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1100000006

第6章 坚守乡村(1)

1-1 老莫故事

作者:阙里

日期:2002年2月20日

雨后的大山,愈显青葱。老莫吐了一口烟圈,视野渐渐变得模糊,已经很难看清那条伸向远方的蜿蜒山路,那连着曾经的家园的路。伴着屋檐前滴滴答答的雨声,记忆悄悄回到了从前……

1987年以前的百色地区田阳县那坡镇尚兴村,地处大石山区,有275户1390人,却仅有耕地213亩,人均不足2分地,每户不足1亩田。人均纯收入158元,人均有粮58公斤,很多人家都是刚刚过了春节就没有了余粮。

老莫家里4口人,爱人和两个子女,分到的也就近1亩地,这日子过得是苦呀,可想要改变却谈何容易。大石山区的耕地特点是分散、贫瘠,只能种植一些玉米、红薯之类的低附加值作物。老莫家里的地虽说加起来近1亩,可却分布在好几处,浇一次地得担着水爬好几级山坡。尚兴村距离可以通车的公路又比较远,到最近的公路边得走20多里山路,花4个多小时。有一次,老莫的老婆抱着两只鸡去赶圩,起身晚了一些,心想走快一些可能还赶得到下午圩吧。可谁知刚走到半路,天上却下起雨来了,山路泥泞,心里再着急也走不快,当这个可怜的女人拎着两只落汤鸡赶到集市时,天已擦黑,早就散圩了。她只能拖着湿透的身体带着满腹的委屈往家里赶,在半道上迎面遇上了打着电筒出来寻她的老莫和大儿子,三个泥人哭成了一团……

1987年,是值得所有尚兴村人记住的一年。春节刚过,村支书就挨家挨户地动员村民搬迁,搞“异地开发”。

支书是老莫的本家,老莫读过半农半读的中专,有文化,在村里属于有能耐、有影响的一家,自然就成了第一批异地开发的重点动员对象。

那是莫书记第三次登门了,坐在家门前,给老莫的烟筒点上火,莫书记敞开了话匣子。

“老莫呀,论年纪你比我长一岁,我该叫你哥了。这次我来,你也知道是为那搬出去的事情了。咱们祖祖辈辈憋在这里实在不是办法呀,这里的地,下再大的功夫,也就能打那么些粮食,自己吃都不够,年年都要吃国家的救济粮。咱们的猪都不敢养太肥了,山路赶不出去呀。”莫书记感慨地叹了一口气,老莫也附和着干咳了两声。“现在,自治区里有政策了,让我们大石山里的搞异地开发。也就是搬出去,到近公路的地方去。县里给我们尚兴村划了几处开发的地方,我去看了,还不错。”

“听说那里都是荒山,种什么呀?我现在是连种子的钱都没有!”

“也有平地,山上主要种芒果。老莫,你有技术,还可以领一些龙眼、荔枝苗来种,树苗和种子由村里到县里去领,不花咱们的钱。这是扶贫办给拨的款,每人大概两千块钱的开发经费。”

“那家里的房子、耕地怎么办呀?没了?”老莫憋出了这么一句话。担心呀,要是一去,家里的东西就都没了,那真是没了退路呀。

“这你不用担心,这些都给你留着,地可以先转包给村里别人种去。你和嫂子先过去,搞好了,果树挂果了,地里出粮食了,再全家一起搬迁。”

“孩子,咱家的孩子怎么办呀?老幺才八岁呀。”一直在边上听着的女人也插了话,一想到要丢下家里的孩子,她心里总也放不下。

“你容我再想想,明天给你答复,不送了。”没等支书答女人的话,老莫摁灭了烟,收了烟袋,回身往屋里走了。

那天晚上,老莫和女人商量了一宿。

是去,还是留呢?

去?前景真是美如画呀,但一切都还只是梦想。那里实实在在的就只有一片荒山荒地,好在离公路很近,只有十来分钟的路。

留?这里的日子也就只能混个半饱,还得看天吃饭,娃娃上学得翻好几个山坡,看看现在住的这间房子,顶上是草,围墙是席,风大些能把它吹倒了。

女人说:“要不咱们再等等,让第一批去了,看看情况再作打算?”

“唉,这可不成呀。要知道村里人的眼睛还都看着咱们呢,咱们不动,也没几个人动了。反正都是苦,与其在这里没盼头受这穷罪,不如去搏一搏,不成的话再回来等救济粮呗。”

“孩子呢?”一提到孩子,女人的眼睛就又湿了。

“我想好了,把他们送到他大伯家,咱们家的地也转给他了,就求给他俩一顿饱饭就行了。反正,念书的学费村里是给免了。”

女人看老莫已经拿了主意,也就不言语了,边擦眼泪边收拾东西去了。

1987年3月18日,老莫等一行25户50多个精壮劳力,跟着莫书记,到田阳县扶贫办,签下了尚兴村异地开发责任书。

首期开发正式开始了。

那是一段艰苦的日子,吃住都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老莫分到的是近20亩的荒山,每天和女人上山挖树坑。树苗到的时候,老莫在选种上多了一个心眼,种了10亩良种的象牙芒,5亩龙眼,3亩荔枝。树苗才下坑,护理的工作就上来了。浇水,松土,老莫还照着农技书上的方法,施肥喷药。这一年,老莫只回了3次家,看了看孩子就又回去看他的树苗去了。

同一批去的人们也都跟老莫差不多,一心扑在了山上的果园里。那一年还修通了由大公路到开发安置点的机耕路,拖拉机、农用车都可以直达了。

到年底,县里扶贫办来检查的时候,原来光秃秃的山头都已经开始穿上了惹人的绿装。

1988年夏秋,嫁接的良种龙眼和荔枝开始挂果了。竟然有外地的老板上门收购了,老莫喜上眉梢,这第一年光是龙眼和荔枝就净收入了3000多元。到年底的时候,老莫开始张罗着建新房了。

这时,在第一批的带动下,尚兴村里第二批异地开发的农户也到开发点了,当然后到的分到的地就相对少一些了,不过人均也有4亩~5亩。

1989年春天,良种的象牙芒果树开花了,黄灿灿地开遍了尚兴新村的山头。尚兴村人的心里也是乐开了花,人们仿佛看到了秋天一样黄灿灿的大芒果。老莫家的两进砖瓦房也建好了,孩子们也搬过来了。这一年,市场上象牙芒新品种走俏,老莫家的果园又是大丰收,家里的收入超过了1万元。在当年,万元户在农村里可还是不多见呀。

在下面的几年中,尚兴村的农民陆陆续续迁到了新的异地开发点,也就是新的尚兴村。

老莫在经历了几年好收成之后,发现种植芒果的越来越多,芒果的价钱也每况愈下,由最高时的4元~5元,跌到了1元~2元,而且老品种越来越难卖出去了,市场上品种更新很快。

在1995年,老莫砍掉10亩芒果,换成了10亩石硌龙眼。同年,又给大儿子买了一辆农用运输车,跑起了运输生意。那一年,更新果树花了3万元,买车办照花了2万多元。老莫的所有积蓄都搭进去了。

女人不理解,“芒果种得好好的,为什么砍了呀?”

“你不懂,这芒果是滥市了,你看看我们这一个村就种了那么多,县里还在搞十万亩的芒果基地。而且我们的象牙芒品种也是老品种了,根本就是很难卖出去呀。石硌龙眼城里人爱吃,好卖呀。”

“那你买那车干吗呀?我看现在连养车的钱都没有了。”

“唉,老大不是刚学了开车吗?村里就我们家有自己的车,村里种的芒果、甘蔗这些都要往外运呀。生意应该淡不了,不过就怕买车的人多了,唉……”

也许是幸运吧,最紧张的1995年老莫顺利地过来了。龙眼长势良好,下一年就能挂果了;儿子的运输生意也不错,在糖厂收甘蔗的时候,连着跑了一个月的车,每一车能收50元,每天跑三趟,赶一些能跑四趟。不过老莫担心的事情也发生了,村里一下子多了4辆运输车,运输的竞争也激烈起来。

1996年,新种的龙眼挂果了,让儿子直接拉到县里去卖给搞批发的水果老板,得了个好价钱,那一年老莫的果园收入3万多元。

“嘀——嘀——”汽车的喇叭声打断了老莫的思绪,那是大儿子开着新东风回来了。老莫站起身,笑着向儿子挥挥手,小孙儿听到喇叭声也从屋里跑了出来,边叫“爸爸,爸爸”,边往前跑。看着儿孙,瞅着自己的几亩果园,老莫笑了,那是属于他们的世界,他似乎可以平平稳稳地走下去了……

附录1:家庭概况

老莫,广西田阳县那坡镇尚兴村人。与妻子生有一子一女,其中儿子在家跑运输,已娶妻生子(住在一起)。女儿已出嫁。大石地区“异地开发”带头人之一,家庭经济水平在当地属中上等。

附录2:当地概况

广西省田阳县那坡镇尚兴村10个开发点基本解决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问题。2000年人均纯收入达2238元,人均有粮280公斤。现在户户都盖起了砖瓦房,全村拥有电视机218台,6辆农用车,28辆摩托车。村里还建成了2个教学点,解决了200多个适龄儿童的入学问题。村委会有10亩鱼塘和一辆农用运输车。

附录3:广西石山地区特困人口迁移安置实施方案

广西石山地区特困人口迁移安置实施方案

一九九五年九月五日

(讨论稿)

广西尚未解决温饱的群众,有400万人居住在岩溶地区。生产生存条件恶劣,区党委、区政府决定在1993年和1994年两年进行异地安置试点的基础上,从今年开始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石山地区特困人口迁移安置。为此,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迁移安置任务

据各地市统计,需要从大石山区迁出的特困人口20万人。其中河池地区12.9万人,百色地区5万人,南宁地区1.9万人,柳州地区0.2万人。1987年至1997年试点已安置5.57万人。从今年起计划继续迁移安置14.43万人,其中1995年3.5万人,1996年3.5万人,1997年4万人,1998年3.43万人。

二、迁移安置对象

这次迁移的人口只限自治区划定的191个贫困石山乡(镇)中(含地处石山区大化、岩滩库区特困户),具备以下四条的特困农户:

1.人均耕地面积在0.3亩以下,缺乏生存条件;

2.1994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在400元以下;

3.农户中要有一名具有高小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

4.农户中的劳动力身体健康,能从事劳动生产,并遵纪守法。

三、迁移安置原则

1.“二为主”的原则。即以县内安置为主,跨县安置为辅;以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要坚持先开发,后搬迁安家。

2.以开放促开发的原则。把开发和开放结合起来,广泛开展横向经济技术合作,联合开发,共同发展。

3.农户自愿迁出的原则。要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由石山区农户自愿申请报名,并立下责任状,然后由扶贫部门或吸收单位按条件择优确定迁出对象。

4.从实际出发原则。安置点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选准开发路子,并实行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方针,使移民充分利用安置点的资源,通过自身努力,逐步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5.效益原则。安置点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讲究效益。必须做到:第一年劳力到位,开发起步;第二年有经济收入;第三年全家搬迁,基本解决温饱,并退出原居住地的承包土地。同时要解决好安置点路、水、电和小孩入学等问题,为移民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的解决温饱进而脱贫致富的环境和条件。

6.迁出和安置要采取相对集中的原则:一个村、一个屯中,一般采取插花迁移,三户可迁出一至两户。除投亲靠友的迁移安置外,安置点要相对集中。

四、迁移安置的方法与步骤

(一)迁移安置的方法

异地扶贫安置,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采取多形式、多渠道进行移民安置,总的应按照“三结合”的办法,即本地安置与外地安置相结合;政府组织安置和自找门路相结合;能人组织安置与社会组织安置相结合。大体可采取如下五种:

1.依托经济实体的“以农转农”安置。即把人口迁移安置与当地农业综合开发结合起来。在县内或县外,选择交通方便、条件较好、有连片集中开发的荒坡、荒地,或者可开发利用的水面作为安置点,把石山地区的特困人口迁移出来,采取场、站或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建立长期稳定的种、养业基础。这种形式包括:

依托现有国有农、林、牧场进行安置。即由现有国有场、站划出一片可开发利用的荒地和可耕地,组织迁出的移民承包开发,发展名、特、优产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或者由农、林场到石山地区招收部分劳动力,作为场、站的合同工参与开发,使其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

兴办扶贫开发区进行安置。即由有安置任务的县政府在县内或县外选择有水、有电,交通便利,有成片经营土地,可容纳一定量移民的地方,投资兴办异地安置扶贫开发区,并采取统一征地(或租地)、统一规划、集中服务、连片开发、分户承包经营的办法,从石山区搬迁贫困农户到开发区安家落户,进行开发性生产。

贫困村屯自动组织异地开发。以大石山区的一些村屯为单位,由村干部或专业户的能人带队,到有水、有土、交通便利的土山地区异地安置开发。开始先定向选点,办理土地租赁手续,并安排劳动力到安置点开发,开荒种果、种蔗,从事开发性生产。

能人带动异地开发。在自然条件较好、地理优势明显地区的经济能人,或贫困山区中的经济能人,走出山门,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投资兴办林、果场等经济实体,吸收大石山区的贫困农户参与开发。

股份合作异地开发。以股份合作制办林场、果场、茶场和冬菜开发等,吸引石山区贫困农户劳动力入股参与异地开发,解决了贫困农户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的矛盾,贫困户容易接受。2.依托国有工业企业和乡镇企业实行“农转非”安置。即由劳动部门或用人单位,以招工的形式,将石山地区具有初中以上青、壮年劳动力,安排到国有工业企业和以独资、合资等形式兴办的乡镇企业或外资企业就业,并通过技术培训,使其掌握1门~2门能从事劳动的实用技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以保证有一个稳定的收入。

3.积极鼓励石山地区有一技之长的农民举家搬迁到城镇或外地从事第三产业。即由当地政府采取特殊政策,鼓励并照顾山区特困户的“能人”走出山门,到县城、圩镇或国道沿线、风景旅游区兴办饮食业、运输业、修理业、旅游服务业或从事基建、环卫工作等。

4.积极与外地、外省区联系,争取沿海和发达地区尽可能接收安置石山地区的农民前去务工务农,安家落户。即由劳动部门或劳务输出单位,组织石山区特困户的劳动力,到发达地区的企业打工或到农、林场承包种养,或从事第三产业等。

5.鼓励特困户到发达地区或条件较好的地方投亲靠友,兴家立业,异地开发。即通过在城镇或发达地区工作的亲戚、朋友等关系,介绍到工厂做工或参与农业开发而举家搬迁的。这种自找门路的做法,所在地应本着扶助和共进的精神,欢迎前来安家,并帮助移民户解决好生产、生活的困难以及在当地入户口的问题。

(二)迁移安置的步骤

1.安置点的选择。移民安置的第一步就是要选好安置点。凡实行非农产业安置的,要选择那些遵纪守法、经济效益好、前景广阔的企业作为贫困地区人口迁移安置点;凡从事农业综合开发的安置点应具备如下条件:有较多的荒山、荒坡(人均不少于3亩)可供开发,没有土地纠纷;能就近解决水源,而且投资较少;靠公路较近;计划经营的产业,品种在当地有成功经验、有销路、有效益;附近有学校、卫生所等公共设施。

2.做好安置点的整体规划。农业综合安置点选定以后,要做好安置点整体规划,住宅区、经济开发区、道路等都要统一规划,但可以分年度实施。安置点开发的项目,必须做好可行性论证、评估工作,按有关业务部门项目建设标准做好具体实施方案或初步设计。

3.制定迁移安置计划上报自治区审批。在做好选点和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迁移安置的计划,经县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地区审查汇总,上报自治区,经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正式下达实施。

五、政策和措施

近年来,我区各地县在组织石山地区的人口迁移和劳务输出中,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是行之有效的。现在要有计划地组织大规模人口迁移,必须加以充实和完善。

1.关于迁移农户的审批问题。在自治区下达安置计划并选取好安置点后,所在县、乡要组织力量对有条件迁移的农户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动员农户自愿报名,然后由所在乡镇党委、政府进行初选上报县扶贫办审核批准。在迁出的农户中,要有村干部一同随迁。

2.关于“农转农”的户口问题。凡在本县范围内安置的,经县扶贫办批准后,应由公安部门统一办理迁移手续。凡跨地、县迁移安置的,经所在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会同公安部门上报地区、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审批,由负责接收县、市的公安部门统一办理户口入户手续。凡过去已迁离原地而尚未办迁户手续的,要尽快按上述要求补办。已经或将要迁出区处的,要由原县扶贫办负责与接收地的政府或公安部门联系,争取尽可能做到户口随迁。

