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1000000016

第16章 幼具异质与佛有缘,丛林垂意几列名录

屈指计数,至民国初鄞地历代医家,著书立说者有百余人之多,形成且传世的医书已知有230余种之多,在宁波市首屈一指、浙江省名列前茅,其中的一部分在国内外中医医坛产生过重大影响,有的至今仍有影响。

在历代鄞人的眼里,能写医书的医生比只治病不写医书的医生更胜一筹。习惯于把什么都区分成三六九等的人们,就将前者称之为大夫、先生,而将后者——在背地里称为郎中,甚至是“江湖郎中那样的医生”。

诚然,从理论上说,医生、大夫、先生或郎中、江湖郎中等等,只是不同时代、不同区域或是对不同行医形式医生的称呼,不代表医术的高低,但是,历史上鄞地医林确确实实存在这样的情况:凡是能撰写医书且书能传世的大多是名医,至少是医生中的能者。

其实,不仅仅是鄞地,各地医林都一样。能写医书的医生,不但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而且具有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和为后人改错纠偏的使命感。其中的一些佼佼者,还具有天生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思考力与丰富的想象力。尽管,书中的一些说法确非真知灼见,且经实践检验,类似于“糟粕”,或者可以明确认定,这就是“糟粕”。但是,前所未有的“糟粕”,其刚刚出现之时也应是一种创新,至少是一种从未有过的观点,一种谁也没有想到过的说法,既衬托了精华,也可能有益于后人——帮助、指导或警示后人少走弯路。至于其观念、理论、说法,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被一定的人群所接受,成为一种规范、一种准则、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那就成了流派。如果形成了流派,就很难一下子认定其是糟粕还是精华了。

鄞人所写“医书”,科目齐全,种类繁多,有经典学术理论、专科专业著述,有中药学、方剂学、脉学,有气功、养生、图谱等等;形式内容有同有异,有提出观点的,有创新理论的,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经典医籍进行注释、评论或查漏补缺的,有向不同层次的社会公众传播医学理论、推广保健知识的,等等,可谓应有尽有。

不过,作为一种理论的创立人,一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在全国范围产生深远影响的,倒也只有一人。

他就是赵献可。

赵献可,明万历与天启年间(1573~1628)人,鄞西桃源乡(今古林、横街镇一带)人。

赵献可好学博览,除医之外,对儒、道、释均有涉猎。以医为业后,曾到各地游学,其足迹几乎遍及中原,尤其在陕西、山西一带曾闻名遐迩。因喜欢交游,淡泊名利,广泛结交朋友,被人称为逸士、游仙,并成为名驰一时的“江湖状元”。

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称:“赵献可,字养葵,自号医巫闾子,治病以养火为主,谓命门乃人身之君,世人不知撙节,致戕其火,以至于病,医者又不知培养此火,反而用寒凉以灭之,安望其生,著《医贯》一书,发明甚多,为医家指南。”

据传,赵献可的母亲信佛。她年轻时就跟着自己的母亲,即赵献可的外婆,自觉奉行十斋日,虔诚地持斋诵经。除夕夜还常去奉化的雪窦寺、城里的七塔寺、鄞东的天童寺等一些著名寺庙进香祈福守岁坐夜。在天童寺的大雄宝殿,赵献可的外婆遇到了赵献可的奶奶。在三世佛脚下,两位笃信佛教的母亲,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了儿女们的婚姻大事。随着新一年钟声的响起,两位家庭主妇一步步切入正题,由相遇、相识渐渐地成儿女亲家……

第二年,瓜熟蒂落,赵献可呱呱坠地,成了鄞西赵家第三代的第一人。

远在百里之外的东南佛国天童寺,也因此成了赵家婆媳除夕夜进香祈福守岁坐夜的首选,一年一度,少有漏失。

明万历(1573~1620)初的又一个除夕,天蒙蒙亮,赵献可的母亲搀扶着婆婆赵老太,出了家门,来到离家一箭之遥的小桥边,准备乘坐脚划船——这是一种用脚操桨的小木船,船体狭长,船底尖俏,乘客坐中段矮篷内;驾船者坐船尾,背靠尾部上翘部分,双足共操一长桨,单手操一短桨作舵用,行驶轻快,主要应用于水上客运,鄞地也称作为“快马”或乌篷船,时速可达十余公里——艄公早已在那里等候了,见婆媳俩来到了岸边,忙牵住船绳,用脚轻踮船头,稳住船身。婆媳俩相互搀扶着正准备下船,突然,眼帘闯进来一位五六岁模样的小男孩。

