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苏轼这首诗,八月到浙江少吃亏
但见一个大浪直接把钱塘江的护栏拍断一大截,好多游客被水打得东倒西歪,躺平了那么0.1秒,手忙脚乱手脚并用逃离危险,有些连包都丢了。
不久出了新闻:《突发意外!大潮拍断25米石头护栏,致多名游客受伤……》。
事发10月1日,地点在浙江嘉兴海宁盐官观潮景区……
印象里,似乎每到观潮时节,总有游客想跟潮水来个亲密接触,离江太近,遇上惊涛拍岸,结果不是成了落汤鸡就是受了大惊吓……像这次,还有人受伤……

(图源网络)
其实,如果读过苏轼这首诗,估计就会自觉离水远一点——
《催试官考较戏作》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
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
凤咮堂前野橘香,剑潭桥畔秋荷老。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按惯例,地方贡举考试当在八月十五日放榜,然杭州这次,推迟了两天。
原因嘛,从标题及最后一句来看,或许是卷子太多,或许是改得太慢,又可能,二者兼之。
反正,苏轼催考官们快改,让举子们能在高高兴兴过完中秋佳节之后,安安心心去看弄潮儿们浪里白挑的惊险表演……

(图源网络)
尽管,古代写科举的诗文汗牛充栋,至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后,已难写出太多新意。
不过,苏轼此诗可谓翻陈出新,他没有花重墨直写考试,而是通过全国通用以及浙江特色两大节日,来衬托举子们想要好好玩却又忐忑不安的心情。
歪打正着的是,此诗留下“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名言,遂成对钱塘江大潮最好的定论。
其下则是对壮观的具体描述。
鲲鹏击水形容其范围广远,军队练兵形容其声势浩大,弄潮儿举着旗子时隐时现,白浪吞沙可以在江水如沸。当此之时,直让人心惊胆战。实在欲观其盛,最好也搞根粗草绳,把自己绑在江边树上,以策万全……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笔下的弄潮,因经常有死伤事故发生,在宋朝多次明令禁止,然,并不能遏制——千载而下,人性未变啊。
从国军杂牌军到我国开国中将的逆袭人生,也是唯一没有入党的中将
铁血老枪2023-08-10 13:25:08
00001955年授衔的55位开国上将是如何排序的呢?
其实,55名上将的排名顺序并非根据个人功勋大小来决定,因为人数众多,简单的功勋排序无法满足要求。相较于元帅和大将军衔,上将们的序列是根据职务来进行排列的,这样做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功勋之争,体现了当时中央领导的高瞻远瞩。首先,排名的第一的是国防部,其次是八大总部,接着是各军事院校、各大军区和志愿军。lixj10282023-07-31 09:21:02
0000汉武帝处罚司马迁的真正原因:大战当前,扰乱军心者皆可斩杀
公元前99年,李陵投降匈奴,消息传回之后,汉武帝与群臣都声讨李陵罪过,唯独司马迁为李陵伸冤,指出李陵兵败情有可原,功可抵过,最后认为“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即李陵不是真心投降,而是伺机准备反匈报汉。与整个朝廷唱反调,司马迁下场可想而知,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被定为诬罔罪名,按律当斩。当然,为了编写史记的未竟事业,司马迁以腐刑(宫刑)赎身死。百家杂评2023-07-28 14:02:27
0000重庆悍匪窜3省作案8年,枪杀11人,不坐车、睡坟地,2012年被击毙
2012年8月10日,重庆沙坪坝凤鸣路上,突然发生一起触目惊心的抢劫凶杀案。当天9点34分,两男一女提着挎包,刚从银行走出来,准备上车离开。一个蒙面凶手迎面窜出来,突然掏出枪,不由分说就朝他们开枪。三人毫无防备,一男一女先后头部中弹,立刻倒在地上无法动弹。另一名男子反应迅速,吓得魂飞魄散,抱着头疯了一样地跑开了。历来现实2023-07-28 08:50:15
0000太监之祸,绝对不是概率事件
文/子玉本质上来说,太监能够突破自身岗位职责的限制屡屡成为左右王朝命运的主角就是因为,皇帝对于宗室、朝臣、女主的不信任,太监是作为媒介将皇帝的权力延伸到庙堂和地方而已。说白了,太监只是皇帝的代言人,然后在行使皇权的过程中不断坐大进而失控。赵高的事就不多说了,因为这个人很可能就不是宦官,而是货真价实的精英群体。紫网2023-10-14 08:33:360000