个人。妻子耕作家中一亩多的地,偶尔出来打工赚点外块。而他,则开始完全沉浸在他的“动物世界”当中,搞的花样品种也越来越多。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坚持养牲畜,但不局限于养哪一种牲畜”。

20世纪90年代,养鸭时兴养“特种鸭”,这种鸭的特点是鸭蛋可以食用,但主要用来孵化,不是论斤卖而是论个卖,一个几毛钱,贵的时候一块多一个。鸭肉可以吃,而且比水鸭要好吃得多。何纹通放弃了养水鸭,养水鸭辛苦,天天赶鸭下水,非常累,而这种特种鸭偶尔下水就可以了。两种鸭成本相差无几,但特种鸭的蛋却更卖得起价钱。因此,养这种鸭成了村里的一个时尚,水鸭被淘汰了。从1990年的几十只鸭到目前的两百多只鸭,何纹通的养鸭规模越来越大。当然,干这一行季节性比较强。遇到好的年份,鸭蛋贵,家家户户都养几十只鸭,可是过了几个月,等到鸭可以生蛋了,由于鸭蛋产量过多,价格就下降了,养鸭亏损了,很多小户就不养了。当很多人都不养鸭了,第二年,鸭蛋产量骤降,又贵了起来,那些坚持养鸭的就赚得厉害。那些小户又眼红了,又开始养鸭了,新的循环又开始了。这个现象非常奇特,一直到现在,仍然是这样。对于这个现象,何纹通没有说出什么大的理论。但是他说,这实际上是个眼光的问题,很多人眼光比较狭窄,看到利益就介入,没有利益就退出,没有想到问题的实质。他虽然坚持养鸭,但是经常受到众多散户介入又退出的影响。赚钱的年份非常地赚,亏钱的年份也是非常地惨烈。最多的一年他曾经亏损两万多元,当时对他是个很大的打击。他咬咬牙还是坚持下来了,因为养鸭不仅是他的谋生之道,更是他的生命所在。他的妻子常常骂他不顾家里的情况,爱他的禽畜胜比他的家。妻子骂得不无道理:好些年由于养鸭过多,房子不够,他把原来人住的房屋腾出来给鸭“住”,自己睡地铺也甘愿。

养鸭也不是全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在养鸭的同时养了几十只羊,村里草地不少,养羊也是不错的选择。后来村里出现了一个专门养羊的人,他也就把心收回来,专门经营自己的鸭。因为一方面自己的年纪已经大了,没有太多的精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资金不够充足,不敢涉足太多的领域。

1999年,他又包养了生产队的两头牛。各家要用牛可以,但一头牛耕一亩地要收30元钱的费用。这还不是全部,他让母牛受孕,生小牛,到目前,他已经拥有一个十几头规模的牛群。牛大了就可以卖,母牛可以生小牛。发展不可限量,因为村里还没有出现养牛专业户。

现在的他,一方面忙于几百只鸭,一方面忙于十几头牛,另外还有几只狗、几只猫、几只羊和几十只鸡。虽然利润不稳定,虽然生活已经很不错了,但他说不会停下来。“我对禽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从我以养鸭谋生开始,就注定了我的一生都要献给养殖事业。”67岁的他,说起这话来很放松、很诚恳。

附录1:家庭概况

何纹通,1935年生,无文化,务农,以养殖业为生。其妻,1934年生,务农。三个儿子已经自立。家庭经济情况算是不错,温饱不成问题。

附录2:当地概况

见案例1-31《坚持就是胜利》。

讨论题

何纹通认为养鸭业的周期性是由于农民的“眼光”。试分析这一看法。如何通过市场自身的力量纠正这种“短视”?