他就是赵献可。这一会,正哭喊着跌跌撞撞地跑过来。

“奶奶,我也要去!奶奶……”

“当心!慢一点——”赵老太怕赵献可摔跤,忙快步上前扶住,并说:“奶奶和你娘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我也要去。”

“还要到宁波换船呢……”

“我也要去宁波!”

“奶奶与你娘不去宁波,是去天童寺……”

“我也去天童寺!”

“天童寺里有菩萨,还有和尚……”

“我不怕!我已经长大了……”

“奶奶与你娘明天一早就回来,今天是年三十,明天是正月初一,这里有跑马灯舞龙灯,还有大头和尚背小娘……”

“我也明天一早就回来……”

“叫你不要去,就不要去,就是不听话!”见自己的母亲好说歹说无效,赵献可的父亲便声色俱厉地训斥赵献可。

谁知,这一下,反而惹恼了赵献可。他不顾一切地蹦跳起来,大声尖叫,就是要跟着奶奶去天童寺拜菩萨。这一下,赵父真来气了,一把将赵献可抱过来,挥起大手向赵献可的屁股拍下去。

“你又来了!”说时迟,那时快,赵老太连忙将双手放在赵献可的屁股上,同时狠瞪儿子一眼,皱起眉头教训。“逢年过节的,总是这样——小献可执意要去,也不是什么错事,没有错你也要打!”

赵老太一张嘴,正要往赵献可屁股上落的大手在半空中停住,赵老太乘势抱来小献可,在艄公的搀扶下,进了船舱。

船离岸了。赵献可也学着赵老太的样子,把头探出船篷外,笑着向自己的父亲挥手。“爸,你回家去吧!”

这一下,船上、岸上的全都咧嘴笑起来。

一路上,赵献可问这问那问不停。婆媳俩一会儿告诫赵献可坐脚划船的注意事项,一会儿告诉赵献可为什么要在宁波城里再换另一只脚划船,一会儿又向赵献可讲述天童寺的传说与典故……

说说笑笑,上船下船,未申相交时分,脚划船在少白河头靠岸了。如同往年一样,艄公嘱咐客人在船舱里暂等片刻,自己跳上岸,拴住船,寻找轿夫去了。

一转眼工夫,四个轿夫抬着两顶空竹轿子,跟着艄公来到了船埠头……

“就这样吧,”赵母先安顿婆婆坐上竹轿子,再携子坐上另一顶竹轿子,然后向艄公挥挥手。“初一早上,去年老时光,在这里等我们,不要忘了。”

“知道了。”艄公也挥挥手,继而转身去招揽回程生意了。

两旁古松参天,四周小鸟啁啾,两顶竹轿子咯吱咯吱地响着,沿着顺山势铺就的鹅卵石山道,蜿蜒起伏地上升。轿工们如同现今的导游,一边抬着轿子前行,一边简明扼要地向他们的顾客介绍沿途风景。不一会儿,登上了少白岭。

停轿。歇脚。轿夫们坐在五佛镇蟒塔西边的揖让亭长木条凳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赵献可却一纵身从竹轿子里跳出来。

“来——”赵老太向赵献可连连招手。“奶奶问你,坐竹轿怕不怕?”

“怕,刚上轿的时候……”

“现在怕不怕?”

赵献可摇摇头。继而手指耸立的少白塔,大声发问:“奶奶,这就是五佛镇蟒塔吗?”