3.关于“农转农”的农户土地使用权问题。凡安置移民的征(或租)用土地,土地使用权归场、站或公司所有。农户批准迁移后,把原住地承包的土地退回发包单位,即可在迁入地办理承包土地手续,由农户与场、站或公司签订长期承包合同,并享受如下优惠政策:

凡由扶贫公司或经济实体组织移民开发而征(租)用的荒山荒坡,其征地费或租金应尽量给予照顾,从低征收。

移民承包开发的土地,承包期一般为70年,最少不低于50年。

林果开发项目从投产起减免特产税五年。

凡属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及社会能人承包办厂、办场,组织石山地区移民户开发的,银行应优先安排贷款。经批准可使用部分扶贫贷款。经县税务机关核实,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免征五年企业所得税。

迁移安置点开发所获利税的50%返还原所在县或乡镇,用于流动式扶贫开发,以增加扶贫投入。

安置点的路、水、电、文教、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各县主管部门要列入项目建设期年度计划,优先安排资金。

4.关于“农转非”迁移户的户口迁移问题。凡经县以上扶贫办公室或劳动局批准从石山地区迁出的农户,招收到工矿企业就业或者到城镇从事第二、三产业并已安家落户且退出了原居住地承包土地的,由负责接收地的粮食、公安部门为其免费办理“农转非”户口。进城市就业安家的,也应免交进城费和其他一切费用。

5.凡批准迁出石山区的农户,其原所欠国家和集体的债务,可视其经济收入情况给予缓交,绝不能因有债务而不给办理户口。

六、安置的经费和使用

1.移民安置经费以自治区统一调剂安排为主,地、县配套为辅。在中央未下达专项资金之前,安置资金主要从“以工代赈”、“发展资金”和“扶贫贷款”以及“库区维护基金”中调剂解决。2.安置经费按批准的迁移农户人数分别按以下标准验收结算到地区,包干到县,核拨到点,不平均到人。

凡“农转农”的农户在县内安置每人安排经费3000元,跨县安置每人安排经费4000元。

凡“农转非”并全家迁移安置的农户,每人安排经费2500元。

凡由劳动部门或用人单位招工只安排劳动力就业,不全家外迁的,每人安排经费1000元。

凡投亲靠友、自找站路从石山区举家外迁的,凭安置地的常住户口,由原所在县扶贫办每人一次性安排经费800元。

库区移民安置由区、地、县移民办按有关规定安排经费。

各地、县按总包干经费,可根据搬迁的难易、农户的困难程度和安置点条件的差异等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不能照套到户。

3.安置经费由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指标下达到地区,资金按进度分批核拨到县扶贫开发公司掌握使用。其中35%作无偿补助,主要用于征(租)用土地、房屋修建和简便基础设施建设,其余65%费用作有偿使用,主要用于生产开发。扶贫贷款全部属于有偿使用的信贷资金,必须按期归还。

4.资金的使用要严格投向,确保使用效益。县扶贫公司要负责承贷承还,资金使用要与迁移安置任务挂勾。迁移农户在搬迁开发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资金,要采取借支的办法,与农户签订借款合同,并以农户承包的土地使用仅、修建的房屋以及安置点上的种养产品作抵押。

5.自治区下达的安置经费,分三年安排核拨,第一次按总额预拨60%,其余则按进度逐步拨付,验收后结算。迁移安置经费在农业发展银行开设专户,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并接受审计部门的审查。如发现挤占挪用要收回资金并追究主管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6.移民安置点的建设,要坚持生活安置和生产开发一起抓。一般应先迁去劳动力,先建临时简易住房或租房住,集中力量抓好生产,待有了收入后再建永久性住房。

7.为了搞好移民安置组织、实施、检查、监督、验收工作,可从安置经费总投资中提取必要前期工作和管理费用。但必须严格控制,县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地区不超过0.3%、自治区不超过0.2%。

七、组织领导和安置管理

1.实行以地、县为主的分级负责制。本实施方案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由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并由区扶贫办、区移民办、区劳动厅、区公安厅、区土地局抽人成立人口迁移安置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凡有人口迁移安置任务的地、县、乡的主要领导要直接过问,亲自动手,及时协调解决迁移工作中的问题,并分工一位副职主管专抓,在地、县扶贫办内,应视任务轻重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干部具体抓这项工作。

2.严格建立人口迁移目标工作责任制。按自治区下达的任务,实行领导抓、抓领导,各级有关部门都要通力合作,建立全方位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凡能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的,予以表扬或奖励。凡按要求完不成任务的要给予批评或重罚。

3.迁移安置点主要由原所在县、乡(镇)负责实施管理,接收安置的县、乡(镇)要积极协助,确保正常生产。其安置点一般应属原所在县扶贫部门的经济实体,可称“×××场(站)”、“×××扶贫管理区”、“×××县扶贫开发公司××分公司”等。县扶贫办要负责加强对这些经济实体的领导,赋予经济实体应有的权力和责任,使经济实体切实肩负起行政、经济管理的职责,保证安置和开发任务的完成。

4.安置点确定后,原所在县要从县、乡(镇)选调有一定农村工作经验、责任心强的干部到点上工作,并吸收随同迁移安置的村干部组建公司或场站的领导班子。其公司或场站负责人,一般由县扶贫办委任或聘任,也可招聘能人承包。

5.安置点的组织管理采取以公司加农户或场站加农户的经济形式,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公司或场、站负责帮助移民选择好主导产业,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户则在公司的统一领导和规划下,实行分户承包经营,并以合同的形式明确公司和农户应负的责、权、利条款,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6.建立移民安置定期汇报制度,按时用文字和表格汇报移民安置的工作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

八、检查验收

为了保证特困人口迁移任务的完成,区、地、县都要建立检查验收制度。

(一)检查验收主要内容

对照自治区下达的安置任务和县制定的实施方案,着重检查验收以下内容:特困人口迁移安置对象的情况;土地落实和迁出地承包土地退出的情况;各项产业的开发情况;各项资金、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迁移户责、权、利(特别是贫困户的收入)情况;生产、行政秩序状况;服务、基础设施的配套情况。

(二)检查验收的方法及标准

各县对未完成的项目要经常进行检查,项目完成以后要及时进行全面验收,并向地区、自治区写出验收总结报告。地区、自治区对未完成的项目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对县已验收的项目进行抽样验收。

验收的标准:以主管业务部门颁布的现行标准验收。如经济林,按林业部门颁布的标准验收。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则以水电部门颁布的标准验收。

讨论题

1.异地开发对于农民来讲,成本与收益分别是什么?第一批的进入者,其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以老莫为例说明。

2.异地开发对于政府来讲,成本与收益分别是什么?

3.政府号召大面积种植某一品种的经济作物,有何利弊?对市场会有什么影响?对农民的收入及经济活动会有什么影响?

1-2 耕牛失窃以后

作者:赵震宇

日期:2002年3月20日

东方刚露出鱼肚白,山村里就升起缕缕炊烟,村民们开始为一天的忙碌准备着。

突然,宁静被不约而同的几声惊叫撕裂了。

“唉呀,牛!牛不见了呀!”

“狗日的贼娃子不得好死!”

赵杨福听到后院牛栏处有人在哭,本能地从床上弹起来,匆匆来到牛栏,看见二儿媳妇正扶着杆子痛哭流涕,而自己的两头老黄牛不翼而飞,只剩两条断裂的牛绳。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似乎又多了几道皱纹。

“爹,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我们却在这个时候遇到了,咋个办嘛?”二儿媳妇泣不成声地说。“没的事,娃儿,年还得好好过,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话音未落,老人干涩的眼眶却滑落出几滴混浊的眼泪。

四川省中江市万福镇某村坐落在川西绵延的山区之间,农田不多,交通不便,离最近的集市都有十几里路,村民们基本自给自足,以传统的耕作与畜牧养殖维持生计。

赵杨福今年60岁,小学文化程度,和小他4岁的老伴儿在自家十几亩土地上忙活了半辈子,由于他曾经担任过村镇干部,加之又是“杨”字辈年岁最长的一位,同族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福大爸”。夫妻俩生有四儿一女,全部在外面工作,大儿子在离万福镇三十多公里外的普兴镇当财政局局长,幺儿在搞装修,其余两个儿子在东北挖煤,女儿嫁在外地,现在纺织厂当工人。除了过年,平时儿女们很少有机会回家看望父母,里里外外的庄稼活全靠二老把持。

“福大爸,忠伯的二弟一家人回乡祭祖,他那个大学生儿子说要来采访你,他叫我通知你提前做好准备。”三儿子赵作风从门外匆匆赶回来。

“是吗,是关于哪方面的采访,我已经退休了,对村里的事务已经不再操心,为什么他要选中我?”

“哦,听他自己说,是忠伯推荐你的,咱们村这穷乡僻壤,就你还做过干部,年轻时也跑了些地方,有见识。那小子叫你放心,说采访仅供教学案例素材使用,不会关系到你的切身利益。”

“那要得嘛,喊他随时可以来。对了,莫把我们家耕牛被偷的事告诉他,免得把事情闹大,贼娃子要来报复。”

“可能他已经晓得了,忠伯正在统计全村丢牛的情况。”

“唉……”赵杨福转身掏出一个烟杆,点燃火,闷闷的一句话不说,思绪回到了五六十年代自己年轻的时候。

多么值得留恋啊,那是个不讲名利只讲“为人民服务”的时代,我清楚记得当时由于自己在仓山送信兼维修线路工作勤奋,1958年16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组织把我调到万福镇邮电局工作,苦是苦了点,每个月10元的工资,粮食配给发放,早上二两,中午二两,晚上一两,虽然吃不饱,但光荣呀,当时邮政事业不是想搞就搞得了的。

年轻人就是闲不住,干了三年邮政工作,我又想去当先生(医生)了,张二虎怎么说来着,“当先生受人尊敬,经常还有酬金与礼品,加之乡医院院长十分欣赏你,去了保证能成就一番事业。”当时心真痒,你说去吧,别人恐怕要说你对组织不满意,对事业不忠诚;不去吧,那样好的机会一生能有几回,错过岂不可惜?年轻人一不做二不休,我就冒一次险。真可惜呀,要不是乡长卡住最后一道关卡,我现在应该是个有名的医生了。不过又有啥关系,年轻人精力好,干什么不能成?回到村子,大伙儿一致推选我当中队生产队长,一直兢兢业业干到1965年23岁,又当上了村八大队大队长。进入“文化大革命”时代,县里学大寨,硬是选定咱大队培养化林大队,负责培育良种,搞生产试验田,提高粮食亩产量,当时一亩田最高能产1058斤水稻,是个相当惊人的成绩呀,现在说什么技术,还施用化肥,一亩也不过一千二三百斤嘛,如果现在村里人还有那股干劲,生活应该不错了吧。转眼间就到了1970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越刮越烈……

“爸,后天是大奶奶(忠伯妈妈)78寿辰,上回老三结婚他家给咱们送了50元钱,这次我们还好多礼呢?”大儿赵作熊突然想起这件事,放下手中的天线,转过头喊到。

“小心点,莫把天线弄坏了,否则明晚春节晚会看不成了。至于送礼的事,大奶奶去年刚死了老伴儿,加上他们一家人都回来了,她二儿子和女儿都是城里人,我们不能让城里人瞧不起,就送80元吧。”

“可我们刚刚折了两头牛呀!”

“忍忍就过了,咱不能比别人送得少。”

“要得嘛!”

“文化大革命”真是贻误生产呀,要不是被套上“当权派”的帽子加以批斗,水稻亩产量哪能一下子降到600斤~700斤。此后,虽然一直还在负责仓山、万福、广福、冯店的杂交玉米水稻推广工作,但大家伙哪有自由选择的余地,任何生产行为都得经过层层审批,结果越穷越不让你干,生怕你出什么乱子,给组织添麻烦,越不让你干就越穷得叮当响。

转机终于来了,1982年“实现四个现代化,加快农村基础建设”的号召第一次使村里劳动力有了分流。一是外出到上海、江浙打工;一是留在农村由集体组织搞水利道路等基础建设;一是到镇上兴办的工厂做工。唉,如果当时不考虑到自己技术上还有些经验,对农田作物比较熟悉,加上要照顾五个子女读书的问题,也就跟着出去闯了。说不定搞得好现在也到城市安家落户了。留在村里务农也是困难重重,一来因为是山区地形,能耕作的土地很少,人均只2分田,5分土(1亩=10分),土地由生产队统一规划,从不准私下流动;二来大家都考虑到并不能因为减少土地而少缴农业提留款(一般以家庭为单位按人头税性质缴纳)。因此即使出门打工的也不肯将土地让出来,仅凭山洼那点地哪够养活一家人,逼得人跑到山顶去开垦土地,那些日子也真苦呀。

不过,我也算是大伙心中的明星了,技术上是一把好手,又当过干部,在1984—1990年又被选任村大队支部书记,监督行政部门工作和辅助税务部门收税。记得1986年、1987年外出打工的陆续回乡了,正值乡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激励措施,譬如减少工商税,许多年轻小伙用辛苦积蓄在镇上做起了小买卖,祥幺爸的大儿子赵作勇就搞了个电池厂,当时还是我去剪的彩,没想到经营不到两年就因为没有销路、存货大量积压倒闭了,从此这小子真是“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老老实实种起庄稼,有点钱也拿去买酒喝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万福镇倒兴起了办厂热,陆续建成了油厂、酒厂、食品厂、玉瓷加工厂、电厂、丝茧厂,而这些厂都是生产队用农民的提留款建起来的,单是哪一户恐怕即使有那么多钱,也没那个胆去投资办厂。

想不到我居然又成了统筹规划这些工厂的企业局局长,协助企业进行项目筛选与决策,管理分配上级调拨的资金。当官难呀,每年都要面对一双双要钱的大手,电厂本来应该很赚钱,结果还年年亏损,年年要补贴,你想说他几句,他又嚷着说你干涉企业事务,不管嘛又不能减少日渐增多的开销。当时还真想为老百姓办点实事,有一次一个苹果商要在后山投资修建苹果园,算一算还真有一笔颇丰的利润,只不过需要将村民的祖坟部分迁走,哪晓得项目一提出就遭到全村的强烈反对,即使答应给他们很好的补贴也无济于事,真没有办法,还不如不当官,落得一身清闲。

“爸,忠伯回来了,据他说,昨晚连我们家全村共失窃13头耕牛,10头水牛、3头黄牛,已经报案了。”二儿子一早就出去找牛打听消息,这会儿才回来。

“有啥用,去年后山两棵价值4000多元的铁树被村里那帮败家子儿300块挖去贱卖了,有哪个出来管了?那可是全村人的镇村之树呀!”赵杨福显得有些痛心疾首。

“我看这次又是他们干的!”

“唉,这帮人穷怕了,又不务正业,惹急了还不是我们倒霉!”

“爸,你说我们村为啥就出不了几个富翁?你堂弟赵杨祥1993年到东北挖煤,1997年回来就带了5万多元到镇上修起了新楼房,搞成养鸡专业户。你再看看我们家,虽说也盖起了二层小楼,但铝合金窗都没安,屋头更是空荡荡没得一两个像样的家具电器,这修楼的钱还是东拼西凑借来的呀!”

“我们也是有机会的呀!……”福大爸想起原来一起做工的祥幺爸、张得贵现在已迁到城镇过得滋滋润润,心里针扎般难受。

从前我一直禀性老实,从来都是听从上级组织的安排,没有经历过市场经济大潮的摔打。要是前两年也像张得贵那样看准整个镇盖新楼房的人多起来、需要涂料粉刷墙壁而倾尽家产搞涂料生意,现在很可能像他一样带着20多万元到德阳市办工厂去了。

其实,我何尝没有算过呀。1996年种红桔的人发了大财,市价达到2元/斤,种一窝(棵)能产400斤~500斤就是1000元,一个人栽上十窝(棵)就是一万,我高兴坏了,想都不想就把准备用来修房子的一半都用来投产红桔,结果1997年秋拿到市场上去卖成了2角/斤,甚至没人要烂在土里。第二次是养鹅,我算过:一只鹅一年能生100个蛋,60个孵成小鹅,每只3元就是180元,剩下的40个蛋每个0.5元是20元,一年就有200元,十只就是2000元,交去20%的提留款和8%的农业税还有1400多元,可谓不菲,可1998年除了把饲料钱收回来,每只鹅净利还不到30元。当时我也真被利润冲昏了头,静静想想一窝蜂地上哪有好事?

如果当时镇上成立一个红桔公司,开辟几条销售渠道,东西能销出去,价格即使低一点也不致让他们放着烂掉那么惨。你说咱好不容易挣点钱吧,投进去(风险项目)又打趴起,投进去又打趴起,没得钱想去镇上农行和信用社贷款又需要担保且程序复杂,哪里还愿意搞风险投资,只有老老实实种庄稼。再说,现在当官的只管生产不重销售,没有销售我们哪里有钱交税呢?可税还是要交的,只有从家禽家畜和粮食中扣,弄得那些东西根本挣不到钱,要过得像样点还只有出去打工。

唉,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有点改变呀!

