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的一天,周总理一早打电话给内蒙古主席乌兰夫,要他从内蒙
1961年的一天,周总理一早打电话给内蒙古主席乌兰夫,要他从内蒙古调运一批奶粉送往上海,解决孤儿院粮食危机,却遭到了乌兰夫的拒绝。
乌兰夫的反应令中央领导人有些诧异,要知道,身为一位老共产党,乌兰夫从来都是坚定地听从着上级的吩咐。
可是现在,在国家需要援助的时候,他竟然反悔了。
要知道那个时候,整个国家已经陷入了一场巨大的饥荒之中,由于天灾的缘故,像河南,山东这样的大型粮食作物都在减产,一些地区更是已经到了饥荒的地步。
唯有在蒙古大草原之中,依靠农业和畜牧业,才能够勉强维持生计,这也是中国唯一一个可以支持其他省份的地区。
乌兰夫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主席,自然要承担起减轻中央政府负担的职责,更何况这一次,他要援助的是上海。
在饥饿的恐慌下,上海以及附近城市的一些小夫妻,都将自己的孩子抛弃在上海的街道上,等待着政府的救援,一时间,上海的所有儿童福利院都人满为患。
然而,那时物质极度缺乏,孤儿院又没有足够的营养品,这些孩子一个个都是脸色蜡黄,营养不足,有的还生病了。
儿童的食物供应问题,刻不容缓。
康克清,也就是那时的妇幼工作人员,非常担心,她赶紧去找周总理,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然后说道:“总理,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外省调集一些牛奶,以备不时之需?”
周总理皱着眉头沉吟了片刻,脑海中浮现出了他的一位老朋友,也就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乌兰夫。
想到这里,他直接拨通了乌兰夫的电话。
然而,等到周总理说完上海那边的情况后,乌兰夫却是一口回绝。
“我不同意”
就在周总理有些诧异时,内蒙古主席乌兰夫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上海是个商贸之都,没有任何农牧业的底子,就算抽调了一些牛奶以及其他奶制品过来,恐怕也只是九牛一毛,甚至还会加深婴儿被被抛弃的现象。
如此一来,这种救助就成了一个无底洞。
他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将那些被遗弃的儿童,带回内蒙古,交给当地的人来照顾,这样既能减轻上海那边的负担,也能让那些被遗弃的儿童,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乌兰夫的建议获得了中央政府的首肯,此后又向内蒙古输送了3000多名儿童,他们非常关心这群来自遥远地方的年轻的“贵宾”,把他们称为“国家之子”。
那个时候,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病怏怏的,他们会被送到各个托儿所,等他们恢复得差不多了,再由有资格的人来收养。
当年的都贵玛才十九岁,未婚,在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托儿所当了一名护工,专门为那些被送到托儿所里的孤儿们提供照料。
这一天,当他们到车站来迎接他们的时候,都贵玛在那里来回踱步,不住地摩拳擦掌。
对于要出世的宝宝,她既兴奋,也恐惧,现在的她,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带宝宝。
陪同过来的工作人员见她神色紧张,宽慰她说:“等你见到这些小家伙,自然就不怕了,自然会照顾好他们!”
在这些孩子的注视下,都贵玛不由得露出了灿烂的微笑。
他们保育院总共收了二十八个小孩,从刚出生到六岁不等。19岁的都贵玛开始学习如何给他们换尿布,喂奶粉,慢慢的学会了如何照料他们。
都贵玛天天不到天明就起来,为小孩穿衣做饭,清洗身体,光是小孩的尿布,就得反复清洗好几次。
尤其是在她抱着一个不到一岁的小男孩时,小男孩就跟在母亲怀中一样,在都贵玛怀里蹭来蹭去,弄得她一个小女孩都不好意思。
但都贵玛最终还是接受了。
她经常把小孩的纸尿布放在鼻子下嗅一嗅,再看看。如果小孩的体内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闻到的味道和尿片的颜色来判断。
在500个昼夜的悉心照料下,小家伙的身体得到了很好的调理,但是现在也该是说拜拜的时刻了。
那时的内蒙古,同样受到了严重的天灾,但是,并没有阻挡住那些想要收养孤儿的牧人们。按照规矩,收养小孩的前提是:家中有母牛。
有些牧人为满足条件,将家中养的马匹变卖,转而饲养母牛;有些上了年纪的人,连自己的嫁妆都卖了。
一些来自远方的游牧民族,他们骑马、驾车,纷纷前来领养“国家之子”。
时光如梭,六十多年后,当年的孩子如今都已经六十多岁了,当年那一声声“额吉”,一声声“阿爸”,都已经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成为历史。
然而,那一幕幕充满了爱国情怀的画面,却成为了新中国艰难年代里的一道神迹,让多少人感到了一丝暖意!


明朝始亡于嘉靖?嘉靖毁的绝不止是朱明王朝,还断了中华文明之根
史学家在总结明朝的灭亡时,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著名的说法:“明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意思就是大明虽然是在崇祯皇帝手上亡的国,但是真正最该对亡国负责的是万历皇帝,而且大明王朝从嘉靖皇帝开始,就已经开始败亡了。为什么说大明王朝是从嘉靖皇帝败亡的?他又做了哪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事情呢?历来现实2023-07-28 08:56:38
0000她一生经历3次婚变、5个男人,奋斗成大明星,48岁时却选择跳楼身亡
上官云珠站在高楼的边缘,风吹起她的长发,回忆如潮水般涌入心头。江苏长泾的小巷、苏州的学校、上海的繁华……那些地方留下了她与五个男人的故事。她曾是红极一时的女星,但一生坎坷,陷于情感纠葛,当她准备迈出那一步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母亲,你真的什么都不要了吗?”紫网2023-10-16 11:45:360000一口气看完北朝之东魏16年历史
北朝是继五胡十六国之后存在于北方的五个朝代的总称,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与南方的宋、齐、梁、陈四个政权对峙。从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起至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以隋代周止,北朝共历时142年,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今天要讲的东魏就是北朝之一,建立于公元534年,亡于公元550年,国祚16年,传1世1帝。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东魏的历史。风尘讲历史2023-07-29 16:30:37
0000李商隐其人其诗:多情却被无情恼
作者:张引娣白居易曾说:“我死后,得为尔儿足矣。”据说这个“尔”指的就是李商隐。可见,“诗魔”白居易是非常欣赏李商隐的诗文的。这位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写的诗通俗易懂,妇孺皆知,可为何这么推崇李商隐,甘愿为其儿呢?我们且请看李商隐其人其诗。写乎2023-08-10 12:04:42
0000他是唐朝最无耻的诗人,向女皇的男宠谄媚,卖友求荣,却用一首诗感动无数人
唐朝是诗歌最为繁盛的时代,涌现出很多家喻户晓的诗人。李白的诗潇洒飘逸、豪放不羁;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王维的诗清新脱俗、意境高远;李商隐的诗辞藻精丽、幽咽迷离。正是“诗品即人品”,这些诗人的诗风和境界与他们的胸襟和格局有关。但唐朝还有一位诗人,他的诗歌文辞华丽,尤其擅长五言诗,据说在当时无人能出其右,他还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算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对唐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紫网2023-10-15 17:02: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