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0088 颛顼的“宗教改革”
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和地虽然分开,但距离还比较近,而且还留有“天梯”,方便有才能、有贤德的人随时登天,向天帝请示回报。
设计原本不错,但随着时间推移,世风衰退,很多无才无德的小人也趁机钻空子,冒充圣人登天梯。结果就是人神不分,天庭大乱。
击败共工,坐稳了共主大位的颛顼下决心彻底整治这种乱象。
【绝地天通】
他首先下令拆毁了天梯,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然后派“重”(据说是颛顼的孙子)为南正官,主管天象祭祀,负责与上天的沟通,作为天意的唯一解释出口;
再派“黎”(另一个孙子)为火正官,主管民生,负责与百姓沟通。
其余的大小巫师,都要受重、黎的约束。
【宗教改革】
上述传说,实质上是一种“宗教改革”。
农耕文明靠天吃饭,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几乎家家都有巫师,事无巨细都要占卜问神。这样一来,”人人都要登天梯“,自然就没人安心农业生产,也容易造成思想混乱,增加管理难度。
颛顼把宗教与民事分开,重新定义神人关系,其目的就在于垄断神权,统一思想,实现“政教合一”,独霸神权和王权。
无独有偶,与登天梯类似,西方神话里也有人类试图修建“通天塔”直达天庭的故事。只不过在西方的语境里,害怕的不是颛顼这样的世俗领袖,而是上帝。
(敲黑板:上帝通过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彼此之间难以沟通协作,挫败了“联合修塔计划”)
相比于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宗教性文明,华夏文明更重视世俗生活,”敬鬼神而远之“,不断走向人文主义。
【飞龙在天】
传说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是个沉静、有谋略、爱护百姓的领导人。
作为农业社会的大酋长,制定历法指导农时,是责无旁贷的。著名的《颛顼历》一直延续使用到了汉初,汉武帝才下令司马迁等人加以修订。
(敲黑板:实际上《颛顼历》是战国时期的秦献公制定的,假托了颛顼的名义)
颛顼还组织对蚩尤战败后,逃到南方的残余苗黎部落的讨伐,以消除对中原百姓的骚扰。
颛顼还经常“乘龙遨游”,以示亲民。龙的形象也因此从凶蛮变得温和。
(敲黑板:《易经》有”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意思是乘龙高飞,更容易见到德高望重的人,颇有见贤思齐的味道。后来引申为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颛顼为了”定纲常伦理“,竟然规定女子必须给男子让路(妇女避男于路),否则男子有权责打。这种规定可能是最早的“重男轻女”了。
明清史丨八旗军对清朝皇帝忠心?曾经有八旗兵参与反清复明
说起清朝的基本盘,相信很多人首先认为是八旗子弟。当然这个认为倒也没错。毕竟统治术都讲究拉一派打一派。清朝皇帝在关外的时候,需要满洲八旗来作为基本盘,到了清朝入关以后,满八旗那点人马不够维持统治的,于是汉八旗得到了重用。不够,八旗军对清朝皇帝倒并不都是忠心耿耿,比如清朝初年就发生过八旗兵搞事情的记载:当时有部分八旗兵打算来一个反清复明。事情得从康熙元年说起。1、未遂的反清复明紫网2023-10-14 08:44:330000李克农搜查潜伏特务0409:天花板为何贴《牡丹图》?一看果然有异
作者:海风1950年,毛人凤在北平安插的一个特务被李克农揪了出来。李克农还让那个特务给毛人凤发电报:“你若率部来归我,我李克农可以保证你们的安全。”毛人凤气得浑身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但毛人凤不甘心,一会儿回电过去:“李克农,走着瞧,看谁能笑到最后!”【李克农】紫网2023-10-14 13:19:170000桃花源和江湖,文学美化的外衣下藏着什么?专家:其实类似黑社会
并星标我们旧文精选浩然文史创办到现在有五年多了,考虑到大部分粉丝其实是最近半年多才关注我们,之前沉淀的很多优质内容可能大家并没有看到。所以我们推出了旧文精选栏目,挑选比较满意的旧作,推送给新关注的朋友。跟今天的现代国家管理的高效化不同,古代的中国经常存在一些地区,政府管理不到。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和人们心心念念的江湖。那这些地方是怎样形成的?官府为什么管不着呢?一、化外之地浩然文史2023-08-08 16:27:41
0000得国太容易,容易出问题,西方有个伪列强,名字叫作意大利
提起意大利这个国家,履历不可谓不“光鲜”,它既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又是欧盟三大核心国家之一,更是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的G7成员,可这样一个国家,偏偏又是一个人所共知的战五渣。由于他的战绩“过于辉煌”,导致意大利经常和法国一样被编成段子供人调侃。可人家法国好歹还在拿破仑时期阔过一把,而意大利却从始至终都没有过高光时刻。意大利之所以会这么烂,从他开国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一、破碎的半岛浩然文史2023-07-28 13:56:2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