赵杨福吐完最后一个烟圈,灭了火,倒去烟灰,又小心地将那杆祖传的青龙烟杆揣入怀中,背着一个菜筐大步迈向油菜地,准备折些油菜尖好好款待一下城里来的贵客。那两根残断的牛绳在山区的冷风中瑟瑟发抖。

附录1:家庭概况

户主赵杨福,与妻和二儿媳在家务农。生有四子一女,大儿子在普兴镇财政局所任局长,二儿子和三儿子在东北当煤矿工人,小儿子搞家庭内部装修,女儿在外打工,另有三个孙子两个孙女。家里共有14亩地,包括9亩分配的山洼平地和5亩山区自己开垦的类梯田地。山洼的土地种小麦、油菜、豌豆、胡豆、棉花,类梯田地种花生、玉米、红苕,其中经济作物棉花占70%。户主家庭总收入3000元左右(包括子女赡养父母的钱)。务农收入来源主要是谷类和经济作物(20%)、家禽家畜类(10%),农闲时出外做短工如运输、木匠之类占(70%);支出有修缮楼房还款或分摊(20%),子女教育(15%),种子化肥饲料(20%),基建提留税收(28%),其他(2%),储蓄(15%)。

附录2:当地概况

地理位置、面积、人口:中江市万福镇位于中江市南部,距离中江城区135公里,东靠仓山县,南通甘孜阿坝,西连红苕坡,北界普新镇。辖区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23亩,所辖9个行政村,78个农业合作社,一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448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81人。

土壤、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温16.4摄氏度,7月(最热月)均温25.8摄氏度,1月(最冷月)均温5.5摄氏度,年日照时数1236.8小时,年降水量894毫米,无霜期284天;土壤属灰色冲积水稻土的二泥田、半沙田,其次为沙田和少量漕田。

经济发展状况:2000年完成社会生产总值2.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5亿元;农业总产值2630万元;财政税完成514万元;招商引资项目1个,协议资金370万元,到位资金370万元。

重点企业和优势产品:截至2000年底,有磷化工业、生丝、建材、汽车水管、酿酒、食品加工等私营企业12个。重点企业有万福磷肥总厂、万福橡塑厂、万福陶瓷厂等,优势产品主要有“金黄”牌系列磷肥、生丝、陶瓷等产品。

基础设施:公路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境内全长6公里,其中2级水泥路3公里,3级沥青路3公里;有3米~6米宽的乡、村机耕道18条,全长38公里,其中水泥路4公里;各村、社均通机动车;通讯比较发达,各村、社均通电话。

社会事业:镇内有中学、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各一所,村小3所,幼儿园3所,在校学生共有1600人。有卫生院、邮电所、信用社、供电所、文化站、广播电视站、敬老院各一所,场镇及部分村社在2000年已开通有线电视。

发展思路:紧密围绕改革、发展、稳定这个主旋律,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和“十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以磷化工业、生丝和陶瓷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放手发展个体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走好科技兴农的路子,以特种种植西红花带动其他高效农业的发展,努力培植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增强全镇的综合经济实力,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附录3:采访问题

被采访者:赵杨福

1.大爸,听我伯伯说你原来是村大队支部书记,又任过万福镇企业局局长,可以说您是这里的大明星,能介绍一下您任大队支部书记之前在做什么?

2.有没有过想出去闯一闯的想法?如果有是在什么时候,您觉得在外面学到了什么,生活怎样,您的为官与您出去有没有什么联系?如果没有出去,您留在村里干什么?

3.听说农村许多干部都是兼职,家里的农事不能丢,还得操劳村里的事,对吗?当干部是不是特别不容易?您遇到过什么困难?给您体会或者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情?

4.听说您种庄稼也是一把好手,您能告诉我您在技术、劳动力、土地方面如何解决?有采用比较领先的技术没有?

5.村里的土地政策是怎么样的?有没有租入租出的流动?

6.您什么时候当上企业局局长?当时企业局主管的镇所有的企业有哪些?您要做的主要工作是什么?任职期间有没有让您特别高兴或者特别头疼的事情,您体会最深的是什么?家人和外人如何看待您?求您办事的是不是特别多?作为局长,您站得高看得远,您认为有没有什么政策不合理的地方?

7.您家楼房挺漂亮,看得出您家生活条件在村里应该算很好的了,您是靠传统劳动一点一滴积蓄起来,还是另有高明的致富之道?作为农民,您认为有没有政策不合理之处,比如说税收等?

8.您现在退休了,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您如何看待您面对每个机会时做出的选择,您后悔吗?

9.我们村里山区经济,土地面积不大,不像江浙一代水美田肥,您认为村里农民的出路是什么?关键制约因素是什么?您觉得有哪些办法能发展这里的经济?您对未来有什么预见?

讨论题

1.请总结文中所提在五六十年代生产建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三个年代有哪些因素制约农民进行风险投资。

2.“穷则思变”,为什么村里有人变成了小偷,而没有变成孤注一掷敢于投资并可能成功的富翁?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中后期,村民们面临市场很多风险投资的机会,也有人尝试了,但为什么最终失败了?是因为供过于求?与政府采取的只重生产不管销售有何关系?政府为什么会这样做?他们自己如何对待失败的?

3.文中提到的两个人物赵杨祥和张得贵发家致富的原因是什么?

4.该村有哪些地理、人文风俗限制了经济发展?要想改变山村落后面貌,你认为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1-3 农民也要有知识和技术

作者:罗朝伟

日期:2002年3月7日

在昏黄的路灯下,郑绍国还在忙活着。正是烤烟收获上烤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点多了,还有几堆烟叶未辫(将烟叶一束束绑在竹竿上,放入烤房烘烤)。毕竟是初秋的深夜,早该睡觉的时候了。几个上学的孩子已经放了暑假,纷纷在帮忙赶工,只有最小的5岁的女儿已经躺在母亲怀里睡着了。看着全家人这样劳累,老郑感觉到做农民真的不容易,但有这么一大家人要支持:开春的农业投资,孩子的学费……这钱从何处来呢?烤烟虽然是辛苦活,但已经是目前村里提高收入较好的一条路子了,不能轻易放弃啊。他也在想着能有一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能有高效的新农村支柱产业,而知识和技术正是当前农民比较缺乏的。

又忙碌了一个多小时,烟叶总算装烤完毕,一家人可以安心入睡了,而这时已经是鸡都快叫的时候。明天还有更多的活要做呢……

我这一辈子当农民

在20世纪70年代初,郑绍国曾经是村里惟一的一名高中生,在当时算是名副其实的高材生了。毕业做了一名乡镇教师,当时还是半脱产的身份。但两年之后就放弃了教师的工作,成了纯粹的农民。当问及为什么教师没有继续当下去,他只说主要是由于当时政治因素的影响,知识分子的生活并不稳定,还是务农踏实,按他的话说:“我这一辈子当定农民了。”虽然后来在家办过几次夜校,但那也算不上真正的教育了。他自己并不后悔做一个农民,虽然没有固定的职位,但作为农民只要有技术,会开动脑筋,也有很多的发展路子,这是一种坚定和自信的精神。

很需要一门手艺

村里传统经济模式就是单户种养结合,并且过去都是以单一的粮食作物种植为主,农民大部分的时间可以外出挣钱。但出门就得有一门拿得出手的手艺,于是郑绍国选择了做木匠,因为大哥郑绍益是一个较为熟练的木工,所以由他带领着,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便基本上路了。做木工虽然比较辛苦,但是容易在附近找到活做,能顺便照看家里的情况。一般一天工价在20元~30元,这在过去的农村已经不算低了。开始做的是一般的木工活,多是装修或家具打制。后来逐渐学会制作棺材这门技艺要求较高的木工活,因为当地农村土葬较为盛行,人们对死者棺材十分讲究,做这一行的收入会相对高些,一般制造一口棺材约需要4天~5天时间,工价在300元左右。自从学会木匠这门手艺,农活便大多由家里其他的人去做,自己多数时间出门做工。这样一年在做木活方面的能挣到7000元~8000元,这是一笔较为可观的收入,支撑着家里很大部分的开支。

抓住机遇发展烤烟

村里的人过去一直过着男出门做工女在家种地的生活,20世纪90年代初烤烟的引进才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鲁布革镇毗邻云南东部边境,而云南这一带地区发展烤烟已有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具有相似的地质和气候条件,云烟便慢慢进入贵州。随着烤烟的经济效益日益体现,政府也将其作为主要发展对象,烟农的数量迅速上升,到现在几乎遍及全村。一开始,郑绍国便积极尝试这一新兴的经济作物,第一年(1993年)就种植了6000多株,当年在烤烟方面收入近5000元,能有这样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更好用上家里的闲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他认为值得发展下去。于是种植烤烟又成了家里经济收入的重点。一直到现在都没有间断过,算算也快有10年的历史了。

种植烤烟需要几个方面的投入,首先就是土地(种植1000株烤烟大约要占用1亩地),自有的土地保证粮食自给外已不够使用,大部分靠租地种,每亩租金在200元左右。另外就是生产资金投入,包括化肥、农药、烘烤燃料(一般是煤炭)。烤烟种植和烘烤工艺都需要技术,不同质量的烟叶价格差别很大。现在他感到很缺乏的就是劳动力。家里有3个常劳动力,有4个孩子都还在上学,不能帮家里太大的忙,所以在烤烟种植或收获的时候都很辛苦,实在忙不过来还得请工。近五六年,他每年计划种植的烤烟都在1.5万株左右,有时接近2万株,每年都没有大的闪失。按过去5年平均烟价核算,每株烤烟的毛收入在1.1元到1.2元,除去各项投资(自由土地和劳动力不算),每株净利在0.7元左右。这样,平均每年烤烟净收益在1万元以上,是村里典型的烤烟种植户。在郑绍国的心里,烤烟这样的经济作物是自己的经济支柱,虽然不像以往有那么多的时间出门做工,但是在家里发展觉得更踏实些。然而目前烟草市场逐年萎缩,他心里又难免有些担忧:没有烤烟,将来又发展什么?

沼气池——我第一个试验

两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郑绍国在云南罗平的一个农村发现了那里的农民使用沼气,可是自己所在的村子甚或附近的村都没有人试验过这一燃气设备。于是在他的脑子里便琢磨着如何向村里引进这一技术。通过认真观摩和仔细询问,他回家动手建造这一新鲜的能源设备。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以牲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沼气池宣告成功。新技术试验成功,他心中充满的是一种喜悦。到目前,沼气池都一直在平稳的使用当中,虽然沼气不能全部解决家里的能源供应,但是使平时的生活方便了许多。现在,村里在推广沼气池修建,郑绍国自然被选为这一项目的带头人。他这样说道:“农民也要懂得知识技术,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不怕吃苦,可做的事情还是很多。”

作为多子女家庭,收入来源不可单一

作为有6个孩子的家长,郑绍国感到身上的负担很重。大的两个女儿初中毕业没继续念书,现在一个已经出嫁,另一个在家做活。其余4个孩子在上学,一个儿子上高中,一个女儿上初中,小的两个儿女上小学。他经常说这样一句话:“作为多子女的家庭,收入来源一定不能单一。面对一大家人的开支,自己一点都不敢马虎。”对于孩子上学的事,他的想法始终就是:只要孩子有能力往上读,自己再苦也要尽力支持。他不主张儿女辍学外出打工,在他看来,就是在农村生活和外出打工也都需要文化知识,孩子读书是很重要的。

为了支撑家庭开支,怎样才能从多方面抓到收入,是郑绍国总在思量着的事情。现在他的想法是立足农业生产,继续发展烤烟。他觉得在未来几年的时间内,烤烟还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另外在冬季可以种植油菜,虽然油菜受气候影响很大,而且油菜籽的价格较为低迷,但这毕竟可以抓到一部分收入,他去年种植油菜收入2000元左右。除了农业生产,有的时候也还出门做工。在烤烟销售季节,他还会做几笔烤烟生意,主要是从当地收购烟叶到云南或广西去卖,不过这有很大的风险,既有价格上的波动,又有严格的边境管制。离开这些,他还有好多的事情可以去做,但他希望能有更好的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去发展。

“作为一个农民,就得这么辛苦地走过来。”他说,“我已经50岁了,但我还得苦好几年,我的负担还比较重。”他在想着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到那时自己才可以松一口气。

附录1:家庭概况

郑绍国,男,50岁,高中文化,贵州省兴义市鲁布革镇某村农民。生有四女二子,一女出嫁,一女在家干活。其余尚在读书。早年曾是乡镇教师,后来因故回家务农直到现在。妻子在家务农。他是一个勤劳而又思想较为开放的人,崇尚知识和技术。由于家庭负担较重,力图从多方面争取收入,但主要还是立足于农业生产。是村里典型的农户,在烤烟方面运作得比较成功。

附录2:当地概况

位于贵州省兴义市西南角的鲁布革镇(别名发玉,但鲁布革为正式称呼),与云南和广西都毗邻。全镇共有5个村,我所调查的村就是其中之一,村子大概因与云南靠近或与云南东部历史上的交往而得名。全村150余户农民,包括四个组,各组以聚居的形式相互分开,每组有40户左右人家。这里地形以崎岖的山地旱地为主,交通不便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交通要道为兴义市通往云南罗平县的公路,与村子擦边而过(另外1998年开始修筑的鲁布革通往兴义的另一公路因故未能全线贯通)。水资源相对缺乏,特别是在冬季。村里传统的经济模式为单户种养结合,种植主要是玉米、小麦(分冬夏两季),养殖主要是猪、鸡等。

近10年来,村里的经济还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1.基础设施

1991年,村里通了电,告别了靠油灯照明的日子。1998年修通村公路,方便了化肥、燃料等的运输。在过去几年中,当地政府大力推行单户蓄水池的修建,目前蓄水池普及率在90%以上,基本解决吃水难的问题。

2.经济活动

(1)烤烟作为支柱产业使村里经济发生显著变化,从1992年开始引入到现在,烟农普及率在90%左右。烤烟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农民的消费水平。冬季种植油菜,但经济效益不太乐观,普及率很低。

(2)打工形式的转变。以前主要是男劳动力在农闲时间出门做工,而且多在广西、云南离家较近的地方。现在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部分妇女和没有文化或手艺的男劳动力农闲时到广西做工,多是靠卖苦力;有手艺的男劳动力大多到云南做工,如修建、木活等;稍有文化(小学或初中毕业)的年轻人到远处打工,如昆明、广州等。

(3)贸易(以全镇来考虑,主要指农副产品)。广西农副产品和水果进入,如香蕉、柑橘、甘蔗、生姜等;向云南出售农副产品,近年来云南部分商贩对农副产品收购较为活跃,主要是生猪、鸡、鸡蛋、玉米等;远处农产品(如湖南)进入,主要是大米和大豆,大大冲击了当地的粮食价格。

3.生活水平

(1)运输和粮食加工相对便捷。主要是因为村公路开通和输电线路拉通,目前有五六户人家有货车或是拖拉机;另外全村有5户人家安有加工设备。除此之外,部分农户购置小型粉碎机,方便了农产品加工。

(2)“吃米和吃肉”机会增多。过去人们习惯认为吃米和吃玉米(或叫苞谷)是不同的生活档次,只有过年过节或待客才吃米,主粮是玉米。现在吃上米饭的机会增多,主要是收入的增加和外地大米的涌入。另外,由于收入相对提高,过年能杀上年猪的能占到一半以上。

(3)电视普及率上升。从1997年开始,随着卫星电视转播接收机的涌现和价格下降,彩电的数量迅速增加,目前大约30%多一点。

(4)儿童入学率上升。一般适龄男女儿童都能上学,但大多只能是到初中或小学阶段。

4.值得思考的问题

虽然村里的经济在近年来确实上了一个台阶,但总的来说经济发展形式还比较严峻,地理条件的限制大概是一大原因。当然,农村的经济发展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下面的一些问题的确是我经常想到的,也许这些问题还很普遍,但是终究是要解决的,它值得我们思考。

(1)乡村政府力量有多大?在这样的村子里,农业产业相对单一,像烤烟成为支柱产业,但是随着市场的减弱,已经有了寻找新兴经济支柱的必要,在这方面政府应该是主要的策划者。另外,一些政策的施行有点人浮于事,比如政府经常希望推广某种果树栽培,但据村民反映,往往是上面派人通知到某处领取果树苗,有的甚至根本没传达到。没有负责人,没有技术指导,没有专门区域规划,其结果往往是连果树踪影都看不见。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干部和群众矛盾是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2)农村教育的瓶颈,不可逾越的两难问题?村里大多数适龄儿童能够上学,但是在小学毕业或初中毕业就被卡住了。一方面,一般农民不堪承受学费的负担,勉强支撑到初中,要上高中或其他高一级学校便无力支撑。另一方面,现在教育层次逐渐提高,一般高中、中专毕业就业也难,于是农民便觉得进一步的投资没有必要,认为“多读无用”,有的甚至连初中也不想让孩子上。但是教育水平的低下从一方面却又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3)乡镇企业,究竟还有多遥远?从村里经济发展甚或附近其他乡镇来看,乡镇企业的发展几乎还是一片空白。也许还有很多的困难:如何发展乡村特色经济?从何处获取资金和技术的支持?面对交通、信息不便如何寻找市场?企业家的意识如何从无到有?

