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甘肃修葺大佛寺,一工人挪动佛像时,大殿后墙突然出现一
1975年,甘肃修葺大佛寺,一工人挪动佛像时,大殿后墙突然出现一道暗门,工人打开暗门,顿时惊得目瞪口呆,眼前竟是一间密室,摆放着12个木柜!
工人们围在密室前,彼此用目光交流着不敢置信的惊讶。队长赵师傅快步走了过来:“怎么了?都停工做什么?”
“队长,你自己看!”一个工人指向暗门的方向。
赵师傅顺着他的指向看去,然后跨入了密室。灯光透过入口的缝隙,只能勉强看清楚密室里的情况。12个木柜整齐地排列在房间里,每一个都密封得很好,上面积满了尘土。
赵师傅走到一个木柜前,小心地打开了它。霎那间,一股淡淡的香气扩散开来,显得古老而沉稳。柜内摆满了卷轴,每个都用丝带绑得结结实实。他随手取出一本,轻轻展开,上面的文字如蚕上的丝,工整而又古老。
“这…这是什么?”一个年轻工人好奇地问。
赵师傅脸色凝重:“这是古代的经书,看样子保存得很完好。我曾听老一辈的人提过,《北藏》经书的失传之谜,难道真的是这些吗?”
“《北藏》?那是什么?”工人们纷纷表示不解。
“《北藏》,是我国古代佛教经典的一个版本,与《南藏》并列,但在明代中后期,《北藏》的经书大量失传,让很多学者都遗憾终身。如果这些真的是《北藏》的经书,那么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发现!”赵师傅解释道。
工地上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博物馆和考古界。专家学者纷纷赶来,希望能亲眼看到这个重大的发现。当他们进入密室,看到那些木柜和经书,都感到震撼无比。
李教授是其中的一位,他长期研究古代经书,尤其对《北藏》有着深厚的研究背景。他取出一本经书,小心翼翼地翻阅,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这确实是《北藏》的经书,而且保存得非常完好!这是一个无法估量的文化宝藏!”
李教授对着那本经书默默地沉思了片刻,然后对身边的学者说:“你知道吗?在明代,当《北藏》遭到大量破坏时,许多僧侣甚至决定为了保存这些经文而背诵它们,化为口传。它们曾是那个时代僧侣们修行的根本指导,对于了解佛教历史和思想有着极大的价值。”
一个年轻的研究员好奇地问:“那时,为何会有如此大规模的破坏?”
李教授沉吟片刻:“这涉及到了明末的宗教政策。虽然明初对佛教采取了宽松态度,但到了明中后期,佛教的影响力日增,导致了部分统治阶层的不满。尤其是当地土官,他们认为佛教寺院免税、拥有土地会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开始限制和打压佛教。”
年轻研究员惋惜地说:“那么多宝贵的经书,就这么消失了?”
李教授点点头:“是的,很多经书被焚烧,很多寺院被摧毁。但幸运的是,还有一部分僧人在各地秘密保藏和传承这些经文,就像我们今天所发现的这些。”
他走到另一个木柜前,打开一个小卷轴:“看,这是《楞严经》的一个部分,这部经文描述了佛陀讲授大乘法门的情景,是佛教哲学中的重要经典。而这里的文字和版本,与我之前研究过的其他版本都有所不同。”
一个文物鉴定师走了过来,与李教授交谈:“教授,我们初步估计,这些经书可能是在明中期所制,具有很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尤其是这些经书上的插画,无不展现了当时的绘画技艺。”
李教授慢慢打开一个经书,上面绘有一幅插画,描述了释迦牟尼与弟子们在灵山讲经的场景,画面细腻生动,色彩鲜艳:“这些插画,不仅仅是宗教图像,它们同样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生活、服饰、建筑和社会习俗。对于我们了解明代的社会文化有着极大的帮助。”
随后的几天,李教授与其他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够对这批珍贵的《北藏》经书进行全面的鉴定和整理,为后人留下一个完整的历史资料。
李教授将其中的几卷经书摊开在桌上,指着其中的某些文字和图案,与围绕在旁的研究员们热烈讨论。
“你们看这里,”他指着一段经文,“这里提到的'大悲咒’在其他版本中并没有出现,这可能是一种地方性的变种,或者是某位高僧的注解。”
一名年轻的女研究员看着经文,兴奋地说:“这说明这批经书中蕴藏着丰富的地方文化和宗教传统。可能这批经书并不仅仅是从中央流传下来的,而是某个地方寺院的特有版本。”