1-33 摩托世界的弄潮儿

作者:何梦杰

日期:2002年8月25日

何卫军,1972年生,初中毕业,为人诙谐善良。莆田县埭头镇第一批摩托车修理工,技术娴熟。家庭条件较好,生活幸福。以下是他的自述。

我1989年初中毕业。毕业后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在家里呆了一小段时间。由于想不清楚到底自己要干哪一行,比较烦恼。随后,看到村里木工很盛行,很多年轻人毕业后都选择做木工,于是我也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当了木工学徒。干了一阵子,师傅对我很不好,经常无缘无故叫我做这做那,心里很讨厌他,于是学了不久就去跟人合做木工。但是不久就发现自己对木工实在没有兴趣,很多东西也是老学不会,加上做木工的工资很低,心里就暗暗留意别的行业。

一年后,就是1991年,我跟着村里几个前辈到厦门打工。打工生活非常累,经常加班到很晚,要不是自己年轻有体力,恐怕早就不干了。虽然打工的收入不菲,但我觉得打工总得看老板的脸色办事,而且又苦又累,干了几个月,就回来了。回来之后,对于自己要干什么还是犹豫不决。于是又回到木工行业,但这只是个权宜之计,自己的心并不在木工上面。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想到了摩托车。因为我的一个朋友向我发牢骚说,自己的摩托车坏了没有地方修理。于是我到镇里了解了一下情况,发现确实找不到修理摩托车的店铺。于是我萌生了修理摩托车的想法。

说到做到,我立刻行动,放弃木工,开了一个小店,醉心于摩托车的研究,边看书,边拆卸机器了解车的结构,边给人修理一些简单的摩托车问题。虽然当时没有师傅可以教你,但我比较喜欢看书,于是我自学成为一名摩托车修理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车主的车出了问题而在我这里没有修理好的情况。

1993年可以算是我正式进入这一行业的年份,我的“摩托车维修世界”成立。当年非常繁忙,经常顾不得吃饭,夜里常常工作到十一二点。没有办法,全镇的摩托车都需要我去修理。这一年我赚了三四万元钱,这在当时是非常高的。在这一年,我结婚了。

接下来的三年,形势也不错,虽然镇里冒出了几个同行,但相比起来,他们的技术、他们的名声、他们的客源都不如我丰富。这三年,每年的利润都将近三万元,我很满意。三四年来,我手把手教了二十几个徒弟。一想到当初我的木工师傅对待我的样子,我就非常认真地教我的徒弟,他们也非常认真地学。

但是1997年过后,这一行就不好做了。第一,自己有一种预感,那就是,经济将要开始萧条,面临转折。第二,自己培养的徒弟已经遍布全镇,行业竞争非常激烈,看着昔日的徒弟慢慢地蚕食师傅的客户,心理既高兴又难过。第三,摩托车已经被我摸透了,对我来说,开始产生一种厌烦的心理,又想干另一行。除了这些,过早结婚也给自己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从1997年开始,我的事业开始走下坡路。我自己也在寻求新的发展。

我很喜欢读书,但自己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业余时间我参加全国大专自考。在我结婚后的前几年,读书劲头很足,过了好几个科目。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家庭的事情越来越多,这个梦想已经很难实现了。现在,我一般看看新闻,看看行业行情,看看有没有别的出路。

2000年,我想到了买卖摩托车。我的心非常大,想做龙头老大。但是修理摩托车习惯了,视野也受到影响。当时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第一,对摩托车市场行情不了解,觉得它像一个黑洞,这导致我犹豫不决,不知道该不该进入这个行业。第二,对于销售的一整套东西都不懂,对货源、价格制定、保修问题等诸多因素不了解,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第三,资金不足。结婚生孩子过早,虽然赚的钱不少,但要创办摩托车行还是有很大的资金欠缺。

困难就是挑战。于是我不断了解摩托车的行情,不断去了解销售的整个过程。经过一年,我对这些有了充足的了解,加上自己近十年的修理经验,经过认真仔细的分析之后,我有足够的信心涉足这一行业。但家里很反对,因为父母是比较保守的,他们只希望安定,有个稳定的收入就可以了,不要求太多。另外也是因为资金筹集比较困难,他们害怕我失败。但最终我的激情战胜了他们的保守,我借了七八万元,和一个同村的人合作,2002年在我的修理店旁边开了一个摩托车行。由于是刚开始,经验不足,现在生意一般。但对于前景,我充满了信心。想当初,我修理摩托车也是一开始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最终还是做得很好。我相信卖摩托车我同样会做得很好。