讨论题

1.“烤烟虽然是辛苦活,但已经是目前村里提高收入较好的一条路子了”。为什么会是这样?

2.在村里,像郑绍国这样立足发展农业,较为有知识技术的农民往往面临土地不足的问题,这样必须靠租种其他人家的土地补充。而出租土地往往是那些年轻人出门打工,只剩下年龄较长的劳动力(“亚劳动力”)的农户,这样实现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对村经济长远发展利弊何在?

3.在类似某村这样的交通和信息都较为闭塞的村子,提高农业知识技术水平是一个首要的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组织方式和沟通渠道,让农民提高科技兴农意识和拓宽致富门路?乡村政府在其中应起到什么作用?

1-4 刘老太和她的果园

作者:刘霖林

日期:2002年3月8日

这里与邻近的村落相似,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地方,现有的300人只拥有300亩土地,30亩左右果园。所以村中大多数家庭都是类似本文刘老太的家庭,子女因考学或是用钱取得城市户口,家中只留下年长的一代务农。村中大多还保留着许久年前的平房,居住着年过半百的老人,据说前几年这里老人们所养的鸡还是满街跑,可现在也都不放心了,于是各家的院门口便架起了大大小小的鸡笼。村中不多的年轻人往往把自己的大瓦房装修得很漂亮,可以从不远处一眼就找出来。

刘老太在家里排行老二,接下去就是五个弟弟。和很多农村妇女有着相同经历,在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不得不像一个小母亲一样照顾自己的弟弟们。每天一边帮家里干活,一边步行数里上学,然而尽管她考上了初中,可父亲的一句话便结束了她的读书生涯,养家糊口的重担提前落到了肩上。在1958年开始的初级社中,她绣过花,做过会计,干过食堂,农忙的时候和男人们一块下地干活,这样的日子,即使是在她1967年结婚后也没有太大改变,那时的所有生活目标只有一个,为家里挣工分,以换得家里的口粮和弟弟们上学的花销。

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家里承包了四亩土地,丈夫老徐也是勤劳憨厚的庄稼汉,以前在社里是数一数二的庄稼好手,还有着一手好瓦工。因为他的肯干,在1980年前后成立的社办潜水泵厂里,老徐成了第一批工人。当时正是承包后农民们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田间地头急需潜水泵,并且周围地区仅有这一家规模较大的能够生产各类潜水泵的工厂,质量也相当不错,又有着市里至村里的大力支持,各种订单纷至沓来,甚至要靠一定的“门路”才能进到货。所以该厂效益极好,在1982年就创下100万元的利润,这在当时显然不是一个小数目。老徐在厂里干得蛮辛苦,家中的田地和养育儿女的重任便更多地压在了刘老太身上。大多的时间,她和男人们一样全靠人力播种,施肥,收割。然而由于人多地少,打下的粮食除了交公粮和一家人的口粮,省不下多少可以卖钱,家中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靠丈夫的工资。和周围的许多社办工厂相似,在一度的辉煌之后,由于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工厂不久便出现了产品陈旧导致积压,以及销售渠道单一等的连锁反应,效益日下,很快就资不抵债,最后被镇政府“零转让”给私人(即没有收到一分钱,因为该厂的资产负债几乎相等)。老徐也因此失去了工作,一家人的生活一下子没了着落。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私人承包后,该厂的效益不久就恢复了,虽然用的大部分还是原来的人,生产的还是类似的产品,这其中的奥妙真是无法言语。

然而刘老太身上农村妇女辛勤肯干的美德使她懂得与生活抗争。除了见缝插针地种菜养鸡,从清晨三点,她便同村中几个妇女一起翻过几座山,去远处的深山采集一种珍贵的蘑菇。由于蘑菇生长在阴暗的草丛树下,而这里又多是蛇类的栖息地,所以不管多么炎热的天气,他们都要把自己从头到脚全包起来,即便这样,危险依然存在。几乎每次都有人遇见蛇,每个人都有“蛇口脱险”的余悸,可为了生活,这几乎是惟一的选择。

1994年,村里果树招标,当时她的几个儿女已经进城,刘老太还是执意要承包两亩果园,为的是能攒下一笔钱,让孩子们都能买到城市户口,不要呆在村子里。由于老徐一边做瓦工,一边在村里一个外资印染厂当临时工,果园的日常料理主要靠近50岁的妻子负责了。怎么打药,怎么剪枝,一切的技术都得向邻居讨教,凭着一股倔劲儿一点一滴积累。

一年下来,二亩果园也终于有了几千斤的收成,几个儿女一起赶回来帮助摘了苹果,可堆在园子里成筐的苹果怎么卖出去却成了一个大难题。无奈之下,刘老太只得推着小车到镇上的集市上,用小秤一斤一斤地向外卖,尽管如此,还是烂掉了许多,也卖不出好价钱。这年年底一算账,地里的两千斤粮食,卖了一千斤,扣去化肥种子,也就赚了300元,再加上苹果的1000元,还算年景不错。虽然相比一年的辛苦不算什么,可他们却第一次有了收获的感觉。

而老徐这边却有了点麻烦。印染厂是典型的重度污染企业,韩国人便把厂建到了农村,但却严重污染了村边的河水。主要问题在于厂子用的这套名曰“净化设备”(实际并不能达到净化标准)是市里为了净化污水而出资买进,并给厂子安装的,于是这麻烦便很有点纠缠不清的味道。老徐也感到天天干的是危害全村的活儿,心里一不痛快就干脆不干了,回家继续打短工并照料果园田地,就这样不撑不饿的到了现在。

现在,刘老太家里果园已经有了8000斤的产量,这也让老夫妻俩有喜有忧。忧的主要是苹果的品种不够好,再加上农药超标,很多达不到检验标准,小贩们来收的时候挑挑拣拣的,总是还剩下一大堆不好处理。老两口用的一直都是邻里间的那套技术,什么果树改良,对他们来说,太过遥远,倒是对现在每年能卖个3000元挺知足。至于田地里种的花生、小麦什么的干脆就不卖了,每年把弄好的花生油什么的让孩子带回家,说是比卖掉感觉更实惠。其实,村里现在也几乎没有人靠卖粮为生,毕竟每户四五亩地,每亩地不到200元的赚头相比一年的耕耘显得太少。同样也几乎没有人去考虑种些什么来钱的经济作物,对村中留下的这些大都年过半百的人来说,也实在没有精力去“折腾”了。

顺便提一下,刘老太家从去年开始还养了几只长毛兔,据说每年一共能剪不到一斤毛,每斤目前的价格是35元,前一两年据说还能卖到80元,可现在邻近的日本、韩国经济都不景气,兔毛的出口价格也大幅下降。用刘老太的话说就是“外国人是现在都没钱了吗?”

附录1:家庭概况

刘老太,新中国的同龄人,胶东半岛沿海村落中一名普通农家妇女,家中田地四亩,果园两亩。三个子女均花钱买到城镇户口,现已安家市区,故家中只有老夫妇二人——刘老太、老徐。

附录2:当地概况

胶东半岛一沿海村落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某镇,现约有300人,300亩土地,30亩左右果园(以苹果为主),周围土地以丘陵为主,较为贫瘠,和市区相隔约40里。

讨论题

1.根据案例的描述,村中的年轻人大都进城务工,农业生产没有了年轻一代,其后果是怎样的?农业如何才能可持续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2.刘老太的果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由谁来解决?

3.老徐几进几出工厂的经历说明了什么?农村企业是否应该大力发展,如何发展?

1-5 岿然不动,稳居上游

作者:孙文凯

日期:2002年3月8日

王进现年40岁,20岁高中毕业没能考上大学,本想返乡务农,谁知他父亲当时还有些本领,依靠关系,他现在已经是全村最富裕的农民,在全镇也绝对是上等。全村人认为他最富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找到了稳定的现金流。

靠砖厂吃饭的人

高中毕业后,他靠父亲的关系到临近一个砖瓦厂做厨房管事,即管理大厨房日常经济收支。这是一个好差事,每年光油水就能捞到几千元,加上基本工资,每年收入在当时已经是很高。

他四年以后结婚。同时由于砖厂食堂改行承包制,这一差事让给了别人,自己依旧通过老关系,转为负责出砖(即把砖厂的砖在砖厂点清后交到买家手里)。砖厂每年都有丢砖提成,即认为可能丢失的砖预先提出来一定数目,计入损失,如果丢失数量不大于这个数字或不丢失,则这部分砖属本人所有,如果丢失数量大于这个数目,则自己承担多余的损失。这部分预提出来的砖对应款项相当于会计上的坏账备抵,不同的是会计上的坏账备抵可能并不会损失,而砖厂的这部分钱已经找不回来。这又相当于花钱上了一个保险。如严加看护,一般并不会出现丢转情况。只此一项,每年就能得万八千元收入,加上基本工资每年3000多元和租地收入2000元左右,使其稳居全村高收入阶层行列。

如此干了十几年,家里成了全村有名的富户。

修缮齐整的砖院套,屋里面装潢讲究,家具豪华,各样电器俱全。现有一子一女,分别就读初中和高中,花费每年达到4000多元,虽然不少,但由于收入较高,加上以前的存款,却也构不成较大冲击。家有的十亩多地每年都租出去,这种粗累活已经不需要他做,虽然随着粮食价格下降,地价也不断下调,但这部分收入显然已经不是主要收入。由于砖厂经营比较稳健,他的工作和收入也就很稳定,现在家里每年都能存一些钱,是仅有的供养两个孩子读书而经济不出现滞涩的农户。但是,每年的银行贷款他还是贷的,原因是他有很多穷亲戚,他不想和他们发生经济往来。虽然平时绝不从家里借钱给亲属,但如果他不贷银行的款,亲属就可能用他的身份证贷款。因此,他每年贷1000元,既不影响收入,又避免了麻烦。

砖厂的工作每年都只需要做几个月,其余很多时间都是空闲。在闲余的时间,他并没有过多的能力和雄心去做更大或更有前途、更能赚钱的事,也许他看不到什么事情可以赚钱,也许他已经不屑于劳神费力去挣别的钱。闲暇的时候,他只是和家里人零星小赌,由于对此道并不热衷,因此并不影响家庭。

前景展望

讲到前景,主要仍是在孩子身上。由于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很可能考不上大学,如果考上大学更要花费很多钱。但由于工作稳定,收入较高,因此也可以比较容易地应对各种情况,对前景看得平淡。

附录1:家庭概况

王进家共四口人,女儿、儿子均在上学;妻子在家主持家务,无事可做;自己仍在砖厂工作。家里有土地12亩,整体收入状况良好。

附录2:当地概况

吉林省农安县是全国著名的产粮大县,盛产玉米,总人口100余万。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大多数劳动力就业于粮库、砖瓦厂等。当然,更多的还是以农业为主。整体看来,由于玉米等粮食价格下滑,加上近几年连续干旱,粮食收成也有所减少,收入的下降导致资金不足成为普遍的现象。目前,农村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钱被掏空,以至于贷款有多少要多少,同时无力支付大的开支。有势力、有门路的农民比较有钱,一般农户只能维持衣食无忧,差一些的农户则是负债累累,尤其是有学生读书的家庭生活很困难。

农安县城是农安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口20多万。县城里工业企业较少,已经经营十几年的国有炼油厂虽然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但由于能解决几千人的就业问题,仍然没有倒闭。现在,几乎全县稍有头脑的人都意识到:无工不富。近期新建一个酒精厂,属私营性质,规模很小。原来有一个效益很好的啤酒企业,生产的雪豹啤酒畅销全县及附近县市,市场前景看好,但现在已经被长春一啤酒企业收购。目前县里整顿城市面貌,修路、盖楼很红火,只是县政府没钱,多半是负债经营。本来招商引资的口号喊得很响,而且本地玉米产量居全国之冠,适于发展饲料业和食品加工业,但是当泰国正大集团要来投资时,县政府却又提出了许多苛刻的条件,使得该集团转而投资到邻近的德惠县。粗略估计,仅此一项,就直接吸纳德惠县劳动力十几万人,加上衍生产业,德惠县基本没有下岗失业现象,反观农安,则是直接失业很多,隐性失业更是巨大。为了贯彻“科教兴县”战略,县里大力发展教育,目前,县城里有两所高中,两所初中,一所小学,其中,农安县实验高中经过新建,已经是全国最大的高中,教学质量全省有名。入世对以农业为主的农安县的冲击已经初步显现,主要表现在粮库整顿,粮食价格下降上。农民依赖农业的观念难以改变,随着粮食价格的下降,农民或许更加有待政府的扶植。

哈拉海镇是农安县最大的一个镇,共有10个村(又称大队),人口10多万。铁路、公路都比较发达,紧邻的杨树林乡有闻名全国的东白翎村,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曾经来参观访问。但本镇基本没有工业,商贸大楼倒有几个,里面都没有租满,依靠土地和商业,农民收入整体上处于全国平均水平。

讨论题

1.王进是村里富裕的人,但并没有更加进取的心态,空闲时和妻子、自家人打打麻将,他依赖的是一个稳定的收入,这种收入又来自于关系,在农村,你觉得是各种“关系”阻碍了发展,还是农民的这种不求进取的心态阻碍更大?如何增强农民的进取心?

2.在铁路、公路均很发达的哈拉海镇,为什么没有一个像样的工业?根据文章提供的一些线索,结合个人体会,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

1-6 农村干部,何去何从?

作者:孙文凯

日期:2002年3月8日

老李是村长,相当于村里二把手。本地人尊重权力,因为那意味着利益,所以,虽然他本人没有太多能力和学问,更没有金钱,但还是比较有影响的。

民兵营长

老李读书读到高中一年级,辍学回家后,也在砖厂干了几年活。26岁结婚,得到村支书提拔,做了村里民兵营长,如此一做就是十年。这个村的村干部,是有工资但绝对发不出现金的。因为村里没有现金存款,有的只是“外债”,因此村干部靠为别人做事挣钱。但为人办事要有权力,而村里权力集中于村支书一人手中,说来说去,只有村支书一人能“挣”到钱。像老李这样的村干部,工资都记在村里账上,到时能抵消一部分农业税和上缴提留等费用。但村里人权力欲很强,也很尊重权力,而自己又没有什么其他技术,因此做民兵营长,守着每年一千多元发不出来的工资,竟也心甘情愿地一干就是十年。

在此期间,家里种着十亩左右的耕地,每年有3000元左右收入。孩子从不上学到刚上小学,花费不多,因此生活也还过得去。加上建房等花费一笔之外,也应该有所结余。但他嗜好赌钱,大赌小赌,逢赌必到,而赌技不高,又多半以输光走人了事。因此虽然生活不愁,却也储不到钱,有时竟有了外债。

“升官”

当了十年的民兵营长,终于由于村支书换届,自己也有了提升机会,当上了村里计生主任,相当于村里三把手,工资略有增加,责任相应加大。计生工作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难点,有时一家几口找到他,坐到他家炕头让他帮忙想办法,事情很让人挠头,但他左右逢源,两不得罪,倒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好赌之习仍然未改,家里收入状况也未改善,孩子读初中花费也不太高,但眼看着孩子也要上高中了。

又升了

三年的计生主任做完后,民主选举的时候到了。农村也有了民主,除村支书是镇里指定之外,其余村官都靠村民投票自己选举。由于本家族人数较多,加上十几年在村里工作积威,成功当选村长,即村里二把手,同时兼任治保主任,职位在村里已经非同小可。本当为村里招商引资,为村民谋福利,但是他并没有什么动作。他的工资虽又有所上升,仍照旧不发。此时孩子上了高中,到远处的三盛玉中学读书,花费不小。加上农田收入减少,自己好赌之习不改,如此又过了一年,不但在村里毫无作为,自己经济上也已是捉襟见肘。

瞻前顾后

说到过去,他对自己的赌钱过失毫不在意,认为赌钱并不是导致家境不好的原因。赶份子(即别人有喜事请客时花钱)每年支出竟达到一二千元,而自己又没有什么现金流,导致只出不进,日益困窘。每年的信用社贷款都全部贷来,有时甚至利用职权之便多贷一些,但仍是不够花。

说到希望,由于女儿在高中学习不好,更兼今后如果考上大学,花费会更为加剧;同时他认为,如果等到女儿读完大学找工作,那时候大学生已经遍地都是了,因此前景并不看好。

附录1:家庭概况

老李家共三口人,孩子上高中,妻子务农,自己做村长同时也务农,家里共有土地10.5亩,没有其他副业收入。

附录2:当地概况

见案例1-5《岿然不动,稳居上游》。

讨论题

1.农民的见识很低,相比之下,村领导见识也许高些。目前的农村干部,大部分只能秉承上级旨意办事,有的甚至惦记着给自己捞“好处”。农村干部为什么没有为带动农村发展而工作的激励,解决方法何在?