“是呀,奶奶不是告诉过你吗?……”赵老太准备将脚划船里讲述过的故事再向赵献可重复一遍。

“不是的,奶奶你讲错了。”谁知,不等赵老太开口,赵献可就否定了赵老太在脚划船里讲述过的故事。他说:“不是‘有铁蛇作祟,佛以石馒头诱之,镇于塔下,因而称铁蛇关’,而是‘有巨蟒作祟,吞噬行人,天童寺的心镜禅师以石馒头诱杀除害,镇于塔下,并在塔上刻上五佛,故而称五佛镇蟒塔’。”

“你是听谁说的?”赵老太觉得好奇,便问:“是你娘说的吗?”

“不是的,是那位抬轿叔叔告诉我的。”

“是这样的,老太太,”那位轿夫接过赵献可的话头,告诉赵老太。“《小白岭五佛镇蟒塔功德碑记》上就是这么写着的。”

“哈哈哈哈,”赵老太笑起来,“宝宝真乖,居然知道的比奶奶还多了。”

“不是的呀!”赵献可突然叫起来。“这里确实叫铁蛇关啊……为什么不叫蟒蛇关呢?叔叔你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赵献可歪着脑袋问那位轿夫。

显然,那位轿夫已经喜欢上了赵献可。他想了一想,然后回答:“铁蛇关是世代流传下来的说法,巨蟒作祟是写在功德碑里的,自然不会是一模一样的。”

“那么……”赵献可搔搔脑袋,似乎还想提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可是,为头的轿夫吆喝起来了:“起轿——”

“娘,流传下来的与写在功德碑里的,为什么会不一样呢?”坐进竹轿子之后,赵献可还是在想,想不通,就问赵母。“你告诉我吧,为什么不一样。”

“什么不一样?”赵母被问得莫名其妙。

“刚才那位叔叔说的与奶奶在脚划船里告诉我的,少白岭上的蛇……”

“哦,我明白了。”深知儿子脾性的赵母反问赵献可。“你是问——到底是铁蛇还是蟒蛇,是不?”

“是。”赵献可点点头,忽闪几下眼睛之后,又补充了一个问题。“还有,用石馒头杀蛇的,到底是佛,还是天童寺的心镜禅师?”

“傻孩子,这样的事娘怎么说得清楚?”

“娘一定说得清楚,献可想听娘说。”如同往常一样,赵献可使劲地摇晃着赵母。“说吧,说吧……”

“好好好,娘告诉你,不过……”也同往常一样,赵母细想了一想说,“你先回答娘提出的问题,答对了娘再告诉你。”

“那好!娘出题吧。”赵献可一下子来了精神。

“你叫什么名字……”

哈哈,又是这样的问题,赵献可早就回答过不知几百次了。不等赵母说下去,赵献可张口就答:“我姓赵,名献可,‘献可替否为忠’,忠君爱国的意思。出处在《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而去其否’。”

“表字叫什么……”

表字养葵,涵养的养,葵花的葵,寓意是‘涵养忠君之德’,出处是《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向之者诚也。窃自比于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实在陛下……

“好。”赵母打断儿子的话,又问:“赵献可是谁?”

“我。”

“赵养葵是谁?”

“也是我!”

“那么……”

“娘,我懂了。”赵献可心领神会,马上接过赵母的话头说:“铁蛇是蛇,巨蟒也是蛇;佛是佛,心镜禅师施用佛法也是佛。”

“真乖!”赵母情不自禁,亲了赵献可一下。

就是这个母亲的吻,又一次鼓励了幼年赵献可的求知欲望,使求知欲更为高涨。这会儿,赵献可虽然依偎在赵母的怀里,身子随着竹轿子的颠簸而晃荡,但脑子却跟随着双眼之所见,不停地“制造”着问题:万松关松树那么大那么多,是不是菩萨帮忙栽种的?一共有多少棵?伏虎亭有老虎吗?老虎要吃人的,怎么样过去……

突然,赵献可想起了赵老太曾经说过的观音菩萨与荷花石板的故事,大声叫嚷起来。“奶奶,我要看荷花石板!我要看荷花石板!奶奶——”

于是,赵老太答应给轿夫们增加一些辛苦钿。

随之,轿夫头吩咐众轿夫:“停轿——”

于是,赵献可实地见识了荷花石板,轿夫头又吩咐众轿夫起轿。

“等会儿,进了天童寺,可不能再这样大喊大叫了。”景倩亭、万工池依次而过,到了清关桥,赵母这样叮嘱赵献可。过了清关桥,下了轿,付过抬轿费,赵母一手搀扶赵老太,一手拉住赵献可的手,又一次叮嘱。“你看,奶奶也很少说话了,走路的脚步声也要轻轻的……”

“是不是和尚要骂人?”赵献可甩开赵母的手,来到赵老太旁边,拉起赵老太的手问。“奶奶,你怕不怕和尚?”