如今的我,一边修理摩托车,一边经营我的摩托车行。修理店现在有四个徒弟,一般的工作他们都能够胜任,不太用我操心。要说有什么困难的话,那就是配件问题。给摩托车主修理后他们往往不能及时付钱,而我也只能拖欠配件店的钱,这就涉及三角债的问题。更严重的是,摩托车配件是一种磨损物品。如果车主在还我钱之前新换上的配件又磨损坏掉,那么车主就会以为我换的不是好配件,很可能赖账。车主赖账,我又能怎样?只好赖配件店的账,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发生纠纷。

至于摩托车行,是我现在的重点。修理店我是基本上放手了;车行不一样,它是我的梦想所在,我一定会把它经营好。我现在才30岁,过几年你再来看看我,我有信心把它做好!

附录1:家庭概况

何卫军,1972年生,初中毕业;其妻,1973年生;女儿上小学,儿子还小。上有父母,在家经营两亩多地。生活比较富裕。

附录2:当地概况

见案例1-31《坚持就是胜利》。

讨论题

1.何卫军先后培养了四十几位徒弟,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他的竞争对手。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2.文中提到的配件问题,也是个三角债问题,在农村信用经济很落后的情况下,你能想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1-34 一个普通养鸡专业户的简单经历

作者:戴高鹤

日期:2002年3月28日

本案例的主人公叫张耀军,家住河南省漯河市临颖县台陈乡李沿张村,是当地的致富典型。张耀军今年30岁,初中文化,目前在郑州市火车站行包车间做临时搬运工。由于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对于很多工作问题不只局限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所以在车间也是一个挺有工作能力的工头。这也是我选择他做我的研究对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据其本人介绍,1997年以前,其家境并不比同村其他人家富裕,同样是靠天吃饭,当地的土地肥力十分有限,即使倾尽全力也无法从那干瘪的土壤中再多挖出些什么,加之水电、化肥和农药费用,一年下来净收入寥寥无几。在一次科技下乡的活动中,张耀军看到办小型养鸡场很适合自己,于是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情买了几本相关书籍和手册回去。这是很好的机遇,而对于当时收入微薄的张耀军来说,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风险也是要慎重考虑的。不久,从亲戚那里得知邻村的某某已经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办起了家庭养鸡场并且收入不菲,张耀军终于下定决心要赌一把。

1997年夏天,张耀军在多方咨询后,在县里找到一处农业科技培训班。由于他本人还有一定的初中文化基础,很快就掌握了必要的养殖技术,并花500元买回了300只速生鸡种。张耀军在家中按照所学的,盖起鸡棚,办起了村中第一个养鸡场。这在当时的李沿张村也是个不大不小的新鲜事。可不巧的是,和很多初次干养鸡的农户一样,张耀军的种鸡没一只逃脱鸡瘟的厄运。

这对于张耀军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是该放弃这个念头,回到土里刨食的日子,还是找到失误原因再“赌”一次?张耀军考虑了很久。最后,凭着一股不轻易服输的犟劲,走出了失败的阴影。他翻查手中的资料手册,并请教了邻村和县里的专业人员后,找到了问题的所在。1998年,张耀军又卷土重来,这次他们一家投入了更大的精力来照顾这些致富的希望——500只种鸡(比前一年又多了200只)。这个鸡种是速生肉鸡,生长周期短、增肥速度快、回报率高。这次张耀军的努力没有白费,不但收回了全部投资,还净赚了3000多元,令他备感欣慰。

鉴于成功的经验,张耀军决定把家里的劳力更多地放在养鸡场的经营上。今年,他决定将亲戚的几间瓦房借来扩大养殖规模,并打算再养几只肉猪增加收入。此外,从科技手册上,张耀军也学会了对鸡粪的简单处理方法,将以前当肥料白白倒在田中的大量鸡粪变成了良好的猪食。原先的土地也由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改为经济作物种植,即烟叶和红薯的套作方式;由于对土地的投资都转移到养殖上来了,所以农机具没有配置,只在农忙时雇人操作。如此一来,张家的生产方式就从简单的农业种植改为养殖为主的复合型方式。

短短的四年间,张家轻轻松松地添置了彩电、洗衣机、冰箱、影碟机、音响等现代化家电,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引进适宜的养殖技术,可以说是近几年来张耀军最得意的决策之一。