2.“随份子”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中间是否存在浪费现象?

1-7 养鱼:从能手到大户

作者:冯俊新

日期:2002年3月9日

2002年1月的最后几天,一场寒流入侵了广东地区,本地市场的斑点叉尾价格迅速从3.5元/斤上涨到了5.5元/斤。在鹤山市古劳镇承包了300多亩鱼塘的养鱼专业户吕源根很为这个信息所振奋,因为这个价格变动意味着他正要上市的2万多斤叉尾会给他带来几万元的额外利润。自从10年前从4公里外的老家来到这里以后,他的养殖规模已经从最初的158亩扩大到了现在的300多亩,成了这一带养鱼户的带头人。去年,他的销售产值是400万元。

年轻的生产队长

“一出世就对着鱼塘,代代养鱼,从小就和鱼有了一段不解之缘。”这位出生在珠三角水乡的中年人这么描述他与其赖以发家的鱼之间的关系。

1977年,当时年轻的吕源根怀揣着高中文凭回到了家里。1978年成为了生产队的队长。他说,当队长的这一段经历使得他学会了很多方面的技术知识,也积累了管理的经验。而仗着水乡人的优势,生产队里组织了捕鱼队到全省各个地方的山塘水库捕鱼,作为队长的他在这个时候足迹遍及了本省的大部分地区。

积累

村里1980年开始实行联产承包。在人均耕地只有两三分和人均水面不足一亩的村里,吕源根承包下了20亩鱼塘养殖四大家鱼。凭借着过人的技术和当时鱼塘的优越条件,鱼塘获得了丰收,最高年份达到了亩产吨鱼的水平(当地四大家鱼的价格当时约为3元/斤~4元/斤),这也使得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养鱼能手。

除了承包鱼塘,经常大批量的购买饲料还使他看到了另外的商机——饲料。从1980年开始他就自己做起了饲料批发,此后随着当地养鱼户的增多,他的饲料生意也越来越大,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转型

时间很快来到了1992年。在珠江三角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四大家鱼的市场已经开始被新型的优质鱼所取代。嗅觉灵敏的吕源根也看到了这个变化,准备投入到桂花、加州鲈等优质鱼的养殖中来。但是,村里的鱼塘在经过了十几年的连续养殖而没有适当的整修后已经不堪重负——水质污染、淤浅等问题决定了这些鱼塘不适合养殖优质鱼,而且鱼塘也由于分布和经营权过于分散而无法大规模地进行急需的重新整治。

吕源根把自己的眼光放到了4公里外镇上另一个管理区的一片近两百亩的中低产田上。经过协商,由他出资进行鱼塘的开挖,换来九年的承包期(其中头三年免租)。于是在新开发的158亩鱼塘上吕源根开始了自己新的梦想。

这一年,邓小平进行了那次著名的南巡。

扩大规模,建立自己的一条龙体系

随着本钱的积累,吕源根的鱼场规模也开始扩大。1996年,旁边的一个200亩鱼塘的老板由于经营不善而出逃,吕源根于是吞并了这个鱼塘使得自己的养殖面积扩大到了300多亩。另外,开发附近的一些小河谷,也使他获得了不少的水面。规模的扩大使得他的养殖品种得以多元化,他认为这是他能够有效地回避变幻莫测的市场价格所带来的风险的重要因素。“市场的价格是不可预知的,尽管我可能在某些品种上亏本,但还能在另外一些品种上赚回来。”吕源根就这样朴实地表达着自己的经营理念。

在经营上他的另外一个举措就是自己办起了鱼苗场。一方面回避了鱼苗价格变动的影响,另一方面鱼苗的出售现在也已经成了鱼场业务的一部分。去年,育苗场共育出了30亿尾,其中自用约为三分之一,其他均外销。

在销售上,由于他是本地规模最大的养鱼场,和大销售商的联系最多,所以附近养鱼户的销售信息主要也通过他来获取,无形中他也成了本地养鱼户的一个销售联系人。

这样,他就建立起了从鱼苗、饲料到养殖、出售的一条龙体系,这样的一条龙体系不仅使得鱼场内部各个环节规避了很多价格风险,更使得鱼场的经营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在自主经营以外还成了为周围养鱼户提供服务的企业。另外,自成一体的养殖体系还减少了对流动资金的依赖。

勤奋+技术+信息

“力不到不为财”是当地人对鱼塘经营的评价。在高密度养殖的鱼塘中,你一个小小的疏忽就有可能使得将要收获的一池“黄金”变成了一池死鱼,由于一个疏忽而破产的故事在这里并不罕见。只有勤奋才可以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而勤奋是别人对吕源根的一个评价。但即使是这样一个勤奋而谨慎的人也曾经有过疏忽——一次天气变化时他忘记了开启增氧机使得一半数量的鱼死掉了,这次挫折也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

高密度的养殖也使得技术成为了重要的决定因素。“技术好”是人们对吕源根的另外一个评价。很久以来,他就一直是这一带养鱼技术的佼佼者,附近的养鱼户遇到了技术问题经常来找他解决。在鱼场那间狭窄的房子里,堆满了很多技术方面的书籍。

从1980年就开始长期从事的饲料经营使他认识了不少规模相当的同行,加上养殖的规模大,负责收购的收购商也给他提供了不少市场信息。除了朋友的信息,他还告诉我,现在他每天晚上最后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当天订阅的报纸阅读完。

度过低潮

水产品的养殖目前正处于低潮当中,前两年价格的剧烈变动使得不少养殖户破产。但是规模和资金上的优势让吕源根对于自己的养殖场度过这个低潮仍然充满了信心。他正在每天关注着市场的变化,调整着自己的养殖品种。最近被他看中的是前几年曾使不少人吃了大亏的鳗鱼,他准备加大对这个品种的投入。

对市场的感觉是很重要的。今年持续的春寒已经使得广东地区的不少猪苗死亡,因此吕源根对于三个月后的猪肉市场充满了信心,他已经在自己的猪场里“上满”了猪苗(和当地大多数养鱼的农户一样,为了更充分地利用资源,吕源根也在塘基上养起了猪)。

最近在朋友的建议下,他开始研究起了入世对他的影响。他和他的那些大养鱼户朋友都很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有哪些品种适合出口,他们出口的目标市场在什么地方。据他们了解,某亚洲国家将是他们值得尝试的新市场。

展望将来

尽管规模已经不小了,但是销售渠道仍然掌握在顺德、南海等地的一些大的收购商手里。在珠三角,这些大的收购商与散布在各地的养鱼大户们依靠着相互之间的供求信息沟通,在交通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水产品销售体系。这些鱼场尽管不具备独立面对市场的能力,但大销售商的存在弥补了这一个缺欠,保证了市场的稳定。这些大的销售商都有自己的销售队伍,建有自己的冰厂,并配备了十几台运输车辆。显然这样的规模都不是吕源根现在所能达到的,他认为,资金、技术和人才上的缺乏是制约他继续壮大的障碍。

由于只雇用了15个人管理鱼场和猪场,作为主管的他每天的工作仍然很多。他认为在现有的条件下继续扩大规模并不容易。他希望已经来到鱼场帮忙的小儿子能尽快学会他的那套鱼场管理经验。

懂得利用所有的资源

“懂得利用所有的资源,不要让资源空置,不要让利润流失。”这位在水乡传统的桑基鱼塘的生产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农家儿子这样总结了自己的成功经验。财富,就是通过有效地利用资源而得以积累的,承包鱼塘已经进入了第22个年头的吕源根坚持这样的看法。

附录1:家庭概况

吕源根负责鱼场的经营,妻子在家料理饲料店,大儿子自己搞运输,而小儿子则在鱼场帮忙。

吕源根鱼场的销售渠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珠三角地区的一些鱼产收购寡头,这些寡头一般每人专门收购某一个品种的鱼产;第二层次是一些地区性的鱼产市场,如江门鱼产市场等比较上规模的市场里的批发商;第三层次是本地的一些小老板,如鹤山市区一些市场里的小销售商。在某种鱼上市的时候,一般都是先满足第一层次的大销售商,然后满足第二层次的批发商,最后才把塘里余下的鱼销售给本地市场。

附录2:当地概况

广东省鹤山市位于广东省中部,毗邻经济发达的南海、顺德等市,交通比较便利。(文中主人公来自新会市,新会市毗邻鹤山,两者同属江门市)2000年鹤山市农民人均收入为4763元,比上年增长7.2%。地形以丘陵为主,人均耕地只有0.8亩,但是荒山荒坡很多。过去由于缺少资金,荒山荒坡很少利用,一些果树种植效益并不高。农村中的青年人主要都到附近的发达地区打工。近几年,由于附近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不少外资企业选择到本地投资,使镇级经济发展比较快,很多青年人都愿意在本地打工。而由于外资(主要是台资)和外地资本的进入,荒山荒坡的开发有了很大的进展,逐渐在一些农产品上形成了竞争力。但是,本地农民资本有限而且大多不愿意冒风险,在农业经营上除了几个大户以外,依然种植着传统的作物,特色不多。但是成功的例子毕竟是有限的,成功者一般在技术上或者在资本上、信息上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虽然全市的农民人均收入很高,但是农户之间的差距很大,不少农户的户均收入只有两千多元,日子艰难。

鹤山市古劳镇,位于西江边的一块冲积平原上,主要地形为典型的珠三角水乡地形,是全市发展农业条件最好的镇之一。辖内人口2.8万人,旅外华侨、港澳台同胞3.8万人,是江门市重点侨乡之一。2001年向外公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82元。由于并不临近大的交通动脉,工业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很缓慢。当地人除了务农以外主要是以外出打工为主。随着近几年有几家大型工厂在这里落户,不少人得以在当地解决工作问题。

吕源根所在的新星管理区,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是典型的桑基鱼塘经营方式,现在养蚕的人已几近绝迹,取而代之的是塘基上的猪圈。一户典型的水乡农户的经营方式是这样的:一般承包着10亩~20亩的鱼塘养殖四大家鱼,并养了五六十头猪,前两年的纯收入可能在两三万元左右。这两年随着猪价、鱼价以及鱼塘产量的下跌,纯收入一般可能只有一万元左右。

大埠管理区(同在古劳镇)低产鱼塘改造是江门市的一个试点工程,1999年开始由市镇管理区三级投入资金。经过改造后的鱼塘承包期也由原来的一年延长到了三年,而产量大大提高,而受到好评。但到目前为止推广的面积并不大。

讨论题

1.经过承包者追求短期效益的过度利用,旧鱼塘已经明显不适合继续养鱼了。而经营权的分散又让农民不愿意进行大规模的整修。根据这一事实,谈谈你对家庭承包制的利弊的一些认识。你能提出哪些有效的方法来改变这种情形?

2.你觉得主人公从自己十分熟悉的村里来到一块还没有开发的荒滩上开始自己的事业主要出于哪些考虑?

3.你认为通过把自己的产业链从养殖向上游的饲料和育苗延伸给吕源根带来了哪些收益和成本?他的品种多元化又给他带来了哪些收益和成本?

4.案例4-2花木场和本案例鱼场的规模相若,但是鱼场在经营上为了逃避风险采用的方法是多品种经营,而花木场则是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个品种上面。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在经营策略上的不一样呢?

1-8 在市场的低潮中坚守

作者:冯俊新

日期:2002年3月9日

广东省鹤山市古劳镇连北村的养鸽专业户吕仕洪,经营着一个有着4000多对种鸽的皇鸽场。幼鸽价格的不断下滑和接连不断的鸽病使得他在过去的一年里损失了10万元。村里的一些养鸽户都纷纷清场——放弃养鸽,但是在村子里养殖规模最大的他却决定在这个市场里坚持下去,因为他认为自己将能坚持到市场好转的那一天。

离村闯荡

20世纪70年代,吕仕洪的父亲一直在附近墟镇的食品站负责屠宰工作。1980年,刚读完初中的吕仕洪到墟镇上继承了父亲当时这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但好景不长,随着猪肉供应的放开,屠宰的工作对于年轻的吕仕洪不再具有吸引力。1983年,他和几个人合伙到邻县开了家榨油厂。但当地沉重的税费使得这家工厂仅仅两年就夭折了。重新开始以后,他又干起了和猪肉有关的生意——把猪肉从邻县用摩托车贩运到一百多公里以外的东莞市。那个时候珠三角的交通仍然很不方便,所以这样的长途贩运危险性很大,由于安全原因,这种生意只持续到了1986年。

第一桶金

经过在外面并不太顺利的闯荡,吕仕洪回到了家里。1986年,他和村里其他人一道,开始了自己的养殖事业。

当时村子里不少农户开始养鸡,吕仕洪也加入到了这股热潮之中。最初的几年,鸡场里的种蛋和肉鸡确实使他们挣到了不少钱,这种盈利一直延续到了1990年。直到1991年,鸡价下跌和饲料价格的上升使得养鸡变得无利可图,另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规模一直都上不去。村里不少人纷纷开始了第一次清场——退出养鸡,吕仕洪也是其中的一个。可以说,通过养鸡吕仕洪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新的事业——养鸽

一年以后的1992年,村里一些人又开始了另外一个当时前景看好的养殖业——养鸽。吕仕洪两兄弟成了最早投入的人之一。他们拿出了5万多块钱养起了500多对皇鸽。随着皇鸽行情的看好,他们也不断扩大规模。到了现在,他们的鸽场里种鸽的数量已经达到了4000多对。1997年,他们的养鸽场获得了几年以来最好的收益。村里养鸽的农户也在这个时候达到了高峰,有七八户之多。

面对低潮的选择

但是从1997年以来,幼鸽的需求不断萎缩,价格也随之下跌。到了2001年,养鸽已经基本上成为了无利可图的一项养殖业。而频繁发作的鸽病更使不少养殖户陷入了亏损,村子里一些规模较小的养殖户开始了他们的第二次清场。但吕仕洪和村里其他几个大户决定坚持下来。

养鸽需要的固定成本比较高(如一个养鸽的铁线笼就需要一百多块钱),属于一种回报周期比较长的行业,而其中的成本又集中在种鸽的养殖身上(一对鸽子要养到能产卵需要的饲料钱要30多元)。在一些农户退出的同时,吕仕洪采取低价收购种鸽的方法来扩大自己的规模并降低成本。尽管面临着亏损,他仍然坚守在这个行当上。他认为谁的本钱多从而可以度过目前这一段最艰难的时光;谁能坚持到最后,就能在市场转暖的时候获得先机。他相信自己是那个能坚持到最后的人。

鸽病和销售问题

鸽病是现在养鸽遇到的一个重大问题,2001年的亏损主要就是鸽病导致的。尽管有相应的治疗渠道(附近的兽药厂和兽医会提供相应的服务),但是由于目前还缺乏特效药,所以损失难免。惟一的方法就是加强养鸽场的卫生,因此他的养鸽场“谢绝参观”。

销售渠道是养鸽遇到的另外一个重大问题。由于本地市场(市内)消费能力有限,尽管他联系了市内两家规模较大的酒店作为日常客户,但是销售量仍然非常有限。港澳地区是乳鸽的另外一个重要消费区,但是他还却缺乏打入当地市场的条件。据他介绍,市内另外一个镇上的一些养鸽户由于有亲属在澳门搞家禽批发,销售比较有保证,收入情况就比他们好得多。而整个珠三角地区最大的家鸽批发市场则位于大沥镇(距离本地约60公里),但是由于自身的规模仍然不够大,到那里销售的成本就显得比较高。所以到目前为止,主要的销售渠道还是收购商的上门收购,这是十分讲究关系的销售方式,村里的养鸽户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收购商,村里的小茶馆则成了养鸽户们互相交流信息的场所。村里人称这样的方式是“自发形成的销售渠道”。

坚持到市场回暖

尽管市场仍然低迷,鸽价从最高峰时的15.5元/只下滑到了现在的9元/只左右,但是吕仕洪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事业。谁的本钱多谁就能坚持到春天来临的那一天,但是这种市场自发性的淘汰要继续到什么时候呢?谁也说不清楚。

附录1:家庭概况

吕仕洪及其兄弟两家人共同经营着鸽场,两家人共有5个成年劳动力和3个小孩,鸽场没有雇人。

附录2:当地概况

广东省鹤山市:参见案例1-7《养鱼:从能手到大户》。

鹤山市古劳镇:参见案例1-7《养鱼:从能手到大户》。

连北管理区(即行政村)。全管理区人口1270人,位于从平原向低矮丘陵过渡的地区,经济发展在古劳镇居于中下水平。本地人主要以传统的耕作和外出打工为主,纯农户大约还有五成,现金收入很少。在养鸽的高峰期,全村有7户养鸽户。随着鸽价的回落,现在只剩下4户规模最大的养鸽户(规模都在1000对种鸽以上)。

附录3:皇鸽养殖

烤乳鸽是粤菜中的一项重要菜肴,用料为幼年皇鸽。所以在珠三角和港澳地区,皇鸽的需求量相当大。吕仕洪的皇鸽场是全镇规模最大的。种鸽在养殖半年后可以产卵,寿命在6年左右。一般每对种鸽每年产幼鸽12只,而幼鸽生长一个月以后即可出售。

讨论题

1.和案例1-7对比,为什么同样是收购商的上门收购,养鱼户和养鸽户的感觉却很不一样?(养鱼户认为自己的销售渠道还比较顺畅,而养鸽户却认为自己的销售渠道很不顺畅。)

2.为什么在养鸡的高潮结束以后,吕仕洪非常果断地退出了市场,而在面临养鸽业的危机时,他却仍然坚守阵地,而且还采取了通过收购扩大规模的策略呢?