“不是怕和尚,”赵老太一边走,一边教导赵献可。“要敬重菩萨……宝宝要听奶奶的话……听你娘的话……”

“也要听菩萨的话。”

“真乖。”赵老太夸奖了一句。“谁都要听菩萨的话,奶奶、你娘……”

一边走,一边教,来到了天王殿前。依着赵老太的话,赵献可先用左脚跨进门槛……学着奶奶与赵母的架势,依次叩拜。出了天王殿,又是左脚先跨门槛,进入大雄宝殿,又是依次叩拜。

大雄宝殿也称为大殿或正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殿正中供奉主尊佛像,两侧是十八罗汉,正中佛坛背后是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天童寺的大雄宝殿,是赵家历年进香守岁祈福之地,在赵母的心中更加神圣。自然,对于不谙世事的赵献可来说,是无所顾忌的。

“一只、二只、三只……”趁着赵老太、赵母全身心投入、虔诚礼佛的时候,赵献可从大殿的左侧起始,大声计数着十八罗汉。随着这带点儿奶声奶气的童音响起,寂然无声的大雄宝殿瞬间生机盎然。

这时,大殿后转出来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一见赵献可,老和尚身子蓦然一震,随之驻足默默地端详了好一会儿,继而轻轻地来到赵献可身旁,既像自言自语,又像指点提醒似的说:“人嘛,是一个一个的;佛嘛,是一尊一尊的……”

闻声,赵母大惊失色。顿时为自己没有照看好孩子,以致亵渎神灵而感到恐惧,她浑身颤抖着,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赵老太也过来了,一把抱起赵献可,来到三世佛的脚下,倒头便拜,祈求上苍饶恕孙儿年幼无知。

赵母跪行至赵老太身旁,也拜倒在地……

在三世佛的脚下,婆媳俩争抢着,尽揽赵献可的罪过于自己,并甘愿为赵家男女老少的平安而遭受天谴。

“善哉善哉”那老和尚双手合十,躬身相向。“两位施主快快请起,逢年过节,有神童降临,乃鄙寺之福,兆示着来年香火兴旺。”见婆媳依然自责不休,又说:“两位施主无须惶恐,此子有异质,百无禁忌。”

听了老和尚的这一句话,赵老太、赵母婆媳俩才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过了一会儿,一位中年和尚过来了,专门接引祖孙三人进斋房免费用膳。这可是往年所不曾有的事呀,婆媳俩有点儿受宠若惊了。

刚吃过斋饭,中年和尚又走过来接引。“本寺方丈有请小施主,并请两位女施主同行。”

至此,婆媳俩方才知道,今年之所以受到如此礼遇,是因为小献可。不过,毕竟与方丈素昧平生,婆媳俩难免忐忑不安。

在中年和尚的引领下,祖孙三人拐弯抹角,来到方丈的住处。推开正堂的门,婆媳俩这才明白,方丈就是刚才的那位老和尚。待祖孙三代坐定,奉上茶,方丈才慢条斯理地从三天前的一个梦说起,一一列举了三天之内他所发现的种种怪异与灵验之象。

方丈说:“……一个时辰之前,老衲隐若感到有故友自远方来,坐竹轿穿过伏虎亭,在荷花石板上落脚,一步步向天童寺近来。那故友可能是谁?来自何方?因何而来?老衲居然一概茫然,无从猜度。然而,那感觉,却越来越真切,越来越强烈,竟然使我无法静坐,身不由己地离座,鬼使神差地迎了出来。刚近大殿,殿内便响起了天籁之音。那声音,如风声、如水声、如鸟声,能使人心清、入静入定,蓦然间老衲急步前往,原来这美妙之音来自这位小施主之口……”