“正是如此,”李教授点点头,“这也解释了为何这些经书会被隐藏在这里。可能是为了保存这些特殊版本的经文,避免外界的干扰和破坏。”
一名中年学者眯着眼仔细看着经书上的画面:“这幅画描绘的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的场景。但画中的细节,比如佛陀的服饰、背景中的建筑风格,都与我们熟知的版本有些不同。”
李教授走了过来,仔细地观察:“你说得对,这可能代表了明代初中期甘肃地区的绘画风格。这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地方艺术提供了珍贵的线索。”
另一名学者插话:“不仅如此,我认为这也能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比如这画中的服饰、建筑、甚至是背景中的植物,都能为我们提供当时生活的种种细节。”
随着研究的深入,李教授和他的团队逐渐发现这些经书中蕴藏的更多信息。它们不仅仅是宗教文献,更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



清朝的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哪一个性价比更高?
清朝封疆,最有名的当属八大总督,直隶、两江、湖广、闽浙、两广、陕甘、四川和云贵。官阶均为正二品,加兵部尚书和右都御史后,升为从一。主管一省或数省民谷财税,节制巡抚和绿营。总督从一品。掌釐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标下有副将、参将等官。(《清史稿·职官三》尽管从表面上看,各位总督官阶一样,但地位千差万别。其中地位最高的当属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翰林冷知识2023-07-30 13:06:13
0000刘备:身段要软,脸皮要厚,手段要硬
“谋生事大,面子事小。”作者:每晚yy来源:每晚一卷书清华大学历史教授张国刚说:“论心机,刘备不如曹操;论家业,刘备逊于孙权。刘备的称霸之路,全在于他能屈能伸。”从一介布衣到一方帝王,刘备曾多次坠入险境。可他总能随机应变,从而绝境求生。该低头时,他绝不顾及面子;该强硬时,他绝不心慈手软。正是靠着这般手段,他才渡过万难,成就霸业。zhp0010072023-08-09 13:09:46
0000和统还是武统,朱元璋收复云南早已给出明确答案?
作者:许云辉“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元末义军领袖朱元璋高举十六字大旗,号召北方军民奋起抗元。他在应天(今南京)即皇帝位建大明数月之后,明军主力进逼大都(今北京)。元顺帝率三宫后妃及皇太子仓皇逃窜回上都(元朝龙兴之地,今内蒙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苟延残喘。(明太祖朱元璋复原像)写乎2023-08-08 15:26:40
00001985年,中央派人到福州寻找无名烈士家属,一青年说:他是我爷爷
1985年3月初,在福建省宁德县,一个叫蔡述波的青年男子坐在椅子上,低着头,心事重重,他抬起头,看着墙上挂的一张爷爷的老照片,这也是爷爷唯一的一张照片。爷爷去世得早,蔡述波从来没有见过他,对爷爷的了解都是来自于父亲蔡作祥,也去世10多年了。蔡作祥生前一直寻找爷爷的下落,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能找到。历来现实2023-07-30 11:54:12
0000“冗官冗军”的汉帝国和罗马军队拼,有这个实力吗? | 循迹晓讲
循迹·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撰稿:百夫长法比乌斯责编:马戏团长全文约6000字阅读需要15分钟汉罗斗兽一直以来都是军事历史爱好者的心头肉,但通常的比较都是关于装备、战术等比较直观的层面,而对于两支军队更深层的内涵则鲜有人探索,今天我们不妨开一开脑洞,从双方军事指挥体系和军官薪资层面进行一下对比,探究一下双方军事体系中,指挥的效能与官方支付军官的薪资(即成本)之间的差异。紫网2023-10-13 17:24:2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