1-9 “石料大王”

作者:黄伟

日期:2002年3月12日

本文的主人公老邓,47岁,是一位长相敦厚的农民企业家。1978年改革开放后,他凭着自己敏锐的生意眼光,发现了潜在的巨大市场。趁着全国“花大力气搞公路建设”的契机,他果断地承包了村里尚未建成的石料厂,从此发家致富。到1985年,国家开始公路改造工程,他又抓住机会,扩大工厂的规模,搞开采、加工、运输一条龙服务。如今他又投资开办一个环保型的铅锌矿。像很多成功人士一样,他把事业从无做到有,从小做到大,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他又像一位稳健的棋手,步步为营,每一步似乎都在为下一步做准备。在交谈中,他谈到最多的是:人是被环境逼出来的。将自己的成就轻描淡写般一笔带过。“人要生存就必须要适应环境,可是环境在向前发展,人也就跟着进步。”从与他的谈话中,我得到了这样一个很有意义的哲学观点。

尽管很冒险,他还是选择了承包“石料厂”,走出了发家的第一步

1955年,他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廖家湾。“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高中毕业,下生产队里劳动,一天赚两毛到三毛钱。那时候,一年到头全家都是啃着红薯过日子。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到了南方,那里的人观念开始发生了巨大转变。老邓属于那种典型的敢想敢做者。他早就想着,趁自己还年轻,应该更好地干一番事业。“整天吃不饱,这日子太难过了,逼着我(从生产队)出来搞个体。”当时村里有这么一帮人,他们从城里人那里学来致富经验,就搞个体经营。他们有的给人照相,有的给人理发,修收音机,搞汽车修理,凡此种种老邓一个不落,全都做过。

这样瞎闯几年下来,也只够填饱肚子。当时的人太想过上好日子了,以至于市场刚一出现需求,供给就会剧增,所以赚不了钱。几年打游击的经历虽然没有什么斩获,却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单纯个体形式求不到发展(得以办企业的形式)。”经过反复的掂量,他瞄准了村里尚未建好的石料厂,想承包下来。这对当时出门连一张车票都买不起的他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家里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村里×××不是也搞这石头,赔得一塌糊涂,怎么明知是火坑还往里跳呢?万一弄砸了,家里可是一分钱都赔不出,到那时可要进班房的。”家里人的担心不无道理。在那个年代,“进班房”这三个字束缚了多少渴望发展的心。

为了取得家里人的支持,他说出了他的想法:“这两年,国家花大力气办起了几个汽车厂,这汽车一多,道路就紧张。我搞过汽车修理,这路不好,车就容易坏。所以国家一定会花大力气修路。再过几年,这路就要修到我们家这里来了,到那时我的石料可好卖得很呀。村里那个人没有赚到钱,那是因为他没有搞出规模,又是手工开采(成本降不下来)。我呀,还要到公路部门去,租他们的旧碎石设备,搞机械化。租机器,一年花不了多少钱,即使赔了,损失也不会很大。”

有理有据的一席话,终于将家人说服。再加上当时国家鼓励个体发展,所以他的计划一提出来,很快得到了村里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得到了一笔2万元的贷款。他用上自己全部的积蓄和这笔贷款,承包了村里的石料厂,也租来了机器。

他独到的眼光很快得到了证实,1982年,也就是他承包石料厂的第二年,国家开始大规模修理国道。老邓承包的石厂,还有其他几个石厂,负责提供107国道郴州段的石料。同时,他还凭着租机器以及平时交往中和公路部门领导建立起来的信用关系(那个领导觉得,把路交给他放心),承包了国道工程的一段。这样一来,他不仅要满足自己工程的石料供应,还得满足其他路段的需求。那几年,他的石料厂里机器是全天候、满负荷地运转。看到厂里的石头有了销路,没有当初设想的那样糟糕,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修路光靠石头是不够的,还得有水泥之类的。厂里才刚刚步入正轨,哪里有多余的钱买水泥?可是先修路,后给钱是政策。这笔材料费用得自己解决。他心里又慢慢起了嘀咕:找银行帮忙,不失为一个办法,可是成本太高,不到万不得已,不去贷款。当他得知良田(郴州的另一个乡)有一个大规模的水泥厂,而碎石场却未成气候时,他当即找到了良田水泥厂的厂长,和他达成了以石料交换水泥的协议。其他的材料,他也用此法解决。这大大降低了他的成本。硬件是有了,软件又出现了问题。他请来的工人大都是村里盖房子的。搞立体建筑他们在行,可是搞线形的,就不行了。环境再一次逼他想出了办法。他找来几个懂筑路的(让他们当老师),让其他人向他们学。用一个时髦的词来形容他20年前的做法,叫“培训”。问题就这样一个个地解决。到了1985年,短短3年内,他就为自己赚了100万元纯利。这在当时那个还在讲“万元户”的时代,无疑是一笔巨款。

赚到“第一桶金”以后,他又毫不犹豫地开始扩大规模

生意越做越大,他也慢慢摸出门道,形成了自己的生意经:“利润不要外流(减少成本)。”1985年后,他就用这个理念指导自己去发展石料厂。他开始了所谓的“滚雪球”:将前几年赚来的钱买了3辆东风卡车,再将一个石料厂发展到三个,用六台主机生产,花上15万元架起了1500米长的高压线,甚至花了7万元买下了村里的电站。他解释道,做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石头变成石料,并用自己的车运到用户的手里,同时生产用的电是自己生产的。人力资源来自自己村里的无业青年。这一条条决策都在影响着他,也影响着村里人的生活。村里靠他解决失业问题的青年提到他都会交口称赞。现在连整个廖家湾都知道自己村里出了个“石料大王”。

他就这样走过来,直至发展到今天,这段过程也不乏惊心动魄的时刻。

1992年,国家发起国道改造工程,计划在国道路面稳定层上再加点材料。这意味着他生产的石料又会成为紧俏的商品。煮熟的鸭子可不能让它飞了。他毫不犹豫地租来机器,满心欢喜地等着大量订单。可是在稳定层上加柏油的实验宣告失败,而新的替代材料还没有研制出来,所以工程迟迟没有开工。由于订单迟迟不下,他只好宣布全线停产,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可是机器是租来的,这等一天都无异于拿钱去打水漂。可是这还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这一等就等了9个月,这期间他只好拉着他的石料(存货)到处去找销路。好在筑路部门最后决定直接用水泥,工程才启动。这份迟来的订单差点将他逼入绝境。谈起这段往事,他似乎仍心有余悸,又似乎很为自己能坚持到最后而自豪。大概从那以后,他意识到单开石料厂的风险,他开始分散投资。现在石料厂对他来说已经是副业了。这几年他陆续将资金投入到一个天然的尾沙坝(铅锌矿)中。开始这几年很是艰难:前期工程科技含量较高,所以投入很大。可是他说,这是值得的,因为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已越来越强。在将来,他的矿一定(比其他的小矿)更有优势。看来这一次他又是棋先一着。他还说:他将来还想开河沙厂。因为房子越建越多,河沙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大。

他是一个农民的孩子,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迅速崛起的农村经济。

祝福他的事业一帆风顺。

附录1:家庭概况

老邓,1955年出生,现在家里共有5人。除了妻子,他还有三个孩子,一个上高中,一个上中专,还有一个是小婴儿。邓国将高中毕业后,正赶上“文化大革命”,下生产队劳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他下海搞个体,成为当时最流行的“弄潮儿”。现在他的年收入为20万。在家乡盖了一栋五楼的别墅,一楼用来出租。他的工厂现有职工大约30人,其中20人是本村的劳力。

附录2:当地概况

湖南省郴州市廖家湾乡某村第14村民小组共有人口132人,其中男65人,女67人;有耕地面积245亩,其中水田65亩,旱田180亩;山林800亩,其中经济林300亩,荒山500亩。近三年的人均收入以10%的速度递增,从1700元,到1900元,再到2100元。收入来源主要是种植和养殖业。青壮年有外出打工。基本上属于人多地少、稍微贫困的村落。

全组有5个大学生,30人高中学历(含高中生),读中等专业学校的12人。50人小学毕业或正在读小学。

讨论题

1.主人公说:“单纯个体形式求不到发展(得以办企业的形式)。”你是否同意他的这种说法?为什么?

2.今天国家仍然在修路,仍然在造桥,“石料大王”20年前的做法换在今天的环境还能成功吗?

3.在本案例中,主人公既搞规模经济(扩大自己的规模),又搞范围经济(搞一条龙服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试具体分析其成功的原因。这种企业战略的局限性如何?

1-10 水南湾的变迁

作者:曹祥秋

日期:2002年3月13日

水南湾,位于湖北省大冶市大箕铺镇,是一个有着3000多人口的行政村。水南湾村前有一条河,村后是满是石头的荒山。从前,大箕铺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水南湾,水南湾,前面是水,后面是山,山水打,河水淹,嫁女莫到水南湾”。

有趣的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首民谣改了歌词:

“水南湾,水南湾,前面是银河,后面是金山,嫁女定要到水南湾”。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水南湾人乘改革东风,捕捉信息,抓住机遇,先办麻纤厂,办化工厂,后来又办水泥厂,搞农业开发,全村经济弄得红红火火,成为地区经济的领头羊,水南湾也一跃成为“荆楚明星村”。而水南湾有如此大的变化,就不能不提到两个重量级的人物:

曹祥景,原水南湾村支书,率原村长曹茂科等一起创建了水南湾麻纤厂、化工厂、舞龙水泥厂、飞龙水泥厂等,为水南湾经济腾飞的第一功臣。

曹树珠,老教师,参与过麻纤厂、化工厂、水泥厂的创建和运作,于1987年开先河承包水泥厂,2000年国家“砍五小”砍掉水泥厂后,又投身农业开发,为水南湾带来了新的希望。

办麻纤厂、化工厂

1984年,曹祥景从一个在黄石纱厂当财务科长的亲戚那里得知纱厂要大量麻纤做原料,并且附近已经有一些村办了麻纤厂,赚了不少钱,水南湾的村民们也看着眼红。机不可失,他和其他村委会成员及曹树珠老师商议,决定用村里的1.3万元钱,加上村民集资的9000多元钱,建起了水南湾麻纤厂。当年盈利十几万元,1985年,他又开始考虑办一个化工厂。但他到大连考察后发现办化工厂成本太高,后来决定投资成本较低一点的纯碱生产,市财政予以了很大的支持。但刚好遇上国家宏观调整,缩减财政支出,改善投资结构,限制对小的民营化工企业的投资,财政局许诺的21万元资金无法到位,化工厂的建设就被迫中止。

办水泥厂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地区经济开始稳步发展,各种建设项目以及民房的修建促进了对水泥的需求。化工厂计划流产后,看着满山的石头,曹树景和村委会其他成员又生一念:石头不就是水泥的原料吗?办水泥厂,一定错不了。尝到办麻纤厂甜头的村民们一律支持,政府也在各方面开绿灯。利用办麻纤厂的盈利和化工厂的地基厂房,水南湾建起了第一个水泥厂——舞龙水泥厂。水南湾村先花了四万元买回一套机器,从外地请来一批技术人员,水泥厂于1986年5月1日投入生产。与此同时,一批村民被送到外地接受各方面的培训。更妙的是,凭着良好的盈利前景,舞龙水泥厂又赊来了一套机器投入生产,几乎是不花一分钱就让生产规模扩大了一倍。

但是,作为集体企业,舞龙水泥厂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一般村办企业一样,该水泥厂第一年的销售业绩并不好,而村民又不想承担风险,他们想要一个稳定的收入,村里委派的厂长面临着信任危机。1987年,舞龙水泥厂开始施行承包制,主要限制条件是:承包人每年上缴固定的承包款。曹树珠第一个承包了舞龙水泥厂,他有着朴素的“品牌意识”,对产品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因为他知道“只有质量好才叫得响,才卖得出去”。这样,水泥的销路渐渐打开,舞龙水泥厂有了可观的利润收入。

1992年,村里又投资建立飞龙水泥厂。1993年,部分村民自发投资入股的辉煌水泥厂和振华水泥厂也相继建成。它们都实行承包制。由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水泥市场需求量仍然很大,水南湾年销售水泥8万余吨,在地区率先成为“电视村”、“电话村”,冰箱、空调也相继进入寻常百姓家,水南湾成为“荆楚明星村”。

1993年,大冶市政府敦促水南湾各水泥厂及时改进设备,扩大规模,承包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没有听取政府意见。

1996年,水南湾人采用“凑一点、借一点、欠一点、赊一点”的策略,投资300多万元建起最大的水泥厂——同人水泥厂。开始时是一家股份制企业,实行董事会、监事会领导下的经理办公会议制度。但由于建厂时欠债较多,刚开始收益大部分都用来偿还债务,给股东的红利不多,引起股东的不满。所以不久改行承包制,股东们希望承包人能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收益,可现实没有按他们的设想发展,同人水泥厂的效益并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现在股东们又倾向于实行刚开始的制度。

2000年,国家推行“砍五小”政策,“舞龙”、“飞龙”、“辉煌”、“振华”由于规模小,设备老化、纷纷落马,只有“同人”硕果尚存。“水泥厂时代”过去了。

搞农业开发

很早的时候,曹树珠对农业开发就有浓厚的兴趣,在“水泥厂时代”他就常到华中农业大学去搜集各方面的信息。2000年他在水南湾后山承包了200亩荒山,种上桃树、美国布朗李、桔树、柑树、冬枣、梨枣等各种果树,今年桃树就可以有收成了。不过这仅仅只是开端,他说以后他还会广育果苗,带领水南湾村民,让水南湾遍山飘果香。然后,他还要发展果品深加工,进行“立体养殖”,让水南湾走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一幅幅蓝图通过他的描绘展现在了我们眼前……

回顾过去,现在还是同人水泥厂董事长的曹树珠老师感叹:“发展才是硬道理啊!如果当初‘舞龙’等水泥厂及时扩大规模、改进设备,也就不会落马了。如今‘同人’也必须发展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安于现状只会自取灭亡”,“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让全水南湾的人都富裕起来,还是要立足于农业,依托地理优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啊!”