张耀军没有满足于呆在家中靠现有的养鸡场生活,他一直在郑州车站做临时搬运工,多赚一些钱似乎已经不是他在外奔波吃苦的主要目的。对于拼劲十足的张耀军来说,30岁是而立之年,多闯荡打拼才会抓住更多像养鸡场这样的致富机遇。谈到为什么没有长期外出打工,张耀军说,那样一来,家中只剩下妻子、儿子和最小的女儿,连一个像样的劳动力都找不出,致富就更无从说起。不过,劳力不足是该村的普遍现象,这是因为当地离城镇较近,一般男劳力都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

附录1:家庭概况

张耀军,1972年出生,家中共有四口人,五间瓦房,三亩耕地,经济水平在村中属中上等。10岁大的儿子辍学在家,帮母亲料理养鸡场,小女儿目前在乡办小学上学。每年张耀军家的收入约为1万元左右,除去日常开销、个人保险、教育投资等,还可以有三四千元的结余。当然这些存款不可能有很广的投资渠道,而是用做不备之需和以后的进一步扩大养鸡场的规模。

附录2:当地概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颖县台陈乡李沿张村有百十来户人家,距离临颖县只有不到10里的公路距离,交通比较便利,并且有新修公路直通该村。该地区以产烟叶闻名。村中建有小型的耐火材料厂、玻璃厂和面粉厂,但主要以雇用邻村劳力为主,外出打工可以说是当地的传统。

讨论题

1.张耀军在第一次养鸡失败后,不仅没有放弃,反而扩大了规模。如何评价他这一决策?

2.在一个许多人都选择外出打工的地方,张耀军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只是偶尔打临工)?根据案例提供的解释做出分析。

同类推荐
  • 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论文集

    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论文集

    加强教学工作,最关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正如教育部周济部长所指出的,当前“注重质量的提高,这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我认为,每所高校都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强化质量意识。对质量问题,不但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还要时时讲。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用发展的眼光了解质量、研究质量,做提高质量和管理质量的有心人。
  •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名人诗选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名人诗选

    “智慧教育活动用书”丛书公共30册,是一套汉语与英语的双语丛书。丛书内容包括星宇迷尘、科普长廊、网络生活、网络前沿、电脑学堂、心灵密码、健康饮食、生命律动、体坛经纬、影视千秋等30个方面。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本套丛书把比较前沿的信息教育化,在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英语的阅读能力。
  • 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教你学作文描写(上)

    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教你学作文描写(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本书从职业指导全程化、个性化的理念出发,按照注重应用性和针对性的原则,结合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和高职高专学生成长特点编写而成。它立足于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和健康成长。全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职业发展篇、就业指导篇和创业教育篇。全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与创业观,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本书适合于普通高职高专教育和五年制高职教育各专业使用,其他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以及职业指导、咨询与培训机构也可以参考使用。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成长路上的红绿灯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成长路上的红绿灯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热门推荐
  • 绝世武修

    绝世武修

    当别人举门派之力,才得到一枚异能量的时候,叶畅已经抢到数枚异能量,且将它们融合到了更高品阶。强者们无法忍受的剧毒极寒之地,对叶畅来说却是修炼大补之物。这是获得旷世古书,拥有调和之力的叶畅雄霸天下的故事。
  • 兽疆

    兽疆

    在这种族繁杂的大陆,拥有最残酷的生存法则,人若为食,你当如何?是奋起而战,还是俯身为奴!
  • 阴阳先生之天选之人

    阴阳先生之天选之人

    在出生时的一个小妖,让一个孩子阴差阳错的成了一名道士,却又因为一个偶然,发现了天地间的八卦五行,阴阳乾坤之道;用着偶遇得来的法器,斩妖!除魔!
  •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三大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包尔康斯基、别素号夫、罗斯托夫、库拉金4个贵族家庭的纪事为情节线索,从战争与和平两个方面来表现俄罗斯民族同拿破仑侵略者、俄国社会制度同人民意愿之间的矛盾,肯定了俄国人民在战争中的伟大历史作用。他努力写人民的历史,把卫国战争写成是为人民的正义之战,高度赞扬了人民群众高涨的爱国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审美地运用和描写历史材料,在历史事变中描写人,是《战争与和平》的一条基本的创作原则,也是使小说产生宏伟的史诗风格的重要原因。
  • 三生三世伤如之何