婆媳俩的心被方丈说得一愣一愣的,而引起方丈心动的赵献可,却如同在家里一样,跪坐在方丈对面的单背椅上,毫无顾忌地翻动着放在桌子上的那本经书,一会儿翻过去,一会儿翻过来,还时不时地跑到赵老太、赵母跟前叫一声“奶奶”“娘”。见情形,方丈忙拉开桌子的抽屉寻找,掏出来一本《手绘张三丰太极拳图谱》,替换了赵献可手里的经书。一见是人物图画,赵献可咧嘴笑了,随之安静下来,浑然不理赵老太、赵母与方丈之间的对话,好似进入了另一个完全不属于他人的空间。

“也不知从何说起,老衲一见小施主,如同见到了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欢宴叙旧之情油然而生……”接上刚才的话头,方丈说:“老衲一生云游四海,今已年过古稀,从未有过这样的感觉……来本寺任住持一年,竟然遇此怪事。因而,斗胆恭请三位过来,共叙佛缘。”

见方丈如此诚恳有礼,赵老太也就从自己与人结伴来天童寺进香拜佛说起,说到与赵献可的外婆相遇、大雄宝殿谈婚论嫁,以及这次赵献可执意相随、少白岭上论蛇、伏虎亭前下轿等等说了个详细、彻底。说得方丈仰天长叹不已。

“天意啊天意……前有天童,今有神童……”方丈起身,一步一步,缓缓地走向里屋,边走边自言自语着:“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无始无终,无来无去、无生无死……”

过了一会儿,方丈从里屋出来,手里捧着一只锃亮锃亮的黑色沉香木盒子。他将那盒子放在桌子上,缓缓地打开盖子,从里面取出来两串凤眼菩提子念珠。一串为108颗的挂珠,即悬挂于脖子上的佛珠;另一串是14颗的佩珠,现今称手串,即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然后轻轻地向着赵献可叫一声:“小施主……”

闻声,赵献可一骨碌从单背椅上跳下来,出人意料地向着方丈,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佛礼。方丈如同故人相见,还以佛礼。然后,微躬着身躯,手指桌上的两串佛珠对赵献可说“此乃本寺之意,供小施主选择”。

赵献可的目光落在佩珠上。

“天意啊天意……天童自然归天,神童年幼难留……我也料想……难留啊……”方丈神领意会,念念叨叨地收起挂珠,捧起盒子,放回里屋,又从里屋捧出来一个黄布包,放在桌子上,缓缓地解开系着的黄色棉纱绳子……

原来是《正体类要》。

方丈拿起佩珠,郑重其事地套入赵献可手臂,并告说:“此乃佛家至宝,愿小施主随身携带,一生不弃不离。”然后,将赵献可翻看过的《手绘张三丰太极拳图谱》收起来,放在《正体类要》上面,用那块黄布包重新起来,放到赵老太的手里。“这是老衲的一番心意,也是老衲的一生所好,请老施主代为收下,小施主以后有用。”

说完,方丈就这么面向南方,面无表情,微闭着双眼站立着,口中念念有词,不知在念诵着什么经,再也没有说什么。见状,伺候在一旁的那位中年和尚随即双手合十,躬身送客……

第二天,即大年初一清晨,天童寺派遣了两顶竹轿子,恭送祖孙三代到少白河头。

回家途中。一进入船舱,赵献可就迫不及待地依次把玩方丈赠送与他的三件礼物:先拿着那本《正体类要》,一页一页地翻看,见无动人之处,随即交还赵老太继续保管。然后摘下那串乌黑锃亮的佛珠,一粒一粒地数着玩,玩了一会也觉乏味。最后还是拿起《手绘张三丰太极拳图谱》翻看……婆媳俩依然如同来时那样,说说笑笑,话题一个接一个,其中说得最多的就是这次来天童寺进香祈福守岁坐夜的奇怪事。