附录1:当地概况

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武汉、鄂州、黄石、九江城市带之间和湖北“冶金走廊”腹地,交通便利,通讯便捷,矿藏资源得天独厚,素以“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著称于世。大冶工业发达,门类齐全,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建材、煤炭四大行业为主,以化工、轻纺、电力、食品、饲料等行业为辅的工业体系,许多工业产品成了拳头产品,铁矿石、水泥、煤炭的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百万吨。硅灰石粉、高压油管、热交换器、自卸拖车等30多个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远销美、日、德和东南亚、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

大冶乡镇企业起步早、发展快,目前已有16483家,其中集体企业1727家,私营企业3818家,个体联户企业10938家。拥有职工14万多人,固定资产原值30亿元。1999年,全市乡镇企业铁矿石产量达415万吨,原煤76万吨,水泥152万吨,金矿石18万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抓住撤县建市的契机,紧紧围绕强市富民的目标,坚持“三大战略”一起抓的发展方略,经济总量得到较快提高。

水南湾村有3000多人口,前有小河,后有荒山,耕地1000多亩,荒山有3100多亩,在办企业之前,村民们只是单纯种地、养一些鸡鸭猪羊,机灵点的做点小买卖,人均收入一年只有300多块钱,碰上灾年更少。在办了麻纤厂、水泥厂之后,到1993年至1994年间的鼎盛时期,人均收入达到3500多块,村里百万元户、十万元户不断涌现,万元户早就司空见惯了,2000年以前,村里有麻纤厂、舞龙水泥厂、飞龙水泥厂、振华水泥厂、辉煌水泥厂、同人水泥厂等村办企业,年创利将近200万元。2000年“砍五小”之后,仅剩下同人水泥厂,村民赚钱的门路少了,收入水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附录2:水南湾水泥厂实行的承包制

承包期均为三年,每年缴纳固定金额的承包款,从30万元~50万元不等,承包人以竞标产生,由出价最高的承包。“舞龙”“飞龙”所得承包款归村里所有,“振华”等三厂的承包款给股东分红,各厂管理人员由承包人指定。

讨论题

1.为什么水南湾的水泥厂没能继续发展壮大起来?

2.为什么股份合作制下建起的企业却要实行承包制?今后水南湾的村办企业应不应该继续实行承包制?

3.水南湾的企业为什么会遭受政策变化的不利影响?乡镇企业该如何把握方向以免受国家政策的不利影响?又该如何从政府政策中获利?

1-11 板璜厂何去何从?

作者:殷夏妮

日期:2002年3月13日

周华,女,48岁,小学文化,河北省定州市清风店镇某村村民。她从1993年起,一起和丈夫办板璜厂,开始时挣了不少钱,成为村里远近闻名的富裕户。但是,近两年来,由于销路不畅和国家对这一类型的小厂严加控制,板璜厂的经营日趋困难。

1993年,周华与其丈夫看见邻村有人家搞起了板璜厂,挣了一些钱,便觉得这是一个挣钱的办法,于是决定也试着办个板璜厂。当时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资金问题,她开始觉得风险太大,不忍心将积蓄全部投入,有些犹豫,但在丈夫的坚持下,还是决定搏一搏。于是,他们拿出了自家的全部积蓄,并向信用社及亲友借了3万多元,置了设备,雇了村里的几个技术工人,成立了某村板璜厂,成为村里自家办企业的第一家。

工厂所需的主要设备是一个炼钢用的烟筒,他们就把烟筒建在了自己的家里,于是厂房就在自家里,厂子生产的板璜用于机动车承重,卖给邻近的高阳县的其他加工厂。因为当时的政策鼓励搞副业,所以周华一家从信用社贷款并不困难,只需要一个担保人即可。当时国家的各种税收也只占到年盈利的16%左右。厂子每年进行的都是简单再生产,规模一直不变,平均日生产量三吨。主要由其丈夫进行管理、记账与原料的运输。有几年,每年家里纯收入达到三万多元。

如今,特别是2000年以来,厂子的发展面临了很多的困难:首先是原料的价钱涨了;其次,国家开始严格控制小加工厂的数量,所以买他们产品的厂数量减少,产品销路大不如以前;又因为他们的污染很严重,国家提高了税收,现在税收占盈利的20%左右;他们想添置一些净化设备,但是得不到贷款,信用社的贷款标准越来越高。

现在,每年厂子还有微薄的盈利,夫妇俩打算到厂子不盈利时就停产。这些年来,由于要照顾厂里的工作,他们家的地一直是雇村里的人帮着种的。

回顾这么多年的办厂经历,周华认为当时办厂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毕竟家里通过这个厂子富了很多,1997年还盖起了新的房子,家里面各种家用电器也一应俱全。但板璜厂的前途未卜……

附录1:家庭概况

周华,女,48岁,小学文化,河北省定州市清风店镇某村村民。家里六口人,自己、丈夫、儿子儿媳(儿子复员后在家),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还有一个孙子。还有一个女儿已经出嫁。

附录2:当地概况

河北省定州市清风镇某村:有农户788户,人口3510人,耕地3500多亩。全村人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业,只有个别的农户搞企业或养殖业。

附录3:板璜的加工步骤

先把买来的钢板在炉子里煅烧,再把钢板轧成弓字形后放入装满机油的锅淬火,使板璜的硬度提高,然后用钉子将一片片的钢板串成串,最后往成型的板璜上喷上漆,板璜就算制成了。

讨论题

1.农户向信用社贷款门槛过高的原因何在?如何解决?

2.为什么会出现诸如本案例主人公那样的家庭工厂,其优势和问题各在哪里?今后是否有发展的空间?

1-12 农村小学教师的致富探索

作者:殷夏妮

日期:2002年3月13日

李建,女,50岁,村小学语文教师。师范中专毕业。儿子刚刚大学毕业,女儿在石家庄刚上大学。她每个月工资700多元,家里面算上耕地挣钱每年的收入有一万多元。他与丈夫先后用自家的地种过西瓜,种过柳树苗。现在正在担心种出的树苗卖不出去,因为与他们签合同的买方已经无踪影。

1991年,夫妇俩看见村里有人家种西瓜赢了不少的利,就也跟着种起了两亩地的西瓜。种了两年,平均每亩收入两千元。种西瓜时遇到的惟一问题是没有进行统一收购的地方,农户们种的西瓜都要自己用拖拉机拉到城里零卖,很不方便,也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金钱。过了两年,种西瓜的农户越来越多,西瓜也越来越多,种西瓜就赚不到什么钱了。

后来,她丈夫去北京打工,做建筑架子工。每天天一亮就要起来干活,晚上直到看不见才收工。一天三餐也只有馒头和咸菜,每月挣1000元,包吃包住。她丈夫认为虽然打工时的伙食和条件差了一点,但每月1000元的收入比农村强得多,所以要是还有打工的机会,他还是会出去打工。

去年冬天,夫妇俩考虑种粮食实在不挣钱,就想豁出去搏一搏。他们看见邻村有人种柳树苗赚了不少钱,便也决定转产种柳树。与自称是柳树收购方的人签了合同,合同上说等到今年二月份收购方将以高价买走长大一些的柳树,并称买柳树的钱是国家为支持西部大开发而拨款的,这些柳树将用于西部绿化建设。其中柳树苗是从收购方提供的地方购买,每棵两毛钱,因此收购方得到30%的回扣,也就是每棵树苗赚了六分钱。夫妇俩共买了一万多元的树苗,满心希望种了两亩的树苗,等待着开春来人收购。可已经快到二月份了,眼见柳树发芽了就不值钱了,收购方却没了音信,这可是把夫妇俩急坏了,眼见辛辛苦苦挣的一万多元钱打了水漂。夫妇俩本以为这是顺应国家西部开发的政策,投对了资,没想还是被人骗了!现在家里面还存放着一摞摞的柳树苗。他们是本村第一批种树苗的,村里其他人采取了旁观的态度,看如果真能挣着钱再也陆续跟着种,结果,“被村里的人看笑话了”,李建无奈地笑着说。本来夫妇俩打算挣到钱就把柳树扩种。

夫妇俩回顾了这么多年来的历程,感觉农民的日子实在不好过,挣钱想致富实在找不到出路,加上家里要培养两个大学生,日子过得是紧紧巴巴,现在仍然住在木制结构的旧房子里。他们说因为害怕看不准市场,一直不敢进行种粮食以外的投资,不敢用自家土地转产。而且家里人最怕生病,感觉治不起病。

附录1:家庭概况

李建,女,50岁,村小学语文教师,师范中专毕业。丈夫在家(有时出去打工),儿子刚刚大学毕业,女儿在石家庄刚上大学。本人每个月工资700多元,家里面算上耕地挣钱每年的收入有一万多元。

附录2:当地概况

参见案例1-11《板璜厂何去何从?》。

讨论题

1.如何解决非粮食农产品的有效流通问题,减少农民零散销售成本而增加获利?

2.由于农村信息闭塞,没有人科学地指导农民应该种什么,农民们不知种什么赚钱,种什么赔钱;不敢种一些科技含量较高、有市场的产品,所以不敢转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13 渔村中的潮起潮落

作者:叶舟

日期:2002年3月14日

足履千山,看片片青绿;船行水上,望点点白帆。十多年来,叶大琪就生活在这依山傍海的鱼米之乡——福建省罗源县松山镇北山村。贩木材、殖贻贝、养海蛎,几起几落,现在的他,背负沉重的债务,却仍能保持一份轻松与淡然。

得意木材场

1988年,他从白塔乡党委委员的岗位上离休,带着一肚子的经验和一身不服老的劲头回到祖籍所在地——北山村大王前自然村。那时侯国家明令限制林木砍伐,村里的旧房改建却进行得红红火火,建筑市场木材原料紧缺,许多新建房屋木料需取自拆除的房屋。这个看似简单的事实却包含着商机:每栋旧房木料的购买、拆除、运输等的成本约为每吨1000元,只要拆下的木料售价能高于成本即可盈利。此间关键在于能否正确估计出该房屋可用木材的多少。一说到估木料,他都会精神一振,因为他正是这方面的能手,评估木材量的精确度被公认为全县第一。当时一栋待拆旧房只需几千元,成本不高,他动用了自己的积蓄开始运作。他曾经在霍口少数民族乡、飞竹乡、中房乡、洪洋乡等山高水冷、偏僻难行的山村工作多年,群众基础极好,而这些乡村恰恰待拆旧房最多,可用木材率最高,正好成了他离休后经营旧木材的首选之地。第一次他到这些乡村,就受到村民们当年对待工作组一样的欢迎。村民们说,老叶在农村工作了三四十年,离休了还没有房子住,我们帮!于是,他以极低成本获得了第一批高质量的旧木材,并很快销售一空,获利数千元。

从1988年到1997年,他拆除旧房遍布乡村,最后拆到了县城;他销售木料从渔村到城关再分销到全县,满足了当时的城乡旧房改建需求,从中获利数万元。1997年后国家放开木材市场,卖旧房木料已无利可图,他便停止了此项经营。很多人为这感到惋惜,他却摆摆手:“这木材生意国家已经让我做了十年了,该知足啦。”

翻船贻贝滩

1993年,一种蓝黑色的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贝类——贻贝进入了他的视线。“不试试看怎么知道能不能养?”他与村中一农户合伙圈下罗源湾内10亩滩涂,从大连买进苗种,开始尝试养殖贻贝。大胆的尝试终于带来丰厚的回报,这种被当地人称为“壳菜”的海产品由于肉质鲜美而大受欢迎,当年他俩收入27000元,除去成本11000元,每人分得8000元。他乐呵呵地把收成的贻贝分给亲戚、子女们品尝,还说,靠海吃海好啊,海待我们不薄啊。

1994年,他看准贻贝养殖,想要获取海水养殖的高额回报,下决心把经营木材积累的大部分利润投入贻贝养殖,独自出资37000元圈下16亩滩涂,投放了贻贝苗种。没想到,他的经营早已被村民们作为示范。看到他头年养殖贻贝获利,村中其他人被高利润所吸引,一拥而上大量养殖贻贝。这一年,由于大量的海水养殖,夏季高温时罗源湾水体严重污染,甚至出现“赤潮”,村民们缺乏技术经验,即将收获的贻贝全部死亡,全村人血本无归。看到几年的心血毁于一旦,他叹了口气:做农业难,海水养殖更难。祸不单行,一个木材生意的合伙人携款逃走,他因此损失两万余元。天灾人祸使他的资金周转出现了极大的困难,从信用社贷不到款,他只好从高利贷者那里借入资金以维持经营。在他看来,这一年成了他整个经营活动的转折点。

浮沉海蛎塘

养殖贻贝的惨痛教训使他改变了投资品种。1994年起他开始养殖海蛎,主要考虑到海蛎是传统的养殖项目,从前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再者,他在福清地区购到的新品种的海蛎苗具有长速快、质量好的特点,有望增加利润。他从福清批发苗种,一部分自己用,一部分卖给其他海蛎养殖户。单是卖苗这一环节就使他获得部分收入。在1995年、1996年海蛎紧俏的时候,价格最高可达每公斤2.2元(含壳卖),而成本仅是每公斤0.8元。这两年他获利颇丰。他掐着手指头算着,在他养殖的滩涂内,1997年当年就可收入海蛎两三千担,销售收入可达二三十万元,利润先安排还债,然后就留给老伴养老、儿孙教育。

然而,1997年起,罗源湾内网箱养鱼迅速发展,水质恶化;同时,电鱼这一捕鱼方法的广泛使用使海蛎的生存环境受到进一步的破坏。让农户们气愤的是,当地环保、边防等部门监管不力,常常是以罚代管,网箱养鱼、电鱼没能停止反而更加猖獗。养殖户们5月初开始养殖的海蛎,到了8月份,要么没能长肥,要么大量死亡。据统计,海蛎的死亡率可达20%~50%。与此同时,绿色食品的观念深入人心,而海蛎由于其生长环境的因素在部分消费者看来食用的安全性降低,因而需求减少,价格降低,1997—1999年这三年时间收入均小于成本,使他又陷入沉重的债务危机中。此后他停止养殖海蛎,单靠贩卖海蛎苗挣钱。但当地海蛎养殖户购苗多采用赊欠的形式,亏损后往往无法偿还苗钱,致使他的资金链断裂,而月息2.5%~3%的高利贷使他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

2000年,在儿女们的帮助下,他最终取得了县农业银行的4万元贷款,偿还了高利贷。其后,年事已高的他卖了滩涂,准备依靠退休金偿还贷款。

痛定话沧桑

回顾十五年的风风雨雨,他感慨颇深。首先是自己缺乏科学技术知识。他说:“我们北山人常说‘讨海’,‘讨海’,意思是我们只能向大海乞讨。”现在北山养殖海蛎的还大有人在,不过收成时好时坏,为环境所左右。其次是从信用社贷款难。为获得一笔数千元的贷款需要找信用社七八次,费时一两个月。违了农时不说,单是来回的路费和送礼的钱可能就不比高利贷的利息少。一方面国家的贷款利率不断下调,信用社却放不出贷款;另一方面是高利贷盛行,利息还居高不下。最后是村民们缺乏引导和服务,农业生产要么发动不起来,要么一哄而上,技术、销售跟不上,失败了全军覆没,丰收了市场饱和也不增收。现在北山这个罗源湾畔的鱼米之乡正陷入困境:旱地荒芜,水产锐减,人口大量迁出。

他还谈到,这辈子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孙子孙女们能好好念书,别再像他那样,吃没科学技术的亏;另一个则是政府能落实政策,为农民办点事,改变目前的局面。

附录1:家庭概况

叶大琪,男,现年85岁。从小务农,当过厨师,后参加了革命活动,解放后担任过村干部、农场场长、乡党委委员,1988年离休。1990年,他被全村人公选为宗族事务的总理,这个职务通常由村中有一定社会地位且有较强理事能力的人担任。此后,修家谱、造宗祠、建寺院,他进行了很多公益方面的捐献,在村中有很高的威望。

妻子廖氏70多岁,小学文化,现已退休。他们有四子一女,大儿子是公务员,二儿子跑运输,三儿子做生意,四儿子在福州打工,女儿是县医院护士。家中第三代有一个男孩、四个女孩。如今孙子在上大学,四个孙女都在上中学。

夫妻二人在大王前村和县城内各有一处房产,每月离退休金达两千元,欠县农业银行四万元贷款,已偿还一万多元,余款可在两年内偿清。

附录2:当地概况

福建省罗源县松山镇北山村大王前自然村在罗源湾畔,自然条件优越。农业方面产出有三个来源:海、山、田。农户们在罗源湾中捕鱼、养殖水产,在山上旱地种植红薯,而水田大部分是围垦造田得到的,村民人均耕地面积约0.8亩。

水产方面,村民们最传统的养殖项目是海带,由于近年来水体受污染,海带的产量和质量不断下降,养殖海带连年亏损,部分农户停止投资,迁至福州种菜。另外,村民还养殖海蛎、贻贝,但收成时好时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耕种方面,农户们主要种植双季稻,优质稻种每季亩产约500公斤,按每公斤稻谷1元来计算,耕种1亩地每年可获收入1000元,然而成本(包括购买稻种、化肥所用资金以及拖拉机使用费)达每亩400元至500元,占收成的一半。一户农家耕种两三亩地,一年下来净收入只有千余元,仅抵得上外出打工一个月的工资。村中青壮年男子大都外出打工,而妇女为照顾丈夫子女也跟着迁出。还有一部分人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买户口迁入县城。20世纪90年代初村中还有80多户人家,现在剩余不到40户。留下的多是没能找到出路的,外出打工者雇佣他们耕种土地以保持肥力,产出全归他们所有,还替他们上缴土地征购粮,这样村中土地才得以保持在130亩左右。而山上原有的170亩旱地由于没人耕种再加上山猪等野兽的破坏,大部分已经荒芜了。在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农业正陷入重重困境。

讨论题

1.案例主人的投资决策依据的都是自己的判断,政府几乎没有发挥引导作用。如何解决政府角色的缺失这一当地普遍存在的问题?