    三生三世伤如之何

    前世的我是个孤儿、艺妓、杀手,尝遍了人间冷暖,石川成了我唯一活下去的理由,不想却被他冷冷背叛,最后身份败露被组织残忍杀害。从小在日本长大的我,完全不懂祖国历史,只知道两个皇帝,一个是康熙,另一个就是努尔哈赤,还不知道这俩人什么关系,就这样茫然的踏入历史。诡异的转世后,成了孝庄,为了完成爷爷的使命,蓄意接近多尔衮,但当我发现自己爱上他时,却再也不能和他在一起。莫名其妙的成了吴三桂的救命恩人...陈圆圆居然是我的女儿...亲手逼死了多尔衮的亲娘...历尽无数,才发现前世今生,一切都是阴谋,握着手中支离破碎的血玉,眼泪夺眶而出...求收藏,求各种票,尽管砸死我吧,(*^__^*)嘻嘻……最少也会保证日更滴...小楼不是后妈,一定会给咱闺女一个光明美好的结局滴...(虽然中间有点万恶的小虐,,,)
  • 网游之轩辕神器

    网游之轩辕神器

    一个辞职的少年,正不知该怎么办时,他引来了《天命》的开服,刚被辞职的他,准备在游戏中干一番大事业,在两年的时间里,他不但成为了世界富豪,而且在游戏中成为了一代霸主
  • 我的独家小幸福

    我的独家小幸福

    从陌生到相熟,从暗恋到绝交,从熟悉到恋爱。我的幸福,大概就是此刻,在想你的时候!
  • 百花小说-阿beng正传

    百花小说-阿beng正传

    本书包含短篇小说《黑皮信封》、《会说话的香水》、《一个包子》、《白手帕》、《一杯凉白开水》、《人生的梯子》,中篇小说《枪手奇遇》、《谁是失败者》、《心酸的婚礼》、《患难的真情》、《惊魂的捆绑》、《绝不饶恕》,有浪漫的生活,有曲折的情节,令人感动。
  • 快穿女配:男神快到碗里来

    快穿女配:男神快到碗里来

    【真男神,假正经】为你,成仙入魔!知道吗?那只为祸一方,作恶多端的恶魔,终于遭到报应,被所谓正道给弄死啦!死后却被某无良系统拉去打工?肆卿意勾唇一笑:我可是恶魔呐!玩不坏你算我输!①恶搞小红帽,康木昂北鼻!相信我,这只是两只公狼普普通通的有爱日常而已。【内附基腐番外⊙▽⊙】②娱乐圈生存之道,一代天后养成日记。这只是女主普普通通的虐渣开挂撩男神的日常而已。③微风,少年,撒浪嘿呦!④掰弯那个太子!太子太子你好攻,本世子要收了你。【不料遭反压】女主前期正常乖萌,后期精分恶魔。听说了吗,这是一本一般人都爱看小说!(开玩笑的hhh)全文1v1(系统不是男主,男主不是系统)
  • 甜心青梅:霸道竹马太过分

    甜心青梅:霸道竹马太过分

    虐心情缘、欢喜冤家、唯美爱情、暗恋、你最喜欢哪一种?黑帮帮主(秦冰瑶)、女汉子(欧阳苏雅)、害羞淑女(董汐曦)、甜心作家(冷语诗),四大女神谁将赢得你的芳心?腹黑王子(南宫寒轩)、花心少爷(东方浩天)、阳光暖男(上官北雁)、玩世不恭的学生会会长(欧阳西沐),东西南北四大校草,谁将夺你心中的魁?故事并未结束:三角恋,你会偏向哪方?既是最爱之人,又是世仇后人,结局又将怎样?你的初恋,竟是亲哥哥,你会甘愿放弃?为了爱情,与最亲的姐妹反目成仇,你又是如何看待?本书,讲述了八个人的爱恋,翻开这一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