“怎么也想不到,小献可与方丈有如此缘分……”赵母说。

“不是与方丈有缘,而是与佛有缘。”赵老太说,“我早有这个感觉,小献可非同一般,你看看,方丈都将他视为自己的好朋友……”

“好像是前生前世的好朋友。”

“是呀,小献可的上一世,肯定与方丈是好朋友,说不定也是什么寺院的住持。”

“我也这么想。小献可要是选择那串挂珠,不知会怎么样?”赵母突然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方丈会不会留下小献可出家当和尚,当时,我真有点儿怕。”

“我也最怕这样。”赵老太心有余悸地说,“想想也不太可能,小献可才这么一点年纪,那方丈不是说‘神童年幼难留’吗?说真的,当时我已经有了打算,如果方丈一定要小献可出家当和尚,就是现在就当方丈,我也不答应!至多拜方丈为师傅,当一个俗家弟子。”

“要是小献可自己喜欢,说什么也不想回家了,那怎么办?”

“这也是我最担心的,”说到这里,赵老太忽然换了一个话题。“你记着,以后不管去哪儿烧香拜佛……”说到这里,赵老太戛然闭嘴,朝赵献可方向努努嘴摇摇头,告诫赵母。“知道吗?”

“奶奶、娘,你们到哪儿去呢?”冷不防赵献可插嘴问,“是不是说不让我一起去?”

“不是的。”婆媳俩相视一笑,继而赵老太说:“奶奶正在与你娘在说哩,让我家小献可在天童寺留下来,不回家了……”

“留下来干什么呢?”

“当和尚。”

“当和尚干什么呢?”

“不能吃鱼吃肉,不能读书写字,不能抬(娶)老婆生孩子……”

“我才不愿意呢,你们让爸爸去当和尚吧。”

“那么,你打算干什么呢?”赵老太、赵母异口同声问。

“献可替否,忠君爱国,考状元,做官,为奶奶抬老婆生孩子。”

赵献可的一席话,引得婆媳俩开怀大笑。

接下来,谁也没说话,只有艄公脚操船桨,一下一下又一下的“哗”“哗”“哗”的划水声……

“看来,方丈老和尚要圆寂了。”过了好一会儿,赵母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

“你怎么知道的?”赵老太问。

“也不知怎么回事,刚才恍惚中忽然想到的。”赵母说。

“你这么一说,我好像也有同感。”赵老太说。

……

果然,没几天,消息传来,天童寺方丈白日坐化仙去,住持一职空缺。

诚然,以上仅仅是传说,无史料可以考证,但在赵献可的代表作《医贯》中,佛道影子赫然俱在——

《医贯·卷之一·玄元肤论·内经十二官论》说:“老子《道德经》云:谷神不死,是为玄牝之门,造化之根。又曰:恍恍惚惚,其中有物。佛氏《心经》云:空中无色,无受想形识,无眼耳鼻舌身意。又曰: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夫一也,中性也,浩然也,玄牝也,空中也,皆虚名也。不得已而强名之也……余一日遇一高僧问之:自心是佛,佛在胸中也。僧曰:非也。在胸中者是肉团心,有一真如心是佛。又问僧曰:真如心有何形状?僧曰:无形。余又问:在何处安寄?僧曰:想在下边。余曰:此可几于道矣。因与谈内经诸书及铜人图,豁然超悟。唯唯而退……”

同类推荐
  •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MarkTwain),美国著名作家和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LanghorneClemens)。“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 有趣的中国宦官

    有趣的中国宦官

    在中国那些漫长的帝制年代,太监的存在造就出皇朝的显著特色。无数人趋之若鹜地进入深宫,在争夺权财的道路上展开厮杀。这类特殊身份的人就像繁星一样沉淀在历史的长河里,闪烁着那些陈年旧事,让后人记住历史。翻阅中国历史,从来都不缺乏权倾朝野的大宦官。选取了中国历史上的十九位知名太监,他们中大部分是祸国殃民的罪人,为了一己私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其中也有为数不多的太监,用自己的方式效忠皇帝,造福百姓,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名,如七下西洋的郑和。
  • 我的父亲邓小平:戎马生涯