2.与其他农产品种养殖业比较,海水养殖有什么特殊之处?为什么海水养殖的大起大落有可能比其他农产品更为剧烈?

3.为什么在国家贷款利率不断降低的同时,高利贷盛行,利率还居高不下?

1-14 勇于创新,共同致富

作者:张凯云

日期:2002年3月19日

案例主人公李春生,男,现年53岁,温州市文成县某镇某村人,小学文化程度,19岁加入中国共青团,4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至今担任田寮村村委会主任。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一个淳朴、木讷寡言的山里汉子。虽然没有很高的文化,然而正是他,不满于农村现有的落后的耕种模式,积极开拓进取,努力探求适合本村的发展路子,他耕耘着,忙碌着,全身心扑入生姜种植事业中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收年;也正是他,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民着想,带动全村群众大规模开发生姜基地,建设起一个个基础项目,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96年他荣获县百名优秀村干部及“蔬菜种植能手”称号,1997年至199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1999年被评为县级农业积极分子。

打破传统,试种生姜

某镇地处偏僻山区,交通闭塞,信息不灵,人们思想相对保守落后。20世纪90年代初大多数人仍然沿袭着“家养一头猪,地守一口粮”的落后生活模式,农民生活相当困苦。面对穷山恶水,李春生没有妥协,没有安于现状,他深深懂得,光靠种几亩水稻和番薯,永远摆脱不了贫穷,要想富裕起来,就得赋予这山、这土地新的生命。他积极地摸索,不断地尝试,曾先后种过茄子、白菜,养过毛兔、山羊,栽植过葡萄、板栗,但效益都不显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一条好的发展路子——种植生姜。

某村有着30多年的生姜种植历史,但多是小面积分散种植,产出后村民多是挑着一担生姜,来回于邻村,与人家交换谷物粮食,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意识。李春生一开始就把眼睛盯在了市场上,并大胆地放弃了水稻和番薯,将几亩田都用来种植生姜。刚开始由于缺少经验和技术吃了不少苦头。有一年,因不晓得生姜有喜生地不喜熟地的习性,加上种植季节没有把握好,致使生姜不成活的不成活,不长个的不长个,几亩地仅仅只收了几小篓劣质姜。别人耻笑他不安分守己,异想天开,但他从没有气馁过。他相信:下一次一定会成功。他把心全扑在生姜上,谈的是生姜,想的是生姜,侍弄的是生姜,研究的也是生姜。1996年,对李春生来说是不平常的一年,他种植的8亩生姜赢得了大丰收,且卖了每市斤6元~7元的好价钱,当年净收入达8万元,其效益是水稻种植的10倍。无数个日夜的辛劳和艰苦,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带领群众,共同种植

李春生心里装着一个理想:要富,就要让全村380多个乡亲共同富起来。他白天耕作在地里,夜晚则出入在村民家里,挨家挨户劝说村民种植生姜。有几户人家心存疑虑,担心生姜得不到好收成,还不如种原来的水稻和番薯稳当,他反复地去做思想工作,为他们算清种水稻番薯和种生姜的效益对比账,最后还做了个人保证,总算说服了对方。还有几户人家,由于缺少启动资金,他就千方百计地替他们寻找资金,以解决他们的困难。他甚至将1.5元/斤购入的生姜以0.8元/斤的低价格转卖给村民,对一些贫困户还免费赠送生姜。在他的发动下,村里发展起了生姜基地200多亩。

村里的生姜基地建立起来后,李村委主任的事就更多了,不仅要忙着为村民讲解生姜的习性和特点,传授种植方法,还千里迢迢从福建等地请来了技术专家为村民指导种植技术,请县农业局和镇农技站人员前来生姜基地进行实地指导。

有一年,因受福建、山东等地的“大白姜”的直接冲击,本地产的生姜老品种销路不畅,出现价格低下的情况。面对积压腐烂的生姜,全村人痛心不已,他更是忧心忡忡,他明白,要想把生姜基地继续办下去就必须想法引进优质种姜。他到处打听,听说永康某地有“大白姜”种,便心急火燎地往永康赶。赶到永康,人家告诉他,他们的种姜是从山东引进的,要想得到“大白姜”,还得去山东。他二话没说,搭了车就往山东跑,最后从山东某地挨家挨户地收购到“大白姜”往回返。

为进一步打开生姜销路,他四处奔跑,以寻找商家和市场,他凭着两条腿和一张嘴,与永康、福建等地的生姜收购商取得了联系,为本地的生姜打开了一条较为固定的销售渠道。

树立品牌,力创高优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李春生头脑里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要想在市场上占据优势,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花大力气,把生姜基地创成优质高效基地,打响自己的生姜品牌。2001年4月份,在他和该村另一种姜能手的促成下,村里成立了“文成县神农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计划地引导广大农户发展生姜,做好生姜的储藏、保鲜、销售等环节的衔接与服务。2000年9月,《温州日报》关于该村生姜的报告引起了日本客商的兴趣,他们按照报上的地址找到这个村来,看过这里的生姜生产情况后,十分满意,当即买下10吨生姜,并表示今后要大量收购。去年,开发经营部就价格、储备、运输等问题与日本客商作了初步谈判,计划发展出口创汇产业。

目前,该村生姜基地已被列为县种子示范基地和镇重点农业基地。镇里还确定以该村生姜基地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全镇发展效益农业。

生姜带给了村民好的收入,是他为大家铺出了一条致富的路子。仅1997年,全村生姜种植收入就达80万元,人均收入增加了1000多元,生姜种植成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行业,同时也使所产生姜在远近有了不小的名气。

附录1:家庭概况

李春生全家6口人:父亲、自己、妻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父亲、妻子在家务农。一个女儿在乡政府工作,另一个在温州某公司工作,儿子在念高中。家庭年收入约5万元至6万元。

附录2:当地概况

某镇某村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西北部,距县城40.8公里,平均海拔380米。全村总人口为382人,共分成5个村民小组,其中党员12人。农民年人均收入为2731元,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生姜,农闲时外出务工或经商,经商主要从事做饼和蛋糕。主要消费用于维持一日三餐,购置家电、现代化物品,生活较节俭。

讨论题

1.案例的主人公给当地的农户做了示范作用,但不是农村每个地方的都会有这样的领导人物出现,政府应该如何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来鼓励致富和创新?对带头致富者予以金钱奖励和社会声誉的办法如何?

2.农民都是相对保守的,在基本能满足温饱的情况下,创新意识不够,并且承担种植新的经济作物的风险的能力很低,如何通过建立风险规避和分担机制以鼓励农民种植新品种?

3.市场供求信息不能只靠个人走南闯北去搜集,如何建立一套高效、稳定的信息搜集与发布渠道?由政府、相关机构,还是农贸公司?

4.“农贸一体化”公司的建立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经济,但在起步初期,面对市场竞争(尤其国外农产品)十分激烈的状况,政府是否应该给相对年幼的农贸公司以一定的便利措施?应该提供怎样的便利措施,是宽松的成长环境,是提供信贷支持,还是税收优惠?

5.农业资本缺乏问题。富裕的农民可以自行集资成立公司(或仅仅投资承包生产率较低的农民的土地)实现规模经济,但是,有想法、有思路却没有资本的农民如何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谁来提供资本支持?银行还是政府?

6.农民不能坐等客户上门(案例中日本客商看了报纸后才找上门),而应该主动推销自己的产品,但这需要一定的条件。政府如何帮助农民向外推销?实现了规模经营的农民如何自己向外推销?

7.规模化经营导致的种植产品单一化,加上市场波动,容易造成农民收入不稳定的问题,如何解决?是由实现规模化的农贸公司实行互助保险的形式,还是政府提供最低的农产品收购量和收购价格?分析其利弊。

1-15 决策者的足迹

作者:王一伊

日期:2002年3月20日

2001年1月,浙江省慈溪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作为慈溪市龙山镇西门外村的党支部书记、人大常委会常委的陆永康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个养鸭出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组织市养鸭专业户办起产供销联合体,又跳出浙江到安徽创业,成为全国致富能手的农民,在1995年到当时一穷二白的西门外村当书记,短短几年就改变了村里的面貌,而自己却一直没拿政府的工资。被慈溪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新时期“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两个文明”的杰出带头人。

“鸭司令”

陆永康这个名字,很多年前就在浙江慈溪一带闻名,人称“鸭司令”。因为从1970年开始,他就以养鸭为业。那时他还没有鸭舍,以50元钱养鸭起家。由于他肯吃苦,肯动脑筋,一下子成为养鸭能手,名气也渐渐传开。随着事业的发展壮大,他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饲料的来源,鸭蛋的销路等。1980年,已是万元户的他,紧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步伐,决心带动专业户办实体。政府和家人都给予很大的支持。在当时买车还凭票的情况下,慈溪市政府给了一个5吨卡车的指标,让他以34000元的价格购车。合股的专业户每人上交500元入股,产、供、销一体的养鸭联合体就这样成立了。联合体集中了慈溪市的鸭农,特别是鸣鹤、范市、东安、龙山、浒山等镇的农民。企业起步时压力很大,一方面饲料供应不上,需要排队买。于是他到山东、安徽、河南找当地农民签订合同——以40车皮/月(60吨/车皮)的饲料供应。另一方面蛋卖不出去,销售要靠自己去跑。陆永康几次上京,终于跑通了北京蛋禽厂,解决了销售问题。在以他为首的大批农民的努力下,企业慢慢步入正轨。

由于陆永康文化水平不高,养鸭中遇到的专业问题,以及企业经营中的种种困难只能靠艰苦奋斗,靠多方奔走请教师父,渐渐摸索出门道来。经过几十年的养鸭实践,他已经拿到省里颁发的畜牧证书。平时在技术问题上对企业中的大学生也虚心请教,由于他为人正气,思路清晰,对新生事物和新情况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接受能力,所以一向有很高的威信。产、供、销联合体的成立给他和村里人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82年,他忽然被市里叫去见县长,和县长一起照相。后来照片在《浙江日报》上登出来了,陆永康也被选上了省人大代表。1983年,他成了市人大常委会常委。198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联合体成立后,陆永康经常被人请去上课,足迹遍及宁波、余姚、萧山。村里的养鸭户也越来越多。村的经济开始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

同类推荐
  • 剥茧抽丝的侦探故事

    剥茧抽丝的侦探故事

    有时真实的比虚构的更让人感到陌生和震撼。希望这些故事可以启迪青少年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并能从中积累生活经验和科学常识,开阔眼界、拓展思维、扩大知识面,使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 大学生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大学生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本书共六章,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概述、求职择业知识综述、职业能力及其培养、创立自己的事业、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技法、企业创新经营。前三章介绍了大学生求职择业中所需的知识,例如,如何进行职业规划,通过哪些渠道获得招聘信息,如何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等:后三章介绍了产生创业灵感、创立和经营事业的方法。
  • 编辑本论

    编辑本论

    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已经具备了一个基本概念,并由这一概念形成一概念体系。编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支撑的理论体系。正如概念体系是一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门类的标志一样,编辑理论独特的概念体系也是编辑理论独立于学科之林的理由之一。“编辑”是编辑理论概念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构成编辑理论概念体系的基础。虽然,现今关于“编辑”概念有着诸多定义,在具体表述上存在着差异,但见于各家论述中的说法基本都还是倾向于将“编辑”作为编辑理论的最基本概念。由这一基本概念出发,再向纵深方向发展,形成编辑概念系统。
  • 优秀教师教与学的启示

    优秀教师教与学的启示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十九册,本书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大量生动形象、多学科的实践案例,对教师在教与学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得到更全面的启发,本书将知识性、趣味性与可操作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可谓各阶层教师的必备良书。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基督山伯爵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基督山伯爵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邪帝魔妃:逆天废柴九小姐

    邪帝魔妃:逆天废柴九小姐

    她是二十一世纪钻石杀手,苦等恋人15年,换来同归于尽。天雷一声,穿越这档子是竟然让她碰上了,她堂堂21世纪杀手岂是被人人唾弃的废柴,分分钟告诉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元素双修?对不起她不稀罕,圣兽?她有上古神兽行不行,杀遍天下,唯独却败给了他---皇甫墨渊。
  • 并肩作战,并肩爱

    并肩作战,并肩爱

    一群新生代90后,个个古灵精怪,心怀鬼胎,勇敢闯军营。从新兵连的互相较劲到后来同生共死的生死搭档。他们将续写属于他们的传奇人生,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他,居然对他未来的魔鬼队长一见钟情,可是预想征服出生于高干家庭的兵王,必得先成王,看他如何从她眼中变成精锐的陆军特种兵。
  • 九逆仙神尊

    九逆仙神尊

    生既是死,死既是生。轮回一世,魔仙绝恋。魔乃至情魔,仙乃无情仙。妖乃无知妖,佛乃假悲佛。那神又是何物!我又是何物?若道不能解释?那天道何用!我便破了这个天!
  • 星战狂潮

    星战狂潮

    重装,古武,机甲三者皆通,那就是武神在世!智慧,大局,微操三者兼备,那就是星空制霸!且看陈云圆梦之旅,王侯将相宁有种呼!英雄?不敢,我是王牌
  • 穿越之杀手忧怜

    穿越之杀手忧怜

    刚进宫的秀女慕容离歌与现代第一杀手忧怜阴差阳错进入了同一具身体……
  • 玄月错Ⅰ:花妖新娘【完结】

    玄月错Ⅰ:花妖新娘【完结】

    简介:上邪Ⅰ:花妖新娘(1章—163章)玩转XX的军火走私商,医术超群的神秘阴阳眼女子。他说:为什么觉得离开你心跳都不完整了?她说:幸福就是能和你一起历经轮回劫难。----------------------------------新文推荐:《花嫁:潋潋夜未央》文/夏熏http://www.*****.com/?a/195487/段熏独爱桃花,在桃花盛开之时墨玄在断壁残垣上将她带回了那为她准备了十年的家,在桃花落尽之时段熏入宫为后,只因为新皇墨夏以墨玄的命要挟。步步为营,处处心机,墨皇以墨玄性命要挟段熏入后宫,她要凤临天下。新婚之夜百般刁难得熏美人一句:仅仅狭路相逢而已。唐氏族长与墨夏以物易物,墨国皇后,成了他墨夏续命的筹码!族长一见倾心万般迁就,熏美人指尖茶色沧桑抹瞎自己的眼,亦不多言。昆仑国蛮夷男子视她为女神,用自己的半只臂膀换得熏美人的双眼安好,换得熏美人浅笑转身折桃花一枝和一句“这桃花真好看!”。墨玄看着段熏一路走来,步步准备,落棋声声震耳。她段熏以为墨玄给不了她要的自由,墨玄放手让她离去。墨玄只想带她策马狂奔逍遥天下。一如多年来,墨玄一直在段熏身后看着她。待时光再次静默,回头看年少轻狂,待光阴落尽,段熏才发现,她要的自由只有墨玄能给。既然如此,那么,趁着潋潋之时,夜还未央,我要与你策马狂奔看遍天下美景!
  • 有一种帅能当饭吃

    有一种帅能当饭吃

    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大明星,她们只是普通人家的小女孩。一次偶然的相遇,从他们从心中萌生出小小爱的种子。于是,一场不可能的爱情开始了。
  • 道破天明

    道破天明

    现代的一个少年道士,原本跟师父过着抓鬼、修行的普通生活。直到他走进一个上古的山洞,成为他要跟上天一争高下的开始。像不像一个道士又有什么关系,奋斗我所奋斗,爱我所爱,别问是劫是缘。新人新书,请大家多多支持。
  • tfboys之简爱

    tfboys之简爱

    她,温柔如水,谦让,却又忽冷忽热,对他只是朋友。他,细心,温柔,对她笑,却对她不信任。她,活泼可爱,又有点迷糊,还是个吃货。他,性格二,但其实很腹黑,很暖,也是个吃货。她,温柔,开朗,迷糊,妹控,但其实很懂事。他,外冷内热,为了自己爱的人可以不顾一切。
  • 真天无界

    真天无界

    哥种的不是菜,是人!把漂亮老婆种下去,会结出好多好多漂亮老婆。一名少年在泡妞时,无意中获得一棵树,而且还白捡一个如花似玉的未婚妻,于是他开始了神奇的种植之旅。“请相信,我半夜摸进她房间是怕她踢被子导致受风寒而已。”“你自己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