    我的父亲邓小平:戎马生涯

    邓小平光辉伟大的一生贯穿整个二十世纪,他七十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犹如一部壮丽辉煌的史诗。本书作者毛毛是邓小平的女儿,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对邓小平戎马生涯的历程、他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深入思考以及他的家庭悲欢离合,作了生动的记述,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以一幅幅精致的画面,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示了邓小平传奇般的革命经历和人生历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伟人邓小平的思想、品格、气节、胸怀和胆识。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梅汝璈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梅汝璈

    梅汝璈(1904——1973年),字亚轩,江西南昌人,是我国著名的外交家、国际法学家。他早年留学美国,获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从事数学、写作、编辑、翻译工作多年,并曾参与立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以后,梅汝璈代表中国担任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法官。
  •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熟悉历史,其中有一段是东周列国,也就是从周平王迁都洛阳到秦始皇这段悠久的故事。六经皆史。他从小就读古书,有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凡先秦诸家著作,无所不读。
热门推荐
  • 建筑设备作业集

    建筑设备作业集

    《中国建筑教育》2010是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2010年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和评选活动的优秀作品集,该活动是以促进全国各建筑院系间的建筑设计教学交流、提高各校的本科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激发建筑学专业学生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为目标。一年一度的全国性的作业观摩和评选活动作为建筑设计教与学的一个重要交流平台,亦不断完善与成熟。这本作品集是全国建筑学专业师生的一份共同财富,可以籍此了解全国建筑设计教学的现状,而对莘莘学子来说,学习上亦是一个赶超的目标。
  • 一枕黄粱梦

    一枕黄粱梦

    上一世许樱父丧母亡,无依无傍不甘心嫁给白痴,与人私奔却成了见不得见的外室,一生一世不见天日。人生如噩梦一场,如今她大梦初醒,一切重新来过,她誓要将噩梦变美梦!
  • tfboys让你怦然星动

    tfboys让你怦然星动

    如果让我在友情和爱情之间选择,对不起,我想我会选择友情。
  • 亲爱的,亲爱的

    亲爱的,亲爱的

    某男新增家规三条:不许私自外出,不许电话男闺蜜,不许……某女白眼一翻:我呸!某男:陪?要三倍还是四倍?我保证夜夜笙歌,包你成仙。某女口水直喷:色胚某男理直气壮:男人好色,英雄本色!……官二代VS男闺密。当官二代混迹于商场,当男闺蜜成为后来的企业大亨,商场的追名逐利,同行的激烈竞争,美女的投怀送抱,地老天荒是否只是传说?最初的兄弟,是否初心依旧?
  • 王之宠妃商女天下

    王之宠妃商女天下

    人生往往就是意外连连,惊喜连连,不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开疆辟土!谁说女子卑微?且看今世的她将如何运用自己的才华改变前世的命运纵横天下!
  • 情咒天下

    情咒天下

    以微末之身逆天改命,与世争锋,与天斗、与地斗、与各大种族斗,情咒天下,万寿无疆。
  • 731系统:女配要逆袭

    731系统:女配要逆袭

    简介无能,原谅主角们的名字,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我需要做什么?”白晶晶看着黑洞洞的四周,问到。【叮.逆袭女主。】“怎么逆袭?”【叮.抢男人!】“……………”我们的宗旨是:把女主的男人抢光光!把女主的男人送给其他用情至深的女配!让女主什么都没有!打败所有的伪莲花!
  • 解学士诗话

    解学士诗话

    《解学士诗话》分下上层,佚著者。本书主要叙及明名士解缙的轶事,解缙的事迹在民间流传甚广,后也各有关于他的小说传世。
  • 长门酱的随笔之陈晓的日常

    长门酱的随笔之陈晓的日常

    是不是对陈晓这个名字很熟悉?没错,这里就是陈晓君的前传,讲述他的无节操往事
  • 永续赢利

    永续赢利

    本书结合大量的案例,实证了成功企业的永续赢利秘诀,分析了失败企业的败局根源,总结归纳出在目前状况下,企业持续发展、持续获利的22条经营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